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漫说《杂阿含》(卷四十七)~P 1265经~1266经:此二经阐述佛教对于自杀的态度。
 
{返回 界定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1338

  1265经~1266经:此二经阐述佛教对于自杀的态度。

  大家都知道,佛教对于杀生是坚决禁止的,无论是五戒还是十戒,都将戒杀列为首要位置。对于戒杀生,其实有好几层意思,比如亲自杀生、教人杀生、见杀生者生欢喜心、存有杀心或生起杀意,还有就是包括自杀。杀生属于犯四波罗夷罪,自杀亦是属于杀生之列,属于结偷兰遮罪(重罪);自伤形体,结突吉罗罪(恶作罪)。凡犯杀戒者,死后将堕入三恶道之中,即便是生于人间,也是不免多病短命。所以我们可以得出结论,即对于自杀行为,佛教是持否定态度的,因为它属于一种重罪,能大障一切善根。

  那么我们有时会看到另外一种情景,比如1265经和1266经中,跋迦梨比丘和阐陀比丘,都先后举刃自杀。跋迦梨比丘和阐陀比丘都因为“疾病困苦、委积床褥”或者“疾病困笃”,也就是长期卧病在床,所以两位都想及早了生残生,以便彻底摆脱疾病的痛患。

  佛陀在跋迦梨比丘的病榻之前,向他提出这样的问题:“色是常耶?为非常耶?”回答是“无常”;既然是无常,那么“是苦耶?”当然是苦的。佛陀说:“若无常、苦者是变易法,于中宁有可贪、可欲不?”跋迦梨回答是“不也,世尊!”既然色为无常、为苦患,那么受、想、行、识亦复如是。

  当天夜里,“尊者跋迦梨思惟解脱,欲执刀自杀,不乐久生”。第二天清晨,跋迦梨尊者对侍病者说:“汝等持绳床,共举我身,著精舍外,我欲执刀自杀,不乐久生。”在临自杀之前,跋迦梨得到了佛陀的记说,而他自己也自我记说:“然我今日于色无常,决定无疑;无常者是苦,决定无疑。若无常、苦者是变易法,于彼无有可贪、可欲,决定无疑;受、想、行、识亦复如是。”说完这些之后,便“执刀自杀”。

  而在1266经中,当尊者阐陀“极患苦痛,难可堪忍”,且准备“执刀自杀,不乐苦活”时,尊者舍利弗和尊者拘絺罗曾极力劝阻阐陀比丘这种自杀行为,说:“尊者阐陀!汝当努力,莫自伤害!若汝在世,我当与汝来往周旋;汝若有乏,我当给汝如法汤药;汝若无看病人,我当看汝,必令适意,非不适意。”可以说言辞至极恳切。但是阐陀比丘回答说:“我有供养,那罗聚落诸婆罗门长者悉见看视,衣被、饮食、卧具、汤药无所乏少;自有弟子修梵行者随意瞻视,非不适意。但我疾病苦痛逼身,难可堪忍,唯欲自杀,不乐苦生。”对于深受折磨、久病在榻的病人来说,实在是到了生不如死的地步。

  对于这种情况,舍利弗给予了阐陀比丘以法供养:“眼及眼识、眼所识色,彼宁是我、异我、相在不?”阐陀回答:“不也,尊者舍利弗!”与此相应,“耳、鼻、舌、身、意及意识、意识所识法,彼宁是我、异我、相在不?”回答是“不也,尊者舍利弗!”舍利弗继而问:“汝于眼、眼识及色,为何所见、何所识、何所故故,言眼、眼识及色,非我、不异我、不相在?”回答是:“我于眼、眼识及色,见灭、知灭故,见眼、眼识及色,非我、不异我、不相在。”但是认识到这个问题,不一定就能真正体悟到其真谛所在。摩诃拘絺罗见此状,对阐陀比丘也加以劝告:“汝今于大师修习正念,如所说句:有所依者,则为动摇;动摇者,有所趣向;趣向者,为不休息;不休息者,则随趣往来;随趣往来者,则有未来生死;有未来生死故,有未来出没;有未来出没故,则有生、老、病、死、忧、悲、苦恼,如是纯大苦聚集。”可是阐陀尊者的回答是:“我供养世尊事,于今毕矣!随顺善逝,今已比丘矣!适意,非不适意。弟子所作,于今已作。若复有余弟子所作供养师者,亦当如是供养大师。”

  即便是这种情况下,阐陀比丘坚持自杀的信念仍未消泯,最后“于那罗聚落好衣庵罗林中以刀自杀”。舍利弗将此事向佛陀禀报,并请教世尊:“彼尊者阐陀当至何趣?云何受生?后世云何?”佛陀的回答是:“彼不自记说言:尊者摩诃拘絺罗!我供养世尊,于今已毕;随顺善逝,于今已毕,适意,非不适意。若复有余供养大师者,当如是作,适意,非不适意耶?”

  从这两部经中我们可以看出,佛陀对两位尊者的自杀行为,并没有表现出丝毫的责怪。有些人据此就说佛陀是不反对自杀行为的。如果说佛陀不反对自杀甚至是鼓励自杀,那就大错特错,而且还是背上谤佛的重罪。为什么这么说?首先,从经中我们可以看出,虽然两位尊者身患疾病痛不欲生想到了自杀,最终也选择了自杀,佛陀也给予了记说,但是并不代表佛陀不反对自杀行为。正如佛陀教导我们不要去贪图名利,可是还是有很多比丘对名利十分迷念。佛陀主张“以自为洲”,既然执意要去自杀,佛陀又如何去制止呢?其次,佛陀的确对于两位自杀的尊者给予了记说,称他们已经脱离重担获得解脱,但是这也不能成为佛陀鼓励自杀行为的托辞——佛陀的记说是有前提条件的。再次,细心的诵读者都会注意到这样一个细节,即在两位尊者的自杀行为真正付诸之前,要么是佛陀亲临说法,要么是舍利弗和摩诃拘絺罗两位上座尊者前往说法,都有一个“说法”过程。这样的过程看似简单,实际上最少起两种作用,一是增益道业,二是证验修行境界。最后,在这两部经中,佛陀之所以没有明确反对两位尊者的自杀行为,但是它的前提条件是:他们都真正获得了精神上的完美解脱(“于今已毕”)。也就是说,当认识到色等五阴六根六境六识等都属于无常、无我、变易法的时候,对于色身已经完全可以抛却不计。也就是说,他们已经完全做到了肉体的绝对超越。此时的自杀或他杀行为,都已经变得毫无意义。我还可以更直白地说:要想自杀行为不会留下任何后遗症(业报),那你思想境界的起点就必须是很高很高。

  我们常说:凡夫畏果而菩萨畏因;凡夫于因果而不畏,菩萨却于因果而不昧。倘若我们对于因果问题含糊不清,竟信口说些“世间无因果”之间的昏话,那无形中就种下了殃及后世的恶因。一句话,身口意三业(重点为口业)不可造次,尤其是在读诵佛经之时。(3.9.)


{返回 界定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漫说《杂阿含》(卷四十八)~A 1267经~1269经:此三经是佛陀应天人之请而阐述佛法。
下一篇:漫说《杂阿含》(卷四十七)~O 1264经:本经主题为:“知恩报恩”。
 漫说《中阿含》(卷二十三)~H 八、无经
 漫说《长阿含》(卷五)~B 四无量心与典尊的出家
 漫说《中阿含》(卷二十七)~B 二、自观心经(上、下)
 漫说《杂阿含》(卷三十七)~J 1042经~1044经,此三经主题是:..
 漫说《中阿含》(卷三十二)~C 优婆离经(四)(五)
 漫说《长阿含》(卷十七)~E 三、露遮经
 《长阿含经》内容综述(C)(表三)
 漫说《杂阿含》(卷五)~H 第110经(萨遮经):本经叙述萨遮尼乾子欲..
 漫说《杂阿含》(卷四十九)~Y 1321经~1324经:此四经乃佛与诸..
 漫说《杂阿含》(卷二)~M 第51经(坏法经)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173.白马归喜禅师悟道因缘[栏目:480位禅宗大德悟道因缘]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