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圣者言教 第四课(五)清净正行
 
{返回 圣者言教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1858

圣者言教 第四课(五)清净正行

我们已经了知了菩提心的重要性,平时在止观交修的过程中,可以通过观修四无量心,令自己的一切修法都趋向于广大发心之中,这就称之为清净之发心。在具备清净发心的前提下,紧接着还要具备清净正行,即做到心不散乱。因为令善根不被外缘摧毁就是清净正行。也就是说,无论是听法还是修法,内心都不能与贪嗔痴烦恼掺杂在一起。

在你修行过程中,只要内心被贪嗔痴烦恼其中的一种所染污,一切修法都已变成非法,成为恶行。正如华智仁波切所说:“心善身语善,心恶身语恶,心为诸法源,调心佛善说。”所以,在修正行的过程中,要时时护持自己的内心,不能令它趋向于恶业,趋向于贪嗔痴三毒及五毒之中。要做到这一点,必须做到时时提起正念。需知,凡夫的一切妄念都没有离开过贪嗔痴烦恼,因此你脑海中所想的世间琐事决定掺杂贪嗔痴三毒。在你修行之时,若未护持正念而随行烦恼,修行因为掺杂了贪嗔痴烦恼而成为恶业,不能称为修行。

有时我们潜意识中可能会产生这样的疑问:“我已经修法多年,为何见解却没有丝毫之进展?”此时不妨先问问自己,你在修行过程中,内心能做到多长时间的清净?若内心一直被三毒及五毒烦恼所束缚,即便表面上呈现的是修法形象,对于解脱而言,恐怕也没有丝毫之利益。因为清净正行就是为了令善根不被外缘摧毁,而此处的“缘”字,就是指恶缘,指贪嗔痴烦恼。一切烦恼的根源是贪嗔痴,漂泊轮回的根源也是贪嗔痴。所以没有远离贪嗔痴的一切善行,都不能称之为善。


{返回 圣者言教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圣者言教 第四课(四)发心广大的重要性
下一篇:圣者言教 第四课(六)清净正行应时时护持正念
 圣者言教 第三课(二十)如何平衡自利与他利
 圣者言教 第十七课(二)如理祈祷才能得到普遍之加持
 圣者言教 第十八课(十八)不能轻视善巧运用
 圣者言教 第十四课(十二)清净发心的重要性
 圣者言教 第三十课(五)如何理解获得加持
 圣者言教 第一课(十七)上师瑜伽含摄三根本
 圣者言教 第二十七课(四)闻思修不能偏堕一边
 圣者言教 第十八课(十六)谴除无明二取即为成就佛果
 圣者言教 第三课(五)转变心念是一种领悟
 圣者言教 第十一课(十一)闻法六垢之不希求正法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近代缅甸的一些出家人是不是也有参与政治活动?[栏目:玛欣德尊者答疑]
 尊胜由来—佛陀波利[栏目:文殊菩萨·感应录]
 有信仰才有作用[栏目:仁焕法师]
 慧能禅学思想研究[栏目:温金玉教授]
 内心潜藏着无量种子[栏目:人生智慧·济群法师]
 弥勒联[栏目:佛教楹联集]
 不开悟的四种原因[栏目:达真堪布·微教言·2012年]
 禅宗与净土(一诚)[栏目:佛教期刊文章选摘]
 永明延寿禅师的唯心净土与指方立相(杨笑天)[栏目:永明延寿大师思想研究]
 大方广佛华严经浅释4[栏目:大方广佛华严经浅释]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