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殊师利所说不思议佛境界经释义
前言
于大乘菩萨中,文殊师利智慧第一。手持利剑,驾乎师子,用表智慧之威猛。普贤菩萨常侍释迦牟尼佛之右,文殊菩萨常侍释迦牟尼佛之左,为菩萨众之首,德推第一,故经中每每特称文殊菩萨为法王子。
笔者素仰菩萨威德,故闻菩萨圣号,不觉肃然起敬。可说亦是撰释这部经的主要原因。可惜笔者愚痴凡夫,虽有其心而无其力,莫探菩萨圣意于万一。除深感惭愧外,尚冀菩萨垂慈加被。
这部经是菩提流志所译,还有一位菩提流支,与菩提流志不同。菩提流志是南天竺人,菩提流支是北天竺人。菩提流志于唐则天朝来到中国,菩提流支于魏永平之初来到中国,是不同的两个人。特别提出,请读者诸君注意。
释智谕于西莲净苑
文殊师利所说不思议佛境界经释义
唐天竺三藏菩提流志奉诏译
释智谕撰释 释经题
【文殊师利所说】
文殊师利,或称满殊尸利,曼殊室利。文殊译为妙,师利有多译,或译为头,或译为德,或译为吉祥。所以有的经译文殊师利为妙德,有的经译为妙首,有的经译为普首,有的经译为濡首,有的经译为敬首,还有的经译为妙吉祥。
文殊师利菩萨表智慧,于菩萨中智慧第一。 此菩萨系龙种上尊王佛倒驾慈航
。文殊菩萨有大威神力,能破大执,斥小乘,降魔外,为世尊之左胁士。
这部不思议佛境界经,系文殊师利菩萨所说。
【不思议佛境界】
在心曰思,在口曰议。不思议者,法离文字相言语相心缘相也。佛境界离一切相,离色相离非色相,离受相离非受相,离想相离非想相,离行相离非行相,离识相离非识相;离十二入相,离非十二入相;离十八界相,离非十八界相;乃至离一切法相,离非一切法相;一切皆离,此离之一念亦离,名不思议。
过尽德圆曰佛,自觉觉他觉满曰佛,十号具足曰佛。十号者,如来应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佛世尊。如来应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自觉也。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觉他也。如此自觉觉他觉行圆满,名之曰佛
。以上十号具足者,名之曰世尊。
佛境界者,诸法实相也。法华经云,诸法实相,唯佛与佛乃能究尽。如是相,如是性,如是体,如是力,如是作,如是因,如是缘,如是果,如是报,如是本末 究竟等。「如」者,权智照俗谛也。「是」者,实智照真谛也。权智照俗谛,事也
。实智照真谛,理也。而诸法相、性、体、力、作、因、缘、果、报、本末究竟等 ,理事双含也。理不自明,因事而明。事不自立,因理而立。如是理不碍事,事不碍理,复事事无碍,是佛境界。
余如大乘同性经所示如来十地,即佛境界。唯文繁不及详引,请参阅大乘同性经。
【经】
梵语修多罗,译曰綖(线)。有贯穿义,如以线贯花为鬘。今译契经,简称曰经。经者经线也,取以经贯纬之义。而经者,以理贯文也。契经者,上契佛理,下契生机,通生死于涅槃也。
【唐天竺三藏菩提流志奉诏译】
菩提流志,南天竺人,净行婆罗门种。十二岁从外道出家,后悟外道之非,始归佛门。
唐高宗时,远慕其名,于永淳二年,遣使迎来中国。武则天更加敬重,令住东洛福先寺,从事译经。译出佛境界经等十一部,连以后总共译经一百二十卷。
玄宗开元十二年,随驾居洛京长寿寺。至开元十五年(公元七二七)十一月四日,嘱诫弟子。十一月五日,令侍人散去,右胁安卧而卒。享年一百五十六岁。谥曰开元一切遍知三藏。
菩提流志于唐时来中国,故首曰唐。天竺即印度。三藏者,经律论。遍通经律论,曰三藏法师,简称三藏。奉帝命译经,故曰奉诏译。
文殊师利所说不思议佛境界经释义
释经文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众一千人菩萨十
千人俱。复有欲界诸天子色界诸天子及净居天子。并其眷属无量百千周
匝围绕。供养恭敬听佛说法。】
佛于双树间将取涅槃,阿难请问于佛,佛灭后结集经典时,经首置何文字?佛言经首应置如是我闻一时佛在某处与某些人在一起,说此经典。
此所谓证信序,以六种成就,成就此证信序。如是乃信成就,如是之法,信为佛所说。我闻乃闻成就,是阿难自称。意谓佛如是说,我如是闻,无有错误。
佛成道夜,阿难始生,何得闻佛四十九年所说经典?因为阿难因佛得闻持三昧 ,尽忆过去无量千万亿诸佛法藏。如法华经授学无学人记品云,阿难闻佛授记已,实时忆念过去无量千万亿诸佛法藏,通达无碍,如今所闻,亦识本愿。所以阿难能传佛法藏。世尊然灯,阿难传灯。
一时乃时成就,系佛说经之时。
佛乃说法之主,是主成就。或者有人疑云,此经乃文殊师利所说,何得称佛为说法之主?此有二意,一、法因佛弘,佛是法王法主。二、佛以二谛说法,无论菩萨说,弟子说,天说,化人说,只要不违二谛,都是佛说。
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乃说法之处,六成就中是处成就。其国本名憍萨罗,为别于南方之憍萨罗国,故以舍卫城名其国。新译作室罗伐城,译为丰德。佛世时波斯匿王居此。给孤独长者,购园建精舍供佛。其园原为祇陀太子所有,给孤独长者以黄金布地买之。然园中之树无法以金布之,仍属祇陀太子所有。于是太子随喜功德,以树供佛,故名祇树给孤独园。
与大比丘众一千人菩萨十千人俱,乃众成就。比丘有三义,即乞士、破恶、怖魔。乞士有二义,一、既出妻儿家,不事蓄积,理应乞食清净自活。二、为令众生舍悭贪,种福田行布施,故行乞食。破恶者,比丘出家,破杀盗淫恶口妄语绮语两舌等七支恶。怖魔亦有二义,一、比丘舍身命乞食清净自活,破七支恶自了生死,故令魔恐怖。二、比丘出家,佛眷属增盛,魔眷属损减,故令魔恐怖。「众」是僧众,亦名僧伽、僧祇、僧团。
菩提萨陲,简称曰菩萨。菩提译觉,萨陲译有情,所以菩萨译为觉有情。自既 觉悟,复觉悟众生,名觉有情。自觉者上求佛道,觉悟其它有情者,是下化众生,故上求下化之人,名为菩萨。
欲界有六天,四王、忉利、夜摩、兜率、化乐、他化自在,故称欲界诸天子。色界有十八天,梵众、梵辅、大梵、少光、无量光、光音、少净、无量净、遍净、无云、福生、广果、无想、无烦、无热、善见、善现、色究竟。其中无想天系外道天,无烦无热善见善现色究竟五天,为净居天。如是等诸天子,皆来供养恭敬听佛说法。
【尔时佛告文殊师利菩萨言。童子。汝有辩才善能开演。汝今应为菩萨大
众宣扬妙法。时文殊师利菩萨白佛言。世尊。佛今令我说何等法。佛言
童子。汝今应说诸佛境界。】
称菩萨曰童子,因菩萨处佛因地,是法王之子,故称童子。佛令文殊宣说诸佛不思议境界。
【文殊师利菩萨言。世尊。佛境界者。非眼境界。非色境界。非耳境界。
非声境界。非鼻境界。非香境界。非舌境界。非味境界。非身境界。非
触境界。非意境界。非法境界。无如是等差别境界。是乃名为诸佛境界
。】
世人所谓境界者,不外六根六尘。而佛境界者,非六根六尘。何以故?因为根尘是生灭法,变坏法。而佛境界不生不灭,不常不断,不一不异,不来不去,故六根六尘非佛境界。
同时眼鼻耳舌身意,各有差别相。色声香味触法,各有差别相。凡有差别相者 ,皆是虚妄法。何以故?以差别相者,依他起故。凡依他起者,皆虚妄法。而佛境界,是一真法界,于一真法界中,诸法性相常住,无如是等差别。故无如是等差别境界,乃名诸佛境界。
【世尊。善男子善女人。有欲入于佛境界者。以无所入而为方便乃能悟入
。】
何故以无所入为方便,乃能悟入佛境界?因为一真法界,犹若虚空。若谓其有 ,却无形无相。若有形相,何名虚空?若谓其无,却是横遍竖穷。若谓其无,请问何处不是虚空。在此种情形下,虚空无所入,亦无所出。若谓入虚空者,当是以虚空入虚空也。佛境界亦复如是,以无差别故,以无能所故,一真法界不入一真法界 ,佛境界不入佛境界。故以无所入为方便,而悟入佛境界。
【尔时文殊师利菩萨白佛言。世尊。如来于何等境界而得菩提。佛言童子
。我于空境界得菩提。诸见平等故。无相境界得菩提。诸相平等故。无
愿境界得菩提。三界平等故。无作境界得菩提。诸行平等故。童子。我
于无生无起无为境界得菩提。一切有为平等故。】
尔时文殊菩萨请问佛言,如来于何等境界而得菩提?换句话说,如来于何等境界成正等正觉?
佛言我于空境界得菩提,诸见平等故。因为一真法界无有分别,无能见所见。 于一真法界中,虽有知见,而心无所住,以心无所住故,所以是空境界,诸见平等
。如此诸法空性,即名菩提,是以佛于空境界得菩提。
于无相境界得菩提,诸相平等故。一真法界无有分别,无形无相。既无形相,当不生不灭,不常不断,不一不异,不来不去,是佛境界。诸相平等,不取于相如如不动,即名菩提。以无住心契无相法,即证菩提。故佛于无相境界证菩提。
无愿境界得菩提,三界平等故。愿者愿求也,取着也,无愿则无愿求无取着。何以故?三界平等故。三界平等者,三界无界,等同空花。于中不可愿求,不可取着。三界无界,即是一真法界,即是菩提性,故佛于无愿境界得菩提。
无作境界得菩提,诸行平等故。一真法界无有分别,清净寂静平等不动,无有造作行。清净寂静平等不动,即是菩提,故佛于无作境界得菩提。
我于无生无起无为境界得菩提,一切有为平等故。无起即是无生,无生法忍亦 名无起法忍。无为即无生,所谓有为,有生住灭三相,无有生住灭三相,假名无为
。诸有为法,缘成无性,如幻如化,故无生无起无为。诸法以无性为性,无性能随缘,随缘成万法,万法缘成皆无性。是以一切有为法皆无性,皆如梦幻泡影,故说一切有为平等。无性即是无上佛菩提,故佛于无生无起无为境界得菩提。
【时文殊师利菩萨复白佛言。世尊。无为者是何境界。佛言。童子。无为
者非思量境界。文殊师利菩萨言。世尊。非思量境界者是佛境界。何以
故。非思量境界中无有文字。无文字故。无所辩说。无所辩说故。绝诸
言论。绝诸言论者。是佛境界也。】
文殊菩萨问佛,无为是何境界?如果具足说,应是空、无相、无愿、无作、无生无起无为是何境界?
佛答言,空乃至无为,是非思量境界。文殊菩萨答言,非思量境界,即是佛境界。
非思量境界,离心缘相;无有文字,离文字相;无所辩说绝诸言论,则离言语相。离心缘相文字相言语相,即是空、无相、无愿、无作、无生无起无为境界,这便是佛境界也。
【尔时世尊问文殊师利菩萨言。童子。诸佛境界当于何求。文殊师利菩萨
言。世尊。诸佛境界。当于一切众生烦恼中求。所以者何。若正了知众
生烦恼。即是诸佛境界故。此正了知众生烦恼。是佛境界。非是一切声
闻辟支佛所行之处。】
尔时世尊问文殊菩萨言,诸佛境界当于何求?意即空境界、无相境界、无愿境界、无作境界、无生无起无为境界,乃至一真法界,当于何求?
文殊菩萨答言,当于一切众生烦恼中求。因为一切众生烦恼,是因缘所生法,无有自性无有分别,无所有不可得。所以当体即是空、无相、无愿、无作、无生无起无为,当体即是一真法界。所以若正了知一切众生烦恼无性无分别无所有,即是无上菩提,即是诸佛境界也。所谓烦恼无性即菩提,菩提任缘成烦恼。这种境界, 非是一切声闻辟支佛所行境界,以一切声闻辟支佛,偏空滞寂有住有着故。声闻辟支佛人,行于无常苦空。而佛境界彻达毕竟空,于毕竟空中,一切法不可得,一切法无性,一切法如如,一切法无碍,一切法平等,一切法究竟寂灭。故非声闻辟支佛所行处。
【尔时世尊复语文殊师利菩萨言。童子。若佛境界即于一切众生烦恼中求
者。诸佛境界有去来乎。文殊师利菩萨言。不也世尊。诸佛境界无来无
去。】
世尊语文殊菩萨言,一切众生烦恼是生灭法,生灭法有来有去。如果佛境界于一切众生烦恼中求,那么诸佛境界亦有生灭来去吗?
文殊菩萨答言,诸佛境界无有生灭来去。因为一真法界为诸佛境界,一真法界无有分别,无有分别则不可得,不可得则是无性。若法无性,是无有其法。以法无所有故,所以无有生灭来去。空即无性,故空无生灭来去;无相即无性,故无相无生灭来去;无愿即无性,故无愿无生灭来去;无作即无性,故无作即无生灭来去; 无生无起无为即无性,故无生无起无为无有来去。是知诸佛境界,无有来去。
【佛言童子。若诸佛境界无来无去者。云何而言若正了知众生烦恼。即是
诸佛境界耶。文殊师利菩萨言。世尊。如诸佛境界无来无去。诸烦恼自
性亦复如是无来无去。】
世尊问言,若诸佛境界无来无去,如何言正了知众生烦恼,即是诸佛境界呢?众生烦恼,岂非生死来去吗?文殊菩萨答言,若正了知烦恼自性,亦复无来无去呀
。
文殊菩萨何故如是答?原来烦恼是因缘生法,因缘生法如幻如化即无自性。所以一切众生烦恼,即是空、无相、无愿、无作、无生无起无为,是故亦无来无去。所以说烦恼即菩提,因为烦恼无性即菩提故。
【佛言童子。何者是诸烦恼自性。文殊师利菩萨言。世尊。佛境界自性。
即是诸烦恼自性。世尊。若佛境界自性。异诸烦恼自性者。如来则非平
等正觉。以不异故。于一切法平等正觉说名如来。】
佛问文殊言,何为诸烦恼自性?文殊菩萨答言,佛境界自性,即是烦恼自性。
佛境界自性者,无性也。诸烦恼自性,亦无性也。故佛境界自性,即烦恼自性
。无性即无分别,无分别则不二不异平等如如。平等如如,即一真法界性。如果佛境界自性异于烦恼自性,则有二有别非平等如如。若非平等如如,则不名佛证平等正觉。佛证平等正觉者,即证诸法如义也。
【尔时世尊复语文殊师利菩萨言。童子。汝能了知如来所住平等法不。文
殊师利菩萨言。世尊。我已了知。佛言童子。何者是如来所住平等法。
文殊师利菩萨言。世尊。一切凡夫。起贪瞋痴处。是如来所住平等法。】
世尊复问文殊菩萨言,汝能了知如来所住平等法吗?文殊菩萨言,我已了知。
佛所住平等法,名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经云无有定法,是名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无有定法者,法无自性也。无性能随缘,随缘成万法。万法任缘成,悉归于无性。无性随缘成万法者,一生万法也。一生万法者,实相诸法也。万法任缘悉无性者,万法归一也。万法归一者,诸法实相也。此法甚深,唯佛与佛方能究尽。文殊师利系佛再来,故对于此法已经了知。
佛复问言,何者是如来所住平等法?文殊菩萨言,一切凡夫起贪瞋痴处,是如来所住平等法。
我们已经知道,如来所住平等法,是无上菩提。经云是法平等,无有高下。何以说一切凡夫起贪瞋痴处,是如来所住平等法昵?因为一切凡夫所起贪瞋痴,皆因缘所生法。因缘生法,便无自性。凡夫三毒烦恼既由无性随缘起,故凡夫起贪瞋痴处,即是如来所住平等法界。
【佛言童子。云何一切凡夫起贪瞋痴处。是如来所住平等法。文殊师利菩
萨言。世尊。一切凡夫于空无相无愿法中起贪瞋痴。是故一切凡夫起贪
瞋痴处。即是如来所住平等法。】
佛问言,何故一切凡夫起贪瞋痴处,是如来所住平等法?文殊菩萨答言,佛所住平等法,系空无相无愿无作无生无起无为。而一切凡夫即于空无相无愿法中,起贪瞋痴也。因为空无相无愿等,即是无自性。无性能随缘,故于其中起贪瞋痴也。
【佛言童子。空岂是有法而言于中有贪瞋痴。文殊师利菩萨言。世尊。空
是有。是故贪瞋痴亦是有。】
佛言如此说来,空岂不是有法了吗?因为空是有法,于中方有贪瞋痴故。若空是无,于无中焉有贪瞋痴?文殊菩萨言,世尊!空是有法,贪瞋痴亦是有法。
文殊菩萨为何如此作答?因为无性是谓空,而空非是断灭。如果有外为空,那便是断灭空。今无性为空,空无性故,则不碍有。有无性故,则不碍空。空不碍有 ,全空为有,有不碍空,全有即空。全空即有,非有外空,是谓真空。如果有外空 ,便是断灭空,是谓邪空。全有即空,非空外有,是谓妙有。如果空外有,便是定性有,是谓常边有。有是缘起,空是性空。缘起无性,当体即是性空。性空随缘,当体便是缘起。故性空不异缘起,缘起不异性空,性空即是缘起,缘起即是性空。是故空不异有,有不异空,空即是有,有即是空。全空之有,有是幻有。幻有非实 ,非实即空,故空即全有之空。所以文殊菩萨言,空即是有,贪瞋痴亦是有。
【佛言童子。空云何有。贪瞋痴复云何有。文殊师利菩萨言。世尊。空以
言说故有。贪瞋痴。亦以言说故有。如佛说比丘。有无生无起无作无为
。非诸行法。此无生无起无作无为。非诸行法。非不有。若不有者。则
于生起作为诸行之法。应无出离。以有故言出离耳。此亦如是。若无有
空。则于贪瞋痴无有出离。以有空故说离贪等诸烦恼耳。】
佛问文殊菩萨,空为何是有?贪瞋痴为何是有?文殊菩萨答言,空以言语相文 字相故有,贪瞋痴以言语相文字相故有。
一切法性,本来空寂,不可知不可见不可分别。以言语相文字相故,始可知可见可分别,言语相文字相即是有,故空以言语相文字相而有。然言语文字相是幻有 ,幻有者其性本空。故性空无以见,以幻有而见。幻有不自立,以性空而立。此即理不自见,以事而见其理。事不自成,因理而成其事。
如佛说比丘下,是举例作证。例如佛曾语诸比丘言,凡是一切行法,皆是无常 ,故佛说诸行无常。而佛告诸比丘,无生无起无作无为,非常非无常,故无生无起无作无为不是行法。换句话说,生、起、作、为,皆当远离。如此说来,无生无起无作无为,岂非有法吗?因为有无生,佛始教比丘离乎生法,而证无生法;因为有无起无作无为,佛始教比丘离乎有起有作有为,证无起无作无为。若无有无生无起无作无为,则于生起作为诸法,不应出离。以有无生无起无作无为,乃言出离生起作为,证无生无起无作无为也。是知无生无起无作无为,以名字而有。若不借假名 ,佛何以教化比丘?
此空与贪瞋痴亦复如是,空贪瞋痴,名出离诸烦恼也。故以有空故,说出离贪瞋痴诸烦恼。
【佛言童子。如是如是。如汝所说。贪瞋痴等一切烦恼。莫不皆住于空之
中。】
佛即印可曰,如是如是!如汝所说。贪瞋痴等乃至一切法,莫不皆住于空中。毕竟空中建立一切法,一切法皆归毕竟空。毕竟空中建立一切法者,诸法也。一切法皆归毕竟空者,诸法实相也。
【文殊师利菩萨复白佛言。世尊。若修行者。离贪瞋等而求于空。当知是
人未善修行不得名为修行之者。何以故。贪瞋痴等一切烦恼即空故。】
文殊菩萨进一步白佛言,虽然如此,若修行者,离乎贪瞋痴而求于空,是人则 是有所得心,未名善修行者。何以故?因为贪瞋痴一切烦恼,体皆虚妄,如幻非实即是空寂。无法缠缚,亦无法可离。既云性空,即是不可得,既不可得,云何可求
?故起心离贪瞋痴,是有所得心,起心求空,亦是有所得心。以有所得心而求,决定不得佛法。故古德云,无人缚汝,不用求解。
【尔时世尊复语文殊师利菩萨言。童子汝于贪瞋痴。为已出离为未离乎。
文殊师利菩萨言。世尊。贪瞋痴性即是平等。我常住于如是平等。是故
我于贪瞋痴。非已出离亦非未离。】
世尊问文殊菩萨言,汝于贪瞋痴为已出离,为未出离?文殊菩萨答言,贪瞋痴性即是平等,故我于贪瞋痴,非已出离,亦非未出离。
云何贪瞋痴性平等?贪瞋痴性无性,故平等;其性本空,故平等;无所有故平等,不可得故平等,无分别故平等。何故贪瞋痴性无所有,不可得,无分别?以贪瞋痴体即虚妄,无性为性故。
以贪瞋痴性,无性、空、无所有、不可得、无分别故,所以出离未出离,均不可得。
【世尊。若有沙门婆罗门。自见离贪瞋痴。见他有贪瞋痴。即是二见。何
谓二见。谓断见常见。所以者何。若见自身离贪瞋痴即是断见。若见他
身有贪瞋痴即是常见。】
以贪瞋痴不可得故,若有沙门婆罗门,自见离贪瞋痴,或见他人有贪瞋痴,便是二见。因为二见,便是于毕竟空中,生有所得心也。
无论佛道或外道,凡出家者皆称沙门。婆罗门系印度四姓之一,奉事大梵天,修净行者。
何谓二见?谓断见常见。
总之,于有外执空,便是断见。于空外执有,便是常见。当知空非有外空,有无性当体即空。有非空外有,空随缘当体即有。以性空方能随缘,法随缘成即是有
。以随缘便无自性,法无自性便是空。故心经曰,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 ,空即是色。
若自见离贪瞋痴,便是于有外求空,故成断见,若见他人有贪瞋痴,便是于空外取有,故成常见。若见有不异空,空不异有,有即是空,空即是有,于是无所住而生其心。心无所住,则离二边不住于中,是之谓无上菩提。
【世尊。如是之人非为正住。夫正住者。不应于己见胜谓他为劣故。】
世尊?如是之人,非为正住。正住者,无所住也。故谓己见胜,谓他为劣,是心有所住,非正住也。
【尔时世尊复语文殊师利菩萨言。童子。若如是者。住于何所名为正住。
文殊师利菩萨言。世尊。夫正住者无有所住。住无所住。是乃名为正住
之耳。】
世尊问言,住于何所,名为正住?文殊菩萨言,无所住是名正住。
【佛言童子。岂不以住于正道为正住耶。文殊师利菩萨言。世尊。若住正
道则住有为。若住有为则不住于平等法性。何以故。有为法有生灭故。】
佛问言,难道不以住于正道,为正住吗?文殊菩萨答言,世尊!若住于正道,则是有所住,有所住则住于有为。有为法有生住灭三相,有生住灭三相则非平等。若非平等,则非空、无相、无愿、无作、无生无起无为。故不应有所住于正道也。
【尔时世尊复语文殊师利菩萨言。童子。无为是数法不。文殊师利菩萨言
。世尊。无为者非是数法。世尊。若无为法堕于数者。则是有为非无为
也。】
世尊问言,无为是数法不?
色法心法等有为法,名数法。故数法是生灭法,有数量法。如果广说,五阴十二入十八界等有为法数量法,皆为数法。
佛问无为是不是数法呢?文殊菩萨答言,无为非是数法。若无为堕于数者,则是有为,非是无为了。
【佛言童子。一切圣人得无为法不有数耶。文殊师利菩萨言。世尊。非诸
圣人证于数法。已得出离诸数法故。】
佛问言,一切圣人,皆以无为法而有差别。岂不是有数吗?文殊菩萨答言,非是诸圣人证于数法,而是诸圣人已得出离有为,出离数法,而其出离的程度深浅不同,故说一切贤圣以无为法而有差别也。
【尔时世尊复语。文殊师利菩萨言。童子。汝为成就圣法。为成就非圣法
。文殊师利菩萨言。世尊。我不成就圣法。亦不成就非圣法。世尊。如
有化人。为成就圣法。为成就非圣法。佛言童子。化人不可言成就圣法
。亦不可言成就非圣法。文殊师利菩萨言。世尊。佛岂不说一切诸法皆
如幻化。佛言如是。文殊师利菩萨言。世尊。一切诸法如幻化相。我亦
如是。云何可言成就圣法成就非圣法。】
世尊复问文殊菩萨言,汝是成就圣法?还是成就非圣法呢?文殊菩萨言,我不成就圣法,亦不成就非圣法。
因为一切诸法,无非因缘所生,因缘生法,其性空寂,其相如幻如化。因缘生法,皆系幻有徒具假名。例如国家,国家系土地人民主权等因缘而有,当知国家不过是抽象假名,无有实体。家庭系亲缘眷属所成。当知家庭只是一假名。如果家庭有实体者,应该离开亲缘眷属等成员,还有家庭。人系五阴──色受想行识诸因缘所成,当知「人」只是假名。五阴亦非自性有,亦是因缘有,故经云五阴皆空。其性既空,当知亦是假名。世间法亦复如是,例如原子系电子所构成,当知原子无实体,只是假名而已……所以小至原子,乃至无量小,大至天体,乃至无量大,一切诸法,无非因缘生,无非是空,无非是假名。
假名则无实,无实则无所有不可得无住无碍无形无相。无住无碍无形无相,则 横遍竖穷。若谓其有,何处定是?若谓其无,何处不是?世人不知,名之为宇宙。其实谓为宇宙,当有分别,当有起止生灭,来去变化。而此法不生不灭,不一不异 ,不断不常,不来不去。虽毕竟空寂,而万法森罗,虽万法森罗,而毕竟空寂。犹一水含万波,万波入一水。一虚空现十方虚空,十方虚空尽入一虚空。一真法界现十法界,十法界尽归一真法界。如此之法,于佛法中有多名,而其名皆假。或名法界,或名实相,或名中道,或名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真如、第一义空、究竟涅槃
、佛,乃至众生。
何故亦名众生?因为众生亦因缘生法,亦是空,亦是假名,亦是中道义。此即中论所云,因缘所生法,我说即是空,亦为是假名,亦是中道义也!
于此法中,一切诸法皆如幻化,故文殊菩萨言,我不成就圣法,亦不成就非圣法。
【尔时世尊复语文殊师利菩萨言。童子。若如是者。汝何所得。文殊师利
菩萨言。世尊。我得如来平等无自性境界。】
尔时佛复语文殊菩萨言,汝于佛境界何所得?文殊菩萨言,我得如来平等无自性境界。
平等者,无有分别无能无所。无能无所,即是无所得,故平等法即是无所得。法无自性,即是无所有,无所有即是无所得。空、无相、无愿、无作、无生无起无为,即是平等无自性境界,如此境界即是无所得。是知无所得是佛法,有所得即外道法。文殊菩萨所谓得如来平等无自性境界者,即无所得也。
【佛言童子。汝得佛境界耶。文殊师利菩萨言。若世尊于佛境界有所得者
。我亦得于诸佛境界。】
佛言,汝得佛境界吗?文殊菩萨言,如果世尊于佛境界有所得者,我亦得于佛境界。
事实上佛于空无相无愿无作无生无起无为境界,无住为住,住于无住。无得为得,得于无得。无住无得,是实智照真谛。无住为住,无得为得,是权智照俗谛。俗谛是依他起法,法依他起,便无自性,无自性法体即虚妄。凡夫执虚妄为实有,便成遍计执。佛如实知依他起法无自性,空无相无愿无作无生无起无为即无自性,于是依他起当体即是圆成实。故权照俗时,当下即是实照真也。
佛证此法,文殊菩萨亦证此法,故菩萨言若世尊于佛境界有所得者,我亦得于诸佛境界。
【时长老须菩提。问文殊师利菩萨言。大士。如来不得佛境界耶。文殊师
利菩萨言。大德。汝为得声闻境界不。须菩提言。大士。圣心解脱无有
境界。是故我今无境界可得。文殊师利菩萨言。大德。佛亦如是。其心
解脱无有境界。云何而谓有所得乎。】
长老须菩提言,大士!佛不得佛境界吗?大士是菩萨的异名。
文殊菩萨以问为答曰,大德!汝得声闻境界否?声闻境界,亦是以无为法而有差别的,不过声闻人于无为法中,沉空滞寂而已。故大般涅槃经,谓声闻人不见佛性。
云何圣心解脱无有境界?放下有所得心,即是圣心解脱无有境界也。何以故?因为一切法毕竟空,一切法无相无愿无作无生无起无为,云何可得?当知凡有所得 ,其心即被法缚矣。
故文殊菩萨言,佛亦如是,其心解脱无有境界,云何而谓有所得乎?
【须菩提言。大士。汝今说法。可不将护初学心耶。文殊师利菩萨言。大
德。我今问汝。随汝意答。如有良医欲治人病。为将护病人心故。不与
辛酸咸苦应病之药。能令其人病得除差至安乐不。答言不也。文殊师利
菩萨言。大德。此亦如是。若说法师。为将护初学心故。隐甚深法而不
为说。随其意欲演浅义。能令学者出生死苦至涅槃乐。无有是处。】
须菩提言,大士!你宣说如此高深的法,难道不将护初学之心吗?
我们要知道,将护初学心者,绝不可顺其邪念心而歪曲正法。而是要以正法化导,对治其邪念心。文殊菩萨举譬喻言,譬如医师医病,不能只为将护病人之心,而不与辛酸咸苦之药。度化初学亦复如是,若说法师只为将护初学之心,隐甚深正法而不为说,只随初学之意欲说些粗浅义,是不能令学者出生死苦至涅槃乐的。
【说是法时。众中有五百比丘僧。诸漏永尽心得解脱。八百诸天子。远尘
离垢得法眼净。复有七百诸天子。闻其辩才深生信乐。皆发阿耨多罗三
藐三菩提心。】
文殊师利说是法时,五百比丘诸漏永尽心得解脱。诸漏者,系欲漏有漏无明漏
。欲漏者,欲界之烦恼。有漏者,色界无色界之烦恼。无明漏者,三界内之无明。此三种漏,总在三界内。此五百比丘,见思惑已断,三漏永尽。心得解脱,是断尽烦恼障。若以五住地烦恼言,四住地烦恼断,则心得解脱。四住地烦恼者,即见一 处住地(见惑)、欲爱住地(欲界思惑)、色爱住地(色界思惑)、有爱住地(无色界思惑)。所以四住地烦恼即见思惑,四住烦恼断,名断烦恼障。若无明住地断 ,则五住全断成佛。
四住烦恼断,见思惑断,烦恼障断,心得解脱,则出三界得涅槃。无明住地烦恼断,名慧解脱,断所知障则证菩提。佛五住齐断,则证无上菩提,究竟涅槃。
此五百比丘诸漏已尽,见思烦恼已断,心得解脱,已出三界,已证无漏,已得涅槃。此是四果阿罗汉也。
八百诸天子,远尘离垢得法眼净。初果人于四住烦恼中,见一处住地顿破,见惑顿除。永离三途恶障,不失人天之报,故曰远尘离垢。见一切法清净,故曰法眼净。此人已证初果,最多七番生死,即可永离欲界。
七百诸天子,皆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此是大乘根机,发无上菩提心修无上佛道。论其位次,应在初住,以登初住名发心住。
【尔时须菩提复白文殊师利菩萨言。大士。汝颇亦于声闻乘。而生信解。
又以此乘法度众生不。文殊师利菩萨言。大德。我于一切乘皆生信解。
大德。我信解声闻乘。亦信解辟支佛乘。亦信解三藐三佛陀乘。】
须菩提复白文殊菩萨言,汝于声闻乘亦生信解吗?亦以声闻乘法度众生否?文殊菩萨答言,我于一切乘皆生信解。我信解声闻乘,亦信解辟支佛乘,亦信解三藐三佛陀乘。
三藐三佛陀,亦作三藐三菩提。译作正遍知或等正觉。不过三藐三佛陀是约人言,三藐三菩提是约法言。三藐三佛陀乘者,一佛乘也。
文殊菩萨是一乘人,何故言信解一切乘呢?因为一乘者,一切乘皆归一乘。非是于一切乘外,另有一乘。此法只是一出一入而已。若论其出,则一乘出一切乘。若论其入,则一切乘皆入一乘。一真法界,法尔如是。如果一乘外有一切乘,一切乘外另有一乘,何得谓一真法界?当知于一真法界中,一即一切,一切即一,诸法 实相,实相诸法。法本不二,所谓一乘,或一切乘者,唯是心造耳。一即一切,无分别而分别,一生万法也。一切即一,分别而无分别,万法归一也。是故文殊菩萨言,我于一切乘皆生信解。
【须菩提言。大士。汝为是声闻。为是辟支佛。为是三藐三佛陀耶。文殊
师利菩萨言。大德。我虽是声闻。然不从他闻。虽是辟支佛。而不舍大
悲及无所畏。虽已成正等觉。而于一切所应作事未休息。】
须菩提问言,汝是声闻?是辟支佛?抑是佛?
经云若有定法,即非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须菩提此问,即落入定法矣,的是声闻乘见也。
我们说过,一即一切,一切即一。一即一切是无分别而分别,无分别而分别是 理不碍事。一切即一是分别而无分别,分别而无分别是事不碍理。如是互摄互入,圆融无碍,重重无尽,则是事事无碍。这种圆融无碍重重无尽,便是一真法界。
虽是声闻,然是自性所显,故曰不从他闻,此是事不碍理也。虽是辟支佛,而不舍大悲度化众生,入生死而无所畏,是理不碍事也。虽成正等觉,而于一切所应作事,未尝休息,是事事无碍,互摄互入重重无尽也。
【须菩提又问言。大士。汝云何是声闻。答曰。我恒为一切众生说未闻法
。是故我为声闻。】
须菩提问,汝云何是声闻?
所谓声闻者,师以音声说法,弟信受听闻。师弟缘合,无乖于法,谓之声闻。故文殊菩萨言,我恒为一切众生说未闻法,是故我为声闻。
【又问言。汝云何是辟支佛。答曰。我能了知一切诸法皆从缘起。是故我
为辟支佛。】
须菩提问,汝云何是辟支佛?
辟支佛者,重于义理。一切诸法皆从缘起,其理性皆空。不过辟支佛会理沉空 ,而菩萨行空不证,如此差别而已。以菩萨亦行空理故,所以文殊菩萨言,我为辟支佛。
【又问言。汝云何是三藐三佛陀。答曰。我常恒觉一切诸法体相平等。是
故我为三藐三佛陀。】
须菩提又问,汝云何是三藐三佛陀?文殊菩萨答言,我常恒觉知一切诸法,体性和事相平等。
一切诸法,性不碍相,相不碍性,性相圆融,曰性相平等;一切诸法,无决定体相,曰性相平等;一切诸法,无所有不可得,曰性相平等;一切诸法,相即无相 ,如万波之同一水,曰性相平等;一切诸法,互摄互入无有障碍,曰性相平等;一切诸法,空、无相、无愿、无作、无生无起无为,曰性相平等;一切诸法,无有高下,曰性相平等;一切诸法,一法界故,无增无减,不生不灭,不常不断,不一不 异,不来不去,曰性相平等。如是平等,有佛无佛,性相常住。文殊菩萨言,我常恒觉知一切诸法,如此体相平等,同佛知见,故我为三藐三佛陀。
【尔时须菩提又问言。大士。汝决定住于何地。为住声闻地。为住辟支佛
地为住佛地耶。文殊师利菩萨言。大德。汝应知我决定住于一切诸地。】
尔时须菩提复问言,汝决定住于何地?文殊菩萨言,我决定住于一切诸地。
因为一切法无非佛法,佛地随缘现一切地,一切地无性同一佛地。佛地是一,众生以惑业因缘,现有一切地。一切地虚妄现而无自性,故同一佛地。以如是故,佛说一切众生皆有佛性皆当成佛。众生未成佛时本是佛,已成佛后还是佛。既然众生本来是佛,何故成为众生?以惑业因缘,迷失本来,妄为众生耳。以如是因缘,文殊菩萨言,我决定住于一切诸地。
【须菩提言。大士。汝可亦决定住凡夫地耶。答曰如是。何以故。一切诸
法及以众生。其性即是决定正位。我常住此正位。是故我言决定住于凡
夫地也。】
须菩提问言,汝既住于一切诸地,难道汝亦住于凡夫地吗?文殊菩萨答言如是
!因为凡夫地其性即是决定正位故。
一切法及以众生,皆是缘起无性,体本虚妄。虚妄无性,即是决定正性。何以故?因为无性即是空无相无愿无作无生无起无为,而空无相无愿等,即是诸法正性
。故文殊菩萨言,一切诸法及以众生,其性即是决定正位,我常住此正位,是故我言住于凡夫地也。
【须菩提。又问言。若一切法及以众生。即是决定正位者。云何建立诸地
差别。而言此是凡夫地。此是声闻地。此是辟支佛地。此是佛地耶。文
殊师利菩萨言。大德。譬如世间以言说故。于虚空中建立十方。所谓此
是东方。此是南方。乃至此是上方。此是下方。虽虚空无差别。而诸方
有如是。如是种种差别。此亦如是。如来于一切决定正位中。以善方便
立于诸地。所谓此是凡夫地。此是声闻地。此是辟支佛地。此是菩萨地
。此是佛地。虽正位无差别。而诸地有别耳。】
须菩提复问言,若一切法及以众生,即是决定正位,于此决定正位中,云何建立诸地差别呢?
当知诸法无性即是正位,而无性能随缘,随缘而有诸地差别也。譬如虚空是一而无分别,然世间人以心量言说,建立十方虚空。谓此是东方虚空,此是南西北方四维上下方虚空。虽立十方虚空,而不碍虚空是一。虽然虚空是一,而不碍立十方虚空。一不碍多,是理借事显。多不碍一,是事因理成。理事圆融,一切无碍。佛以无碍智,于一说无量,于无量说一。于一说无量,是实智出方便智。于无量说一 ,是方便智合于实智。所以佛于一切法决定正位中,以善权方便故,立诸地差别。谓此凡夫地,声闻地,辟支佛地,菩萨地,乃至佛地。这种道理,即是性空缘起, 缘起性空,无分别而分别,分别而无分别也。
【尔时须菩提。复白文殊师利菩萨言。大士。汝已入正位耶。文殊师利菩
萨言。大德。我虽已入亦复非入。】
须菩提复白文殊菩萨言,大士!汝已入正位了吗?文殊菩萨答言,我虽已入正位,亦复非入。
菩萨与声闻不同,声闻乘人,既入无漏,急取涅槃,不敢再入生死。菩萨行空不证,虽入无漏,而不取涅槃。大悲心切,为度众生故,还入生死。犹如船师,虽登彼岸,为渡人故,还来此岸,往返不停,无有休息。
【须菩提言。大士。云何已入而非入乎。文殊师利菩萨言。大德应知。此
是菩萨智慧善巧。我今为汝说一譬喻。诸有智人以譬喻得解。大德。如
有射师其艺超绝。惟有一子特钟心爱。其人复有极重怨雠。耳不欲闻眼
不欲。或时其子出外游行。在于远处路侧而立。父遥见之。谓是其怨
执弓持箭控弦而射。箭既发已方知是子。其人巧捷疾走追箭。箭未至间
还复收得。言射师者喻菩萨也。一子者喻众生也。怨家者喻烦恼也。言
箭者。此则喻于圣智慧也。大德当知。菩萨摩诃萨。以般若波罗蜜观一
切法。无生正位大悲善巧故。故不于实际作证。而住声闻辟支佛地。誓
将化度一切众生至佛地矣。】
须菩提言,大士!云何已入而非入呢?文殊菩萨言,此是菩萨智慧善巧,非是声闻人所能知者。
接着举譬喻说明。譬如射师,射师者,譬如菩萨。唯有一子,一子者众生也。菩萨视众生,爱如独子,悲心至切。复有极重怨仇,菩萨视烦恼贼如怨家也。耳不欲闻,目不欲见者,六根远离烦恼不染烦恼也。或时其子出外游行,在于远处路侧而立者,六道生死为佛法边外,故曰出外。生死路遥曰远处。不行八正道曰路侧。身心不得安隐,譬如立而无座。其父遥见谓是怨仇者,众生染于烦恼,以染烦恼故 ,名为众生。声闻乘人,畏于生死烦恼,而舍众生。菩萨不尔,愍念众生而欲救拔之。执弓持箭控弦而射者,譬喻菩萨具般若智慧,般若智慧犹若金刚,能破烦恼贼也。箭既发已,是譬喻烦恼障已破。方知是子,譬喻愍念众生,大悲心切,欲救众生而不舍也。箭未至间,还复收得者,菩萨为愍念众生故,不断烦恼障也。入生死救拔也。
此是菩萨与声闻乘不同之处,声闻乘人,断烦恼障后,厌苦情深,舍众生而不顾,急取涅槃。不来三界,不入生死,此是小乘。菩萨不尔,菩萨大悲心切愍念众生,思欲度脱。故不断烦恼障,所谓留惑润生。留惑润生者,于烦恼中,留爱之一念,润生三界。若不如此,菩萨当与二乘无异也。待至金刚喻定以后,所知障与烦恼障,一时顿断。二障断,二我空,二死了,法身圆显。再由法起报,由报起化,倒驾慈航,化现十方,普度一切。此是菩萨智慧善巧,二乘所不能也。
文殊菩萨言,大德当知,菩萨摩诃萨,以般若波罗蜜妙智慧观一切,虽入无生正位,然以大悲善巧故,不于涅槃作证。实际者,涅槃也。而示现声闻辟支佛身,誓将化度一切众生成佛也。
【尔时须菩提。又问文殊师利菩萨言。大士。何等菩萨能行此行。文殊师
利菩萨言。大德。若菩萨。示行于世而不为世法所染。现同世间不于诸
法起见。虽为断一切众生烦恼。勤行精进而入于法界不见尽相。虽不住
有为亦不得无为虽处生死如游园观。本愿未满故。不求速证无上涅槃。
虽深知无我而恒化众生。虽观诸法自性。犹如虚空。而勤修功德净佛国
土。虽入于法界见法平等。而为庄严佛身口意业故不舍精进。若诸菩萨
。具如是行乃能行耳。】
须菩提又问,何等菩萨能行此行?
当知得无生法忍菩萨方能行此行也,得无生法忍菩萨,智慧圆明,权实无碍。 于一切法无性能随缘,随缘不失性,虽证寂灭而不住涅槃,虽入生死而不滞生死。
菩萨示行于世,是无性随缘,示现行于世间也。不为世法所染,是随缘不失性也。
无性(即无生)随缘现同世间,然不于世间诸法起执着见。此是随缘而不染也
。
虽为断一切众生烦恼勤行精进入于法界,而不见尽相。菩萨心无所住度尽一切众生而无众生相也。四无量心云众生无边誓愿度,烦恼无尽誓愿断,法门无量誓愿学,佛道无上誓愿成。总说即无性能随缘,随缘不失性也。
虽不住有为,亦不得无为。无为非是有法,若有无为可得,则此无为应是有为
。只为对有为法,假立无为名而已。今有为既是虚妄,则无为何有?当知无性能随缘,则离无为,随缘不失性,则离有为。故菩萨不住有为,亦不得无为。
虽处生死,如游园观。菩萨如实知生死如幻,故虽处生死如游园观。其本愿誓度一切众生,故本愿未满,不求速证无上菩提。当知众生者,佛之法身也。何以故
?所谓众生者,五阴也。鸠摩罗什大师,译五阴为五众。心经云五阴皆空,五阴空则不生不灭,故五阴空即佛法身也。
虽深知无我,是达无性也。而恒化众生,是遍随缘也。菩萨以此起波罗蜜行,不变随缘,随缘不变。随缘不变,深知无我也。不变随缘,恒化众生也。
虽观诸法自性犹如虚空,而勤修功德净佛国土。诸法自性无性,故犹如虚空。而随缘勤修功德,净佛国土。自不为粗业谓之功,教他不为粗业谓之德。自不为粗业,复令他不为粗业,谓之净佛国土。
虽入于法界,见法平等,而为庄严佛身口意业故,不舍精进。法界有十,为佛法界,及菩萨、缘觉、声闻、天、人、阿修罗、鬼、畜生、地狱。除佛法界,大菩萨入九法界度众生,而如实知九法界同是一真法界。虽如实知一真法界,为度众生 故,不舍精进。庄严佛身口意业,即是度众生也。佛以相好光明度众生,是庄严身业。佛说法度众生,是庄严口业。佛以神通变化度众生,是庄严意业。
若诸菩萨具如是行,乃能行耳。
【尔时须菩提复白文殊师利菩萨言。大士。汝今说此菩萨所行。非诸世间
所能信受。文殊师利菩萨言。大德我今为欲令诸众生永出世间。说诸菩
萨了达世法出离之行。】
须菩提言,大士!汝今说菩萨所行,系得无生法忍菩萨所行,非是其余一般世间所能信受者。须菩提的意思是说,一切世间只能信受世间法,无法信受波罗蜜法
。
文殊菩萨答言,我本不欲令诸世间,信受世间法。而是令诸世间出离世间,修波罗蜜行。故为说诸菩萨了达世间无常法,而令众生出离虚妄生死,登究竟彼岸也
。
【须菩提言。大士。何者是世法。云何名出离。文殊师利菩萨言。大德。
世间法者所谓五蕴。其五者何。谓色蕴受蕴想蕴行蕴识蕴。如是诸蕴。
色如聚沫。受如浮泡。想如阳焰。行如芭蕉。识如幻化。】
须菩提问言,何者是世间法?云何为出离?文殊菩萨答言,世间法者,所谓五蕴。文殊菩萨先说明何为五蕴,然后再说云何出离。
有三种世间,所谓众生世间,国土世间,五蕴世间。众生是世间正报相,国土是世间依报相,五蕴是世间依正二报的根本。故说五蕴,即是说一切世间法。五蕴者,色受想行识也。
蕴是蕴聚义,谓此五法皆系多缘蕴聚所成。质碍名色,领纳称受,取相名想,造作名行,了别名识。此五法既是众缘和合而有,故体即虚妄。以虚妄故,现无常相。色如聚沫,受如浮泡,想如阳焰,行如芭蕉,识如幻化,皆无常相也。
【是故此中无有世间亦无诸蕴及以如是言说名字。若得是解心则不散。心
若不散则不染世法。若不染世法即是出离世间法也。复次大德。五蕴诸
法。其性本空。性空则无二。无二则无我我所。无我我所则无所取着。
无所取著者即是出离世间法也。】
以下说明云何出离。既然五蕴虚妄,于虚妄中无有世间,亦无诸蕴,其名字皆假立。若了解世间本空,无所有不可得,则心绝攀缘。心绝攀缘则不散驰,心不散驰,则不染世法。不染世法,名为出离世法也。
再者,五蕴本空,性空则无二无分别,无二无分别则无我及我所,无我我所,则不以我取着我所。无所取着,即是出离世间法也。
【复次大德。五蕴法者。以因缘有。因缘有故则无有力。无力则无主。无
主则无我我所。无我我所则无受取。无受取则无执竞。无执竞则无诤论
。无诤论者是沙门法。沙门法者知一切法。如空中响。若能了知一切诸
法如空中响。即是出离世间法也。】
再者,五蕴系因缘有,因缘有则无有力──无力者无自性也──无自性则无主 ,无主则无我我所,无我我所则无受者,无受者则无执着争竞,无执竞则无诤论,无诤论是沙门法。沙门法者,如空中响。空中响犹登山高呼,则有回响,此响虚妄不实。若知一切法虚妄不实如空中响者,即是出离世间法也。
【复次大德。此五蕴法同于法界。法界者则是非界。非界中。无眼界无色
界无眼识界。无耳界无声界无耳识界。无鼻界无香界无鼻识界。无舌界
无味界无舌识界。无身界无触界无身识界。无意界无法界无意识界。此
中亦无地界水界火界风界虚空界识界。亦无欲界色界无色界。亦无有为
界无为界。我人众生寿者等。如是一切皆无所有。定不可得。若能入是
平等深义。与无所入而共相应。即是出离世间法也。】
五蕴法同于法界,而法界非界。非界者,无界也。大般若经五七四,曼殊师利 分云,一切法空,说为法界,即此法界,说为菩提。法界菩提,俱离性相,由斯故说一切法空。五蕴皆空,空无有界,故曰无界。兹举例说明,犹东方虚空,南西北方四维上下虚空,同一虚空,而虚空无分四方四维上下,故曰法界者则是非界。五蕴性空,亦复如是。
五蕴法同于法界者,诸法无相也,以法界无界故。犹万波同于一水。诸法无相者,诸法实相也。以无相法不生不灭,不生不灭即是实相。于实相中,诸法无界无分别,犹万波一水,水无分别也。是故无眼界色界眼识界,乃至无意界无法界无意识界;无地水火风空识界;无欲界无色界无无色界;无有为界与无为界;无我人众生寿者界等。如是一切界皆无所有不可得,是为平等义。能入是平等义者,即无所入,故曰与无所入而共相应。这便是出离世间法也。
【说是法时会中比丘二百人。永尽诸漏心得解脱。各各脱身所着上衣。以
奉文殊师利菩萨而作是言。若有众生得闻于此甚深妙法应生信受。若不
生信欲求证悟终不可得。】
文殊菩萨说是法时,二百比丘永尽诸漏心得解脱。各脱所着上衣奉上文殊菩萨 ,而作是言,如此甚深妙法,若不信而欲求证无上菩提者,终不可得也。
【尔时长老须菩提语诸比丘言。汝何所得以何为证。诸比丘言。大德。无
得无证是沙门法。所以者何。若有所得心则动乱。若有所证则自矜负。
动乱矜负堕于魔业。若有自言我得我证。当知则是增上慢人。】
长老须菩提问此二百比丘言,汝何所得?以何为证?
当知于毕竟空中,无有所得,无有所证。于无相、无愿、无作、无生无起无为 ,无有所得无有所证。若谓有得有证,即违空无相无愿无作无生无起无为义。便是无得谓得,无证言证,是增上慢人。
故诸比丘言,无得无证,方真是沙门。若心有所得,其心便随境动乱。若有所 证,便矜持自负。动乱矜负,便堕魔业。若有自言我得我证者,便是增上慢人。
【佛言。诸比丘。汝等审知增上慢义不。诸比丘答言。世尊。如我意者。
若有人言我能知苦。是不知苦相而言我知。我能断集证灭修道。是不知
集灭道相。乃至而言我能修道应知此是增上慢人。所以者何。苦相者即
无生相。集灭道相。即无生相。无生相者即是非相。平等相是诸圣人。
于一切法得解脱相。是中无有知苦断集。证灭修道。如是等相而可得者
。若有众生得闻如是一切诸法平等之义。而生惊怖。应知是为增上慢者
。】
佛问诸比丘言,汝等确实知道增上慢义否?诸比丘言,世尊!无苦集灭道,是真实义。因为苦相集相灭相道相,即是毕竟空,即是无生。以四谛相,缘生无性故
。若有人言,我能知苦断集证灭修道,此人实是不知毕竟空无生义,而妄谓知苦断集证灭修道。此者便是增上慢人。
所以者何?因为苦集灭道相,即是无生。无生相即是非相,即是平等相,以法若无生,即无分别即无高下故。悟此无生相平等相,便是诸圣人,于一切法获得解脱相。所以于无生平等中,无分于知苦断集证灭修道。如是无生平等相,无有可得者。
若有众生,闻此一切诸法平等之义,而生惊怖,不相信者,应知是为增上慢人
。
【尔时世尊即告之言。善哉善哉。诸比丘。如汝所说。如是如是。须菩提
。汝等当知此诸比丘。已于过去迦叶佛所。从文殊师利童子。得闻如是
甚深之法。以闻法故疾得神通。今复得闻随顺不逆。须菩提。若复有人
于我法中。得闻斯义生信解者。皆于来世见弥勒佛。若未发大乘意。于
三会中悉得解脱若已发大乘意者。皆得住于堪忍之地。】
佛印可曰,如是如是!复告须菩提云,汝等当知,此二百比丘,已在过去迦叶 佛时,从文殊师利得闻此甚深法。以闻此法故,疾得神通。今复得闻,故能随顺不逆。
若复有人,于我法中得闻是经,生信解者,皆于来世见弥勒佛。
弥勒菩萨,今在兜率天内院。于第十小劫减劫中,人寿减至八万岁时,距今五十六亿七千万年,下生此土。于华林园,龙华树下成道。三番法会普度众生。
发大乘意,即发菩提心。未发大乘意者,于龙华三会悉得解脱。解脱者,断烦恼出三界也。已发大乘意者,皆得住于堪忍之地。堪忍地者,初地之异名也。
【尔时善胜天子白文殊师利菩萨言。大士。汝常于此阎浮提中。为众说法
今兜率天上有诸天子。曾于过去值无量佛。供养恭敬种诸善根。然生在
天中耽着境界。不能来此法会而有听受。昔种善根今将退失。若蒙诱诲
必更增长。惟愿大士。暂往天宫。为彼诸天弘宣法要。】
尔时善胜天子,请文殊菩萨至兜率天,为诸天子说法。先述彼诸天子善根深植 ,殊堪造就。次明彼诸天子,耽着天福未来听经,善根将失。最后乞请为诸天子说法以资救拔。
【尔时文殊师利菩萨。以神通力即于其处。忽然化作兜率天宫。如其所有
悉皆备足。令善胜天子及此会中一切人天。皆谓在于彼天之上。具见于
彼种种严饰。园林池沼果树行列殿堂楼阁。栋宇交临绣柱承梁雕间户
。攒栌叠栱磊砢分布。称宝为台庄严绮错。其台极小犹有七层。或八层
九层。乃至高于二十层者。一一台上处处层级。皆有众天女。盛年好色
手足柔软。额广眉长面目清净。如金罗网常有光明。亦如莲华离诸尘垢
。发言含笑进止回旋。动必合仪丽而有则。譬如满月人所乐见。笙篌琴
瑟箫笛钟鼓。或歌或啸音节相和。妙妓成行。分庭共舞。如是等事宛然
备瞩。】
菩萨为折伏骄慢难调众生,是以示现神通而化度之。今欲升兜率说法,先折伏其矜负之心,故现神通。
攒栌叠栱,磊砢分布。柱上的斗栱,雕刻精致,而众多重叠。磊砢,众多的样子。
【时善胜天子。见自宫殿及其眷属欢娱事已。心生疑怪。白文殊师利菩萨
言。奇哉大士。云何令我及以大众瞬息之间而来至此。】
善胜天子,疑怪而问。
【尔时长老须菩提。语善胜天子言。天子。我初亦谓与诸大众皆共至于兜
率陀天。而今乃知本来不动。曾不共往彼天之上。如是所见皆是文殊师
利菩萨三昧神通之所现耳。】
须菩提告善胜天子,如是所见,是文殊菩萨三昧神通所现耳。
【时善胜天子即白佛言。世尊。文殊师利菩萨。甚为希有。乃能以三昧神
通不思议力。令此众会不动本处而言至此兜率陀天。】
善胜天子,向佛赞文殊菩萨。
【佛言天子。汝但知文殊师利童子神通变化少分之力。我之所知无有量也
。天子。以文殊师利神通之力。假使如恒河沙等诸佛国土。种种严好各
各不同。能于一佛土中普令明见。又以如恒河沙等诸佛国土。集在一处
状如缯束。举掷上方不以为难。又以如恒河沙等诸佛国土。所有大海置
一毛孔而令其中众生。不觉不知无所触娆。又以如恒河沙等诸佛国土。
所有须弥山王以彼众山内于一山。复以此山内于芥子。而令住彼山上一
切诸天。不觉不知亦无所娆。又以如恒河沙等诸佛国土。其中所有五道
众生置右掌中。复取是诸国土一切乐具。一一众生尽以与之等无差别。
又以如恒河沙等诸佛国土。劫尽烧时。所有大火集在一处。令其大小如
一灯炷。所有火事如本无别。又如恒河沙等诸佛国土。所有日月若于一
毛孔。舒光映之普令其明隐蔽不现。天子。我于一劫若一劫余。说文殊
师利童子三昧神通变化之力。不可穷尽。】
世尊赞文殊师利菩萨诸神通事,文显易明,勿须解释。
【尔时魔波旬自变其身作比丘形。在于会中却坐一面。白佛言。世尊。我
今闻说文殊师利童子神通之力。不能信受。唯愿世尊。令于我前现其神
力使我得见。尔时世尊知是恶魔变为比丘。欲令众生善根增长。故告文
殊师利菩萨言。汝应自现神通之力。令此会中无量众生咸得善利。】
魔波旬,译曰杀者,杀人慧命故。波旬化作比丘相,请佛令文殊菩萨现神通事
。诸菩萨为降伏恶魔,均以神通折伏之。
佛令文殊菩萨现神通,俾令法会大众,咸得善利。所谓善利者,现前后世均得利益。或现前虽不得利益,而后世得利益,亦谓之善利。如果现前得利益,后世不 得利益,或者现前后世均不得利益,不得谓之善利。
云何后世得利益?所谓后世得利益者,令人得解脱也。若不得解脱,纵生人天 ,报尽还须堕落,不得谓后世得利益。根据这种道理可知,能令人了生死出三界者 ,始称为善利。生死有二种,分段生死与变易生死。了分段生死,或进而了变易生死,称为善利。
文殊师利所说不思议佛境界经释义(卷下)
【尔时文殊师利菩萨受佛教已。实时入一切法心自在神通三昧。入此三昧
已起神通力。现于如上所说神变之事。显然明着皆悉现前。如佛所言不
增不减。预斯会者靡不咸见。是时大众此神力。叹未曾有。同声唱言
。善哉善哉。诸佛如来。为众生故出现世间。复有如是善权大士。同出
于世。而能现此不可思议威神之力。】
文殊菩萨受佛教已,便入一切法心自在神通三昧,起神通力,如如来所说,现神变之事。参预法会大众皆见神变事,叹未曾有……
【尔时恶魔见此种种神变事已。欢喜踊跃礼文殊师利菩萨足。合掌恭敬而
向如来。作如是言。文殊师利童子甚为希有。乃能现是不可思议神通变
化。诸有闻者孰不惊疑。若有众生得闻此事。能生信受。假使恶魔如恒
河沙。欲为恼害终不能也。】
尔时波旬见此神变,欢喜踊跃,顶礼文殊菩萨,合掌向佛。先赞神变,后言魔不能害。
【世尊。我是恶魔。常于佛所。伺求其便。心恼害一切众生。若见有人
精勤习善。必以威力为其障碍。】
【世尊。我从今日深发誓心。但此法门弘宣之处。所在国土城邑聚落。百
由旬内我在其中。譬如盲者无有所作。不于众生而生侵恼。若见有受持
读诵思惟解释是经者。必生尊重供给供养。世尊我之俦党。乐于佛法而
生留难。若见有人修行于善。要加逼沮令其退失。我今为断如是恶事说
陀罗尼。即说咒曰
怛侄他阿么黎(一)毗么黎(二)耻(音天以反)哆答鞞(三)阿羯波
是多设咄(四)誓曳(五)誓耶末底(六)输(去声)婆末底(七)
睒迷(去声下两字同)扇底(八)阿普迷(九)普普迷(十)地(十
一)阿契(十二)莫契(十三)佉契(十四)弭履罗(十五)阿伽(去
声)迷(十六)普罗(十七)普罗普罗(十八)输(上声下同)迷输输
迷(十九)地地(二十)阿那跋底(二十一)耻哆答鞞(二十二)
讫里多遏梯(二十三)讫里多毗(入声)提(二十四)毗卢折(音之热
反)担(音丁合反 二十五)萨达摩婆拿(上声)拘(二十六)曷写苏
怛罗写陀路迦(二十七)阿(入声)跋罗自多伊婆苏履耶(二十八)】
魔波旬继发誓言,有此法门弘宣之处,百由旬内,我在其中犹如盲者,不于众生而生侵恼。若有受持读诵思惟解释此经者,必生尊重供给供养。我等魔党,乐于佛法而生留难,我今誓断如是恶事。并说陀罗尼如文
【世尊。此陀罗尼拥护法师。能令其人勇猛精进辩才无断。一切恶魔无能
得便。更令其魔心生欢喜。以衣服卧具饮食汤药。诸有所须而为供养。
世尊。若有善男子善女人。受持此咒日夜不绝。则为一切天龙干闼婆阿
修罗迦楼罗紧那罗摩罗伽人非人等常所守护。一切怨憎不能为害。佛
语魔言。善哉善哉。汝今说此陀罗尼。令恒河沙等无量世界六种震动。
魔王当知。汝此辩才。皆是文殊师利。童子神力所作。文殊师利菩萨。
以神通力令魔波旬。说此咒时。众中三万人。皆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心。】
世尊!此咒功德力,能拥护法师,令其勇猛精进辩才无断,一切恶魔不能得便侵害。且能令魔心生欢喜,以四事及余供养。若有人受持此咒日夜不绝,则为天龙八部之所守护,一切怨憎不能为害。
世尊赞言善哉,谓波旬曰,汝说此咒,令无量世界六种震动。当知汝此辩才,皆是文殊师利,神力所作。
文殊菩萨以神力令波旬说此咒时,众中三万人皆发无上菩提心。
【尔时文殊师利菩萨。作是变已。摄其神力。即告善胜天子言。天子我今
欲诣兜率陀天。汝可先往令其众集。】
文殊菩萨,允往兜率天说法。
【时善胜天子。闻是语已与其眷属。右繞于佛及文殊师利等菩萨大众。于
会中没须臾之间到彼天宫。至天宫已。普告众言。汝等当知文殊师利菩
萨摩诃萨。愍我等故欲来至此。汝等诸天皆应舍离放逸诸乐而共来集。
为听法故。】
时善胜天子,先返兜率天,约束天众。须臾之间,为时极短。一日一夜,有三十须臾。
【时善胜天子。作是语已。于天宫中建立道场。其场广博清净严好。以天
如意众宝所成。东西三万二千由旬。南北一万六千由旬。又于其中置无
量百千师子之座。其座高广种种庄严。以天宝衣而覆其上。时善胜天子
。严办道场及师子座已。曲躬合掌。遥向文殊师利菩萨。而作是言。我
至天宫所为事毕。唯仁降止今正是时。尔时文殊师利菩萨与诸菩萨。一
万二千人。大声闻一千五百人。及余无量百千天龙夜叉干闼婆等。从坐
而起顶礼佛足。右繞三匝。于如来前没而不现。须臾之顷至兜率陀天。
诣道场中如其敷拟各坐其座。】
善胜天子建立道场,安置师子座,遥请文殊师利菩萨莅临说法。尔时文殊菩萨与诸菩萨一万二千人,大声闻一千五百人,及余无量百千天龙八部等,礼佛后往兜率天。于极短时间即至兜率天,到已各坐其师子座。
【尔时四天王天。三十三天。夜摩天化乐天他化自在天。及色界中诸梵天
众。递相传告而作是言。今文殊师利菩萨。在兜率陀天欲说大法。我等
应共往诣其所。为欲听闻所未闻法。及见种种希有事故。作是语已。欲
色界中无量阿僧祇。诸天子众。于须臾顷。各从所住。而来共集兜率天
宫。以文殊师利菩萨威神之力。其道场中悉皆容受而无迫隘。】
四王天是欲界六天之第一,居须弥山半腹,为帝释之外将。须弥山半腹有一山 ,名由犍陀罗,山有四头,四天王各居其一。东方持国天王,南方增长天王,西方 广目天王,北方多闻天王。东方天王领干闼婆及毗舍遮,护东胜身洲。南方天王领鸠盘荼及薜荔多,护南阎浮洲。西方天王领诸龙及富单那,护西牛货洲。北方天王领夜叉及罗叉,护北拘卢洲。
梵语忉利天,译作三十三天,系欲界第二重天,居须弥山顶。中央为帝释天,四方各有八天,合为三十三天。夜摩天系欲界第三天,四王忉利系地居天,自此天以上为空居天。化乐天系欲界第五天。他化自在天系欲界第六天。欲界诸天,皆悉传告文殊菩萨将于兜率天说法。色界诸梵天众,亦递相传告,文殊菩萨将于兜率天说法。于是欲界色界诸天,共集兜率天宫,听文殊菩萨说法。以文殊菩萨威神力故 ,其道场中悉皆容受而无迫隘。
【尔时善胜天子。白文殊师利菩萨言。大士。今此大众悉已来集。愿以辩
才阐明法教。时文殊师利菩萨普告众言。诸仁者。若诸菩萨。住四种行
。则能成就一切善法。何等为四。一者持戒。二者修禅。三者神通。四
者调伏。若能持戒则成就多闻。若能修禅则成就般若。若得神通则成就
胜智。若住调伏则能成就心不放逸。是故我言若诸菩萨住于四行则能成
就一切善法。诸仁者。当知持戒具足八法而得清净。何等为八。一者身
行端直。二者诸业淳净。三者心无瑕垢。四者志尚坚贞。五者正命自资
。六者头陀知足。七者离诸诈伪不实之相。八者恒不忘失菩提之心。是
名持戒八种清净。】
尔时善胜天子,请文殊菩萨说法。文殊菩萨告大众言,菩萨住四种行,则能成就一切善法。何等为四?一者持戒,二者修禅,三者神通,四者调伏。接着便作分别解说。
若能持戒,则成就多闻。当知不持戒人,则有三过,三过者不信、难教、懈怠
。信为道元功德母,若人不信,则不信佛,不信法,不信僧,不信戒。若人难教,则无善根违逆佛教,无善根违逆法教,无善根违逆师僧之教,无善根违逆律仪教。 若人懈怠,则一切善法不能成就。有如是过,则障其多闻智慧。若能持戒,则成就多闻智慧。不过多闻须是不取相,多闻而不取相,方能成就智慧。如果取着于相,便反增进我见障乎智慧了。
若能修禅,则成就般若。禅者禅定也,般若者智慧也。散乱心不生智慧,定心始生智慧。故持戒能生定,修定能发慧,以戒定慧功德,则能成就一切善法。
若得神通,则成就胜智。定能发通,神通即胜智。例如佛于一说无量,于无量说一;于有说无,于无说有;说法无量劫而无一法可说,于不可说法而宣说无量劫
;万法森罗而毕竟空寂,于毕竟空中而万法森罗;不动一尘而恒遍十方,恒遍十方而不动一尘;于一念中见无量劫,摄无量劫入于一念。如是种种,即佛大神通智慧也。
若住调伏,则能成就心不放逸。调伏者,律仪戒也。若不违律仪者,则有惭有愧。若有惭有愧,则心不放逸。心无放逸,则能恭敬三宝,生一切善法。不过此处 所谓调伏者,有调伏众生之意。是故文殊菩萨言,若菩萨住于持戒修禅神通调伏等四法,则能成就一切善法。
以下更作进一步解释。诸仁者!当知持戒应具足八法而得清净。一者身行端直
。此是身业清净。云何身业清净?身无犯杀盗淫(在家不犯邪淫),则身业清净。身行端直者,无杀盗淫行也。二者诸业淳净。业有其三,即身业语业意业。身无杀盗淫,则身业淳净。语无妄语恶口绮语两舌,则语业淳净。意无贪瞋痴,则意业淳净。三者心无瑕垢。烦恼为瑕垢,心无烦恼,即心无瑕垢。四者志尚坚贞。心之所向曰志,坚贞者不污染于尘也。志向要坚贞,不为尘所污染。五者正命自资。正命自资者,如法求资生也,不邪命自活也。六者头陀知足。头陀行有十二,一、着纳衣。亦曰粪扫衣。二、但三衣。除僧伽梨,郁多罗僧,安陀会等三衣外,不畜长衣
。三、乞食。但行乞食,不受他请。四、不作余食法。戒制比丘午前正食后,欲更食者,应作余食法。即请一尚食比丘先少食,然后方食,此名余食法。头陀行者, 不作此法。五、一坐食。午前一坐食,若已起坐,即不更坐食。六、一抟食。头陀乞食时,若一抟落钵中(一搏即一丸饭也)即不更乞,示节量知足。七、阿兰若。即空闲处,身离愦闹,心离欲盖。八、冢间坐。住于坟墓之间。九、树下坐。有树为荫,即坐而宿。十、露地坐。树下犹有荫覆,露地无覆,即坐而宿也。十一、随处坐。有草地即坐,不计树下露地也。十二、常坐不卧。头陀行者,常坐不卧,即俗所谓不倒单也。行以上十二法,故曰头陀知足。
七者离诸诈伪不实之相。离巧言令色也。八者恒不忘失菩提之心。菩提心者,成佛心也,成佛心者,度一切众生心也。以上八种,是名持戒八种清净。
【复次诸仁者。应知多闻亦以八法而得清净。何等为八。一者敬顺师长。
二者摧伏憍慢。三者精勤记持。四者正念不错。五者说释无倦。六者不
自矜伐。七者如理观察。八者依教修行。是名多闻八种清净。】
多闻亦有八法而得清净,一者敬顺师长。敬顺师长,应对师长至诚恭敬,对师长无有违戾之语,应不习近恶知识,不可求师长之短。
二者摧伏憍慢。憍慢者,不孝顺父母,不恭敬师长,我慢贡高,以致如此。如是之人,邪恶熏心,多闻不增智慧,反生自举陵他之过。
三者精进记持。多闻者应精进于记忆与行持。随闻随忘,多闻何益?虽多闻而无益于行持,空闻何用?
四者正念不错。正念不错者,不失正念也。正念不失,则有正见、正思惟、正语、正业、正命、正精进、正定,如是正念现前矣。此言多闻者,有助于正道也。
五者说释无倦。多闻非止于自我行持,应为人解说释义,无有疲倦。
六者不自矜伐。矜伐者,自夸多闻,以陵他人也。若自夸陵他,多闻反成其恶
。
七者如理观察。如理观察者,心无所住,不取于相,以无住心,契无相法也。
八者依教修行。多闻之旨,在于修行也。
以上八种,是名多闻八种清净。
【复次诸仁者。应知禅定亦以八法而得清净。何等为八。一者常居兰若宴
寂思惟。二者不共众人群聚谈说。三者于外境界无所贪着。四者若身若
心舍诸荣好。五者饮食少欲。六者无攀缘处。七者不乐修饰音声文字。
八者转教他人令得圣乐。】
禅定亦以八法而得清净。一者常居兰若宴静思惟。兰若即阿兰若,寺院之总名
。译为无诤声,空寂处。宴静者,安静思惟,修习禅定也。
二者不共众人群聚谈说。远离愦闹也。佛言比丘相处,行于二事,一者圣说法 ,二者圣默然。圣默然即修禅定也。
三者于外境界无所贪着。心不随境转,善心一处住不动也。
四者若身若心,舍诸荣好。身贪荣好成五欲,心贪荣好成五盖。修习禅定,应弃五欲诃五盖,所以若身若心舍诸荣好。
五者饮食少欲。修习禅定,应知量节食,少欲知足。
六者无攀缘处。修习禅定,须无攀缘心,多攀缘多烦恼,害诸禅定。
七者不乐修饰音声文字。不乐修饰音声文字者,不取相也。
八者转教他人,令得圣乐。圣乐者,禅乐也。以此禅乐,自利利人。
以上八法,是名多闻八种清净。
【复次。诸仁者。应知般若亦以八法而得清净。何等为八。一者善知诸蕴
。二者善知诸界。三者善知诸处。四者善知诸根。五者善知三解脱门。
六者永拔一切烦恼根本。七者永出一切盖缠等惑。八者永离一切诸见所
行。是名般若八种清净。】
般若亦以八法而得清净。一者善知诸蕴。诸蕴者,色受想行识五蕴也。善知五蕴如幻,其性皆空。
二者善知诸界。诸界者,六根六尘六识十八界。善知诸法空相,无十八界之分别。
三者善知诸处。六根六尘是生识之处,名十二处。善知诸法空相,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声香味触法。
四者善知诸根。诸根者,眼耳鼻舌身意。善知诸法空相,无眼耳鼻舌身意。
五者善知诸解脱门。以上蕴界处是世间法,三解脱门是出世间法。诸解脱门者 ,空解脱门,无相解脱门,无愿解脱门。以般若无生智观照,世间法出世间法,有为法无为法,有漏法无漏法等一切法,乃至诸佛十力四无畏十八不共法,皆无性不可得。故善知诸解脱门者,善知诸解脱门无性不可得也。
六者永拔一切烦恼根本。一切烦恼根本者,无明也。般若智慧,能破住地无明 ,故曰永拔一切烦恼根本。
七者永出一切盖缠等惑。盖缠者,是总诸一切烦恼,非止于五盖十缠。般若智慧,最极明利,犹若金刚,能破四住地烦恼。四住地烦恼,即见一处住地,欲爱住地,色爱住地,有爱住地,简称为见思惑。四住地烦恼,由无明住地生,无明住地最为有力。如果单说五盖十缠,五盖为贪欲盖,瞋恚盖,掉悔盖,睡眠盖,疑盖。十缠者,无惭,无愧,睡,悔,悭,嫉,掉,眠,忿,覆。此十种法,缚着行人不得出离,故名为缠。
八者永离一切诸见所行。诸见者,略说有身见,边见,邪见,见取见,戒取见
。此五见为五利使,对境即起故。广说有六十二见,大般若经开十四难为六十二见
。其所开六十二见者,于过去计五蕴为常、为无常、为亦常亦无常、为非常非无常
。此四句历五蕴成二十句。于现在五蕴计为有边、为无边、为亦有边亦无边、为非有边非无边。此四句历五蕴成二十句。于未来五蕴计为如去、为不如去、为亦如去 亦不如去、为非如去非不如去。此四句历五蕴成二十句。三世共成六十句,再加身与神我为一为异二句,成六十二种邪见。如是一切诸见所行,皆悉永离,于是见惑破执见破,则般若智慧现前。般若智慧现前,则不见一法有,不见一法无,不分别于法,不取着于法,不行于法,是名般若清净。
【复次。诸仁者。应知神通亦以八法而得清净。何等为八。一者见一切色
无有障碍。二者闻一切声无所限隔。三者遍知众生心之所行。四者忆念
前际无碍无着。五者神足游行遍诸佛国。六者尽一切漏而不非时。七者
广集善根而离诸散动。八者如初发誓愿恒为善友广济众生。是名神通八
种清净。】
神通亦以八法而得清净。一者见一切色无有障碍。此天眼通也。
二者闻一切声无所限隔。此天耳通也。
三者遍知众生心之所行。此他心通也。
四者忆念前际无碍无着。此宿命通也。
五者神足游行遍诸佛国。此神足通也。
六者尽一切漏而不非时。此漏尽通也。
七者广集善根而离诸散动。此善心一处住不动,定也。
八者如初发誓愿,恒为善友,广济众生。初发誓愿即初发菩提心。菩萨发菩提心,乃为成佛度众生也。故菩萨不忘初心,恒为众生之善知识而济度之。以上八法 ,是名神通八种清净。
【复次。诸仁者。当知于智亦以八法而得清净。何等为八。一者苦智遍知
五蕴。二者集智永断诸爱。三者灭智观诸缘起毕竟不生。四者道智慧证
有为无为功德。五者因果智知业与事无有相违。六者决定智了知无我无
众生等。七者三世智善能分别三世轮转。八者一切智智。谓般若波罗蜜
于一切处无不证入。是名为智八种清净。】
智亦以八法而得清净。一者苦智,遍知五蕴。苦即五受蕴也,有此五蕴身心乃有诸苦。不过成实宗云,三界为苦谛。那是约依报说,所以出三界便是离苦。
一般说来,有二苦三苦八苦等。二苦者身苦心苦,身即是色,心即是受想行识
。三苦者,苦苦坏苦行苦。苦缘逼恼身心为苦苦,五蕴变坏为坏苦,五蕴身心念念迁流为行苦。八苦者,生苦,老苦,病苦,死苦,爱别离苦,怨憎会苦,求不得苦 ,五盛蕴苦。综观八苦,无一非五受蕴苦。故苦者,五受蕴也。今苦智遍知五蕴者 ,知五蕴皆空也。
二者集智永断诸爱。所谓集为苦因,而集者即十二因缘中无明行爱取有五支。无明为过去世之烦恼,行为过去世之业。爱取为现在世烦恼,有支为现在世业。故集者,烦恼业是。无明是十二因缘的根本,无明灭则十二因缘次第灭。而现在世爱 ,即过去世无明。故集智者,永断诸爱。
三者灭智,观诸缘起毕竟不生。缘起无性,无性则无生。如是知者,是为灭智
。
四者道智,能证有为无为功德。修道未证灭前,是有为功德。既证灭后,是无为功德。
五者因果智,知业与事无有相违。业者因也,事者果报也。造善业因,必得乐果报,造恶业因,必得苦果报,因果不爽,如是知者,是为因果智。
六者决定智,了知无我无众生等。决定知诸法缘生,性毕竟空也。于毕竟空中 ,我人众生寿者相,皆如幻化,是为决定智。
七者三世智,善能分别三世轮转。善能分别三世轮转智者,善能分别十二因缘智也。过去世无明行为因,有现在世识名色六入触受。现在世爱取有为因,有未来世生老死,是为三世轮转。若无明行爱取有灭,则余七支灭,是名三世智。
八者一切智智,谓般若波罗蜜,于一切处无不证入。般若波罗蜜者,实智也无 分别智也根本智也。故一切智智者,根本智也。根本智出生一切智,所以于一切处无不证入,故名一切智智。以上是名智八种清净。
大般若经有十智,兹录出供读者参考。大般若经五十三云:若智以无所得而为方便,知五蕴等差别相转,是为法智。
若智以无所得而为方便,知蕴界处及诸缘起,若总若别,是无常等,是为类智
。
若智以无所得而为方便,知一切法假设名字,是为世俗智。
若智以无所得而为方便,知他有情心心所法及修行证灭,是为他心智。
若智以无所得而为方便,知苦应不生,是为苦智。
若智以无所得而为方便,知集应永断,是为集智。
若智以无所得而为方便,知灭应作证,是为灭智。
若智以无所得而为方便,知道应修习,是为道智。
若智以无所得而为方便,知贪瞋痴尽,是为尽智。
若智以无所得而为方便,知有趣不复生,是为无生智。
以上十智,出大般若经,可与此八法参考了解。
【复次。诸仁者。应知调伏亦以八法而得清净。何等为八。一者内恒寂静
。二者外护所行。三者不舍三界。四者随顺缘起。五者观察诸法其性无
生。六者观察诸法无有作者。七者观察诸法本来无我。八者毕竟不起一
切烦恼。是名调伏八种清净。】
调伏亦以八法而得清净。一者内恒寂静。内恒寂静者,意无贪瞋痴。此所谓防心。
二者外护所行。外护所行者,身离杀盗淫,口离妄语恶口绮语两舌。此所谓离诸过恶。以上二项,即调伏身心,防心离过也。
三者不舍三界。不舍众生,入三界度众生也。
四者随顺缘起。法不孤起,因缘而起。凡事遇顺缘不生贪着,遇逆缘不生瞋恚 ,谓之随顺缘起。
五者观察诸法其性无生。一切法无性,无性故无生,无生是无其法。故无我受人恭敬,无我受人迫害。无人恭敬于我,无人迫害于我。无恭敬之法,无迫害之法
。如是观察诸法三轮体空,是知诸法其性无生。
六者观察诸法无有作者。身口二业造作,谓之作者。然五蕴皆空,故观察诸法无有作者。
七者观察诸法本来无我。诸法无性为性,以无性故,所以无我。无性能随缘,随缘生诸法。诸法随缘生,故无有自性。若能知诸法无我,则能随缘不变,不变随缘,而调伏其心也。
八者毕竟不起一切烦恼。若知诸法随缘起,缘起无自性,则不起一切烦恼矣。何以故?菩提即无性,烦恼随缘起。无性随缘起烦恼,烦恼无性即菩提。此所谓烦恼即菩提也。以上八法,是名调伏清净。
【复次。诸仁者。应知不放逸亦以八法而得清净。何等为八。一者不污尸
罗。二者恒净多闻。三者成就诸定。四者修行般若。五者具足神通。六
者不自贡高。七者灭诸诤论。八者不退善法。是名不放逸八种清净。】
不放逸亦以八法而得清净。一者不污尸罗。尸罗即戒也,此有四义,曰清凉,能令心离热恼故。曰安隐,能为他世乐因故。曰安静,尸罗能建立止观,能致定慧故。曰寂灭,尸罗为得涅槃乐之因。
二者恒净多闻。净多闻者,多闻而不取相也。多闻不取相是为智母,成就于智慧。
三者成就诸定。以戒能生定故。
四者修行般若。般若者智慧也,戒能生定,定能发慧,故曰修行般若。
五者具足神通。戒能生定,定能发通也。
六者不自贡高。持戒之人,无自举陵他之行,离于八慢,故不自贡高。八慢者 ,一慢,二大慢,三慢慢,四不如慢,五憍慢,六我慢,七增上慢,八邪慢。慢者 ,于下自高,于等计等。大慢者,于等自大。慢慢者,于胜己者反计己胜。不如慢者,他实胜己多多,仅谓己少劣。憍慢者,不孝父母不敬师长。我慢者,于五蕴计我,执我自高。增上慢者,未证言证,未得谓得。邪慢者,无德自高,恃恶陵人。
七者灭诸诤论。以持戒和合故。
八者不退善法。持戒者诸恶莫作,众善奉行故。是名不放逸八种清净。
【诸仁者。若诸菩萨住不放逸。则不失三种乐。何者为三。所谓诸天乐禅
定乐涅槃乐。又则解脱三恶道。何者为三。所谓地狱道畜生道饿鬼道。
又则不为三种苦之所逼迫。何者为三。所谓生苦老苦死苦。又则永离三
种畏。何者为三。所谓不活畏恶名畏大众威德畏。又则超出三种有。何
者为三。所谓欲有色有无色有。又则涤除三种垢。何者为三。所谓贪欲
垢瞋恚垢愚痴垢。又则圆满三种学。何者为三。所谓戒学心学慧学。又
则得三种清净。何者为三。所谓身清净语清净意清净。又则具足三种所
成福。何者为三。所谓施所成福戒所成福修所成福。又则能修三种解脱
门。何者为三。所谓空解脱门无相解脱门。无愿解脱门。又则令三种种
性永不断绝。何者为三。所谓佛种性法种性僧种性。诸仁者。不放逸行
有如是力。是故汝等应共修行。】
三乐之天乐,住不放逸可生天受欲乐也。禅定乐者,入定之禅悦乐也。涅槃乐者,离生死苦,得究竟安隐也。
三恶道即地狱道,畜生道,饿鬼道。
三种苦即生苦老苦死苦。诸苦皆由生苦而有,故生苦最苦。老苦即含病苦。五蕴熟坏谓之死苦。
三种畏者,不活畏,恶名畏,大众威德畏。大众威德畏者,处众生畏也。
三有者,欲界有,色界有,无色界有。
三垢者,贪瞋痴。
三学者,戒定慧。心学即定学也。
三种清净者,身语意。
三种所成福者,施所成福,所谓布施得大富;戒所成福,持戒生好处;修所成福,修行得解脱。
三种解脱门,空解脱门,诸法缘生无性故;无相解脱门,诸法空故无相;无愿解脱门,以诸法空、无相,故不可愿求。
令三种种性不断,即令佛种性、法种性、僧种性不断也。
诸仁者!不放逸有如是力,是故汝等应共修行。
【复次。诸仁者。菩萨所行六波罗蜜。一一具有三所治障。若住不放逸速
能除断。何等为三。谓自不布施。不欲他施。瞋能施者。自不持戒。不
欲他持。瞋能持者。自不忍辱。不欲他忍。瞋能忍者。自不精进。不欲
他精进。瞋能精进者。自不修定。不欲他修。瞋能修者。自无智慧。不
欲他有。瞋能有者。如是名为菩萨六度一一见有三障差别。不放逸行之
所除断。】
六波罗蜜者,布施波罗蜜,持戒波罗蜜,忍辱波罗蜜,精进波罗蜜,禅定波罗蜜,般若波罗蜜。于此六波罗蜜中,一一各有三种障,即自不行,不欲他行,瞋恚能行者。例如布施度,自不行施,不欲他行施,瞋恚能行施者;于持戒度中,自不持戒,不欲他持戒,瞋恚能持戒者;于忍辱度,自不忍辱,不欲他忍辱,瞋恚能忍辱者;于精进波罗蜜,自不精进,不欲他精进,瞋恚能精进者;于禅定度,自不修禅定,不欲他修禅定,瞋恚能修禅定者;于般若度,自无有智慧,不欲他有智慧,瞋恚有智慧者。于六度中,一一各有此三种障。修不放逸行,即能除此三障。
【复次。诸仁者。菩萨所行六波罗蜜。各以三法而得成满。此三皆从不放
逸生。何等为三。布施三者。谓一切能舍不求果报回向菩提。持戒三者
。谓重心敬授护持不缺回向菩提。忍辱三者。谓柔和宽恕自护护他回向
菩提。精进三者。谓不舍善轭无来去想回向菩提。禅定三者。谓遍入诸
定无所攀缘回向菩提。般若三者。谓智光明彻。灭诸戏论回向菩提。如
是名为菩萨六度一一三种能成满法。不放逸行之所生长。】
菩萨所行六波罗蜜,各以三法而得成满,此三法皆从不放逸生。布施三者,谓一切能舍,于一切外财内财,国土城邑妻子,头目脑髓皆能舍也。不求果报,虽施不望报也。回向菩提,回向无上佛菩提,愿度一切众生也。
持戒三者,谓重心敬授(似应为受字),以郑重心,敬受戒法。护持不缺,既受戒已,应护持不犯。回向菩提,回向无上佛菩提,愿度一切众生。
忍辱三者,谓柔和宽恕,于己应柔和忍辱,于人应慈悲宽恕。自护护他,自护 戒法,不犯过恶,亦护他人,不犯过恶。回向无上佛菩提,愿度一切众生。
精进三者,不舍善轭,善法如车轭,限制其行不逾规矩,曰不舍善轭。否则逾于规矩,便成邪精进了。无来去想,于正精进坚定不移,无犹豫也。回向无上菩提 ,愿度一切众生。
禅定三者,遍入诸定,遍入四禅八定也。无所攀缘,离一切攀缘心,不随境转也。回向无上菩提,愿度一切众生。
般若三者,智光明彻,智慧光明遍照一切,无有暗碍也。灭诸戏论,戏论即不实之论。何为不实之论?一切法真实性,离言语相,离文字相,离心缘相。以凡所有相皆是虚妄,一切言语文字皆是假名。若人执言语文字心缘相为实,便成遍计所执。依遍计执发而为论,便是虚妄不实之戏论。若人入般若智慧,便灭一切戏论。回向无上菩提,愿度一切众生。
以上一一等三种法,即能成满六度。此一一三种法,皆由不放逸行所。
【复次诸仁者。一切菩萨以不放逸故。速得成就三十七种菩提分等所有善
法。证于诸佛无上菩提。】
不放逸行,可速得成就三十七道品法。三十七道品,是诸佛无上菩提之因行,故曰证于诸佛无上菩提。以下便分述三十七道品。
【云何速成菩提分法。谓诸菩萨以不放逸故。修四念处不经勤苦疾得圆满
。云何修耶。谓观身处无所有。观察处无所有。观心处无所有。观法处
无所有。于一切法皆无所得。如是名为修四念处。】
云何速成三十七菩提分法?菩萨若能以不放逸修四念处,不须经过多劫勤苦,便能疾得圆满。何为不放逸?不放逸者,五根不染五欲,意根不染五盖。五根不染五欲者,眼根不贪染于色尘,耳根不贪染于声尘,鼻根不贪染于香尘,舌根不贪染于味尘,身根不贪染于触尘。意根不染五盖者,意根于法尘不起贪欲,不起瞋恚, 不起掉悔,不着睡眠,不着于疑。如此便能疾得圆满四念处。
观身处无所有,观察(应为受字)处无所有,观心处无所有,观法处无所有。
身念处,观身不净。受念处,观受是苦。心念处,观心无常。法念处,观法无我。小乘人作不净、苦、无常、无我观。大乘人如实知一切法无性,毕竟空寂,故一切法不可得。小乘人观法无我,大乘人则知,不但法中无我,并法亦无,法既然无,云何得言于法有我、无我?所以一切法无所有不可得。不净、苦、无常、无我 ,皆无所有不可得也。所以身念处无所有不可得,受念处无所有不可得,心念处无所有不可得,法念处无所有不可得。乃至于一切法皆无所有不可得,如是观者,名大乘人修四念处。
【又诸菩萨以不放逸故。修四正勤疾得圆满。云何修习。谓诸菩萨。虽恒
观察一切诸法本来无生无得无起无有作者。犹如虚空。而为未生诸恶不
善法令不生故。摄心正住勤行精进。虽观一切法无业无果。而为诸众生
已生诸恶不善法欲令断故。摄心正住勤行精进。虽信解一切法空无所有
。而为未生诸善法欲令生故。摄心正住勤行精进虽知诸法本来寂静。而
为已生诸善法欲令住故。不退失故更增长故。摄心正住勤行精进。是诸
菩萨。虽恒观察一切诸法。无有所作无能作者。体相平等。是中无有少
法可得若生若灭。而常精进修习不舍。是则名为修正勤耳。】
三十七道品分为七科,第二科为四正勤。四正勤者,未生之恶令不生,已生之恶令断,未生之善令生,已生之善令增长。
菩萨以不放逸故,虽知一切法无性无生,无得无起无有作者,然无性能随缘,随缘成万法。若随净缘便成佛,若随染缘便成众生。故善缘应修行,恶缘应遮止。乃于未生恶法令不生,摄心正住,勤行精进,谓之正勤。
虽观一切法无性无生无业无果,然以无性随缘,众生随于染缘,造诸恶业不善法,此恶业不善法应断。为欲令众生断诸恶业不善法故,菩萨摄心正住,勤行精进 ,谓之正勤。
虽信解一切法空无所有,然以无性随缘,随于善缘,成就善法,是故善法应生
。为欲令众生善法生故,菩萨摄心正住,勤行精进,谓之正勤。
虽知诸法本来寂静,然以无性随缘,随于善缘,成就善法,善法增长,成就佛道,是故已生善法,应令增长。菩萨摄心正住,勤行精进,谓之正勤。
因为这种原因,菩萨虽恒观察一切法无有所作,亦无能作,无能无所体相平等 ,于中无有少法可得,无有少法若生若灭。但是以无性随缘故,于是常行精进,修习不舍,是则名为修四正勤也。
【又诸菩萨以不放逸故。修四神足疾得圆满。云何修习谓诸菩萨虽永断欲
贪。而恒不舍诸善法。欲若身若心常修善行。虽观诸法空无所得。而为
化众生勤行精进。虽了知心识如幻如化。而恒不舍具诸佛法成正觉心。
虽知诸法无依无作不可取着。而恒随所闻如理思惟。如是名为修习神足
。】
四神足又名四如意足,此四种行,修于禅定,用以摄心。定能生灵妙之德,故名四神足。四神足者,一、欲神足,二、勤神足,三、心神足,四、观神足。
菩萨以不放逸故,修四神足疾得圆满。云何修习?菩萨修欲神足时,永断欲贪 ,于一切法不生欲贪。一切欲贪,以淫欲为本,若能断淫欲,一切欲贪便能得断。虽于一切染法欲贪,恒修断除,但恒不舍诸善法欲。因为法性无性,无性随缘,随染缘便入生死,故一切染法欲贪应断。无性随缘,随善法缘可上成佛道,故应不舍诸善法欲。善法欲者,成就佛道之本也。所以若身若心,常修善行。身善行者,不杀、不盗、不淫、不妄语、不恶口、不绮语、不两舌。心善行者,不贪、不瞋、不 痴。是名修欲神足。
次修勤神足,菩萨虽观诸法空无所得,然诸众生以无智慧随染缘故,以致落入生死不得出离。菩萨怜愍众生愚痴,乃起大悲,欲度众出离生死。为度化众生故,所以勤行精进,上求下化无有休息。是为勤神足。
次修心神足,菩萨虽了知心识如幻如化,而恒不舍具足一切佛法,成无上正等正觉之心。因为所谓心如幻,法如幻,非是说心、法皆归断灭。若断灭者,即非无上菩提。而是说若心若法,皆依他缘成。既然依他缘成,便无自性,无性故空。无性空故,缘成所现之相如幻。如幻之相,即是无性之空。无性之空,即是如幻之相
。此所谓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亦所谓毕竟空中建立一切法 ,一切法皆归毕竟空。空非断灭,而是真空,有非定性,而是妙有。若谓有外空,此空便是断灭空。若谓空外有,此有便是定性有。断灭空,定性有,皆乖无上菩提
。今心不孤起,因法而起。法不自生,因心而生。无法则无心,故心无自性,心识 如幻如化。无心则无法,故法无自性,诸法如幻如化。如幻之有,有而非有,非有而有。无性之空,空而不空,不空而空。心识之空,即是幻有,幻有即是性空。如此之法,名诸佛无上菩提。故虽了知心识如幻如化,而恒不舍具诸佛法成正觉心。是为心精进。
次说观神足,前心神足,是约智说。今观神足,是约理说。无性之理,虽然无依无作不可取着,然不归断灭,却能圆满成就一切诸法事相。无无理之事,亦无无事之理,全理成事,全事在理。理不碍事,事不碍理,进一步乃至事事无碍。故菩萨虽知诸法无所有不可得,而恒随所闻法,如理思惟。是名修习观神足。观神足者 ,修习理事无碍观也。
【又诸菩萨。以不放逸故。修习五根疾得圆满。云何修习。谓诸菩萨。虽
依自力而有觉悟。不从他闻然教化众生。令其了知发生深信。虽无来想
亦无去想。而勤遍修行一切智行。虽于境界无念无忆。而于其中不忘不
愚。虽以智光开了诸法。而恒正定寂然不动。虽常安住平等法性。而断
众翳障戏论分别。如是名为修习五根。】
次修五根,五根者,信根,精进根,念根,定根,慧根。菩萨以不放逸故,修习五根,疾得圆满。
修习信根,菩萨虽以自力而有觉悟,不从他闻。菩萨所得智慧,乃无师智,故不从他闻。本来一切智慧,皆自性具足,非从他得也。然以众生染习深久,不信正法。为教化众生,令其了知正法深信正法故,修习信根。
次修精进根,菩萨虽知法性湛然不动,无生无灭无来无去,然无性随缘,随染缘则生,随净缘则佛。为令众生离染修净故,乃精勤遍修一切智行。
次修念根,菩萨如实知一切境界本空,于中无取相无念想。无取相无念想者, 乃一心清净,清净心即正念。故于其中,不忘失正念,不愚于法,是为念根。
次修定根,菩萨虽以智慧光,开通了解诸法,但如实知诸法缘起性空,故能不随法转。所以能恒常正定,寂然不动,此所谓随缘不变也。
次修慧根,菩萨虽常安住平等法性,法性无性故平等,法性无有分别故平等,法性无有高下故平等,法性空故平等,法性无相故平等,法性无愿故平等,法性无作故平等,法性无生无起无为故平等。虽然如此,众生迷闷不知,妄起遍计所执,执平等无性之法为实有。为断众生此种翳障戏论分别故,如是名为修习五根也。
【又诸菩萨。以不放逸故。修习五力疾得圆满。云何修习。谓诸菩萨。修
信力时。一切外论不能倾动。修精进力。一切恶魔无能沮坏。以修念力
。不入声闻辟支佛地。修定力故。疾得远离五盖烦恼。以智慧力。永不
取于诸见境界。是则名为修习五力。】
五根增长,能破烦恼,转名五力。信根增长,能破邪信。精进根增长,能破懈怠。念根增长,能破邪念。定根增长,能破乱想。慧根增长,能破诸惑。于是五根转名五力。菩萨若以不放逸,修习五力,便能疾得圆满。
若不放逸,便能信受师教,不近外道恶友,不为一切外道邪论倾动,便能圆满信力。
若不放逸,一切恶魔不得其便,无能沮坏者,便能圆满精进力。
若不放逸修于念力,便能不失度生之初心,不以畏苦厌生之心,而退堕声闻辟支佛地。
若以不放逸修于定力,便能不生贪欲瞋恚掉悔睡眠疑等,于是疾得远离五盖烦恼。
若以不放逸修于慧力,便能无住生心,不取于相,远离一切邪见。是名以不放逸修习五力也。
【又诸菩萨。以不放逸故。修七觉分疾得圆满。云何修耶。谓诸菩萨。于
一切善法恒不忘失。是修念觉分。于诸缘起常乐观察。是修择法觉分。
行菩提道永不退转。是修精进觉分。知法而足无所希求。是修喜觉分。
远离身心散动之失。是修猗觉分。入空无相无愿解脱。是修定觉分。离
于生起学习之心。是修舍觉分。是名为修七觉分法。】
菩萨以不放逸,修七觉分,疾得圆满。七觉分亦名七菩提分,于三十七道品中 ,属第六科。七觉分者,一择法觉分,二精进觉分,三喜觉分,四猗觉分,五念觉分,六定觉分,七舍觉分。今经中先言念觉分。
菩萨不放逸,于一切善法,不忘失。一切善法者,即无上菩提一切因地法,记忆不忘,是修念觉分。
菩萨不放逸,于一切缘起诸法,常乐观察,善于分别性相正邪,是修择法觉分
。
菩萨不放逸,修行于菩提道,一心清净,意不旁骛,永无退转,是修精进觉分
。
菩萨不放逸,知法而足,无所希求。菩萨知一切法缘生无性,于是不取于相,心无所住,不被法转。此所谓知法不住法,于法得自在,无所希求,是修喜觉分。
菩萨不放逸,远离身心散动之失。身无杀盗淫妄语恶口绮语两舌,意无贪瞋痴
。既无烦恼缠,复无业系苦,是修猗觉分。
菩萨不放逸,不为一切如幻法所动,入空无相无愿三解脱门。入三解脱门者,深入法性也,是修定觉分。
菩萨不放逸,达于无功用道,任运而进,离于生起加功用行学习之心,是修舍觉分。是名修七觉分法。
【又诸菩萨。以不放逸故。修八圣道疾得圆满。云何修习。谓永离于断常
见故。名修习正见。离于欲觉恚觉害觉故。名修习正思惟。远离自他不
平等故。名修习正语。离于谄伪不实相故。名修习正命。离于怯弱身心
事故。名修习正业。离自矜足慢他心故。名修习正勤。离诸惛愚。名修
习正念。息诸分别。名修习正定。是名修习八圣道分。】
诸菩萨以不放逸故,修八圣道疾得圆满。八圣道亦名八正道,此八为圣者修行之道,故名八圣道。其道离于偏邪,故又名八正道。八正道者,一正见,二正思惟 ,三正语,四正业,五正命,六正精进,七正念,八正定。
一正见,正见者,八正道之主体也。永离断常见,合乎中道,谓之正见。故菩萨正见者,无所执见也,因为中道者,离边不住中,心无所住方合中道。大乘人修八正道以中道为主体。小乘人修八正道,以无漏慧为主体。
二正思惟,修正思惟者,离于欲觉恚觉害觉。欲觉者,欲贪之心也。恚觉者, 瞋恚之心也。害觉者,害人之心也。此三种心远离,便是修正思惟。
三正语,远离自他不平等,平等者无有高下、强弱之别,名修习正语。
四正命,正命者身口意三业清净,远离五种邪命,故应离谄伪不实相法,是名修习正命。
五正业,正语是清净口业,正业是清净身业,正命是清净身口意三业。离于怯弱身心事者,身心清净,不被事业所役也。是名修习正业。(以上正语正业正命,似乎译者错置其词)
六正勤,即正精进。离于矜足慢他心者,始终保持清净心,平等心,无分别心 ,无住着心。不自矜持满足,自高陵他,是名修习正勤。
七正念,离于散乱妄想,惛沉愚昧,保持正念现前,是名修习正念。
八正定,息诸分别者,息诸分别妄想也,是名修习正定。以上是名修习八圣道 分。
【诸仁者。我以如前所说之义。言诸菩萨住不放逸则得成就三十七种菩提
分等一切善法。证于诸佛无上菩提。诸仁者。此不放逸菩萨。入于如是
菩提分法已。则出一切生死淤泥。出生死已。于一切法。都无所见。无
所见故无所言说。无所言说故则得入于毕竟寂静。云何名为毕竟寂静。
以一切法非所作。非所作故不可取。不可取故无有用。无有用故不可安
立。以之为有不可安立。以为有故。应知即是毕竟寂静。说是法时。会
中有一万二千天子。远尘离垢法眼清净。】
菩萨住不放逸,则得成就三十七菩提分法,证于诸佛无上菩提,成就佛果。诸仁者!此不放逸菩萨,得如是三十七菩提分法已,便出离一切生死淤泥。
知一切法如幻,则出生死。知一切法空,则出生死。知一切法无生,则出生死
。知一切法无所有不可得,则出生死。知一切法本来寂灭,则出生死。知一切法一相所谓无相,则出生死。知一切法性无分别,则出生死。不见一切法,则出生死。不见一切法有,不见一切法无,则出生死。不见一切法常,不见一切法无常,则出生死。不见一切法相应不相应,则出生死……乃至不见一切法,即见般若波罗蜜,见般若波罗蜜,则出生死。
故经云,出生死已,于一切法都无所见。无所见则不见言语相文字相心缘相,故无所言说。无所言说故,则空无相无愿无作无生无起无为,于是入于毕竟寂静。
云何名为毕竟寂静?以一切法非所作。一切法毕竟寂静,无生无灭,非佛作亦非余作,方为毕竟寂静不生不灭也。而此一切法本来寂静,有佛无佛常自无生无灭也。
以一切法本来寂静,本来不生不灭非所作故,所以无所有不可取着。以不可取无有体故,无体则无用。以一切法无体无用故,所以一切法不可安立以之为有。何 故一切法无体无用?以一切法体即性空,用即缘起故。性空即不可得,而缘起即是性空,所以亦不可得。体用不可得故,所以无体无用,不可安立以之为有也。
不可安立以为有故,这便是毕竟静了。是故当知,毕竟静者,真如随缘成万法 ,万法无性是真如也。如此无上之法,由三十七道品而得成就,三十七道品由不放逸而得成就。文殊菩萨说是法时,会中一万二千天子,远尘离垢法眼清净。远尘离垢法眼清净者,见道也。
【尔时善胜天子。复白文殊师利菩萨言。大士云何名修行菩萨道。文殊师
利菩萨言。天子。若菩萨虽不舍生死。而不为生死诸恶所染。虽不住无
为。而恒修无为功德。虽具修行六波罗蜜。而示现声闻辟支佛行。是名
修行菩萨道。】
修菩萨道者,修菩萨乘也。声闻乘以教为主,辟支佛乘以理为主,此二乘均止于自利。菩萨乘以行为贵,利益一切众生。
文殊菩萨言,行菩萨道者,虽入生死度众生,而不为生死诸恶所染。虽不住无为,无为者涅槃也。菩萨虽不住涅槃,而恒修无为功德。无为功德者,无生无灭,无名无相,无取无舍,无有分别。云何修无为功德?以无住心契无生无灭无名无相无取无舍无有分别法,即是修无为功德。虽具足行六波罗蜜,而示现二乘行。修行六波罗蜜,即行菩萨道也。此是说修菩萨行者,秘大而现小也。所以秘大现小者,为方便度众生故。如是之行,名修菩萨道。
【复次天子。若菩萨虽于空清净。而善示诸境。亦不取于境。虽于无相清
净。而善入诸相。亦不执于相。虽于无愿清净。而善行三界。亦不着于
界。虽于无生无灭清净。而善说生灭。亦不受生灭。所以者何。此调伏
心菩萨。虽了知一切法空无所有。然以诸众生于境界中而生见着。以见
着故增长烦恼。菩萨欲令断诸见着。而为说法。令知一切境界是空。如
说于空无相无愿。无生无灭皆亦如是。是名修行菩萨道。】
所谓清净者,究竟也。一切法究竟,即非一切法。以一切法究竟,即是性本清净也。空三昧究竟,则非空相,非不空相。故于空清净,而善示诸境而不取于境。无相三昧究竟,则非有相非无相。故无相清净,善入诸相而不执于相。无愿三昧究竟,则不取涅槃相不取生死相。故无愿清净,善行三界而不着于三界。无生无灭究竟,则非生灭相非不生灭相。故无生无灭清净,善说生灭而不受生灭。
所以者何?菩萨道云何如此行呢?因为菩萨大悲心切不舍众生故。此调伏心菩萨虽证诸法究竟,虽知一切法空无所有,然为怜愍众生于境界中生有所得见,以有所得见故,增长烦恼,以烦恼而造业,以业系故落入生死。菩萨欲施救度令断诸见着,而为其说法,令知一切境界皆空。于是为说空无相无愿无生无灭之法,是名修菩萨道。是知修菩萨道者,菩萨行如幻三昧也。
【复次天子。有往有复。名修菩萨道。云何名为有往有复。观诸众生心所
乐欲。名之为往。随其所应而为说法。名之为复。自入三昧名之为往。
令诸众生得于三昧。名之为复。】
复次天子!有往有复,名修菩萨道。此示二乘人修道无往复,二乘只顾自度不度人故。
观诸众生心所乐欲,名之为往,众生心所乐欲者,求无上佛道也。随其所应而为说法,名之为复,为众生说法者,下化众生也。
自入三昧名之为往,自度也。令诸众生得于三昧,名之为复,此度人也。
【自行圣道名之为往。而能教化一切凡夫。名之为复。自得无生忍名之为
往。令诸众生皆得此忍。名之为复。自以方便出于生死。名之为往。又
令众生而得出离。名之为复。】
自行圣道名之为往,自行也。而能教化一切凡夫名之为复,化他也。
自得无生忍名之为往,自度也。令诸众生皆得此忍名之为复,度人也。
自以方便出于生死,名之为往,自以佛法方便出于生死名之为往。令众生而得出离,名之为复,自既出生死,复入生死度众生也。
【心乐寂静名之为往。常在生死教化众生。名之为复。自勤观察往复之行
。名之为往。为诸众生说如斯法。名之为复。修空无相无愿解脱。名之
为往。为令众生断于三种觉观心故而为说法。名之为复。坚发誓愿。名
之为往。随其誓愿拯济众生。名之为复。发菩提心愿坐道场。名之为往
。具修菩萨所行之行。名之为复。是名菩萨往复之道。说此法时。会中
有菩萨五百人。皆得无生法忍。】
心乐寂静名之为往,心乐寂静者,心乐涅槃也。常在生死,以大悲心度化众生 ,名之为复。
自己精勤观察上求下化之行,名之为往。为诸众生说上求下化之大乘法,名之为复。
修习空无相无愿三解脱门,名之为往。为令众生断于三种觉观心而为说法,名之为复。觉观亦名寻伺,粗的思想名觉,细的思想为观,二者乃妨碍定心之心所法
。三种觉观者,有觉有观,无觉唯观,无觉无观。此三种觉观,均在色界。
坚发誓愿,誓断一切恶,圆满断德。誓修一切善,圆满智德,名之为往。随其誓愿拯济众生者,誓度一切众生也,此名之为复。
发菩提心修于因行,愿成佛坐道场成其满果,名之为往。具足修于六度,行菩萨行,名之为复。以上所说,是名菩萨往复之道。
文殊菩萨说此法时,有五百菩萨皆得无生法忍。
【尔时善胜天子。白文殊师利菩萨言。大士。我曾闻有一切功德光明世界
。如是世界在何方所。佛号何等。于中说法。文殊师利菩萨言。天子。
于此上方过十二恒河沙佛土。有世界名一切功德光明。佛号普贤如来应
正等觉。在此土中演说正法。】
善胜天子请问一切功德光明世界,文殊菩萨答曰,于此娑婆世界上方,过十二恒河沙佛土,有世界名一切功德光明。佛号普贤如来,于中演说正法。三乘法皆为正法也。
【善胜天子言。大士。我心欲见彼之世界及彼如来。惟愿仁慈示我令见。
时文殊师利菩萨。即入三昧。此三昧名离垢光明。从其身中放种种光。
其光上彻十二恒河沙佛土。至一切功德光明世界。种种色光遍满其国。
彼诸菩萨见是光已得未曾有。合掌恭敬。白普贤如来言。世尊。今此光
明从何所来。普贤佛言。善男子。于此下方。过十二恒河沙佛土。有世
界名娑婆。佛号释迦牟尼如来应正等觉。今现在彼敷演法教。彼有菩萨
名文殊师利。住不退转入离垢光明三昧。于其身中放种种光。其光远至
十方无量阿僧祇世界。一一世界光悉充满。 是故今者有此光明。 】
善胜天子欲见一切功德光明世界,于是文殊菩萨放光照彼世界。彼国菩萨问普贤如来,世尊!今此光明从何所来?普贤如来言,于此下方,过十二恒河沙佛土,有世界名娑婆,佛号释迦牟尼,今现在说法。彼有菩萨名文殊师利,住不退转。不退转者,八地以上菩萨,其实唯佛一人住不退转也。
普贤如来言,彼文殊师利菩萨,放此光明,来照此土。
【彼诸菩萨复作是言。世尊。我等今者皆愿得见娑婆世界释迦牟尼佛。及
文殊师利菩萨。尔时普贤如来。即于足下千辐相中放大光明。其光朗曜
。过彼下方十二恒河沙佛土入此世界光悉周遍。彼诸菩萨以佛光明。莫
不见此娑婆世界及释迦牟尼佛诸菩萨等。此土菩萨亦见彼国及普贤如来
并菩萨众。】
彼诸菩萨,欲来娑婆世界见释迦牟尼佛,及文殊师利菩萨。普贤如来即于足下 千辐相放大光明,其光朗曜过十二恒河沙佛国土,照娑婆世界。以佛光明故,彼诸菩萨莫不见此娑婆世界,此娑婆世界菩萨,亦莫不见彼一切功德光明世界佛及菩萨
。
【尔时普贤如来。告诸菩萨言。娑婆世界恒说大法。汝等谁能往彼听受。
众中有菩萨。名执智炬。从座而起。白言世尊。我今愿欲承佛神力往娑
婆世界。惟愿如来垂哀见许。普贤如来言。善男子。今正是时当疾往诣
。】
普贤如来问言,谁能往娑婆世界听受大法?有执智炬菩萨言愿往,佛即垂允。
【尔时执智炬菩萨。与诸菩萨十亿人俱。头顶敬礼普贤如来。合掌恭敬右
遶七匝。于彼国没。譬如壮士屈伸臂顷。到娑婆世界兜率天宫。善住楼
观中文殊师利菩萨众会之前。曲躬合掌。礼文殊师利菩萨足。而作是言
。大士。汝所舒光至于我国。我世尊普贤如来应正等觉。垂许我等来此
世界。为见大士礼事瞻仰听闻法故。】
尔时执智炬菩萨,与菩萨大众十亿人俱,礼普贤如来右繞七匝,于彼国没,如壮士屈伸臂顷,即到娑婆世界兜率天宫。
神通有多种,有的临空飞行,有的缩远为近,有的此没彼出。此等菩萨于彼国没,于娑婆世界兜率天宫出。
到已礼文殊师利菩萨足,而作是言,汝光照我国,蒙普贤如来垂允,我等来此娑婆世界,礼见大士,并为听闻法故。
【尔时欲色界诸天子。见彼国土诸来菩萨已。咸作是言。善哉善哉。不可
思议。甚为希有。甚为希有。文殊师利善权大士。乃有如是神通变化。
以三昧力放是光明。而能至彼上方世界。令诸菩萨疾来诣。此时文殊师
利菩萨。复为大众广宣妙法。众中有七十二那由他诸天子众。深生信解
。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
尔时欲界色界诸天子,咸共赞叹,善哉善哉!文殊师利善权大士,神通不可思议甚为希有。以三昧力,能放光照上方十二恒河沙世界,致彼一切功德光明世界菩萨,疾来于此。
文殊菩萨本已成佛,倒驾慈航,善权示现菩萨身,故曰善权大士。
文殊菩萨复为大众宣说妙法,众中有七十二亿那由他诸天子众,深生信解发菩提心。
【尔时文殊师利菩萨。于兜率天宫所为事毕。与诸菩萨释梵四天王等无量
诸天。及一切功德光明国土诸来菩萨。不起于坐。于天宫没。一念之间
到于佛所。皆从座起顶礼佛足。合掌恭敬右遶七匝。繞佛毕已。时执智
炬菩萨。与其同类十亿人。前白佛言。世尊。普贤如来致问起居少病少
恼安乐行不。于时世尊。如法慰问诸菩萨已。普观一切诸来大众。令
复坐。广为说法莫不欢喜。】
尔时文殊菩萨,于兜率天宫作佛事已毕,与诸大众回至佛所。
释梵四王等无量诸天,释是欲界天,梵是色界天,四天王是护世诸天。及一切功德光明世界诸菩萨等,于兜率天宫不起于座而没,一念之间到于佛所。顶礼繞佛
。
一切功德光明世界执智炬菩萨,与十亿菩萨前白佛言,世尊!普贤如来致问释迦牟尼佛,少病少恼安乐行不?
诸佛金刚不坏之体,云何有病有恼?当知此是致问诸佛化众行也,以众生病恼故,诸佛病恼也。如此问讯,是诸佛常法。
世尊安慰一切功德光明世界菩萨,令复座,为说妙法,令众欢喜。
【尔时世尊。复告众言。汝等当知。此文殊师利童子。执智炬菩萨。为欲
成熟无量众生。现此神通变化之事。此二丈夫。已能成就种种方便。获
于深理智慧辩才。已于无量阿僧祇劫施作佛事。为众生故生于世间。若
有众生得见此二菩萨者。 应知则得六根自在。 永不入于众魔境界。】
世尊于大众前,称扬文殊菩萨及执智炬菩萨。
【尔时执智炬菩萨。及所同来诸菩萨众。入此国土得见世尊。听闻法故证
无生忍。既得忍已右繞于佛。敬礼双足。当尔之时。此三千大千世界为
之震动。是诸菩萨即于佛前。没而不现。须臾之顷还到本国。】
执智炬菩萨及十亿菩萨眷属,闻法得无生忍。三千大千世界为之震动。执智炬菩萨等,于佛前没,还至本国。
【尔时世尊。告长老阿难言。此法门汝当奉持。广为人说阿难言。唯世尊
。此法门当何名之。云何奉持。佛言。此法门。名文殊师利所说不思议
佛境界。如是奉持。佛说此经已。善胜天子长者阿难。及一切世间天人
。阿修罗干闼婆等。皆大欢喜。信受奉行。】
此下流通分。阿难尊者请问经名。佛言此经名文殊师利所说不思议佛境界经。
佛说此经已,法会大众皆大欢喜信受奉行。
* * *
诵完这部文殊师利所说不思议佛境界经,我不禁要高呼,南无大智文殊师利菩萨摩诃萨!南无大智文殊师利菩萨摩诃萨!南无大智文殊师利菩萨摩诃萨!
文殊师利所说不思议佛境界经释义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