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漫说《杂阿含》(卷四十二)~H 1155经叙述一位叫“违义”的婆罗门,他听说佛陀正在拘萨罗国人间游行,便打算要与佛陀展开一场辩论...
 
{返回 界定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1621

  1155经叙述一位叫“违义”的婆罗门,他听说佛陀正在拘萨罗国人间游行,便打算要与佛陀展开一场辩论,意欲能辩倒佛陀,从而抬高自己的名望,“我当往诣沙门瞿昙所,闻所说法,当反其义”。这种愿意当然是十分美好的,于是他满怀信心地跑到祇园精舍去,看到“世尊无量眷属围绕说法”。这位违义婆罗门很开心,准备要与佛陀好好辩论一番。

  然而事与愿违,“世尊遥见违义婆罗门来,即默然住”,也就是突然闭口不说法了。违义婆罗门在外面站了半天,见到佛陀一声不响,而且大众此时也显得出奇的安静。他感到很纳闷,后来只好对佛陀说:“瞿昙说法,乐欲闻之!”这个“乐欲闻之”在此时说出口,显得是何其之假!明明是来挑战的,却假意说很乐意听佛陀说法,这不是典型的口是心非吗?

  佛陀毕竟是得大自在大神通者,他一眼就看穿了违义婆罗门的心思。于是佛陀作偈道:“违义婆罗门,未能解深义;内怀嫉恚心,欲为法留难。调伏违反心,诸不信乐意;息诸障碍垢,则解深妙说。”一个连佛法要义都不甚了了的人,竟然想通过佛陀说法而辩倒佛陀,这岂不是大言不惭,或者说简单是天方夜谭?佛陀很慈悲,他在偈中对违义的态度是极其真诚:要想与佛陀辩论,起码对佛法要略懂一二吧?自己连佛法的基本原理都搞不清楚,拿什么去与佛陀辩论呢?事实上佛法又岂是通过一两场辩论就能解决问题的?解决问题的唯一办法便是息止我们心中的垢秽。“息诸障碍垢,则解深妙说”,等到我们把心中的所有障碍污垢都解决完结了,那么一切疑问都完全搞清楚了,又何去搞什么辩论呢?说话千万句,不如实事一件——佛陀说得在理呀!(11.24.)


{返回 界定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漫说《杂阿含》(卷四十二)~I 1156经:有一天清晨,佛陀著衣持钵,亲自到舍卫城中去乞食。
下一篇:漫说《杂阿含》(卷四十二)~G 1151经至1154经:此四经分别叙述各类众生在佛前放肆,反被佛陀所感化。
 漫说《杂阿含》(卷六)~E 第133~138经
 漫说《杂阿含》(卷三十八)~P 1078经:此经叙述为沐浴异比丘与天神..
 漫说《中阿含》(卷二十三)~G 七、住法经
 漫说《长阿含》(卷四)~B 佛赞阿难
 漫说《杂阿含》(卷十七)~I 第470经(箭经):其主要叙述:无论凡圣..
 漫说《杂阿含》(卷五)~B 第104经(焰摩迦经)
 漫说《中阿含》(卷二十五)~D 四、念经
 漫说《杂阿含》(卷二十八)~B 第752经叙述若能修习八正道,便可断除..
 漫说《中阿含》(卷三十二)~C 优婆离经(四)(五)
 漫说《中阿含》(卷二十三)~A 一、比丘请经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萨迦派关于上师善知识的地位和作用的论述[栏目:班班多杰教授文集]
 如何对治淫欲?[栏目:台湾屏东·慧广法师]
 《正理经》简读之十八[栏目:刚晓法师]
 福德日记5月4日─读诵《普明菩萨会》[栏目:福德日记]
 转本能为理智 转黑暗为光明[栏目:传喜法师]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十 (12)[栏目:瑜伽师地论讲记·妙境长老]
 事师法五十颂[栏目:丹增嘉措仁波切]
 建设慈悲道德的人间佛教[栏目:人间佛教]
 风动 幡动 心动[栏目:圣严说禅]
 转念的妙用[栏目:圆满人生·佛子心语]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