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法见 17 以正念保护
 
{返回 向智尊者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1990

  以正念保护

  一、保护自己和他人

  有一次,佛陀告诉比丘们这个故事:

  「从前有一对在竹竿上表演特技的杂耍艺人。有一天,师傅对徒弟说:『现在你踩到我的肩上,然后爬到竹竿上。』当徒弟爬到竹竿上时,师傅又说:『现在你好好保护我,我也会好好保护你!我们这样互相保护和留意,就能表现精湛的技艺,不仅能赚好价钱,也能从竹竿上安全下来。』但徒弟说:『不是这样的,师傅!您应该保护自己,而我也保护我自己。自我保护和防范才能有安全的演出。』

  「这才是正确的方法。」佛陀进一步说:「就如徒弟所说:『我应保护自己。』念处应如是修习;『我应保护他人。』念处应如是修习。保护自己,才能保护他人;保护他人,才能保护自己。

  「一个人如何在保护自己中去保护别人?藉由重复和经常的禅修练习。一个人又如何在保护他人中来保护自己?

  由耐心和容忍,由非暴力和不伤害他人的生活而来,由爱、

  善与慈悲心而来。(1)」(SN47:19,《相应部》第17册页358)

  《相应部》这部经典有许多重要且非常实际的佛陀教法,它们像被埋藏的宝藏,不为人所知和运用。然而这部经典传递给我们一个重要的讯息,盖上念处这神圣印玺的事实使它格外值得我们注意。

  这部经论及我们自身和周遭的人之间以及个人和社会之间的关系。它以简洁的方式概括说明了佛陀对于个人和社会伦理、自我主义、利他主义问题的态度。这要义包含在以下两个简明的句子中:

  保护自己,就能保护他人。保护他人,就能保护自己。

  这两个句子相辅相成,不应被单独引用。当今人们如此强调社会服务,可能很想只引用第二个句子来支持他们的观点,但只做部分的引用将会曲解佛陀的立场。记住,佛陀赞叹故事中徒弟所说的话:若一个人想保护他人免受伤害,首先他必须小心谨慎;一个人自己陷入泥泞中则无法帮助别人脱离困境。同理可证,「自我保护」形成一种保护并帮助他人不可或缺的基础。但自我保护并不是自私的保护,它是自制的、伦理的、精神的自我发展。

  有些广泛且深刻的伟大真理,随着人自身对它们的瞭

  解和修练程度而不断成长,这些真理的重要性/意涵似

  乎也持续扩大。它们可以从不同层次被了解,并且在我们生命中不同的场景里产生效力。在达到第一个或第二个层次之后,我们会惊讶于:经由相同真理的启发,在我们的认知里一次又一次地铺展开新的风光。这部经两个密切相关的真理亦是如此,我们将在后面详尽讨论。

  二、保护自己

  (一)物质层次

  「保护自己,就能保护他人」,这句话的真实性一开始就非常纯粹且实际。这真相的第一个物质层次如此显而易见,我们不必说太多。显然地,在我们生活的环境里保护自己的健康才能保护他人的健康,特别是关系到流行性传染病的情况。我们谨慎细心的言行可以保护他人免于因草率与疏忽而加诸他人的伤害。由小心驾车、戒酒及在可能导致暴力的情况下自制等,透过种种方式,我们将能藉由保护自己进而保护他人。

  (二)道德层次

  现在谈到这个真实性的道德层次。在放纵的欲望和任性冲动之下,道德上的自我保护将可保护他人──个人和群体。若允许「三不善根」(贪、瞋、痴)牢牢地抓住我们的心,它们的枝条将像丛林的蔓藤到处攀爬,窒碍了周遭很多有益和崇高的成长。若我们保护自己免受此三不善根所害,我们的同伴也将会平安,因为他们:远离为了财富与权力不顾一切的贪婪,远离毫无节度的爱欲耽着,远离羡慕猜忌,远离那具毁灭性甚至致命的憎恨和对立所带来破坏性的结果,远离愤怒迸发,远离因敌对和争执所产生、令生活难以忍受的氛围。

  当他人服膺于我们的瞋恨或成为瞋恨的受害者时,当他人的财产成为我们贪执的目标时,贪和瞋加诸他人的伤害效应是无限的。贪和瞋两者的感染力大大繁衍了它们不善的结果。倘若只想贪爱和抓取、取得和占有、拥有和执着,我们可能因此激发或增强占有的本能。不好的行为可能成为我们周遭孩子、朋友、同事的行为标准。我们的行为会促使他人同我们一样陷入贪婪的满足中;或者,也可能激发他人的憎恨和竞争感。倘若淫欲心充满,可能煽动他人的欲火;自己的瞋恨也会引发他人的仇恨心,也可能联合或唆使他人同我们一起产生瞋恨和敌对的行为。贪和瞋确实像传染病一般,若能保护自己对抗这些邪恶的传染病,起码我们在某些程度上也能保护他人。

  (三)以智慧保护

  关于第三个不善根(痴、妄想或愚昧),我们非常清楚一个人的愚蠢、疏忽、偏见、错觉和妄想会对他人造成多大的伤害。

  没有智能和知识而企图保护自己和他人通常是会失败的。只有危险当头时,人才看到危险;人不会为将来做打算;人不知道正确并有效地提供保护和援助的方法。因此透过智能和知识的自我保护是最重要的。藉由获得真正的智能和知识,我们将可保护别人免于受到无明、偏见、盲信和妄想的有害结果。历史显示,重大、具毁灭性的集体妄想,经常都是由单一个人或者少数人所引发。透过智能和知识的自我保护将可保护他人免于这些影响的致命效应。

  前面已简要指出,个人的私生活如何对他人产生巨大的影响。若不从自身解决关于社会罪行实际或潜在的根源,外在的社交活动将可能不是徒劳无用,便是明显不足。因此,若为社会责任的精神所感动,我们就不能逃避道德和精神上自我发展的艰巨任务。专注于社会活动不可以逃避或成为打扫自家这首要责任的借口。换句话说,一个热切投入于自我道德改善、自我心灵发展的人,即便没有参于任何外在的社会服务,也将永远会是世界上一股坚定、积极的力量;藉由实现无私无害生活的理想而非教条,单单如此无声的示范就能带给许多人帮助和鼓励。

  (四)禅修的层次

  现在进入诠释本文的另一个更高层次。经典记载:「一个人如何在保护自己中去保护他人?藉由重复和经常的禅

  修练习。」在动机挣扎、思想行为的习惯对立不一致的情况下,依旧持续严格的纪律,道德的自我防护将无法坚实。倘若尝试纯粹以意志力来压制它们,强烈的欲望和自我本位的倾向会愈加严重。即使暂时压抑了欲望或自我的冲动,没有解决的内在冲突将会阻碍一个人道德和心灵的进步,并扭曲他的性格。再者,内在因强压冲动所引起的失调会于外在行为寻求宣泄的出口,这可能使人变得易怒、憎恨、专制、好与人争;如此,因错误的自我保护方法而伤害了自己和他人。就像眼皮遇到灰尘自然阖上一样,只有当道德的自我保护成为自发的作用,如此的道德发展才能对自他提供真正的保护和安全。我们无法如同老天赐予礼物一样地自然拥有道德行为,它必须藉由一再修习和培育而获得。因此经典说,藉由不断地修习,自我保护才得足够强壮去保护他人。然而,善行的不间断修炼若只在实际的、情感的与智识的层次产生,它的基础将不够牢固与深入;它必须也能扩展到禅修的层次。透过禅修,道德和精神上自我保护的实际、情感和智慧的动机将成为个人特质,不会再轻易丧失。因此,此处经典所言的修习(bhavana),是指广义的心智禅修发展,这是世界所赐予最高的保护形式。一个藉由禅修发展心智的人,能让自己与世界和平相处,不会带来伤害和暴力。他所散发出来的宁静和清净产生启发、向上的力量,且成为对世界的祝福;即使过着独处和寂静的生活,他都会是社会的正面因素。

  当禅修生活的理解、认知和社会价值在一个国家消失,是精神堕落的首要症状之一。

  三、保护他人

  接下来要讨论佛陀所开示的第二部份,以作为第一部份的必要补充:「保护他人,一个人才能保护自己。」如何做呢?需要耐心和容忍、无暴力和无伤害的生活以及慈悲(1)。倘若一个人与众生的关系建立在这些法则上,将比用体力或任何强大武器都还能保护他自己。具有耐心和容忍者将会避免冲突和争执,且会与那些他耐心理解的人成为朋友。正常情况下,他将不会诉诸武力或威胁,也不会因为他的激怒而引起别人的暴力,因此他自己很少成为暴力的目标;万一遇到暴力,他会使它尽早结束,不会藉由复仇来延续怨恨。对所有众生怀有爱和慈悲心以及从敌对中解脱的人,将破除他人的敌意并消融暴力和残暴。慈悲心是整个世界的庇护所。

  四、二者的合谐互补

  现在将对经文此二句子如何和谐互补有更多的了解。

  「自我保护」是不可或缺的基础,但唯有当没有与「保护他人」相冲突,真正的自我保护才是可能的;因为寻求自我保护而牺牲他人者,将会污损和危害到他自己。

  换句话说,保护他人必须不可和耐心、无暴力、慈和悲四个原则相冲突;它也不能干涉它们自由精神的发展。因此,佛教的自我保护概念是摒除所有的自私,同时在保护他人中不允许暴力和干预的存在。

  自我保护和保护他人相当于佛教两个重要的功德,智慧和慈悲;正确的自我保护是智慧的表现,而正确的保护他人是慈悲的呈现。智能和慈悲是觉悟或证悟的主要元素,在佛陀身上呈现最高境界的圆满,而坚持二者和谐发展则是整个教法的特性。在四梵住(brahma-vihara)里,舍相当于智慧和自我保护,而慈、悲、喜相当于慈悲和保护他人。

  不管对个人或社会伦理,保护自己和保护他人都是同等重要的两个主要原则,且二者最终必达到和谐。他们有利的影响并不止于道德层次,而是引导个人提升对教法更深刻的觉悟,同时也为社会福祉提供更坚固的基础。

  就像智慧和慈悲功德的展现,作者相信对保护自己和保护他人主要原则的理解,不论老人或年轻人,二者在佛教教育是同等的重要。它们是人格塑造的基础,且在当今全世界尽力佛教复兴有一重要的地位。

  「我应保护他人。」──因此,为了我们的解脱,我们要建立我们的念,并以它为引导,我们应致力于禅修的修习。

  「我应保护他人。」──因此,为求众生福祉和快乐,我们要建立我们的念,并以它为引导,以耐心,无害、慈和悲来规范我们的行为。

  【注释】(法见英文书页330注释7.)

  (1)巴利语为:khantiyaavihimsayamettatayaanudayataya。


{返回 向智尊者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法见 名相汇编
下一篇:法见 16 受念处
 法见 3 念的力量
 善恶的根源,觉悟的标记
 以直观看现实世界
 法见 14 为何要离苦
 心的十六种染污
 法见 13 无畏的信仰
 法见 1 息苦之道
 法见 16 受念处
 法见 5 心的五盖
 法见 10 如实知见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楞严经》里的能知与被知[栏目:探究真心·圆觉文教基金会]
 No Ajahn Chah《069》[栏目:何来阿姜查 No Ajahn Chah]
 阿难问事佛吉凶经-第68集[栏目:阿难问事佛吉凶经讲记·净空法师]
 实修的误区[栏目:珍珠之鬘·冈波巴大师全集]
 华严札记(四)[栏目:学修笔记·学诚法师]
 法海集二 第四:常行菩萨道 6 止观双运道[栏目:法海集]
 归依后有哪些禁戒?[栏目:在家居士律仪五百答]
 大悲咒句解 73、娑婆诃[栏目:大悲咒句解]
 禅与自在解脱 第六章 慈爱禅[栏目:艾雅·凯玛]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