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漫说《杂阿含》(卷四十二)~H 1155经叙述一位叫“违义”的婆罗门,他听说佛陀正在拘萨罗国人间游行,便打算要与佛陀展开一场辩论...
 
{返回 界定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1499

  1155经叙述一位叫“违义”的婆罗门,他听说佛陀正在拘萨罗国人间游行,便打算要与佛陀展开一场辩论,意欲能辩倒佛陀,从而抬高自己的名望,“我当往诣沙门瞿昙所,闻所说法,当反其义”。这种愿意当然是十分美好的,于是他满怀信心地跑到祇园精舍去,看到“世尊无量眷属围绕说法”。这位违义婆罗门很开心,准备要与佛陀好好辩论一番。

  然而事与愿违,“世尊遥见违义婆罗门来,即默然住”,也就是突然闭口不说法了。违义婆罗门在外面站了半天,见到佛陀一声不响,而且大众此时也显得出奇的安静。他感到很纳闷,后来只好对佛陀说:“瞿昙说法,乐欲闻之!”这个“乐欲闻之”在此时说出口,显得是何其之假!明明是来挑战的,却假意说很乐意听佛陀说法,这不是典型的口是心非吗?

  佛陀毕竟是得大自在大神通者,他一眼就看穿了违义婆罗门的心思。于是佛陀作偈道:“违义婆罗门,未能解深义;内怀嫉恚心,欲为法留难。调伏违反心,诸不信乐意;息诸障碍垢,则解深妙说。”一个连佛法要义都不甚了了的人,竟然想通过佛陀说法而辩倒佛陀,这岂不是大言不惭,或者说简单是天方夜谭?佛陀很慈悲,他在偈中对违义的态度是极其真诚:要想与佛陀辩论,起码对佛法要略懂一二吧?自己连佛法的基本原理都搞不清楚,拿什么去与佛陀辩论呢?事实上佛法又岂是通过一两场辩论就能解决问题的?解决问题的唯一办法便是息止我们心中的垢秽。“息诸障碍垢,则解深妙说”,等到我们把心中的所有障碍污垢都解决完结了,那么一切疑问都完全搞清楚了,又何去搞什么辩论呢?说话千万句,不如实事一件——佛陀说得在理呀!(11.24.)


{返回 界定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漫说《杂阿含》(卷四十二)~I 1156经:有一天清晨,佛陀著衣持钵,亲自到舍卫城中去乞食。
下一篇:漫说《杂阿含》(卷四十二)~G 1151经至1154经:此四经分别叙述各类众生在佛前放肆,反被佛陀所感化。
 漫说《长阿含》后记
 漫说《杂阿含》(卷十七)~H 第469经(深崄经):本经叙述大海之深险..
 漫说《杂阿含》(卷四十七)~A 1241经:本经叙述给孤独长者劝人皈依..
 漫说《杂阿含》(卷二)~O 第55经(阴经)
 漫说《杂阿含》(卷三)~I 第11经(有身经、罗汉经)
 漫说《杂阿含》(卷四十九)~A 1294经:本经叙述无欲远胜于得欲。..
 漫说《中阿含》(卷十四)~B 二、大善见王经
 漫说《杂阿含》(卷四十三)~I 1172经(毒蛇经):本经中列举八种事..
 漫说《杂阿含》(卷五十)~P 1349经、1350经:本经叙述两位天神..
 漫说《杂阿含》(卷五十)~M 1345经:本经叙述众多梵天来礼敬见多比..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三论宗二谛三种中道(理净)[栏目:三论宗文集]
 夏坝活佛讲因明(简要笔记二)[栏目:因明学讲记]
 初机先导[栏目:佛教期刊文章选摘]
 我看到了大家[栏目:我的人间佛教性格]
 Moggallana - Foremost in Supernatural Powers[栏目:Ten Great Disciples of the Buddha]
 阿枝伯的善因缘[栏目:开悟·证严法师的生活禅心]
 编序[栏目:百喻经·白话文]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