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菩提道次第广论浅释 道前基础 修习轨理
 
{返回 菩提道次第广论浅释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16609


道前基础 - 修习轨理

P.41(8)

※﹝略说修习轨理分二:①正明修法,②破除此中邪妄分别。初中分二:①正修时应如何,②未修中间应如何。初中分三:①加行,②正行,③完结。今初﹞

我们所以亲近善知识,是因为要如法修行,这个法是善知识告诉我们的,所以前面讲完亲近善知识之后,紧跟着告诉我们如何修,最后再破邪执。真正的法有两点:「摧邪」、「显正」,通常我们都是是非不辨,所以一定要把是跟非辨别清楚,把正的说清楚之后,还要把错误的、似是而非的鉴别出来,这样才不会产生误解而走错。  

正明修法又分两部分:一、正修时应该如何,二、未修中间应该如何。什么叫正修?什么叫未修?对一般人来说,一天二十四小时根本无所谓修不修,反正就是这样,每天去上班赚钱,回来就休息,这是世间人。我们的目的是修行,没有正修的其它时间也在做准备,所以这里的正明修法是正修、未修两个都包含在内的。对一个修行人来说,一天二十四小时都有正确的用功方法,如果我们真的能这样做的话,就能真正解决问题。正修时又分三部分:前面加行,中间正行,后面完结。

【初加行法有六,乃是金洲大师传记:谓善洒扫所住处所,庄严安布身语意像。由无谄诳求诸供具,端正陈设。】

正修之前的准备工作,叫做「加行」。加行分六点,特别说明这个法是金洲大师的传承。为什么要讲这个?前面说过这个道次第是两大车轨的传承,也就是说,现在讲的法是从佛一直传下来的,中间教、证二量没有断过,这是它重要的一个原则。加行法分六点:第一、修行之前要先供奉圣像,为了供奉圣像,要先把供圣像之处打扫干净,以我们来说,就是殿堂—大殿、禅堂,乃至教室等,这些地方是最重要的;假如专门修行,譬如闭关,那就是关房,要先把圣像供起来。千万不能把圣像看成「像」,要看成佛、菩萨、祖师,他们亲自在这里,所以第二是要拿最好的东西供养他,而供品必需是无谄诳求得的,也就是说供养品的来源要很清净,这个后面会详细说。

【次如〈声闻地〉中所说:「从昏睡盖,净治心时,须为经行。除此从余,贪欲等盖,净治心时,应于床座或小座等,结跏趺坐。」故于安乐卧具,端正其身,结跏趺坐,或半跏趺,随宜威仪。】

第三、结跏趺坐,这样坐有很多特点,这里也不细讲,到后面正式讲「定」的时候再说。这里说并不是一直坐着,如果打瞌睡、昏沉的时候,就要站起来经行,其它的时候譬如对治「贪欲盖」等烦恼时,就坐下来。盖就是烦恼,我们修行就是要除掉烦恼。至于坐的地方,可于床座或者小座,这个随自己的方便。「跏趺」也有两种:全跏趺或者半跏趺,随各人相应的而坐。

【既安住已,皈依发心,决定令与相续和合。于前虚空明现观想,广大行派及深见派,传承诸师。复有无量诸佛菩萨,声闻独觉及护法众为资粮田。】

第四、安住以后,我们要先皈依、发心:我现在皈依是为了求无上菩提;当然也可以说我要解决生死轮回,或者说我要求佛菩萨保佑等等,但这里特别专指大乘,为求无上菩提所以要皈依三宝。「决定令与相续和合」,我们的相续现在和合的是什么呢?是「粗重烦恼」,所以要修行,就是要以三宝来取代它。平常我们理念上也有,文字上也懂,可是真正跟我们身心和合的还是自己的烦恼,所以整个修行要做的就是令身心相续与法和合。  

平常我们说不要急、不要急,的确,修行不是一天两天的事,乃至于要多生多劫;但也不能因为说不要急,就懈怠放逸,吃饱了睡觉。我们内心要非常地坚持,分秒必争,要找正确的方法,努力做下去,那时候我们只注意自己当下是不是如法,其它的就不要管了,这是很重要的一个特点。所以密勒日巴尊者有一句名言:「慢慢修时,快快到」,并不是叫我们拖拖拉拉的,睡觉、吃饭、聊天,而是说我们修行心里不要着急,不要躐等、不要求快,但对于该做的事情一点都不放松,把握得很稳,所以外表上看起来是从容不迫,不会急燥,这个才叫慢慢修。结果则是「快快到」,比快的还要快,这就是我们应该注意的。  

前面说「令与相续和合」,怎么和合呢?就是观想明现广大行派及深见派的传承祖师和无量佛菩萨,也就是资粮田。平常我们拜三十五佛或者精七共修时都是这样,当念观想文时,内心中随文作观。真正修的时候,第一件事要观想起来的,就是我们的资粮田,我们对着它发露忏悔,对着它祈求发愿,对着它皈依、请求加持……,这其中有很多深厚的意义,在这里不细讲。所谓教授的特点,就是告诉我们这个原则,自己照着去做。如果讲道理,现在只是浅近的,将来等到我们能够体会到了深远的道理,才会真的明白。

【又自相续中,若无能生道之顺缘,积集资粮,及除逆缘净治业障二助缘者,唯励力修所缘行相之正因,亦难生起。是故次应修习七支以治身心,摄尽集净诸扼要处。】

「自相续」就是我们自己,如果资粮不够,罪障未除,那不管怎么努力修,还是修不起来的。就像我们做任何一件事情一样,如果需要的条件没有,怎么做得成功?要烧饭却没米、没水、没火,怎么烧?就算你有了米,没水也不行;有了米、有了水,没火、没锅子也不行,这些东西没有一样少得了的。只能说有一些东西是必要的,有一些是次要的,最好是必要的、次要的都有,否则的话,必要的必不可少,这一点要注意。后面在「奢摩他」当中说,假定不具足修行的条件的话,就算你修几万年,都没有用。所以佛门当中有一句话「蒸沙煮饭」,没米拿沙来煮,煮了半天还是沙,一点用场都没有。碰到这种情况不要硬来,改一个方法,就是六加行法当中的第五个,要修七支(我们通常说七支行愿)。七支行愿能够净治自己的身心,这七支能够统摄成净罪、集资两样。我们之所以会学不上去,无非是罪障很重、资粮不够,透过修这七支就能够解决。  

关于这一点简单地说一下。究竟修行的资粮是什么,我们不一定能够体会得到,可是到僧团来的人,大家都有经验,就是刚来的时候会不太习惯。这有两种状态:一种是会想家,觉得家里的一切都很好;还有一种虽然不想家了,可是对寺院生活不习惯。第一种状况就是跟佛法不相应,内心所希求的不是正确的佛法而是世间的那些东西,这是一个违缘。另一种虽然不想家了,可是对寺院的生活不太习惯,比如说我们这里要学很多法器,要学很多经典、要背书。人家在梵呗唱念,自己却傻傻地一窍不通,那怎么办?只有努力地学。还有就算是你很想学,但是学不来,怎么办呢?只有不断地练,这是大家都有的经验,只要你肯不断地努力,自然慢慢就会有改善,这个就是集资部分。我之所以这样说,是希望大家比较容易地用这些实际上的状态来衡量自己。这个在藏系称为七支行愿,在汉地就是十大愿王,这是我们早晚课每天都念的。

【其礼敬支中,三门总礼者,谓「所有」等一颂。非缘一方世界及一时之佛,应缘十方过去当来及现在所有一切诸佛,以至诚心,三业敬礼,非随他转。智军阿阇黎释中云:「此复若仅顶礼一佛,所得福德,且无限量,何况缘礼尔许诸佛。」】

在早晚课的广本当中,有一个偈颂:「所有十方世界中,三世一切人师子,我以清净身语意,一切遍礼尽无余。」这个是礼敬支。礼敬支分两部分,第一部分叫三门(身口意)总礼。「非随他转」,这样的礼敬不是跟着别人,是自己内心至诚恳切地去礼,这点很重要。通常我们在这里,好像到了庙里也只好跟着大众做早晚课,那都是随他转。我们要从内心当中真正至诚恭敬地去做。这个是三门的总礼,下面再分三门别礼。

【三门别礼中身礼敬者,「普贤行愿」等一颂。谓以方时所摄一切诸佛,以意攀缘,如现前境。变化自身等,诸佛剎,极微尘数,而申敬礼。此复是于诸境,所有普贤妙行,发净信力,由此信力,发起礼敬,一身顶礼其福尚大,况以尔许身业礼敬,其福尤大,智军阿阇黎所释也。】

就是早晚课诵当中的「普贤行愿威神力,普现一切如来前,一身复现剎尘身,一一遍礼剎尘佛。」这个偈子。身应该要这样地敬礼,这文字比较容易懂,我就不解释。平常我们礼拜的时候有两种现象:一种是一方面身礼,一方面内心很至诚恭敬地观想;另一种是身体在拜,脑筋里却胡思乱想,后者是不对的。那么内心应该怎么想呢?

【意敬礼者,「于一尘中」等一颂。谓于一一微尘之上,皆有一切尘数诸佛安住菩萨围绕会中,应发胜解,随念诸佛,所有功德。】

【语敬礼者,「各以一切」等一颂。谓于诸佛功德胜誉,不可穷尽,化一一身,有无量首,化一一首,有无量舌,以微妙音而称赞之。此中音者,即是赞辞,其支分者,谓因即是舌根,(此与汉文稍有出入)海者是繁多辞。】

意敬礼的偈颂是「于一尘中尘数佛,各处菩萨众会中,无尽法界尘亦然,深信诸佛皆充满。」一尘当中有像微尘沙数的诸佛在里面,所以佛是无量无边地充满了法界。我们礼佛的时候,身要这样礼敬,意要这样观想,这是礼敬诸佛的关键。不但是观想佛,还要思惟佛的功德,还要用言语来赞颂。语敬礼的偈颂是「各以一切音声海,普出无尽妙言辞,尽于未来一切劫,赞佛甚深功德海。」要这样赞叹。这个部分藏文跟汉文稍有出入,那没有关系,我们只要懂得意趣,这样去做就行。以上是礼敬支,相当于汉文的礼敬诸佛、称赞如来这二支,下面是供养支。

【供养支中,有上供者,「以诸最胜」等两颂。最胜华者,谓人天等处,所有众多希有散华,鬘谓配贯种种妙华。此二种中,皆有一切,或实或假。伎乐者,谓诸乐具若弦若吹,若打若击。涂香者,谓妙香泥。胜伞盖者,谓诸伞中诸胜妙者。灯烛者,谓香油等气香光明,及摩尼宝有光明者。烧香者,谓配众香,或唯一种所烧然香。胜衣服者,谓一切衣中最胜妙者。最胜香者,谓妙香水供为饮水,以氛馥香遍三千界所熏水等。末香者,谓妙香末可撒可烧,或积为堆,或画坛场,支配颜色形量高广等妙高峰。聚者加于前文一切之后,有众多义及庄饰义并种种义。】

供养分为有上供、无上供。有上供的偈颂是「以诸最胜妙华鬘,伎乐涂香及伞盖,如是最胜庄严具,我以供养诸如来。」鬘是把花串成一串,这些花有的是真实的,比如种出来的,有的是观想出来的,还有各式各样的乐器等等,都是所有之中最好的。妙高峰就是须弥山,山当中最高的。

【无上供者,「我以广大」等一颂。言有上者,谓世间供;此中乃是诸菩萨等,神力所变微妙供具。颂后二句,于前一切,不具足此二句义者悉应加之,是说敬礼及诸供养所有等起及其境界。(此与汉文稍有出入)】

无上供养的偈颂是「我以广大胜解心,深信一切三世佛,悉以普贤行愿力,普遍供养诸如来。」供养的时候,不但是等起(也就是内心),还有所缘的境,我们要学普贤菩萨那样,对一切三世诸佛发广大胜解之心,没有一点遗漏,普遍供养诸如来。因为再没有超过这样的供养,所以称它为无上。以上是供养支。  

下面是忏悔支。前面是礼敬,然后是称赞(赞叹)、供养、忏悔,在汉文的十大愿王当中忏悔属于第四支。汉文当中分十支,藏系分七支,内容一样,只是开合不同。我们真正要修的无非就是净罪集资,这个内容在汉藏二系中是丝毫不差的。我们这里早晚课每天念的十大愿王是比较简略的,晚课的大忏悔文的偈颂才是十大愿王的全部,总共有十六个偈子。实际上这是我们修行的第一步,是非常重要的,这里先把理论说明让大家了解。

【悔罪支者,「我昔所作」等一颂。依三毒因身等三事,其罪自性谓我所作,此复具有亲自所作,及教他作,或于他作而发随喜。总摄一切说「诸恶业」。应念此等所有过患,悔先防后,至心忏除,则昔已作,断其增长,诸未来者堵其相续。】

偈颂是「我昔所造诸恶业,皆由无始贪瞋痴,从身语意之所生,一切我今皆忏悔。」三毒就是总摄一切烦恼,烦恼的根本是无明萨迦耶见,或说为我执,我执有人我执、法我执两种。然后从这个上面生起烦恼,其中最主要的就是三毒,由于三毒策使身语意造种种的罪业。这个罪又分几部分:自己作,或者教别人作,或者不是自己作也不是教他作,而是别人作了我们去随喜,这些罪都是一样的,在戒律里边说得很清楚。比如说,我们指使别人,即使只是作一个很小的小动作,好比门口有一只小虫,教别人去把它弄掉,就这样手一指,如果你有伤害它的心,然后教另外一个人去做,当这只小虫被杀死的时候,教的人跟杀的人犯一样的罪;因为你有杀的意乐,只是透由别人去做而已。现在世间上面有很多人不知因果,自己不出面,教别人去做,还觉得很得意,自以为神不知鬼不觉地把冤家伤害了,实际上罪是一样的。真正从心来看的话,你的罪比去做的人还要糟糕。因为你心里拐弯抹角地生这种伤害之心,去做的人还没有这样的心。  

所以我们真正了解了佛法因果的原则以后,自作固然不可以,教别人尤其不应该,乃至于别人作我们去随喜他也同样不可以。随喜有几种,在我们的周围经常会发生,比如说,我不欢喜某人,平常我不一定会去伤害他,可是如果他今天吃了一点小苦头,我在旁边就会暗暗地高兴,觉得这个家伙活该。我们会不会有这种情况?如果有,那我们也是犯了罪。反过来说,假定人家有好事情,我去随喜的话,那也是不必用太大的功夫就可以集最佳的资粮,这是我们应该了解的。现在这个地方所说的诸恶业,是总摄所造的一切恶业。  

我们应该多去思惟观察这些罪恶的过失祸害,了解了以后,自然会产生追悔之心—自己怎么做这么差的事情!对以前的所作追悔,眼前绝对不作,将来要防护,这个才是真正的忏悔。否则的话,就算你眼前觉得后悔,如果将来不防护,那这个忏悔没多大效应,在本论后面会很认真地告诉我们这一点。因此要很至诚恳切地从心里觉醒,把以前的错误拿掉,使得以前已作的不再增长,没有作的不要再作,这个才是忏悔的意义。

【随喜支者,「十方一切」等一颂。随念此五补特伽罗所有善利修习欢喜,犹如贫者获得宝藏。】

随喜支的偈颂是「十方一切诸众生,二乘有学及无学,一切如来与菩萨,所有功德皆随喜」。随喜就是看到有好的事情,我心里也随着一起赞叹欢喜。有时不但心里面欢喜乃至于嘴巴会去赞叹他,不过最主要的还是内心当中对他产生这种欢喜的心情。这里的五补特伽罗包括所有的众生(就是凡夫)、二乘的有学、无学、还有如来跟菩萨。也就是说我们凡夫是一类,还有修学佛法的小乘、大乘行者。小乘当中有很多是有学,就是预流果、一来果、不还果的圣者,他们还在因位当中,没有证得小乘的究竟果位,所以称为有学;无学就是证得阿罗汉果,所以小乘当中也分两类。大乘在因位当中是菩萨,果位就是佛陀。佛、菩萨,乃至于二乘行者,当然他们的心念、行为都是好的,即使凡夫也有好的,所有凡是善的,我们都去随喜。  

随喜到什么程度呢?要像贫者得宝,就像穷人得到了宝藏一样。这一点对我们非常重要,我们平常因为只管自己,自己得到了好的很高兴,别人得到了好的就嫉妒。现在要怎么办呢?看见别人得到好的,自己就像穷人得到宝藏一样,从内心当中去欢喜,绝不是嫉妒。平常我们自己要得到好的,花了好大的努力都不一定得到;现在别人努力了,我只要去随喜,得到的功德也像他努力得到的一样。所以很多经论上面,特别是宗大师非常强调这一点,我们不要用太大努力,只要去随喜就可以增长这么大的功德。我们众生就这么差劲,也可以说,就这么没有福德,最好增长福德资粮的机会放弃了,自己还觉得脑筋好,还觉得聪明,最颠倒的莫甚于此。

【劝请转*轮支者,「十方所有」等一颂。谓于十方剎土之中,现证菩提,获得无着无障碍智,未经久时,变尔许身,劝请说法。智军阿阇黎作「现证菩提」而为解释。】

劝请支的偈子是「十方所有世间灯,最初成就菩提者,我今一切皆劝请,转于无上妙*轮。」十方剎土中,所有刚刚证得佛果的圣者,我愿化成同等数量身去劝请他说法。这是有道理的,在佛法上叫法尔道理,所有的佛都是这样—世尊证得最究竟圆满的无上果的时候,通常就会有人去劝请他说法。当然对于其他的人,我们也是可以去劝请说法的,可是此处大师特别引证智军阿阇黎的话,说这一颂是专指劝请佛,因为佛才是究竟转*轮之处。

【请住世支者,「诸佛若欲」等一颂。谓于十方剎土之中,诸欲示现般涅槃者,为令发起一切众生究竟利益,现前安乐,故变无量身,劝住佛刹,微尘数劫,不般涅槃。】

这个颂子是「诸佛若欲示涅槃,我悉至诚而劝请,惟愿久住刹尘劫,利乐一切诸众生。」十方一切剎土当中的世尊要示现涅槃的时候,我们去劝请他长久住世,因为晓得世尊是一切众生的究竟利益安乐之处,他在世间即使不说法,就有无量的功德,能够利益无量众生,何况世尊留在世间,自然就会说法。所以,说法是一种利益,安住在世间也是一种利益。世尊的功德实在无量无边,你只要看见他,哪怕你不欢喜他、讨厌他,都会得到利益;虽然讨厌他的这个业一定堕落,可是也是借着这个因缘,将来你还是会究竟成就。我们常说佛法虽广大,不度无缘之人,条件比较好的人当然是一听到佛说法就马上成就;可是即便你不欢喜佛,看见佛的时候内心当中违逆他,这也是跟佛结了个缘,最后,当你恶业感果结束之后,世尊有这个威力,藉这个因缘又把你救起来了,所以世尊留在世间有这么大的功德。从这里我们也可以看看自己留在世间有什么功德,一般人总觉得身为一个人,好好地念了一些书以后应该要利益世间。其实真正要利益世间的话,除了佛法以外,实在很难说有利益,小的相对的利益是有一点,究竟的利益只有佛法才能成办。而以佛法利益世间,只有世尊才能做得最究竟圆满,所以我们要劝请世尊住世。

【回向支者,「所有礼赞」等一颂。以上六支善,表举所有一切善根,悉与一切有情共同,以猛利欲乐回向令成大菩提因,永无罄尽。】

最后一支是回向支。十大愿王一共有十六个偈子,前面的请师住世、请转*轮、随喜、忏悔等,这些都只有一个偈。而单单回向一支就有五个偈子,每一个偈子都有特别的意义。前面一共有六支善,就是礼敬、供养、忏悔、随喜、请转*轮、请佛住世,一共六支。把这六支的善根(也可以说总摄一切的善根),与一切有情共,不是仅仅为自己,要把所做的善根回向给所有众生,希望他们得到利益。世间常常有这种现象,遇到亲友生病时,会去做一点功德,希望他的病赶快好;乃至于做父母的人希望儿子好好念书,希望他聪明一点,做很多善事,希望他考上好学校,这个都是种了善根回向给别人的例子。现在要把所做一切善根回向给一切众生,希望他们都得到无上菩提,而且要以猛利的意乐来回向,只有回向大菩提才是永无罄尽,这样的善根才会永远用不尽;这与我们平常做了一些功德回向给别人,往往只能得到一点点好处相比,是很不一样的地方。所以回向的对象是一切众生,回向的目标是要成就无上菩提。回向支里边也可以分开来细说,这是为什么回向支会有这么多偈的原因。

【如是了解,此诸文义,意不余散,具如文中所说而行,则能摄持无量德聚。】

上面所说的这些,要了解它所指的意义,然后要专心一意,不是嘴巴念而心里胡思乱想,而是要很专注地照着这个内涵去做,去回向,这样就能够摄持无量的功德。以下再归纳一下这六支。

【此中礼敬、供养、劝请、请白、随喜五者,是为顺缘,积集资粮;悔者是除违缘,净治罪障。随喜支中一分,于自造善,修欢喜者,亦是增长自所作善。其回向者,是使积集、净治、长养诸善,虽极微少,令增广多。又使现前诸已感果将罄尽者,终无穷尽,总之摄于积集、净治、增长无尽三事之中。】

其中有五样是顺缘,也就是积集资粮;悔支是除违缘、净除罪障。随喜支当中可以随喜别人,也可以随喜自己。对自己做的善事去随喜,可以把所做的善业增长,这一点很重要。我们有时做了一件坏事情,心里会随喜,很得意,做得神不知鬼不觉,实际上恶业却不断增长;反过来如果做了件好事情去随喜的话,善业也会不断增长,这一点我们应该了解,所以特别地解释一下。第七支回向的意义是使我们所做的净除罪障跟积集资粮所生的功德,不断地增长。虽然是很少的一点,透过回向可以使它增广,变得无量无边。这种好的善净之业,就算是已经感果快用完的,由于回向的关系,就能增广而变得无穷无尽。所以这七支总结起来可以分成几个:净除以前的业障违缘、积集资粮、最后这一切功德还要使它增长,乃至无穷无尽。七支行愿有这么大的功德,只看我们能不能如实的去做;在世间大家都希望求好,实际上没有比佛法更好的,也可以说唯一真正究竟的只有佛法。  

以上是六加行当中的第五支,内涵是假定我们条件不够,那么还要修七支行愿净罪集资,并且无尽增长。修了以后接下来是第六支。

【次令所缘明了显现,供曼陀罗,应以猛利欲乐,多返祈祷,谓「维愿加持:从不恭敬善知识起,乃至执着二种我相,所有一切颠倒分别,速当灭除;从敬知识,乃至通达无我真实,所有一切无颠倒心,速当发起;及其内外一切障缘,悉当寂灭。」】

经过这样集资之后,我们所观的资粮田(也就是皈依的境),一定能够明显。显现了以后要先供养,曼陀罗是梵文,就是诸佛的住处,或者称为坛城。我们一般的供养,不管是供水、花,乃至于很多东西,那都是很有限的。现在我们供曼陀罗就是把三千大千世界都观想成佛的净土,实际上这里就是释迦世尊所摄受的国土,把所有最好的东西全部拿来供养,而且以猛利意乐,在佛的面前多返祈祷。 

所祈祷的内容总共有三样:第一个是净除罪障,唯愿世尊、诸佛菩萨、龙天护法等等来加持我。我们有些什么罪障呢?依照着修行的次第来说,第一个要亲近善知识,然后一步一步深入,到最究竟圆满时能够弃舍人我执、法我执;反过来说,如果我们刚开始不亲近善知识,乃至到最后不能净除人我、法我二执,这就是我们修行道次的障碍。所以这里祈求加持,希望我们能够从头开始一步一步深入,对于过去由于无明而衍生的烦恼,以及由于烦恼而造的业,能够很快速地净除。接下来是积集资粮,从最开始亲近恭敬尊重善知识,一步一步上去,乃至于能够通达二种无我。以前都是无明,现在希望能够正知,所以祈求一切无颠倒心能够很快发起。发起了这个心,当然就会去造作善净之业,也祈求其它里里外外的障缘全部消失。内障通常就是指我们内心当中的烦恼,不认识真相;外障则是外在的因素令我们有很多不顺利的情况,这都是修行上必须要克服的。以上是我们在正修之前的加行要做的,有了这个加行以后第二步就是正行。

※﹝正行分二:①总共修法,②此处修法。今初﹞

为什么要分为总共修法跟此处修法呢?本论一开头先简略地告诉我们理论的大纲,认识了要照着去如实修持的时候,有一定的方法,这个方法是共同的;我们依着这个方法,就可以把所修的内涵个别个别按照次第,步步地深入去实践。所以总共修法就是一套完整的修行方法,而此处修法就是在明了了整个修行方法以后,照着次第,比如第一个要修亲近善知识,然后是修暇满,珍惜自己有修行的机会,再下来是念死无常,这样依次地修上去。所以前面要先了解的是总共的修法,而正修时心所缘的对象却是一层一层地深入;或者说一个是能修的心,一个是这个心所缘的境,也就是依着修道的次第一步一步深入的内涵。现在我们先看能修的心,也就是总共修法的内容。

【所言修者。谓其数数于善所缘,令心安住,将护修习所缘行相。】

修的意思,简单扼要地讲就是这么几句话,最主要的就是于善所缘令心安住,也就是说我们要去修的时候,要缘着一个善法,使心安住在这个上头,这一点我们平常自己可以检查。  

所谓的善所缘,就是对我们有好处的。譬如说叫我们写字,或者背书、礼佛、学定等,这些对我们都有好处,这是我们感觉得到的。就以世间来说,做一件事有很多好处,比如父母教你写字或者背书,你坐在那里苦不堪言,想着最好去看电视、去玩,你的心安得下来吗?安不下来,大家都有这个经验。现在所谓的修就是把本来安不下来的心修改过来,使得心能够安住在应该缘的善所缘之上。就像我们的手抓着一个东西一样,这是有形的;心也是一样,心缘着所缘境,安住在一个所缘境上头。因为以前我们对修心一向不善巧,所以现在要想把它转过来,必须要数数、不断地把它拉回到所缘上来,所以说「将护修习」。将护就是保护,我们要不断去保护,串习我们所应该缘的这个好的境界。  

事实上,凡是我们该做的事情都可以用这样的一个内涵来说明,所以它并不是非常深奥的道理,却是我们人人在日常生活当中遇得见的一个心情。问题是我们懂得了以后,怎么能够把握住这个特点,从浅的地方一步一步深入,乃至于究竟成佛,这并不是一件难事。就像念书一样,一口气叫你马上念博士班,谁做得到?可是如果你现在在幼儿园里边,反正跟着大家,人家念「来来来、去去去、小狗跳、小猫叫」,你也跟着念,就这样学了几年,慢慢地不知不觉当中就成长了,这是我们人人都有的经验。当然如果你的脑筋好,肯用功,会学得比较快;可是只要你能够坚持下去不落下来的话,要成就也并不难。了解了这个道理以后,就可以感觉到,修行不是我们想像中那么难,问题在于我们得不到正确的方法,以及没有跟这个法相应的师友。所以前面说「听闻随转修心要,少力即脱生死城」,听到了正确的方法,能够跟着它去做,不要花太多的力气,就能够把无始生死以来系缚着我们的这件事情解决掉。  

下面是解释,看起来好像这么简单,但是困难在哪里呢?

【盖从无始,自为心所自在,心则不为自所自在,心复随向烦恼等障,而为发起一切罪恶。此修即是,为令其心,随自自在,堪如所欲,住善所缘。】

我们的内心所以这么难矫正,不听招呼的原因是什么?是因为养成了习惯。习惯越久越难改,我们的习惯是从无始以来熏习而成的,这个时间长得算不尽,我们始终「自为心所自在」,一天到晚听它招呼,「心不为自所自在」,而且为烦恼所转。由于被烦恼障碍住了,对事情的真相看不见,明明是恶的,我们却以为是好的,因此做种种坏的事情。这种例子世间就看得见,譬如抽烟,你说抽烟有好处吗?如果有机会,你们不妨试试看,当然受了戒的同学不要去抽。以我来说,本来都不抽烟,十几岁的时候,为了好玩,人家递给我一支烟,我就抽了一口,一抽之下感觉那个味道实在很难受,又呛、又辣,根本搞不清楚是什么味道。槟榔也是一样,有一次我也拿了一颗槟榔来尝,一嚼也觉得味道实在不好。可是奇怪了,你慢慢地多吃几次的话,就会习惯,所以人家说「嗜疾成癖」,很多很不好的东西,你不断去做的话,慢慢地就会觉得很好,这个都是习惯成性的缘故。  

我曾经听过一件很有趣的事情,刚听见的时候,以为人家开玩笑,后来才晓得是真的。你们有没有看过苍蝇的蛆啊?白白的,通常都在粪秽当中。如果说在菜饭或汤里边有一条蛆的话,你有什么感觉啊?叫你吃下去,你一定会吐出来吧!我想我们都会这样。可是居然有人就欢喜吃蛆,而且觉得这个味道之美啊!招待客人最好的就是这个。这个事情就发生在台湾的花莲,据说是某部分高山族人的习惯。以前我遇见过一位花莲的法师,他说在花莲的山上有很多高山族人,他们最好的一道菜就是蛆。据说他们会把打猎猎到的东西吊起来让它腐烂,招来很多苍蝇后就会长很多蛆,然后他们就很高兴地把它们活生生吃下去。你们想想看,那个肉都已经发臭了啊!还有另外一种,我们这里有臭豆腐,那还不算什么,大陆浙江宁波人很欢喜吃臭冬瓜,尤其到了夏天,他们觉得这个实在美味,没有这个还吃不下饭。实际上如果不习惯这个味道的人,屋子里面稍微放一点点,所有人都会跑出去,根本待不住。这么恶劣的味道,偏偏有人觉得很欢喜,这说明什么?习气。我是随便举两个轻松的例子,让大家能感觉到习气的厉害。我们之所以要这样努力地修行,就是要对治无始以来的习气。以往我们由于无明、颠倒而造种种罪,现在经过修行以后,希望能使我们的心如我们所愿,要它怎么办,它就怎么办。  

我们都希望离苦得乐,所以要造种种善业,也因此必须使心安住在善的事情上。以前我们做不到,现在经过了修行就做得到了,这一点我们人人都有机会体会。刚开始到寺里来的时候,往往觉得写字、背书苦不堪言,但是只要不离开这个环境,而且能够听从师、友给我们的教诫,慢慢去练习,到后来就会觉得很容易,这是很明显的事实。沙弥预科班的小朋友们所写的字,很多大人看了都自叹不如,现在写字对他们来说一点都不困难,随手出来就是这么工整俊秀,但假定不这样去练习的话,我们的生命就会白白浪费掉了。所以有句话说「君子乐得为君子,小人枉自为小人。」我们在六道中枉自轮回,白白把时间浪费掉,一点好处都没有。现在努力修行,你会觉得走过来了以后,眼看着自己一步一步地改善,而且不但自己改善还能够帮助一切人解决这个问题,多么地好!

【此复若随,任遇所缘,即便修者,则于所欲,如是次第,修习尔许,善所缘境,定不随转。返于如欲善所缘境,堪任安住,成大障碍。若从最初令成恶习,则终生善行,悉成过失。】

但是虽然肯修行,还要注意一个问题。真的要修行,不是只要想修就可以,假定你修行的方式是「任遇所缘」,就是随便碰到哪一个觉得相应的你就去修,这样是修不起来的,因为要修行必须要照着完整的次第一步步修上去才行。通常我们一般人的习惯是碰到自己欢喜的就急着去做,修行不是这样,一定要照着佛、菩萨等过来人的经验去做才可以。念书也是一样,如果老师叫你念书,你随自己的高兴拿了一本书去念,可是却不是老师要你念的,这个时候你学得好吗?这是为什么我们要听老师话的原因,因为他是有经验的过来人,晓得照着次第怎么一步步走上去。如果不照着善知识告诉我们的去做的话,对于真正应该修的次第中所涵盖的所有内容,不但一定修不起来,反而对于应该修的成为大障碍。所谓「堪任安住」,是说照着次第能够如法地修起来,并且能够安住在上头,不会对所缘的境界始终乱成一团。  

所以大师特别警告我们一开始就要注意这一点,假定我们任遇所缘就去修,养成这种恶习的话,那就完了!虽然你也想修行,也做了一些好事,可是结果是,你这一生的好事都没有用,白白浪费了。不但浪费,而且养成这种恶劣的过失改不过来;这一生改不过来,下一世这个恶习又起来了。以修行人来说,绝大部分的错误就在这里。不修行的人不谈,因为他根本没碰到门,晓得要修行了却又会犯这个毛病—不依次第、随自意乐。所以前面始终很强调一定要先找善知识,然后要舍自自在,坚持照着他的方法去做。如果我们不能这样去做,不是学佛,是学我,都是随顺着自己的习气,结果学了半天,习气越来越厉害,这个是我们应该要注意的。

【故于所修,诸所缘境,数量次第,先须决定。次应发起猛利誓愿,谓如所定,不令修余。即应具足忆念正知,而正修习,如所决定,令无增减。】

所以对我们所修的诸所缘境—就是我们现在所缘的,譬如说念书,那你念的书就是你所缘的境;写字,你所写的字,还有你的笔、字帖等,这些就是你的所缘境;又如我们修皈依,或者亲近善知识、暇满等,这就是我们的所缘境。对于我们所应该修的,不要急着马上去修,在修之前,应该对于修的内涵,包括它的性质、数量、次第先后,都要先有正确的认识,而且要认识到决不动摇,不是浮浮泛泛的,被人家一说你心里就动摇了。决定了以后也不是马上就去修,还要发起猛利誓愿,它的特征就是要用非常强盛的心力,在内心中觉得我一定要做到,不只是说说而已;否则稍微遇见一点困难就退了,再不然遇见一点好的顺缘,你就被它拉走了。所以不但要发愿,而且要猛利地发,绝对不为外面其它的境缘影响而偏失,那个时候照着所了解的数量、次第,才能够步步深入。发起了这个誓愿以后,才真正照着从善知识那里听闻所了解决定的去修,而不修别的。修的时候应该具足正念、正知,这两样同时需要,这个是正确的练习。「如所决定,令无增减」,如你所决定的,就学这个,不要多也不要少。  

关于修的整个内涵,后面我会详细说明,这里先整体性地简单说明总共的修法。我们对修行的方法了解了以后,下面就是拿着这个方法,照着次第一步一步深入。现在第一步要修的就是亲近善知识,也就是这里说的此处修法。

【此处修法者。先应思惟依止胜利速成佛等,及不亲近所有过患,谓能引发现法后世诸大苦等。次应多起防护之心,谓不容蓄,分别尊长过失之心。】

现在我们开始正修了,第一个是亲近善知识。亲近善知识的道理已经讲过了,现在总结地说:先要思惟依止善知识的殊胜利益,包括快速成佛等等,并且思惟不亲近的过患,能够引发现在及后世的种种苦恼,而且是大苦,为什么加「大」呢?因为这个苦无穷无尽,不但广而且深。  

第二个要防护内心,千千万万不要去想师长的过失。我们也要多练习不要看同学的过失,乃至于渐渐地不要去看任何其他人的过失。古代的修行人都很强调这一点,六祖大师有一句名言:「若真修道人,不见他人过」,我们总觉得自己是修道的人,如果真是修道人,则绝对不会看别人的过失;至少理论上我们了解,修道是为了要解决自己的问题,现在看人过失本身就是烦恼,是我们要修改的,方向已经看反了,那还修什么?所以真正要解决自己问题的人不会见别人的过失。进一步来说,我们要学的是大乘,要去帮别人,他正是我要帮忙的对象,没有他就没有策励我修的力量啊!所以为利有情愿成佛,看见这么多苦恼的有情,我要赶快去救他们,为了救他们我要学,学了才能修。那些人确实是在烦恼当中,正因为如此更是策励我自己努力修行。所以不是见他的过,而是因为看见他而策励我修行,因此他对我有恩,不管大乘、小乘均是如此。眼前虽然一时做不到,先懂得这个道理,然后如法地去思惟,就能够从做不到而渐渐改过来,到最后能如法地做到。这整个的转变过程就是我们的修行。  

在这个地方特别是谈对于师长不能观过。我以前念过《常忆念颂》(就是应该恒常记在脑筋里的):「己过如山积不见,师过秋毫亦明察,法不相应实由此,勤加忏悔常忆念。」自己的过失积得像山一样大却看不见,老师的过失小得像秋毫那样(秋毫比喻最细小的东西)都看得见。「法不相应实由此」,我们修法修不好,原因就在这个上头,所以下脚的第一步是要「勤加忏悔」,努力去忏悔。现在学了《广论》很清楚,修行的根本是依师,换句话说,就像种树,根很重要,如果第一步就把根弄掉了,那怎么种得出果来?所以这里下脚的第一步就告诉我们千千万万不要看师长的过失,绝对不允许自己有这种心,要把它拿掉。

【随自所知,应当思惟,戒定智慧闻等诸德,乃至自心未起清净行相信时,应恒修习。】

应该就自己所了解的,思惟师长戒定慧等功德。我们所有的一切都来自师长,没有师长我们自己不会有,所以师长是根本、是种子,如果还没有开始修行就把种子烧焦了,怎么能种出来任何东西;换句话说,修行的成就是从师长那里来,现在如果我们看他的过失,方向完全错了,也不会有任何成就。

思惟师长的功德,要修到什么程度才可以呢?要修到清净的行相,就是能够对于自己的师长产生净信心。前面说净信心的产生是透过观功念恩,看到他有这么大的功德,对我有这么大的恩,因为这些法都是他告诉我的,我去思惟观察这个法,就能够跳出生死轮回。这个法就像种子一样,我们照这个法去行,功德会渐增长,所以这是他对我们的功、对我们的恩。由于这样思惟,就会产生净信心而恭敬他,这个是清净的行相—信。只要这种状态还没有产生,我们应该继续修习。所以,虽然有的人说「我已经在修行了」、「我已经见空性了」,但是如果对自己的师长没有信心的话,那都是颠倒的,就好比地基还没有打,就说房子的屋顶已经盖好了一般。这是我们应该注意的。

【次应思惟如前经说,于自,已作当作诸恩,乃至未发诚敬而修。】

了解老师的功德之后,晓得这个功德也就是我要的,佛就是这样成佛的,所以这些都是我们要修的。不管是已经了解的或是将来要学的这些,都是由于老师的接引,我才有机会学到。  

不但是师长,我们还要观察团体的功德。我们是不是必须在团体当中,才有机会共同增长?即使以我来讲,假定只有一位听法者,我讲法的机会就很少;同样的道理,听法也是,需要很多人聚起来才能成办。请问聚起来的这群人要不要衣食住行?这些是不是要靠团体当中大家互助共同努力?如果这样去想的话,周围所有的人对我们修行都有正面的意义,而且是必须要的。明明有这么大的功和恩,为什么我们看不见?因为被烦恼所蒙蔽。现在指出来了以后,如果我们还是会见过,就更清楚地显示出我们的障碍有多大。「乃至未发诚敬而修」,我们一定要努力,直到看清楚了眼前师友对我们已经做的、现在做的、将来要做的所有重要的恩德,从内心发起恭敬,这个就是我们现在应该努力的。  

现在所说的总共修法、此处修法这两部分,是属于正行。前行、正行都有了,后面还要有结行。

【后时如何行者。应将所集众多福善,以猛利欲由《普贤行愿》,及《七十愿》等,回向现时毕竟诸可愿处。】

每一座法修完了以后,要将所集的各式各样的福善,以很强盛猛利的意乐,由《普贤行愿》(十大愿王)以及《七十愿》等,不但回向眼前的利益,还有将来究竟的利益,这些利益是真正可希愿之处;而不是现世的利益,譬如说希望发财,这个不是真正可愿之处,是虚假的,只有一样东西才是真实的—为求无上菩提。为了求无上菩提我们要修行,修行要有好的环境、健康的身体,这种状况下求健康就是对的。假定我们健康的目的是为了以后要享乐,那求健康就不对,因为享乐会造恶、堕地狱。所以健康是人人共同要的,不同点在要了健康来做什么,如果是为了修行,那就对,这是我们应该弄清楚的。

【如是应于晨起、午前、午后、初夜,四次修习。此复初修,若时长久,易随掉沉自在而转。此若串习,极难医改,故应时短,次数增多。如云:(有欲修心,即便截止,则于后次心欲趣入。若不尔者,见座位时,即觉发呕。)】

这个了解了,在正修的时候一天分四次,早晨起来一次,上午、下午、晚上各一次。正规是四次,但是我们刚刚开始修,时间长了以后会昏沉,心会不相应,自己不能把握得住。不相应有两种:一种是掉,心不断地向外面散;一种是沉,这在后面正讲「奢摩他」的时候会详细讲。如果养成沉、掉的习惯,将来很难改,所以刚开始的时候宁可时间短一点。我们刚刚开始修的时候往往不得法,等到稍微得了法以后,会觉得修得好欢喜,就有欲修的心,这个时候就应该停下来。这有什么好处呢?因为你觉得修行这么好,停下来以后,你心里会一直想再去修,所以说「于后次心欲趣入」。如果你不这样的话,一开始还修得蛮好,于是继续不断地坐下去,结果到后来坐得苦不堪言才下座。因为已经坐得苦不堪言,下次想到要修,心里就害怕,一看见那个座位心里就讨厌它,发呕就是指这个。

【若待稍固时渐延长,于一切中,应离太急太缓加行过失。由此能令障碍减少,疲倦惛沉等亦当消灭。】

等到慢慢稳固了,再渐渐延长时间。经过这样不断熏习,能远离太急太缓(就是指前面的沉掉)等过失。这种过失消除了,再照正常的一日四次去做。如果你能够如法去做,障碍会减少,疲倦、昏沉等消失了,然后就能够成就。  

在甲四亲近善知识的修习轨理当中,正明修法分为两部分,因为以我们专门修行的人来说,一天二十四小时分两部分,一部分是正修,其余的时间是另一部分。正修的前面是前行或者称加行,中间是正行,修完以后是回向,这样的正修每天有四座。那么其余的时间呢?

【未修中间如何行者。总之虽有礼拜旋绕及读诵等,多可行事,然今此中正主要者,谓于正修时励力修已,未修之间,若于所修行相所缘,不依念知,任其逸散,则所生德,极其微鲜。】

总的来说,虽然有很多事情可以做—礼拜、绕佛,或者读诵经典等等,但是现在这里最主要讲的,就是不但正修的时候要非常认真努力,修完了以后其它的时间,还要继续做与正修时所缘行相相应的事情。应该依正念、正知继续努力,假定正修以外的时间不能继续地以正知正念来策励自己的话,尽管修的时候修得很好,也很努力,可是产生的效应不大。

【故于中间应阅显说此法经论,数数忆持。】

所以不仅修的时候要认真,修完了以后还要继续看经论等。正修时是认真地去实际体验,这个只有自己如法修持才能体验的。下座以后就要看经论,而且还要看跟所修有关系的,这样不断地去思惟观察。因为所修的一定是根据之前闻思相应的法,等到思惟得到决定不疑了以后,再如理地去修,修的时候一定是依照自己所思惟决择的道理去做。下座以后,要对照着经论去看,以了解前面修的对不对,这是一种;此外修完了以后回过头去看经论,对经论的内容亲自加以印证,会增长自己的净信心。这个是我们应该做的。  

真正要修行,先要亲近善知识,因为我们所有的认知都是受客观环境的影响,假定不能靠近善知识而靠近恶友的话,会受到不好的影响。所以在凡夫位上没有第二条路好走,要谈修行,亲近善知识是必须要的条件。亲近善知识要做什么?听闻正法,听闻以后要如理思惟、决择。对所听到的法产生决定的信心以后再去修,下座后还要不断地串习。假定下座以后就不管了,那就算修的时候很努力,实际上这个功德也不大。  

以我们现在来说,还不到修的阶段。但平常上课的时候可能出现两种情形:一种是自己不好好如理如法地去听,有一种是上课虽然很认真,下课就把握不住而散掉了,就像前面说的三种器过。本来听完了以后是要不断如理思惟,而且要经论的证成,这样才能渐次增上;我们自己本身条件很差,如果不努力增上,上完了课以后又嘻嘻哈哈,能产生什么效果吗?所以这跟世间的确有很不一样的地方,但并不是要一天到晚很紧张,我们还是需要调适一下、轻松一下,可是脑筋里面平常所缘的是什么念头,这对我们是非常重要的,这是之所以要这样去做的原因。

【应由多门,修集资粮生德顺缘,亦由多门,净治所有违缘罪障。】

整个的修行,说来说去就是净罪、集资两件事情。正因为我们无始以来随顺着无明习气,所知的固然是错误的,根据错误的知见所行持的也都是错误的,一向都在这地方转,习气非常强盛,如果没有善知识的引导,或是不遵照善知识的教诫努力去修持的话,效果不大,扭不过来。所以真正要去修的话,这是必须要的条件。到了那个时候,同样要不断地策励自己,我们常说「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做任何一件事情都必须有松紧的调节,比如说我们的心脏,它在跳动时是一张一缩把血液压出去,舒张的时候好像没有做工,实际上这是一种调整,是准备下一次再要压送血液,所以一松一紧地交替。又如一棵树的成长需要夏天、冬天交替来调节;修行的时候则有上座、下座,可是不管上座、下座,它的根本都是一致的。回过头来看世间,世间人的做法也是一致的。他为什么去上班?要去赚钱。为什么要赚钱?为了享受。所以他上班是为了赚钱,以便下班后能用这个钱去享受。至于我们的修行也是这样,应该是很认真地去学,学了以后,照着去行,因此不论上课下课、上座下座,都应该如法而行。平常虽然不容易做到,可是了解了这个道理以后,应该策励自己,这对我们眼前是非常重要的。

【一切之根本应如所知,励力守护所受律仪。】

净罪集资当中有一个根本,就是我们所受的戒。为什么从持戒开始呢?我们修学主要就是要去行持。为了要如理建立正确知见,所以要听闻;听懂了以后,要如理行持,这就要从持戒开始。不是坐在教室里面,大家听懂了,在理论上面讨论了半天,可是下课以后不照着去做。它很明白地告诉我们,根本是了解了以后要照着去做。  

持戒有很多深细的内涵。修行最主要的不外乎戒、定、慧,从戒开始—戒捉、定缚、慧杀。真正最主要的是心对境的时候,看自己是继续随顺着相应的我执而起贪瞋痴,还是了解了佛法以后,能观照自己的起心动念,依照着经论把烦恼挡住。为了产生这样的效果,所以要不断地亲近师友、听闻、如理思惟、切磋琢磨,乃至于投入全部的精神去修。

【故亦有于所缘行相净修其心,及律仪戒积集资粮三法之上,名为三合而引导者。】

也有这样的说法,对于所缘的行相净修其心,这个所缘的行相,可以从广狭两种来谈:一种是照着所学的内容去缘,譬如我们现在要观想佛像,或念无常等等,针对着这一点去缘,这是正规的座上修。另一种是指一切时处面对境时,以往是每一个人有自己的一套看法,但现在是要照着佛经上面善知识所指导的道理,来取代我们一向自以为是的这种认识,照着所听闻到的正确的方法来修改,革除以前跟贪瞋痴相应的习气,这个就是修。实际上这与前面所说的是同一件事情,只是从不同的角度去看。

现在回过头来再简单复习一下修习轨理:修行之前应该有一些什么准备;有了这个准备,正修的时候又分成前行、正行、回向;下座的时候应该如何用心。它是丝毫不放松的,以两方面不断地策励我们,这个就是修法的轨则。  

以上所说是一个教授,这在宗大师时代是专门针对出家人而教的,像这样的内涵,以在家人来说,的确是相当困难。对于刚刚出家的同学来说,要透过什么方法,不断策励自己渐渐地在内心上面改变过来,这个真正的内涵到了后面会再细说。如果在前面一碰到了就去做的话,是做不起来的。总要记得大师这句话,「若随任遇所缘,即使修者,则于所欲如是次第,修习尔许善所缘境,定不随转。」对真正要修的就修不起来。这个地方只是告诉我们一个大概,假定我们已经有了很深厚的善根,理路也很清楚,那可以去修;否则凭我们现在这样懂得一点就要去修,还是不可以。所以这地方叫做「总略宣说修持轨理」,只是总体的、大略的宣说,有了这个认识以后,我们就会愿意照着《广论》整体的内涵,一步一步细细地学下去。

【复应学习四种资粮,是易引发奢摩他道,毗钵舍那道之正因,所谓密护根门,正知而行,饮食知量,精勤修习悎寤瑜伽,于眠息时应如何行。】

这个是真正集资粮当中最最重要的,一方面介绍在修行过程当中集资粮最好、最善巧的方法;另一方面,假定自己条件够的话,的确可以照着这四种资粮马上修习。但是目前一般来说,这四种资粮并不是在家居士能够真的实践的。奢摩他、毗钵舍那也就是止、观,而这四种资粮是得到止观的正确之因。前面说过戒定慧当中戒是正因,大师把戒真正主要的内涵,在这四点当中说得非常清楚。这样对我们有很大的好处,因为我们一般很容易把戒死死地看为一种形式化的东西,以为这些戒相就叫做戒,事实上,戒的基本精神就是在这四点当中。但是也不是说除了这四点之外其它都不要,还有很多辅助的内涵,从沙弥律仪,比丘、比丘尼的大戒,乃至于菩萨戒,一直到后来的密乘戒,我们也都必须要层层地深入。  

首先是密护根门,秘密地保护自己的根门。「根」就是眼耳鼻舌身意六根。「密」就是我自己知道,别人不知道。所以不是在行相上看,比如袈裟应该怎么披、礼拜应该怎么拜、走路应该怎么走,外面的行相看得很清楚,可是内心当中怎么想,人家就不知道了。这个密护根门,只有自己知道,而且必须要在这个上面下手才可以。其次是正知而行,此又分二:第一个要有正确的方法,第二个要用这个正确的方法去做该做的事情。所有的行为,都要根据正知而行这个条件。下面两个是针对饮食和睡眠。

【初中有五:一、以何防护者,谓遍护正念及于正念起常委行。其中初者,谓于防护根门诸法,数数修习令不忘失。二者谓于正念,常恒委重而修习之。】

密护根门分五点:第一,我们拿什么东西去保护呢?「遍」是普遍,要没有一点遗漏地保护正念,以及对正念起常委行。我们的念有正、有邪,首先要使它归到正的上面,然后要一切时处没有例外地去保护这个正念。还要对正念起常委行,常是恒常、不间断地,委是很仔细地。  

此二者中,「初」是指遍护正念,怎么防护呢?对于我们的根门(眼耳鼻舌身意),要不断地保护它。所谓的保护是专门指要依据我们所知道的去修习,不要使正念忘失,这一点是相当重要的。所以后面特别提到我们戒持得不好的几个原因:第一个是无知,对于什么是该做、不该做的不知道;第二个不恭敬,知道了以后要起恭敬心;第三个是放逸,起了恭敬心还要不放逸(放逸就是虽然知道但不想去做),这三个是我们通常一般的情况;还有一种是烦恼盛,就是无始以来非常强盛的烦恼。至于像邪见等种种错误的概念,那更是根本不用谈。以上是对防护根门诸法不忘失。第二个是修习的时候,要采取常恒委重的态度。这是说「以何防护」,拿什么东西防护。

【二、何所防护者,谓六种根。】

正念是我们用来防护的工具,那么以正念保护些什么呢?就是我们的六根—眼耳鼻舌身意,连脑筋当中所想的也要去观察。眼根对境的时候,对于好看的就多看一眼,不好看的就不想看。耳根去听也是一样,欢喜这个人就陪他聊天,这个都是不对的。所以要注意自己的眼耳鼻舌身还有意根,不断反观起心动念是如法还是非法。

【三、从何防护者,谓从可爱及非可爱,六种境界。】   

六根所对的境界有两种:一种我欢喜的,一种我不欢喜的。平常我们遇到欢喜的境就跟着它去是贪,不欢喜的也跟着它去是瞋,我们不外乎都在这种状态当中。

【四、如何防护,其中有二:守护根者,谓根境合,起六识后,意识便于六可爱境六非爱境,发生贪瞋;应当励力,从彼诸境护令不生。即以六根而防护者,若于何境,由瞻视等,能起烦恼,即于此境,不纵诸根而正止息。】

怎么防护呢?分成两种,第一个是守护根,根一对境,六识就生起来,然后一定是对欢喜的就贪,不欢喜的就瞋。既然这样,我们就想办法努力让根对境时不生贪瞋。举一个简单的例子,这也是我们最容易犯的。比如大家欢喜聊天,所以一碰到跟你很谈得来的人,平常也没有什么事情,就会找借口去找他,这一点自己要注意。如果晓得自己会犯这个毛病,真的有心想改的话,应该互相策励:「某人啊!我们都有这个习性,应该努力改进。」要这样真正去努力防护。可是我们平常不但想尽办法保护烦恼、增长烦恼,还要为自己找借口。我晓得我做不到,可是我一直愿意努力认清自己的这些借口,希望同学们互相策励。这有什么好处呢?尽管做不到,可是我们有共同的认识,所以碰到这种情况,比较容易引发惭愧心,不会互相助长烦恼,这一点对我们初机修行人是非常重要的。第二个就是利用根来守护,如果根对境以后生起了烦恼,就在这个境上,不放纵诸根而正止息烦恼。

【其守护根者,是于六境,不取行相,不取随好。若由忘念烦恼炽盛,起罪恶心,亦由防护而能止息。取行相者,谓于非应观视色等,正为境界,或现在前,即便作意彼等行相,现前往观。取随好者,谓于六识起后,能引贪瞋痴三之境,意识执持;或其境界,虽未现前,由从他闻,分别彼等。】

守护根的方法,是在根对境的时候不要取它的行相或随好。如果能够不取行相,不取随好,那么忘失正念或者是烦恼炽盛而起的罪恶心,由于这样的防护就能够挡住。取行相,就是对于不应该看的境界,例如电视、电影,或者我欢喜跟他聊天的朋友,或者是好吃的好玩的东西,当这种境界现起的时候,自己就作意那个行相跑去看;取随好是境界过后还紧跟着去想,这两个不同。不取行相、不取随好就是利用我们的六根去防护,当下认清它,不要跟着它去转。  

所以我们拿什么防护?拿正念。拿正念去保护什么?保护六根。如何保护?对于会引你生贪瞋的可爱非可爱的境界,利用根缘境的时后要认识它,不要让根随着转,而不取随好,不取行相。

【五、防护为何者,谓从杂染守护其意,令住善性,或无记性。】

平常我们一对境的时候都是起杂染(杂染就是烦恼),然后造杂染的业,受无穷无尽的痛苦,永远在生死中轮回。了解了以后,第一件事情就在密护根门上面努力,这才是戒真正的内涵。密护根门另外一个名字叫做根律仪,律仪就是戒,在《瑜伽师地论本地分》当中有很详细的说明。我们要了解戒真正的特点,要防护杂染生起,让心安住在善或者无记中。无记就是既非善的,也不是恶的。

【此中所住无覆无记者,谓威仪等时,非是持心住善缘时。】

无记有两种:有覆无记、无覆无记。我们要的是无覆无记。比如我现在很认真地看书、思惟,或者拜佛、修习,这是善的。累了站起来休息一下,或者是坐着闭上眼睛养养神,这个时候内心当中没有缘坏事,但是的确也没有缘好事,这个叫做无覆无记。平常我们好像也没做好事,也没做坏事,懒懒散散,轻轻松松的,这个是有覆无记,是染污法。我们一生极大部分都处在有覆无记当中,这就是为什么修学佛法的过程当中,有很多地方跟世间不一样。譬如我们已经养成习惯,觉得这张椅子好舒服,就喜欢躺在那里,佛法不是这样。坐要规规矩矩地坐,尽可能让自己坐得很挺直;站也要规规矩矩地站。因为凡是这种安逸的地方,都是长养自己恶习的,最起码是放逸,不知不觉当中还会让自己的贪瞋痴等习染增长。  

所以就我印象当中以前跟过的几位重要老师的行仪来说,特别是常常提到的仁法师,如果房间里面有几张不同的椅子,我们一般人一定先去捡沙发坐;仁法师不是这样,如果有圆凳子,他一定坐圆凳不会坐沙发,这是典型修行人的基本精神,当然如果没有其它的椅子,他也会去坐沙发。  

我讲一个小小的故事,离开现在可能已经三十年了。那时候我刚出家没多久,也还不认识仁法师,不过曾读过他的一篇文章,觉得铿然有声,虽然不一定是很顺畅、很流利,可是里边所表达的意思,会让人感觉出很强悍的味道,我看了心里面很仰望。有一次我到福严精舍去,那里有好几位大长老,最主要的就是印顺老法师,他在佛学界是非常了不起的一个人,那时他下面有几位重要的弟子,包括仁法师及真华长老。那天当我进去的时候,看见印老是坐在最大位,弟子们坐在旁边很考究的大沙发上,有一个人搬了张圆凳子规规矩矩地坐在旁边。看到这一幕,我当时觉得这人大概是侍者,就是跟在老和尚旁边承事他的小和尚。我进去的时候向他们顶礼,同时也看了一下那位我以为的侍者,后来才知道他就是仁法师,是我心目当中正希望去拜访的人,因为他坐在旁边,我看过也就算了。之后我想去拜访仁法师,其实我已经见过他,他也见过我,可是我们并不知道。他那时是住在台北,我去了以后就恭恭敬敬、规规矩矩、战战兢兢地等候,结果一见面,他就嗯了一下,我虽然没有嗯出来,心里也跟他一样想:「咦!就是这个人!」我本来以为他是侍者,结果原来是高高的一位大法师,这给我非常深的印象。以后我跟着他若干年,在很多情况之下都看见他这个特色。所以就像本论前面所告诉我们的,真正能亲近这种善知识的话,尽管他不讲什么,可是你不知不觉当中会受他的影响。  

因此每当看见有人无缘无故跑到后面找椅子坐,我心里面就常常有这种感觉:唉!现在这个时代就是这样。我但愿你们记住:平常的时候,千万不要多贪这种逸乐,表面上看不出有什么坏处,但是这是烦恼的温床。你们注意,它不是烦恼,但最严重的恶习气都从这地方慢慢滋长出来的。所以古人都以非常严格艰难的方法来锻炼意志,这是有它特别的用意的。我们真正愿意一步一步深入的话,你会发现需要绝对的这种刻苦耐劳的精神,如果平常养成习惯样样东西要舒服的话,修行是没份的。最多只有动动笔、动动嘴巴,这一世勉强还可以,下一世弄得不好的话,就是无聊文人。人家说文人不坏,可是无聊文人就很糟糕了,嘴巴很硬,但是这个恶习气就养成了。  

所以有很多地方,我们平常的时候都要小心注意,这个就是四种资粮当中最前面、最重要的一样—密护根门。我但愿各位真的用功的时候,好好地在这上面用心。密护根门跟第二个正知而行是有绝对关系的。

【正知而行者有二:何为所行事、于彼行正知。初中有二,谓五行动业及五受用业。】

正知而行分两方面:第一个是「何为所行事」,做些什么事情,以及对所要做的事情要正确地知道,正确地知道以后,要如理而行。这里专门指出家人而言,出家人该做的事就是这两种,除了这个都不是该做的。不过这个是指宗大师的时代,跟我们现在稍有差别,但是原则上还是依循这个去做。

【其中初五之身事业者,谓若往赴所余聚落余寺院等,若从彼还。眼事业者,一若略睹,谓无意为先,见种种境;二若详瞻,谓动意为先,而有所见。一切支节业者,谓诸支节,若屈若伸。衣钵业着,谓若受用及其受持三衣及钵。乞食业者,谓饮食等。】

第一个就是行动业,分为身事业、眼事业、一切支节业、衣钵业以及乞食业五种。身事业就是我们的身体行为,去其它的寺院或从彼处还,这是我们身体该做的。眼事业就是我们的眼睛所看,一个是无意的,譬如说走路时,眼睛张开来当然会看见周遭的境,或者平常不经意地看到;一种是有意的,比如我们认真地看书,认真地在注意一件事情。一切支节业是指所有我们身体支节的屈伸。加上衣钵业、乞食业,这五种叫做五行动业,我们所有的行为,不外乎这几样。

【寺内五种受用业中,身事业者,若行谓往经行处,或往同法者所,或为法故行经于道;若住谓住行处,同法亲教,轨范尊重,似尊等前;若坐谓于床等上结跏趺坐。语事业者,谓若请受,曾所未受,十二分教,分别了解;诸已受者,或自诵读,或为他说,或为引发正精进故,与他议论所有言说。意事业者,谓诸默然,若于中夜而正眠卧;若赴静处,思所闻义;若以九心修三摩地;若正勤修毗钵舍那;或于热季极疲倦时,于非时中起睡眠欲,略为消遣。昼夜二业者,谓于永日及初后夜,不应睡眠;此亦显示身语二业。言睡眠者,显示唯是夜间之业及是意业。】

身事业包括行住坐卧四样,睡眠方面在后面有说明。语事业、意事业就是我们口应说、脑筋该想的内涵。昼夜二业,是说白天固然是不应该睡眠,初夜、后夜也是一样。当然这也把身语都包含在里头。中夜休息一下,照着佛制才睡四个钟头,现在我们条件不够要长一点,乃至于需要六、七个钟头。不过照着佛制,的确至少白天是不应该睡觉的。  

讲到睡眠这件事情,我自己有一个经验提供你们做为参考。我感觉任何事情都是一个习惯的问题,我小的时候,一般人根本就不睡午觉,后来有一度我身体不好,不到廿岁就得了肺结核,当时医生就说要多休息。后来到了台湾,人家说中午要休息,反正没什么事也就去睡觉,就这样养成午睡的习惯。出了家以后不但有午睡,还有「回笼觉」,不晓得你们听过没有?那时一般传统的寺院起得很早,两点多钟就起来了,我刚出家的时候还有这种风气,两点多钟就起来作早课。早课通常大约两三个小时,我们看到藏系的早课好像很长,实际上汉系也是一样,唱念都很慢,是到后来才慢慢缩短的。那时因为有老一辈带着,所以早晨起来还是蛮早的。上完了早殿以后通常就用斋;用完斋会出坡。当年我出家的地方事情没那么多,有的时候老人家出完坡没什么事情就躺一下,后来很多人就会这样做,吃过早饭再去躺一下,这个就叫回笼觉。我在山上大概住了一年左右也养成了习惯,美其名说稍微躺一下、养一下神,实际上吃过早饭没什么事情常常睡两个钟头,就这么糟糕!说起来很好听,我们山上是早晨两点多钟就起来,晚上又睡得很晚,其实白天还睡了四个钟头。  

我后来下山到仁法师那里,仁法师非常严峻,他中午也会休息一下,不过只有十五分钟,而且他从来不会睡着的,只是觉得吃过饭以后应该养一下神,这样对消化会比较好一点。而我,因为在山上已经养成了早晨睡回笼觉的习惯,那时心里很警觉说不可以睡,但是好艰苦啊!刚开始的时候晓得无论如何不能睡,可是到那时候眼睛就睁不开,眼皮就会阖下来。有的时候喝一点茶,结果一整天睡不着觉,实在是好辛苦,我花了好大的气力终于克服它,可是这个习性动不动还是会现起。  

后来到了美国,一开始先在纽约,那一段时期我根本也没时间休息,因为要做的事情很多,每天吃过早饭以后,洗碗、整理大殿、寮房,很大的地方都由我一个人去做。劳动的习惯早在仁法师的同净兰若时已经养成了,同净兰若有六分地,蛮大的一块,住的人只有四个,除了前面种香蕉那一片地的草不一定要整理之外,后面的都要我们自己整理,大殿里外、厨房,然后扫厕所、前面的阴沟,还要去拔草等等。有一个人固定要下山去买菜,那时候根本也没有冰箱,每天就骑脚踏车去买,每次买回来的时候,哪怕是冬天都浑身是汗、衣服湿透。所以山上的事情全部就是两、三个人做,我刚开始去的时候,仁法师要我好好休息,到后来我们几个人一天到晚就做,其实那是我身体最好的时段,就是这段时候把筋骨炼起来,也不会老想睡了。后来到了纽约以后要做的事情很多,也是这样去锻炼筋骨,虽然刚开始觉得很苦,后来才发现到,这个身体不经过锻炼的话,根本没有用。  

后来又到洛杉机,住的地方比较小,样样都是现成的,没有什么事情,偶尔也会睡一下。实在感觉这个习惯养成了以后要改非常艰难,但是在没有这习惯之前,根本也不需要它。之前是偶尔会睡一下,后来身体不好,吃过饭又会躺一下。以后一直到了这里,现在已经养成了习惯,有的时候累,我会躺十五分钟,请别人喊我一声。自己也会很警惕,渐渐地感觉到随顺这个习惯养懒非常容易,不需要找借口,你很自然地就会去做,那个时候一定要自己拿出精神、意志来跟它斗。  

午睡这个习惯我始终没改过来,我也曾经一度努力要去改,苦苦地跟它斗,中午吃过了饭就是不睡,常常弄到下午三四点钟人还是昏昏沉沉的,我就是不睡!可是已经太晚了,我出家已经晚了,然后真正决心要斗午睡的习惯,已经是四十五岁以后的事情,总算那一段时候有一点效果,回想以前根本也不需要的。所以我建议你们,趁你们这个年龄,假如身体真的不好,当然可以休息,千万不要自己随便找借口养成恶习,这点对大家非常重要。

【于此十事正知行者,谓随发起若行动业,或受用业,即于此业先应住念,不放逸行。由彼二种所摄持故,应以何相而正观察,如何方便而正观察,即以是相,如是方便观察正知。】

正知而行分成两部分:第一个所做的事情,第二个对这些事正知,就是对上面所说的十件事情,去做的时候要安住在正知上。不管发起上面所说的行动业或者受用业,「先应住念」,如果你不先提起正念的话很难做好,刚刚开始修行的时候这是极其重要的。为什么前面说要「遍护正念」、「于正念起常委行」,乃至于要净信心等等,因为如果不努力提持的话,会被自己的我执、烦恼所左右,它有百千万个理由,而这些理由在我们自己的感觉上是百分之百成立,于是非跟着它转不可。所以要事先提持正念,然后策励自己不放逸行,这一点对我们非常重要。  

这件事情只有自己策励,要旁边的人来管的话,产生不了多少效果。刚开始可能有少许效果,管久了以后,管的人也觉得麻烦,即便是自己希望别人管,人家真的管了,内心当中又会嘀咕。所以古人,特别是儒家讲「父子不责善」,最亲近的人不能互相要求,「责善则离」,内心会对立起来,那这个最重要的关系就破坏掉了,这是非常不好的。下面说,由于我们能够有正念、不放逸,然后不断去观察我们应有的行为相状,以及应该怎么样去做,这个都有正确的方法,就以这样的方法去做。

【此中复有四种行相:初谓于其身事业等十种依处,应以何相如何观察,即于是处以是行相,如是观察;譬如于其往返事业,如律所说,往返行仪,正了知已,即于其时正知现前,行如是事。】

这分四种,下面一一说明。第一种,譬如往返事业,出去叫「往」,回来叫「返」。对这件事情,就照着戒律上面告诉我们应该怎么做的去做,所以在没有去之前脑筋当中先想好,使得正知现起,然后照着这个去做。当年我出家没多久,仁法师特别告诉我们:「你们两个人出去,注意不要排成横的,应该排成一直排,三人出去也是一样。」我们当时觉得跑到街上,三个人像军队一样走成一直排好像不大对劲,可是又不得不听,有的时候人家看了也觉得怪怪的。但后来就慢慢体会到,平常我们出去,走在一起大家就聊天,这是非常糟糕的事情。所以如果跟他一起出去的话,我们一定很规矩地跟在他后头,不一定要排得像军队一样,可是顺着这样的次第,自然你会保持自己应有的行为,这是它非常重要的原因。我们现在很少人注意这个,可是古代的佛门当中,乃至现在的泰国,多多少少还看得见,这个都是一种防范。

【二谓于其何种方所,应以何相如何观察,即于是方,以是行相如是观察;譬如行时,应先了知沽酒等处,五非应行,除此所余是可行处,于彼彼时,安住正知。】

第二个,要注意哪一种地方该去不该去。有五个地方不可以去—娼女家、卖酒的地方等等。现在有一些场所戒律上面没有写,可是也不应该去,例如卡拉OK、舞厅等等,这些都不是好地方,都是增长放逸的地方,所以这种娱乐场所我们都不应该去。

【三谓于其何等时分,应以何相如何观察,即于是时,以如是相如是观察;譬如午前可赴聚落,午后不可,既了知已,即如是行,尔时亦应安住正知。】

第三个是时间,比如说,照着戒律的规定,午前可以出去,午后就不行。这有它的原因,因为以前的出家人都是一心修行,真的有事,出去的时间只有午前,午后不可以。当然如果有要紧的事,那是可以的。以上告诉我们,对于什么时间、什么地点应该如何观察。至于这件事情应该怎么做,以及做的时候应该保持什么样的威仪,这就看下面第四。

【四于所有此诸事业,应以何相如何观察,即应于其尔所事业,以如是相,如是观察;譬如宣说行时应当极善防护而入他家,所有此等行走学处,悉当忆念。】

譬如说到人家家里,不要东张西望,不要大声喧哗、嘻嘻哈哈,这些都是我们应该注意的。现在有些老一辈的出家人还有这种风格,我曾经看见一位大陆的丛林出来的法师,就是不大一样。当时我出家不久,能说善道,现在吃了几十年的苦头,晓得那真是很荒唐,自己单单靠一张嘴巴没有用,多多少少还有一点惭愧;那时候还不知惭愧,好像很懂的样子。当时那位法师听见我讲的话,对我非常恭敬,法师长、法师短的。但是真正一比的话,我们两个行为就完全不一样。他这么一坐下来,自然而然不会东张西望,哪怕是坐在那里一、两个小时他始终这样,很偶然的才会抬起眼睛望一下。然后要走了,他也不会匆匆忙忙地站起来就走,而是轻轻巧巧地,非常从容地站起来,笔直地走过去,这就是大陆的丛林里面熏陶出来的威仪。所以律上面说,出家第一步,要跟着自己的师长五夏学律,告诉你规矩怎么做,你把它好好地学好,那是没什么道理好讲的,如果能这样做,就会养成很好的规矩。我们现在的情况是末法,这是非常可惜的一点。

【总之所有若昼若夜一切现行,悉应忆念,了知其中,应不应行,于进止时,一切皆应安住正知,谓我现前正行如是,若进若止,若如是行,则现法中不为罪染,没后亦不堕诸恶趣,诸道证德未获得者,即住能得正因资粮。】

不管是白天或晚上所有的事情,都能够了解得很清楚,哪些是应该做的、哪些是不应该做的,不应该做的不做,应该做的做。一切时处都能够很正确地了解了,照着正确的方法,那么眼前不会造恶,这个因也非常好,将来死了以后不堕恶道。对于修道过程中还没有获得的功德,这个是能得的正因资粮。

【此与密护根门二者,如圣无着引经解释而正录取。若能励力修此二事,则能增长一切善行,非余能等。特能清净尸罗及能速引止观所摄无分别心胜三摩地,故应勤学。】

密护根门跟正知而行这两样,是无著菩萨引经论上面的解释,宗大师把它全部录下来,因为这个是我们修行当中在资粮位上面最重要的。假定我们能够努力在这两件事上修,它产生的效应是「能增长一切善行,非余能等」,也就是说要增长一切善法,再也没有比这个更好的了。「特能清净尸罗及能速引止观所摄无分别心胜三摩地」,这一句话非常重要。真正的佛法,从修行的角度去看,不外戒、定、慧,现在照着这个方法去做的话,特别是能够清净我们的尸罗(也就是戒),戒能清净的话,那是引发定慧最快速、最正确的方便。而定、慧真正的目标,就是要得无分别胜三摩地,现在这样修学就可以达到我们要的目标,所以最后一句话说,这个是我们应该努力学的。目前我们虽然不能全部做到,可是应该策励自己,随分随力去实践,不断去练习。

【饮食知量者,谓具四法。非太减少,若太减少饥虚羸劣,无势修善,故所食量,应令未到次日食时无饥损恼。非太多食,若食太多,令身沉重,如负重担,息难出入,增长昏睡,无所堪任,故于断惑全无势力。相宜而食消化而食者,依饮食起,诸旧苦受,悉当断除,诸新苦受皆不生长。非染污心中量食者,谓不起众罪安乐而住。】

暇满人身是我们最重要且必须依赖的修行工具,因此饮食和睡眠这两样是必须要的。那对这两点应该怎么做呢?关于饮食方面,要具足四个条件。第一个不要太少,那么到底怎样叫太少呢?这个要个人自己去衡量,吃得太少的话,修行的时候气力不够,应该至少吃了以后体力能够维持到第二天。最早于佛世时是只吃一餐,现在我们出家人平常吃两次,总是要使得自己支持到第二天能够没问题。第二,不要吃得太多,吃太多有什么过患呢?身体会觉得很重,就好像担了很重的担子一样。平常不修行感觉不到,真正要修行,要想得三摩地,最重要的就是数息和不净两种观法。如果吃得太多的话,会觉得身体很累,出、入息很难调得平,不但如此,还很容易昏睡,在这种状态当中,真正想修行修不起来,要想断惑更是没有力量,所以不可以吃得太多。  

第三,吃的东西要合适,要容易消化。如果不合适、不消化的话,这些东西增长身体上不舒服的感受,于是就会生病,所以应该避免。第四,「非染污心中量食」。受用饮食,修行人跟非修行人的根本差别就在这个非染污心。前面是讲所吃的东西不要多、不要少,以及应该吃得合适,最后就告诉我们吃的时候,什么样的心才是清净的、不染污的。我们在斋堂里吃饭之前,维那会念:「佛制比丘食存五观……」,佛教我们吃饭还要仔细观察,五观里边有一句「为成道业方受此食」,我今天吃这餐饭是为了要修道。所以有一个比喻说饮食就像涂车油,以我们现在来说,要用一部汽车,除了要加汽油,还要加机油。汽车不会对汽油很贪着,也就是说只要你灌了汽油进去,这辆汽车就可以开。现在想想我们吃的时候是什么状态?这个好吃就多吃一点,心里很欢喜,不好吃心里面就排斥,这样的心就是有染污的。  

以我们刚开始修行来说,并不是听见了就能做到,但是应该在听到了以后,渐次渐次地改过。千万不要说我是个凡夫,然后给自己找了很多借口,弄了几十年还是一动都不动。应该随分随力把我们所学到的,不管是《遗教经》、《沙弥律仪》,乃至于现在《菩提道次第广论》,常常多去思惟、观察,渐次地净化、提升自己。  

在这里我也简单地告诉诸位一些经验,我自己跟我周围都发生过这种类似的情况。我刚开始要出家的时候,心很猛利,自己觉得要去掉贪,所以还没出家晚上就不吃饭,平常也吃得很少,结果常觉得肚子很饿,人又很瘦弱,事情做不来;到后来拚命吃,又吃得很多,以后我看到周围的很多人也有类似的这种状态。所以真的要学习任何一件事情,一定要有师、友善巧的引导,晓得了正确的方法,才能慢慢地改过来。我们还算有善根,能够遇见佛法,乃至于能够出家,这个是宿生要有相当条件的;但是真正学的时候往往犯一个毛病--学我,拿自以为是的佛法去做,往往跟真正佛法上面告诉我们的有一段很大的距离。  

如果各位自己检查一下的话,就很容易体会得到,我们都是凭自己的想像,我觉得要这样、我觉得要那样。所以在修行过程当中,第一件就是净信,一定要把自己的这些概念放下,去听从善知识的,因为善知识的这些概念都不是我们有的,这个理论上面也很清楚,但也是最难、最重要的一部分。然而也并不是说随便看见一个人就跟着他,这个人多少要有一点经验,在理论上面跟实践上面能够没有错误地依次第引导,在这一种情况之下,放弃了自己的知见去跟他,我们才有提升的机会。这一点从刚开始一直到整个《广论》学完,都是这个特点,所以我们必须要修净信心。  

现在所说的这四种资粮,是非常实际的修行内涵,在饮食上我们能够不染污地这样去做的话,这个受用才不是罪过,才能安乐而住。

【又于饮食爱着对治者,谓依修习饮食过患。】

虽然我们放掉了世间,进入佛门中来,但通常对于饮食的爱着是不太容易放掉的,因为我们不能不饮食。平常大家读书也好,做其它的事情也好,一对境,心自然缘着这个境走。我们关在寺院里面,别的东西可以不对境,可是饮食不能不对境。面对饮食、无始以来的习气,外、内相结合在一起,贪爱心会生起来,所以这里告诉我们怎么样对治对饮食的爱着,就是要思惟饮食的过患,它有种种的过失,这个大概分为三类。

【过患有三:由受用因所生过患者,谓应思惟任何精妙色香味食,为齿所嚼,为涎所湿,犹如呕吐。】

第一个,由受用的原因所生的过患。我们受用饮食会生起什么样不理想的状况呢?我们去想:吃的时候味道很好,看起来很美,心里面也很欢喜;可是经过我们嘴巴嚼烂了以后你再去看,那情况就完全不一样,像吐出来的东西一样。嚼烂了以后再吐出来看看,自己也觉得恶心,如果人家吐出来的那就更受不了,这就是饮食的过患之一。  

【由食消化所生过患者,谓思所食至中夜分或后夜分,消化之后,生血肉等,诸余一类变成大小便秽不净,住身下分,此复日日应须除遣;及由依食生多疾病。】  

吃下去,消化了以后,会转化成为我们身体的血跟肉,维持我们的生命,剩下的杂质则变成大小便,就停在身体的下面,每天都得很多次地去排泄。大、小便是最脏的、最臭的,也是我们最厌恶的,这些都是饮食而生的过患。而且身体上很多毛病都是由于饮食不当而来。这个是饮食对我们的第二种过失。

【由求饮食所起过患,此有五种,由为成办所生过患者,谓为成办食及食因,遭寒热苦,多施劬劳,若不成办忧憾而苦,设若成办,亦恐劫夺及损失故,发起猛利精勤守护,而受诸苦。】

前面这两种是直接从受用饮食上面讲。第三种是为了求得这些食物所生的过失,这个又分成五点。第一点,为了要获得所吃的东西,最直接的是种的人要受寒热苦。农夫种田是多么地辛苦,冬天很冷也要做,夏天很热汗流浃背还要做;忙了半天,如果收成不好等等,心里面又很担忧,若很幸运地收成了,又怕被人家偷掉、抢掉,还要想办法去守护。其实世间哪一行不是如此呢?诸位之中比较年轻的没有这种经验,好像一切都很现成,都是父母代劳;其实将来长大了,如果在外面,也得像父母一样去忙。世间都是忙这些事情,为了挣口饭吃,要花好大的辛苦。

【亲友失坏者,谓由此故,虽父子等互相斗诤。不知满足者,由于饮食爱增长故,诸国王等互相阵战,领受非一众多大苦。】

第二点,我们为了维持生活需要很多东西,其中饮食是最主要的,所以乃至于最亲的亲人,往往都会为了这些事情而起争论。我们现在虽然在寺院当中,可是同学就像兄弟一样,很多情况之下,他少了、我多了,我欢喜、他就不高兴,如果反过来,我就不高兴。这是小事,但是却引起心里的互相对立,所以说这是斗争之因。而且,除了互相对比高下以外,一旦获得了好的饮食,对这些东西我们是永远不会满足的。由于对饮食的贪爱不断地增长,总希望自己愈多愈好,愈积愈多,有时乃至于会严重到国家与国家之间互相侵夺、战争。

【无自在过失者,诸食他食者,为其主故,与他斗竞,受众多苦。】

第四点是为了饮食而得不到自在。「食他食者」就是当人家的佣人,拿人家的钱替他做事,这还是为了要吃饱肚子,所以说饮食要仰赖于他人。世间上每个人都要工作,目的无非都是为了要饮食,所以必须听老板的吩咐,为了他而努力,乃至去和别人斗竞,因此而受种种苦恼。 

现在的社会有个很有趣的现象,在商场当中,大家为了要追求更好的利润,不断激烈地竞争,在这个世界上几乎没有一个地方能够避免,而最原始的因就从这张嘴巴开始。所以真实说起来,没有一个人能够得到自在,都是为了这个。这样说起来,老板应该是能得到自在了,其实老板也不自在,老板更苦,这是非常现实的一个状况。  

我想起一个很有趣的故事,里面牵涉到两位老板,一位在美国,一位在台湾,这两位老板不是开小店的老板,而是非常有钱的大企业家。有一次那位美国的企业家到台湾来,两个人见面谈了一些话。后来那位美国的企业家来告诉我,他说:「法师,我真羡慕你们,你们出家人真好。」我不晓得他为什么无缘无故这样说,原来是这位在台湾的企业家告诉他:虽然当了老板,感觉还不如自己的司机。现在汽车非常普遍,在二、三十年以前,国内的汽车是非常稀少的,有汽车是很光彩的事情。而这位大企业家不但自己有汽车,还有一位专任司机。那位司机一个月拿老板几千块钱,那个时候的几千块钱相当于现在的好几万,他的工作就是听老板差来差去,老板要到哪里他就开车,开到了之后,就等在那里,等老板办完事情。我们可以想像得到,那位汽车司机侍候这位老板,大概就是这样的状态。  

假定说我们可以选择的话,你愿意当司机,还是愿意当老板啊?就世间的人来说,大家都希望做老板,你看,他多么有钱,多么阔气;有汽车、还可以用个司机,随时可以指挥那个司机,如何如何……。可是那位大老板,他算了半天,宁愿做司机。对一般人来说是无法想像,可是这两位大企业家,他们谈了半天共同的结论是:没错,还不如这位司机。我想想他的话也很实在,他说:「我们两个人比一下,表面上看我很有钱,可是我真的快乐吗?」要钱的目的无非是希望有了钱能够更快乐一点,那快乐到底是什么?是钱让你快乐吗?事实上这个铜板或这张纸并不能带给你快乐。这种心理确实很奇怪,原因在这里暂不细谈,你们好好学了佛法以后,自己检查才会了解。其实我们在日常生活当中处处地方都是这样,都被自己错误的烦恼所骗。  

这位大企业家就算了一下,他说:「我这位司机的生活很单纯,他只要会开车就行了。我平常坐进车子也不用告诉他要去哪里,早上他晓得要上班,把车子从我家开到公司;下班了,也不必讲,再把车子开到我家,他就可以回家去了。他的钱是不多,可是回到家里,妻子儿女吃饱饭,悠哉悠哉的,礼拜天还可以休息一下。就是偶然有一点事情出差,开到目的地,车子往路边一停(当时不像现在,到哪里都可以停车),他就在车子里呼呼大睡,再不然拿了一份报纸看一看,就这样,很轻松。」  

而老板呢?坐在车里,虽然不用开车,可是脑筋里面一直动:我今天上班有什么事情要做,明天有什么事情要做,后天有什么事情要做,一大堆的事情。不但上班的时候要动脑筋,下班了以后,吃饭、睡觉,乃至于玩的时候都要动脑筋。我们现在感觉人家打高尔夫球好像是一种高级的休闲活动,其实,他并不一定真正为高尔夫而打高尔夫,而是因为商场上的需要,因为那是很多高层人士去的地方,既然他也挤入高人之列的话,他也应该凑上一脚,所以他必须学这个东西。结果他除了工作忙以外,他还要学这个东西,为了什么?去应酬。那位汽车司机固然为了养家糊口而被钱所绑,他做老板的也是一样,而且一天二十四小时,几乎没有任何时候不被绑住,连出去玩都不是真的去玩。所以仔细去想的话,谁也没有自在,追根究底都是为了饮食。修学佛法以后,我们从多方面深入去观察,你会看见世间很多奇怪的现象,大家由于颠倒,不了解真相而乐此不疲,却还以为这个是正确的。

【从恶行生者,谓为饮食,饮食因故,三业造罪,临命终时,忆念其罪,追悔而死,没后复当堕诸恶趣。】

第五点,或者是直接为了饮食,或者为了获得饮食(所谓饮食的因),身、口、意三业造种种恶。生前为了这些而忙,临终时后悔为了这种毫无价值的事情而造罪,死了以后会堕入恶趣,有这么大的过患。

【虽乃如是,然亦略有少许胜利,谓由饮食安住其身。若唯为此故,依止饮食,不应道理。】

虽然有这么大的害处,但是它也有一点好处—靠着饮食,能够维持这个身体,有了健康的身体才可以修行,有了修行,才可解决苦乐问题,这个就是它的好处。它有这么大的过患,但是还稍微有一点好处,这是为什么佛制比丘应该食存五观,要这样去观察了再吃。假定我们不了解为什么要饮食,而像前面这样只是为了吃的话,是不合道理的,所以应该了解是为了办道业才吃。其实修行人都是这样,我们所做的任何事情都是为了这个特别的目标,这个目标我们可以用一句话来说,就是发菩提心。

【故应善思而后受用,谓由身住,我当善修清净梵行。施者施主,亦为希求殊胜果故,榨皮血肉而行惠施,亦当成办彼等所愿,令得大果。又应忆念《集学论》说,应当思念饶益施主,及身中虫,现以财摄,于当来世,当以法摄。又应思惟当办一切有情义利,而受饮食。】

所以应该很认真、善巧地思惟过了以后,再来受用饮食。因为我要修清净的梵行,所以需要这个身体,为了这个身体的安住,所以要饮食,应该这样思惟。如果生起了贪着,就要多去看它的过患,当你对过患生起了感受,下面就提醒自己,我是为了要修行才去吃,这时就不再是以前被贪着所染的习惯。除此之外,要想想:我们现在的饮食是怎么来的?前面说为了成办饮食要这么劳苦,而我们现在却不用去忙这些,他的来源是由于施主的供养。他为什么要供养呢?因为觉得供养有很大的利益,所以尽管他自己要很努力,付出种种的辛苦,「榨皮血肉」(就是辛苦地工作、省吃俭用),也要省下来供养出家人。既然我们是在这种情况之下领受的话,不但要自己修行,还应该要满他们的愿,成办他们所希望的利益,那个才是真正大的好处。  

《集学论》上面也说,我们受用饮食要想到饶益施主及身中虫。办道业有广、狭两种,狭的就是修到自己成就。广的还要利益一切,特别是现在来布施我的人,应该要利益他,这是对外面来说。什么是身中虫呢?佛观察我们这个身体有八万四千虫,我们饮食了以后,可以滋养牠。现在是以饮食来滋养牠,将来我修成了以后,以佛法来摄受牠。更进一步,要思惟我一定要成办一切有情的义利(就是发菩提心)以这种心来受用饮食。

【《亲友书》亦云:「应知饮食如医药,无贪瞋痴而近习,非为骄故非慢故,非壮唯为住其身。」】

我们应该知道,饮食就像吃药一样,不是因为好吃而吃,增长我们的贪瞋痴。所以佛经上面说,这个身体有一种病叫饥饿病,它会饿的,为了治这个病所以才吃。如果我们能够这样去思惟,不是为了贪瞋痴而去忙饮食,那三毒慢慢地就减轻了。骄跟慢也无非是从这个好恶上面去讲,骄是对自己,吃得很强壮,身体很好,我的饮食好等等,慢是对别人。也不是希望吃了以后很强壮、健康这些理由。而是吃了以后能够使身心安住,可以修行。以上这一部分就是四种资粮当中的饮食知量。

【精勤修习悎寤瑜伽,于眠息时如何行者。《亲友书》云:「种性之主于永昼,夜间亦过初后分,眠时亦莫空无果,具足正念于中眠。」此显永日,及其夜间初后二分,若正修时,若其中间,如所应行。故行坐时,应从五盖,净修其心,令不唐捐,如前已说。】

悎寤就是睡眠,就是说睡觉时也要好好努力地修。《亲友书》上面告诉我们修行人对睡眠应采取的态度。「种性之主」就是修行人。永昼是白天。印度人把一天分为六时,昼、夜各分初、中、后三段。白天的初、中、后都不可以睡觉;晚上初夜跟后夜也不可以睡,要修行。只有中夜是眠时,拿我们现在来算,也就是从十点钟到两点钟这四个小时。即使这个时候也不要让它就平白地睡过,睡的时候要能够保持正念。  

《亲友书》里告诉我们,白天以及晚上的初夜、后夜,不论是正修时或未修中间,都要照着所应该做的去行持。昼日的三时加上夜间的初夜、后夜这五时,就像修习轨理当中所说的,不管是坐或行,「应从五盖,净修其心」,五盖就是烦恼当中的贪、瞋、睡眠、掉悔、疑这五样,它会盖覆我们的心。特别是修定,有这五盖一定修不成。所以我们真正修行时,要不被五盖所覆而能够进入定、慧,在这五个时段当中,要这样去净修其心,千千万万不要白费。

【此与护根、正知三中,皆具修时修后二法,此中所说,是修后者。眠睡现行是修后事,故此莫令空无果。如何眠者,谓于永日及夜三分,于初分中,修诸善行,过初分已至中分时,应当眠息,诸为睡眠所养大种,由须睡眠而增长故。若能如是长养其身,于诸善品修二精进,极有堪能,极为利益。】

这个跟前面所说的密护根门、正知而行,都有正修时和修以后两种;现在这里讲的悎寤瑜伽是指睡觉的时候,虽然是在修以后,还是不可以让它空无果。白天过去了,晚上初夜还是好好地修。到了中夜要睡觉,因为人是由四大种所扶持的,经过了睡眠以后,四大种才会增长有力,我们才能够好好精进地修行,得到我们所要的结果,所以有很大的利益。

【临睡息时,应出房外,洗足入内,右胁而卧,重迭左足于右足上,犹如狮子而正睡眠。】

到了临睡觉时,先到外头去洗洗脚。现在我们不一定,因为在印度他们都是赤脚的,所以到了晚上要先到外头洗洗脚再进来睡觉。睡的时候,「右胁而卧」,就是右手托着头,头枕着右手睡,身体是右侧卧。修行人行、住、坐、卧都有一定的威仪,睡的威仪要像弓。平常我们多半趴着睡,或者仰躺直直的像个死尸一样,修行人睡的时候像一张弓弯在那里,这种睡法叫狮子卧。为什么要这样做呢?

【如狮子卧者,犹如一切旁生之中,狮力最大,心高而稳,摧伏于他。如是修习悎寤瑜伽,亦应由其大势力等,伏他而住,故如狮卧。】

在旁生之中狮子是最凶猛的,牠的心非常警觉,而且很稳,稍微一点动静牠就惊醒了。我们睡眠的时候也要这样。这种睡眠的姿势加上自己内心的策励,始终保持跟法相应的警觉,这样虽然睡着了,但正念还继续维持着。也就是说虽然我们身体是在休息,长养四大,但内心正念仍持续着,这就是这一部分的重要内涵。「亦应由其大势力等,伏他而住」,这里的「他」特别是指烦恼,我们整个的修行无非是摧伏烦恼。五盖就是烦恼,睡眠的习气也是个烦恼,哪怕睡着了,我们还是不要被烦恼所缚。平常我们对别的东西容易警觉,但对于睡眠、饮食,会觉得好像并不是什么大罪过而不太注意,其实它是有覆无记的状态。我们修行要好好利用这个暇满的人身,而有覆无记是人身最大的浪费。现在我们修习悎寤瑜伽,就是学习在睡觉之中怎么跟法相应,所以睡相要像狮子睡觉一样。

【饿鬼诸天,及受欲人,所有卧状,则不能尔。彼等一切悉具懈怠,精进微劣,少伏他故。】

除了修行人能如狮子卧以外,其他鬼道众生乃至善趣的诸天都不能。人道中除了修行人以外,都是受欲人,而修行人是要净除种种贪欲的。除了狮子卧以外,其它的睡相都没有这样的功效。饿鬼、诸天、受欲人的睡相,都是懈怠相,因为懈怠不精进,所以不能降伏烦恼。

【又有异门,犹如狮子右胁卧者,法尔令身,能不缓散,虽睡沉已,亦不忘念,睡不浓厚,无诸恶梦。若不如是而睡眠者,违前四种,一切过失,悉当生起。】

另外一种解释说这种睡眠的方法还有几个好处:它本身能使内心不缓散(缓散就是放逸,一放逸,懈怠就跟着来了);虽然睡得很沉,正念还能够继续;又因为睡得也不浓就容易醒过来;而且也不会做恶梦。假定不这样睡的话,不但不能得到前面的四种好处,反而还会有很多的坏处。以上是告诉我们睡觉的时候应该以什么姿势去睡,这是属于外表的。

【以何意乐睡眠有四:光明想者,谓应善取光明之相,以其光心而睡眠之,由是睡时心无黑暗。念者谓闻思修,诸善法义,所成正念,乃至未入熟睡之际,应令随逐,由此能令已睡沉时等同未睡,于彼诸法心多随转,总之睡时亦能修诸善行。正知者谓由如是依止念时,随起烦恼即能了知,断除不受。】

这里进一步说睡觉的时候,心里应该存什么样的意念,这分四点来说明。第一个是「光明想」,先取光明的相,心里想着光明,这样睡的时候心里就不会黑暗。第二个是「念」,由于之前不断地听闻、思惟善法所成的正念,这个善法的正念在我们没有睡着之前还持续着,所以睡着乃至于睡得很沉了,这个与善法相应的心念还在。在这种状态当中,一方面睡眠长养四大,一方面修行的势力也没停止,还是在修。第三个是正知。我们如果能够将很强盛的这种正念继续维持着,那么睡眠当中即是有烦恼生起来了也很清楚,能够不被烦恼所转。白天我们的脑筋很清楚,但是晚上睡梦中通常就糊涂了,白天自己晓得不应该做的,到了晚上作梦时就可能会违犯。假定内心有强盛的正知,梦中也能挡得住。这不是一下就可以做到,但如果我们努力去修行,慢慢地会感受得到。

【起想有三,初者谓一切种,其心不应为睡所蔽,应以精进所摄之心,惊慑而眠,犹如伤鹿,由此睡眠,不甚沉重,不越起时,而能醒觉。】

最后一个是「起想」,这分三部分说明。第一、在任何情况之下,要保持这颗心不要「为睡所蔽」。什么叫「为睡所蔽」呢?有时候我们一睡下去,就睡得非常熟,什么声音都吵不醒,打板了都没听见。也有人听见打板了却不想起来,翻个身再睡,或者看看时间还有十分钟再躺一下,那根本连这个都谈不到,这是我们要知道的。  

以前亲近仁法师的时候,我刚去时他就给我一个概念,使我非常受用。我们那时候不是打板,而是用电铃。以我们现在来说,第一声板打下去,通常是一定会听见,听见了马上坐起来。那时候仁法师很强调听到铃声要马上坐起来,的确我常常听到他铃声一响就坐起来的声音。有时候我也试着打板即起,坐起来了以后,头还是昏昏的,但只要努力把眼睛睁开,下了床也就清醒了。你们试试看,人就是可以这样训练的,而且修行非如此不可。我们最大的问题是,还没有睡以前就想:「我很累,明天早上要多睡一会儿。」其实我们应该在睡前先警策自己,如果你真的警策一定会产生这个效果。通常在发育期间大约二十岁以前需要较多的睡眠,但是成年以后如果还是这样,说实在的,要修行那是不可能的,甚至想种一点善根都不可能。身为出家人,如果平常还要为自己找种种借口,那根本是地狱种子,当初仁法师就是这样子告诉我的,现在我越想越觉得有道理。各位同学若能好好地策励自己,你的心就不会被睡眠所蒙蔽。  

我们在生死轮回当中有种种的过患,所以要赶快修行,千万不能贪睡。要以这样的警策心去睡,就像受伤的鹿一样,牠只要听见一点声音,就会很警觉地马上起来想办法逃避。我们现在被无始的烦恼所系缚伤害,我们必须比伤鹿还要警惕,才能够战胜烦恼。如果能这样去做的话,睡的时候就不会睡得太沉,也不会起床时间到了还不起来。

【二者谓作是念,我今应修,佛所开许悎寤瑜伽,为修此故,应大励力,引发欲乐。由是能依佛所开许狮子卧式眠无增减。】

第二、应该想:为了修行所以才睡觉,而睡觉也是一种修行方法,所以叫「悎寤瑜伽」,这是佛所开许的,因此要很努力去引发欲乐,心里要想:「我为了修行所以要这样做。」在睡觉之前先想好。不要因为忙了一天,只想轻轻松松地睡一觉,我们以什么心去睡,这个念头就会持续下去,这点相当重要。如果我们能够这样去做的话,那自然能够照着佛所开许的狮子卧式去睡,睡眠固定多少时间就多少时间不要增减。

【三者谓应作是思,如我今日勤修悎寤,及诸善法,明日亦应如是勤修,由是,于善欲乐相续,虽忘念中亦能精勤修上上品。】

第三、也应该这样想:我今天修悎寤瑜伽与种种的善法,明天也要这样。如果睡觉的时候能够保持正知正念,我们的欲乐就始终跟善法相应,因此即便是在忘念当中,这个正知正念的相续之流还在,所以仍旧能够作上品的勤修,这点对我们实质上有很大的帮助。

【此食睡行,若能无罪,具义而行,现见能遮众多无义虚耗寿数故。如圣者无着引经,如所决择,而为解说。】

平常我们坏事固然不做,而饮食、睡眠这两样是无记的,虽然没有什么罪过,但也没有什么真正的好处。假定我们只是以无记心去吃睡的话,那是无义的浪费;如果我们能够这样去做的话,非但无罪而且有真实的义利可得,能够遮止众多无义。无意义的事情既然不做,我们的寿命就不会白白地浪费掉了。修行人连吃饭睡觉都要这样用功,而我们现在白天里大家嘻嘻哈哈浪费,这是何等的可惜。但愿各位法师自己以身作则带头去做,那自然而然后来的人慢慢地会跟上来。我们真正努力去做了,才有能力去帮助别人,这一点是非常重要的。前面所说的完全是依照无著菩萨所引的经论讲的,实际上也就是《瑜伽师地论》所说明的。

【如是唯除正修时中所有不共修法之外,加行正行完结中间诸应行者,从此乃至毗钵舍那,所修一切所缘行相,皆如是行,已释中间所应行说。】

像前面说的,除了正修时不共的、特别的修法以外,其它的加行、正行、完结、中间(加行、正行、完结是正修当中相关的。正修一天有四座,除了这四座以外的时间叫「中间」),在这些时间里应该如上所说这样去做。这种修法是我们从亲近善知识开始一步一步上去,一直到毗钵舍那(毗钵舍那就是观,如果止观成就的话,最起码就是见道),也就是我们修行的全部过程都要这样修。  

所以从头到尾不管修什么,从依止善知识、暇满难得、念死无常这些,虽然所缘的对象个个不同,可是修行本身的方式则是前后一贯,都是依照这里所说的这样去做,而上一段就是解释中间应该怎么做。总结起来,正修及未修中间的修法都有了,这个修行整个就成片了。  

略说修习轨理分两部分:第一是正明修法,正式而简单扼要地说明修是怎么一回事;第二是破除邪妄分别。平常我们要成立一个理论的时候,分两方面—破邪、显正,前面所讲的正明修法是显正,就是把正确的道理说明、建立起来,下文紧跟着破除错误的分别,破邪显正的先后次第看需要而定。在修行过程中,我们如果对很多概念不了解,往往先接触了一个错误的概念以后,不但自己走错,还会混淆很多正确的理论,所以必须把错误的概念破除。  

现在是末法的时候,四处充斥着错误的概念,最近有很多外道以邪说惑众,也有假借着神通来骗人谋利,简直是一团漆黑,偏偏有很多人跟着他们;另一种比较好的,是他真正的信佛,但实际上对整个佛法的内涵,有许多似是而非的错误概念存在。所以在我们正式修行之前,都应该要辨别得很清楚,走下去才不会出岔。现在随分随力地学习,将来真正遇见这些状况的时候,才能拿我们所学的圣教来衡准,想办法渐渐把错误矫正过来。

【第二破除于此修轨邪执分别者。心未趣向圣言及释诸大教典,现教授者,作如是言:正修道时,不应于境数数观察,唯应止修,若以观慧数观择者,是闻思时故。又诸分别,是有相执,于正等觉,为障碍故。此乃未达修行扼要,极大乱说。】

在什么情况之下会产生这种错误的论调呢?虽然是修行人,但是对于真正修行的内容不了解时,会犯这种错误。真正修行的内容要从佛告诉我们的经典上去找,经典这里叫「圣言」。但是经本身,理路深广,内容非常丰富、深奥,我们刚刚学佛的人,通常不太容易了解。虽然佛讲的圣言是最究竟圆满的教授,但因为初机不了解,所以菩萨、祖师们为了应我们的机,就把世尊所讲的深广的经,作了解释。这些解释就是前面说的二大车轨传承大祖师们的教典。  

对于没有善巧学习过、不了解经论就对我们眼前最重要的修行教授的那些人,他们会这样说:「真正修道的时候,心不要动,不应该对境去观察,应该止修,因为观察是在听闻思惟时所做的。」修行过程当中分几个次第:亲近善知识、听闻正法、如理思惟,最后是法随法行。他们认为法随法行就是专门贯注在一个地方才叫做修;以闻思修而言,观察是属于听闻思惟的时候,在经过前面的听闻思惟以后,要去修行时,就不要再去观察了。就像我们现在听讲、讨论,之后自己细细地思惟里边的法理,这个时候是要观察、要思惟的,但是真正修的时候,这些思惟观察都不需要。这是第一种邪执。  

有人又进一步说:「思惟观察,这是分别。这种分别是一种有相的执着,修学佛法要去掉这种分别执着,所以正在修行的时候去分别,是一个障碍。」这一种论调是对修行的精要并不了解的错误说法。像这种讲法,到现在为止还是很多。我们很幸运都能在这里认真照着次第一步一步学习,所以不大容易听得见,在我接触佛法这几十年的过程中,听见太多这种道理。譬如有人因为《金刚经》讲的是要去除分别,所以动不动就告诉别人:「你这个都是分别,不要去管它!」这是非常荒唐的事情,他以为糊里糊涂什么都不分辨,这就叫不分别,那是绝大的错误,而这种论调却非常普遍。  

讲个小故事给你们听,三十多年前,那时候我还没有出家。有一次我在一个道场,那里有几位居士是老修行,年纪都很大,接触佛法也几十年了。有一天早晨他们在整理大殿,过程当中发现木鱼垫有一点破旧了,其中一位居士拿起垫子,就说:「这好像很破旧了,该去换个新的。」另外一个人马上说:「你管它干什么!你不要分别啦!」当时我也不太懂,这件事情听过也就算了,后来发现,我们往往因为对这件事不欢喜,就教别人不要分别。如果是这样的话,我们判断是法、非法是不是也是分别?都是分别。如果什么都不分别的话,那么对于是法、非法都分不清楚,岂不是很荒唐?  

曾经听见一位禅门的祖师说,要不分别谈何容易!这是真正的功夫。假定有人把最脏的东西与最好的东西给你吃,你都觉得甘之如饴,毫无差别而吃下去,那时候你就够条件讲这个话了。或者有人打你一巴掌,然后再称赞你几句,你也觉得两者都一样,那也可以谈得上不分别了。而实际上的情况,往往都是自己内心中有非常强盛的执着,当不欢喜别人做某种行为时,就讲这种教别人不要分别的话。本来不分别是要经过很严密的闻思次第,是必须经过修行所证得的一个境界,却被我们误解成这个样子,这是一种绝对的错误。所以我们现在一步一步地先了解正规的次第,了解以后一方面能够善巧地成立我们自己修行的理路,照着次第走上去,一方面能够帮助别人避免误入歧途。不管自行、化他、建立圣教,这对我们都是非常重要的基本概念。

【《庄严经论》云:「此依先闻,如理作意,起修正作意,真义境智生。」此说从其思所成慧,如理作意,所闻诸义,修所成慧,真义现观,乃得起故。】

经论上很明白地告诉我们,修行有几个次第:先从善知识那里听闻正法,听闻之后如理思惟决择,再根据自己所决择的,分别清楚了是非以后,照着这个去修,那个时候「真义境智生」,才能真正地如理通达。这是说先要如理思惟所听到的道理,也就是说先听闻,再去思惟辨别它的是非;思惟之后自己能够确定要修的方法,照着去修行,到那个时候,「真义现观(我们真正要修的境界)」才能现起,这是非常重要的。

【故所应修者,须先从他闻,由他力故而发定解,次乃自以圣教正理,如理思惟所闻诸义,由自力故而得决定。如是若由闻思决定,远离疑惑,数数串习,是名为修。】

第一步,一定要先从他闻。要靠善知识的力量,听闻如理的解释。当然之前对于师长要具备什么条件、弟子要具备什么条件、如何去依止,这些都必须清楚,我们才能找得到真正的善知识,才有能力判别是非,找到了以后也才能够如法依止,跟着善知识依次第一步步走上去。第二步,不但要先对于善知识所讲的道理,要听懂、要听正确,其次还要依圣教正理去印证有没有错,是自己听错,还是善知识引导过程当中有问题,应该以圣教来证成。这两样互相印证后,如理去思惟,对从善知识听来的道理才能生起决定不疑的信解。  

所以前面主要是他力—靠善知识的力量;然后自己对所听到的道理,根据圣教去思惟决择了以后,能够产生决定的胜解,不但认识正确,而且确定不移,再没有一点疑惑了;然后要「数数串习」—不断地照着这个道理如理地练习,这个叫作修。对闻思修的修,目前我们一时还谈不到,以戒、定、慧而言,修主要是指定、慧的内涵。现在我们真正下脚的第一步是戒,这个戒可以把它放在闻思当中,也可以放在修当中。  

我举个非常简单的例子来说,我们平常因为无始以来的习气,总是比较容易放逸、闲散,这个时候要策励自己。比如没事的时候,就欢喜看闲书或者随便聊天。真正正规的书你看了半天没有味道,可是看闲书却看得很起劲;或者聊天也是,真正谈佛法的时候,谈不出什么道理,可是闲聊个半天、一天都不嫌多。我们先要正确地了解这样做对我们不好,内心确定这件事情不应该做。可是一旦对境,习气又来了,这时候要数数不断地思惟过患,努力改正过来。这是我们下脚第一步用得上的,而且必须经过这个努力,如果自己不用功,根本体会不到,如果用功的话会很明白。但这绝对不是一天就能够改得过来的,是急不来的。所以修行必须要有很正确的认识,然后要坚忍地依照着这样去做。虽然是刚刚开始,仍然应该随分随力根据闻思修、戒定慧中与我们现在相应的地方,依次第不断地数数串习。

【故以数数观察而修,及不观察住止而修,二俱须要。以于闻思所决择义,现见俱有不观止住,及以观慧思择修故。是故若许一切修习皆止修者,如持一麦说一切谷,皆唯是此,等同无异。】

所以真正修行是止观二者都需要。一个是要不断地思惟观察;一个是不观察而修定,再由定而启发智慧,这时候是不要观察,要安住在一个境上面。譬如念佛,有四种方式:实相念佛、观想念佛、观相念佛、持名念佛。假如修观相念佛的话,你就对着阿弥陀佛的圣相去观;还有一种是专念阿弥陀佛圣号的持名念佛;或者修数息,将心安住在出入息上头,这个就是止修。  

真正修行的过程当中,止修和观察修两者都需要的。因为对于闻思所决择的内涵,一种是止修,不要观察的,只要安住在这个境上;一种是观修,是对境要不断地思惟观察的。既然实际上两者都需要,怎么能说只有止是修而观不是修呢?假定以为一切的修习都只是止修而不要观修,这是一种概念的错误,就像拿一粒麦子说它等于一切的谷类一样。五谷当中有很多种,麦子当然是五谷,但五谷不一定是麦子。或者说:「我是人,所以人就是我。除了我以外,你们都不是人。」我们有很多地方就犯这样的错误。

【复如闻所成慧,以闻为先,思所成慧以思为先,如是修所成慧,亦应以修为先,以其修慧从修成故。若如是者,则修所成慧前行之修,即是修习思所成慧所决定义,故说修慧从思慧生。】

再进一步来说,闻所成慧,以闻为先。闻并不等于闻慧,举一个简单的例子,你告诉别人一句话,但是对方不一定听懂;或者你听别人讲,他已经讲完了,但往往你并没有听懂。现在我们听闻善知识告诉我们的道理,他讲了,我也听见了,但是不一定听懂。怎么办呢?还要多问,然后反复地在同学当中切磋琢磨讨论。不论是听别人讲,或者你讲给别人听,都是要传递一个概念,这才是讲、听真正重要的目的。我们现在修行,也是透过善知识讲说他自己的经验,我们才了解修行的内涵。了解了内涵,以佛法来讲就叫「慧」,这个慧是从听闻开始的,所以说「闻所成慧,以闻为先」。  

至于思所成慧,对老师所讲的听懂了,但是能不能做得好却不一定。举一个简单的比喻来说明两件事情,譬如说我们在这里学习写字,老师告诉你这个字怎么写才写得漂亮,也写给你看,你看是看会了,可是写出来的字能不能像老师一样?不能。我们要花很多时间练字,老师写得很漂亮,可是我写出来的字就像狗爬一样地乱。虽然你会了,也知道怎么写,可是却没办法把握得住。又譬如每天从起床开始到晚上养息,一天之中要打很多次板,看起来好简单。但是往往当打板的人换了个新手,结果那个好简单的板打出来就是怪怪的,他也听了很多年了,每天要听好多次,但是他自己打起来就是不灵光。这说明如果以佛法所要传递的内涵—智慧来讲,听到并不等于得到闻慧,思并不等于得到思慧。   

先要听闻,能够慢慢地把对方的话听懂叫闻慧;根据你听懂的内涵,自己不断地去思惟、去练习,能够把握住这个诀窍,这叫思慧;等到真正了解了,自己能够决定照着去修,这才能够得到修慧。所以这个次第的必然性是闻所成慧以闻为先,思所成慧以思为先,修所成慧以修为先。所以修慧是从修成,所修的就是思所成慧所决定的,所以说「修慧从思慧生」。

【以是若有几许多闻,亦有尔多从此成慧,此慧几多其思亦多,思惟多故从思成慧,亦当不鲜。如思慧多,则多修行,修行多故,则有众多灭除过失,引德道理。故诸经论,皆说于修闻思最要。】

所以你听闻得愈多,从听闻而得到的闻慧也就多;有了闻慧以后,再根据闻慧去思,所以闻慧多的话,思惟也多,所以思所成的思慧也多;思慧多的话,修行就多;修行多,修慧也就多。根据这个修行的智慧,才能去掉我们无始以来的错误,那就是除过,过失改掉了功德就增长。所以我们修行的成就与否,必须要经过这样的次第:从多闻得到闻慧;然后根据闻慧去思惟得到思慧,再根据思慧去修得到修慧,这样才能够除掉我们的错误、过失,增长功德。因此正确的闻思是极其重要的。  

经和论是我们修行的重要凭借,也可以说是唯一的凭借。经是佛讲的,论主要是菩萨、祖师讲的。也就是说我们依据的佛菩萨的经和论,都说在修行过程当中,前面的闻思最重要。

【若谓闻思所决择者,非为修故,唯是广辟诸外知解,若正修时,另修一种无关余事,如示跑处另向余跑;则前所说悉无系属,亦是善破诸圣言中,诸总建立三慧次第生起之理;则其乱说趣无错道,不须多闻亦成善说。】

反过来这里要驳斥一种说法:听闻、思惟跟修行没关系,闻思都只是讲讲道理的,与开发心性没关系,真正的修行是要净除自己的烦恼,所以真正要修行的时候,必须另外找一个法门来修。对这种讲法,大师举跑马为喻,现在我们不妨举开车为喻—给你一张地图,告诉你怎么走,等到地图看清楚要上路了,原本地图上指示出了门要向左转,而你却向右转,连那张地图都不要了,就是这么荒唐。所以本论就从正、反两面一再地说明。  

上述这种说法会破坏圣教,而且破坏得非常厉害,这是一个绝对严重的错误。这一点在前面甲三及甲二当中已经指出来,本论下面还会层层地破除很多这种错误的认识。因此在整个的修行过程当中,必须「总建立三慧次第生起之理」,一定先亲近知识,然后听闻、思惟,再根据这个道理,一步一步上来。因为修行的重点是智慧,我们根据错误的认知,由无明烦恼而造杂染之业,所以轮回生死,而真正能彻底破除无明、烦恼的是智慧;要获得智慧,必须依闻、思、修的次第修学,因此对于修行的次第要有一个完整的、整体的建立。假定照前面那样的说法去做的话,会把我们修行必须由层层深入的这个整体内涵彻底破坏掉,所以这种错误的说法是非常糟糕的,完全是乱讲。正确的破坏掉了,他那种错误的讲法就变成是正确的,这是非常遗憾的一件事, 。  

现在是末法了,那些外道之所以能够产生这么大的效应,主要的原因是我们对佛法的根本道理都不认识。外道固然不懂,如果连我们修行人都不懂的话,当外道来假借佛法的名义时,你以什么去判别是非、邪正呢?这是一个非常严重的问题。但愿我们好好学,把它弄清楚,即使一时没有办法照着它渐次深入而产生应有的效果,至少对外面这些骗人的说法会认识得很清楚,认识清楚了就不会跟着他走;另一方面我们也可以很严正地把正确的道理告诉大家,这样这种骗人的人就没有立足之地。  

假定我们没有这个能力,那世间人也一定是非不分,以为这种骗人、害人的错误见解是对的,例如:有些外道骗人说他是佛,因为我们佛弟子没有能力指出他的错误,而一般人在不了解什么是佛法的情况下,透过他们这种错误的行为留给人的印象,大家就会觉得佛法就是这样的。在这种情况之下,大家不但不会尊重佛法、欢喜佛法,反而觉得佛法专门搞这一套,因此正法就不能传播开来,只有毁灭。因为人家会误以为这些都是佛法,觉得这些学佛的人像流氓一样,乃至有的时候比流氓都不如,流氓多多少少还率直一些,不会欺诈,而这些人专门用这套骗人,实际上佛法怎么可能是这样!我之所以讲这么极端的例子,是想从正面、负面提醒大家,作为一个佛弟子能够分辨是非、邪正是极其重要的。  

我们之前说的照着次第步步上升,那是所谓的显正,是对自己修行而言;而这里是破邪,是对外面的邪见而说的。

【未达此等扼要之相,即是多习经典续部,与一从来未习教者,于正修时,二人所修,全无多寡。】

上面所说由闻而思、由思而修的道理,是一个很重要的观念。我们修行必定要依照闻、思、修这样的次第步步建立。如果对于这个道理没有正确的了解,而认为闻思只是讲一讲的,对修行没帮助,真正去修行的时候,是不需要闻思的,岂不等于一个了解很多佛法道理的人,和一个一点佛法道理都不懂的人,这两个人去修行,修出来的成果是一样的。这种说法就譬如造房子之前要请一位最好的建筑师,那位建筑师是大学毕业、研究所或者留学过的,他一定也是从小学、中学一路认真地学上来,才成为最好的建筑师。前面那种讲法就等于对比两个人,一个是念最好的学校出来的高材生,另一个连大字都不认识,结果两个人造出来的房子质量是一样的。有没有这种道理啊?如果我们了解这个内涵的话,在修行时处处会用得上。  

我们了解了这个道理以后要注意,不要变成只在嘴巴上讲而不真正去修行,这一点非常重要。为什么后来在佛法当中产生了很多误解,就是因为很多人懂得了道理却不修行,专门嘴巴上面讲,使人觉得:你们这些人专门用嘴巴讲,真正的内涵一点都没有,倒不如老老实实地什么都不要。所以我们不能单方面责怪他们的误解,实际上的确是有这种流弊。因此我们自己要很清楚明白,要改正以前所有的错误。本论一开头,大师就提出两句非常重要的话,「今勤瑜伽多寡闻,广闻不善于修要」,但愿我们一路上走过来能避免这个错误。不管听闻多少,要随分随力照着去做。如果我们一开头能够养成这个习惯,渐次地增上,到后来前面所犯的错误,都可以渐渐把它矫正过来。

【又彼行者,是执闻法及观择等以为过失,诸恶轨派令成坚固。】

有这种错误见解的人,他们以为听闻跟思惟是错误的,假定这种概念形成让人家遵循的轨则,这是一个非常严重的错误,所以叫做恶轨派。不仅是一个人,而是有很多人才变成一个派别。如果我们大家都坚执这样的错误观念,则善法不能坚固,恶法反而坚固,佛法就被破坏掉了,这是我们应该注意的。所以下面大师再一层一层剖析,从正面、反面以理论、比喻等方便让我们层层深入。

【是故串习闻思二慧所决定义,虽非修成,然许是修,有何相违?若相违者,则诸异生未得初禅未到定时,应全无修。以欲地中,除说已得入大地时,由彼因缘,可生修所成慧之外,余于欲地无修所成,对法论中数宣说故。】

由于听闻而得闻慧,由于思惟而得思慧,得了闻思二慧以后还要不断去练习,所以以整个修行的内涵来说,串习闻思二慧所决定的内涵虽然不是修所成,但它还是修,这是不相违背的。  

对修行的整个内涵来说,闻思也算是修。我举一个简单的比喻来说明。譬如佛法里面说一切有情都是由色跟心组成的。色就是物质,肉体方面的;心就是精神,认知方面的,简单地说叫做色、心。如果把它详细分开来讲,色法当中又可分为外色跟内色。什么是外色呢?色、声、香、味、触。色是眼睛所看见的,声是耳朵所听见的,香是鼻子所闻到的,这色声香味触就是外色。内色就是眼、耳、鼻、舌、身。如果分开来看,声、香、味、触跟色是不一样的,但总和起来,声、香、味、触都列入色法当中。再说心法,总称为心,仔细地看则可分为受、想、行、识。受想行叫做心所法,识就是心体。如果分开来讲,受、想、行跟识不一样,但合起来说都是心法。同样的道理,简单地来说整个闻思修都叫修行,但是分开来讲的时候,就有一定的次第。所以要听闻,听闻了以后要把它听懂,然后去思惟,再把思惟的内涵如理决择,这些都是修行。  

「异生」就是凡夫,我们凡夫要到初禅时才真正进入定,在初禅之前都是散乱的。到初禅之前,要先听闻,听闻了要思惟,道理听懂了叫闻慧,思惟通了叫思慧。然后不断地去思惟观察修,才能产生修慧。先要透过戒、定把散乱的心慢慢降伏,从欲地的散乱一步一步进入初禅的定位,这个是必然的次第。而那些反对的人说串习闻思二慧所决定义不是修,只有止修才是修,请问如果这样的话,你以什么方式能够达到初禅的定地?假定前面这些都不是修,那么永远不可能有人真正进入初禅的定地。这里特别针对「异生」而言,因为圣人已不受这个限制,他可以在一切时处任意示现,而凡夫不透过这样的次第是不可能修成的。  

这一段是大师反驳前面所提这个错误的认知。大师说:串习闻思二慧所决定的内涵虽然不是修所成,然承许它是修,这是不相违的;如果相违的话,那么凡夫未得初禅之前应该完全没有修,因为在欲地当中除了圣人(「入大地」指真正登地的菩萨)可生修所成慧以外,其它在欲地当中的凡夫没有修所成,对法论当中一再地说明这一点。

【故言修者,应当了知,如《波罗蜜多释论明显文句》中云:「所言修者,谓令其意,成彼体分,或成彼事。」】

除了以上直接驳斥这种错误的言论以外,又从正面说明所谓「修」到底是什么,就像《波罗蜜多释论明显文句》所说的:所谓的修,就是使我们的内心变成以它为主,或者完全变成那样。譬如刚开始修行的时候,有所谓五停心观,像不净观、数息观等。贪心强的人要修不净观,贪有两种最强:一种贪男女的欲,另一种是对身体的执着,为了破除这种贪心,就修不净观。  

不净观有几种观法,有一种是观它很脏,还有一种是白骨观,例如我们对身体很执着放不下,那就修白骨观,把身体看成白骨。当你真正观成了以后再去看别人时,个个都是白骨一具,你还有什么好执着的?不会执着了。另外一种大不净观真正观成功时,平常你觉得最好的东西,现在一看,这东西其臭无比、其脏无比的感觉就现起来了。也就是说本来我们觉得很好、很执着的东西,现在心里就转变成很厌恶,这个转变就是修。  

我们现在很少人去修这个,如果你能够得到教授真正如理地去修的话,其实并不难。当然你得没有障碍,有障碍也修不起来。我这一生当中曾经遇见几个修过不净观的人,有的人是宿生带来的。有一位居士,他宿生是个修行人,但这一世走岔了,虽信佛但是没机会修行。他已经成了家,但他前生修过不净观,所以内心当中对男女的情欲不欢喜;可是未接触佛法时,宿生的这个感受并不强,后来接触了佛法以后,宿生的感受就非常强烈地现起来了。有一次他眼泪直流地告诉我,他对世间这种男女之情,感到极其地恐怖、害怕,我就仔细观察他,原来是宿生修过这些。又譬如饮食,我们一看见食物就很贪着,假定不净观修成了,任何美食你都觉得好像大粪一样,要你吃下去,你会非常难受,乃至会呕出来。所以修行的确有它一定的次第,如果要遵照这个次第走上去的话,必须先要有正确的认识,这个很重要,否则会走偏。

【譬如说云修信修悲,是须令意生为彼彼。以是诸大译师,有译修道,有译串习。如《现观庄严论》云:「见习诸道中。」盖修习二,同一义故。】

什么是修信或修悲呢?我们想要相信别人,可是心里偏偏很难相信;或者是我们一定要去照顾别人,可是现在却只管自己而伤害别人,怎么办呢?还是要去修,修到某一个程度,你的意识就会转过来了。从印度把经典翻译过来的大师们,有很多人翻译成「修道」,也有很多人翻成「串习」,就像《现观庄严论》说「见习诸道」,所以「修」和「习」是同一个内涵,我们不要对这个误解。

【又如至尊慈氏云:「决择分见道,及于修道中,数思惟称量,观察修习道。」此说大乘圣者修道,尚有数数思惟,称量观察。思择此语,则知若说,将护与修二事相违,是可笑处。】

修有两种:狭义的修是指闻、思、修的修,这个修是根据闻所得的闻慧,然后再去思惟,透过思惟决定了以后照着去修,这是狭义的修;广义的修则包括从依师到闻、思都是修。现在很多人对这个误解了,所以这里特别说明,不但是我们凡夫需要思择修,乃至于圣者也需要。从加行上去到登地,这是见道,见了道以后修道。所以弥勒菩萨说得很清楚,不但凡夫需要,就是圣者也需要思惟、称量、观察,而我们现在居然不要观察修,那是很大的错误。我们修行要「将护修习」,将护是努力地保护,该做的要做,不该做的要制止它不要做。至于做得对不对,这一定要去思惟、观察才知道。有人误解以为将护不是修,甚至认为这跟修是违背的,那是非常可笑的错误。

【如是如说修习净信,修四无量,修菩提心,修无常苦,皆是数数思择将护,说名为修,极多无边。】

下面举出事实来。需要以思惟、观察来修习的,有哪些呢?例如修净信心,修四无量心(慈悲喜舍),修发菩提心,修无常、念苦等等,这些都需要不断地思惟、观察,像这样把思择将护说为修的,非常多。  

所谓修,它有几个特征,前面说修是令我们的心意转变成它的体分,也就是说转变成它的一部分,或者变成它的整体,这可以分为四大类:有一类经过修以后,我们的心就转变成所修习的这个境。譬如我们凡夫始终是贪着无厌,贪着自己,排斥别人,经过了修习以后,对自己就能够厌离,对他人就能够发慈悲心,内心转变成我们所希望修的那样。还有一种就是我们应该了解、认知的境,佛法告诉我们,世间相是无常的,一切法是无我、空性,但是我们不了解,透过修习以后,使我们能够了知。这个了知不是指听一点道理就算了解,而是当我们心对境的时候,很清楚明白这个是无我的,这不是语言文字,而是需要修行的。第三种是我们所希愿的境,比如我们要到净土,净土才是我们该去的地方。第四种是我们应该铭记不忘的,但实际上我们现在心里面都没有这个,都在无始的习气、昏散之中。这些都需要去慢慢地修习,而这种修习实际上都需要思惟、观察,看看内心相应不相应、正确不正确。所以如果认为在修行过程当中,思惟、观察是不需要的,那是绝大的错误。

【《入行论》及《集学论》云:「为自意修我造此。」是二论中所说一切道之次第,皆说为修。《集学论》云:「以如是故,身受用福,如其所应,当恒修习,舍护净长。」此说身及受用善根等三,于一一中,皆作舍护净长四事,说此一切皆名为修。故言修者,不应执其范围太小。】

这两本论都是寂天菩萨造的。之所以提出这两本论,是因为它极具价值,特别是在深见一派当中,他是最了不起的一位大祖师。在这两部论里面寂天菩萨都说:我是为了自己修行,所以造这部论。这两本论里面提到的一切道的次第,都称为修,实际上闻、思、修统统包括在里头。《集学论》是菩萨必须修行的,不但是理论,修行的教授也在其中。它说:我们的身、受用、善根,所有这些没有一个例外,都要经过四个步骤:舍、护、净、长,这些都是修。  

什么叫做舍、护、净、长呢?譬如修菩萨行,六度是自利的根本,广开则有八万四千法门。第一个是布施又叫舍,因为我们无始以来非常悭贪执着,现在第一件事就是要舍。一方面努力去行布施、修舍,另一方面要防护自己,千万不要被舍的相违品(就是悭贪)障碍。所以舍跟护,一个是指遮止自己坏的那一方面,一个是指积极做该做的这一方面。以持戒来说,一个叫作持,该做的要做;一个叫止持,不该做的要防护自己不要做,真正的戒,最重要的就是这个特点。但是我们持了戒,往往又会执着,所以要了解这个是三轮体空,所以第三个「净」,就是要把「修」的这个执着净化,这才是修行佛法的正轨。「长」就是把功德无尽地增长。所有的修行都要经过舍、护、净、长的修习,没有一个例外的,这一切都叫修。不管是弥勒菩萨或寂天菩萨所造的论都告诉我们,修的范围是非常广的,怎么可以只执着这一个点呢!这是一种错误的邪执。另外一种邪执是说分别思惟是有相执,下面来破除它。

【又说一切分别是相执故,障碍成佛,弃舍一切观察之修,此为最下邪妄分别,乃是支那和尚堪布之规。破除此执,于止观时,兹当广说。】

有人说:我们要无分别,分别思惟观察都是有相的执着,是障碍成佛的。实际上这种邪执是最差、最下的一种错误。我们误以为最好、最简单的是不要去分别,如果这样,那么像畜生一样痴痴呆呆什么都不知道最好,睡大觉也最好,这根本是绝大的错误。  

宗大师提出这个来,是因为在藏地当年有这种错误的概念。佛法从印度传到汉地是从汉朝开始,可是传到藏地大约晚了六、七百年,到松赞冈布时代才传过去,那个时候汉地佛法已经鼎盛了。佛法也曾经从汉地传进西藏,文中「支那」就是指中国,在文成公主和金城公主那个时代将佛法带进去。那时候汉地禅宗已经开始弘扬,而且到后来非常兴盛。禅本身不错,但是学的人学错了就产生这样的流弊。  

佛门当中有这么一个典故,有一位老和尚自以为是在学禅,实际上学错了,他不知道自己只是在学定而已。平常我们一盘腿就打瞌睡,那是没有用的,他一坐真的能够进入定境,所以他觉得:我两腿一盘什么分别都消失了。就以为自己得了无分别定,甚至觉得这样就是佛,实际上都是错误的。定是共世间的,但佛法不共的并不是定而是慧,现在由于佛法不太兴盛,很多人还有这个误解。因为他误解了,把定看成慧,自以为得到无分别定、见到空性。所以他就说:「酒肉穿肠过,佛在心头坐。」他什么都吃,因为他没分别嘛!因此他死后堕落为一头牛。后来有一位高僧看到这头牛,知道是那位和尚的转世,就跟那头牛说:「你不是说酒肉穿肠过,佛在心头坐吗?怎么现在堕落成这样呢?」当然畜生堕落牠自己不会知道,但是因为有这样一位高僧的加持,这头牛就觉醒了,于是就自己撞石自杀而死。这是对定的误解。禅来了以后,的确有太多这一类的错误,如果诸位稍微注意一下禅门的公案,就会发现这种问题。  

佛法说先见道然后修道,要正见空性,见到了以后根据这个而修,来消除无量劫来的烦恼、习气。我们在这里很认真地讨论,有两种可能:一种是增长自己的习气,自己觉得比别人行,虽然好像感觉不到,但不知不觉就会这样,这种讨论根本是错的。还有一种,经过往返地论辩以后对理路有更正确的认识,虽然认识了,但习气还是很强。这必须要提起大精进力,把认识的理路用来观照自己,尽量策励自己,照着「舍护净长」的方法不断地观察:自己在了解道理后,对境的起心动念是照着佛所说的道理做,还是随顺着烦恼?这是在闻思阶段。  

即使修行见道了,进入修道的阶段还是要这样做的。所以以前禅宗的祖师大彻大悟、正见空性时,他们总是会说:就「见」来说我已经见道了,但我的行处还是零分。举个例子,譬如我们现在要从新竹去南部,我们坐在这里看地图看得非常清楚,这个是闻思境界。然后坐上车子,开到高速公路上,晓得怎么开,路也认识,可是眼前还在新竹没有离开。祖师有很多典型的公案就告诉我们这个道理。正规的禅宗祖师是不会犯这个毛病的,但我们却有太多这种错误,这是学错了。  

同样地,以念佛而言,这本来是世尊开的一个方便,末法时大家条件不具足,晓得了娑婆世界是苦,那么自己只有至诚恳切、一心一意求往生极乐世界,到了极乐世界见了佛再慢慢学。可是弄到后来嘴巴说什么都不要管了,只要念佛,可是旁的事情什么都管,就是一样东西不管—佛不念。我当初就是犯这个毛病。进一步我们现在学「教」,好像改过来了,其实仍然犯这个毛病,讲很多道理,自己觉得很行,慢心无比。照理说学了法以后,是用来反照自己去行持的,但我们还是不行。所以如果有错误的认知,不管你学什么都错,这才是真正的问题,我们要了解这个特点。  

关于宗大师这个地方讲的支那堪布传入的错误见解,后来在西藏影响了好长一段时间,直到后来经过几位印度大祖师的破斥,才把这个问题解决了。关于这一部分,本论在后面的止观方面会详细说明。这一点我所以特别细说,是希望每一位真正学《广论》的同学一定要很清楚。理路把握住了,一定要照着认真地依次净化自己而增上。

【又此邪执,障碍敬重诸大教典,以彼诸教所有义理,现见多须以观察慧而思择故。诸思择者,亦见修时无所须故。】

像上面所说这种错误的认知和执着,对我们「敬重诸大教典」是一个绝大的障碍,因为诸大教典的所有义理,大多必须以观察慧去思惟决择。在我们修行过程当中,敬信是最重要的,因为信所以敬,由敬跟信能够净除罪障、集聚资粮。但有了这种错误的执着,敬信就消失掉了,不但不能净除罪障而且增加罪障,这是最严重的。  

前面说,讲修行的人固然是不要闻思,那讲闻思的人应该很重视吧!可是宗大师告诉我们,很多讲闻思的人也觉得修的时候是不要闻思的。这一点我们也许不会,因为我们是照着闻思修的次第在学习;但愿我们真的不会,可是依我的经验,很难说。我不妨举一个实际上的例子:我们学《广论》到现在,都在闻思当中,请问诸位在学习的过程当中,是不是觉得这些理论都是要修行的,你体验到了吗?你真的去实践了吗?不一定噢!如果这样的话,你说我们在闻思当中,就觉得这个是修行所需要的吗?这就是我真正最主要的失败经验。  

就好比前面说要修皈依如果修不起来,表示罪障还重,资粮未具,所以要修七支行愿、供曼达等等,一共有加行六法。供了曼达以后是祈求:从不敬善知识到执着二种我执,祈求佛菩萨加持净化我们的障碍,将这些违缘除掉;从敬重善知识起到能够认识两种空性,希望佛菩萨加持使我们生起。我们听懂了,是把这个道理讲一讲而已,还是照着去实践了?自己去观察一下就知道。后面又特别告诉我们「依福田力是要教授」,现在我们最重要的莫过于精勤供养三宝,如果能这样去做,听不懂以及听懂了又记不住或者不了解等等问题,自然能够改善、智慧增长。现在我们的确有这种问题,但是不是真正能够对这个境界的时候,很至诚恭敬地去供养,还是只是欢喜高谈阔论?我们是讲闻思的人,请问我们做了吗?  

所以千万不要轻易地笑别人,所学的法都是用来反观自己。我一开头就跟大家说,我谈不到什么修行,只是我自己一生失败的经验。有时候得到善知识的教诫,自己照着去做后,内心有了真正的感受,再回过头来翻翻《广论》,原来《广论》上说得清清楚楚,我们还偏偏要去找教授,这就是我们最严重的毛病。我们以为自己对了,实际上不一定。

【又此即是圣教隐没极大因缘,以见诸大经论,非是教授心不重故。】

上面所述,不管你偏向哪边,这些都是圣教隐没的主要因素。我们都说现在是末法了,「末法」不是天上掉下来的,是我们行持的人不努力去做所造成的,这是共业所感!现在学佛的人,不管是讲修行也好,讲教理也好,如果不能够照着佛菩萨、祖师们留下来的这些教诫去做的话,谁来做呢?这就是圣教隐没最主要的原因,因为我们对经论不会去恭敬净信。我们是佛弟子都不恭敬了,外面的人谁来恭敬?正规的佛弟子不恭敬经论,不依之修行,一般莫名其妙的外道就趁机假借佛法的名义来招摇撞骗,使得大家对佛法产生了绝大的误解,这是最极端的状态,流弊就陆续产生。

【如是修道有思择修,及不思择止修二种。然如何者思择修耶?及如何者止住修耶?谨当解释。如于知识修习净信,及修暇满,义大难得,死没无常,业果,生死过患,及菩提心,须思择修。谓于此等,须能令心猛利,恒常变改其意。此若无者,则不能灭此之违品,不敬等故。起如是心,唯须依赖数数观察思择修故。如于贪境,若多增益可爱之相,则能生起猛利之贪,及于怨敌,若多思惟不悦意相,则能生起猛利瞋恚,是故修习此诸道者,境相明显不明皆可,然须心力猛利恒常,故应观修。】

真正的修行有两种:一种是要思惟观察的,一种是不需要思惟观察,专注一境去修的。那么哪些是需要思惟,哪些是需要安住的呢?实际上《广论》从一开头到菩提心为止,这些全部都要思惟修的。修习对善知识的净信心、暇满义大、死没无常、业果等等,这些照着次第都要一一思惟的;因为经过了思惟观察以后,才能提起猛利的信心来。这种很强盛的心情,不是偶然修一下就可以得到的,要不断地修,使心经常保持这种状态,由于这样的力量,才能够改变自己无始的习气。  

假定不经过上面所说这样的思惟决择产生猛利的心情,而且恒常相续的话,就没有强盛的力量对治相违品—真正障碍我们修行的这些不恭敬等,所以一定要数数思惟观察。关于这一点,好的我们没有修,坏的经验倒是人人都有。例如对于我们欢喜的境界贪着,一直去想这个东西实在好吃、那个东西真好玩!愈想贪心就愈强。反过来,如果这个人你不欢喜他,把他视为怨敌,觉得这个家伙真讨厌!这样多去想的话,心里面的瞋恨就会愈强。这些东西都是经过我们不断地思惟产生的,坏的是如此,好的也是如此。  

所以修习前面说的这些道,像对善知识修净信心,或修暇满义大,这个不需要境相明显(所谓境相明显,就像我们修皈依的时候去观佛像,一定要把佛像观得很明显),但是需要两个条件:第一个要猛利,第二要恒常相续。这两种都需要不断地观察思择,这样的修叫做思择修。

【若心不能住一所缘,于一所缘,为令如欲,堪能住故,修止等时,若数观察,住心不生。故于尔时则须止修。于止观时此当广说。】

另外一种修就是将心安住在我们所对的这个境界上,譬如观佛像,如果你心里一乱,就没办法观得起来。所以对专一的所缘境,假定不断地思惟的话,那心就不能稳固地安住在上头,这个时候就不要思惟,要安住修。这部分到后面讲到止观的时候会详细说明。

【又有未解此理者,说凡智者唯应观修。凡孤萨黎唯应止修。此说亦非,以此一一皆须二故。虽诸智者,亦须修习奢摩他等;诸孤萨黎,于善知识,亦须修习猛信等故。】

还有不了解这个道理的人,说凡是智者只需要观察修,这个「智者」是指在闻思阶段的人,譬如我们现在讨论,在藏地来说是辩经,也就是修闻思相应慧的这些人,只应该观察修;而「孤萨黎」他已经把前面的理路弄得很清楚,应该专心一意修行了,所以只要止修。这种说法是错误的,因为不管是智者或是孤萨黎,都要止修也要观修。对于在思辩的这些人,也同样要修奢摩他,也就是定学;对于孤萨黎,虽然理路已经了解了,实际上去修行的时候,也是要一步一步地修,对善知识还是要修净信等,所以仍必须去观察思惟。

【又此二种修行道理,于诸经藏及续藏中,俱说多种。须由观察而修习者,若无观修或是微少,则不能生无垢净慧,道胜命根。慧纵略生,亦不增长,故于修道全无进步。道所修证最究竟者,如敬母阿阇黎云:「慧中如遍智。」谓能无杂简择一切如所有性、尽所有性,即是慧故。】

观察修、止修这两种修行道理,不管是显教或是密教的经论都有多处说明。经藏是显教的,续藏是密教的。凡是必须由观察思惟去修习的,如果你不去观察,或者虽然观察但观察得很少的话,则产生不了我们需要的无垢净慧,而无垢净慧正是我们修道真正的根本。这个道是殊胜之道,是指见道以上的。纵然智慧略略生起,但是也没办法增长,既然没办法增长,对于修道也不会有进步。  

我们修种种道,最究竟的果证就如敬母阿阇黎所说的:智慧当中最重要的是如智、遍智(也就是佛智)。就是说,能够无杂(没有一点错误地)简择一切的如所有性、尽所有性。这两个名词我们不大习惯,汉地普遍说为真谛、俗谛。真谛是专门解空性真如的,俗谛是专门讲缘起的,换句话说缘起性空,一个是讲空,一个是讲有。这都是需要在修道中究竟证得的,假定我们没有观察慧去思惟决择,是得不到的。

【是故于道几许修习,返有尔许重大忘念,念力钝劣,简择取舍意渐迟钝,当知即是走入错道正因之相。】

照理说我们修了以后应该愈修智慧愈明利,但是由于前面错误的知见、邪执,照着这种错误的方法去修,结果反而愈修愈钝。而且如果有严重的忘念,简择观察事情也愈来愈迟钝,那表示已经走错了。这个我们千万要注意。就算真正学定,如果学错了也会犯这个毛病。我自己以前也犯过这种毛病,也听见很多周围的人犯这种毛病。不要说在观察修时对境相的观察要很明利,就是止修学定的时候脑筋也要非常清楚。现在我们往往坐下来,心就慢慢迟钝了。其实我们可以注意得到,我们在佛堂用功,坐下来的时候自己觉得心慢慢好像蛮沉重的,或是坐在这里听课时,觉得最好眼睛闭起来,好像比较能专心听,可是你眼睛一闭,慢慢不知不觉地沉相就起来了,你会觉得比较专一,觉得很好,实际上这都是错误的,这到后面止观部分会详细说明。

【又于三宝等功德差别,若能多知,依此之信,亦多增长。若多了知生死过患,故生众多厌患出离。若由多门,能见解脱所有胜利,故亦于此猛利希求。若多了解大菩提心,及六度等希有诸行,则于此等诸不退信,欲乐精进,渐能增广。如是一切皆依观慧,观察经义修习而起,故诸智者应于此理,引起定解,他不能转。】

下面就一一简单说明。我们要对三宝修信,就要对三宝的功德差别多了解。这里所谓的「差别」就是不同的内涵,晓得佛有什么功德、法有什么功德、僧有什么功德;佛的功德又分身功德、语功德、意功德、业功德等,种种自利、利人的功德,这个就是差别。了解得愈多,我们对三宝的信心就能够增长,这是修净信的部分。进一步来说,皈依以后,对生死轮回当中种种的过患了解得愈多,生起的厌离心就愈多;另一方面,对如法去修行的殊胜好处能够知道得愈多的话,对解脱的希求心也会愈强。更进一步的次第就是进入上士,学菩提心、广行六度,晓得这些希有难行的胜利,进而能够产生强盛的信心,生起好乐,精进努力去做。这一切都要靠多去思惟观察,观察的时候要依着经上的道理。所以真正修行的人,应该对于这个道理引发殊胜的见解,不要随别人而转。

【诸于修理见解极狭者,作如是言:若以观慧,极多思择而修习者,则能障碍,专注一缘胜三摩地,故不能成坚固等持。】

修行的时候一开始要广闻,广闻了以后,对整个正确理路的了解就会宽广。有一类人,他们不是没有见解,若是没有,根本就不用谈;只是因为对理路的认识太狭,会这样想:假定多去观察的话,会障碍修定,修定必须要专心一致;就算修起来了,还要继续使这个定得到坚固,所以不要多去观察思惟。现在很普遍地有这种误解,我当年学佛经常听见这种说法。有的人觉得自己的心很乱,很想去学定,听别人说学定就是心不要乱,所以修的时候,也不要如理去思惟,一心一意只希望打坐或念佛就好了,这是常常看见的毛病。不过注意啊!并不表示我们在闻思就一定对。总之不管做哪一个,一定要先决择辨别它的正、误,才能照着走下去。

【此当宣说,若谓其心于一所缘,如其所欲,堪能安住,此三摩地,先未成办现新修时,若数观择众多所缘,定则不生,乃至其定未成以来,于引定修,唯应止修,亦是我许。若谓引发如是定前,观修众多即许是此定障碍者,是全未解大车释论宣说引发三摩地轨。】

修定时心要安住在一个所缘境上面,在没有修成之前,如果不断去观察的话,那定是生不起来的,为了得定而不去思惟观察,大师说这个他也承许。但为了引发这样的定,前面需要一定的基础,这个基础、加行是需要观察思惟的。如果把为了引发定之前的很多观察、思惟视为修定的障碍的话,那根本错了。这个错误是因为根本不了解大车(也就是历代真正清净无垢的传承)所告诉我们修习的道理。祖师的话都不懂,何况是佛法?所以就会产生这个误解。

【谓如黠慧锻师,将诸金银数数火烧,数数水洗,净除所有一切垢秽,成极柔软堪能随顺,次作耳环等诸庄严具,如欲而转堪能成办。如是先于烦恼随惑及诸恶行,如在修习诸黑业果、生死患等时中所说,应以观慧数数修习彼等过患,令心热恼,或起厌离,以是作意如火烧金,令意背弃诸黑恶品,净此诸垢。如在修习知识功德、暇满义大、三宝功德、白净业果及菩提心诸胜利等时中所说,以观察慧数数修习此等功德,令心润泽,或令净信,以此作意,如水洗金,令意趣向诸白净品,爱乐欢喜,以白善法泽润其心。】

举个比喻,就像锻师,就是现在的银楼里炼冶金银的这些人,他把金银不断地在火里面烧、在水里面洗,这样做是要净除一切的杂质、脏垢,把杂质拿掉之后,就变得很纯、很柔软,进一步再拿这个金、银去做像耳环等种种的庄严具,那个时候要它怎么办就怎么办。我们修行也是如此,比喻中的火烧、水洗是指什么?对我们来说,在修行之前,一定先要认识烦恼,有根本烦恼和随烦恼。烦恼会造种种恶业,有了恶业就会流转生死,对这些道理应该用观察慧去修习,了解这样做有很多的过失、患害。当我们不断地去思惟、观察,心里面就会生起热恼。平常我们恼别人,现在是恼自己,觉得自己怎么这么差,对自己的错误感到排斥、厌恶,决心要拿掉它。这种内心当中的作意,就像用火来烧炼金银以去除杂质一般。修心就要如理去观察自己内心上的烦恼,使得内心去背弃、厌离这种黑的、恶的东西(此处叫黑品),用这种修习的方法来净除内心当中的杂染。  

障碍拿掉之后,进一步要修习亲近知识的好处、暇满义大难得、皈依三宝的功德、种种的白业果,也就是修善法,乃至于菩提心的种种胜利;对这些道理要不断地去思惟、观察,增长我们的智慧。那时候心就会润泽,就像我们想到某个东西很好,越想心里越欢喜,这就是善法对内心的一种滋润,这样的作意就相当于用水洗金一样。也就是说透过如理思惟,使我们增长净信,趣向白净法,产生很好乐欢喜的心。

【如是成已,随所欲修若止若观,于彼属意无大劬劳,即能成办。如是观修,即是成办无分别定胜方便故。如是亦如圣无着云:「譬如黠慧锻师或彼弟子,若时为欲,净除金银,一切垢秽,于时时中,火烧水洗,柔软随顺,现前堪能,成办彼彼,妙庄严具。黠慧锻师若彼弟子,随所了知,顺彼工巧以诸工具,随所欲乐妙庄严相,皆能成办。如是诸瑜伽师,若时令心,由不趣向贪等垢秽,而生厌离,即能不趣染污忧恼;若时令心,由于善品,爱乐趣向,即生欢喜。次瑜伽师,为令其心于奢摩他品,或毗钵舍那品,加行修习,即于彼彼极能随顺,极能安住,无动无转,如为成办所思义故,皆能成办。」】

经过了这样火烧、水洗,把杂质弄干净了,我们的心就能够如我们所愿地趣入修行了。不管要修止也好,修观也好,不要太大努力就能够成就。现在很多人修行,花了好大的气力却不能成就,就是前面的准备工作没做好。实际上如理地分别、思惟正是成就无分别定的殊胜方便,所以像前面这种邪执要去掉它。  

接着用锻炼金银的这个比喻来说明,「瑜伽师」就是修行的人。要使得我们的心从贪着、瞋恚、愚痴三毒当中生起厌离,不再随着三毒转,这样就能离开种种杂染,心里就不会忧恼。对于坏的(黑品)厌离,好的(善品)则爱乐趣向,生起欢喜。经过了前面的次第,从亲近师长开始一直到发菩提心、修六度四摄,有了这个以后,不管是奢摩他或毗钵舍那(也就是止观),以这两样不断地去修,这个叫加行修习。等到对于或止或观都渐能随顺、渐能安住,一点都不动、不转,这个时候才能够成办所思义。透过了闻思决定以后要去修,那前面的加行也是修,照着这样的正确方法,所有我们想成办的这些内涵统统可以做到。

【又能令心坚固安住,一所缘境胜三摩地,所有违缘要有二种,谓沉及掉。是中若有猛利无间,见三宝等功德之心,则其沉没极易断除;以彼对治,即是由见功德门中策举其心,定量诸师,多宣说故。若有无间猛利能见无常苦等过患之心,则其掉举极易断除,以掉举者,是贪分摄散乱之心,能对治彼,诸经论中,赞厌离故。】

对于内心安住的最大障碍有两种—沉、掉。要对治沉,可以透过前面思惟亲近师长的胜利或是三宝的功德等,生起很猛利无间的心。无间就是一修马上就生起来,这个需要不断地思惟、观察。现在我们想坏事情,一碰马上就生起来;想好事情,却怎么弄也弄不起来。透过不断地修习以后,对三宝的功德,一想马上生起,这个叫无间,而且要非常猛利,如果有这种很强盛的心,那沉没的心就没有了,就是由看见功德把心提起来。沉没就是心沉下去,如果有力量一提的话,它自然就不沉了。这个道理,定量诸师(即真正有修行的人)都这么说。另一方面,我们的心很容易向外攀缘,攀缘的时候就产生掉举,这是贪分所摄的散乱之心。假定能够很强盛、无间地见到这些根本是无常的,而且是苦的、有种种过患的,自然就不会贪着了;因为贪的正对治就是思惟无常,由此自然容易生起厌离心,经论上面都是这么说。  

沉就是心里慢慢地就不明朗了,渐渐地心就向下。我们说「昏沉」,昏是很粗的相,沉有细的、粗的,粗的容易感觉到,细的不容易感觉到。有时好像很清醒,实际上已经掉到很细的沉相当中,那是很大的过失,这种状态下,这个人会越来越钝、越来越痴。掉跟散乱不太一样,它跟沉相反,就是心里向上扬起来了,它的行相就是对于自己喜欢的东西放不下,心里面老是去缘着它。真正学定的时候,刚开始容易散乱,后来慢慢安住了,到某个程度以后,很容易就陷入在沉当中。  

大家都有这种经验,当昏沉来的时候,你怎么撑也没办法可想,除非站起来,可是打坐的时候怎么可以站起来呢?如果必须要站起来才行的话,你学定永远学不成功,所以要对治它一定是靠内心当中的一种力量。这个力量是透过思惟观察师长、三宝等的功德,生起一种很强的感受,就好像平常我们一看见自己欢喜的东西,心马上就昂起来了,沉下去的心情就会消失掉。这种强有力的策举自己的心力要能够猛利无间,心非常猛利,而且一提起来马上有,这必须透过前面不断去思惟、观察三宝的功德才能生起。这个我们可以根据自己的经验来揣摩,好的我们没有学过,坏的我们无始以来经验很多。稍微去想一下那些你欢喜的好东西,一想到,心里就马上扬起来了;对于讨厌的人,一想到,你瞋心就起来了。同样地,现在也是必须要透过思惟修,才能产生这样的功德。照这样去做的话,这个沉就可以去除掉了。  

掉举的时候,心里老想着某个东西非常好,安住不下来,那就要去想无常、苦。细的无常是刹那查那念念生灭的,粗相的无常比较容易想。当我们对这些贪着难舍的时候,如果想到自己不知道什么时候说死就死,或者说了解自己所贪着难舍的东西都是苦的根本,心里就容易舍得掉。我举一个实际上可以体验到的例子,这是一个电影故事,透过这个故事,可以看看自己体会到什么。  

故事是这样的:有一对男女,女的很有钱,但是长得并不漂亮,那个男的是因为看中她的钱,并不是真的欢喜她,所以用种种的方法去骗她。那个女的不知道,总觉得这个男的对她,就像人家说的拜倒在石榴裙下,她自己觉得非常得意、非常欢喜,也一心一意为了这个男的,世间男女的痴情就是这样。结果在一次很偶然的因缘之下,忽然之间就发现了这个男的阴谋,原来是暗中用种种的方法要害她,害死了以后,她的财产全部可以被他占有。她发现了这个事实以后,心里就非常害怕,又不敢露于形色,唯恐一露形色,这个男的说不定就会用什么方法下毒手,所以表面上还维持着,可是心里面对这个男的是极端地恐惧、害怕、瞋恚。  

这是一个简单的比喻,同样地如果我们透过这样强有力的思惟,了解贪着这个事情对我们的伤害的话,那这种掉举心也就很容易拿掉了。你越努力去思惟,所生起的思惟的量就越是猛利无间,对于我们贪着的这种事情就会生起厌离。本来心里面觉得这个东西很好,一想到原来这个东西是专门害我的,马上就把贪着心对治掉了。  

所以经过了这样的修习对治,沉、掉一现起,你只要觉察到了,马上可以把它拿掉。这两样东西拿掉了,真正没有过失的三摩地才能得到。所以真正要修三摩地的话,观修、止修同时需要,而前面的观修正是得到止修最重要的必不可少的方便。现在如果说不要思择修的话,那我们还有什么希望?这里主要的就是说这个。

【是故从于知识修信,乃至净修行心以来,若有几许众多熏修,即有尔许速易成办,智者所喜妙三摩地。】

所以总的来说,真正我们修行刚开始第一步是亲近善知识。要亲近善知识,要先晓得亲近的胜利、不依的过患,以及知道如何依止善知识等,总的意乐是九心,下面是修信、念恩,这个都要思惟、观察。亲近善知识以后,再照着次第一步一步修行的时候,从暇满、念死,死了以后要堕落三恶道,所以要皈依,一步一步地上去,乃至于发出离心、发菩提心,发了菩提心以后再修菩萨道,修菩萨道就是文中的「乃至净修行心」。整个的道次,从下手的第一步乃至到最后证得空性—见道,在这整个修行的过程当中,我们如果像上面这样去熏修,透过听闻,闻思相应以后,不断地思惟、观察决择,观察得越多,破除过患的能力就越强,增长的功德自然越大。因此在这种状态下,能够又快又容易地成办智者(就是佛菩萨以及有成就的人)都欢喜的妙三摩地,真正的得定是这样的。  

定本身是止,在定中是不要分别,可是它前面必须要思择修的基础。不了解这个道理的人,以为一开头就不要观修,那是完全倒果为因。佛法本来讲因果,但是我们往往把事情的根本弄错。这个无分别是一种高度的智慧,分成两种:一个是在定当中不要去分别,另一个是最后得到了根本智以后,了解我们现在这种虚妄的分别是错误的。我们不了解这个内涵,乃至于根本对于事实的真相都弄不清楚,就说一切都不要分别了,如果真的就这样不要分别了,那睡觉最好。  

在我们修行佛法过程当中,一定要经过戒定慧的次第。就是外道也有他基本的操守,对他来说这也是应持的戒,要有这个基础才真正能够学定。定有两种:有一种是共外道的、共世间的,另外一种是佛法不共的。有一种叫无想定,通常外道所修的就是这种定,那就是没有分别的状态。如果我们误解了无分别真正的意义,那睡觉是无分别,痴痴呆呆的畜牲也是无分别,无想天也是无分别,实在荒唐到极点。所以说现在是末法,大家产生这种误解的根本原因就在这个地方。

【又非但止修,即诸观修,亦须远离掉沉二过,将护修习。】

真正要得到止修,这个无分别的三摩地的话,一定要前面这样的善巧思惟。进一步来说,就是观修,也是一定要把沉、掉这两个过失拿掉,才真正地能够修习,所以同样必须要照前面所说的方法去做。因此不管止修也好、观修也好,前面的善巧分别都是必须要的。

【此教授中诸大善巧先觉尊长,随授何等应时所缘,为令于其所缘法类,起定解故,由师教授,引诸经论,应时之义,更以先觉语录,庄严环绕其心圆满讲说。又如说云:「若善说者为善听者宣讲演说,如法会中所变心力,暗中独思难得生起。」善哉,诚然。故不应谓此是修时方略策励,以此所说闻思之时、修行时者,即是计执说众多法与正修持,二时相违,邪分别故。】

上面这些教授都是来自历代的祖师们,先觉就是真正能够走对的那些人,他们都是于佛法真正得到大善巧的人,不管是讲授什么内涵,都能很明确地说明,绝对不会讲错讲偏。所以真正善巧说法和听法的人,也就是说真正好的老师对好的弟子来讲说的话,能够策励弟子生起不但正确而且很强盛的力量,修行也不会走上错误。像前面那个错误,说不要思择固然不可以,把修的范围说得太狭,这个也都是错误的。

【然能了解,一切讲说皆为修持者,实属少际,故能略摄所应修事,亦可别书。】

真正能够了解所有经论都是用来修持的人不太多,所以把所应修的道理概略地讲的话,也可以写成一本书。现在错误太多了,除了清楚整个的道理以外,还要一一了解这些错误。如果接触佛法比较久的人,大概都会发现普遍有这种非常严重的错误。我们很幸运学到这个以后,应该把错误矫正过来。不过注意,不要矫枉过正又偏到另一边去了。

【能不能现一切至言皆教授者,唯是于此修习道理,获与未获决定知解,随逐而成。】

在甲二当中曾经说明,本论真正的殊胜有四个主要的特点,其中一个就是「一切圣言现为教授」。我们所以不能运用经论修行,并不是说这些经论之中不讲教授,这些都是教授。但是因为我们善根不够,所以必须要经过释论,乃至一步一步越来越浅显的解释。即便眼前没办法了解这些深厚的内涵,但是浅的地方如果走对了,一步一步深入下去,总有一天能够了解最深的。我们眼前条件不够,对深的不懂,如果不依着正确的方法渐渐地净除罪障、集聚资粮,还要去毁谤造种种罪,那永远没希望,这是我们应该知道的。  

所以在前面告诉我们,首先应该亲近善知识,对于整个修行的道次有个了解,对于现在能够修的就修,不能修的也不要因此而弃舍,应该净除罪障、集聚资粮,将来自然一步一步就能深入。来修行的目标是要成佛,但成佛不是那么容易,所以必须从下面一步一步依次第增上。就像念书一样,我们希望把所有该念的书都念完,却不可能一口气马上去念博士,还得从幼儿园、小学、中学、大学一路上去。我们现在犯的毛病,就像刚刚进了幼儿园,竟然把所有大学、中学的课程全部毁掉了不要,说幼儿园就可以了,哪有这样的道理?所以我们应该根据所了解的道理,随分随力地先在理论上面弄清楚,然后再照着它一步一步如法行持。对于这整个修行的道理,能够获得决定知解的人,他就能正确地行持;不能获得正确知解的人,就会出错。

【况于法藏诸未学者,纵于经咒广大教典,诸久习者,至修道时,现见多成,自所学习经论对方。此亦虽应广为决择,然恐文繁故不多说。破于修理诸邪分别,已广释讫。】

就算是学了很多的人,如果对于这个道理没有获得确定的认识的话,也很可能会出错,何况是连学都没有学的人。很少人在末法的时候有机会真正地深入,就算偶然有机会,但是佛法的道理又不那么容易懂。你们是不是曾经都多少看过佛经,懂吗?不懂!经不懂,论不懂,律更不懂,这是末法的现象,正因为我们以前没有积资粮、净罪障,所以产生这种现象。因此祖师提出这样的一个方便:现在我们没有办法学,那赶快念佛,希望到极乐世界,见到佛了以后再好好地学。这是非常善巧的一个法门,我们应该惭愧因为以前没有好好学,所以现在拚命念佛,到了那边才有机会。  

可是很不幸地,我们又犯了一个错误,照理像这种情况的话,应该自觉惭愧拼命念佛,结果我们很多人也是嘴巴上面讲:「现在是末法,没时间了,除了念佛以外什么都没用,你们不要去学别的了!」因为自己内心被烦恼所使,教别人什么都不要,乃至不要学佛法,其实他脑筋当中没有一样放得下;因为没有学过正确的方法,不知道烦恼是什么,更谈不到烦恼的对治,所以随顺着烦恼转。结果连最简单的念佛法门也用错了,反而以这个去排斥佛法,自己也没有真正去念佛。这是时下很容易犯的一个很大的错误。我之所以这样说,因为我自己当年也是这样,我曾经很努力地念过佛,而且多少有一点小小的体验,因为经常听见人家这样说,所以看见别人学教就劝他:「你千万不要学别的!读这些经论都没有意思,你什么都不要管。」这个就是末法的致命伤。所以这个地方说对于法藏没有学过的人就会产生这样的流弊,这是一类。  

另外一类,是对于教典(不管是显教、密教)曾经有长时熏习的这些人。照理说,如果他条件够的话,经过了熏习,应该认识像前面的这些道理,就是修之前必须要思,思之前必须要闻。先亲近善知识去听闻,听闻了以后去思惟,然后根据所听闻思惟的去修行,这是必要的因果次第,环环相扣的。可是等到他真正修的时候,前面所学的经论上的道理却不要了,结果变成「现见多成,自所学习经论对方」,经论上说要向这个地方走,可是他修的时候却向那个地方走,就是前面所说的跑马喻,以我们来说是开车喻。开车前看了半天地图,告诉你向东走,你正开车的时候却向西走,完全跟那张地图相反了。我们现在很多人犯这个毛病。  

真正要说明的话,还有很多道理。实际上也应该很广泛地好好决择,但是因为太繁,所以不再多说了。上面这些,就是详细地说明破除修行邪执的道理。

【今应显示,如前所说,如理依止善知识之弟子,尊重应当如何引导之次第。】

甲一、甲二、甲三讲完了,甲四是怎样正确地引导学者修学的次第。修学的次第当中,第一个道的根本是亲近善知识,前面已经说了。现在要说亲近以后,老师怎么样去引导弟子修行的次第。

 


{返回 菩提道次第广论浅释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菩提道次第广论浅释 道前基础 暇满
下一篇:菩提道次第广论浅释 道前基础 亲近善士
 菩提道次第广论浅释 道前基础 亲近善士
 菩提道次第广论浅释 中士道 除邪分别
 菩提道次第广论浅释 中士道 希求解脱
 菩提道次第广论浅释 道前基础 完结轨理
 菩提道次第广论浅释 中士道 十二缘起
 菩提道次第广论浅释 道前基础 教授殊胜
 菩提道次第广论浅释 道前基础 修习轨理
 菩提道次第广论浅释 下士道 三恶趣苦
 菩提道次第广论浅释 上士道 菩提心次第
 菩提道次第广论浅释 上士道 附录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经常觉得很郁闷,但不想找人倾诉,该如何来排解呢?[栏目:法清法师·问答集]
 佛教提倡出世,儒教提倡入世,佛教追求精神上的财富,儒教追求现实的东西。您如何评价儒教?[栏目:索达吉堪布·问答释疑]
 回归佛陀的本怀——洪修平教授访谈录[栏目:佛教人物访谈]
 觉者的生涯 第十九章 不执着一事一物,也不被一事物所束缚……无牵无挂,这就是求证极乐的唯一途径。[栏目:觉者的生涯]
 漫说《杂阿含》(卷一)~C 第3经~第14经[栏目:界定法师]
 为什么宗教进行了数千年的努力,人性的弱点依然照旧?[栏目:济群法师问答]
 五七 第二所应作天宫[栏目:天宫事经 五 大车品]
 社会福祉与佛教慈善[栏目:第二届世界佛教论坛论文集]
 般若摄颂释 第五十一课[栏目:般若摄颂释]
 心经讲记——《法性基础》之三[栏目:贤清法师]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