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佛教心理学 第五节 佛教与教育及智力开发
 
{返回 佛教心理学·陈兵教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1564

第五节 佛教与教育及智力开发

  教育及智力开发,是佛教极其重视的问题,佛陀被称为导师,僧人中能讲经说法者称法师,实际上都是一种教师。以教化众生为己任的佛教,被强调为即是一种教育,佛教所追求的大觉,乃智力的最大限度开发。全部佛法,从某种意义上都可以看作开发人智力潜能的学问和技术,多有可以运用于世俗教育和智力开发的精华。

  一、教师的心理修养及师生关系

  教育的主体是教师,教师之职责,其实主要是教心,让学生掌握开发自心矿藏的能力,在品德、智慧、意志、知识、技术、身体等各方面得到健康成长。教心,首先必须自我修心,具备充任教师角色所需要的各种心理素质。
  教师的心理修炼,不出佛教一般的治心之道:通过闻、思、修的学习、修行,掌握智慧、知识、技术,遵守正戒,做一个有道德的人,掌握调治自心的各种技术,有定力、多慈悲、少瞋怒嫉妒,尤其是深发大乘菩提心,以教书育人为济度利乐众生、净化国土的大事,以学校为道场,视学生如子女、如父母、如师长,以无染的“法爱”进行教育。《四分律》卷三三规定师徒之间应如父子:
  和尚看弟子,当如儿意看;弟子看和尚,当如父意。展转相敬,重相瞻视,如是正法便得久住。
  《优婆塞戒经·摄取品》谓师长对弟子应该:
  至心教诏,犹如一子,不求恩报,不为名称,不为利养,不求自乐。
  一个好的教师,应该是菩萨型的教师,起码具备佛教中“法师”的基本条件。据《大毗婆沙论》卷七所说,法师应该具备四项修养:
  1、广博多闻。具有广博的知识。
  2、善知世间、出世间诸法生灭之相。具有佛法如实知见的智慧。
  3、得禅定智,于诸法随顺无诤。具有经过实践验证的智慧,非仅仅停泊于书本知识。
  4、如所说行。言行一致。
  澄观《华严经疏抄》卷四三说法师应具有善知法义、能广宣说、处众无畏、无碍辩才、巧方便说、法随法行(知行合一)、威仪具足、勇猛精进、身心无倦、成就忍力十德。心净无垢、智慧无双、辩才无碍、精进不减、极善说法度人的佛陀,可谓心理修养最佳的教师典型。现代教育学也主张教育者应把自己的热诚和希望投注在受教育者身上,产生“皮格马利翁效应”。
  佛教对当好教师及师生关系的处理,有不少说法。如《长阿含·善生经》佛陀教诫婆罗门青年善生,为人师长者,应当以五事“敬视”弟子(学生):
  1、“顺法调御”。以正法、真理进行教育。
  2、“诲其未闻”。传授学生所不知道的东西。
  3、“随其所闻令善义解”。让学生对所学善于理解。
  4、“示其善友”。教给人际关系方面的智慧。
  5、“尽己所知诲授不惜”。经中佛陀曾自言,他尽己所知授予弟子,不像拳师那样总要保留一手。
  弟子对师长,应以五事“敬奉”:给侍所需、礼敬供养、尊重戴仰、师有教饬敬顺无违、从师闻法善持不忘。《四分律》说弟子应具亲爱、敬顺、畏难、尊重侍养承接四心看望师父,如臣子之事君父,“敬重瞻视”。《尸迦越经》佛言弟子事师有五事:敬难,知恩,所教随之,思念不厌,称誉师德。《大毗婆沙论》卷二九提倡师长与弟子之间应“爱敬俱行”、“爱则加敬,敬则加爱”,名“善士法”。《优婆塞戒经·摄取品》言,菩萨应怀高度责任心,以多种方法教育好弟子:
  宁受恶戒,一日中断无量命根,终不养蓄弊恶弟子不能调伏!
  若不能善教而失职,“名弊恶人,不名菩萨”。《菩萨善戒经》甚至说“师不能教诃弟子,则破佛法,当堕地狱!”《瑜伽师地论》卷四八说菩萨对弟子应以无染心正摄受,不希求利养恭敬,于所有弟子“其心平等,不堕偏党”,不轻陵下劣、丑陋、愚笨者,于所教法毫不吝啬,堪忍问难。应与弟子甘苦与共,关心其生活,治疗其疾病,排解其忧苦,态度亲切,“柔和善语,先言问讯,含笑为先”。对其错误应及时如理呵责处罚。
  总之,老师应怀着如同父母对子女的爱心,关怀学生各方面的成长,尽心尽责,毫无吝惜地传授给学生以真理、智慧、知识;学生应尊师重道,努力学习老师所教。这是佛教关于教师职责及师生的基本思想。


{返回 佛教心理学·陈兵教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佛教的教育方法
下一篇:佛教管理模式
 佛教心理学 第三节 心理健康与个人成长
 《佛教心理学》摘录 目录
 佛教心理学 第一节 身心疾病的佛教治疗
 佛教心理学 第四节 佛教管理心理学
 培养最佳创作心态
 佛教心理学 第九节 佛法对科学心理学及现代文明的启迪
 说法者应具的条件及说法讲演的技巧
 人际关系智商的培养
 管理情绪,提高情商心商
 启发创作方法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二〇〇六年行脚乞食报告(释亲洞 沙弥)[栏目:大悲寺妙祥僧团·心得体会]
 低等动物能证得涅槃吗?Can the lower animals attain nibbāna?[栏目:一问一智慧 Buddha-Dhamma for Students]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