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漫说《中阿含》(卷五十八)~B 二、大拘絺罗经(211)
 
{返回 界定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1441

二、大拘絺罗经(211)

  说法地点:王舍城竹林精舍

  主要人员:舍利弗、大拘絺罗二位尊者

  经中大意:本经叙述舍梨子(舍利弗)往问大拘絺罗,尊者大拘絺罗都一一为其答复。   

  在《中阿含经》卷七第二十九经,也有一部同名的《大拘絺罗经》,其中也是记载着舍梨子与大拘絺罗之间的问答语录,问者为舍梨子,答者为拘絺罗。本经亦是相同,只是问答内容稍稍有异。因此可以判断,此二经的发生时间应该相隔不远(或同一时间)。以下为二人的对话内容(对于其中的一些术语,不再多作阐释):

  问:何者不善?何者不善根?

  答:身、口、意都行恶行的话,谓之不善。贪、恚、痴,谓之不善根。

  问:何为善?何为善根?

  答:身、口、意三业俱行妙行,谓之善;不贪、不恚、不痴,谓之善根。

  问:什么是智慧?

  答:如实而知道四谛的真理,就可以称作智慧。

  问:什么叫做识?

  答:因为认识此识之故,说为是识。所谓认识色、声、香、味、触、法,认识这些识之故,就称之为识(即六识)。

  问:智慧与识有何区别?此二法可得为个别施设吗?

  答:此二法没有本质性的不同;此二法乃不可以分别施设。因智慧所知亦即识所识,因此之故,此二法乃合而不别,此二法乃不可以个别施设。

  问:知者汝以什么而获知?

  答:所谓知,乃用智慧而知。

  问:智慧有何义?有何优胜?有何功德?

  答:智慧乃有厌之义,有无欲之义,有见如真之义。

  问:何谓正见?

  答:如实知道四谛的真理,就叫做正见。

  问:由于几种因,几种缘,而能生正见呢?

  答:有二种因,二种缘,而能生正见。第一就是跟从他人而听,第二就是内心自思惟。

  问:有几种支,摄于正见,而得心解脱之果、慧解脱之果?而得心解脱的功德、慧解脱的功德呢?

  答:有五支摄于正见,而得心解脱之果、慧解脱之果,得心解脱的功德,慧解脱的功德。第一是真谛所摄,第二是戒所摄,第三是博闻所摄,第四是止所摄,第五是观所摄。

  问:为什么会生当来之有呢(未来的生死的种子)?

  答:愚痴的凡夫,乃为无知,又不多闻,都被无明所覆,被爱结所系,都不参见善知识,不知圣法,不御圣法(不契于圣法),这就叫做生当来之有。

  问:怎样为之不生当来之有呢?

  答:如果无明已尽,明已生的话,必定会灭尽苦恼的,这就叫做不生于当来之有的。

  问:有几种觉(受)?它们缘于何物而有?

  答:有三种觉(受),所谓乐觉、苦觉、不苦不乐觉。它们是缘于更乐(触)而有。

  问:觉(受)、想、思,此三法是为合?或者为别呢?此三法可以别于施设吗?

  答:觉、想、思,此三法乃为合而不别,此三法不可以别施设。因为觉所觉的,就是想所想,就是思所思,因此之故,此三法乃为合而不别,此三法乃不可别施设的。

  问:灭以何为对(相应)?

  答:灭乃没有对(相应)。

  问:有五根的异行、异境界,各各都受其自境界。所谓眼根、耳根、鼻根、舌根、身根是(五根各有不同的对象,以及不同的行处)。此五根的异行、异境界,各各都受其自境界,这到底是谁为其尽受境界?谁为其所依呢?

  答:五根的异行、异境界,各各都自受其境界。眼根、耳根、鼻根、舌根、身根,此五根的异行、异境界,各各都自受其境界,都以意为它们尽受其境界,都以意为其所依的。

  问:意者,依何而住?

  答:意者,乃依寿,乃依寿而住的。

  问:寿者,乃依何而住?

  答:寿者,乃依暖,乃依暖而住。

  问:寿与暖,此二法到底为合呢?或者为别呢?此二法可得别施设吗?

  答:寿与暖,此二一法,乃合而不别,此二法乃不可以别施设。因为由于有寿之故,才会有了暖,又由于有暖之故,才会有了寿。如果没有寿的话,就没有了暖;没有暖的话,就没有了寿。

  问:到底有哪些法,吾人的生身(色身)死后,此肉身会被弃置于冢间,如树木之无情那样呢?

  答:共有三法。第一为寿,第二为暖,第三为识。

  问:死与入于灭尽定,此二者有何差别?

  答:所谓死,乃为寿命已灭而终,温暖已逝去,诸根已败坏。而比丘入于灭尽定的话,其寿命并不灭完,温暖也不逝去,诸根也不败坏。

  问:“入于灭尽定”与“入于无想定”,此二者有何差别?

  答:比丘入于灭尽定的话,则其想,以及其知,都已灭。比丘之入于无想定的话,则其想与知都不灭。

  问:从灭尽定起与从无想定起,二者有何差别?

  答:比丘如从灭尽定起时,并不会作如是之念:我乃从灭尽定起;比丘如果从无想定起时,会作如是之念:我为有想?我为无想?

  问:比丘入于灭尽定时,会先灭甚么法?是身行、口行还是意行呢?

  答:比丘如入于灭尽定之时,首先会灭除身行,其次会灭口行,最后会灭意行。

  问:比丘从灭尽定起时,会首先生起那一法?是身行、口行,还是意行?

  答:比丘从灭尽定起时,首先会生意行,其次会生口行,最后才生身行。

  问:比丘从灭尽定起时,会触(感知)几种触呢?

  答:比丘如从灭尽定起时,会触三种触。第一为不移动触,第二为无所有触,第三为无相触。

  问:所谓空、无愿、无相,此三法为异义(不同之义)、异文?

  答:空、无愿、无相,此三法乃为异义、异文。

  问:有几种因,几种缘,而生不移动定?

  答:有四种因,四种缘,而生不移动之定。如比丘离欲,离恶不善之法(初禅),乃至得第四禅,成就而游止于其中,这就是所谓四因四缘,而生不移动定。

  问:有几种因,几种缘,而生无所有定呢?

  答:有三种因、三种缘,而生无所有定的。如比丘已度一切色想(空无边处,四空天之一),乃至得无所有处(四空天之第三),成就而游止于其中,这就是所谓三种因三种缘,而生无所有定。

  问:有几种因,几种缘,而生无想定呢?

  答:有二种因二种缘,而生无想定。第一就是不念一切想,第二就是念无想界

  问:有几种因,几种缘,而住于无想定?

  答:有二种因二种缘,而住于无想定。第一就是不念一切想,第二就是念无想界。

  问:有几种因,几种缘,从无想定而起?

  答:有三种因,三种缘,而从无想定而起。第一是念一切想,第二是不念无想界,第三是因于此身,因于六处,而缘于命根。(09.10.10)


{返回 界定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漫说《中阿含》(卷五十九)~A 一、一切智经(212)
下一篇:漫说《中阿含》(卷五十八)~A 一、法乐比丘尼经(210)
 漫说《杂阿含》(卷三十四)~B 951经~955经容大体相似,重点叙述..
 漫说《杂阿含》(卷二十)~A 第537~545经:此九经皆叙述四念处,..
 漫说《杂阿含》(卷四十五)~G 1221经:本经叙述尼拘律想尊者因病般..
 漫说《中阿含》(卷三)~G 七、伽弥尼经
 漫说《杂阿含》(卷三十二)~D 908经与907经,有位“战斗活聚落主..
 漫说《长阿含》(卷十八)~A 一、世记经·閰浮提州品
 漫说《杂阿含》(卷十一)~E 第277经~280经
 漫说《中阿含》(卷五十三)痴慧地经(199)
 漫说《中阿含》(卷十)~C 三、念经
 漫说《杂阿含》(卷九)~H 第239经(结经)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唐密述要》目录[栏目:唐密文集]
 Perseverance[栏目:Buddhism for Children]
 唐代佛曲[栏目:佛教与音乐]
 43、费重利轻[栏目:百喻故事广释]
 因为爱,所以求生净土[栏目:法藏法师]
 2008纽涅观音斋戒开示摘录(四)[栏目:噶玛天津仁波切]
 修行的自我检验[栏目:探究真心·圆觉文教基金会]
 宗镜录略讲上册 (第三十八章)[栏目:南怀瑾居士]
 中级佛学教本 第二十四课 佛经的传译 (三)[栏目:中级佛学教本]
 漫谈中国佛教禅观[栏目:宏印法师]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