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39、为什么要长养感恩意识?
 
{返回 居士学佛100问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055

39、为什么要长养感恩意识?

既然我们的生存要依靠父母、师长、祖国和无数的众生等因缘,因此,佛家提倡上报四重恩:报父母恩,报师长恩,报祖国恩,报众生恩。当我们把牢骚、不满、抱怨及仇恨转换为报恩之心时,我们的生活就会充满光明和愉快了,我们就拥有了一个祥和、吉庆的世界。

怎样感恩呢?近代高僧印光法师教导:‘必须孝养父母,奉事师长。【即教我之师,及有道德之人。】慈心不杀,【当吃长素,或吃花素。即未断荤,切勿亲杀。】修十善业【即身不行杀生、偷盗、邪淫之事。口不说妄言、绮语、两舌、恶口之话。心不起贪欲、嗔恚、愚痴之念。】又须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夫和妇顺,主仁仆忠,恪尽己分,不计他对我之尽分与否,我总要尽我之分。能于家庭,及与社会,尽谊尽分,是名善人。善人念佛求生西方,决定临终,即得往生。以其心与佛合,故感佛慈接引也。若虽常念佛,心不依道。或于父母兄弟,妻室儿女,朋友乡党,不能尽分。则心与佛背,便难往生。以自心发生障碍,佛亦无由垂慈接引也。’ (《(续)一函遍复》)


{返回 居士学佛100问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40、为什么要长养慈善意识?
下一篇:38、为什么用你喜欢别人对待你的方式去对待别人?
 61、如果有鬼灵等加害作崇,应该怎样去处理呢?
 86、有些人认为须消尽了业障才能往生净土,有些人却主张可以带业往生,到..
 69、佛法教示我们不要执著,那么积聚功德及智慧是否也是一种不应有的执著..
 66、如果遇到自称已经开悟成佛的人,我们如何去判断真假?
 17、应该怎样听闻佛法?
 13、亲近善知识的殊胜利益是什么,亲近恶知识的果报是什么?
 59、有人说:‘三法印乃小乘,大乘只一法印。’这话对吗?
 71、佛法对堕胎有何看法?可以在堕胎后供奉婴灵吗?
 90、学习持咒及修本尊法是否一定要先受灌顶呢?
 25、什么是六度?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 第四四四卷[栏目: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第五集]
 “往生咒”与人间佛教(郑僧一)[栏目:人间佛教]
 中台禅寺八十六年度春季教授精进禅七 86.2.8─86.2.15[栏目:惟觉法语]
 悼念洗尘、金山两位大法师[栏目:演培法师]
 07-015菩萨法性印[栏目:海涛法师弘法讲义-2007年]
 如何觉悟自我[栏目:白云禅师]
 菩提心生 于佛同住[栏目:传喜法师]
 南传大藏经之总目录[栏目:法舫法师]
 三宝的内在含义[栏目:台湾屏东·慧广法师]
 试论佛教的医学科技观(马忠庚)[栏目:佛教与科学]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