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贤行愿品》讲记(二十九)
为修持成佛要发殊胜菩提心!
为度化一切父母众生要发誓修持成佛!
为早日圆成佛道要精进认真闻思修行!
今天接着讲《普贤行愿品》。《普贤行愿品》分十二:(一)礼敬支 (二)供养支 (三)悔罪支 (四)随喜支 (五)请转*轮支 (六)请佛住世支 (七)回向支 (八)愿差别 (九)愿边际 (十)愿利益 (十一)劝受持 (十二)总回向
继续讲解“劝受持”。受持普贤行愿的功德利益不可思议。若是不修行普贤行愿,就不能解脱,不能成佛,这一点要明白。普贤行愿是唯一解脱成佛的方法,一切法门都包括在其中了。
我们要观察自己,是不是真心想解脱,是不是真心想成佛?这也是关键啊!没有无缘无故就能解脱、成佛的,如是因,如是果。普贤行愿是唯一的,也是最殊胜的解脱、成佛的因。若是不修行普贤行愿,不成就普贤行愿,你就无法入不可思议解脱境界,也无法获得无上正等正觉的果位。你也许会想,“不是有其他很多法门吗?比如说大圆满”。是的,但是这些法门也都在其中。任何法门,包括大圆满法,都是成就普贤行愿的方法,也可以说就是普贤行愿。普贤行愿无所不容,普贤行愿含摄一切。所以,一切法门都不例外,一切解脱、成佛的方便都在其中,所以它是唯一的,也是最殊胜的。
若人诵此普贤愿,我说少分之善根,
一念一切悉皆圆,成就众生清净愿。
“若人诵此普贤愿”:这是当时普贤菩萨讲给善财童子的话。如果有人以信心、恭敬心诵此普贤愿。“普贤愿”指《普贤行愿品》。“诵”代表十法行,即读诵、唱诵、书写、供养、听闻、受持、施他、演讲、思维、修习等。这有一个前提条件,即对此法生起信心是最重要的。前面讲过,“若人于此胜愿王,一经于耳能生信。”对普贤行愿必须要了解,甚至生起信心。如果对普贤行愿不了解,就是不明理,即使生起了信心也是迷信,起不到作用!成就要靠坚定的信念,成就要靠一心一意、诚心诚意,在此处也不例外。应该对普贤行愿生起信心,在此基础上行持听闻、思维、修习等任何一种十法行。
“我说少分之善根”:为什么说“少分之善根呢”?诸佛菩萨在因地的时候,在数劫当中积累善根、积累福德,最后才成就。而你看起来没有做多少,只是写了一遍,读了一遍,讲了一遍,思维了一下,听了一遍而已。在表面上看,这个善根和佛菩萨相比非常少。
“一念一切悉皆圆”:尽管看起来很少,很简单,但是在一念当中全部圆满。
“一念”是当下,没有前后,无始无终。这个世界是怎么形成的?这个宇宙是怎么产生的?科学家在研究,哲学家也在研究,宗教家也在研究,各自都有不同的说法。比如,科学家主张大爆炸理论,但这是说不通的。佛讲,是在一念当中形成的,没有前后。在一念当中形成,其实没有形成,在一念当中发生,其实也没有发生。为什么佛法里称之“假相”呢?都是妄想之意。“凡所有相,皆是虚妄。”佛就讲这个道理。都是一念当中生的,当初也是一念当中生的,后来也是一念当中生的。无论是外器世界,还是内情众生,都在一念当中生灭,所以说“不生不灭”,但是在相上,也“有生有灭”。相是妄想,是假的。
让科学家说说,是先有鸡还是先有蛋?大家都当笑话听,这可不是笑话,这是真理!是先有鸡还是先有蛋,你说不清楚;是先有父还是先有子,你也说不清楚。先有父,那这个父是怎么来的?先有子,那这个子是怎么生的?说不清楚。其实很简单,这是不可思、不可议,这就是真理。为什么说无始无终呢?就是这个意思。若是有始有终,就可以说,要么肯定是先有父,然后再有子;要么肯定是先有蛋,再有鸡,这能说清楚,但是它是说不清楚的。大家都当笑话听了,其实这是真理。
所以,万法在一念当中生灭,再进一步,就是空性。生灭是在相上讲的。在一念当中生灭,其实是没有生灭,一念当中没法生灭,到底是生还是灭?“生”哪是“灭”啊?“灭”哪是“生”啊?在我们的境界里,这是矛盾的,但是在真理面前,这不矛盾。所以不生而生、不灭而灭,这就是空性。
在这里也是,“一念一切悉皆圆”。一念当中就OK了,不圆满而圆满,圆满而不圆满,是一个意思,一切都圆满。这就是普贤行愿。若是你能真正念《普贤行愿品》,若是你能真正闻《普贤行愿品》,那你所获得的力量与加持不得了。
“不对吧,我每天都在闻,每天都在念啊!”你这是表面上的闻、表面上的念,但是实际上没有闻到,也没有念到。应该怎样听闻?应该怎样念诵?若是能安住于当下,不起心、不动念,这才叫做真正的念。真的,大家要明白什么是真正的念。汉文里这个“念”字,上面是个“今”字,下面是个“心”字,“今”它是当下的意思,心在当下这叫念。当下没有动,一动妄念就上来了,不动叫真心,动叫妄心。
有妄心就没有真心。“妄心不死,真心不活”,妄心若是不息灭,真心就没法现前。在相上,二者是你死我活的。若是妄心活了,真心就会死;若是真心活了,妄心就要死。其实,真心本来就是不生不灭的,所以没有死活。妄心本来就不存在,本来就是假象,所以也没有死活。二者同样没有死活。但是在众生眼里,在分别念面前,二者都有死活。真心在显现上可以有“死”;它不显现,这就叫“死”。
“成就众生清净愿”:帮助众生成就一切清净愿。不清净的愿不要成就,清净的愿都要成就。所以它是最殊胜的,我们今生能够遇到此法,这是大福报啊!所以大家要懂得珍惜。
十法行其实也可以包括在闻思修里面。闻就是用心谛听。无论书写、读诵、听闻还是唱诵等,都用心谛听,从中生起的智慧叫闻慧。认真地思维《普贤行愿品》的内容,思维普贤菩萨十大愿王的内容,从中生起的智慧叫思慧。进一步地去领会,将普贤行愿落实到生活、工作中去体验,从中会生起的智慧叫修慧。闻慧、思慧、修慧,一个比一个力量强,一个比一个境界高,这就是珍惜。
闻思《普贤行愿品》,闻思修普贤菩萨的十大愿王,无论什么时候都应该把它放在首位,无论什么时候都应该把它当成重点。无论是快乐还是痛苦,无论是心情好还是心情不好,无论是懈怠还是精进;无论是比较休闲还是比较繁忙,行住坐卧、吃喝拉撒,任何时候都把它放在首位、当成重点,其他的都是次要的,这叫重视,这叫珍惜。大家都没有珍惜吧!吃饭比这个重要,要吃饭了,就把它扔了;睡觉比这个重要,困了把书本扔到床下,就睡觉了;有其他事了,又一扔,就跑了;心情不好了,看都不看,“啪”地就扔到一边去了。你这是在造业。学佛修行不能凭兴致,更不能茶余饭后偶尔地学修的事。我们现在就是这样,不困了行,不饿了行,读一读、看一看;没有其他的事,闲得不得了,看一看;心情比较好的时候学一学。不应该这样。
其实念多念少,学多学少没有关系。“我说少分之善根,一念一切悉皆圆”,如果心到位了,也许一下子就圆满了。主要是需要这种信心,需要这样一个坚定的信念,需要这样坚强的毅力,这是最重要的。不顾一切艰难困苦、严寒酷暑,以这种心态和发心来学来修,很快就会成就的,真的快了。“为什么没上课?”“有病了!”、“心情不好了!”、“没吃饭!”、“困了,睡觉去了!”这样学,这样修,能成就吗?以这样的心力和心态,绝对是不行的,不可能成就!
我们为什么要把自己的身口意全部献给上师三宝?上师三宝不需要你的身口意。你自己要成就,就要靠这样坚定的信念和无私奉献的心。并不是真正要把身口意供养出去,佛菩萨拿不走,佛菩萨也不需要。所以,我们现在就要有这种发心,把身口意全部奉献给上师三宝,奉献给众生,用自己的身口意来做利他的事业。如果能这样发心,成就就在当下了。
大家要重视、珍惜《普贤行愿品》。佛讲的一切法都包括在《华严经》里,而《普贤行愿品》是《华严经》的关键,是精华中的精华。所以佛菩萨、诸大德、历代祖师们都特别重视《普贤行愿品》,它是解脱成佛唯一的、最殊胜的要诀。我们在此生能够遇到此法,并且有这样听闻的机会,真的是不可思议!这是自己宿世修来的福报,大家应该好好的珍惜!这不是谁都能遇到的,不是谁都能得到的。
这次看来大家听得也很欢喜,这个过程中大家也明白了不少佛理,明白了《普贤行愿品》很多的涵义,希望大家能坚持。这样听一遍,虽然有一些收获,但还远远不够。越听收获就会越大,越修悟性就会越高,境界就会越高。
我们现在的缘分、福报非常不一般,我们接到了法王如意宝清净的法脉,《普贤行愿品》是法王如意宝一生当中最重要的一个修法。在喇荣,讲法、修法、给信众念经文以及给亡灵做超度等这些时候,前后都会念《普贤行愿品》。比如说法王讲法的时候,还有堪布们讲法的时候,前后都会念《普贤行愿品》。在喇荣四大法会期间,每一座修法前后都会念《普贤行愿品》,以《普贤行愿品》积资净障,以《普贤行愿品》回向发愿。在法王的带领下,海内外的很多信众都念诵《普贤行愿品》,学习《普贤行愿品》。一生当中念几百亿遍、几千亿遍的都有。法王讲过:他在此生当中,没有别的希求,他唯一的希求就是喇荣的四众弟子每天都念《普贤行愿品》。这个利益功德太大了,他就对这个功德利益有点留恋,别的没有什么。其实,他老人家有什么放不下的啊?世出世间的一切法,他老人家都放下了。之所以这样说,实际上是在给我们示现,让我们明白《普贤行愿品》的重要性,也是希望我们能重视《普贤行愿品》。
做为上师如意宝的追随者,我们早晚课诵以及开法会等任何修法里都有《普贤行愿品》的修法。这次之所以讲解《普贤行愿品》,也是希望大家能重视。这次讲得算是很仔细、很清楚了,但若是太仔细了,对大家也不一定有帮助。普贤行愿的字字句句都含摄着甚深的意义,希望大家念诵和修持的时候,用心去领会它的涵义。不要只在口头上念,只在形式上做。
(十二)总回向
我此普贤殊胜行,无边胜福皆回向,
普愿沉溺诸众生,速往无量光佛刹。
十法行可以总集在闻思修里。对《普贤行愿品》、普贤菩萨的十大愿王进行闻思修,进行十法行,从中获得的善根和福德是无量无边的。“果报唯佛能证知”,这个善根福德不是一般的善根福德,太广大、太圆满了,唯一佛才能够衡量。
我们这次也是在演讲、听闻、修习普贤行愿,若是自己修行到位、发心到位,肯定能得到不可思议的功德利益。大家千里迢迢来到这里,没有白来,听一遍《普贤行愿品》的讲解,所获得的善根和福德无法言说。大家能够用自己所有的精力来学修普贤行愿,真的是很有意义!
“我此普贤殊胜行,无边胜福皆回向”:我们在修习《普贤行愿品》的过程当中,得到了无量无边的善根,无量无边的福德,现在都要做回向。将所有的善根福德都毫无保留、不折不扣地全部回向。
对一个真正的智者来说,真的不容易,一点都不留给自己,统统回向,真的有点舍不得啊!因为生起点善根、积累点福德,太不容易了。但是,做为大乘行者,不是要证得无上正等正觉的果位吗?所以心量要大一点,将这些善根、福德都拿出来回向,回向给三界里无量无边的一切众生。
“普愿沉溺诸众生,速往无量光佛刹”:以我们善根和福德的力量,愿沉溺于轮回里的一切众生,迅速往生到西方极乐世界,面见阿弥陀佛,同时获得阿弥陀佛的授记。
如是回向,所回向的善根是无量无边,对境众生也是无量无边,所获得的功德和善根也是无量无边的,这是保存和增长自己善根的最殊胜的方法。善根福德回向,不但不会减少,而且每时每刻都会增长;善根福德回向,此善根和功德更广大无边了。
有的人说:“我可以先这样回向给众生,但是之后可不可以再回向给我的儿子啊?可不可以再回向给我的妈妈啊?因为我的儿子学习不好,因为我的妈妈身体不好。”这样也可以。不敢说不行,怕你们不接受。如果先回向给一切众生,善根增长了,善根变无量无边了;然后再单独回向一下,善根就又开始缩小了。刚才心量那么大,现在心量又缩小了,功德也缩小了。刚才功德增长了,现在功德又减少了。那没有办法,你的心量没打开,发心没到位,只能先这样,不能说绝对不行。《百业经》里讲,当时佛陀在世时,每天都有供养者,佛陀在善根回向的时候,也单独给他们回向。因为这是众生的需求,没办法。佛在世的时候,身边的很多众生都是小乘根基,不给他回向,他会不高兴或不理解,这也是佛在随顺众生。佛第一转*轮的时候,为什么讲的是小乘法?因为身边的众生都是小乘根性。后来有几位菩萨来求法,身边稍微有一些具有善根的人,他才开始讲大乘佛法。但是他一生当中注重讲的是小乘法,因为身边全是阿罗汉,都是小乘根性。也许有人会想:“佛当时也单独给众生做回向了,我怎么不行呢?”也行。其实,这样你还不如先回向给儿子等,然后再回向给一切众生;或者实在没办法,就先偷偷做一下回向。虽然这样不够虔诚,但没办法。
众生无边,功德也无边,所以要回向给众生,祈愿一切众生都能迅速往生到西方极乐世界。将众生送到西方极乐世界,任务就完成了。将众生都交到阿弥陀佛的手上,就放心了。他见到阿弥陀佛以后,乘愿再来的时候,也许他的智慧和福德比你还厉害,这个时候就不用担心了。之所以要众生“速往无量光佛刹”,因为这里有阿弥陀佛的愿力,就更容易一些。愿六道轮回里的所有众生都往生到西方极乐世界,都面见阿弥陀佛,都获得了阿弥陀佛的授记,都达到了不可思议的解脱境界,这是最后的总回向。
普贤菩萨安住于不可思议的解脱境界,给善财童子讲一切菩萨犹如烟海般的行愿,也就是普贤行愿。善财童子听了,“踊跃无量”,欢喜得跳起来了。其他很多菩萨、阿罗汉及人和非人等众也都皆大欢喜。
在座的各位能笑一笑就不错了,哪有跳起来的?听闻了如此甚深广大、妙不可得的殊胜妙法,善财童子那么高兴、欢喜,一切菩萨也皆大欢喜,佛也在现场也随喜赞叹:“善哉!善哉!”太妙了,太妙了!
《普贤行愿品》虽然是普贤菩萨讲的,但这是普贤菩萨通过佛的加持力与神通力而讲的,所以也可以视为佛经,可以称为佛经。前面讲过,普贤菩萨早已经成佛了,但是他示现上还是位菩萨。菩萨还没有能力讲普贤愿,十地菩萨也只能讲相似的,不能完全讲清楚,所以这都是通过佛的神通力加持而讲出来的,这都属于是佛经。
所谓佛经,有佛亲自讲的,也有通过佛的加持而讲出来的。虽然《普贤行愿品》是普贤菩萨讲的,但是佛也随喜赞叹。因为这也是通过佛的神通力讲出来的。实际上,普贤菩萨自己也是佛,也可以说是通过他自己的神通力而讲的。但是他示现上是菩萨的身份,他没有这个能力,所以就通过佛的神通力而讲。佛随喜赞叹,一切菩萨也“皆大欢喜”,其他的阿罗汉以及人非人等也听了,虽然没有完全听懂,但是也随之而欢喜。在座的一些人听《普贤行愿品》,虽然没有真正明白,但是心里也稍微有一些法喜、欢喜。同样,阿罗汉没办法完全接受这样的教义、教理,那些天龙、夜叉等非人与人,只能懂一点点,但是也都非常欢喜。在这样一个法喜充满的状态中,结束了讲法。
当时普贤菩萨主要是为善财童子讲的《普贤行愿品》,我们的根本上师法王如意宝是善财童子的转世,这个传承特别直接,加持力也无比广大。所以,大家珍惜吧!好好地学修《普贤行愿品》,今生一定能成就!
今天讲到这里。
此福已得一切智,摧伏一切过患敌。
生老病死犹波涛,愿度苦海诸有情!
以佛所获三身之加持,法性不变真谛之加持,
僧众不退意乐之加持,如是回向发愿悉成就!
达雅塔,班赞哲雅阿瓦波达呢耶所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