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不同色
沩仰宗洪禅师初参龙门。龙门问如雪如霜时如何?师曰:“犹是污染。”又问:“不污染时如何?”师曰:“不同色”。
这是另一个话头风格,不同于弟子问道,老师指点。而是老师借着话头勘验参学者程度深浅。禅门教学制度与今日所知教学法比较亦不落伍,类似这个案例如同口试面对勘验,亦仅见于大专研究生或专业科系之考试。这个话头一开始问题水准相当高,是研究大乘法空理论的课题。佛学中之小乘法是要修我空(无我)、人空(无色无欲),所以要从有为法入手。大乘法基本理信念出于无为,法身解脱,所以名曰:法空。“法空”就是性相皆空。也就是无论是现象界与本体界都是空空。当然,像这等“一空到底”的主张不免会使初学者胆战心惊,因此,古早佛祖就研究出三学——戒定慧作为阶段性教学。首先采取隔离防御措施,关紧与外界非法相的沟通渠道,然后再修习不取法相,这就是先戒后定的主要考量。在最初阶段教学过程中,参学者并不容易立即接受文《了空品》中记载“一切诸法本来法净,皆空皆寂,悉无所有,无所住,不起不灭,是谓达于本空”此等观念。事实上,佛学中“本空”观念的论点与中国文化中很早出现的“人之初,性本善”(三字经)性善学说极为近似。这段话头中龙门大师的问题,从法门言是“染法”,简言之,“如雪如霜”便是以存在作为尺度看问题,便有主客之分,难免生灭之心。所以洪谭答的“犹是污染”不仅合格,对问题中的话中已能早着先鞭(龙门第一试勘显然要对方“辩色”如前例所叙,“辩”即有染也。若是能如洪之“不辩”反应灵敏,说出转两转的“犹是污染”,当然已是高手),当然从逆向思考再问,再洪许竟能从容运用同样思考回话仅“不同色”三个字,轻易破解了龙门的招式。洪这“不同色”话虽简赅,却是大学问。佛法中“色界”概念不一而足,有十八重天:初、二、三、四禅天悟道层次。从“不污染”言只能进入三禅(小净天,无量净天,遍净天),必待进入四禅天才能理解什么是十八界中最高的“色究竟天”。准此,洪若是在四禅修为上成就不足,对“识无边处定,无所有处定”没有深入了解,他绝说不出这“话”虽不多含义却深的“不同色”。这正是禅学之博厚高明处:一山更比一山高,参到无参仅半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