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6、‘空’是什么都没有吗,佛教是虚无主义或唯心主义吗?
(一)有人说:‘佛教讲四大229皆空,是虚无主义。’这话有道理吗?
这完全是误解,是望文生义,没有深入经、论的结果。
很多人只从字面上了解佛教,甚至许多学术界的人士,都认为佛教是‘虚无主义’,这种看法,由来已久。‘空’的意义深奥难解,没有相当高的慧根悟性的人,对‘空’的意义容易产生误解,堕入顽空,导致否定因果业报、善恶和三宝的作用等,反而造恶业。故对慧根低下、思想不成熟的人,说空也是违犯菩萨戒的。为了消除对佛教教义误解,对‘空’作一简明介绍。
佛教哲学将一切事物,即万法,分为性相两个方面:‘性’是事物的自性,‘相’是事物的现象,现象就是世俗智慧认识到把握到的事物的表面现象。‘自性’是经过理性思辨才能认识的东西。佛教中世俗智所认识到的事物,称做俗谛,圣智和思辨所认识到的事物的自性称作理谛或胜义谛。事物的现象或现象事物,按世俗智的标准,全部承认其有,世俗谛如三界230六道231,苦集灭道232,生死轮回,业力233受生,因果报应,世间法234与出世法235等等,不能说它不存在,包括‘自性’、‘自我’在内,在世俗谛中无法否定它的实际存在。若不承认世俗谛事物的存在,就会堕入否定一切的顽空,这是佛家最反对的。
事物的‘自性’有两种,一种是世俗习惯上称谓的‘自性’,如人、动物、山、水、树木、房子等等,都有它各自的‘自性’,因为有这种物自性,才不至于相互混淆,才名具不同的形象和作用。对这类‘物自性’,佛教从来不否定,那么‘空’是指什么呢?是指一种‘特殊自性’的‘空’(无自性)。‘特殊自性’是指一种不依赖任何事物的单一、独立、自在的物我自性。这种‘特殊自性’观念是一种无明236形成的虚妄观念,实际上并不存在这样的自性。实际情况是,包括物质和精神意识在内的一切事物都是众缘和合形成的现象——即‘缘起’。既然一切事物都是缘起之物,怎么会有不依赖众缘的单一独立自在的自性呢?既然没有单一独立自在的自性,这‘自性’不就是‘空’吗?——这就是从思辨的方法认识的‘缘起性空’之理,但从思辨的角度认识的空,不是理谛‘真空’,而理谛的真空是开悟后的圣智的直觉经验,不是空有的对立,而是‘空’就是‘缘起’、‘缘起’就是‘空’的空有统一境界,这是思辨智慧无法解决的一个难题,性空的难悟也正在这里。总之,四大皆空或‘缘起性空’,既不是外行所理解的‘虚无主义’,也不是思辨性的色237空238彼此不能相容,而是‘色即是空,空即是色’的色空为一体的直觉经验。显然,把佛教的‘空’理解为虚无主义239,不符合佛教基本学说的本来含义。 此‘空’并非与‘有’相对之‘无’,而是超越有、无二端之‘空’,故空不可被误解为虚无主义之‘无’ 。
当代佛教僧团或组织大多都继承了历史上佛教中的主流思想,不把世界看成是虚无的,而是强调世间事物的互相依存,强调事物的因缘关系,否定世间存在一成不变的东西。多数当代佛教团体或组织的所谓‘空’,也主要是强调世间事物(包括人的地位、财富、生命)不是永恒存在的,人不应当过分执著那种根本不存在的永恒不变的世间事物,强调实现佛教的理想并不是去追求一种与现实世界无关的境界,而是要在现实世界中去实现佛教的理想。显然,从这种对佛教有关世界本质理论的理解出发,人们在社会中的活动就是有重要价值的,有意义的,因为世界并不是绝对的虚无。人们在现实世界中有益于民众或他人的活动,与佛教徒对其理想的追求并不矛盾,在许多方面有一致之处。佛教的这种关于世间事物(人的地位、财富、生命等)不是永恒存在的‘空’的观念,对于引导当代人以一种豁达的态度对待自身利益,减少因社会的激烈竞争而导致的许多矛盾、冲突等不良后果,有著积极的作用。
换言之,亲证‘空性’,是为了开显智慧,断除我执、烦恼,不再损人利己。
(二)有人说:‘佛教是唯心主义。’这话有道理吗?
对佛教这种内涵十分广阔的人类文化,扣上一顶简单的,只适应于哲学分类的名词——唯心主义的帽子,不但是一种简单粗浅的作风,也是一个无法提出充足理由的非科学性概括。凡思想方法严谨的学者对这类十分复杂的思想文化现象,不会做出简单轻率的评判。就拿佛教内容来说,包罗万象,有的问题可以用哲学思想来衡量,有的问题不能用哲学思想衡量,如佛教艺术、音乐、舞蹈、绘画等怎能用唯心、唯物的尺度来衡量。伦理道德价值观念,也不能用唯心、唯物来衡量其优劣。马恩著作中对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概念的使用范围有严格的限制,说仅仅适用于物质和精神何者是第一性的时候,不能乱套、乱用。就佛教的哲学思想而论,就有毗婆论、经部、唯识、中观四个不同的派别。从唯心论和唯物论的根本标志,物质存在和精神存在哪个是第一性的主张来衡量,小乘毗婆沙、经部、大乘中观宗都无法划入唯心论范畴,因为这三派都承认独立于精神之外的客观存在,并认为心因境生,无境心不生的观点。‘境’指物质世界,客观存在,‘心’指主观意识。中观论将主观和客观、物质和意识视为相对的存在,二者是相互对立,互为依存,有则俱有,空则俱空的对立统一体。按照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划分标准衡量240,毗婆沙和经部属于唯物主义,中观宗属于辩证唯物主义,怎能把佛教简单地划入唯心主义的哲学范畴呢?符合客观实际的说法应该是,佛教哲学中既有唯心论成分,也有唯物论和辩证法成分,不考虑这种实际情况,一口断定是‘唯心主义’是站不住脚的。
那么,究竟唯心主义是不是全是错误的呢?恐怕也不能这样简单地下结论。凡是一种哲学思想都有通过思辨建立的各自的理由,从某一个角度来看是错误的东西,从另外一个角度看未必是错误的;在宏观世界中看来是绝对正确的东西,在微观世界领域也许会变成彻底的错误。如经典物理万有引力理论,在原子以上宏观物质领域似乎是颠扑不破的真理,但在本世纪以来由于亚原子领域以及量子场的发现,却遭到推翻。物质的实在性原则也在基本粒子的研究中产生了怀疑(详见美F·卡普拉著的《物理学之道》一书)。在四维空间时空连续体的理论中三维物体已成了相对的存在。
在美学领域,唯心论的观点具有很高的权威性。柏拉图、康得、黑格尔、贝克莱、休谟、汤玛斯、叔本华、尼采、胡塞尔、萨特、海德格尔、雅斯贝尔斯、柏格森、罗素、维特根斯坦等许多古希腊和近现代西方著名的哲学家,其中很多都是具有卓越贡献的自然科学家和优秀的学者,他们在物质和精神的关系上统统倒向唯心主义。这是为什么呢?难道是他们不懂科学,还是精神不正常呢?问题并不那么简单。对他们采取简单否定的办法是解决不了任何问题的,在多样化的世界和多元化的思想文化体系中,每一种思想都有它产生和存在的一定道理,任何事物都有相对性,绝对的正确和绝对的错误是不存在的。
附:有人说佛教是‘无神论’,但佛教中有众多神、佛,对此问题如何解释?
首先,佛陀不是神,而是觉悟的人,是自觉觉他,觉行圆满的人。
其次,‘有神论’和‘无神论’的所谓的‘神’,不是指一般的神,而是指作为世界本源的‘精神实体’或‘创造世界’、创造人类的大梵天、湿婆、上帝之类的神,是掌握世界成毁和人类苦乐命运的神。佛教不承认作为世界本源的精神实体和创世造物主的存在,主张业力论或缘起论,因此,佛教的基本精神属于无神论。241‘业’指心理、语言、行为活动,指人类的各种活动。‘业’是有意识的活动,即意识支配下的活动。众生共同的环境——器世界242是共同的业力形成的,个体的五蕴243之身是各自的业力形成的,欲界、色界、无色界‘三界’的环境和生命均属业力的造化,故说‘三界唯识’。‘三界唯识’的‘识’是指众生的‘意识’,因为造业离不开意识,所以,只说业的主体意识,不说业力——这是中观家对‘三界唯识’这句话的解说,唯识宗对‘三界唯识’这句话有不同的理解。但若过分夸大意识的作用,就会滑向外道的‘神我观’和‘绝对精神’的错误的深渊。
佛教认为有无数的佛菩萨和诸佛菩萨的化身244,也有众多欲界、色界、天人、阿修罗、无色界天、饿鬼道众生、药叉245、世间众神246、幽灵等等。有的可见,有的肉眼不可见。这类生灵构成了非人类的隐形生灵世界,其中除佛菩萨的化身外,都是众生。有的人不承认肉眼看不到的事物的存在。如果他们这种看法正确的话,非可见光,红外线、紫外线、宇宙线、电磁场、引力线、只有头发丝的亿万分之一的基本粒子群、四维以上的空间等,都要统统否定,这岂不可笑?
附:‘万法唯心’是什么意思?
‘三界唯心’是佛陀在《大乘入楞伽经》中说的一句话。但对这句佛语的解释上,中观论师和唯识论师有很大的分歧。中观家认为这句佛语是权变之说‘不了义’,唯识家认为是究竟‘了义’。
中观家为什么认为这句佛语是不了义呢?因为按了义角度解释,就要犯否定客观外境存在,堕入外道数论派‘神我’说的邪见,但佛是遍知者,绝对不会犯这样的错误。因此,佛说这句话是针对外道造物主创世说的一种权变之说。佛说这句话的意思是说:‘三界并非神造,而是心造。’ ‘心造’就是‘业造’,因为无心不会有业,业是意识操纵下的善恶和中性行为。唯识家认为,‘三界唯心’这句话是究竟了义,并非权宜之说不了义。以佛陀的这句话为根据,建立了‘境空识有’的唯识观。
对‘三界唯识’这句佛语有两种解释,一种是从发生学的角度解释此话,认为这句话是‘业创世’说的同义语。欲界、色界、无色界的器世界和众生都是众生共同和各自的业力形成的,业是无明心支配下的行为,从业的发生根源上说主体是心,故说‘三界唯心’。从发生学的意义上解释,并不排除与意识相对的客观存在。另一种是从存在本质的角度上解释此语,认为‘三界’的本质是观念性的存在,没有客观物质世界的存在。前一种解释出于中观派,后一种解释出于唯识派。但对观念性存在中的‘观念’,究竟是指集体观念还是个体观念呢?从经典唯识派的意向来看,是指众生的个体观念。例如在《菩提心疏》中说:‘虽然是一物,各见所不同,甲见为美色,乙见却相反。’对同一事物,美丑各见不同的事实,是唯识派否定客观存在的主要论据,众生各见不同,也说明了唯识的‘识’,指的是众生个体的识,个体的观念,并非集体的‘共识’和‘共同观念’。若承认众生‘共识’和‘共同观念’,就不可能产生对同一物件美丑所见各不相同的情况,若众生有‘共识’,对同一事物,大家所见相同,也就无法否定客观存在,因而,唯识说也就难以成立。
但从承认客观存在的中观派看来,没有个体意识为基础的所谓‘集体意识’,‘共同意识’是不存在的,把一切存在说成个体意识的反映和个体观念性存在也是与理相悖。不妨举个例子,例如说外境客观存在,仅仅是一个个体人的意识外观,或者观念性存在的话,那么,某甲未出生前和某甲死后,某甲所处的家庭环境和山河国土等是否存在呢?若存在,怎能说是某甲的‘意识外观’或者某甲的观念性存在呢?如果说不存在,就等于说某甲死亡的同时,整个世界也毁灭了。这符合事实吗?难道某甲未出生之前,某甲的父母亲也不存在吗?如果说,众生的意识是同一个意识,某甲、某乙个体的存在与否并不影响‘共同’观念世界的存在的话,也避免不了更大的违背事实的过错。假若众生是‘同一个意识’的话,一人快乐,就该大家感到快乐,一人觉悟成佛,就该一切众生同时成佛,一人有杀人之心,众生都有了杀人之心。这符合实际情况吗?现在有些讲唯识的人说什么‘三界充满了我们的心’,‘除了我们的心,什么也不存在’。这种说法离经典唯识论的观点更远,和外道数论派的‘神我观’走到了一起。我们称这种唯识观为‘庸俗的唯心主义’。因为,经典唯识论在唯识观的解说上有一套比较严密的思辨理论,有它解释得通的理由,但现在的庸俗唯心论就连自己也不能自圆其说,与经典唯识论不可同日而语。
附:生命转世之说,如何证明?
生命转世、无始无终的观点是一切宗教的基础,也是佛教的思想基础。若转世的观点不能成立,佛教的思想基础就会产生动摇。因此,对生命转世的问题,要从逻辑推理和现实证明生命转世的方法。
(一)生命具有先行同质因。
一切事物都是众缘合成的,事物形成的因缘是‘因’,事物本身是果。事物从本质上分两类,一类是物质,一类是精神。物质实体都是物质的基本分子集聚的物质众缘和合体,精神、意识是以极短的时间为单位的生灭连续不断的‘意识续流’,如河流、电流,前一刹那意识的同质因,后一刹那意识的同质果。刹那意识,前后相续,因果接连不断,便形成了生命意识之流。瓜种生不出豌豆,石头变不成花草,种瓜得瓜,种豆得豆。任何事物无因不生,异因也不生。人的意识,也是无因不生,非同质的异因物质也无法生出意识。意识和物质,虽然相依,却非同质。意识中生不出物质,物质中也生不出意识,因果同质性是无法改变的事实。从因果必然同质之理可以推出,人的意识的前因必然是意识而不是物质。既然人的意识的前因是同质的意识,人在母胎中形成时的第一刹那的意识的前因是从何而来呢?作为人的有形的物质肉体,其同质的物质因来自父母的精血,与肉体相连而性质完全不同的意识,不会没有同质先前因,这先前因若不是前世的最后一刹那意识,还会有什么呢?
(二)续流先前因。
意识不是物质分子集合体,而是先后相续不断的续流——意识流。既然意识是续流,不是突然生出,突然灭亡,而是一种与时间相同的无始无终的生灭连续过程,既然是前后相续的过程,怎么会没有先前之流和后续之流,只有现时之流呢?以现实的意识为例也能证明意识先后相续的道理。如识别作用和回忆都离不开先前意识,知识和经验的积累,也是先后意识连续不断的证明。意识续流的每一个阶段,都是总体意识续流的一个时段,现时生命,从生到死,这一时段也是生命自身总流转过程的一个时段,并非全过程。
(三)习性规则。
生命活动中的每一种重复的实践,会变成习性。这种习性,也称本能。牛犊和象仔刚生下几分钟就会寻找母乳吃奶,人和动物的异性相求,也不需要谁来教。这都叫作本能。这种本能习性若无先前的实践活动,怎么会形成呢?机器人为什么没有本能?本能习性是实践中形成的,因此,幼儿和初生动物身上现出的本能习性,也必定有先前的实践活动。若有先前的实践活动,初生生命的先前实践活动,不在前世,又怎么可能在今世呢?
(四)前世回忆。
‘回忆’是指对过去经验的事件的回忆。没有经验过的事情不会有回忆。现实世界中有许多回忆起前世的儿童,有许多根据回忆认定前世住址、家庭、亲人的国内外事例,古今中外的传说记载,何止一二。即使是不承认定中回忆,也无法断然否定许多儿童凭回忆认定前世的事例。通过逻辑推理和现实事例,完全可以证明生命转世理论的正确性,能证明生命定有前世,也同样可以证明,生命定有后世。
附:有人说:‘一真法界,不与万物俱,万物生灭无常,一真法界,如如不动。’这话对吗?
这种说法,与理不通。‘一真法界’一词,指的是万物的‘法性’。万物的‘法性’,若不与万物同在(万物俱),怎么能称作万物的‘法性’呢?具体地讲,‘法性’是指‘共性’。一切法具有的共性,每一法都该具有,若一法不具其共性,就不成其为一切法的‘共性’。这一切法的‘共性’,在佛教中被称作‘法性’。‘法性’是终极真理,无生无灭,遍及众生万物。‘如如不动’是法性不变之义。‘遍及一切’成为万物的法性,从具体的事物讲,人有人的法性,瓶有瓶的法性。若人无人的法性,就不能成为人,若瓶无瓶的法性,就不能成为瓶。‘生灭无常’是具体存在的属性,不是抽象存在的属性。人有生死指的是个体的‘人’,具体的‘人’。人的法性指的是一切人类,共性的人,抽象的人。作为共性的人,抽象的人,是一总体的抽象的存在,不生也不灭。又如瓶中的虚空,与瓶俱在,依瓶而有,瓶破,瓶中的虚空也不存在。法与法性的情况也同瓶与瓶的虚空一样,法与法性,相依并存,不一不异。‘不一’是说,法与法性不是一个东西,法是现实实有,法性是本空。空有性质怎么会一样呢?‘不异’是说,法与法性并非异体,法不离法性,法性不离法。如‘色’是法,‘色空’是色的法性。故‘色不离空,空不离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真如法性的存在,只是与事物现象对立的存在,并非实有存在,故‘空也空’。在大乘佛教中,‘法界’无一例外都指‘空性’,从究竟义上讲是‘法性本空’。把‘真如法界’看作与‘万物’相离,相异的存在,是非常错误的,几乎可以说是对法性空理一窍不通的表现。
附:有人说:‘法由心造,心即是法,佛由心作,心也是佛。’这话有道理吗?
这是一种经不起分析考究的说法。首先‘法由心造’这句话是唯识派的观点,并非佛家的共同观点,这句话若从字面义理解,就会陷入种种矛盾。‘法由心造、心就是法’的说法,更是逻辑错误。‘法由心造’因此‘心就是法’,这种说法如同说‘人造房子,房子就是人;人修路,路就是人’一样,能说得通吗?‘心’是能感能知的意识,‘法’除了心法247还有色法248和不相应法249,‘心’能认识‘山河大地’,但‘心’不是‘山河大地’,即使是把外境客观存在看作主观熏习物质意识外现的经典唯识论,也不会犯这样的逻辑矛盾。‘佛由心作,心也是佛’的说法,同样是错误的。‘佛’从某种意义上讲,可以说‘心作’,因为发心、修行都离不开心的作用,但‘心也是佛’这句话是说不通的。如果说‘心是佛’的话,六道众生都有心,六道众生不都成了‘佛’了?学佛还干什么?‘心’有佛心、魔心,但心本体既不是佛,也不是魔。如果心的本性是‘佛’的话,就没有众生,就不必要学佛;如果心的本性是‘魔’的话,学修也改变不了本性,学佛也等于白学。‘佛由心作’的真正含义指的是心的可塑性,说人经过学习心可以变好,可以成佛。这就是说,玉经过雕琢,可以变成珍贵的玉器。但不能说:‘玉就是玉器,玉就是玉佛。’这中间是有很大的差别的。佛法是建立在理性思辨基础上的精细智慧,不能随意乱说。
附:‘学佛以心为本’的说法和‘万法唯心’的说法,意思是否相同?
‘以心为本’和‘万法唯心’含义完全不同。
学佛‘以心为本’是佛教界各派的同一观点,而‘万法唯心’只是唯识派一家的观点。
‘以心为本’的观点,并不排除思想意识以外的一切的法,即客观世界的存在,但‘万法唯心’的观点,排除了除思想意识以外的一切客观存在,即‘境空识有’。因此,不能把这两种说法混为一谈。佛教从本质上来说,是以‘脱苦得乐’、‘去染还净’为终极目标的一种意识形态体系。‘苦’与‘乐’是思想感受,‘染’与‘净’是心性的状态。因此说,学佛的根本是‘心’。又因为,生命流转的本质是苦,受苦的根源是烦恼和造业行为,而‘烦恼’是受染心的心理活动表现,造业行为是受思想意识支配的身、言活动。二者又离不开‘心’,学佛修行的根本是‘修心’。因为,‘心明’才能分辨是非善恶,‘心善’才会弃恶扬善,‘心诚’才能精进学修,‘心慈’才能利乐众生。‘入定’是散乱心的排除,‘见性’是心智功能的质变。‘神通’是定心的功能,成佛是两种‘菩提心250’的结果。事事处处离不开心,受心的影响,所以说,‘修佛以心为本’。‘以心为本’这句话只是点明了心的主体地位和主导作用,并没有否定‘心法’以外的‘色法’、‘不相应法’和‘无为法251’的客观存在。但‘万法唯心’指的是哲学上的一种见解,这种观点认为一切外境事物都是思想意识中的境识的显现,犹如梦中境物,心物无二。正宗的唯识论,对境空识有,识境无二等有一套比较严密的思辨方法。不像当今的庸俗的唯心论那样,公然否定客观事物的存在,把山河大地都说成是自己心识的显现。这种观点不但违背科学,就连佛教中的中观、经论派、毗婆沙派都不予承认。这种观点,经不起考察辩论,若略做考察,便见漏洞百出。
附:佛陀的沉默
在巴厘文原典中,多处都提到一位游方者名叫婆蹉种。一次,婆蹉种来到佛处,问道: ‘尊敬的乔达摩啊,神我252是有的吗?’
佛陀缄口不答。
‘那么,可敬的乔达摩,神我是没有的吗?’
佛还是保持沉默。
在佛陀时代,类似于婆蹉种这样的游方者不乏其人,他们在和别人讨论时,为了辩论而辩论,时常用形而上学方面的问题来同别人争辩。其中十个有名的形而上学的问题是:
一、有关宇宙的问题
1.宇宙是永恒的吗?
2.宇宙不是永恒的吗?
3.宇宙是有限的吗?
4.宇宙是无限的吗?
二、有关心理学方面的问题
5.身与心是同一物吗?
6.身是一物,心又是一物吗?
三、佛陀悟证的境界问题
7.如来死后继续存在吗?
8.如来死后不再继续存在吗?
9.如来死后是既存在亦同时不存在吗?
10.如来死后既不存在亦同时非不存在吗?
佛陀对讨论以上这些形而上学的问题不感兴趣,所以每当有人向佛陀提出以上问题时,佛陀总是沉默不语。
佛陀为什么不回答以上这些形而上学的问题呢?首先,这些问题与佛陀的教诲没有多大关系。在早期佛教教义中,佛陀特别强调戒、定、慧三无漏学和诸行无常、诸法无我和有漏皆苦三法印253。佛陀不止一次地说,‘比丘,我所讲的法只有两件事:苦和苦之止息(即涅槃)。人类充满了痛苦,我们当务之急的任务就是要去除痛苦,所以我解释这些法,因为它们有用处,它们与修炼身心的梵行有根本上的关系,可令人厌离(苦)、去执、入灭254,得宁静、深观和涅槃。因此我解释这些法……。’而在以上十个形而上学的问题中,前四个问题是有关宇宙的期限和广度的问题,这是宇宙论,它们与佛陀的教诲关系不大。不管世界是永恒还是非永恒,有限还是无限,它们都无益于人类对痛苦之解脱。接下来两个问题是有关身与心方面的问题。根据佛陀的教诲,诸法无我,这是三法印之一。事实上,无我的教义是佛教的一大特色,所以若有人问身与心是同一物还是不相同,对佛陀的教诲而言,这简直是风马牛不相及。对佛教来说,这些问题根本就无从说起。最后几个问题是有关佛陀悟证的境界问题。佛陀悟证的超凡境界只能通过修行而悟证之。对普通人来说,即使佛陀为他们解释,他们永远也不会明白这种超越现世的境界。所以以上这些形而上学的问题与佛陀的教诲关系不大,它们与修炼身心的梵行根本无关,它们不能令人厌离(苦)、去执、入灭,得到宁静、深观和涅槃,因此,佛陀没有解答这些问题。所以每当有人向佛陀请教以上这些形而上学的问题时,佛陀总是保持沉默。
其次,形而上学的问题会把人们引入歧途,使人迷失方向。
佛陀时代,一位比丘名叫曼童子,有一天,他午后静坐时,忽然起来去到佛所,行过礼后在一旁坐下,就说:‘世尊,我正独自静坐,忽然起了一个念头:有十个问题您从来没有给我们明确解释。每当人们向您问起这些问题时,您总是将之搁置一边,沉默不语。我不喜欢这种做法。世尊,今天您若跟我解释清楚这十个问题,我将继续修梵行;如果世尊仍对这些问题保持沉默,我便会失去信心,不再修梵行。如果世尊知道世间是永恒的,就请照这样给我解释。如果宇宙不是永恒的,又为什么?如果您对这些问题也不知道,就直接说:“我不知道。”’
佛陀说:‘你这愚蠢的人啊!你当初出家修行就是为了了解这些形而上学的问题吗?你跟随我修梵行时,我答应过你将会回答这些问题吗?’曼童子回答说:‘世尊,没有。’佛陀说:‘在你还没有得到如来的答案之前就要死掉了。曼童子,假使有一个人被毒箭所伤,他的亲友带他去看外科医生。假如当时那人说:我不愿把这毒箭拔出来,除非我知道是谁射我的,他是刹帝利种姓、婆罗门种姓、吠舍还是首陀罗种姓;他是高、是矮还是中等身材;他的肤色是黑色、白色、棕色还是金黄色;他来自哪一个城市或乡村。我不愿取出此毒箭,除非我知道我是被什么弓所射中,弓弦是什么样的;哪一型的箭;箭是哪种毛制的;箭簇又是什么材料所制……曼童子,这人在未弄清这些答案之前早就死了。同样,如果有人说,我不要跟随世尊修梵行,除非他回答我,宇宙是否永恒等问题,此人还未得到如来的答案就已告死亡了。’由于人生是短促的,如果某人整天为这些形而上学的问题所困扰,穷追不舍,追根穷源,这便误入歧途,终将一无所获。
再次,由于语言的局限性,凡夫无法通过语言明了这些问题。
语言是人类创造的,用以表达人类由感官与心灵所体验到的事物、经验、思想和感情。它代表我们所熟知的事物与意念的符号。它局限于时间、空间和缘起法,语言不可能超越这些范围。换句话说,人类只能在时间、空间和缘起法允许的范围内用语言表达一件事、一种境界。有时,人类的语言甚至不足以表示日常事物的真实性状。例如经验告诉我们,有时我们会有一种激情或感受,但却无法用语言表达出来。所以人类的语言不是万能的,它有一定的局限性。在了知真理方面,语言更是不可靠而且易致差错的。因为绝对真理(例如涅槃)超出时间、空间和缘起定律的限制,人类只能体证之,而不可能用语言描述之,即所谓心行处灭,言语道断。事实上,这些问题永远不可能通过语言文字而获得充分而圆满的答覆,没有任何语言文字可以表达这种经验。就像在鱼的辞汇里是没有形容陆地的字眼一样。乌龟对他的朋友鱼说,它刚到陆地上散步回湖。鱼说:‘当然你的意思是说游泳了。’乌龟想对鱼解释陆地是坚硬的,不能在上面游泳,只能在上面步行。可是鱼却坚持不可能有这么一样东西,陆地一定也是液体,和它住的湖一样,有波浪,可以在上面跳潜游泳。同样,在普通凡夫的辞汇里,不可能找到适当的词句去描绘涅槃。可是目前有不少人用世界上最美妙的词语去描绘涅槃的崇高境界,有人甚至不惜绞尽脑汁,长篇累牍地论述佛陀入灭后的奇妙境界。其结果正如《楞伽经》里所说愚人执著语言文字,如大象陷入泥潭,不能自拔。
最后,对机说法,因材施教是佛陀教化众生的方法。佛陀并不是一座电脑,不管什么人问什么样的问题,他都会不加思索地回答。他是一位很讲究实际效益的老师,充满了慈悲与智慧,他并不是为了炫耀自己的知识而答问,而是为了要帮助问话人走上正觉的道路。他和人说法时,时刻不忘对方的水准、倾向、根器、性格以及了解某一问题的能力。
根据佛说,对付问题有四种方式:
1、当问题比较直接、明显,而且避免了形而上学的问题时,这些问题必须直截了当地答覆。例如苦之因是什么?
2、某些问题必须以分析的方法解答,例如佛教是唯心主义还是唯物主义?
3、另有一些问题必须以反问为答覆。
4、有一类问题必须以缄默不语为答覆。例如当有人向佛陀寻问有关形而上学方面的问题时,佛陀常常是保持沉默。
所以,当婆蹉种问佛陀有无神我时,佛陀总是保持沉默。佛陀的缄默对婆蹉种的影响胜过任何雄辩。悲智双全的佛陀曾为这位困惑的求法人煞费苦心,并对他表示深切的关怀。
也许有人会问,佛陀到底是否能回答以上十个形而上学的问题?我们姑且先不作任何结论,但有一点可以肯定,佛陀所知的法一定比他所说的法要多得多。
有一次,佛陀在憍欣赏弥(今印度阿拉哈巴特附近)一座尸舍婆林中经过时,他取了几片叶子放在手里,问他的弟子们道:‘比丘们啊!你们意下如何?我手中的几片叶子多呢,还是此间林中的叶子多?’ 弟子答:‘世尊,您手中只有很少几片叶子,但此间尸舍婆林中的叶子却多得不可胜数。’
佛陀说:‘同样,我所知的法如同尸舍婆林中的叶子,而我已经告诉你们的如同我手中的叶子,只有一点点,我所未说的法还有很多呢!而我为什么不为你们说那些法呢?因为他们没有用处,不能引导人证得涅槃。这就是我没有说那些法的原因。’
因此,沉默并不是因为佛陀不知道某些事,而是因为语言的限制,佛陀无法将那超越感官的境界用普通语言表达出来。
综上所述,佛教反对热衷于讨论形而上学方面的问题,而提倡求实的精神。所以,在宏扬佛法的方法上,我们也应向佛陀学习,结合当今现实社会的需要,多讲些通俗易懂、对日常生活又有指导作用的佛法,少讲些空洞的玄妙的大话。2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