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附录三 大乘修心七义根本文
 
{返回 掌中解脱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4250

附录三
 
  《大乘修心七义根本文》

  帕绷喀仁波切 编

  仁钦曲札 译

  敬礼大悲!

  为显其法源清净故开示作者殊胜:

  甘露藏教授,金洲所传来。

  令于教授起敬重故开示其法殊胜:

  如金刚日树,文义等应知。
  五浊横流时,转为菩提道。

  如何正以教授引导弟子之次第共有七义:

  (一)开示加行基础法

  先学诸加行。

  (二)正行修菩提心

  此中分二:有关胜义菩提心与世俗菩提心两种修法,古籍中大多先说胜义菩提心修法,本文根据自宗文殊怙主宗喀巴大师之轨矩,依照《修心日光》、《善慧密意庄严》、《甘露藏》、格邬仓《根本文句》等诸论样式,依殊胜密意,将胜义菩提心置于后述。是故先说修世俗菩提心:

  众过归于一,思众皆有恩。
  取舍间杂修,先从自身取,
  复令乘风息,境毒三善根。
  结行略教授,于彼策念故,
  威仪尽诵持。

  修胜义菩提心者:

  获坚固示密,思诸法如梦,
  观心亦无生,对治自然解,
  道体住赖耶,座间士如幻。

  (三)转恶缘为菩提道

  罪满情器时,恶缘转觉道,
  遇缘即修习,四行胜方便。

  (四)开示一生修持之总纲

  摄教授心要,应修五种力。
  大悲迁识法,五力重威仪。

  (五)开示修心纯熟之量

  诸法归一要,二证取其主,
  常怀欢喜心,纯熟量为倒,
  五大纯熟相,散乱亦能主。

  (六)开示修心三昧耶

  常学三总义,心改身如故,
  勿说缺支节,莫思他人事,
  先治重烦恼,不求于果报,
  莫啖杂毒食,不可讲情义,
  勿作世争骂,勿俟于狭路,
  不可刺其心,莫推诿他人,
  莫作经忏用,众利勿争先,
  天莫变成魔,乐莫求他苦。

  (七)开示修心学处

  一贯众瑜伽,一除诸障难,
  初后修二事,二境皆安忍,
  舍命护二戒,勤学三难事,
  取三主要因,修三不退失,
  具三不舍离,于境无偏党,
  周遍且深透,特殊尤常修,
  不待众缘备,今当修主要,
  远离六颠倒,莫轻尝便舍,
  斩绝专修习,观察令解脱,
  不思有所恃,禀性不暴戾,
  喜怒莫轻发,勿着于声誉。

  最后以「于菩提心获自信颂」作为结束:

  我因多信解,轻苦与恶名,
  获伏我执教,今死亦无憾!

  新、旧噶当派文集中虽有大量《修心七义》根本文句与注疏等,然正文次第互不相同、文句多寡参差不齐。或与引导科判不相吻合,或有非属通行之文句等,情形不一。有鉴于此,长时以来拟编写一根本文,按照符合自宗文殊怙主宗喀巴大师语教传统之诸论,即《修心日光》、《善慧密意庄严》、《甘露藏》等之密意编排。后于木亥年(1935)昌都甘丹强巴林寺讲《菩提道次第广论》时,由一心专修者朗忍巴‧彭措贝丹献礼劝请,于是细察多种本释编成此根本文句,另以科判庄严合成一文,僭名帕绷喀转世者书,愿众生利益增长!


 


{返回 掌中解脱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附录四 大乘修心七义论贯注
下一篇:附录二 修心「取舍」所缘广略修法
 附录四:遥呼上师‧速引三身无别上师加持之悲歌
 掌中解脱 第二天 阿底峡尊者生平与藏地道次第引导的起源
 掌中解脱 第十五天 思维苦因与抉择解脱道性
 附录三 《菩提道次第体验引导修法教授》
 掌中解脱 第十二天 皈依——入圣教之门
 掌中解脱 第一天 纠正动机与观察所修之法
 掌中解脱 第九天 加行依止法及于有暇身劝取心要
 附录四 大乘修心七义论贯注
 附录二 修心「取舍」所缘广略修法
 附录三 大乘修心七义根本文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现代人的饮食观[栏目:叮咛·圣严法师谈天下事]
 三位老人[栏目:智空和尚讲禅]
 洗涤与净化(顿慧)[栏目:福建佛学院·学僧园地]
 “竹林”的秋[栏目:闽南佛法学院·学僧园地]
 《入菩萨行论》讲记(十八)[栏目:入菩萨行论讲记·达真堪布]
 修行的重要性[栏目:宣化上人]
 房山石经中记载的准提独部法暨探讨(普光)[栏目:准提菩萨文集]
 灭除心闇曼殊意光论(学习问答360则)科目[栏目:广论学习问答360则]
 色拉杰学习课程表[栏目:见悲青增格西]
 天台小止观 总说五停心观[栏目:永本法师]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