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四圣谛与修行的关系 第六章 灭圣谛
 
{返回 性空法师(Ven. Dhammadipa)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102
四圣谛与修行的关系

第六章 灭圣谛

  7.Idam kho pana bhikkhave dukkhanirodham ariyasaccam‖‖Yo tassā tanhāya asesa-virāganirodho cāgo patinissaggo mutti anālayo‖‖

  诸比丘!苦灭圣谛者,即:于此渴爱息灭无余、弃舍、遣离、解脱、无著。

  灭谛即是涅槃

  灭圣谛是什么?灭圣谛就是涅槃,就是「没有爱」的意思。因为没有爱,就没有取、没有缘。所以,涅槃是无取法、无漏法、无为法,也就是没有苦、集谛。为什么是无漏法、无为法?因它没有缘,所以「无取涅槃」是没有缘的涅槃,这才是真正的涅槃。苦的缘是因为有「烦恼」,而涅槃本身并没有缘,不过它会出现在「道」中,道是实现涅槃的缘。要清楚此理,才能了解为什么见道时,四圣谛会一起出现。

  渴爱息灭无余(tanhāya asesavirāganirodho):指我们要完全离开轮回的缘。佛说轮回的缘为「爱」,完全离开爱则完全离开轮回。我们已经说明轮回的存在是由很多不同烦恼造成,所有的烦恼都是轮回的缘,而这些烦恼中最主要的缘就是爱,有爱才有无明,有无明才有其他的烦恼。如果我们能离开爱,就能离开五取蕴,因为爱就是「取」,而「取」就是多次连续的爱,这种强烈的爱称之为「取」。

  离开轮回是指离开五取蕴,不是离开五蕴,因为五取蕴的意思就是「爱」。佛说明爱为五取蕴根本的缘,在巴利文中「涅」(nib)是指「没有」,「盘」(bāna)指「爱」,涅槃就是没有爱的情况。完全没有爱,就能入涅槃的境界;若还有爱,即使我们有修行、有智慧,还是不能完全进入无爱的境界。因为五取蕴是「爱」,有爱就会有轮回的缘,就有无明等其他的烦恼,所以,有爱就有再生,唯有完全离开爱,才能不断地留在涅槃的境界。

  弃舍(cāga):如果要入涅槃,到达没有烦恼的境界,必须要全部放弃、弃舍。弃舍什么?如果能弃舍爱及所有其他的烦恼,就能弃舍五蕴、弃舍轮回。

  遣离(patinissagga):和「弃舍」的意思相同,指要放弃所有的烦恼。

  解脱(mutti):之前提到要「弃舍」、「定弃」一切,目的是为了能完全解脱。

  无著(anālaya):依北传佛教的说法,ālaya就是阿赖耶,为「住」、「立」、「着」的意思,如最高的山——喜马拉雅山又称雪山,即是「雪住着」的意思。如果我们能弃舍爱,在轮回里就没有「住」、「着」,因没有住、着而能涅槃。涅槃是没有爱的境界,没有爱即无住、无所,也就能够「灭」。

  若要真正了解灭谛,应先见道才能直接体验;若没有见道,不可能直接有灭谛的经验,这是所有佛教共同的看法。假如我们能够用无漏智慧思惟苦,无常、无我,就能在实现中道时,看到四圣谛同时现起;若是没有实现见道,就不可能亲身体验到。

  见道前的第一步应先了解何谓无漏智慧的境界,了解能运用智慧的心,了解能观和所观的境界,了解在我们生活世界中所实践的真实经验。能用智慧去分别、了解世界的缘起,就是了解苦谛、集谛的基础,若没有这个基础,就无法实践见道。

  简单地说,我们要了解名色,名色就是智慧的境界,在名色中包括所有的无漏智慧、所有的分别,如五蕴、十二处、十八界等都在名色中。

  为什么一定要了解名色法?因为观名色就没有我、没有你,观名色就是世界的真实经验。例如观察杯子,杯子属于名色的经验,我们能了解这个东西叫做「杯子」,只是人类彼此赋予这样的称呼。如果小狗来看杯子,牠也会和人一样看到这个东西的颜色、形状,但是小狗并不知道这个东西叫「杯子」。所以,在真实经验中,「杯子」只是名色法的存在。如果想要进入智慧的境界,就要洞察实际的名色经验。

  名色法必须进入智慧的境界才能观察到,如果没有这种了解,就不能真正了解无常,因刹那、刹那的无常是属于世界真实的法,不是属于概念。我们知道杯子会破坏,但这不是真正用智慧来观察,真正「观」的智慧是看到杯子以及一切法(包括人)都是地、水、火、风等四大不断破坏的过程。其他的所缘也是同样的道理,此破坏过程是我们「所观」的对象——色,而「能观」这个破坏过程,叫做「名」,「名」如同色一般也是连续不断破坏的过程。

  了解名色,才能了解什么是缘起,什么是集谛。我们的「爱」,如爱的所缘:钱、房子、汽车等,我们为何爱这些?因为我们认为它们存在,它们能给我们乐受、满足。虽然也知道它们不可能永远保存,它们会坏、会改变,但这只是世界经验的概念,不是真正了解,不是真正的「观」,所以仍会不断执取,产生种种苦恼。想实现灭谛,一定要了解名色都在无常破坏中,才能放下爱。然后,思惟苦谛、集谛就是能观、所观的了解,如果能思惟它们不断刹那、刹那无常变化的过程,就能运用所有观的知识,实现世界最高的观——行舍智(sankhārupekkhāñāna)⑴。如此,我们就能远离无常、苦,就能看到苦,集、灭、道四谛同时现起。南传佛教或其他宗派也有同样的看法:实现见道就能观四圣谛同时出现在一个心的过程,之后可借由修道而离开所有的烦恼,也就是离开爱。

  我们要了解所有烦恼都有相互的关系,因为我们的心中都有烦恼种子和爱,爱让烦恼种子发芽、增长、变强。所以,爱弱时烦恼就弱,爱强时烦恼就强,它们彼此有相互的关系。

  南北传佛教皆提及阿罗汉已经离开所有烦恼、所有爱的种子,意思是阿罗汉已经没有爱,烧掉所有心里的烦恼种子,使烦恼种子失去成长的功能。由于阿罗汉能用修行去除爱,杀除烦恼,使内心烦恼种子没有功能,不再继续轮回,得以实现涅槃,是故阿罗汉为所有众生、人、天崇敬供养的对象。

  灭谛是说明没有爱的境界,阿罗汉是怎么实现灭谛?怎么去掉爱,让所有的烦恼种子失去爱水而干枯?武器就是无漏智慧,借由无漏智慧的功能,就能实现阿罗汉或佛的果位。

  佛教提及二种涅槃的现象:第一种是「有余涅槃」,指佛、阿罗汉有五蕴存在的情况,第二种为「无余涅槃」,指佛、阿罗汉灭除此生五蕴之身后,由于不再有爱而不会继续轮回的情况。虽然,灭谛的现象有二种,但真正的灭谛只有一个。例如:佛陀在菩提树下,灭尽烦恼,证悟成佛,称为「有余涅槃」;四十五年后,佛于拘尸那罗般涅槃,那时佛的五蕴也灭尽,是「无余涅槃」。如果没有实现灭谛,根据自己所造的业,一定会继续留在五蕴中。因为有爱就有无明,有无明就有行,有行就会继续收集、造作,继续存在、继续轮回。

  灭谛与道谛的关系

  我们观察世间都是苦谛、集谛,要彻底了解苦,就要了解解脱、了解涅槃,要了解涅槃解脱的经验,必须靠「道」来实现,「道」是无漏,却是有为法⑵。灭与道的相互关系在《七车经》中有清楚的说明,它说明解脱、现观过程有七种清净法⑶的修习次第,就是戒清净法、心清净法、见清净法、度疑清净法、道非道智见清净法、行道智见清净法、智见清净法⑷。

  在《七车经》中舍利弗(Sāriputta)和满慈子尊者(Mantāni-putta)⑸对话,舍利弗问满慈子:「出家修梵行是为了实践戒清净,然后再心清净法、见清净法,一直到智见清净,依照七种清净法的次第顺序而修持吗?」满慈子回答七次:「不是!」于是舍利弗问:「您出家的目标是什么?」满慈子回答:「我跟随佛陀出家的目标就是实现涅槃。」舍利弗问:「涅槃没有七种清净法可以吗?」满慈子回答:「不可以!戒定慧的内容就是道,如果没有七清净法就没有道,就不能实现涅槃。修行是为了实现解脱,七种清净法不是目标,而是用来实现涅槃的方便。」

  要了解涅槃不是道,道也不是涅槃,但我们是借着道来实现涅槃;实现涅槃时,七种清净法也会一起实现。所以,现观是一个过程,此戒、定、慧三学是个不间断的修行过程,如果能依循着「道」实现了这个过程,就能进入涅槃城。当入涅槃城后,我们就不再需要靠修道的工具。

  在《七车经》中,满慈子以七部车子比喻涅槃与道的关系。好像波斯匿王(Pasenadi)从憍萨罗国的首都舍卫城要到第二大城婆鸡帝(Sāketa),这段路程需要乘换七部车子。当波斯匿王离开舍卫城时是用第一部车,旅行一段时间,马疲倦了就换另一匹马,连续乘换了七匹马后,他到达了婆鸡帝。城里的大臣问:「您是用这部车到达此地吗?」波斯匿王要怎么回答?他不能回答:「是」或「不是」,他只能说是用第一匹马所拉乘的车离开舍卫城,中间换马、再换马,最后用第七部车到达婆鸡帝。

  同样的道理,修行者是用戒清净法、心清净法、见清净法、度疑清净法、道非道智见清净法,行道智见清净、智见清净等七种清净得到涅槃,不过涅槃并不是这些清净法。在《七车经》的譬喻当中,首都舍卫城如同我们的轮回,波斯匿王如同修道人,而第二大城婆鸡帝如同涅槃的境地,到达目的地需要七部车,也就是实现涅槃需要道——七种清净法,假如没有七种清净法,就无法到达涅槃城。当进入涅槃城时,就可以放弃七部车。不过,如果没有乘用七部车,终究只能停留在原处,无法到达目的地。所以,七种清净法是道,是实现涅槃的缘。

  我们要了解灭谛就是涅槃,而实现涅槃,需要实践道——八正道,因正道是无漏法能引导我们到达涅槃。不过,阿罗汉实现道时,还是有五蕴的存在,这情况称为「有余涅槃」。当他五蕴灭尽时,由于道的成就而实现了无余涅槃,此无余涅槃就是无缘法。

  择灭与灭谛的关系

  无为法是对灭谛最基本的了解。如果想了解《俱舍论》中一切有部的学说或修行过程,我们不免要面对很多复杂的问题,现在我只简单说明一切有部的灭谛。

  南传佛教在无为法上的看法很简单,他们认为无为法只有一个,即是涅槃;虽有「有余涅槃」、「无余涅槃」二种不同的现起,但还是同样的涅槃、同样的灭谛。有关一切有部对灭谛的看法,可查《俱舍论》第一品,其中提及三种无为法:「虚空无为、择灭、非择灭」⑹。在一切有部系统里,不可能有「择灭」以外的灭谛,「择灭」就是一切有部的灭谛。

  「择」的意思是:用无漏智慧来分析。一切有部以牛与车的譬喻来说明无漏智慧与灭谛的关系⑺,无漏智慧称「择灭」,也称为「离系」。「系」(梵yoga)即是「缚」,就是所有的烦恼,因此「离系」是离开所有烦恼。

  梵文的择灭即pratisamkhyā-nirodha,意思是离开所有有漏法的缚。「择灭」简单地说就是离系;系就是缚,所有的烦恼就是我们的缚。当我们能用思惟抉择苦谛或其他圣谛的智慧,令诸有漏法远离束缚,所能得到的「灭」,就称为「择灭」。择灭是离开所有有漏法的缚,如同牛与车一样,因有智慧的拣「择」分析而有「灭」。

  一切有漏法是否只有一种择灭?南传佛教持肯定的态度,但一切有部不认为如此而提出:

  一切有漏法同一择灭耶?不尔,云何随系事别?谓随系事量,离系事亦尔。若不尔者,于证见苦所断烦恼灭时,应证一切所断诸烦恼灭,若如是者,修余对治则为无用⑻。

   「随系事别」中的「事」,通常指真正的所缘、真正的对象,即胜义谛中存在的法。但此处所指的「事」只是用来方便说明不同品类的烦恼;而「系」是指所有的缚或烦恼。这句话是说明有很多不同种类与品的烦恼,所以「谓随系事量,离系事亦尔」,要对治不同的烦恼就要有不同的择灭。

  对于不同种类烦恼的分别对治只是一种方便说法,不是依胜义法而说。虽然,对治不同的烦恼有不同的择灭,但真正的灭谛只有一个,不可能有二个、三个灭谛。不过,如何让多种择灭最后实现为一个灭谛?这是一个渐次的过程,但不容易了解。在这渐渐实现灭谛的过程中,不可能有很多不同的灭谛,只有一个究竟的择灭、究竟的灭谛。若能实现这个过程,就能成就阿罗汉。有关「择灭」的相关内容,在《大毘婆沙论》⑼里也有提及,大家可以自己查阅、参考。

  择灭和灭谛是不同的,择灭如同「因」,灭谛如同「果」,因此要用无漏智慧——择灭来实现灭谛,而灭谛就是无漏智慧的境地。所以,一切有部强调一个、一个现观的过程,即在每个现观过程对于四谛中的每一个谛都要有系统、次第的分别思惟,这种分别应该和多种择灭的想法有关系。要了解这些分别,应从一切有部的修行经验及他们对《阿含经》的看法去探讨,他们认为要分别渐次地思惟四圣谛的过程,才会有见苦所断的烦恼、见集所断的烦恼、见灭所断的烦恼以及见道所断的烦恼等不同的分别。由于四圣谛有这些不同所断烦恼的分别,应该就要有不同的「择灭」。这种分别是有道理的,因为一切有部认为在现观过程中,这些不同种类的择灭都是真正的法。

  要了解有部的修行,一定要探讨他们在现观过程中对于多种择灭的看法。南传佛教认为只有四种真实法:色、心、心所、涅槃。在经验的范围里还有其他的法,如依一切有部的看法,还有心不相应行法(citta-vippayutta-dhamma)⑽。在心不相应行法里有「得」、「非得」⑾,现观过程和法的分别有关,要分别不同的烦恼很复杂。所有烦恼都存在于我们的身心相续里,因它们有「得」这个法,也就是说所有的烦恼都存在这个法中;而「非得」和「离系」的概念应有密切的关系。一切有部以为「得」、「非得」都是真实的法,因此离系——择灭也就变成真实的法。

  佛教认为真实法是有自性的法,依胜义谛来说,有自性的法才能存在,没有自性的法则不存在。我们要用缘起来了解涅槃,南、北传三藏经都有这种说明:要先有法住智,能用无漏智慧分别真实经验,才能有涅槃智⑿。因为不同的离系都是用无漏智慧了解,断除烦恼后而得的真实经验,所以一切有部以为离系是有自性的真实法。

  为何「择灭」需要多种?因为烦恼的不同分别,意思是说不同的烦恼应该有不同的择灭;如果只有一种择灭就能断所有的烦恼,照理说只要用一种择灭断掉见苦所断烦恼时,那么见集所断烦恼、见灭所断烦恼、见道所断烦恼也应该会灭除。但一切有部却提出多种离系的分别,因为他们从对四谛分别思惟的现观过程中,认为苦、集、灭、道四谛都有分别要断的烦恼。依南传佛教:在世间观的过程,断烦恼也是渐次的过程,但见道则是顿断,南传并没有像一切有部这么有系统地分别说明这是苦谛,集谛、灭谛或道谛所断的烦恼。

  在实现见道过程前,一切有部认为我们只能思惟苦谛和集谛,不可能有灭谛的思惟,因灭谛是属于离系的过程,是解脱的实现;此离系过程和解脱都是无漏智慧的境界,所以见道前,不可能思惟灭谛。依照南北传佛教的说法,灭谛是无缘法,没有什么对象,因它没有什么对象,也就没有任何的缘或寻、伺。所以在见道前,当我们思惟苦谛时,就无法思惟灭谛。

  至于多种离系是如何和一个究竟灭谛连在一起?如果不依照一切有部的说法,我们就不用依多种离系来分别、渐次地断不同品的烦恼,而是实现一个苦谛所断的烦恼时,则断一切谛的烦恼。也就是说,能看苦谛,就能看集谛、灭谛、道谛;能看集谛,就能看苦谛、灭谛、道谛;能看灭谛,也就能看苦谛、集谛、道谛;能看道谛,就能看苦谛、集谛、灭谛。依照这样的说法,如果能彻见苦谛,就能成为阿罗汉,因为真正了解苦谛的人,一定能完全了解集、灭、道谛,所以只有阿罗汉能完全理解四圣谛一同生起的真相。

  一切有部对于不同品的烦恼和不同择灭的复杂分别,不可能完全只依靠「经」的道理,应该也和他们现观分别思惟四谛的系统及修行资粮的看法有关系。现观过程有见道、修道,在见道前,修行过程中不可能有出世智慧,只能用世间智慧来了解。所以,「灭」应该要实现在出世智慧,假如没有实现出世智慧,不能达到究竟灭,只能看到世间灭;而「离系」就是断烦恼,是一种渐次的现观过程,它有二个方面:世间、出世间,世间智慧并没有力量断除烦恼,唯有出世智慧才能断烦恼、观究竟灭。

  依我对「离系」——择灭的了解,在见道前,要用世间智慧看苦、集、道,也要看「灭」,但此时只能看到世间刹那、刹那的灭,无法观见究竟灭;只有实现见道后,才能以出世智慧断所有的烦恼。这是说见道前已有择灭,已在练习用世间智慧断烦恼,但见道后才有真正的择灭、真正的出世智慧,才能真正断烦恼,实现真正的灭谛。

  我们先要断烦恼,才能解脱。依南传佛教的看法:无间道为断烦恼道,在见道中,因为苦、集、灭谛是和出世道谛在一个心的刹那过程中实现,因此四谛能同时生起;但见道前,因为没有出世智慧,四谛不可能一同出现。一切有部则认为见道过程有十六个刹那,事实上可说是十五个刹那,若想了解一切有部离开烦恼的复杂过程,应该先了解不同的择灭与不同品烦恼的关系,以及不同的择灭和世间、出世智慧的相互关系。

  结说灭圣谛

  【彻见缘起】

  依照「择灭」——离系的作用才能实现阿罗汉果、漏尽智,如果没实现漏尽智,就不能了解缘起甚深的意涵。在《大缘经》(mahā-nidāna sutta)⒀中佛向阿难说明:如果不是阿罗汉,一定有心苦。假如没有实现漏尽智,就无法清楚地观照缘起;无法彻见缘起,便无法解脱轮回。阿难当时已是须陀洹果的圣者,能了解这个道理。

  佛依此一方面说明解脱的缘起,一方面说明轮回的缘起。如果我们没有实现究竟的解脱,就不免有爱的束缚、爱的苦。有智慧的人很容易看到这种苦,没有智慧的人就无法看清楚。爱就是苦,若有爱就不可能了解缘起的深义。所以,我们一定要不断地思惟苦、集、灭、道四谛,放下爱执,才能实现解脱。

  【了解苦谛】

  佛的解脱过程是靠对苦谛的了解,如果对苦谛了解不够深,就无法实现究竟解脱。佛说明:不能究竟解脱是因不够了解苦谛;唯有真正了解苦谛,才会有真的信心,信心能帮助我们的心精进,给予「信忍」推动我们去努力。所以有信心,才有真正的精进,有真精进,才能不断努力实现解脱。所以说:「知苦能见道」。

  精进是靠信心,信心是靠对苦的了解,有苦的了解才会有正信,有正信才会努力,努力才有法喜。什么是真的喜?佛教有二种喜:欲喜和法喜;有二种欲:欲欲和法欲。欲欲引导我们到欲喜,法欲引导我们朝向法喜。法喜的条件就是要有法欲、要有精进。若不精进,就不能实现法喜,有法喜才有轻安,若没法喜就没有轻安;有轻安才会有正定,没轻安就无法实现正定。所以,轻安、法喜都包含在正定的条件里。有正定才会有如实观,有如实观才会有解脱;有解脱才会有解脱智,这是离开苦的过程⒁。

  【断除爱】

  如果没有离开烦恼、爱,怎能离开苦?对缘起怎能有彻底了解?若还有爱,佛以为我们不免有「求」,有求就不免有「得」。有求、有得是因为我们有「爱」,「爱」让我们如同瞎子般看不到真相,无法去除烦恼;若不能完全断烦恼,一定有「求」。「爱」必定会和「求」在一起,有「求」就会继续存在,继续收集业,继续创造「行」,所以就有「得」,结果我们常「决定」要这样还是那样。「决定」就是欲贪,因有欲贪而有执着,若没有断爱、断求,我们一定是在执着中、在五取蕴中。

  因众生有「求」、有「爱」,就不免有要保护的所缘,只有阿罗汉、佛已离开了爱,所以没有要保护的所缘。有想保护的所缘,是因为有「悭」⒂;有悭,我们一定会保护自己。如果还会保护自己,怎能看到缘起的深义?所以,佛说「灭」(anālaya)为无住,无住就是没有什么要保护的所缘,唯有如此才能了解缘起深义。如果没有完全断爱、断求,我们就会继续轮回。因有爱就有想保护的所缘,有求就有再生,所以灭谛的真正意思就是「爱尽」。

  实现佛法过程中,虽不免有「求」,但终要离开这个「求」。若真要理解怎么修行,就要了解「不求」,就没有「得」,也要了解「求」就是「爱」,「爱」就是「无明」。《俱舍论》说明信心是宗教的爱(pema)⒃,信心是种特别的爱,这是「道爱」。「爱」是我们存在的根本,而「信心」是宗教上特别的爱,要怎么处理这二种爱的矛盾?可以自己多去体会,若能看到这个矛盾,就知道为什么要修安那般那、为什么要修行。

  《大念处经》注释书说明:安那般那是「苦谛」,因入出息是随身心转,而名、色、呼吸都是无常生灭的,所以是苦谛。用功专注在安那般那上即是「集谛」,因为要不断的抓住所缘,爱所缘。除去苦、集二者就是「灭谛」;「道谛」是引导我们走向灭谛的方法。若能了解这个道理,才知缘起深义,才能了解解脱的过程。

  【注解】

  ⑴修行者照见诸行法中无一物可执取为「我」、「我所」,舍弃恐惧、取乐,对一切行法以平衡、平等的态度面对,而实现行舍智。

  ⑵「论曰:说一切法,略有二种,谓有漏、无漏。有漏法云何?谓除道谛,余有为法。所以者何?诸漏于中,等随增故,缘灭道谛诸漏虽生,而不随增,故非有漏。不随增义,随眠品中自当显说。已辩有漏,无漏云何?谓道圣谛及三无为。何等为三?虚空二灭。二灭者何?择、非择灭。此虚空等三种无为及道圣谛,名无漏法。」《阿毘达磨俱舍论》卷1〈分别界品〉,《大正藏》册29,页1下。

  ⑶七清净法是指七种纯净、圆满的法。有了「戒清净」持戒圆满后,能「心清净」心安止专于一境,而有「见清净」;以智慧的正见,如实见、如实知,能「度疑清净」厘清痛苦根源等疑惑,进而「道非道智见清净」,能辨别正确、错误的修行方法,循正道而行「行道智见清净」,以趣向「智见清净」的境地。

  ⑷《中阿含•七车经》,《大正藏》册1,页429下-431下。另可参汉译《增一阿含•等法品•第一0经》,《大正藏》册2,页733下。《中部经典一•传车经》,《汉译南传大藏经》,页206。

  ⑸Mantāni-putta,满慈子即是说法第一的富楼那尊者。参阅《佛光》「富楼那」,页4929。

  ⑹「三无为,何等为三?虚空二灭。二灭者何?择、非择灭。」《阿毘达磨俱舍论》卷1〈分别界品〉,《大正藏》册29,页1下。

  ⑺「择灭即以离系为性,诸有漏法远离系缚证得解脱,名为择灭。择谓简择即慧差别,各别简择四圣谛故;择力所得灭名为择灭,如牛所驾车名曰牛车,略去中言故作是说。」《阿毘达磨俱舍论》卷1〈分别界品〉,《大正藏》册29,页1下。

  ⑻《阿毘达磨俱舍论》卷1〈分别界品〉,《大正藏》册29,页1下。

  ⑼「问择灭自性为是一物为多物耶?有说一物。问:若尔,证见所断法择灭时,亦证修所断法择灭不?若亦证者,修后对治应成无用……有说二物。一见所断法择灭,二修所断法择灭。问:若尔,证见苦所断法择灭时,亦证见集灭道所断法择灭不?若亦证者修后对治应成无用……有说五物,谓见所断法择灭有四。……择灭有十一物。……有说择灭有三十五。……有说择灭有八十九。谓见所断法择灭有八,修所断法择灭九地各九为八十一,足前八为八十九。问:若尔,见所断法三界九地,各有四部九品差别。云何择灭但有八种?又见修所断法一一地、一一部、一一品,各有多种。云何择灭但有一种?评曰:应作是说,随有漏法,有尔所体,择灭亦尔,随所系事,体有尔所,离系亦有尔所体故。问:已知择灭随所系事有尔所量,诸有情类证择灭时,为共证一为各别证……」《阿毘达磨大毘婆沙论•杂蕴》,《大正藏》册27,页161下-162上。

  ⑽「一切法略有五品:一色、二心、三心所、四心不相应行、五无为。」《阿毘达磨俱舍论》卷4〈分别根品〉,《大正藏〉册29,页18中。

  ⑾「论曰:得有二种,一者未得已失今获,二者得已不失成就。应知非得与此相违,于何法中有得、非得?于自相续及二灭中,谓有为法,若有堕在自相续中,有得、非得。非他相续,无有成就他身法故。非非相续,无有成就非情法故,且有为法决定如是。无为法中唯于二灭有得非得,一切有情无不成就非择灭者,故对法中传说,如是谁成无漏法?谓一切有情,除初刹那具缚圣者及余一切具缚异生,诸余有情皆成择灭,决定无有成就虚空,故于虚空不言有得,以得无故非得亦无,宗明得非得相翻而立故,诸有得者亦有非得。」《阿毘达磨俱舍论》卷4〈分别根品〉,《大正藏》册29,页22上。

  ⑿《杂阿含经•第三四七经》「佛告须深:不问汝知不知,且自先知法住,后知涅槃。彼诸善男子独一静处,专精思惟,不放逸住,离于我见,心善解脱。」《大正藏》册2,页97中。又《瑜伽师地论•摄事分》「复次有二智,能令见清净,及见善清净,谓法住智及此为先涅槃智。法住智者,谓能了知诸行自相种类差别,及能了知诸行共相过患差别,谓于随顺若苦、若乐、不苦不乐三位诸行方便,了知三苦等性。涅槃智者,谓于如是一切行中,先起苦想后如是思,即此一切有苦诸行无余永断,广说乃至名为涅槃,如是了知名涅槃智。即此二智令见清净及善清净。《大正藏》册30,页787中。

  ⒀《长部经典二·大缘经》,《汉译南传大藏经》,页1-18。另可参《中阿含经•大因经》,《大正藏》册1,页578。

  ⒁离苦的过程:知苦→信心→精进→法喜→轻安→正定→如实观→解脱→解脱智

  ⒂「悭谓财法巧施相违令心吝着。」《阿毘达磨俱舍论》卷21〈分别随眠品〉,《大正藏》册29,页109中。

  ⒃「爱敬别者,爱谓爱乐。体即是信,然爱有二:一有染污,二无染污。有染谓贪如爱妻子等,无染谓信如爱师长等,有信非爱谓缘苦集信,有爱非信谓诸染污爱。」《阿毘达磨俱舍论》卷4〈分别根品〉,《大正藏》册29,页21上。


{返回 性空法师(Ven. Dhammadipa)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四圣谛与修行的关系 第七章 道圣谛
下一篇:四圣谛与修行的关系 第五章 集圣谛
 四圣谛与修行的关系 第二章 说法因缘
 四圣谛与修行的关系 第七章 道圣谛
 四圣谛与修行的关系 第四章 苦圣谛
 四圣谛与修行的关系 第五章 集圣谛
 四圣谛与修行的关系 第十章 问答辑要
 四圣谛与修行的关系 第六章 灭圣谛
 四圣谛与修行的关系 第九章 结说四圣谛
 四圣谛与修行的关系 推荐序 自序
 禅修开示·性空法师
 四圣谛与修行的关系 第一章 绪论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歧路指归 (战德克居士)[栏目:基础佛理]
 忆念三宝生善处[栏目:信仰]
 淡泊名利,清净自活[栏目:卢志丹居士]
 二规教言论 第五节课[栏目:二规教言论学习]
 无缘大慈,同体大悲[栏目:传灯法语·乘宗法师]
 宗义宝鬘浅释 第17讲[栏目:宗义宝鬘浅释]
 勤俭的美德[栏目:真理的价值·迷悟之间]
 Before you mentioned the Dhammapada. What is it?[栏目:Good Questions, Good Answers on Buddhism]
 禅修开示 礼佛的意义[栏目:空海(惟传)法师]
 传承、灌顶--首愚师父于烟台法会上讲《七俱胝佛母所说准提陀罗尼法门之简介》[栏目:首愚法师]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