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观智进程 VI、行道智见清净 11、行舍智
 
{返回 观智进程·马哈希尊者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285

  11、行舍智

  当这个重新观察智成熟时,生起一种智慧,看见身心过程非常自然地相续不断,好像它自己在运行。这个智慧叫“行舍智”。

  现在,观察时不需要再努力让诸行呈现于心中或去了解它们。在每次观察之后,即将被观察的目标将自己出现,观智也自己观察并了解这个目标。好像禅修者不用再费任何力气。之前,由于看到诸行的灭去,相继生起可怖、觉知忧患、厌离、想解脱的欲望以及对所获得的观智不满意等心理状态。但是现在,这些心理状态不再生起,尽管在当下他也密切地觉察到诸行的消失,它们更加迅速地灭去。尽管身体中有苦受生起,但没有心理扰动(困扰)生起,他能坚强地忍受痛。但是,一般上在此阶段,痛完全消失,即根本没有痛生起。即使禅修者想一些可怕或伤心的事情,如感到恐惧或伤心,也没有心理扰动生起。这是在“行舍”阶段的第一阶段“舍离恐惧”。

  在前面的阶段,当证得生灭智时,由于观智清晰,生起很强的喜。但现在,这种喜也不生起,属于“行舍”的心显得极其安详和异常清晰。尽管他看到了能产生快乐的合意目标,或尽管他想到各种高兴的事情,但也没有很强的喜的感受生起。这是在“行舍”阶段的 “舍离喜”。

  对进入他六根门范围内的任何目标,不管是合意的或不合意的,他既没有欲望也没有厌恶,他平等地观察它们,他了解它们(即,这是纯粹的了解)。这是在“行舍”阶段的“平等见”。

  关于刚才所述的这三个品质,《清净道论》中说:“在舍离恐惧和喜之后,他对所有的行都是公平、中立的” (《清净道论》XXI,62 )。

  如果他继续观察,并如此思维:“现在我将重新精进地观察”,那么不久,观察会有效地运作,就好像自己运行一样。从现在开始,禅修者无需再刻意付出努力。尽管他没有刻意付出努力,他的观察持续、稳定,能持续相当长时间;甚至持续两三个小时没有中断。这是行舍的“持久(修行)状态”。关于此状态,《无碍解道》中说:“‘长时间持续的智慧’就是出现于行舍状态的智慧。” 《清净道论》的《大疏钞》解释如下:“此状态是连续运行的智慧。”

  现在,当观察自动运行时,即使让心朝向各种目标,心一般拒绝去向那些目标;即使心去向这些目标,它也不会在那停留很长时间,而是很快回到平时观察的目标,继续连续地观察。就这点说:“他退缩、退却、撤退;他不向前去向这些目标。”


{返回 观智进程·马哈希尊者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观智进程 VI、行道智见清净 12、至脱出智
下一篇:观智进程 VI、行道智见清净 10、重新观察智
 观智进程 II、心清净
 观智进程 6、怖畏智
 观智进程 VI、行道智见清净 12、至脱出智
 观智进程 VI、行道智见清净 9、欲解脱智
 观智进程 III、见清净 1、身心辨析智
 观智进程 结论
 观智进程 VI、行道智见清净 14、种姓智
 观智进程 I、戒清净
 观智进程 IV、度疑清净 2、因果辨别智
 观智进程 VII、智见清净 15、道智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藏传因明学 因明七论入门[栏目:汉土论著]
 甘冒抄家,为友收葬[栏目:心念与命运·第4册]
 杂阿含经卷第三十七(一○四九)[栏目:杂阿含经]
 文殊菩萨的召唤[栏目:普寿寺僧众园地·修学体会]
 教堂的牧师[栏目:慧礼法师]
 佛教美术中的审美教育(蔡瑞蓉)[栏目:佛教与教育]
 答罗普悟问(五则)[栏目:太虚法师]
 为什么学佛 第五章 佛性 10.灭掉热恼得清凉[栏目:能弘法师]
 成佛必经之路—圆满布施之道 二、布施圆满愿 (七)菩萨圆满布施的修证境界[栏目:大寂尼师]
 听问正法[栏目:慧光法师]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