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40、为什么要长养慈善意识?
 
{返回 居士学佛100问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1767

40、为什么要长养慈善意识?

既然我们的生存要依靠社会和众人等诸多因缘,我们都需要别人,因此,大家应彼此关怀,力所能及地、无偿地帮助他人,出钱出力,扶贫帮困,造福社会。

慈善之行,当从布施做起。佛家常言,‘布施’有三大类。第一、‘财物’布施:财分为内财与外财。外财是身外之物,如金钱、物品等。内财是身体,譬如当义工,以劳力、智慧、技能,为社会大众服务,这是内财布施。一切所有内外之财,能施与有所需的众生,称为财物布施。自己有的,如果别人有需求,能舍,能够供养别人,能够赠与别人,心地清净无有贪念。布施就是舍、就是放下;能舍,你就得清凉、自在,就开智慧。第二、‘诸法’布施:诸法包括世出世间法;世出世间212法,自己知道的乐于教导别人,称为诸法布施。你所懂得的,有人来向你请教,尽心尽力把你所知道的都教给他,不吝法。你知道十分,只教他三分,他所懂得的永远不能超过你,这是吝法,悭贪心没有断。第三、‘无畏’ 布施:众生遭遇灾难危苦,心生恐怖、畏惧,你能够帮助他,使他远离恐怖,身心得到安稳,称为无畏布施。

修这三种布施得福报。财物布施所得的果报是财物不缺乏;以钱财布施,得大富。世间富贵之人从哪儿来的?修财布施而来的。法布施得的果报是聪明智慧;世间人有智愚不等,不平等是果报,因为过去生中修的法布施不一样。修无畏布施得健康长寿的果报。吝财得贫穷的果报;吝法得愚痴的果报;不能行无畏布施,身体多病,寿命不长。

布施是学佛的关键,佛陀教人行善,不外乎财布施、法布施、无畏布施;我们日常生活中所修学的不超越这三大类,能够以清净心、真诚心,服务一切众生、服务社会、服务人民,而不求回报,这是布施。

修布施的功德,略举两种:第一种‘除怨’;第二种‘不乏’,财物、智慧、身心健康、长寿,样样都具足,不会缺乏。除怨也非常重要,世间人常讲,一家饱暖千家怨!你家里发大财,为富不仁,不能够帮助别人、救济别人,你这一条街的邻里乡亲对你都怨恨。你家里遭小偷,人家看到小偷去偷也不会报员警,偷得好:他家里有东西,多偷他一点。你家房子要被火烧了,人家也不会来救,烧得好。

你要是有财富,常常布施别人,常常救济别人,大家对你不但不怨恨,而且尊敬你。为什么?因为你发大财,大家都有好处,你肯周济这些邻里乡亲,多做这些慈善福利事业。布施所得到的功德利益还不只这些,前面两条都是讲世间的利益,佛法的目的是除障,了生死、明心见性。学佛的人修布施的目的是要断悭贪之心,求去除自己的烦恼病根。如果目标在这上面,就是布施波罗蜜,度越悭贪烦恼。


{返回 居士学佛100问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41、为什么要长养自他两利意识?
下一篇:39、为什么要长养感恩意识?
 8、居士可以弘扬佛法吗?
 86、有些人认为须消尽了业障才能往生净土,有些人却主张可以带业往生,到..
 3、怎样爱教护法?
 16、一个人可以有两个师父吗?
 居士学佛100问 附录
 22、为什么掐珠念、追顶念、观想念、随息念等法应慎用?
 27、怎样在生活中学佛?
 91、修‘破瓦’法与念佛往生之间,何者较易成就净土?
 80、佛法教导安忍,但如果我们处处忍让,岂不是更成为他人欺侮的对象?..
 57、什么叫传承?传承共有哪几种?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放生仪轨·大悲甘露水[栏目:丹增嘉措仁波切]
 支娄迦谶[栏目:汉传佛教人物]
 往生的故事[栏目:净空法师·开示集九]
 关于家庭教育[栏目:仁焕法师]
 佛学纲要 第八章 大藏经的雕刻[栏目:蒋维乔居士]
 09.初见佛法僧三宝 First meeting with the Triple Jewel-the..[栏目:虚云老和尚传]
 不要现身诽谤佛法僧[栏目:勿说僧过]
 《入菩萨行论》第53课[栏目:入行论讲记·生西法师]
 贤愚经白话 差摩现报品第三十七[栏目:贤愚因缘经白话]
 法句经讲记(三十)[栏目:传道法师]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