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圣者言教 第九课(七)修行不能轻视方便
 
{返回 圣者言教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1486
圣者言教 第九课(七)修行不能轻视方便

  无论是方便教授还是真实教授,都在着重讲解便智双运。当然,便智双运分为不了义便智双运和了义便智双运。我们现前在修的过程当中,便智双运可能需要靠起心动念,所以尚不了义,但总的来说,方便和智慧不能偏堕,应尽可能做到便智双运。

  由于我们是初行者,多方面条件不成熟,甚至还有一种高攀的思想,因此很容易轻视方便而执著于智慧。但是,只要偏堕于以智慧成办智慧,想迅速解脱还是有些幼稚,所以要记住方便的重要性。当你的见解已达到无戏论之境界,那时方便已成为妙用,当然不再需要依靠方便去成办智慧,但这时不是舍弃方便,而是方便已经圆融于智慧,达到了义便智双运。要获得这种境界并非易事,即便座上有时候好像有这样的感觉,恐怕多数时间还是需要靠起心动念去成办智慧,这时候更不能轻视方便。所以即便对已求完成熟口诀法的弟子而言,方便教授也更为重要。

  今年我去了汉地的几个地方,也接触了不少居士和出家人。有些修行挺不错,但有些还是像前两年一般,虽然对法的信心非常虔诚,但由于缺乏导师的缘故,不管对修行懂不懂,只要哪位导师给他一个传承,就遵照这个传承去修学。当然从某种角度来说,应该这样。前两天我也在赞叹很多居士的行为。往昔没进入佛门之前,我们的内心永远是放肆的,完全没有取舍,即便做了错事,也不会有忏悔心。但是从进入佛门开始,我们有了取舍之心,什么事能做,什么事不能做,什么事该做,什么事不该做,我们开始在内心思量。即便由于生活所迫,有些事情不得不做,内心也带着忏悔心。这是一种非常强大的对治烦恼的力量。至于以后在修的过程中,从事的善行就更多了。这些都值得赞叹。但有时候我在看到一些不如法的行为时,也会讲解一些,目的是为了大家能避免这些过失。

  比如,很多修行者进入佛门后从事了很多善行,但由于没有遵循历代传承祖师教言的缘故,站在世间的立场上,可能很多人都在赞叹你做的善事,但是站在出世间角度上有多少功德,很难所言。这些都是没有通达修行方便所致的过失,所以我们真的需要反观自心,看看自己在修的过程中是否也有这样的显现。我等大恩根本上师喇嘛仁波切在讲法中多次提到,讲法的好坏,完全取决于能否直接指出修行者的过错。若能,那就是真正的教言。所以我们平常的讲法,时时都关联着弟子的修行,弟子在闻法过程中,也应时时观察自己的修法,是否具有这些过失,如果有,就应该当下改正,让自己的修行完全契合历代传承祖师的教言。


{返回 圣者言教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圣者言教 第九课(六)修行不能走极端
下一篇:圣者言教 第九课(八)修学《圣者言教》的重要性
 圣者言教 第十九课(一)佛教不同教法是相应弟子根机树立的
 圣者言教 第十一课(六)修行中的善巧运用
 圣者言教 第六课(二十四)密宗殊胜之处
 圣者言教 第六课(六)将佛法用于生活
 圣者言教 第九课(十六)任何善行都应具备六度
 圣者言教 第二十五课(三)第八识是不了义之见解
 圣者言教 第二十三课(九)贤善之死缘
 圣者言教 第十七课(十九)何谓上师
 圣者言教 第二十四课(十二)善巧方便地对治昏沉掉举
 圣者言教 第十二课(十三)于精进修持作医病想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救你一命,救我一命[栏目:佛网文摘]
 追随平凡[栏目:延参法师文集]
 瑜伽师地论科句披寻记 卷第五十五[栏目:瑜伽师地论科句披寻记]
 宝积经讲记 退失直心的邪行[栏目:普献法师]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