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茶之心(周长青)
 
{返回 禅茶文化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943

茶之心 

周长青

    记起喝茶,儿时的记忆是又苦又涩的一种液体,大人们怎能咽下去呢?
  自我16岁参加工作,进入铁路机务段,当上了机车乘务员,成为一名司炉工,在烟薰火燎没白没黑的洗礼中,挥汗如雨,身如屉中。一个班下来,和副司机要向炉瞳中投入10余吨煤,喝茶真如《红楼梦》中妙玉所言的牛饮,说是牛饮也丝毫不过分,喝茶无非是解渴、提神而已,从师傅们的茶杯中看出了酽酽的茶和厚厚的垢。那时的我似乎和茶结下了一个朦胧的缘吧!
  工作之余,颇喜爱书法,篆刻、写书法免不了写一些唐诗、宋词类的传统美文。诗词中经常会出现一些描写茶的诗句,从中偶得:茶是件雅事,此时心中窃喜,原来一不小心又附庸了茶的风雅。在长年的书写中,茶香、墨香变相荤绕我身边,谁也说不清我的书法作品中是墨香伴茶香呢?还是茶香伴墨香?一切都在那里。我喝茶不太讲究,不管红、绿;不问出处,不讲究茶具、水质。只要是酽酽的、苦的,一口下去,能激得身上微起鸡皮疙瘩,那才叫一个妙字。
  学佛后才知道佛教界有一位赫赫有名的“禅茶”祖师赵州和尚。他对一切来参访者,无论是达官显贵,还是贩夫走卒,不加分别的一句话:吃茶去……使茶文化遇上佛法,即使茶文化锦上添花,又使佛法因茶的“媒介”演绎出一枝独秀的不息自己,真是叹为观止,一切尽在不言中……是呀,茶就是生长在大自然中,参天地之化育,汲日月之灵气而成。木无贵贱、高下,可是人们却都活生生的将茶分为三六九等。岂不哀哉!茶不言,烹出自然之灵气,人有别,生出苦恼无量,难怪赵州和尚一句“吃茶去”,让无数人当下开悟,苦恼变清凉,了生死于当下,重新体悟宇宙人生。
  从科学,养生、医学的角度去说饮茶的益处,简直是不胜枚举。总而言之,茶是越喝越明白,越喝越清醒,不是吗?第一杯茶似新友相逢,淡淡若水,似有似无,新鲜与青涩相伴,缘已结下;第二杯茶,酽酽入喉,提神醒眸,似诤友谔谔之言,如久违之人被人棒喝一般;第三杯茶如二位菩萨相见——一语不发,为何?君心似我心,如释尊拈花,迦叶微笑一秀,心心相印,还说什么?人平不语,水平不流。回归平淡和本来面目。品茶,岂不是在时刻品味自己吗?在对茶的品头论足同时,自己的“贡高我慢”和分别的当下显露,是茶之过?还是人之过?可谓一口清茶一洗心,一口清茶一提神呀!
  什么茶,不重要,重要的是怀一颗什么样的心去品;什么茶具不重要,而是让人生尽量展现自己的超自性;什么水不重要,只是始终有一颗知足、感恩的心。
  茶的心,谁知道?
  天之道,地知道,茶知道。

摘自《音聲海》2012年01期


{返回 禅茶文化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禅茶何来一味(素全)
下一篇:喝茶解禅:茶思禅味 浅悟佛理
 禅茶一味从何来(素全法师)
 禅意人生(觉普法师)
 一片茶叶
 “茶禅一味”的佛家茶理
 唐代的禅茶文化
 《赵州禅茶颂》浅释(宗舜法师)
 茶与禅修
 论佛教与中国茶文化(刘彦波)
 茶之心(周长青)
 从日本茶道发展看茶与禅的关系(杨炳菁)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如何维持现有的生命[栏目:圣旭法师]
 人生两件事:追求真理 成就事业[栏目:净慧禅语]
 三主要道论[栏目:索达吉堪布]
 何为六度?(净空法师)[栏目:六度万行]
 远离修行的障碍[栏目:海涛法师弘法讲义-2010年]
 莫批评他人之过失谬见[栏目:莲华生大士]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三十七 (6)[栏目:瑜伽师地论讲记·妙境长老]
 《楞严经》轻松学 卷二(之十二)[栏目:楞严经轻松学·超然法师]
 传喜法师蒙山法会开示 2010年12月1日[栏目:传喜法师]
 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 第六七九卷[栏目: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第七集]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