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法不孤起 仗境方生(黄炳寅)
 
{返回 佛教期刊文章选摘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401

法不孤起 仗境方生

黄炳寅

  临济宗佛果禅师弟子问:“法不孤起,仗境方生。”又提坐具问:“这个是境,那个是法。”师曰:“却被阇黎夺却枪。”
  克勤佛果是临济宗中期高僧,名师出高徒,弟子吐属果然不凡。《金刚经》说:“若菩萨不住相布施,其福德不可思量。”修行即有境界,“托境”方能起修。古早禅门教学必须托境,自修学佛亦需托境。弟子参出“二边不着”妙道,老师岂能在“这个那个”上套牢。从“空有一如”本体观言,一切都是假名虚幻,因此托境起修的基本理念正是《愣伽经》“无当品”的形转变、相转变、自体转变、作用转变。所谓“有”(无妨说之为今日流行之“存在”)无不在相上转来转去,所以,法固然可以教学,境又何尝不可充作教学辅助用如坐具者。老师在这话头上的确是无话可说了。

摘自《破禅的智慧》


{返回 佛教期刊文章选摘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真如不守自性——析《注华严法界覌门》(孙业成)
下一篇:杀生毁戒不得成就(索达吉堪布)
 中国佛教美术漫谈(常任侠)
 人间有味是清欢
 永不变质的慈悲(诠慈)
 菩提心的受持(隆理)
 侍亲如佛
 禅僧行脚的影响(杨富学)
 最高的价值——智慧(侯秋东)
 读明旸法师《佛法概要》有感——兼怀明旸法师生西两周年纪念(俞朝卿)..
 佛法就是圣谛
 大悲与小悲(林清玄)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藏传净土法 第十四课[栏目:藏传净土法学习讲记]
 相应18经 已错失经[栏目:相应部 46.觉支相应]
 现证庄严论显明义疏清凉续记 第十七讲[栏目:般若波罗密多教授现证庄严论显明义疏清凉记]
 智者之圆教义及其形成之探讨[栏目:李志夫教授]
 “栽椿启请”(认定一地好钉椿之意)何以加持最大?[栏目:广论学习问答360则]
 人间佛教的内在精神和发展趋向(张华)[栏目:人间佛教]
 四相之4:寿者相即是时间相[栏目:探究真心·圆觉文教基金会]
 何谓『精进念佛禅七』[栏目:精进]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