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漫说《杂阿含》(卷二十七)~B 第714经(火经):本经将欲喻为“火”,所谓“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返回 界定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119

  714经(火经):本经将欲喻为“火”,所谓“星星之火,可以燎原”。而714经实际上是713经的继续,因为在713经中,佛陀讲到了五盖之十以及七觉之十四,而对七觉支并没有展开细讲。经713经中,那些外道自认为大家“俱能说法”——佛教所主张的法义,他们同样可以说,如此一来佛教与外道岂不是成一家子了吗?所以佛陀听到外道们的言论后,便对弟子们讲述了如何对其加以驳斥。佛陀说:

  “有诸外道出家作如是说者,当复问言:若心微劣犹豫者,尔时应修何等觉分?何等为非修时?若复掉心者、掉心犹豫者,尔时复修何等觉分?何等为非时?如是问者,彼诸外道心则骇散,说诸异法……诸比丘!若尔时其心微劣、其心犹豫者,不应修猗觉分、定觉分、舍觉分。何以者何?微劣心生、微劣犹豫,以此诸法增其微劣故。”

  在佛陀的说法之中,我们似乎看到了有关禅定中的一些对治法门。而七觉支中的七个修法(或者说十四种修法),都是有所对治的,它们并非凭空而说。比如说,当我们在修习禅定时,一旦出现“心微劣犹豫”(精神萎靡不振,思想沉滞,或者理解为“懒散”)时,该如何对治,或者说用哪种觉支去对治呢?佛陀似乎是对在那些外道们说:你们不是也讲七觉分吗?那么如果我们的思想出现了懈怠,该修哪种觉支才是正确的?从修法来讲,外道们虽然也讲七觉支,但是他们完全不会按照佛教的教义去实修,甚至他们与佛教的七觉支虽名称相同而实质上去毫不相干,风马牛根本不搭界。

  佛陀不仅提出问题,同时也为弟子们开示迷津,说修行者如果“微劣犹豫”,就直接去修习猗觉分和定觉分以及舍觉分的话,便是“此则非时”,根本不合时宜,只能是“增懈怠故”。佛陀在这里譬喻道:“譬如小火,欲令其燃,增以燋炭。”意思是说,火堆里本来只有零星小火,此时我们若朝火中添上燋炭,非但不会使火旺盛,相反却会使小火彻底熄灭。同时,“若掉心起,若掉心犹豫,尔时不应修择法觉分、精进觉分、喜觉分”。为什么?“掉心起、掉心犹豫,以此诸法能令其增。”也就是说,当我们心中出现一些懈怠和萎靡不振的情形时,此时不可以修习猗、定、舍三觉分;如果我们心中十分狂燥,上下躁动左右不宁的时候,也不能去修习择法、精进、喜觉分,否则只会更加心浮气燥。对此,佛陀譬喻道:“譬如炽火,欲令其灭,足其干薪,于意云何?”本来火势很大,现在却朝火中添加干柴,那火岂不是越烧越大?

  以此类推,“掉心生、掉心犹豫,修择法觉分、精进觉分、喜觉分,增其掉心。”那么如何做才是正确的呢?“若微劣心起、微劣犹豫,是时应修择法觉分、精进觉分、喜觉分”,而不能修猗、定和舍觉分,因为“微劣心生、微劣犹豫,以此诸法示教照喜”。懒散的我们教导它去精进,却奋起直追;而精神很亢奋的人,我们只能教他们去修定、猗、修舍觉分,而切勿教导他们去修习精进、喜、与择法觉分,那样使他们更加亢奋,不可自拔。火旺了,我们可以加上燋炭,如此可以使火势逐渐平静下来;火本来就不旺,甚至快要熄灭了,此时我们只能添加易燃的干柴,这样才能慢慢使火势旺盛。如果相反,就达不到预期的效果,甚至把事情搅得一团糟。在这里,佛陀很辩证地阐述了如何修习七觉支。(3月4日)


{返回 界定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漫说《杂阿含》(卷二十七)~C 715经(食经):本经叙述五盖与七觉分皆依食而住,如同人身依食而住一般。
下一篇:漫说《杂阿含》(卷二十七)~A 713经(转趣经)
 漫说《杂阿含》(卷四)~K 第100经(佛陀经)
 漫说《杂阿含》(卷十三)~B 第306经(人经)、第307经(见法经)..
 漫说《杂阿含》(卷四十七)~O 1264经:本经主题为:“知恩报恩”。..
 漫说《杂阿含》(卷四十一)~F 1137经与乞食法有关的话题。..
 漫说《杂阿含》(卷三十七)~M 1052经、1053经讲述“恶法”与“..
 漫说《杂阿含》(卷四)~B 第89经(优婆迦经)
 漫说《杂阿含》(卷三十二)~G 912经叙述众生皆依之二边,若离二边即..
 漫说《杂阿含》(卷四十九)~M 1306经:本经叙述佛陀与阿难于天子面..
 漫说《中阿含》(卷四十六)~A 一、行禅经(176)
 漫说《杂阿含》(卷十二)~D 第288经(芦经)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华严净土大念佛门[栏目:海云继梦法师文集·华藏工程]
 华严禅行法--《禅修前行》第四集[栏目:海云继梦法师文集]
 《摄大乘论》要义 增上心学分第八[栏目:刚晓法师]
 大乘佛教的依据[栏目:台湾屏东·慧广法师]
 340.问曰:菩萨清净,行大慈悲,云何说世俗诸杂染法?[栏目:大智度论·四百问答]
 净土大经科注 第五十三集[栏目:净土大经科注讲记·净空法师]
 问题研讨:汉地众生是否也会经历密法中阴教授听闻解脱的忿怒尊情景?[栏目:传明法师]
 与心对话 第六章 心与愿 1 利他[栏目:与心对话·嘎玛仁波切]
 观修金刚萨垛除障法中的四种对治力是什么?[栏目:达真堪布·学修问答]
 《成佛之道讲义》科判索引[栏目:开仁法师]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