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菩提以何为座
 
{返回 禅宗话头名言解读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080

7、菩提以何为座

  青原宗智禅师行传载:沩山问云岩,菩提以何为座?岩石:“以无为为座。”岩又反问沩山:山曰:“以诸法空为座。”岩再问宗智看法,智曰:“坐也听伊坐,卧也任伊卧,有一人不坐不卧,速道,速道。”山休去。
  佛经是的菩提是梵文Bodhi音译,中文意是“觉”。《金刚经》通篇都在说菩提心。佛教大多主经亦在讨论修觉问题。修为阶段到达研究修已是很高造诣。这段话头中的宗智、沩山与云岩三位是同宗不同门(沩山是南岩直系,宗智与云岩是青原系门下),都是禅宗早期大师级人物。他们对佛法的认知与更早佛陀直后一些祖慧大小乘经论学者相似——对佛学原创理论并未取得共识。若是直指向上,可以推论到先于佛世的印度空门宗教教义,而佛法总分不外“空”“有”二门。空门出自梵天思想,空宗以无为法为据。佛教所谓无为乃是自性清净原本具足,无修无证消去生灭之心。沩山或云岩都不免因个人观点各执一词。至于道吾智亦非取巧,乃是从龙树“十八空”理论出发。基本言之,无为在破相,法空强调诸法无定相。宗智立论在破一切生住(性空)。他的话头在弥补师弟岩不足之处,虽然同是无为,但宗智之随伊“坐”“听”显然已是万法皆空的证理念也。


{返回 禅宗话头名言解读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如何是闻
下一篇:万法若无 普贤失其境
 思而知,虑而解,皆鬼家活计
 智者咸言不是佛
 折草量天
 做驴做马救不得
 出处不干佛,春来草自青
 千山万山,哪个是正山
 莫问白云深
 一切都杀
 闻性不迁
 万法若无 普贤失其境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印光大师的净土思想[栏目:大安法师]
 圣者言教 第十一课(六)修行中的善巧运用[栏目:圣者言教]
 节制 Moderation[栏目:宁静的森林水池 A Still Forest Pool]
 看到他人破戒菩萨应当怎样?[栏目:在家居士律仪五百答]
 第四章 时鸟品 三三一 拘迦利比丘本生[栏目:第四篇]
 《安乐集》讲记 第三十九集[栏目:安乐集讲记]
 生从何来 死往何去[栏目:慧律法师]
 《俱舍论》与俱舍师(方之)[栏目:俱舍宗简介]
 青原山禅思[栏目:吴言生教授]
 圆觉经直讲 第十章 修行无二 方便多门[栏目:宋智明居士]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