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漫说《杂阿含》(卷四十四)~G 1185经:本经叙述洗浴自心之法。
 
{返回 界定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1549

  1185经:本经叙述洗浴自心之法。

  有一位婆罗门见到佛陀经常在孙陀利河岸边习定,便前来询问:“瞿昙!至孙陀利河中洗浴不?”佛陀觉得这种问话有些突兀,随之反问道:“何用于孙陀利河中洗浴不?”为什么要到河中洗浴呢?回答是“孙陀利河是济度之数,是吉祥之数,是清净之数,若有于中洗浴者,悉能除人一切诸恶。”印度人喜欢到河中洗浴,除了降暑功用外,最大的功效恐怕就是为了“济度”、“吉祥”、“清净”,从而最终“除人一切诸恶”。到河中沐浴可以清净身体,并使人感到心情舒畅,这应该没什么问题;但是能不能使我们得到“济度”,并能将我们的一切恶都却除干净,恐怕连半点把握都没有。所以佛陀在回答的偈颂中,提到“愚者常居中,不能除众恶”,在河中众中洗浴者中,愚蠢不明之辈、为非作歹之徒可谓比比皆是,这些人是不是通过在河中的几次洗浴,从此以后便洗心革面,变成彻底的好人了呢?十分危险,而且希望几乎渺茫。也就是说,自身的清净并不是用河中洗浴的方式可以获得,所以佛陀说“其清净之人,何用洗浴为?”再者,佛陀说“其清净之人,何用布萨为?”如果用河中洗浴的方式可以获得身心的清净,那么布萨就等于一无是处了,可是为什么还有一些人虽然在河中洗浴无数次,却仍然在僧众面前布萨自举其罪呢?可见在孙陀利河中洗浴,最多只能洗除色身上的污秽,对于自心垢秽(罪恶)的蠲除,可以说没有半点帮助。

  那么真正能够洗除心中贪垢沐浴方法又是什么?佛陀接下来说:“净业以自净,是生于受持,不杀亦不盗,不淫不妄语,信施除悭垢,于斯而洗浴。于一切众生,常起慈悲心,井水以洗浴,用伽耶(河名)等为?”常摄戒善,常行布施,常起慈悲,这才是正确的自我洗浴方法。孙陀利河名为圣水河,其水实与井水或其他河流的水并无根本的差别。即便是被全印度人共认为圣河的恒河之水,也同样起不到消除罪障的功用。内心的清净,决不是任何外在之水所以洗除,“内心自清净,不待洗于外”,因为“以水洗尘秽,不能净其内”。

  这则经典告诫我们:使用一切外在手段,来企图使自心尘垢得以清除并获得内心的清净,不仅毫无助益,而且徒劳无功。解决自身烦恼乃至罪业的根本办法,便是广行十善和量力布施,并常怀惭愧,戒止十恶。这便是经中所说的“心灵洗浴法”。(12.31.)


{返回 界定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漫说《杂阿含》(卷四十四)~H 1186经、1187经:此二经叙述佛陀为萦髻婆罗门讲说解除心中萦髻之法。
下一篇:漫说《杂阿含》(卷四十四)~F 1184经:此经记载佛陀与孙陀利河边与婆罗门施食之因缘。
 漫说《杂阿含》(卷四十二)~E 1149经:本经记述波斯匿等王就五欲问..
 漫说《中阿含》(卷五十二)~C 三、调御地经(198)
 漫说《中阿含》(卷三十三)~A 一、释问经
 漫说《杂阿含》(卷三)~G 第69经(其道经)
 漫说《杂阿含》(卷三十五)~D 974经:此经叙述补缕低加外道与舍利弗..
 漫说《杂阿含》(卷二十八)~I 786~788经(向圣经)叙述若心向于..
 漫说《杂阿含》(卷三十二)~J 916经 刀师氏来到佛所,佛陀问他....
 漫说《杂阿含》(卷十七)~G 第466经~468经 罗睺罗尊者向佛陀请..
 漫说《长阿含》(卷十八)~C 二、世记经·郁单越品
 漫说《杂阿含》(卷四十九)~I 1302经:本经与1301经大体相仿,..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法华讲演录 科判[栏目:太虚法师]
 65 石头狮吼[栏目:没时间老]
 命若悬丝之畅思[栏目:佛子禅心·种德禅寺佛学苑学僧文选]
 憨山老人自序年谱实录[栏目:憨山大师]
 维摩诘经 佛国品第一[栏目:白话佛经]
 生命的绝响寒山子留下了什么?(肖静)[栏目:佛教期刊文章选摘]
 幸福的六种敬礼方法[栏目:读懂人生·禅意智慧]
 白业黑业[栏目:佛教词汇小百科]
 新译·菩提道次第广论 上册 共下士道 念死无常[栏目:新译·菩提道次第广论]
 噶当派[栏目:噶当]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