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圣者言教 第八课(十二)显现清净与否在于业力的感召
 
{返回 圣者言教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1591

圣者言教 第八课(十二)显现清净与否在于业力的感召

  【若于非清净增益为清净,即是邪见。】

  我们所谓的净观并非把炭说成金子,把驴说成马,而是它本来就是清净的。如惠能大师说过:“心地但无不善,西方去此不遥。”即一心向善者,西方极乐世界近在眼前,因为内心清净者看见的山河大地也是清净的。我们不能以自己眼根所见作为标准,认为净观是把不清净硬说成清净。

  【如《广大幻变续》云:“若无清净智之自证慧,如来刹土亦见恶趣境,若证胜乘平等之密义,无间地狱亦现密严刹。”

  若不具清净之见解,由于业及烦恼沉重,即便是佛的清净刹土,也可能看成恶趣境界。

  例如同样是面前的一杯水,对于我们凡夫而言,它只能起到解渴的作用。但对天界众生而言,水就是甘露,它不仅可以解渴,还可以治病。只要天人身上最重要的部分没有损坏,什么病都能用水治愈。为什么同样一杯水,在凡夫与天人的眼中会有如此大的差别?因为天人内心没有凡夫这么粗大的烦恼,内心比我们更为清净。但同样一杯水在地狱众生看来就是一杯铁水,一旦喝下去,五脏六腑都会烧尽。同样一杯水为何会对地狱众生造成这么大的损害呢?因为他们的烦恼比我们更重。对饿鬼道众生而言,即便眼前有水,也看不见。因此同样一滴水,在六道众生面前呈现的形象不同,是由于众生业力不同造成的。

  同样是人道众生,也会有不同的显现。例如很多城市里的人都在吃一些营养品,热衷讨论哪些食品营养价值高等等。当然,从环境的角度来说,如今很多食品都已掺杂了各种各样的化学制品,是否真的有营养也很难所言。从内心烦恼的角度来说,由于众生的烦恼越来越沉重,因此外面所显现的食品的营养价值也越来越弱。这就是一个因果关系。现前有很多人都想辟谷。在古代,别说是七七四十九天不吃饭,天天不吃饭都可以,因为当时众生业力没有如此沉重,只要将白石头和黑石头放在舌头上,仅仅依靠石头上的营养就可以存活四十九天。但现在别说放两块小石头,即便口中放两块大石头,恐怕要不了多长时间就没命了。

  当然,从科学的角度讲解物质,认为人们是由于缺乏不同的元素,因此不具备完善的营养,但佛教讲解的是,外在一切都来源于自己的内心。当人们烦恼沉重而感得人寿只有十岁的时候,什么吃的都没有了。对他们而言,能够炖一些古人的骨头来吃,就是很有营养价值的食品,所以众生烦恼沉重到极顶的时候,一切都会改变。再举个例子,从疾病的角度来说,如今世上出现各式各样的疾病与一百年前是无法相提并论的。一方面是环境变化带来的,但从另一个角度来说,就是众生业力越来越沉重的缘故。一百年以前,百岁老人随处可见,但现前能够活过百岁都已经成为新闻了,这都是众生业力越来越沉重的表现。因此,当我们内心不清净的时候,我们无法看见清净的世界,即便到了佛陀的刹土,依然会认为不清净,这都是业力沉重的一种表现。


{返回 圣者言教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圣者言教 第八课(十一)如何净观
下一篇:圣者言教 第八课(十三)所见非净当反躬自省
 圣者言教 第二十六课(四)引业与满业
 圣者言教 第二课(三)调伏内心方为解脱要旨
 圣者言教 第七课(一)精进修行才对得起自己的珍宝人身
 圣者言教 第十八课(二十一)殊胜的大圆满法离不开精进实修
 圣者言教 第十八课(四)善巧运用与依教奉行
 圣者言教 第二课(十四)凭借外相判断是否为具德导师并非正确
 圣者言教 第十九课(三)以妄念多寡判断见解高低则易落入庸俗
 圣者言教 第二十九课(十一)实执与境执
 圣者言教 第三课(九)忆念父母恩德而孝养父母
 圣者言教 第四课(二)应时时审视自己的发心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格萨尔王传 第63回 迎大王勇扎拉纳妃赴地狱格萨尔救妻[栏目:格萨尔王]
 佛学入门简要 中级课题 (三十二) 菩萨与六度[栏目:佛学入门简要]
 锻炼身体,动静结合[栏目:达真堪布·微教言·2011年]
 佛教各宗大意—成实宗大意[栏目:黄忏华居士]
 大般涅槃经卷第十三[栏目:白话佛经]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