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大乘攻略:前学 五、十方薄伽梵 一路涅槃门
 
{返回 清净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181

五、十方薄伽梵 一路涅槃门

  大乘三大学派“中观、瑜伽、如来藏”三位一体,不二法门,互为“体、相、用”。佛教的修行,就是在“自性”上用功夫。方便有多门,归元无二路;千经万论,诠释自性;八万法门,归于自性。

  佛陀对于“自性”的表述,有时说空,有时说有,有时说即空即有,有时说非空非有。这都是针对不同根机和次第的众生,从佛性的“法、报、化”三身,也就是佛性的“体、相、用”三个角度或分别诠释,或全面表述。就如同,要向未见过我手中这个杯子的人讲清这个杯子,需要分别表述出“材质、形状、作用”,这就是“体、相、用”。

  就像学习一部经,按照天台宗的“五重玄义”: 一释名,解释一经之题目;二辨体,辨别一经所诠之体性,如《法华经》即以“中道实相”为全经所诠之妙体;三明宗,阐明一经之宗趣;四论用,论说一经之功用;五判教,又作判教相,判立一经之教相,以定一经之评价。于是,一部经就很容易理解全面了。

  我把佛陀对自性的表述总结为:

中观唯识唯心见,

法报化身自显现;

心佛众生无差别,

体空相明用周遍。

  体空:法身,中观空性见(清净明觉,般若智慧),三法印之“涅槃寂静”。

  《心经》:是诸法空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

  龙树菩萨:因缘所生法,我说即是空,亦名是假名,亦是中道义。

  六祖:本来无一物,何处染尘埃。

  《坛经》:一日,师告众曰:吾有一物,无头无尾,无名无字,无背无面,诸人还识否?神会出曰:是诸佛之本源,神会之佛性。

  相明:报身,唯识瑜伽(苦乐觉知,转识成智),三法印之“诸行无常”。

  《维摩诘所说经》:

  于是佛以足指按地,即时三千大千世界,若干百千珍宝严饰,譬如宝庄严佛,无量功德宝庄严土,一切大众叹未曾有!而皆自见坐宝莲华。

  佛告舍利弗:“汝且观是佛土严净?”

  舍利弗言:“唯然,世尊!本所不见,本所不闻,今佛国土严净悉现。”

  佛语舍利弗:“我佛国土,常净若此,为欲度斯下劣人故,示是众恶不净土耳!譬如诸天,共宝器食,随其福德,饭色有异;如是舍利弗,若人心净,便见此土功德庄严。”

  用周遍:化身,唯心如来藏(情与无情,天地万物,芸芸众生),三法印之“诸法无我”。

  有人问大龙智洪禅师:“什么是微妙的禅?” 智洪禅师回答:“风送水声来枕畔,月移山影到窗前。” 空中,梧桐落叶飘零;眼前,萧瑟秋花凝霜。

  一位秀才问赵州禅师:“此情此景,如何感悟人生?” 赵州禅师说:“不雨花犹落,无风絮自飞。”

  投子大同禅师与嵇山章禅师在室外品茶。大同禅师指着茶杯中倒映的青山绿树、蓝天白云说:“森罗万象,都在里边。”章禅师将茶水泼在地上,然后问:“森罗万象,在什么地方?” 大同禅师说:“可惜了一杯茶。”

  僧人问临济义玄:“如何是无位真人?”玄便打,道:“无位真人是什么干屎橛?”

  僧问云门文偃:“如何是佛?”文偃答:“干屎橛!”

  僧问归省:“如何是清净法身?”答:“厕坑头筹子。”

  庄子《知北游》:东郭子请教庄子说:“你所谓的道,在哪里呢?”庄子说:“无所不在。” 东郭子说:“一定要说个地方才可以。”庄子:“在蝼蚁中。”东郭子:“为什么如此卑微呢?” 庄子:“在杂草中。”东郭子:“为什么更加卑微呢?”庄子:“在瓦块中。”东郭子:“为什么越说越过分呢?” 庄子说:“在屎尿中。”

  如虚云大师开悟偈,也是从“体、相、用”来表述自性:烫着手,打碎杯,家破人亡语难开(体空),春到花香处处秀(相明),山河大地是如来(用周遍)。

  大乘三大学派“中观、瑜伽、如来藏”三位一体,不二法门,为佛性实相之“体、相、用”。大乘八宗“律宗、三论宗、净土宗、禅宗、天台宗、华严宗、法相宗、密宗”在修学上都以空性思想为根本教法,在表现形式上则各有侧重,如:天台宗和三论宗,侧重中观学派;法相宗、密宗、净土宗和律宗,侧重瑜伽学派;禅宗、华严宗,侧重如来藏学派。

  众生的“第八识藏识(佛性)、第七识末那识(习性)、第六识意识(理性)”,诸佛为“大圆镜智、平等性智、妙观察智”,及“法身、报身、化身”,又说“心、佛、众生”,实相之“空分、明分、显分”,天台之“空、中、假”,禅宗之“破初关,见自性,证化身;破重关,证自性,证报身;破生死牢关,透自性,证法身”。这都是从佛性实相之“体、相、用”三分表述的。对此,心理学家为“无意识、潜意识、意识”;婆罗门为“梵天、毗湿奴、湿婆神”;道教为“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阴阳家为“无极、太极(两仪)、四象”;基督教为“圣灵、圣父、圣子”。修证高度和认识水平绝然不同,但方向却是有其相似性。

  南北朝时代的傅大士(傅翁)悟道偈云:“有物先天地,无形本寂寥,能为万象主,不逐四时凋。”

  老子《道德经》云:“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强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

  藏识(佛性)具有无边的幻化力,意识(理性)经末那识(习性)把需求下订单给藏识,藏识便无碍显现出其设计和预订的境界。然而,末那识由于我法二执的习气所使,经常把意识搞得晕头转向,不知所错,故而订做的世界或境界也就一团糟。

  如果末那识的法执坚定地认为幸福和快乐在未来,所以无论如何努力,都体会不到当下的快乐和幸福。而未来永远都属于未来,所以幸福的感觉也就始终遥不可及。

  仔细观察,我们就会发现末那识的调皮和搞怪。如:

  我们开车时,意识很明显知道“红灯停,绿灯行”,因此遇红灯时便指挥前五识“停车”,而此时末那识却会说“没有交警,不用停车”;

  面对不良嗜好,意识会说“不要玩,这样不好”,末那识却说“玩吧,会很快乐”;

  面对工作,意识会说“我要完成业绩”,末那识却说“太多了,不可能完成”;

  面对信仰和修行,意识会说“我要往生净土”,末那识却说“有没有极乐世界啊,我能行吗,往生不了”。……

  末那识的调皮,还体现在对意识的需求自作主张,乱下订单。一个小学生临近考试前,会担心考不到好成绩被老师和家长批评,忐忑不安,需要借口。末那识会根据以往的经验,在考试前订做一场不大不小的病,如发烧、肚子疼之类,即使考不好,也有了合适的借口和理由。如果处于“爱饥渴”状态,渴望被疼爱和关怀,也会订做一场病,让妈妈疼一下,做点好吃的。如果末那识认可了这种方式,用惯了这种工具和手段,就会经常的乱下订单,于是就形成一生体弱多病。

  如果夫妻间长期吵架不和,弱势的一方想妥协和解,又碍于面子开不了口,末那识也会草率地订做一场病,于是或能暂时和解,有时也会搞得更糟。如果老人感觉孤单冷清,也会用订做生病住院的方式召集儿女们回来陪伴自己。这一切纠结都是潜意识(末那识)规划设计的,不是理性意识所明确提出的,但习气却是他亲自养成壮大的。

  无论什么事,事业、健康、人际,乃至修行,只要思考和念叨多了,就成为现实,也就是境界现前。所以,佛陀教导弟子要“正思维、正语”,从而获得“正业、正命”。念佛成佛就是这个道理。

  《论语》云: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佛云:直心是道场。君子是指“已蒙开化者”,小人是指“未蒙开化者”,不是指坏人。开化者,行事或表达诉求会坦坦荡荡,自在洒脱,敢于承担;而未蒙开化者,无论男女老幼、学问资历、仕农工商,其表达需求的方式,大多靠情绪,迂曲纠结,腻腻歪歪,也就是“长戚戚”,所以就会遭受很多苦难波折。

  讲一个愿望的故事:

  两个人要来人间投胎,上帝答应满足他们各自的愿望。第一个说:“我希望到人间后享受大家的照顾,不用上班干活,谁都疼我,给我钱花,也不用还他们。”第二个人说:“我希望照顾所有的人,我会努力工作,照顾弱势群体,布施给他们金钱和物资,不求回报。”上帝同意说:“我将满你们所愿。”于是,他们二人投胎人间。第一个人天生残疾,穷困潦倒,疾病缠身,人人都可怜他,捐钱给他;第二个人勤奋能干,聪明富贵,有钱有势,广行善举,利益民众。

  这故事中的上帝,我们可以理解为如来藏,我们向如来藏要什么,就会幻化显发我们相应境界。发愿帮助大众的人,就会拥有帮助人的能力;发愿受大众帮助的人,就会拥有被人帮助的条件。

  我们打坐、持咒、念佛、诵经等,就是为了熏修末那识,让末那识认可和接纳这种生活、思考模式,从而达到转识成智的目的。

  咒语,又称真言、大陀罗尼、大总持。本尊的全部加持融摄在这一句密咒中,是我们与本尊相应的载体和媒介。向本尊祈祷便是咒语的重要内涵之一。在密法修持中,所持咒语但以梵语念诵而不作翻译解释,就是因为我们用直白语言祈祷,末那识会本能的怀疑和唱反调,就造成扭曲和走样。因此,所谓的密主要是针对末那识保密,而藏识是无所不知的,所以就会按照咒语的意思无碍幻化。当幻化出来的境界被末那识认可接受了,也就被熏修了。

  由此可知,意识通过末那识与藏识沟通,就是烦恼;意识直接与藏识无碍沟通,就是菩提。佛性经末那识传递到意识,就是“识”;直接透显给意识,就是“智”。

  因此,我们每个人都是在享受自己营造的世界,面对的一切“人、法、物、事”都是自己心念的投射。

  我们的这个世界,看似共有,实则独享。如对镜前,胡来胡现,汉来汉现;如同梦境,前尘影事,纷纭变幻。自性众生,自性法门,自娱自乐,自修自度。

  禅宗二祖慧可大师“断臂求法”;六祖惠能大师“惟求作佛,不求余物”;藏密勒日巴尊者艰苦修行“志求解脱”;净宗十二祖彻悟大师“真为生死,发菩提心,以深信愿,持佛名号”。祖师行道的决心和气魄,是我们修行最好的镜鉴。

  修行的窍诀是:不要批判任何通往证悟的品质。赞美什么,您会拥有什么。而谴责则可能会让您错失良机!对于已经出现的危机,无论是身体、生活、事业、修行等各种违缘,都可以采取“至诚忏悔,表达感恩”的方式来解决。

  如身体健康问题,可以轻轻抚摸病位真诚道歉,多做数遍,直至完好。其它如“婚姻、事业、生活、修行”等,可以对着“照片、证书、执照、皈依证”等来表达。其效果神奇而快捷。

  如此,我们便可以与天地万物、芸芸众生建立最和谐的伙伴关系,进而达到“人梵一体”,“心、佛、众生,三无差别”,最后归于一如的无我空性。

  健康消灾祈祷文:我的暇满人身,您是如此完美而神圣,我要向您表达我的感恩和赞美。您源自光明的如来藏,是诸佛的光明化身,带着伟大使命,赐予我生命、智慧和能量。我却没有好好照顾您,甚至冒犯于您,造成您的病痛。对不起,请原谅!我非常爱您,今后我会好好疼您,照顾您!愿我们继续携手努力,在这方美丽的国土遍洒佛陀的慈悲和光明。

  事业增益祈祷文:我的**事业,您是如此完美而神圣,我要向您表达我的感恩和赞美。您源自光明的如来藏,是诸佛的光明化身,带着伟大使命,赐予我荣誉、智慧和能量。我却没有好好照顾您,甚至以身体、语言和思想冒犯于您。对不起,请原谅!我非常爱您,今后我会好好疼您,照顾您!愿我们继续携手努力,在这方美丽的国土遍洒佛陀的慈悲和光明。

  人际敬爱祈祷文:***,我生命的伙伴,您是如此完美而神圣,我要向您表达我的感恩和赞美。您源自光明的如来藏,是诸佛的光明化身,带着伟大使命,赐予我关爱和温暖。我却没有好好照顾您,甚至以身体、语言和思想冒犯于您。对不起,请原谅!我非常爱您,今后我会好好疼您,照顾您,祝福您!愿我们继续携手努力,在这方美丽的国土遍洒佛陀的慈悲和光明。

  上师相应祈祷文:慈悲伟大的上师,我生命的航灯,您是如此完美而神圣,我要向您表达我的感恩和赞美。您源自光明的如来藏,是诸佛的光明化身,带着伟大使命,赐予我智慧和能量。我却没有好好追随您,导致证悟的延缓。对不起,请原谅!我非常爱您,今后我将以您为榜样,尊师如父,视师如佛,如法受教,精进修行!祈愿您一如既往的加持我,让我时时感沐三宝的慈悲和光明。

  修道成就祈祷文:慈悲伟大的空性如来,我的生命之源,您是如此完美而神圣,我要向您表达我的感恩和赞美。我是您光明的化身,是诸佛的不二显现,您为我量身幻化美丽的梦境,恩赐我智慧和能量。我却深陷烦恼执著,错解您的深意。对不起,请原谅!我非常爱您,我当享用这美好的一切,融入您圆满的悲智光明。

  大准提成就祈祷文:我生命的恩主,上师、三宝、天地、日月、地水、火风、父母、兄弟、亲友、姐妹、同事、眷属、身体、器官、毛发、皮囊、事业、财富、国土、众生、房屋、用具、车乘、花鸟、道路、虚空,以及我生命中出现的一切一切。您是如此完美而神圣,我要向您表达我的感恩和赞美。您源自光明的空性如来藏,是诸佛的光明化身。您带着伟大使命,为我量身幻化美丽的梦境,激活我生命和能量,赐予我荣誉和智慧。无知的我,却经常错解您的深意,没有好好珍惜和照顾您,甚至以身体、语言和思想冒犯于您,造成您的病痛、烦恼、损失和伤害。对不起,请原谅!我非常爱您,我要至诚感恩您,祝福您,好好疼您,照顾您!您是我生命的恩主,我是您忠诚的法侣,愿我们携手努力,慈悲奉献,和谐共享,在这方美丽清净的国土,融入佛陀圆满的悲智光明。

   

  《都市茅棚》之160:我的世界只有我

  我站在大圆镜前,欣赏自己的作品:地水火风,芸芸众生,山河大地,古往今来,了了分明,无碍显现,帝王将相,粉墨登场。

  无所从来的我,享受着轮回与涅槃。我知道,在我生起的世界只有我自己。所以,我对这个如幻的世界没有任何意见,不抱怨,也无须推诿。古往今来发生的这一切,我承担完全责任。我爱这一切,看似复杂,却有条不紊,徐徐运作,如水月无痕。花开花谢,丰富而优雅;云卷云舒,和谐而安祥。似动而静,润物无声,处处禅定;似静而动,不离自性,时时般若。

  镜中这水彩般的人、法、物、事,一幕幕,都是我连绵的念头,妙思纷纭,天马行空。一些念头静下来,觉了,称作十方诸佛;无数念头忙碌碌,未觉,名为九界众生。先觉的念头觉后觉,叫度众生;后觉的念头随先觉,名修行。先觉劝导未觉,虽是自言自语,却名弘法利生;未觉纠缠未觉,明明自寻烦恼,依旧执著斗诤。

  因为,我的世界只有我,所以,我的世界没有我。情与无情,同具正觉。在这个世界里,要做的也只是享用这份寂静的庄严。没有成功和失败,不存在荣誉和屈辱,不必炫耀和隐藏,无须造作和取舍。启用时,天地日月光明显赫;安息时,万物山河归于寂灭。虚空而万有,明亮而平淡,周遍而安住,如如不动而生机盎然。

  《华严经》觉林菩萨偈:

譬如工画师,分布诸彩色,虚妄取异相,大种无差别。

大种中无色,色中无大种,亦不离大种,而有色可得。

心中无彩画,彩画中无心,然不离于心,有彩画可得。

彼心恒不住,无量难思议,示现一切色,各各不相知。

譬如工画师,不能知自心,而由心故画,诸法性如是。

心如工画师,能画诸世间,五蕴悉从生,无法而不造。

如心佛亦尔,如佛众生然,应知佛与心,体性皆无尽。

若人知心行,普造诸世间,是人则见佛,了佛真实性。

心不住于身,身亦不住心,而能作佛事,自在未曾有。

若人欲了知,三世一切佛,应观法界性,一切唯心造。


{返回 清净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大乘攻略:前学 六、本来圆满 本自清净
下一篇:大乘攻略:前学 四、周遍分之唯心如来藏:诸佛本源
 大乘攻略:后记
 认识因果 第三章 全息网络
 朝圣普贤愿海——《普贤行愿品》讲记 第二愿王——称赞如来
 认识因果 第十二章 选择念佛
 朝圣圆觉——《圆觉经》讲记 第十二章 贤善首菩萨章
 居士戒律与礼仪 第三章 八关斋戒
 认识因果 第十一章 佛法实践
 朝圣圆觉——《圆觉经》讲记 第一章 文殊菩萨章
 朝圣普贤愿海——《普贤行愿品》讲记 第四愿王——忏悔业障
 坛经朝圣——《六祖法宝坛经》讲记 顿渐品第八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原来吃素最健康 健康小测验答案及解析[栏目:原来吃素最健康]
 退后一步看大局[栏目:坦尼沙罗法师]
 大迦叶尊者的悲心 结语[栏目:恒强法师]
 人好命就好[栏目:仁焕法师]
 圣者言教 第十一课(十五)上下错谬而持[栏目:圣者言教]
 塑佛形像功德如海聚(海涛法师 辑)[栏目:造像功德文集]
 论华严禅在佛学和理学之间的中介作用[栏目:董群教授]
 再论法会[栏目:觉世论丛]
 佛桌开满鲜花 宽容最珍贵[栏目:莲心慧语]
 密乘的根本戒之恭敬上师[栏目:洛桑陀美仁波切]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