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宗教接引与心理治疗的比较研究(惟海法师)
 
{返回 佛教心理学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1978
宗教接引与心理治疗的比较研究

普陀山南海观音禅林 惟海法师

  阿弥陀佛!我到这里是来参学的。今天我讲的内容是“宗教接引与心理治疗的比较研究”。这是一个属于方法论的课题。佛教把关于信仰和修道的原理性学问定为“内明”,目前把“内明”解读为心理学知识的也比较普遍。佛教常说“以法药疗众生病”,这句话也常常被解读为心理治疗。但是,佛教的学问是否等同于心理学?佛教所说的“众生病”是否等同于心理疾病?佛教所说的“法药”是否等同于“心理疗法”或“心理治疗技术”呢?这些概念都需要有比较明确的界定,才能提升宗教界和心理学界对临床对象和自身身份定位的自觉水平,从而在面对治疗对象时选择针对性更强的心理技艺,提高转换效果。

  为此,我从对象领域、行为者领域、作业(即行为)领域这三个方面,即佛教的“三轮”即“能——所——业”三个领域,进行比较研究,希望找出“宗教化导”与“心理治疗”的同异,促进这两个方面的理论自觉、社会分工自觉,及其相互的借鉴和协同,共同为化解人生烦恼、促使心灵舒畅健康、促进社会和谐而努力。

  我将分为四个部分进行阐述。

  一、对象领域的比较

  首先,宗教接引的化导对象和心理治疗的辅导对象的比较观。

  在“三轮”的能所关系中,宗教师和心理治疗师面临的对象都属于“所”,是行为的对象。

  在“所”的方面,我们把问题性对象与问题的属主区分开来,犹如疏所缘缘与亲所缘缘之分。心理问题或心理病症,一般是直接对象;问题所属的属主,也就是人,一般来说是间接对象。

  (一)问题的属主

  来到寺院找宗教师寻求问题解决办法的人,主要是信仰者和倾向于信仰者;投奔心理治疗师的人则以非信仰者为多。信仰本身就构成一种主体自身的精神力量,在化导中,有一种预设性的定向力,对治疗比较有利。非信仰者则认为自己崇尚“客观”、“理性”、“科学”,更多地依赖技术和药物。由于信念类型的不同,宗教信士有其自身的信仰和神圣可供借力,非宗教信仰者则主要依赖中性的物化的力量。

  有些向宗教途径寻求帮助的人,并非真正信教,他们往往尝试过中性的治疗方法,属于低效甚至无效的案例,才转而投向宗教。他们虽非信仰,却带着某种超理性的期望,试图借助于某种“也许有”的神秘力量。

  由于属主的主体类型不同,信念不同,化导治疗互动关系与选择的方法技术应有差异。

  (二)面对的问题

  宗教接引中遇到的当事人需要化导的“问题”,多数是人生生涯过程中遭遇逆缘,发生了当事人的受挫折和被伤害,有伤痛感;或者当事人对自我、对生命的体验和认识出现了异常,产生了精神性烦恼郁苦和主体方面的障碍,因而寻求解脱,需要从人文、社会、信仰方面入手才能化解。

  心理医学界接待的当事人寻求治疗的“问题”,多数是情绪失调及心身失调,其问题层面在肉体及植物神经上,与人生境遇和主体状态没有必然联系。

  简单地说,宗教化导面对的问题主要是人生性的,我称之为“人生病”,在心理学上属于主体性的问题,他的苦恼——佛教所说的“三苦”、“八苦”等忧悲苦恼,不一定是情绪或认知的障碍;从病理上讲,主体郁苦之类不属于“心理”性疾病或障碍。临床心理治疗面对的问题主要是情感性的,我称之为“情身症”,其中包括心理问题、神经症、心身疾病,多属医学课题或接近医学课题。

  “问题”是宗教与临床所工作的直接对象,而问题属主即人是工作的简单对象。心理治疗多着眼于病症,而宗教则更关注人。

  (图三:直接对象与间接对象)

  从这个图可以看出,宗教师与心理治疗师在接待对象时,宗教师所面对的对象侧重于主体的“人”,心理学治疗所面对的对象则侧重于“心理问题”。这属于主体间性和治疗关系上的区别。

  二、立场的比较

  (图四:行为主体特征比较)

  立场在“三轮”中属于“能”,是化导和治疗行为的主体。

  宗教界与心理治疗业的性质有区别,因此宗教师与心理治疗师的立场不完全相同。

  大体而言,宗教师的立场与两方面因素有关:第一,宗教师代表宗教,起着“表法”的作用;第二,宗教师,特别是佛教宗教师,是一个出世宗教的出世修行者,若代表佛教,就要代表神圣的关怀,“利济众生,化度含灵”。这样的修行者往往有宗教献身热忱和弘法使命意识,有较强的布道动机。

  心理治疗师是一种社会性的角色,需要以中立化、人性化的态度去满足社会需求。从他个体而言,从心理治疗工作,很可能是爱好与职业的结合。我接触到的心理咨询师中,很多人对于心理学具有强烈的爱好与热忱,但与宗教的使命感还是有区别的。

  这两种的立场不同会导致我们行为模式的不同,例如心理咨询提倡理性旁观,佛教接引强调慈悲关怀。

  基于不同的立场,心理治疗师需要很强的专业技术精神,而宗教师需要虔诚的信仰和高尚的人格道品。如果宗教师背离了神圣性,那么他在信徒中起到的正面作用还不如普通人,甚至会造成负面影响。

  三、业的比较

  在“三轮”中,“业”指向的是行为方面,在我们现在谈的话题中,这包括化导、治疗的性质及方法技艺。

  化导与治疗的性质,用佛教的术语可以称为“业性”;而方法与技艺,用佛教的术语可以称为“法门”、“方便”。在佛教的法义中业力论非常重要,对于业的观察上既细致又严肃。所以,欲做相关的比较研究要严谨!

  (一)业性的比较

  在佛教里,“业”有“行为”的含义,但不仅仅指动作、活动,还包括语言、思想以及伦理意义上的蕴涵,还有体验或“经验着”的“存在”性质。

  宗教的性质在精神生命领域是超越于世俗现实的,主要职责是性灵上的抚慰和精神生命的指引,具有较强的人文道德属性;心理治疗的主要工作在身心领域,实即生理和情感领域,主要职责是帮助他人恢复身心的健康与情绪的平和,生物医学的取向更为明显。

  在佛教的传统中,把宗教师个人的修行称为“道业”,把宗教化导的行为视为“德业”;而心理治疗师是一种职业,心理治疗活动代表的是一种工具理性,必须是客观的和实用的,从而成为一种“行业”,需要其从业者个人尽可能地中立化、人性化,满足社会需求。“德业”与“行业”的立场,热忱发心的态度与客观理性的态度,是有可鉴别性的。例如,佛教说的慈悲与世俗上说的“人性对待”有区别。西方某些以人性的名义采用基于动物本能的替代疗法,在佛教是不允许的。佛教在“对治道”和“方便道”上,若使用替代疗法类型的技术,必须考虑到道德和信仰的取向,有着明确的价值观标准。

  (二)方法和技艺

  佛教所说的“道”,通俗地解释,就是从原理开设出方法。据方法选择工具和手段则是技术,称为“术”。若技术借用了人性、心性,那就是“艺”了。佛教对众生的化导方法很多,有人性关怀的“四无量”,有针对问题的“对治道”,有自我突破的“解脱道”。所使用的具体手段一般称为“法门”;“术艺”则有“权实二智”之类方法论,也有些成套的策略,如“四悉檀”。

  临床心理学在方法和技艺上丰富多彩,方法有精神分析、行为矫正、语言干预、认知疗法等,技术有宣泄、移情、关系排列等,还可以使用药物……在座的心理学专家不少,我就不班门弄斧了。

  (图五:方法技艺比较)

  宗教师应当无私无我地代表神圣关怀,治疗师则是职业化的,这两种身份要分清,否则出现移情现象,甚至很严重,而某些移情在心理治疗师那里是没有社会合法性,而在宗教师那里却可能被包容。举例:“依恋”移情,在宗教上有一定合法性。假设某信徒认可一位法师,拜他为师,很容易产生依恋,法师在他眼里不仅是宗教师、人生导师,更是“师傅”或“师父”、父辈长者和人生顾问。这属于亲情依恋,在心理治疗界是受限制的。

  宗教师可以借助佛菩萨或神的力量。心理治疗师如果在这方面借助多了,就会有压力。

  宗教师可以借助经典的力量。诵经可以解决问题,神圣的经典本身就有一定的力量。用神秘主义来解释这种现象,可以这么说:“符号就是存在”。而心理治疗师最多只能推荐读诵宗教经典,不能把诵经作为一种正规技术去使用。

  还有,神秘主义的力量中有一个称为“法力”的现象。假设,我信仰某位法师,相信他有法力,于是向他磕头祈请,摸顶加持,当即身心喜动,身热汗出,回去后很长时间轻安愉悦,会赞叹这师父的“道力法力”。可是如果哪位心理咨询师这样给人加持,就不合适了。即便这位心理咨询师真有这样的能力,也有这样的人格魅力,若用多了,社会不认同,同行会批评:“这哥儿们神神叨叨的!”

  宗教与心理治疗,由于其课题与目标有差异,在方法与手段上有区别。宗教的基本课题是人生烦恼,其目标是树立信仰、化解问题;而心理治疗的基本课题是情感烦恼,其目的是消解问题、增进健康。显然,宗教侧重于主体的建立,心理治疗侧重于问题的解决。因此,在方法论上,宗教以接引为主,化导居于其次;心理治疗是以治疗为主,教育为次,更非宗教信仰意义上的“性命引导”。

  由于主体不同、问题不同、领域不同、方法技艺的不同,我们可以思考宗教化导与心理治疗的比较。这种思考的最终目的不是强调区别,有了比较才能促进贯通与融合,让两个领域的人们更好地各自分担自己的责任。

四、融合与分工

  长期当医学教师和宗教师的经历使我意识到,宗教化导与医学临床既有明显区别也有关联性,尝试教化学与临床学的整合、宗教精神与职业意识的贯通、法门与技术的融合,将是实用的。

  进行这项比较研究的目的,是希望厘清宗教化导与心理治疗关系,找到它们的关联性和独特性,俾使明确两者的鉴别与分工,也有助于两者的整合与互补。

  医学界明显意识到一个耐人寻味的现象:看病诊断能力、处方用药水平都很高的医生,其治疗效果不一定最好,更不一定是病人乐于接受的。可见临床医师的能力不完全决定于其专业能力。在宗教师和心理咨询师那里可能也存在类似现象。在这种情况下,我们为了提升自己的方法论自觉,使宗教化导与心理治疗的技能及其效果更好,多一点反省性的、批判性的自我认识和自我矫正,很有必要。

  有“药王”之誉的唐代名医孙思邈著有《大医精诚论》中有这样的语句:

  “凡大医治病,必当安神定志,无欲无求,先发大慈恻隐之心,誓愿普救含灵之苦。……”

  一般认为它讲的是医德,属于职业道德,但我理解,这篇文章并非只讲医德,而且在很大程度上代表了宗教精神与职业意识的贯通。这表明,在宗教化导与临床心理治疗这两个领域,宗教的教化性、启示性、指引性与对于心理问题的矫正、治疗、教育,可以联合应用。

  (一)一个鉴别

  经多年观察抉择,我发现应当鉴别“人生病”与心理疾病,把“人生病”独立出来,然后研究比较它们之间的关系。

  在这次论坛上,好几位专家都提到精神病的命名和分类问题。据我所知,现代对精神病、心理问题的分类是缺乏病理学渊源的。在临床医学领域,没有病理学基础指引的逻辑分类方法,这个学科就不叫科学。同理,在信仰教化领域,对生命,对信仰,对生命人生问题,没有基于自然基础的逻辑化的指引,也说不上是文明的宗教。佛教有生命层次和人生过程的理论(如三界论),对人生问题也有病理学模式的观照(如集谛、二障论),在这两个方面都有基础。我希望,佛教界人士能够继承佛教古代大德流传下来的财富,再加上现代科学研究,为人生知识、精神信仰及其问题或疾病的研究建立起富于逻辑的理论,用于指导佛教的宗教化导实践;我也希望,心理学界、精神病学界能够真正基于现象归纳出规律性,并深入到原理层面进行病理学研究,建立起更科学、更严谨的心理疾病分类系统和命名系统。

  若作严谨研究,宗教上所讲的“性命”与心理医学上所讲的“心身”,领域不同;对人生病与心身疾病也能避免混通;相应的方法及其技艺的差异会有随之而来的清晰。例如:性命称为指归,疾病称为治疗。

  (二)三项结合

  宗教接引与心理治疗在三个方面可以进行结合与融通。

  1、神圣关怀与社会市场供需结合

  心理治疗师可以适当吸收一些神圣关怀的立场。一位具有宗教情怀的人,对心理咨商者、来访者起到的作用与纯粹运用技术的人是不一样的。现代有些宗教在其教堂寺观等场所也开辟了心理咨询室,这大概是对于社会需求开始有了意识的表现。不过对于这种做法是有争议的。在这次论坛上,昨天就有一位教授提到,他认为在寺院或者教堂开辟心理咨询室没有必要,我理解他的看法。

  在神圣关怀和社会市场方面,宗教和心理治疗虽可融通,但必要的区别还是要有的。以我个人而言,我是一个技术观念非常强的人,但我希望自己是佛教的法师,而不是心理咨询师;我会把心理咨询师当成良师益友,但不能把心理咨询师完全视为道人。

  2、德业性与职业性融合

  宗教化导代表佛陀菩萨对众生的无条件的关怀,即佛教所说的“无缘大慈、同体大悲”;心理治疗作为职业工作,体现的多为有条件的、有偿的帮助。而事实上,信仰者在得到宗教关怀时也常以供养奉献的名义在付出,心理治疗当中也存在超越经济关系的人性指引和心灵救助。宗教心理学的研究已经指出,无条件的精神关怀与某种形式的回报,也有利于当事人的心理平衡。可见,宗教化导与心理治疗的德业性与职业性,可能是一体的两面——站在宗教界的角度看,心理治疗也有超越世间性的功德;站在治疗界的角度看,宗教化导也是不离世间性的特殊职业。

  3、人文与技术圆通

  佛教界人士可以再多学一些技术,临床心理治疗师则应辅以人文。宗教的法门具有很强的人文性,包括哲学性、人类性、宗教性等,而其信仰济度化导实践有效的背后则必须有一定的病理原理和技术原理,否则借用禅宗祖师的话说,就会“笼统颟顸”。佛教的修行者如果首先自己修行得比较好,人格没有问题,那么就不妨多学一些方法和技术,这在帮助别人时是很有益的。

  心理治疗师如果加强人文方面的元素,也会提高治疗效果。据我了解,目前中国心理咨询师当中,有不少人都是把佛家、道家、儒家、心理学等方面的知识技术综合应用的。他们在实践中发现,在工作中如果单纯使用西方心理学的一些技术,效果往往一般;一旦借用中国传统文化的智慧,探讨人生哲学,其技术效果就会明显放大,而且能够直接进入来访者的内心甚至生命中去。

  (三)双方互学

  佛教界人士和临床心理治疗师双方可以互相学习,在这个问题上我想讲的是治疗关系,并放大成一个包含了四维六合的缘起关系模型,以此探讨宗教与医学实践中都存在的技术与效果之间所具有的高度不确定性的问题。

  在此化导关系模型中:四维,是师(法师)、资(传统称为当机)、法(如法门)、问题(如烦恼障)四个方面;六合,指这四个要素之间形成的六种关系(见下图)。

  (图六:六种关系)

  上图可见,佛教的济度化导实际上存在四维六合,包括主体间性、法门与问题的对应、属主与问题、施术者与方法技术的关系等。我们若将其一一排列,找到其中的关联性和区别,从而选择途径、方法、技术,可能会使我们的治疗效果或化导效率提升。

  借助佛教的缘起观,化导关系与治疗关系的缘起都是动态的、联绵的、交互作用的。四维中任何一个要素的细微差异,都会影响化导或治疗的缘起过程,导致结果的巨大差异,因此,不得不考虑四维之间的交互作用,例如,法门的选择不只针对问题,也存在当机性差异。传统佛教讲要根据“诸根性欲”应机施化,就属于这种方法论抉择。

  通过化导关系或治疗关系的观照会发现,法门技术的选择或许会因应当机而异,烦恼病症的效果则可能因法师而别,这就是宗教度化和医学临床中“投缘”或“不投缘”的现象,正是药无对症,应机即灵;病无神丹,得人则愈。

  强调技术与效果之间的不确定性,并不否定技术的客观科学性,而是试图明白:在针对实质性问题或疾病场合,技术与问题之间是强对应的;在人性心性及其自我修复能力范围内,主体间性更为重要,这就需要因应于人心的善巧或艺术。

  (四)一点希望

  最后我再谈一点希望。从实用的角度考虑,我希望宗教师和心理咨询师能够把宗教的化导和心理治疗的方法和技术规范化,让大家易学易用。

  举个实例。某城市中心有一座寺庙。一位居士每次到那里去就产生恐怖感,毛骨悚然,哪怕是中午去也觉得寒气逼人。怎么帮她解决这个问题呢?我建议她找一位懂电脑的朋友,合成一张这样的图片:背景是朝阳在海面上升起,前景是文殊菩萨仗慧剑。她未能做出这样的图片,却找来一张普贤菩萨的像。我说这也可以,让她有时间就看着这张图片念诵“南无大行普贤菩萨”,念诵一段时间以后,再观想普贤菩萨的形象出现在右眉的眉心,并且放出金光照耀自己的身心。我嘱咐她先这样修三天至一周,再来报告体验。她性格比较急,只修了两天,就到那座寺庙去现场体验,已经觉得没有以前那种阴寒之感了。我鼓励她坚持这样修下去,从此他再去那座寺庙就没有恐怖感了,而且念诵普贤菩萨圣号成了她的日常修持法门之一。

  这是把一种修行法门和心理技术融合的尝试。在座诸位明白我为什么要使用右眉眉心、朝阳、慧剑、金光等元素吗?选择文殊菩萨或普贤菩萨这样的阳刚形象,并且观想菩萨放金光加持,这种方式与这次论坛上有人提到的一种心理技术——“光沐浴”,是有共通之处的。

  我作为佛教的宗教师,除了立足于宗教精神关怀信徒,也愿意把宗教精神与心理技术结合起来,更好地帮助众生。

  ********************************** 

  讨论

  吴和鸣:我对生病的评估诊断很感兴趣。一个人的内心生起了烦恼,抱着问题去找佛教的法师求助,这大概相当于去找医师看病。那么,烦恼肯定也和疾病一样,有轻度的、中度的、重度的。烦恼的性质和程度有何不同,如何判断?

  惟海法师:关于这个问题,我有一些想法,但还未作理论建构。现在我初步谈一谈。

  人生烦恼和心理疾病的诊断也要定位、定性、定量,只作症状程度的评估是不够的。

  人生病的基本概念是:对人生生涯中的一些问题产生了心理的困境,在人生的体验、认知、态度、行为方面发生了异常。其中,有人只是产生了一些小烦恼,称为问题;有人产生了比较严重的心神症状,出现社会行为障碍或/和人生行为障碍,称为人生病。体验性的或者认知性的问题属于轻度问题;主体性的异常就严重了。

  主体性的问题可以分为两种。

  一、人格障碍。

  解决人格障碍,对于一部分人来说,可以通过行为训练入手,并结合一些法门进行改善。这种治疗方法进行得越早越好,理论上说最好在七岁之前,最迟十三岁。如果年纪再大,一般来说问题就不好解决了,除非本人有高度的自觉,能通过修行而“转根”。

  二、前面所说的“人生病”。患有“人生病”的人,对人生的体验,或对生命的体认,或对自我的态度,明显异于常人,而且他们的价值观不是正性的。

  比较常见的现象就是严重的自恋。还有的人自命为圣神;有的人对生死的看法有问题,比如特别怕死,先是想“我一定不能死”,但这不可能实现,随后这种心理又演变成自暴自弃。这些现象都与人生课题有关。从心理学上来说,“人生病”发生在自我领域、主体领域。由于人具有伦理属性,所以这些问题也会反映在价值观和道德伦理上面,形成非正向性的价值观,精神情趣不健康。

  听众A:科学研究证明,心性可能造成人的内部紊乱无序和免疫功能下降;心理和大脑的无序性,导致了量子生物学变化和神经递质的变化。而佛教的修行之所以有效,可能是改变了人的内在协同能力。

  惟海法师:这位老菩萨所讲的内容,正是我试图多学一点的东西。我在现代科技知识方面还比较薄弱,而在座的人士绝大多数有现代心理学的背景,我们要沟通就需要有共同的话语。

  精神状态对生理的影响,包括对生命活力和免疫系统的影响,肯定存在。中医有一个理念:“正气内存,邪不可干。”这是有实际案例的。

  古代有位小媳妇,回娘家省亲时,婆家村里流行瘟疫,娘家人不让她回到婆家去,可是这位媳妇想:婆家有灾难的时候,我作为儿媳妇怎能不回去共渡危难呢?她不顾安危,毅然回去了,帮助了婆家人,而且整个村子都从瘟疫的阴影中走出来了,人们说是这位好媳妇的正气发生了作用。

  至于量子生物学的问题,大概涉及到精神物理学,如“量子纠缠”之类吧?相关的名词我虽然知道一点,但真正的内涵我并不懂。我只是知道可以用一些精神场技术(佛教称为“业处”)改善身心状态,这样的技术与佛教的观想法门、禅修法门结合起来,很有前景。


{返回 佛教心理学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佛法与心理治疗的对话——正念觉知练习之我见(彭贤)
下一篇:正念改善生命品质(成峰法师)
 佛教心理学——“缘起模型”初探(赖贤宗)
 南传上座部佛教中的认知行为治疗(宁铂)
 藏传佛教四个梦的自体心理学分析(徐钧)
 从超个人心理学看佛教中的濒死经验及其灵性(刘秋固)
 穿越和当下——临床对话过程中正念的运用(徐钧)
 慈怀普治世间疴(济群法师)
 唯识学与现代心理学(赵嗣崇)
 精神分析与佛学——相关的一些概念(张天布)
 佛教心理学鸟瞰(惟海法师)
 准提法修习过程的心理治疗作用浅议(傅文青)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心中有一种空旷、充满、柔和的感觉,这是不是一瞬间感受到的佛性?[栏目:大安法师·开示问答]
 佛教因明中的共许(刚晓)[栏目:因明学参考资料]
 先得有培养人才的人才(邓子美)[栏目:佛教与教育]
 “善有善报、恶有恶报”到底是一种信仰,还是一个真理?[栏目:索达吉堪布·问答释疑]
 亡僧迁化向什么处去[栏目:禅宗话头名言解读]
 佛学基础 第三章 五乘教法 第四节 菩萨行果[栏目:佛学基础]
 《佛教三字经》新注 释迦佛生[栏目:唐思鹏居士]
 优波离(持戒第一) 一段本生谭[栏目:佛陀十大弟子传·星云大师著]
 应罗斯福总统邀请之和平建议[栏目:太虚法师]
 朝拜的不同方式(俄果仁波切)[栏目:其它善知识]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