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法见 16 受念处
 
{返回 向智尊者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356

  受念处   

  一、感受于生活的重要

  「感受就是一切!」一位德国诗人如此惊叹地说。这些文字所表达的意义是如此丰富,但所要点出的是「感受」在人类生活所扮演的重要地位。无论是不是存心的,大部分人日以继夜努力,为的是要增加快乐的感受并且避免不愉快;所有人类的抱负和奋斗都朝向此目标。从一般凡夫的娱乐到有势力者的权力欲望,以及伟大艺术家的创作活动,基本的需求都是享受欢乐以得到满足和幸福。许多种形式的欢乐感受以及经验不同快乐的渴望,产生了各种行为法则和生活方式。为了满足「快乐的原则」出现了许多英勇的行径,然而胆小不起眼的却更多。尤其,现代世界对物质的满足、情绪的喜悦以及感官快乐的渴望,正以几何比率扩张。每个主要国家里成千的工业和服务业蓬勃发展,雇用百万工人利用科技的神奇产生刺激,然后达到快乐和方便欲望的满足。情绪和感官快感的供应者也尝试藉由提供种种有缺陷的逃脱出口,想要缓和在「焦虑的年代」无法抑制法见的担忧、无聊、挫败和不满足。

  从这简要的评述中,我们现在可以了解佛陀所说「一切聚集在感受」的重要性。感受在人类生活中的重要,清楚地说明了为何佛陀于五蕴和四念处中将它独立为一类。   

  二、感受与情感的不同

  在佛教心理学中对内心状态有准确的解释,感受可以乐受、苦受或舍受的纯粹感觉经验来了解。感受不同于情感,情感是从基本感受而起的一种更复杂的现象,加入了评估、意识、认知等特性。佛教教义中,「受」是构成五蕴的第二要素,而感情运作的特定因素属于第四蕴行蕴。受、想、行、识四蕴都是在意识状态中发生。因为受与感情因素有关联,这两者会被混淆,但详细分析可看出其差别。

  只要有根、境、识三个因素就有受的生起,这三者的汇集在佛教心理学中称之为触( phassa)。触是精神上而非肉体上的事,它若不是以五个感官之一为缘,就是以心为缘,所以有六种。六触是产生六受的主要条件,即经由六根(五个感官和心)的接触所产生。在缘起法则中,它们的关系是「触缘受」。当情感出现,就有下一个缘起关系「受缘爱」。

  与色、声、香、味接触而生的感受都是中性的,快乐或不快乐的感受未必跟随这四感官知觉而来;一旦感受跟随而来的话,它们会出现一个附加的感知过程紧接在最初的舍受之后。身体的接触或压迫可能会引起快乐或不快乐的感受,而心则会生起快乐、不快乐,或是不苦不乐的感受。

  受是通于种种意识形态的心所之一。换句话说,每一个意识的经验都有受的成分,快乐的、痛苦的或是中性的,受本身也是一种独特的性质。附加于任何特定感受而来的情感、实务、道德或精神层面的价值,是由与行蕴相关的心所所决定;而产生好或不好、高贵或低俗、业或非业、世俗或超脱的俱生( sahaj.ta)感受,则是其他心智功能的特质。

  受在最初的状态只单纯显示所缘的冲击,它自己本身并没有任何感情的偏见。只有当接纳了行蕴的评估后,才会出现如欲望、爱、讨厌、憎恨、担忧与恐惧,乃至扭曲观点的情绪。但这些混合的情绪不一定要生起,因为它们并非个别感受不可分割的一部份。事实上,一天中我们感受到的许多薄弱印象,总在显现微小和冷淡的感受后就停止了,并没有更进一步的情感反应。这说明了:从心理学来说,经由心念专注或自我克制的作意帮助,只纯粹停留在感受上是可能的,甚至受刺激而使感受变得强烈的情绪也可因此而停止。由实际经验可确定,循环不止的缘起可在「受」的阶段终止,因此爱并非与生俱来跟随感受而生。因此,我们得知受为解脱之道的关键因素,也能明白「受念处」为何在佛教的传统中一向被视为解脱道上有效的辅助。   

  三、如何观受念处

  受念处是四念处( satipa..h.na)之一,因此它在禅修的架构里以增长内观为目标。然而当感受易于转变成不善情绪时,忆念受念处并将之运用于生活中是很重要的。当然,我们不应该只为了修行而故意尝试产生某种感受,而是在感受自然产生时专注地观察。这样的情况常常发生,若心够机警、够冷静,便可以清楚地注意到最初阶段的受。

  在受念处中,受生起时首先应该觉知感受。我们应该清楚地区分它们是快乐、痛苦或不苦不乐,绝不会有所谓的「混合的感受」存在。

  专注必须维持在整个感受生起的期间,直到它消失为主。若能一再清楚地观察各种受的消失点,将更容易阻止快速跟随且常常习惯伴随感受而来的情绪、思想和意志。乐受伴随着享乐和欲望,苦受与憎恨连接在一起,不苦不乐受则伴随着无聊与混乱,这些也是错误知见的远因。当纯然专注于受的生起与消失,这些染污心的附加物会被阻隔而无法前进。若烦恼真的产生了,它们生起的当下就会被察觉到。这种察觉便足以阻止烦恼免于因无抗拒而持续的增强。

  假如各种受被视同气泡的生灭,它们与渴爱、憎恨的关系将愈来愈薄弱,直到最终的破灭。这种受的练习会减少对喜爱或讨厌的执着,内心的空间将为了更微细的感情和美德(慈悲、满足、耐心和容忍)的成长而开放。

  受念处特别重要的是令「受」从最微细的「我」和「我的」思想中脱离。没有自我中心、以自己为主体:我觉得(因此,我是);也不应有任何「自己是感受拥有者」的想法:「我有快乐的感受,我是如何的快乐!」因为随着「我想要更多快乐」的想法出现,渴爱生起;不然就是,想着「我很痛苦,我是如何的不快乐」而希望去除这些痛苦时,厌恶就因此而产生。

  为了避免这些错误和不实际的观点,我们应该觉知「受」为缘起和无常的过程。随时保持念的醒觉,专注在「这只是感受」的心理运作的单纯事实;而且就如〈念处经〉所说的一样,这个觉知除了认知和正念外无其它目的。一旦人习惯将感受和拥有这些「受」的人相连结,甚至在禅修中也是如此,念处就不可能有任何的进展。

  没有任何自我中心地觉知「受」,也将帮助禅修者清楚地辨别从环境刺激所引起的感受以及之后对感受的心理反应。因此禅修者能单一专注于受,而不会偏离到其它领域。这也是〈念处经〉所说「他于受,观受而住」的主要意涵。在这个修习阶段,禅修者会更熟悉「名色分别智」(n.ma-r.pa-pariccheda)。

  然而,更进一步的进展,需要持续将心专注在每一剎那间感受的生起与消逝,这将导引到对无常的深刻体验,是通往解脱之道的重要门路之一。内观禅修中,当体验受消逝的剎那更深刻,受的无常性也会更深刻地烙印在禅修者的心。从其他身心进展获得的体验,会逐渐成熟为坏随观智( bha.ga-x..a)。达到此阶段时,禅修者将会发现自己已在更上一层进展的道路上了。

  内观禅修中,受念处可以完全开展它的力量,以便在痛苦炼最薄弱的关联处,做为破解它的有效工具。即便只能对日常生活中的感受和情绪作到轻微反思,也可以从受念处得到相当的利益;仅仅以回想的方式来作观,他们也能很快地发现感受与情绪是分开的。这种反思和回想的观法,有助于在感受和情绪实际生起时完全醒觉,避免跟随情感起伏的波涛而失去理智。只要透过检视和反省感受和情感的简单程序,心会逐渐到达坚定而均衡的高水平。

  然而这不应该也不需要做恒常的练习。我们只需要于适当时机练习一段期间,直到熟悉随着感受而来的情绪的历程。了解这过程,我们对情绪反应的控制将会自然地增加,一种自然、自发的控制方式。不需害怕专注于感受和感情的心会导致冷漠或情感的退缩,相反地,心会因此对细腻的情感如同友谊、同情心和容忍心更为开放。它不会排除温暖的人际关系,也不会失去对艺术与自然之美的喜悦,但它会去除执着的狂热。这些经验比起被混乱情绪所占据,更能带给人深刻的满足。

  一个以此方式生活的生命,会成熟地善用受念处,以达到心从苦究竟解脱的最高目的。


{返回 向智尊者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法见 17 以正念保护
下一篇:法见 15 业与业果
 破除渴爱、我慢、贪欲
 法见 9 无我与涅槃
 什么是善根、不善根?
 法见 13 无畏的信仰
 以直观看现实世界
 自由开放地面对烦恼
 觉知、净化你的心
 无我与涅槃
 法见 14 为何要离苦
 古老的自由之歌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世人当改变饮酒的观念[栏目:观念·圣开法师]
 袪世人对于佛教的误解及唤起佛教徒的自醒[栏目:太虚法师]
 我们手持念珠念观音,而观音手里也拿着念珠,他是在念谁呢?[栏目:问星云大师]
 出了那一家,别再入了这一家[栏目:济群法师]
 世苑图书馆馆员之修学方针[栏目:太虚法师]
 仁王护国般若经疏卷第三[栏目:智者大师]
 噩耗 Devastating News[栏目:旅途脚印 Footprints on the Journey]
 The Cure for Death[栏目:Dhammapada Stories]
 一切如来说 持戒最第一(西方寺传授三皈五戒暨在家菩萨戒)[栏目:宽运法师]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