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漫说《杂阿含》(卷五十)~A 1325经:本经叙述一位比丘舍戒还俗而为其母劝阻之事。
 
{返回 界定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1712

漫说《杂阿含》(五十)   

  (卷五十)     

  1325经:本经叙述一位比丘舍戒还俗而为其母劝阻之事。

  有一位优婆夷(近事女)之子,曾经受持了八关斋戒,可是他又“寻即犯戒”,结果“为鬼神所持”,整天陷于苦恼烦燥之中。作为一名居家之士,能受持八关斋戒已实属不易。从内容上讲,八关斋戒是指居家二众于六斋日受持一日一夜的出家戒律。六斋是指阴历每月八日、十四日、十五日、二十三日、二十九日、三十日(如小月可改作二十八日及二十九日)。关于八戒,诸种说法不尽相同,主要是不杀生、不偷盗、不淫、不妄语、不饮酒、不以华鬘装饰自身、不歌舞观听、不坐卧高广华丽床座以及不非时食。此前五戒与沙弥五戒相同,第六戒相当于沙弥十戒的第八戒,第七戒相当于沙弥十戒中的第六、第七戒,第八戒相当于沙弥戒中的第十戒。也就是说,此八戒包含了沙弥十戒中的前九戒。沙弥十戒只比八关斋戒多了一条“离金宝物戒”。故受持八关斋戒者被称作净行优婆塞(或净行优婆夷)。

  那么受持八关斋戒有什么好处呢?大体上可以归纳为十二种利益,分别是:一,脱离病苦;二,消灭罪障;三,免除横祸;四,远离恶道;五,福报优厚;六,成就迅速;七,来世贵尊;八,得生天上;九,往生助缘;十,临终欢乐;十一,得相好身;十二,成佛道缘。可见受持八关斋戒可谓好处多多。可是正如这位居士子一样,他受持了此戒,却觉得吃不消,不想继续受持了,怎么办?当然是可以的。即便是比丘出家后尚可以舍戒还俗,更何况一位居家学佛人士呢?自然也是可以的。

  但是舍戒之后也会带来诸多问题,比如这位居士之子舍戒后,结果为各种鬼神所缠束,弄得自己昼夜不得安宁。这位年轻居士的妈妈看了很是心疼,便劝告其子:“十四十五日,及月分八日,神通瑞应月,八支善正受,受持于斋戒,不为鬼所持;我昔数咨问,世尊作是说。”这位居士之子在听闻了母亲的教导之后,开始认识到自己的错误,于是“剃除须发,著袈裟衣,正信、非家、出家学道”,也就是比受持八关斋戒更进一步,直接剃发出家为僧了。是不是把剃除须发,然后穿着出家衣服,就万事大吉了呢?看来也不是那么简单,因为从当初舍戒来说,正是因为受持不了戒律的严格束缚,而比丘戒比八关斋戒不知要严格多少,这位居士子又如何能拥有如此毅力呢?果不其然,过了没多久,他便“心不得乐,还归自家”。

  他的母亲见到儿子莫名其妙地来家了,感到很奇怪:“迈世而出家,何为还聚落?烧舍急出财,岂还投火中!”刚出离了火宅不久,为什么又要返回到危在旦夕的火宅了呢?其子回答说:“但念母命终,存亡不相见;故来还瞻视,何见子不欢?”表达了自己思念母亲,担心母亲年岁大了以后无人照料,故思前想后,还是返回家中照料母亲,以尽孝道为上。母亲见到远行的儿子归来,理应开心才是;然而现今却十分忧伤,又是何故呢?

  其母可谓深明大义,遂以偈而答:“舍欲而出家,还欲服食之;是故我忧悲,恐随魔自在!”其子因于前舍弃八关斋戒而遭到鬼神的侵扰,如今却又舍戒而还俗,岂不又落入魔王的手掌,而永世沦为魔子怨孙?其子听到母亲的这番教诫,幡然醒悟,于是重新返回比丘僧团,“精勤思惟,断除一切烦恼结缚”,最终证得圣果。

  可以说,出家精勤修道,这才是报答母恩的最好方式。(5.23.)


{返回 界定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漫说《杂阿含》(卷五十)~B 1326经:本经叙述佛陀为阿﨟鬼说法,并令其生信之等事。
下一篇:漫说《杂阿含》(卷四十九)~Y 1321经~1324经:此四经乃佛与诸上座劝化众鬼道之记述。
 漫说《中阿含》(卷七)~C 三、分别圣谛经
 漫说《杂阿含》(卷九)~I 第242经(知经)
 漫说《杂阿含》(卷四十二)~N 1161经:本经是异婆罗门向佛陀请教成..
 漫说《长阿含》(卷八)~F 七正法
 漫说《中阿含》(卷十二)~B 二、天使经
 漫说《杂阿含》(卷二十四)~E 第617经:在本经中,佛陀以生动形象的..
 漫说《中阿含》(卷三十三)~A 一、释问经
 漫说《杂阿含》(卷五十)~U 1356经:本经叙述沙弥与比丘之间以偈应..
 漫说《中阿含》(卷四十四)~B 二、分别大业经(171)
 漫说《杂阿含》(卷五)~A 第103经(差摩经)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跳出烦恼的怪圈[栏目:延参法师文集]
 《法华经》的伦理思想(义慧)[栏目:佛教与伦理]
 了解健康的重要性[栏目:是肉七分毒]
 中国佛学的继承与重建[栏目:陈兵教授]
 143.谷隐蕴聪禅师悟道因缘[栏目:480位禅宗大德悟道因缘]
 净土诗[栏目:佛教手机短信]
 浅说净土(三)[栏目:药师山·紫雲居士]
 浪费公家的财物是消耗自己的福报[栏目:达真堪布]
 尽人之性,感化恶贼[栏目:心念与命运·第1册]
 见性成佛 第三十一天[栏目:如本法师]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