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40、为什么要长养慈善意识?
 
{返回 居士学佛100问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1642

40、为什么要长养慈善意识?

既然我们的生存要依靠社会和众人等诸多因缘,我们都需要别人,因此,大家应彼此关怀,力所能及地、无偿地帮助他人,出钱出力,扶贫帮困,造福社会。

慈善之行,当从布施做起。佛家常言,‘布施’有三大类。第一、‘财物’布施:财分为内财与外财。外财是身外之物,如金钱、物品等。内财是身体,譬如当义工,以劳力、智慧、技能,为社会大众服务,这是内财布施。一切所有内外之财,能施与有所需的众生,称为财物布施。自己有的,如果别人有需求,能舍,能够供养别人,能够赠与别人,心地清净无有贪念。布施就是舍、就是放下;能舍,你就得清凉、自在,就开智慧。第二、‘诸法’布施:诸法包括世出世间法;世出世间212法,自己知道的乐于教导别人,称为诸法布施。你所懂得的,有人来向你请教,尽心尽力把你所知道的都教给他,不吝法。你知道十分,只教他三分,他所懂得的永远不能超过你,这是吝法,悭贪心没有断。第三、‘无畏’ 布施:众生遭遇灾难危苦,心生恐怖、畏惧,你能够帮助他,使他远离恐怖,身心得到安稳,称为无畏布施。

修这三种布施得福报。财物布施所得的果报是财物不缺乏;以钱财布施,得大富。世间富贵之人从哪儿来的?修财布施而来的。法布施得的果报是聪明智慧;世间人有智愚不等,不平等是果报,因为过去生中修的法布施不一样。修无畏布施得健康长寿的果报。吝财得贫穷的果报;吝法得愚痴的果报;不能行无畏布施,身体多病,寿命不长。

布施是学佛的关键,佛陀教人行善,不外乎财布施、法布施、无畏布施;我们日常生活中所修学的不超越这三大类,能够以清净心、真诚心,服务一切众生、服务社会、服务人民,而不求回报,这是布施。

修布施的功德,略举两种:第一种‘除怨’;第二种‘不乏’,财物、智慧、身心健康、长寿,样样都具足,不会缺乏。除怨也非常重要,世间人常讲,一家饱暖千家怨!你家里发大财,为富不仁,不能够帮助别人、救济别人,你这一条街的邻里乡亲对你都怨恨。你家里遭小偷,人家看到小偷去偷也不会报员警,偷得好:他家里有东西,多偷他一点。你家房子要被火烧了,人家也不会来救,烧得好。

你要是有财富,常常布施别人,常常救济别人,大家对你不但不怨恨,而且尊敬你。为什么?因为你发大财,大家都有好处,你肯周济这些邻里乡亲,多做这些慈善福利事业。布施所得到的功德利益还不只这些,前面两条都是讲世间的利益,佛法的目的是除障,了生死、明心见性。学佛的人修布施的目的是要断悭贪之心,求去除自己的烦恼病根。如果目标在这上面,就是布施波罗蜜,度越悭贪烦恼。


{返回 居士学佛100问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41、为什么要长养自他两利意识?
下一篇:39、为什么要长养感恩意识?
 94、四加行修满了十万遍,是否就圆满了呢?
 45、佛教徒的拜佛行为是不是偶像崇拜?
 51、如何看待佛法现代化的问题?又如何著手进行?
 62、在民间信仰中,有时会见到乩童有佛陀附体或问米姑请来祖先的魂魄附体..
 47、有人说:‘佛教只关心来世,不关心今世。’这话对吗?
 54、佛教出世思想和消极的厌世思想有什么不同?
 40、为什么要长养慈善意识?
 50、学佛法获得成就的根本条件是什么?
 44、为什么要减少欲望、杂念?
 97、什么是‘本尊’?怎样可以知道自己的‘本尊’是哪一位?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赵州禅师语录》壁观卷下(421-440)[栏目:冯学成居士]
 内观禅修手册 5-3 图片说明[栏目:佛法与内观系列]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讲记 总结[栏目:广超法师]
 如何表达感恩才是最恰当的,才不会让人觉得做作?[栏目:济群法师新浪微访谈问答]
 直指大印 第二章 正行[栏目:直贡法王澈赞仁波切]
 科学发展证明佛教的正确(传喜法师)[栏目:佛教与科学]
 华文小学适用佛学 三下 八 音乐家修行[栏目:华文小学适用佛学课本]
 上天竺观音大士殿重建碑[栏目:太虚法师]
 善恶唯依心性(丁小平)[栏目:心性思想研究]
 漫说《杂阿含》(卷十九)~C 第535经、536经(独一经):经中叙述目犍连尊者,从阿那律尊者处听闻..[栏目:界定法师]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