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欲海回狂白话解第三卷 决疑论 中阴异同类(七问七答)
 
{返回 欲海回狂白话解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3555

中阴异同类(七问七答)

  问:经上说的中阴身是什么?
  答:就是人死去之后的神识,如《大般涅槃经》所说。经文大意说:“临命终时,亲属围绕哭泣,其人惊慌恐怖,没有办法控制自己。一生所作的善恶业力,全都显现在眼前。身上的热气散尽之后,过去的色、受、想、行、识五阴灭,生起中阴身。入胎之后,中阴身消失,未来的色、受、想、行、识五阴生。譬如灯亮暗灭,灯灭又暗,相续不断。”

  问:有人说人身内有三魂七魄,一个魂投胎,一个魂守尸,一个魂受罪,是这样吗?
  答:这些说法都是道士编造的,参见《文献通考》。要是这样的话,转世一次就会留下两个鬼,转世十次留下二十个鬼,千次留下两千个鬼。一人留下两千个鬼,两千人就留下四百万个鬼。时间一长,遍处都是鬼了,请问这些旧鬼将来如何安置?作为一个凡夫,怎么可能有成百上千个化身呢?再请问哪个鬼能幸运地投生,哪个鬼却不幸而受罪呢?

  问:正人君子命终的时候,心中自然能做得了主。为什么到了中阴身时,却把人看成是牛、马、鹅、鸭呢?
  答:人到了这个时候,已经无法作主。就好像梦中发生的颠倒错乱,圣人也会有。孔子岂不知道周公已经去世几百年,可他在梦中见到周公时,恐怕未必把他看成死去的人。此外孔子岂不知道活着的人不应受祭奠,为什么他还是梦见自己坐在厅堂前的两根柱子中间受人祭奠?声闻投胎后会记不清过去,初位菩萨转世后也会有所迷惑,更何况是凡夫呢?

  问:人在临命终的时候,若是动了欲念,必然会堕入恶道。但本书卷二“轮回观”中,西瞿陀尼洲的中阴身上前拥抱天女,为什么却能生天?
  答:临终时的念头,固然非常关键,而生天的福报还是由平日的善行积累而来。譬如树枝向东长,断的时候会往东倒。向西长,就会往西倒。

  问:《观无量寿佛经》中,九品往生极乐世界,临终都见到莲花。而北郁单越洲中品生天,也见到莲花。两者有什么区别?
  答:《观无量寿佛经》中,每一品往生都有化佛来迎接。北郁单越洲生天,没有化佛迎接。

  问:即将投生到狗胎和猪胎中的人,往往能见到各种美女。而西瞿陀尼洲生天时,也能见到美女。两者有什么区别?
  答:一属情欲,一属善念。善念使人轻盈清静,因此就会上升。情欲使人沉重浊乱,因此便会下降。如《楞严经》所说:“纯是善念就会上升,必然生到天上。如果能修福修慧,又有往生净土的志愿,自然业障消除,豁然开悟,往生佛国。情欲少而善念多,就成为飞仙、鬼王或飞行夜叉。情欲和善念大致相当,就会不升不降,生到人间,其中善念多的就聪明,情欲深的便愚钝。情欲多而善念少,就沦入畜生道,其中欲念重的为走兽,欲念轻的为鸟类。七分情欲、三分善念,就会沉入水轮之下,成为饿鬼。九分情欲、一分善念,就会堕入地狱,其中欲念稍轻的生于有间地狱,欲念重的生于无间地狱。纯是情欲,就会堕入阿鼻地狱。”

  问:堕入阿鼻地狱的人,刚进去的时候,会把八万四千剑林看成是宝树,把炽热的烈焰看成是莲花,把各种铁嘴虫看成是凫雁。而生到天上的人,也见到种种境界,有什么区别呢?
  答:堕入地狱的人,命终时由于受到热恼逼迫而产生妄想,由妄想产生幻觉。而生到天上的人,周身感到轻松舒适,热了就有凉风吹来,冷了就有暖气扑面,岂可一概而论?

 


{返回 欲海回狂白话解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欲海回狂白话解第三卷 决疑论 性学阐微类(七问七答)
下一篇:欲海回狂白话解第三卷 决疑论 形灭神存类(六问六答)
 欲海回狂白话解第一卷 法戒录 劝医士(共二则,皆法)
 欲海回狂白话解第一卷 法戒录 劝悔过(共三则,各兼法戒)
 欲海回狂白话解第一卷 法戒录 劝亲狎妓童者(共二则,皆戒)
 欲海回狂白话解第二卷 受持篇 广戒门
 欲海回狂白话解第三卷 决疑论 形灭神存类(六问六答)
 欲海回狂白话解第三卷 决疑论 恶道缘由类(十问十答)
 欲海回狂白话解第一卷 法戒录 劝求功名者(共八则,四法、二戒、二法戒)..
 译白记
 欲海回狂白话解第二卷 受持篇 灭罪门
 欲海回狂白话解第二卷 受持篇 胎狱观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青原山禅思[栏目:吴言生教授]
 第十二册 佛教作品选录 第二十九课 座右铭[栏目:佛光教科书 第十二册]
 慈航大师全集 菩提心影(四)杂俎篇 七七、临别赠——在星洲欢送会上讲[栏目:慈航法师]
 居士传三十二[栏目:居士传]
 第三章 共下士道修心次第 第二节 念三恶趣苦[栏目:菩提大道]
 道基[栏目:慧净法师]
 《寿康宝鉴》序[栏目:寿康宝鉴·白话版]
 浸沐檀林香[栏目:菩提洲·佛子心语]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