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满眼是尘
 
{返回 禅宗话头名言解读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1700

7、满眼是尘

  云门光祚禅师弟子问:“如何是清净法身?”师曰:“满眼是尘。”
  六祖慧能《坛经》中记:“清净法身,汝之性也。”他在〈忏悔品〉中更不厌其烦加以解说。光祚禅师话头也正是六祖“此三身佛,从自性得,不必外得”论点。这是说:参学者不可在定义上妄求知见。因为“五蕴即法身”(《金光明最胜经》),每个人都可以从幻相上体会本具之法身。既已满眼是尘,又如何妄外求真?当然,求证法身并非一蹴可几,首先必须断念。断得一分无明,证得一分法身,然后得登初住,自初向上,无尘智能愈长,法身位次愈增,经由十位次,至第十地乃得金刚智,但距离妙觉成佛仍有一大段路程。这些修位过程一如科技教育,必须按部就班,从基础做起,不懂平面几何即不能解读立体公式。佛教早年佛祖亦是经过不断修正,乃能建立修果的阶段教育,就宗教哲学抽象观念说,已是能能可贵,如与今日大学院校哲学研究科系所开必修课程比较佛门教学并不落伍。


{返回 禅宗话头名言解读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请佛有师否
下一篇:有水皆含月,无山不带云
 如何是金刚不坏之身
 侍朗曾见善知识否
 定慧不生时如何
 生死不住,涅槃不证
 洗钵盂去
 生死到来时如何
 佛为无心悟,心因有佛性
 世可辞耶
 还我镜来
 出处不干佛,春来草自青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69 要像尊重成人一样尊重儿童的自尊心[栏目:本性法师]
 安身、安心、安家、安业 安业-在于身口意三类行为的清净和精进[栏目:法鼓山智慧随身书·生活实用]
 人生佛教与人间佛教[栏目:佛教与文化]
 平日少梦,禅修后多梦,且做梦时也知在做梦,是何因?[栏目:海云继梦·禅修释疑]
 心灵瑜伽对治都市心理病[栏目:雪漠]
 置心一处,摄心深入,幻化出来的境...消失回到原点。[栏目:海云继梦·禅修释疑]
 要放下自己的臭习气 Let Go of Your Own Stinking Habits[栏目:初步参禅的方法 Basic of Chan]
 今生不求多福必求往生,该怎么做?[栏目:净土念佛·净空法师问答]
 放生善报之延寿[栏目:放生因果]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