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圣者言教 第四课(六)清净正行应时时护持正念
 
{返回 圣者言教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1728

圣者言教 第四课(六)清净正行应时时护持正念

虽然我们知道在修行过程中,应尽可能做到正行清净,但是对凡夫而言,无意当中还会起现昏沉和掉举,这是非常正常的事,此时该怎么办呢?要时时提起正念。也就是说,当有这种逆缘显现的时候,第一时间就要把心收回来,不能随顺沉掉漂泊,这就叫做调伏。从某种角度来说,具有昏沉掉举当然是一种过失,但从另一个角度来说,具有昏沉掉举也是非常正常的,我们修行的目的就是为了对治昏沉与掉举。因此,应该时时提起正念,并以不同的方式去对治它。

小乘教法通过断除来对治昏沉掉举,大乘教法通过转变调伏,而密宗则运用昏沉掉举。无论你用什么方法对治烦恼,都应时时提起正念。就自宗传承教法对治烦恼之方便而言,护持正念有改造意念之正念和无造法性之正念两种,至于这两种正念所适用的根机,我们已经讲过很多遍了。

有时我们会复次强调方便教授的重要性,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的传承必须这么讲解,而是针对众生根机,不得不这么传讲。大圆满的精华是真实教授,但我们能做得到吗?在做不到的前提下,不得不依靠方便教授。

同样一个道理,修法是有次第的。我们现前讲解改造意念之正念,并不是教条性地告诫大家,所有人必须这样做。记得以前上师曾经讲过这样一个公案。往昔一位高僧大德前去参拜某座寺院,寺院的僧众并不认识这位高僧大德,因此这位高僧大德在底下随众一起念诵。大家念到某处突然安静下来,谁也不出声,过了一会又开始继续往下念诵。这位高僧大德就问旁边的一位出家众:“为什么你们前面念得好好的,突然就停下来了呢?”这位出家人告诉他说,这是寺庙的一种规矩,到这个地方必须停一下,此时决定不能动,而且不能出声。这位出家人不懂此时停下念诵是为了安住,以为停顿只是一种规矩而已。这样的理解当然不正确。同样,我们以方便教授为大众传讲,不是因为到了某个步骤就必须如此,而是由于众生根机不够的缘故,只能以方便教授来为大家传讲。

因此,我们在讲解正念时,也主要从改造意念之正念开始。因为当见解还没有圆满赤裸,修行还没有达到高一点层次之时,改造意念之正念是不可缺少的。就如同我们讲解上师瑜伽导修之善巧运用时,从剖析调伏妄念开始,不是说讲法必须要按这个步骤讲解,而是由于弟子根机不够的原因,我们只能依照这样的次第造行。所以,次第根机者必须先从改造意念之正念入手去调伏烦恼。


{返回 圣者言教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圣者言教 第四课(五)清净正行
下一篇:圣者言教 第四课(七)方便教授于次第根机之重要性
 圣者言教 第二十五课(九)缘起因果之理趣
 圣者言教 第二十八课(四)功德田、恩田和福田
 圣者言教 第一课(十二)略释前行仪轨与观想
 圣者言教 第十二课(十七)闻法应无疲厌
 圣者言教 第十七课(十六)何谓四身
 圣者言教 第二十七课(九)自以为是的修行是见解增上的障碍
 圣者言教 第八课(二)如何运用止观交修发菩提心
 圣者言教 第十二课(六)知己不足 而后能改
 圣者言教 第七课(十七)三乘教法圆融于调心一法
 圣者言教 第二十八课(十六)出离心非常重要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大佛顶首楞严经 清净明诲章讲记[栏目:净空法师]
 07-077转恶为善[栏目:海涛法师弘法讲义-2007年]
 跟世俗人相处比较密切,环境没有那么单纯,应如何护持别解脱戒?[栏目:索达吉堪布·问答释疑]
 心灵的秘密[栏目:佛陀教你不生气]
 掌中解脱 第十六天 发菩提心利益[栏目:掌中解脱]
 坚毅与圆融[栏目:万行法语]
 佛说四十二章经讲记 介绍译者[栏目:自立法师]
 第六章:五蕴─慧地之一 第四节:余论[栏目:清净道论导读]
 药方随病的变化而变化[栏目:雪漠]
 家里未设佛堂可否用西方三圣画像礼拜供养,但未经开光是否会有外灵入侵?[栏目:传喜法师·信众问答]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