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知足感恩,幸福泉源
 
{返回 心念与命运·第4册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1755
知足感恩,幸福泉源
  
  胡九韶是金溪人,内心向往清修的境界。
  虽然他家境贫穷,但督促儿子努力耕种,只求衣食温饱而已。
  他每天傍晚焚香顿首九次,感谢上苍赐他一天的清福。
  他的妻子笑著说:「你一天吃三餐蔬菜稀饭,怎麽叫做清福呢?」
  九韶回答:「我首先庆幸自己能出生在太平盛世,没有战祸,又庆幸自己全家骨肉不致於饥寒,第三庆幸床榻没有病人,监狱中没有囚犯,这不是清福,到底是什麽?」
  (评)邵康节先生说:「为什麽天下人不能满足於没有疾病的平安和没有灾祸的清福呢?」
  这一句话讲得真好!当我们布衣粗食、妻子相促时,就怨恨没有富贵。一旦祸患及身、骨肉离散,再回想起布衣粗食和妻子相保的时光,便好比神仙生活那般快乐和令人羡慕。当我们耳聪目明、身体强健时,则埋怨想要的东西不能称心如意。直到有一天,病魔缠身、痛苦呻吟时,回想起耳聪目明、身体强健时,便又好比天上生活一般。
  俗语说:「比上不足,比下有余。」另外有句谚语:「别人骑马我骑驴,仔细思量百不如,回头只一看,又有赤脚汉。」如果我们能时常这样子观想,便可以无入而不自得了。(《德育古监》第一二○页)

{返回 心念与命运·第4册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才起贪念,便以恕治
下一篇:心念与命运(四)第二章 心念与人格 净化心念,人格升华
 纵极愚劣,何忍鞭打
 多结冤气,安不亡国
 人不借用,留物何益
 遇害无怨,孝养无违
 先忍於色,後忍於心
 知足不辱,知止不殆
 宽恕他人,了无痕迹
 流布嘉言,能生智慧
 节俭爱民,心不贪婪
 心地之中,不留一物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生命的改良[栏目:仁焕法师]
 十届:开营式上的讲话(净慧法师)[栏目:生活禅夏令营演讲集]
 略论佛教与中国书画之因缘[栏目:郭元兴教授]
 早日排除世俗的烦恼(正言)[栏目:佛教期刊文章选摘]
 一颗调柔的心 1-4[栏目:海涛法师弘法讲义-2009年]
 漫谈观音的示现[栏目:陈士东居士]
 悲智双运[栏目:海涛法师·菩提心语]
 婆婆是基督教,妈妈是佛教,我在想,人不在了会轮回到哪里?[栏目:海涛法师·佛学问答]
 专持药师佛号救疗气功走火[栏目:药师佛感应录]
 No Ajahn Chah《042》[栏目:何来阿姜查 No Ajahn Chah]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