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漫说《中阿含》(卷九)~E 五、手长者经(上)
 
{返回 界定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1184

五、手长者经(上)

  说法地点:阿逻鞞伽逻的惒林之中

  参加人员:手长者、诸比丘

  经中大意:本经叙述手长者以惠施、爱言、利行、同事之四摄事,摄受大众。有一天闻佛说法,回家坐禅,而成就四无量心。三十三天知道而称叹,毘沙门天王因告长者,长者则默然守定,而得佛在比丘众当中.叹其七种未曾有之法。后有一比丘往诣长者,说佛称叹他,且为说法。比丘回去后,向佛报告,佛陀又称说手长者有无求无欲的第八未曾有之法。

  首先需要了解一下,这个阿罗鞞伽罗国位于何处呢?根据相关资料记载,它并不属于当时的十六大国之内。其位于舍卫城的南方,滨临恒河。该国大致位于由波罗奈斯沿恒河上溯十二由旬,舍卫城之南三十由旬之恒河沿岸(一由旬按15公里计算)。根据《大智度论》及巴利文增支部的相关记载,佛陀曾居于该国著名寺院阿迦罗瓦寺,并在此说法。此国气候寒冷且多蒺藜,佛卧其间而不以为苦。

  本经的主人公是位手长者。为什么叫手长者呢?可能是他的名字翻译为华文,其义即为“手”。具体是什么意思,我也没有最终弄明白。从经中的记述来看,这位手长者也是位商业界的巨子,而且他还是很有领导才干的领军人物。为什么这么说?经中记述说:“手长者与五百大长者俱,往诣佛所”,佛陀到手长者之后,就问他:“手长者,汝今有此极大众,长者!汝以何法摄此大众?”这这段叙述中,我们就可以很清楚地看出,这位手长者是这五百位大长者之中的“头儿”,如果他们都是商业界的精英,那么把手长者比之为当前的“工商协会会长”,我看是十分合适的。

  佛陀在这里,就向我们提供了一个学习的契机。什么样的契机?就是在统摄大众时,无论是僧团还是社会上的团体,如何去团结大家,提高大家的凝聚力?说白了,也就是教我们如何当领导,如何进行有效的管理。这是佛教里的管理学,需要我们认真地学习领会才是。

  那么这位手长者是如何回答佛陀的呢?他对佛陀说:“世尊!谓有四事摄,如世尊说,一者惠施,二者爱言,三者以利,四者等利”,这就是佛教界有名的“四摄”法门。在这里,手长者对于不同的对象,实施不同的方便对策,即“或以惠施,或以爱言,或以利,或以等利”,就是说,对象不同,所采取的方法也不尽相同。比如说,有的人喜欢人家布施,他就用布施来摄服他;有的人喜欢听好话,他就用各种好听的话来摄服他;有的人比较重于利益,他就用分享利益的方式来化导他;有的人重于同事之乐,他就通过与他合作的方式规摄他。这里的“等利”,相当于四摄之中的“同事”。所谓“等利”,就是通过与人合作的方式,让对方也获得与自己相等同的利益,等于是大家都是五五分成,自己一点也不多拿。我们试想一下,采用此四种方法与别人相处,人际关系能搞不好吗?

  佛陀听了手长者的一番话后,对他是大为赞赏:“善哉!善哉!手长者!汝能以如法摄于大众,又以如门摄于大众,以如因缘摄于大众。”不仅如此,佛陀还说,无论是过去的沙门、梵志,还是未来的沙门、梵志,都是以此四摄法门来统摄大众的。如果大家都以四摄来处理人际关系,那么融洽的人际交往,我们必定会应付自如而游刃有余。

  世尊在赞叹了手长者一番之后,便运用种种方便,而为他说种种法,“劝发渴仰,成就欢喜”。这位手长者听闻了佛陀的一番教导之后,心里可高兴了,他辞别佛陀之后,就与大家一起,各自回家。回到家里,他逢人便讲说自己听闻佛法后所获得的利益,并且劝导家里人和街坊邻居,都来皈依佛陀。而且,这位手长者很不简单,他在听闻了佛陀的教法之后,就按照教法上所说的,努力去实践修行。经中说他“升堂敷床,结跏趺坐,心与慈俱,遍满一方成就游。如是二三四方,四维上下,普周一切,心与慈俱,无结无怨,无恚无诤,极广甚大,无量善修,遍满一切世间成就游”,进而“悲、喜,心与舍俱,无结无怨,无恚无诤,极广甚大,无量善修,遍满一切世间成就游”。我们若细想一下,手长者此时所修的,就是四无量心,修习四无量心,就可以在命终之后,上生梵天。

  我们常说人间之事,天上尽知。当这位手长者在精进修习四无量心的时候,远在三十三天之上的那些天人们,简直跟开了锅似的,大家聚集在法堂,都在热烈地讨论之中。大家都对手长者是赞叹有加,说他“有大善利,有大功德”。并且,毗沙门天王还特地跑到手长者的跟前,把诸天的议论内容向手长者作了详细通报。但是手长者并没有理会他,他是“默然不语”,他“不观、不视毗沙门天王”,为什么?因为“以尊重定、守护定故”。读到这里时,我们就需要切记的一件事情,当一个人正在坐禅入定时,我们千万不要随意去打搅他,如果此时他被打搅了,那么对他的道业将是一个很重要的干扰。所以阿难就很有智慧,每逢佛陀在静室之中入定时,他从来不会去面见佛陀,哪怕是到了天崩地裂的紧要关头,也决不能去打搅。而坐禅的人更要注意这一点,自己入定时,不要轻易为外境所转,即使你对外界发生的一切事都了如指掌,也仍然是不可轻易出定,即所谓“八风吹不动,端坐紫金莲”,讲的就是这个意思。这位手长者就很是了不起,他为了守护自己的定力,无论毗沙门天王对他是如何赞叹有加,他始终是不看不语。从这一点上讲,我们应该向手长者致敬,应该虚心诚恳向他学习,深切体悟这种荣辱不惊、潜心修习的处世原则。当然,佛陀对于手长者的这种精进修持的学修态度,自然是赞叹有加。他曾在无量百千大众之中,对手长者是“咨嗟称叹”,说手长者具备了七种未曾有法,它们分别是:信、戒、惭、愧、多闻、捨以及慧。关于这些内容,我们到下一节再来谈这个问题。

  既然佛陀对手长者是如此赞叹,自然引起了大家对手长者的钦敬之心。有一位在适当的时机,就到手长者家去登门拜访——当然,也可以理为利用乞食之机前去请教佛法。比丘将佛陀的赞叹如实向手长者进行了转达。

  手长者听后,就赶紧问比丘:“尊者,是时无白衣耶?”意思就是说,佛陀说这番话时,有没有居家的信众在场呢?

  比丘感到很纳闷:“当时没有居家信众在场啊。手长者,这很重要吗?”比丘的意思是说,当时即使有在家的信徒在场,又有什么关系呢?

  这时手长者就道出了其中的原委:“尊者啊,佛陀说这番话时,倘若有在家的信众在场,他们可能会有两种表现,一种是对佛陀所说的话深信不疑,同时也会对我生起恭敬礼事之心;而另一种人可能会对佛陀的赞叹生起疑惑之心,这些人万一对世尊赞叹我的话不服气,那么他们的心中一定会生起反感。要知道,对世尊的说法生起疑惑之心,那样所受的恶报是相当严重的。无论是对我恭敬,还是对我不服气,我都不愿意见到任何一种结果啊!”

  手长者在这里是说,他既不希望居家的信徒们赞叹他,也不希望居士们生起嗔恨之心。生起嗔恨心会堕入恶道,这个道理大家都明白。但手长者为什么不希望居士们赞叹他呢?根据我的理解,这位手长者是真正的开悟之人,但是他深深地知道,无论他修持的再好,无论他达到了何种境地,有一点是无法变更的,那就是他还是位成家学佛的优婆塞。作为居家的信徒,受到居士们的赞叹,那是不太好的。那么居士们应该赞叹谁呢?应该赞叹佛陀,应该赞叹比丘,应该赞叹佛法,应该赞叹整个僧伽大众。在这一点上,我们需要引起高度的重视。当前出现了一些奇怪的现象,就是极少数居家学佛信士好为人师,对出家比丘妄加指摘,横挑鼻子竖挑眼,不自量力地到处讲经说法,有的甚至还广纳门徒。个别比丘僧不知羞耻,四处炫耀自己是某某居士的学生。要知道,无论出家居家,四众弟子的共同的、最高的导师,是我们尊敬的释迦牟尼佛;佛陀涅槃后,以戒为师,以比丘僧为师,这个总原则万万不可颠倒,否则便会陷入邪魔外道之列!《心经》中言“远离颠倒梦想”,若礼居家信士为师,岂不是落入“颠倒梦想”之险境?!

  当这位比丘将手长者的一番话回去后向佛陀启禀之后,佛陀再一次赞叹道:

  “我以是故,称说手长者有七未曾有法。复次汝等当知,手长者有第八未曾有法:手长者无求无欲。”

  那么手长者的七未曾有法是怎样的?为佛陀所赞叹的第八未曾有法又是些什么内容?在本经的下部,我将再作分析。

  最后,我将《手长者经》(上部)作一简略总结:

  1、四摄法门,是佛教界处理好人际关系的灵丹妙药,它是独具佛教特色的人事管理学,它不仅适用于佛教,也完全适用于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以及普通百姓,应用范围相当广泛;

  2、与前面的《郁伽长者经》长者经相同,居家优婆塞,同样可以证得极高的修持境界;

  3、我们学习禅定,首先要入手的是内观,不要为外境外转,否则容易出偏差;

  4、四众弟子当以佛陀为师,为戒为师,以比丘僧为师,诸位切莫颠倒!

  (2009.02.16.于南海普陀山)


{返回 界定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漫说《中阿含》(卷九)~F 六、手长者经(下)
下一篇:漫说《中阿含》(卷九)~D 四、郁伽长者经(下)
 漫说《杂阿含》(卷三十八)~E 1068经佛陀教育尊者低沙应修恭敬....
 漫说《中阿含》(卷三十三)~A 附录:《漫说长阿含·释提桓因问经》..
 漫说《杂阿含》(卷二)~B 第35经(三正士经)
 漫说《中阿含》(卷六)~B 二、梵志陀然经
 漫说《杂阿含》(卷四)~D 第92经(骄慢经)
 漫说《杂阿含》(卷四十二)~B 1165经:重点叙述年轻比丘如何摄护诸..
 漫说《中阿含》(卷二十三)~H 八、无经
 漫说《杂阿含》(卷三十八)~A 1026经名叫“善生经”。
 漫说《中阿含》(卷一)~B 二、昼度树经
 漫说《中阿含》(卷二十七)~C 三、达梵行经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七 弊宿经[栏目:长阿含经新译·悟慈法师]
 认真去表法 是弘扬佛法的开端[栏目:达真堪布]
 漫说《杂阿含》(卷十二)~F 第291经(触经):佛陀询问弟子们对于“内触法”的理解掌握程度。在弟子..[栏目:界定法师]
 布施的人,最有福报[栏目:慧礼法师]
 菩萨本行经白话 公案(十六)[栏目:菩萨本行经白话]
 怎样念佛容易成就(海山老和尚)[栏目:其它法师]
 佛教与茶的因缘(刘容儿)[栏目:佛教期刊文章选摘]
 请问按照传统修法,能够离事专修的修行人应该如何安排一天的时间?[栏目:上师瑜伽精要之每日一问]
 中国佛教哲学要义 第二十章 临济宗的一念心清净与无事是贵人说 第三节 「无事」与「无」字[栏目:中国佛教哲学要义]
 加行班小结 寿命无常三[栏目:达真堪布]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