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邂逅自性佛
 
{返回 达真堪布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1592

邂逅自性佛

  修行,就要在一切对境当中修炼心态。不管我们遇到的是善人,还是恶人,是顺境,还是逆境,都是如意宝,都是锻炼心态的一个良机!大家不是要练行为,而是要练心态。佛法里讲了很多形式,但我们要通过这些形式来锻炼自己的内心,来启发自己的善念。

  比如我们烧香、拜佛的时候,要提起善念,练恭敬心、施舍心。我们给佛烧香、磕头,就是要增长自己内心的恭敬。什么是恭敬心?就是忆念对方的功德,生起欢喜心;反省自己的过患,生起惭愧心。在这样的状态当中,我们才会有改变,才会有进步。

  我们很多人也在烧香、拜佛,但却把佛当成神来求:“保佑我,让我健康……”其实,所谓“求不得苦”,求本身就是过失。如果你提起恭敬心了,你的心态改变了,你的一切自然就顺心如意,根本就不用求。当你无所求,心平静下来的时候,才有所谓的加持,才能感觉到佛的能量。当你的心里有那么多贪欲,心那么浮躁、纷乱的时候,你根本感觉不到佛的能量。

  所谓佛的能量,就是万事万物的能量,也是自性的能量。真正的佛是自性佛,既是我们的自性,也是诸法的自性——这都是一体的。当你的内心平静下来的时候,你的佛性、能量就显现出来了。如果你的心不定,根本觉知不到这个佛性,也根本不可能得到这个能量。我们不要“求”,“求”是不行的;我们要“修”,尤其是大乘修行人,自己要自信、勇敢。应该如是思维:“我要继承佛的事业,我要承办佛的事业……”

  当你自己的信念特别坚定,内心特别自信的时候,没有什么事是做不到的。那时,成就就在眼前。


{返回 达真堪布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最究竟的知足少欲
下一篇:深藏功与名
 百日共修开示
 2009年观音法会4 七支供修法之忏悔支 随喜支
 迈向寂静处的功德是不可思议的
 十字路口
 修行是调整心态 而不是挑选法门
 擦洗清扫即是消除业障 衣食住行皆为供养坛城
 有些修行人夫妻关系处理不好,过不下去还离不了,怎么办?
 怎样才能真实得到皈依的功德和福报
 毛病越少,命运越好
 修本尊要具足的三个要义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证悟初果的方法 其它方法[栏目:法增法师]
 根机不同[栏目:慈诚罗珠堪布·微教言]
 曹洞宗创始人 - 本寂禅师[栏目:禅宗·曹洞宗]
 第七十六回[栏目:自然的代价]
 平日少梦,禅修后多梦,且做梦时也知在做梦,是何因?[栏目:海云继梦·禅修释疑]
 The Forty-Eight Vows[栏目:The Corpus of Pure Land]
 难得病因缘[栏目:禅门一念·传灯法师]
 诵经持咒的前行[栏目:海涛法师]
 学佛的基本认识 第一章 佛法的特质 第三节 佛法是理性的宗教[栏目:庄春江居士]
 人间佛教与“四众”共建[栏目:徐文明教授]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