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宣隆大师传 34、提篮式的思心所(Poke-ma Cetanā)(开示)
 
{返回 宣隆古创迦韦大师·宣隆大师传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254

宣隆大师传:34、提篮式的思心所(Poke-ma Cetanā)(开示)

  〔注:Poke 是缅甸乡民的土话,前章(第 33 章)的开示用以解释为轻便之竹箱,在这里,它的意思并不相同。对于行善或做功德,佛陀曾以三个阶段的思(1)来作解释:

  (1) 前思(pre-action volition or Pubba-cetanā),

  (2) 现思(contemporaneous volition or Muñca-cetanā),

  (3) 后思(post-action volition or Apara-cetanā)。

  在此开示中,宣隆大师用 Poke-ma 这个字来指一个竹制的、盛食物的大篮子,它有一个开口,可容纳约 300 人吃的米饭,他打趣地误用 Poke-ma 来代替前述「前思」的 Pubba 是有用意的。(读者细看下去自有分解。〕)

  各位善信!相信你们都听过思的三个阶段,即所谓: (Pubba-cetanā) 现思前思、 (Muñca-cetanā)与后思(Apara-cetanā),是么?

  〔是的,大师!〕

  但我们想对你说的是:

  提篮式的思(Poke-ma cetanā),(Poke-ma 与「前思」的 Pubba 发音相似)

  有瞋心的思(Mone-sa cetanā),(Mone-sa 与「现思」的 Muñca 发音相似)

  来多少就收多少的思(Pāra cetanā) (Pāra 与「后思」的 Apara 同韵)。

  首先讲「提篮式的思(Poke-ma cetanā)。在乡村中,每逢到了新标节(Shinbyu Festival)」,孩子们在进行他们一生中第一次出家的仪式时,整条乡村的人都会布施给出家孩子的父母们,而众主要施主与父母们则要宴请当日前来之所有客人。按当时的一般惯例,他们会在该节中布施 1/4 至 1/2 卢比(Rupee or Kyat)的。

  在某年的新标节(Shinbyu Festival),众主要施主(初出家孩子们的父母)计算过,要宴请 100位从城中来的客人与 200 位从乡村中来的客人,他们要为城中来客预算 100 卢比、乡村来客预算 100 卢比,即合共要预算 200 卢比。到时,他们会忙于提起盛食物的大篮子,检查一下吃掉的食物,也检查一下收得的布施,看看赚蚀之结果。因此,他们当时的思(Cetanā)可以称之为「提篮式的思(Poke-ma Cetanā)。」

  当他们这样检查时,最后会发觉收得的布施比他们预期的少了,原来从城中前来的人只布施1/4 至 1/2 卢比,而非预期的 1/2 至 1 卢比。因为他们到城中参加类似的节日时,是会布施 1/2至 1 卢比的,所以他们估计时,以为城中来客也会如此,估不到城中来客是依乡村惯例,而不是依城中惯例行事。于是,他们感到很不满意;换言之,他们开始对城中来客生气起来,感到他们很吝啬,即俗语所谓的「有瞋心的思(Mone-sa Cetanā)。」

  不过,当他们发觉自己的贪念时,唯有无奈地安慰自己说:城中来客带来多少(礼金或礼物)就接收多少吧!即俗语所谓的「来多少就收多少的思(Pāra cetanā)。」

  宣隆大师对善信们的忠告是:应尽量避免「提篮式的思(Poke-ma cetanā)、」「有瞋心的思(Mone-sa cetanā)」与「来多少就收多少的的思(Pāra cetanā)」等三种思。(即在行善或做功德时,内心不可染着贪瞋痴等烦恼。)


{返回 宣隆古创迦韦大师·宣隆大师传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宣隆大师传 35、善与不善(开示)
下一篇:宣隆大师传 33、离开故乡的望杜志(开示)
 宣隆大师传 42、宣隆大师的圆寂(般涅槃)
 宣隆大师传 8、沙弥时回答熟悉经藏的郎仑大师有关法的提问
 宣隆大师传 10、雪儿与山天的请求
 宣隆大师传 31、比丘尼圣弟子悦行(Paṭācārī)(开..
 宣隆大师传 14、回答觉遍大师有关「七清净」的提问
 宣隆大师传 21、道智(Magga Ñāṇa..
 宣隆大师传 25、「四亡者」与「四活者」的意思(开示)
 宣隆大师传 35、善与不善(开示)
 宣隆大师传 宣隆大师法语
 宣隆大师传 22、第一次访问仰光时回答前总理吴努(U Nu)的提问..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薄双纸口决:次药师[栏目:药师佛·论疏钞解]
 趣品《圆觉经》之十四[栏目:超然法师]
 隐峦[栏目:僧诗句集]
 多一分恭敬,少一分业障[栏目:禅林衲子心]
 菩提道次第摄修求加持颂讲记 97[栏目:菩提道次第摄修求加持颂讲记·傅味琴老师]
 广结善缘,随顺因缘[栏目:清净法师·都市茅棚]
 佛教文学观 五、佛寺楹联的佛理禅意 三 佛教楹联的的文学性[栏目:佛教与文学]
 三十八世 径山道钦禅师[栏目:佛祖道影白话解·宣化老和尚讲述]
 福德日记1月2日─开始写修行日记[栏目:福德日记]
 愿性之17:实践自己发的愿[栏目:探究真心·圆觉文教基金会]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