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漫说《杂阿含》(卷三十七)~E 1028经:本经主旨:如何保持正念和正智。
 
{返回 界定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1879

  1028经:本经主旨:如何保持正念和正智。

  在曾经一段时间里,居住于伽梨隶讲堂的众多比丘都身染疾病,“时,多有比丘疾病”。佛陀知悉了这个消息,选择了合宜的时机前去探望大家,并且为大家讲开示。佛陀今天为诸比丘所讲的开示内容是:当我们患病的时候,如何保持正念与正智:“当正念正智以待时,是则为我随顺之教。”即比丘无论身处何时何地,都要时刻以正念与正智来对待一切环境与时势的变化,以不变应对万变,这是佛陀对弟子们的一贯教导。在下列的经文中,佛陀详细地阐述了何谓正念正智,以及如何让自己始终处于正念正智的当下。

  1、什么叫正念:“谓比丘内身身观念处,精勤方便,正念正智,调伏世间贪忧;外身身观念处、内外身身观念处,内受、外受、内外受,内心、外心、内外心,内法、外法、内外法法观念处,精勤方便,正念正智,调伏世间贪忧,是名比丘正忆念。”从这里可以看出,所谓正念,即是将心念时时系于身、受、心、法的四念处当中。而四种念处,可细分为内、外、内外三种,故又称其为十二念处。另据《中阿含卷七·分别四谛经》对正念的叙述是:“云何正念?谓圣弟子念苦是苦时;习是习,灭是灭,念道是道时;或观本所作,或学念诸行,或见诸行灾患,或见涅槃止息,或无著念观善心解脱时;于中若心顺念背不向念,念遍,念忆,复忆心,心不忘,心之所应,是名正念。”

  2、什么叫正智:“谓比丘若来若去,正知而住,瞻视观察,屈伸俯仰,执持有钵,行、住、坐、卧、眠、觉,乃至五十、六十,依语默正智行,是名正智。”此处的正智,与一般“正智”之义略有不同。一般而言,正智乃指契于正理的智慧,为“邪智”相对应,即离凡夫外道之邪执分别及二乘人之偏执,且契于中道妙理者。此处的正智,主要是指在日常生活中,比丘在行为上一定要合乎规则与威仪,即比丘无论身处寮舍梵刹之中,还是托钵乞食于城廓聚落之间,都要时刻注意仪表,举止有法,进退有度。甚至于卧眠之时,亦要保持正确如法的观念认识,时刻保持收束身心,不越雷池半步。

  3、如何保持正念正智而住?即善于观察三种受:

  第一,“正念正智住者能起乐受,有因缘,非无因缘。云何因缘?谓缘于身,作是思惟:我此身无常有为,心因缘生;乐受亦无常有为,心因缘生。身及乐受观察无常,观察生灭,观察离欲,观察灭尽,观察舍彼,观察身及乐受无常,乃至舍已,若于身及乐受贪欲使者永不复使。”——乐受乃为无常有为,为生灭之法,故而应舍弃之。

  第二,“正念正智生苦受因缘,非不因缘。云何为因缘?如是缘身,作是思惟:我此身无常有为,心因缘生;苦受亦无常有为,心因缘生。身及苦受观察无常,乃至舍。于此及苦受嗔恚所使,永不复使。”——苦受亦为无常有为之法,为因缘所生之法,亦同样舍弃之。

  第三,“正念正智生不苦不乐受因缘,非不因缘。云何因缘?谓身因缘,作是思惟:我此身无常有为,心因缘生;彼不苦不乐受亦无常有为,心因缘生。彼身及不苦不乐受观察无常,乃至舍,若所有身及不苦不乐受无明所使,使永不复使。”——不苦不乐之受从表象上看似乎并未引起严重后果,然其过患更为隐秘,且不易为常人所察觉,故而其十分顽固,极难剔除。佛陀在此明确指出其为无常生灭之法,故而应当舍弃而不为其所染著。

  4、保持正念正智的善果:“多闻圣弟子如是观者,于色厌离,于受、想、行、识厌离,厌离已离欲,离欲已解脱,解脱知见:我生已尽,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后有。”

  最后,佛陀在偈颂中说道,对于三种受,我们若能不受它们的影响,那么就可以做到不受贪、嗔、痴三毒的侵蚀。“若比丘精勤,正智不倾动;于彼一切受,黠慧能悉知。能悉诸受者,现法尽诸漏;依慧而命终,涅槃不堕数。”(8.22.)


{返回 界定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漫说《杂阿含》(卷三十七)~F 1030经~1032经重点是佛陀及阿难、舍利弗探望病中的给孤独长者,并为之说种种法。
下一篇:漫说《杂阿含》(卷三十七)~D 1026经:佛为病比丘所说之法,重点为“无有我、我所见、我慢系著使”。
 漫说《杂阿含》(卷十六)~H 第446经、448经(偈经):本经以偈颂..
 漫说《杂阿含》(卷五十)~J 1338经:本经叙述一比丘坐池畔而嗅花香..
 漫说《杂阿含》(卷二十六)~I 704经(不正思惟经):本经叙述若不正..
 漫说《杂阿含》(卷四十三)~L 1175经(紧兽喻经):本经以紧兽为喻..
 漫说《中阿含》(卷六十)~A 一、爱生经(216)
 漫说《杂阿含》(卷四十七)~O 1264经:本经主题为:“知恩报恩”。..
 漫说《杂阿含》(卷三十)~D 843经与844经均与舍利弗尊者有关,故..
 漫说《杂阿含》(卷四十九)~H 1301经:本经叙述当如法亲近沙门。..
 漫说《中阿含》(卷十一)~C 三、四洲经
 漫说《中阿含》(卷四十九)~C 三、圣道经(189)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在孤寂中精进[栏目:超然法师]
 无门直指 第五十三节 解说深坑[栏目:程叔彪居士]
 圣尊观音修法仪轨事部精华[栏目:修法仪轨]
 善恶的标准[栏目:圣旭法师]
 无出家人的道场可以斋饭供养三宝吗?[栏目:布施供养·净空法师问答]
 淡淡的布施(文雨)[栏目:佛教期刊文章选摘]
 阿弥陀经疏钞演义 第二八九集[栏目:阿弥陀经疏钞讲记·净空法师]
 因果与因缘 五、大乘菩萨道的正信行[栏目:法鼓山智慧随身书·学佛入门]
 关于精进的开示[栏目:根松成林曲杰嘉才仁波切]
 找回失落的“自我”[栏目:看开]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