[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漫说《杂阿含》(卷二十二)~E 589经:本经是佛陀对于财富的观点,即舍俗出家,乃为上道。
 
{返回 界定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1297

  589经:本经是佛陀对于财富的观点,即舍俗出家,乃为上道。

  一位天子来到佛所,向佛陀述说一事,并请求得到佛陀的解答:

  赖吒槃提国,有诸商贾客,大富足财宝,各各竞求富,

  方便欲财利,犹如燃炽火,如是竞胜心,欲贪常驰骋。

  云何当断贪,息世间勤求?

  这段话的大意,是说世间人都会趋向于求财求利,尤其是“商贾客”,可以说到了“唯利是图”的地步了。这些人为了求取财利,做到利润的最大化,有时候根本就是不择手段。在他们的心目中,求财的欲火在他们的心中时刻燃烧着,使得物欲横流,欲火炽然,没有片刻的停歇。对于世间的这种逐利现象,我们应该如何去灭除它们呢?

  佛陀对此的回答是:

  舍俗出非家,妻子及财宝,

  贪恚痴离欲,罗汉尽诸漏,

  正智心解脱,爱尽息方便。

  佛陀在这里开出的药方便是“舍俗出家”,成就无上的阿罗汉圣道。但是坦率地说(从现实意义上而言),出家能不能解决所有的问题呢?从后世的经验来看,似乎并不能解决根本性的问题。比如说到了佛灭度数百年的部派佛教时期,上座部与大众部分裂的根本原因,似乎就是出在了对于金钱财富的观点分歧上面。上座部严格奉行“不捉金钱戒”,而大众部则顺应了时代的进步,开始学会使用货币。而且,即使是出家以后,如果没有成就罗汉道,则同样无法淡定对金钱财富的欲望。如今在市场经济大环境下,如何树立正确的金钱观、财富观,如何用正确的财富观来指导我们的实际生活,则是摆在我们面前一项重要任务。

  590经(商人经):本经叙述五百位商人在旷野中遇贼难,最后得到天神的帮助。

  有一大队商人在外经商,路过旷野,结果遇到了强盗打劫。此时空中有一天神,欲出手相助。但这位天神想试试这些商人们的智慧,便问了一偈:

  谁于觉睡眠?谁复睡眠觉?谁有解此义?谁能为我说?

  本偈中的重点是第二句,即“谁复睡眠觉”,也就是在睡觉的时候,依旧保持觉悟而不沉昏。此时商人中有一位居士(自然也是经商者),他回答说“我于觉睡眠,我于睡眠觉,我解知此义,能为人记说”。他说:

  贪欲及嗔恚,愚痴得离欲,漏尽阿罗汉,正智心解脱,

  彼则为觉悟,我于彼睡眠。不知因生苦,及苦因缘集,

  于此一切苦,得无余灭尽。又不知正道,等趣息苦处,

  斯等为常眠,我于彼则觉,如是善知义,如是能记说。

  偈中所述的内容,主要是讲众生不知生此苦果(三毒之苦),以及生此痛苦的因缘所在(集),也不知道如何达到无余灭尽,更不知道如何才能趣向息苦的边际(涅槃,道)。综合而言,偈中所述的便是我们常说的“四圣谛”。不知四谛,则众生无法获得究竟的解脱,因此众生即便是醒着,也等同于恒常的睡眠之中。而如果知道了四圣谛的妙义,则哪怕是身处睡眠之中,也能知晓何为真义,即时刻处于觉醒之中。那么什么人能达到“睡眠觉”呢?也就是证得圣果的阿罗汉。

  本经中类似的故事,我们在后期的大乘经典中时常看到,目的是劝诫人们皈顺佛法,弃绝外道。若恒顺于佛法,则一切恒祥,所有灾难随即化险为夷,所求遂意。(12.9)


{返回 界定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漫说《杂阿含》(卷二十二)~F 第591经:本经叙述有一位优婆塞于大会中曾责欲乐之过失,而自己却为爱欲所淹没。后为天神所教诫。
下一篇:漫说《杂阿含》(卷二十二)~D 586经(利剑经)
 漫说《杂阿含》(卷三)~E 第65经(受经)
 漫说《杂阿含》(卷十二)~A 第283经(种树经)、第284经(大树经..
 漫说《杂阿含》(卷二)~E 第41经(五转经)
 漫说《杂阿含》(卷九)~M 第250经(拘絺罗经)
 漫说《长阿含》(卷二)~F 难题
 漫说《杂阿含》(卷三十六)~L 1009经叙述佛为天子演说“心”的作用..
 漫说《杂阿含》(卷二)~O 第55经(阴经)
 漫说《中阿含》(卷七)~A2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
 漫说《杂阿含》(卷五十)~O 1348经、1351经:此二经叙述比丘因..
 漫说《中阿含》(卷二十五)~B 二、苦阴经(下)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汉口佛教会创始记序[栏目:太虚法师]
 蔬菜的纤维能够预防便秘、肥胖和高胆固醇[栏目:一生要素]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