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漫说《杂阿含》(卷四十六)~L 1240经:本经以波斯匿王之念,而叙述佛陀出世因缘。
 
{返回 界定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1445

  1240经:本经以波斯匿王之念,而叙述佛陀出世因缘。

  我们常常会说佛菩萨为何而倒驾慈航,应化于世间?诗偈中这样称颂观音菩萨:“三十二应遍尘刹,百千万劫化阎浮;瓶中甘露常持洒,手内杨枝不计秋;千处祈求千处应,苦海常做度人舟。”即菩萨历经波折来垂迹于世间,无非就是为了度脱世人于苦海,而甘为一叶扁舟。我们的本尊释迦牟尼佛亦是如此。世尊八相成道示迹娑婆,亦是为了解决我们的老病死而来。故波斯匿王在一次独静思惟中而作是念:“此有三法,一切世间所不爱念。何等为三?谓老、病、死。如是三法,一切世间所不爱念。若无此三法世间所不爱者,诸佛世尊不出于世,世间亦不知有诸佛如来所觉知法为人所说。此有此三法世间所不爱念,谓老、病、死故,诸佛如来出兴于世,世间知有诸佛如来所觉知法广宣说者。”

  波斯匿王虽为世俗国王,却能有此念,即把释迦佛应化的本怀因缘说得一清二楚,诚是难能可贵。释迦佛在证道之初即发出感喟:“奇哉奇哉!大地一切众生皆有如来智慧德相,只因妄想执著不能证得。”(语出《华严经》)佛与佛、佛与众生,从佛性上讲,完全平等,无二无别。从我们本具的佛性而言,与诸佛菩萨没有任何区别,所谓“在凡不减,在圣不增”。那为什么佛是佛、众生是众生呢?这就是佛陀所说,“只因妄想执著”,众生妄想妄念实在太多。佛是究竟的觉悟者,他觉而不迷;而我们众生呢,却只是迷而不觉。我们对世间一切真相只是迷惑颠倒,由于受到无明的驱使(妄想)而造出种种恶因,所谓善寡恶多,故而遭受到无穷的恶报,一直在六道中轮回不已。众生若想出离三界五浊恶世,只能从去除心中的“妄想执着”入手。妄想少一点,觉悟便会多一点,这好比黑夜离去,曙光渐来。当我们把心中的妄念都完全去除了,我们的觉悟就会渐渐趋于圆满,此时我们本具的“佛性”就犹如摩尼宝珠般倏然现前了。所以舍凡成佛的过程,实际上就是如何去除我们心中的“妄想执著”的过程。

  如上所述,正因为有妄想妄念,心中有执著,才会轮回于三界,能会有老病死三法的困扰。佛陀出现于世间,就是为了解决我们的老病死三个根本大问题而来。如果众生都能够这三个问题全部解决了,那么佛菩萨又何必来世间垂化度生呢?正因为众生对于老病死问题一筹莫展,而且“其性刚强”,且极易退转,所以佛菩萨才会苦心婆心、不厌其烦地为众生提供种种方便,讲经说法。故而佛陀说:“若人寿百岁,常虑死随至,老病竞追逐,伺便辄加害!”人生不过百年,唯有如来的正法,才能使我们常驻于青春之中,“禀斯正法者,永到安隐处”。佛法犹如甘露水,能医世间百病,能将泥潭苦患中的众生安隐度至快乐无忧的彼岸王国之中。此为本经主旨所在。(2.10.)


{返回 界定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漫说《杂阿含》(卷四十七)~A 1241经:本经叙述给孤独长者劝人皈依三宝的事迹。
下一篇:漫说《杂阿含》(卷四十六)~K 1238经、1239经:此二经乃为波斯匿王的“独自思惟”后向佛所作的请教。
 漫说《杂阿含》(卷四十八)~F 1279经:本经为佛家伦理经典之一,内..
 漫说《杂阿含》(卷三十八)~N 1076经:本经叙述陀骠摩罗子请佛允许..
 漫说《杂阿含》(卷二十七)~H 728经略述七觉支,729经述若修习七..
 漫说《中阿含》(卷二十九)~A 一、柔软经
 漫说《长阿含》(卷十九)~B 对堆压地狱的解释
 漫说《中阿含》(卷四十九)~A 一、说智经(187)
 漫说《杂阿含》(卷四十八)~K 1284经:本人叙述六位天女各自述说生..
 漫说《杂阿含》(卷十七)~G 第466经~468经 罗睺罗尊者向佛陀请..
 漫说《杂阿含》(卷三)~J 第72经(知法经)
 漫说《杂阿含》(卷四十)~F 1114经与1115经叙述帝释天与阿修罗..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佛教在生活中的应用(仁昌法师)[栏目:第三届世界佛教论坛论文集]
 西方有愿娑婆会 净土弘开众生福 ——两位净土高僧海山老和尚与仁焕法师谈话纪实[栏目:仁焕法师]
 再论原始佛教及其圣典集成[栏目:蔡惠明居士]
 《前行笔记》:缘起[栏目:希阿荣博堪布]
 大圆满龙钦心髓前行引导仪轨 讲记 上篇 共同外前行 第二讲 寿命无常[栏目:龙钦前行]
 宗镜录 卷九十七[栏目:宗镜录·白话文]
 入菩萨行论广解卷九[栏目:隆莲法师]
 藏传佛教就是密宗吗?——如何正确认识藏传佛教讨论之一[栏目:藏传佛教•资料文集]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金刚经·现代文)一相无相分第九[栏目:金刚般若波罗蜜经·现代文]
 试论西藏医学与佛教的关系(刘尔年)[栏目:佛教与医学]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