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菩提心的晴雨表
 
{返回 达真堪布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1487

菩提心的晴雨表

  我们观察一下自己:当身边的众生得到一些福报或者具有一些功德时,我们是不是发自肺腑地欢喜、赞叹?我们的心态往往是相反的:虽然没有说什么,但是内心不愉快了;虽然没有做什么,但是心里很难受。即使你没有进一步地诽谤他、给他制造障碍,但是你心里不舒服、不愉快了,这就是嫉妒心。有嫉妒心就是凡夫,有嫉妒心就是过患。

  我们已经发菩提心了,本来应该是我们去给予众生安乐的。既然如此,众生不需要我们帮助,而是自己获得了安乐,或是由其他众生给他们带来了安乐,我们为什么不高兴,甚至还嫉妒呢?这说明我们还没有真正进入大乘佛门,还没有真正发出菩提心。

  作为大乘佛子,发菩提心的人,利益众生、让众生安乐就是我们的任务,是我们应尽的义务。无论众生与我们是否有关系,对我们是否有伤害,无论他是善人还是恶人,是富人还是穷人,是亲人还是敌人,我们都应该给予他们安乐。我们没有让众生安乐,众生自己就获得安乐了,或者其他众生带给了他们安乐。就像今天我们要完成一项任务,我们自己没有做,有人就帮我们完成了,这是一件值得高兴的事情啊!应该发自内心、自然而然地欢喜、赞叹。

  但是,我们为什么要嫉妒、阻碍呢?如果我们嫉妒、阻碍,就说明我们当初发的菩提心是假的,我们没有真正进入大乘佛门。若是真正发出了菩提心,怎么会不高兴呢?这时应该高兴、赞叹、帮助,让他获得更多的利益和安乐。


{返回 达真堪布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心中无碍即通途
下一篇:打通心的边界
 相应的表法才能广度众生
 戒定慧的真谛
 供养身口意,听从佛安排作
 佛前深心忏
 正法与怨敌
 修持伏藏法有什么特殊的利益
 父母应该以怎样的心态处理与子女的关系
 成就的关键在于理论和实修的结合
 自信和傲慢
 珍视求法道路上的违缘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喜乐的曼达拉 前行(六)[栏目:喜乐的曼达拉]
 佛法要义 学佛三要门[栏目:陈燕珠居士]
 Parables & Stories[栏目:The Gospel Of Buddha]
 服务的重要[栏目:生活的情趣·迷悟之间]
 法句经要义 第九品 恶品 婆罗门耶卡沙它卡 及时行善[栏目:法句经要义]
 相应34经 没有经[栏目:相应部 1.诸天相应]
 《入菩萨行论》第82课[栏目:入行论讲记·生西法师]
 《无量寿经》说什么[栏目:开愿法师]
 祖先已经在过去有道教的道场,立了牌位,现在又拿了三星道场的牌位,要放哪里?[栏目:海涛法师·佛学问答]
 佛经故事选集——菩萨与罗汉的故事 下册[栏目:佛经故事]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