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漫说《杂阿含》(卷三十五)~E 975经是外道补缕低迦向佛陀请教的话题。
 
{返回 界定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1586

  975经是外道补缕低迦向佛陀请教的话题。首先是补缕低迦外道转述其所听闻之事:

  “瞿昙!先日众多种种异道出家沙门、婆罗门集于未曾有讲堂,作如是论议:沙门瞿昙智慧犹如空舍,不能于大众中建立论议:此应此不应,此合此不合。譬如盲牛,偏行边畔,不入中田;沙门瞿昙亦复如是:无应不应,无合不合。”

  这段经文是外道补缕低迦转述其他外道在一起论议的内容,事实上我们也可以看作是补缕低迦本人的观点。此观点的核心即“沙门瞿昙智慧犹如空舍,不能入大众中建立论议”。那么论议的焦点在哪里呢?即“此应此不应,此合此不合”。这里的“应”与“合”,是指对事物作某种判断,即立论的基础。我们似乎可以这样理解,在外道看来,他们对世尊所拥有的无边智慧充满疑虑,“犹如空舍”,表面上看着堂皇壮观,其实屋内却空无一物,没有什么真才实学。外道凭何作此判断?他们的依据是“(世尊)不能入大众中建立论议”,并对世间各种事物及现象作出自己的判断。

  如果从佛法正见的立场来看,佛陀也正如外道们所说的那样,没有建立什么论议;佛陀的智慧也是“犹如空舍”。为什么这样说?因为佛法弃于二边而行中道,对任何事物都不能轻率地判定其“是”或“不是”。就好像对于世间究竟是“常”还是“非常”这个问题,都不能予以明确的回答,否则就会陷入常见与断见的危险。而且佛陀一贯反对做空头的思想家,“真理愈辩愈明”这句话并不适合于佛教——佛教反对无谓的争吵与辩论,只要是对修行没有实质性帮助的,佛陀都不会予以鼓励。其次,我之所以也认为佛陀的智慧“犹如空舍”,绝非认为佛陀无有智慧——恰恰相反,佛陀的智慧高妙到无法用文字或言语来形容与表达的境地,佛的智慧完全是不可思不可议,看似“犹如空舍”,实际上弥漫于三千大千世界,浩瀚无垠,无涯无际。

  在下面的经文中便彰显了佛陀的观点与主张。佛陀说:“此诸外道论议,说应不应,合不合,于圣法、律,如小儿戏。”如果作为一种哲学命题,适当地作些议论也是允许的,所谓“真理愈辩愈明”;可是佛教是十分注重信仰的宗教,它与一般意义上的哲学是完全不同的(虽然佛教也有一些哲学思辨的成分)。在佛陀看来,我们欲“体解大道”,靠得是扎扎实实的从“闻思”最后予以塌实“修证”,此才是唯一的通向真理的康庄大道。若一味地沉缅于“论议”而不务正业,不仅舍本逐末,亦纯粹是无聊的文字游戏而已。佛陀作譬说:“譬如士夫,年八九十,发白齿落,作小儿戏,团治泥土,作象作马,种种形类,众人皆言:此老小儿。”世间的“老顽童”是有的,老人们有颗童心也未必就是坏事,然而相对于耄耋之年的老者而言,若沉迷于小儿游戏,不免为世人所讥讽。对于出家比丘来说,总要分出个“主”与“次”来。时下奉行“人间佛教”,主张“佛道当在人间成就”。这是佛教适应新时代发展的必由之路,完全是正确且明智之举。问题是我们很多人并没有真正搞清楚什么叫“人间佛教”,“人间佛教”的内涵究竟是什么?正是由于我们认识上的模糊不清,结果将“人间佛教”与“世俗佛教”混为一谈,并由此衍生出很多闹剧。在此时期,必须有一个正本清源的过程,即用原始佛教的正统思想,来匡正祛邪。

  外道补缕低迦白佛:“瞿昙!于何处有比丘方便所应?”什么是比丘该做的,什么是比丘不该做的,对于这些问题,佛陀从来就毫不含糊:

  1、不清净者令其清净——重点为戒律上的清净;

  2、不调者令调——重点着眼于六根的调伏,摄持诸根,令无放逸;

  3、诸不定者令得正受——心不正定,心浮气躁者,令其息心入定;

  4、不解脱者令得解脱——落点在于摄伏三毒,心下光明利落;

  5、不断令断——谓无明、有、爱,不断令断,永不再起;

  6、不知令知——知,即明晓事物真相或本来面目,“谓其名色,不知令知”。名色为五阴总称,前四支为名,后一为色。名色乃为精神、物质的综合。此处的“不知令知”,乃是让我们知晓“四大假合,五阴非有”的真理意趣。

  7、不修令修——此处的“修”,乃是止与观的双运,即先止后观或先观后止的交替使用,使我们戒除贪执,离诸所缘,从而达到定慧均生。

  8、不得令得——即得般涅槃。

  从上面八点,我们可以得出比丘应该做的事,总结为四句话:

  勤持戒,善摄根;修正受,断无明;

  知真相,修止观;证涅槃,舍戏论。(7.6.)


{返回 界定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漫说《杂阿含》(卷三十五)~F 976经、977经:此二经记述尸婆外道请教佛陀之事。
下一篇:漫说《杂阿含》(卷三十五)~D 974经:此经叙述补缕低加外道与舍利弗尊者之间的对白。
 漫说《杂阿含》(卷三十六)~K 1006经、1007经和1008经皆是..
 漫说《中阿含》(卷三十九)~B 二、须达哆经
 漫说《杂阿含》(卷十二)~C 第286经(取经)、第287经(城邑经)..
 漫说《杂阿含》(卷四十一)~G 1138经:本经叙述佛劝迦叶为大众说法..
 漫说《中阿含》(卷九)~A 一、地动经
 漫说《杂阿含》(卷四十九)~Y 1321经~1324经:此四经乃佛与诸..
 漫说《杂阿含》(卷四十二)~I 1156经:有一天清晨,佛陀著衣持钵,..
 漫说《杂阿含》(卷四十二)~O 1162与1163经叙述佛陀遇到一对老..
 漫说《中阿含》(卷一)~D 四、水喻经
 漫说《杂阿含》(卷十二)~A 第283经(种树经)、第284经(大树经..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大智度论阅读笔记 第二十六卷(上)[栏目:大智度论阅读笔记·学诚法师]
 用整体综合的方法研究中国传统文化[栏目:佛学研究方法论]
 人间净土「人间净土」是什么?[栏目:法鼓山智慧随身书·心灵成长]
 学做君子[栏目:达观法师·论语禅解]
 凡上师的话都要无条件地服从吗?[栏目:藏传佛教疑问解答300题]
 冈波巴四法 2[栏目:创古仁波切]
 人人皆可成圣贤[栏目:净空法师]
 呼吸[栏目:玛欣德尊者答疑]
 净愿之力[栏目:达真堪布]
 六祖大师法宝坛经决疑品第三之一 功德不等于福德[栏目:六祖大师法宝坛经白话解]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