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漫说《杂阿含》(卷五十)~Q 1352经:本经叙述天神告诫阿练若比丘莫营造立。
 
{返回 界定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1676

  1352经:本经叙述天神告诫阿练若比丘莫营造立。

  经中叙述“有众多比丘住支提山,一切皆修阿练若行,著粪扫衣,常行乞食”,说明这些比丘在各自的修为上没有什么问题。但是经中记载这样一件事:“尔时,那娑佉多河岸崩,杀三营事比丘”,就是说河岸崩溃,将正在河边干活的三个比丘给压死了。这里就涉及到一个问题:什么叫“营事比丘”?天神为什么不赞叹“营事”,而且还告诫比丘们不可去“营事”?我查阅了相关资料,在《大宝积经·营事比丘品》中见到如下这段记载:

  “尔时摩诃迦叶白佛言:世尊!云何比丘能营众事?佛告迦叶:我听二种比丘得营众事。何等二?一者能净持戒,二者畏于后世喻如金刚。复有二种。何等二?一者识知业报,二者有诸惭愧及以悔心。复有二种。何等二?一者阿罗汉,二者能修八背舍者(即八解脱,《大智度论》:背此净洁五欲,舍此着心,故名背舍)。迦叶,如是二种比丘,我听营事自无疮疣。何以故?迦叶,护他人意此事难故。迦叶,于佛法中种种出家、种种性、种种心、种种解脱、种种断结。或有阿兰若、或有乞食、或有乐住山林、或有乐近聚落清净持戒、或有能离四扼、或有勤修多闻、或有辩说诸法、或有善持戒律、或有善持毗尼仪式或有游诸城邑聚落为人说法。有如是等诸比丘僧,营事比丘善取如是诸人心相迦叶。若阿兰若比丘乐空闲处,营事比丘一切役使不应令作。有时阿兰若比丘,在比丘僧次役使,而营事比丘应当代作。若自不作应请他人令代为之,不应役使阿兰若比丘。”

  从《大宝积经》这段记载中我们可以得知,佛陀并不反对比丘去营事,但是这里面有种种前提条件,比如说能持净戒,还要畏于后世喻如金刚等等。如果比丘达不到这些条件,那对不起,比丘就可以会引起种种麻烦。在本经之中,天神看到了正在河岸边营事的三位比丘,不幸被岸崩而毙命,在感到惋惜之余,便告诫那些正在修习陈练若的比丘们:

  乞食阿练若,慎莫营造立,不见佉多河,傍岸卒崩倒,

  压杀彼造立,营事三比丘?粪扫衣比丘,慎莫营造立,

  不见佉多河,傍岸卒崩倒,压杀彼造立,营事三比丘?

  依树下比丘,慎莫营造立,不见佉多河,傍岸卒崩倒,

  压杀彼造立,营事三比丘?

  可以想像,三位营事比丘,肯定是这群阿练若比丘僧团中的一员。而这些正在修习阿练若的比丘们可能并没有达到佛陀在《大宝积经》所达到的那些标准(能营众事的标准),故而天神告诫他们千万不要去自造营事。为什么?因为他们的本份是把份内的事管好,先把个人的解脱问题解决掉。如果个人尚有余缚,就不要去自寻烦恼,自找“疮疣”。因此佛陀在《大宝积经》中说,“若阿兰若比丘乐空闲处,营事比丘一切役使不应令作”,不要让他们去营事,并不是纵容他们去“享清福”,而是每个人都有各自分工,决不可越俎代庖。故佛陀在本经中也借助天神之口,再次教诫阿练若的比丘们“慎莫营造立”。三位正在营事的比丘,便是活生生的例证。

  从本经我们可以获得如下教诫:弘扬佛法固然值得鼓励与赞叹,然我们在讲经弘法之时尚需警惕——在个人生死问题没有彻底解决之前,务必要依教奉行,切莫自创门路、随意发挥。否则极有可能便会造下恶因遭受业报。对于兹等,吾辈当切记。(6.17.)


{返回 界定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漫说《杂阿含》(卷五十)~R 1353经:本经叙述一异比丘已灭受欲,而不以火烧为苦。
下一篇:漫说《杂阿含》(卷五十)~P 1349经、1350经:本经叙述两位天神以偈赞佛念佛之事。
 漫说《杂阿含》(卷四十一)~D 1128经~1130经:此三经叙述沙门..
 漫说《杂阿含》(卷五十)~K 1339经:本经叙述十力迦叶为猎人说法,..
 漫说《杂阿含》(卷十四)~G 349经(圣处经):此处的“圣处”,一般..
 漫说《杂阿含》(卷三十八)~O 1077经:本经叙述佛陀感化贼人并度其..
 漫说《杂阿含》(卷三十九)~A 1081经:本经为佛陀教化“起不善觉”..
 漫说《杂阿含》(卷四十三)~L 1175经(紧兽喻经):本经以紧兽为喻..
 漫说《杂阿含》(卷三十七)~E 1028经:本经主旨:如何保持正念和正..
 漫说《中阿含》(卷二十七)~B 二、自观心经(上、下)
 漫说《长阿含》(卷十六)~D 三、三明经
 漫说《杂阿含》(卷三十六)~G 1001经:生命无常而且十分短促,我们..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佛说阿弥陀经讲记 第十一卷[栏目:净空法师]
 慈悲他人的方法和智慧[栏目:圣严法师]
 大手印浅释 第二讲 大手印之见 六、不识自性,修法无益[栏目:元音老人]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