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佛七讲话 第七集 第三期 第六天 具三资粮摄心念佛
 
{返回 智谕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3304

佛七讲话 第七集 八十年第三期

第六天 具三资粮摄心念佛

往生有三资粮,就是信愿行。弥陀经说,若有信者,应当发愿,往生彼国。又 说,若人持念阿弥陀佛名号,若一日、二日、三日乃至七日,一心不乱,即得蒙佛 接引往生。大家要想详细知道,可以看弥陀要解,上面讲得很清楚。

信,就是信有阿弥陀佛,信有西方极乐世界;信念佛为因,信往生为果。愿, 就是愿见阿弥陀佛,愿生西方。重点在行。所以经上说,持佛名号,一心不乱,即 得往生。 

我们念佛七天,就是持佛名号。一心不乱,我们探讨起来,可以从行上得;信 和愿就比较困难。不过信愿行这三项,愿最重要。所以善导和尚说,西方乐,愿往 生!愿往生!

虽然愿很重要,不能没有信,没有行。信是启发这个愿的,无信则无愿。不信 阿弥陀佛,不信西方极乐,能愿往生的,无有是处。行是完成这个愿,行和愿相辅 相成。如果有行无愿,必然落入空法,毫无目标,所以有行无愿是盲目的;如果有 愿无行,其愿必虚。所以说行是完成这个愿的。如果说,光有愿不去行,能得成就 的,也无有是处。譬如说你孝父母,愿孝父母,可是不去行孝,那不能算你孝。

所以三资粮不可缺一。信为始,行为终,愿在其中。

阿弥陀经就说,持佛名号,一天到七天,一心不乱,即得往生。我们就知道行 是非常重要的。所谓行,就是念佛名号。持佛名号是正行,其它的都是助行。因为 ,般舟三昧经说过,阿弥陀佛亲自说「欲生我国,持念我名」嘛!阿弥陀经也说, 持佛名号,要持到一心不乱。 

三资粮都有一心不乱;可是欲得一心不乱,持佛名号最方便。

修净土法门,也有助行。譬如说拜忏也可帮助。拜忏,就是忏悔发愿。有两部 忏可以拜,就是大悲忏、净土忏。这两部忏分别是四明尊者、慈云忏主作的。他们 就是以忏愿得往生的。可是拜忏,不离持佛名号。

持佛名号,重点在一心不乱,所以大家不要图轻松。如果你念佛轻松,就不能 摄心了,那就没有好多用处。念佛贵在摄心,经上说一切唯心造嘛!先有往生的心 ,才有往生的果;不可能没有往生的心,就得往生的果。所以持佛名号,也有很多 方便。

第一个要计数。如果不计数很轻松,就害在轻松上,效果就很小了。计数,或 者可以心不乱想;如果不计数,一定是一边念佛一边乱想。计数的方便有三三四─ ─三声、三声、四声,十声。十声过一粒珠。这个要是念到纯熟的时候,可以念佛 念得快,比你一声佛号,过一粒珠快得多。可是要注意「精确」,不可念得马马虎 虎。

摄心也有方便:自己念,自己听;别人念,自己听;口念耳听;心念心听。这 个因为什么原因呢?因为六根里边就是意根、耳根最容易摄六根了。所以古德讲, 一声佛号,发之于心,出之于口,入之于耳,还之于心。目的就是摄耳根、摄意根 。这样可得一心不乱。

再还有方便,也可以摄心,就是高声念佛,高声念佛很好。大家不相信,你到 野外去,高声念佛,自然心不乱。不过它有不方便之处,影响别人,吵闹人家。如 果在郊外无人,可以,在房间那就不方便了。 

其它的像追顶念法,也可以摄心。就是佛号一声连一声,一字连一字,使烦恼 没有空隙进来。譬如说,大家在念佛堂,转四字洪名的时候,愈念愈快,就是追顶 念了。 

其余的还有十口气念佛。就是念阿弥陀佛,或念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 ,尽这一口气。大家试一试,也自然没有乱心。不过也有不方便之处:只能念十口 气,如果多念的话,伤气。

大家念佛,要贵在摄心。心不乱想,这样,可以和阿弥陀佛相应;如果心乱想 ,你和胡思乱想相应。怎么不胡思乱想呢?时时刻刻检讨自己,单提一声佛号。 

一声佛号里头,没有五欲、五盖、十不善。或是有人说:「这太多了,我检讨 不了那么多。」找它的根源,五欲、五盖、十不善,它的根源在贪、瞋、痴;如果 你一句佛号,没贪、瞋、痴,就和阿弥陀佛相应了。或者有人说:「贪、瞋、痴三 样,我还是顾虑不到。」贪、瞋、痴当中,根本在贪。贪就是贪淫、贪欲。贪淫、 贪欲最粗,所以你念佛,一声佛号没有贪,就可以没有五欲、五盖、十不善,这就 容易把握了。 

贪有两方面,一个是爱着,一个是讨厌。你念佛的时候,心中没有爱着心,没 有讨厌心,就和阿弥陀佛相应了。这个功夫要渐渐地修,所以有一句话,事须用功 ,久修方成。 

今天,大略地和大家讲点念佛的要领。要领还有很多,一时之间讲不完。大家 可以去看书,只要是这个要领可以摄心,就对了;如果不能摄心,就须要考虑了。

怎么摄心法呢?一心不乱。怎么样一心不乱呢?就是都摄六根、净念相继。凡 是眼耳鼻舌身意、色声香味触法六尘,扰乱心的,不采取它。

净念相继,就是单提一声佛号。这样修行,可以念佛念得很高。都摄六根,就 没有杂念了。单提一声佛号,就是也不落于无念。所以,都摄六根、净念相继就是 念而无念、无念而念,这样就念对了。如果它是声尘、香尘、味尘,凡是六尘的, 不着它。 

知道它不住它,般若经上讲,知法不住法。知法,如果不知是愚痴,不对;如 果住法,也是愚痴,不对。说了千万句还是一句话,知法不住法,就是念而无念、 无念而念。因为知法就是念,不住法就是无念,这不还是念而无念、无念而念吗? 念到这个程度,就叫一心不乱。如果一心不乱,就可往生。

现在开始念佛。


{返回 智谕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佛七讲话 第七集 第三期 第七天 闻性无生正念真义
下一篇:佛七讲话 第七集 第三期 第五天 横超三界四土圆融
 佛说不增不减经讲记 选讲不增不减经的因由
 性缘问题之申论 四、与中论的关系
 佛七讲话 第八集 第二期 第六天 清净三业了脱生死
 性缘问题之申论 一、作法与无作法
 大法鼓经解义
 维摩诘所说经句解卷中
 佛七讲话 第六集 第三期 第七天 好处修厌离娑婆欣往西方
 夏雨清凉解要 十六
 夏雨清凉解要 十四
 华严一乘十玄门探玄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Free from Depression[栏目:Others]
 连结之7:超越连结离四相[栏目:探究真心·圆觉文教基金会]
 阿难问事佛吉凶经-第13集[栏目:阿难问事佛吉凶经讲记·净空法师]
 正信学佛[栏目:道坚法师]
 十二门论释义 甲二、正明论体 乙一 观因缘门[栏目:刘常净·三论宗文集]
 《历代清规集成》序[栏目:本焕法师]
 静思、智慧、爱[栏目:证严法师]
 EDITOR’S NOTE[栏目:Teachings in Chinese Buddhism]
 新译佛国记 第八部分 师子国记游[栏目:新译佛国记]
 慧日钟声[栏目:传喜法师]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