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漫说《杂阿含》(卷四十三)~J 1173经:本经主旨是教导我们应认清一切苦的真相,从而不著五欲,善护律仪。
 
{返回 界定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1580

  1173经:本经主旨是教导我们应认清一切苦的真相,从而不著五欲,善护律仪。

  佛陀在本经中开宗明义,直指要旨:

  “多闻圣弟子于一切苦法集、灭、味、患、离如实知见,见五欲犹如火坑。如是观察五欲已,于五欲贪、欲爱、欲念、欲著不永覆心,知其欲心行处、住处,而自防闭;行处、住处逆防闭已,随其行处、住处,世间贪忧、恶不善法不漏其心。”

  这段经文,已经把本经的核心内容都囊括在内了。首先,对于众苦产生的根源(集、灭、味、患、离)有个正确的认识和分析,也就是进行思惟和“观察”;在充分认识的基础上,我们需要将这些认识再落实到自己的言行之中,也就是在“行处”与“住处”之时,都要时刻牢记“苦”因与“苦”患,时刻将身心防护住,使它们不会懈怠和放逸。

  佛陀很慈悲,如果对于上上根机的闻法者而言,说了上述经文后,基本上都可以知道自己该怎么去做了;然而佛陀担心一些愚钝者听不明白,于是逐字逐句对之进行分解。

  第一,什么叫“于一切苦法集、灭、味、患、离如实知见”?

  回答:“多闻圣弟子于此苦圣谛如实知,此苦集、此苦灭、此苦灭道迹圣谛如实知,是名多闻圣弟子于一切苦法集、灭、味、患、离如实知见。”这里实际上是对四圣谛的理解,“苦集”即是对诸苦的构成进行分解,也就是造成生死轮回的原因。找到原因以后,再来分析苦味(众生为什么明知痛苦或者以苦为乐却依旧贪著而不肯出离),分析苦患(生死的种种过患或危害),分析苦灭与苦离(如何脱离生死,即修持的具体方法与途径)。若对于四谛法门能够做到正确知见,那么从指导思想上就知道孰利孰害,这对于今年的个人修为,可谓大有帮助。

  第二,“云何见五欲如火坑,乃至世间贪、忧、恶不善法不永覆心?”

  佛陀在此作了一譬喻:“譬如近一聚落,边有深坑,满中盛火,无有烟焰”,一般人见到这样的深坑便会自然想到“我若堕中,必死无疑”,所以都躲得很远,生怕一不小心葬身火坑。如果我们将眼前世间一切所谓的快乐都视为炙热的焰坑,那么谁还会主动往里送死呢?问题是很多人不知道其中的利害,还是一个劲地陶醉其中。于是佛陀巧施种种方便示现法门,引导我们出离火海而趋向极乐。

  正是五浊世间的种种过患,故而佛陀教导弟子们要善护身心。佛陀说,假如我们现在正身处布满荆棘的丛林之中,我们该怎么办呢?一定要小心谨慎,需要“正念而行、正念来去、正念明目、正念端视、正念屈身”,绝对不可麻痹大意。稍不注意,便会被利刺扎得遍体鳞伤。当然,对于普通的人们而言,或许觉得这种苦行僧般的生活实在令人无法忍受,而且在当前社会里也根本行不通,大约是太过落伍了吧。即便在佛陀时代,也时有不同声音的传递:“不如安慰服五欲乐,行施作福”。一边享受生活,一边做些顺水人情的好事,这不是也挺好吗?佛陀的观点是:“多闻圣弟子其心长夜临趣、流注、浚输,向于远离,向于离欲,而于涅槃,寂静舍离,乐于涅槃;于有漏处,寂灭清凉。”

  从当代而言,我们自然无法一门心思地做到“寂静舍离,乐于涅槃”,但是我们能否在喧嚣忙碌之余,能否使我们这颗“心”,获得哪怕是片刻的“寂静”呢?然而实际的情形是:人世间最廉价的东西,我们往往却是毕生难得。比如,素面布衣、粗茶淡饭、日没而息;比如,夜不闭户、鸡犬之声相闻……(12.18.)


{返回 界定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漫说《杂阿含》(卷四十三)~K 1174经:本经以流树为喻,教诫比丘当不著内外境界,直至涅槃。
下一篇:漫说《杂阿含》(卷四十三)~I 1172经(毒蛇经):本经中列举八种事物,譬喻我们所遇到的种种境界。
 漫说《杂阿含》(卷三十八)~L 1075经:本经记述慈地比丘由于饮食之..
 漫说《杂阿含》(卷十七)~C 第459经:本经是佛陀与婆罗门之间的问答..
 漫说《杂阿含》(卷四十二)~B 1146经是波斯匿王向佛陀请教轮回转世..
 漫说《杂阿含》(卷四十五)~C 1212经:本经是佛陀与舍利弗之间相互..
 漫说《杂阿含》(卷三十五)~J 981经与980经大体相似,只是将说法..
 漫说《长阿含》(卷十)~C 三、释提桓因问经
 漫说《长阿含》(卷十一)~E 《善生经》所揭示的家庭伦理道德
 漫说《杂阿含》(卷四十)~E 1111经~1113经叙述帝释天虽为自在..
 漫说《中阿含》(卷五)~A 一、等心经
 漫说《长阿含》(卷五)~A 一、典尊经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皆当欢喜与恭敬[栏目:传喜法师]
 怎样修行才悟到空性?[栏目:妙祥法师·开示问答]
 魏晋玄佛异同略论(陈建华)[栏目:佛教期刊文章选摘]
 二十九祖 慧可大师[栏目:佛祖道影·再增订版]
 「无限」只在心中[栏目:探究真心·圆觉文教基金会]
 我的工作非常繁忙,没有很多时间修法,为此我感到很茫然。[栏目:圣道光辉·答疑解惑]
 佛门里人人凡事都论因果,请问师父,在佛门内修行的人要如何解恶缘?[栏目:传喜法师·信众问答]
 净土大经解演义 第四九九集[栏目:净土大经解演义·净空法师]
 华文小学适用佛学 二下 十一、不要杀生祭神[栏目:华文小学适用佛学课本]
 此界修行胜于诸佛国土[栏目:48个愿望·无量寿经讲记·圣严法师]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