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菩提道次第广论浅释 道前基础 道次引导
日常法师
{返回 菩提道次第广论浅释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10774


道前基础 - 道次引导

p. 66 (1)

※﹝第二、如何取心要之理分二:①于道总建立发决定解,②正于彼道取心要之理。﹞

得到了暇满,应该怎么做才不浪费,才是我们修行的精要?我们要修的这条路,也就是苦集灭道当中的道,或者是说四弘誓愿中的「法门无量誓愿学」,学了这个,可以证得无上的佛陀果位。要修行的时候,第一步最重要的是对于道总(就是道的整体)为什么这样安立,要认识而且要产生决定的见解;然后在整体当中一定有总别的关系,如何照着次第而产生圆满的结果。譬如我们要造一栋房子,对于整体的外观,以及建造过程当中每一个步骤,要有彻底的了解,然后按照次第一个个去做。  

现在讲修行的人,一般来说都非常欠缺这个,因此所修的很少有殊胜的效果。在前面曾经讲过,修的时候有两种可能,一种是随自意乐,任遇所缘(碰到什么)就去修,这样不但修不成功,反而使自己一生的善行都变成过失,而且这个恶习会带到下一生。所以一开始最重要的,要对整个道体的内涵,了解它的质、量、次第,一旦决定好了以后,就无增无减地照着去做,这个我们必须要非常正确地了解。  

以我自己来说,多少有一点善根,你们看起来我是老师,事实上我感觉远不如你们;如果我有你们这样的因缘,相信我今天应该不至于这么差,什么都没有。我也简单说一下,我小的时候,因为有一点善根,听见父亲讲,到寺院里去也看见,脑筋当中就一直想将来要做和尚。后来也居然做了和尚,一开始先是去念佛。当初念佛的工夫偶尔谈起来,人家都觉得好了不起,好像已经得到了一心不乱,后来才晓得并不是。然后去学禅,多多少少也碰到一点。我曾经遇见过一位很有名的禅师,他在大陆做过方丈,我跟他一谈,他就说:「啊!法师你开悟了。」我自己知道不是开悟,只是因为我跟过善知识,多多少少自己也有一点点体验,但是毛病就是在不晓得整个的次第到底应该怎么走,所以诸位千万不要轻视这个道总建立。  

我们从前面复习一下:甲四就是有了前面的准备之后,如何正确地引导学者的内涵。这分两个:第一个是亲近知识,其中老师需要什么条件、学生需要什么条件。第二个,亲近了善知识以后,真正我们应该修的精要又分两部分:第一个要修行必须要一个凭借,也就是暇满人身。这一点非常重要,不要说非常切实深入地去思惟,平常如果肯好好去思惟一下暇满的本质,或者暇满的大义(就是说暇满真正的殊胜利益),以及它非常难得,如果对于这三点真正了解的话,就会不愿意浪费这个人身。大部分的人对这个道理根本不懂,现在我们虽然懂得了一点,非常可惜的是,因为无始以来的习气很强,仍旧是忙世间事,表面上看好像是为佛法,实际上并没有真实的内涵。所以对这个暇满的人身必须要有正确的认识,不仅仅是理路上的,还要实际上如理去思惟。前面说过要到变心的程度才算,透过了思惟以后,心里面真地会开始转变。平常我们面对世间的这些事情通常都是非常欢喜,而且乐此不疲,一天到晚忙这个;经过了如理思惟以后,一看见这些事情,心里就会觉得不愿意再忙这个了,那才是最起码要生起的一个量,这样才会推动我们真正努力地如法修行。  

第二个是如何取心要之理。真正想修行了,那么应该修些什么内涵呢?这分两部分:第一于道总建立发决定解,第二正于彼道取心要之理。修行才是真的有价值、有意义的事,在修道之前,必须先要对这个道的整体内涵有一个完整的认识。假定我们碰到了就去修,通常是根本修不起来,或者即使修起来也没有真实的意义,而且会导致一个非常严重的结果──一生善行终成过失。宿生种了善根,使我们也多少愿意好好地去修行,但因为对这个道的整体次第不认识,不能遵照着正确的路线去走,碰到什么就忙什么,结果对自己要想修的那个善行反而是一个障碍。  

前面只是简单说明,我在这里再详细地讲一下。举一个简单的比喻来说,如果我们要造一栋房子,首先要想:我需要多大的房子,为了什么用途要造大房子,然后要造这样大的房子需要多大的地,要筑几层楼,要多少钱等等。要有一个完整的计划,这种计划在修行当中称为集资粮。然后要去找一位建筑师,先把设计图画好了以后,照着这个图一步一步做。一开始会先清理地面,然后再开挖地基,把需要的建材搬进来。做任何一件事情,都有它一定的次第,如果没有把准这个特点是做不成的。  

就像造房子,如果对这个次第了解了以后,不是急着马上就去找工人,否则工人来了,问你房子造在哪里你也不知道;或者就算地点知道了,没有材料也不能造。我举这个例子来说明,你们可以根据自己所了解的去体会。又譬如说为了造房子要买砖头、钢筋、水泥等等,你急着马上就买来了,本来根据建筑师所画的图,要先把地面清理干净,然后向下挖地基,由于我们不了解这个次第,把那些砖头等等就堆在上头,等到真正要动工的时候,还得把这些东西搬开。搬砖头还只是浪费一点时间,假定是水泥、钢筋,放了两天之后,水泥硬掉了,或者是钢筋锈掉了,怎么办?我们仔细去想,有没有这种可能?这个比喻是很明显的,但愿各位同学自己去想,这一点非常重要。  

现在回过头来讲修行,大家多少已经体会到,佛法是世间最好的东西。世间人真正要的无非是离苦得乐,而真正能够提供我们离苦得乐的只有佛法。但是很可惜的是,大部分的人都不知道离苦得乐正确的方法,说起来够可怜的。我们现在很幸运学了佛,晓得什么才是真正的苦乐,乃至于如何真正离苦得乐的方法,了解了以后,才能够步步地深入去修行。要修行还必须要有对整体次第的认识,根据这个内涵,依相关各部分配合着做才能做得到。否则虽然种了一点善根,知道佛法,也知道要修行,可是并不了解修行的关键、次第、诀窍,忙了半天,结果像前面说的「一生善行终成过失」。  

这只是个理论,现在更进一步来说,对于已经出了家,乃至于受了戒的同学,不妨自己想一想道总建立这个完整的内涵,次第步骤应该怎么走。有一些人会去思惟:是因为要究竟离苦得乐,而要究竟离苦得乐唯有成佛,要成佛必须要学哪些,然后一步一步推下来,所以在这个时候必须要出家;那么出家之前要做些什么准备,出了家以后应该如何去一步一步实践,这是根据道的总体建立起来的概念。还有一种人他虽然也有善根,晓得要出家修行,可是并没有完整的认识,只是心目当中很虔诚,看见大家出家,自己也跟着出家,等到出了家以后,就觉得好像没有事好做了。没出家之前心里非常好乐,出了家以后,渐渐地这个一心期盼的心情没有了,刚出家的新鲜感也没有了,心里又缘不到什么东西,空空洞洞的这种味道就呈现了。  

实际上不仅是出家,就算是修行也是一样。我举一个实际的例子让各位体会,也是我自己走过的失败经验。目前一般在佛法里谈修行,常见的就是念佛、参禅,或者是持戒、学教,不管是走哪一个法门,根据《广论》告诉我们的,是首先应该对所修的整体有完整的认识。譬如说念佛,为什么要念佛?现在一般的人往往因为觉得这个世间太苦了,所以要到极乐世界去,他的目标如此;参禅的人则是希望要开悟,他的目标是这个,这跟这里所说的「于道总建立发决定解」是不相应的。  

道的总体建立是,我要求的是无上菩提,为了求无上菩提必须要具足条件,可是现在是末法了,要照着这个次第走,的确有很大的困难,世尊有一个殊胜方便,教我们念佛到极乐世界,为了这样所以我念佛。虽然也是念佛,但是目标宗旨与一般人有差别,是为了求无上菩提,需要亲近一位真正的大善知识、学完整的法门;而眼前这个世界上,善知识也没有,法门也找不到,世尊为末法众生开出念佛法门,所以我念佛,希望到极乐世界跟着佛学。这中间的差别,另外一种则是我的目标就是到极乐世界,一旦目标达到了,修行的动机就消失了,然后就在那儿享受。所以尽管说净土法门是大乘法,可是我们自己内心对于真实的内涵不一定相应,本论的后面有非常严密的说明。  

人家如何我不知道,我当初的经验,也是听人家说现在末法啦,只有念佛啦,要念佛必须要念到一心不乱。对整个要修的次第、内涵并不了解,却还要去修,这是个很奇怪的现象。照我们看起来,好像说不通;虽然理论上说不通,可是自己却有这种习性,也愿意走这个路。就如同现在这个时代的主流,大家都是念书,然后出国留学,如果要跟着这个潮流去念书留学,你们在座的每一位都具足这个条件,结果你却跑到寺院里来,为什么?我们可以体会到这是宿生的善根,确实是有善根,但是往往没有把准这一点。  

当初我的情况也是如此,现在很多人念佛,念了半天了无消息,而我实际上还多少体会到一些。我现在印象还很深刻,十几岁的时候,因为受了先父的影响,心里觉得做和尚最好,到底怎么做也不知道。后来转了一个大圈子,空忙了半天,又碰到了佛法,那时就想要赶快去念佛。我第一次到寺院里去打佛七,听到法师开示说人身是怎么难得啊!我坐在那里痴想,觉得真的是这样!再加上以前有过一些体验,所以那一天就很认真念佛,到睡觉的时候,心里面还是盘旋着佛号。结果第二天早晨醒过来的时候,脑筋当中第一个现起的就是这个佛号。以后我才知道,那是一个很好的境相,我当时也不知道,反正住在山上就这样念下去,结果不晓得第几天,念佛的状况达到所谓的「成片」,念念相续,自己也不知不觉悲从中来,法师说这是善根开发相,我也不懂。但自从这次打完了七回去以后,对世间的事情,也不知道为什么一点兴趣都没有了,而且决心出家,后来也真的就出家了。  

出家以后,因为以前念佛的这个经验还在,所以我上了山就要去修。那时的缘比较好,我出家的地方在苗栗的狮头山元光寺,离开现在三十多年了。当时元光寺的山田很多,大家都要去种田,因为当初像我这样的情况出家的人非常少,不像现在学佛的知识青年很多,那个时候通常都是老公公、老婆婆,或者是不认得字的才来学佛,所以有一个知识青年来出家,大家就好像很尊重,自己也不知天高地厚,所以也不去做事情,就住在后山。我师父也不要求我做工,让我自己去念佛用功,我也没有辜负他老人家,很用功地念。  

慢慢地功夫愈来愈成片。我曾经讲过,有人认为祖师说昼夜念佛十万声是不可能的,我刚刚开始用功,念到后来整个的念力就起来了。晚上躺在床上睡不着,也没有胡思乱想,脑筋里非常清楚明白,而且非常强有力地一直在念佛号。刚开始心里很高兴,觉得就这么念下去也很好,后来一想不对,如果继续下去的话,那我一晚上睡不着怎么办?我是跟我师父一起睡,早晨他老人家起来得很早,两点多钟就起来了,我总不能说他起来了,我还不起来啊!所以我就想要不去念它,这个想法是杂念,虽然起来了一下,可是还是佛号力量强,一句句接下去,后来干脆不去管它了,结果我就这样睡了一夜,也念佛念了一夜。  

这是怎么回事呢?说我睡着了,可是脑筋当中佛号始终是非常明确,别的什么念头都没有,所以不能说睡着了;说没有睡着吧,外面所有东西却都感觉不到了。我睡的那个房间里有个钟,是以前那种老式的自鸣钟,每半小时要敲一次,半小时敲的是一下,整点的话,几点钟就敲几下。我印象很深刻,那天晚上十点钟听见,十点半听见,以后就听不见了,那个时候除了佛号之外别的没有。大概快两点的时候就醒过来了,醒过来后佛号还是在那儿念。我是听见一个声音起来的,之前所有的声音都听不见,钟声也听不见。我晓得我师父起来了,可是我脑筋当中还是这样念,我就想:「我是念佛睡不着(其实我根本不晓得自己睡着、睡不着),我师父怎么也睡不着啊?」平常杂念来了以后自己会消失掉,还是继续念佛,当时我就再听了一下,发现师父不是睡不着在床上翻身,他是起来了,往洗手间洗脸。我觉得奇怪,师父怎么今天晚上也跟我一样不睡觉啊?很快地就听见钟声敲两下,才知道已经两点了。我赶快起来,但是脑筋当中佛号还是继续下去,始终没有停,这是我第一次产生最好的现象。  

那天早上很高兴,早课也不做了,起来洗洗脸,就一个劲地念佛,也不要刻意去提,稍微提一下,佛号就一直来,我曾经对很多老同学讲过这个故事。那次到什么时候才打散的呢?吃过饭之后。后来我才晓得,世间真正最强力的两样东西:男女、饮食。出了家当然前者没有了,饮食还有。吃饭的时候正念还在,等到一餐饭吃下来,佛号消失了。这是我第一次经验,以后陆陆续续用功,这种境界会再生起。  

等到学了《广论》以后,知道可以提正念去缘法,有的时候我也很认真去试。缘法比念佛来得难,可是如果你锲而不舍去缘的话,即使睡着了,脑筋当中很清楚还是在缘那个法,那个时候产生的效应比白天要远来得好。也许你们听见了觉得:「哇!师父的功夫这么好!」如果以世间的情况来说,自己哄抬自己,我有这个本钱了,我觉得我功夫好;可是以正规的佛法来衡量,我就犯了增上慢这个错误。我只是说一个念佛,后来我也学其它的很多法门,乃至于学禅都有很特别的体验,也得到师长的赞许,可是并没有真正地跟在好的善知识旁边,对于该走的这条道的理路认识并不完整,结果慢慢就走上岔路岔掉了。  

当时我并不了解这个次第的必然性,应该了解目标是要成佛,而现在末法没有路,我必须到极乐世界;为了到极乐世界,必须要一心不乱。当时一心不乱的境界是出现了,可是因为我对这条路整个的走法并不了解,所以就停下来了。而且我后来才了解实际上这个情况还不是一心不乱。学禅也同样地有这种类似的经验,因为不了解这个道的次第,所以达到了某种情况的时候,自己岔开了,接不上去。  

所以之前以造房子的比喻告诉诸位,如果急急忙忙地要去修行,马上就要拿一个法去修,至少在我这里我不会给你,我也没东西给你,如果有,那就是《菩提道次第广论》,你必须要把握住总体的理念,以及必须的次第。如果你有了这样的认识,照着一步步走上去,这个时候如果是念佛,等到你念起来,对你会是一个很大的鼓励,你会更确信晓得自己能够把握得住,不到往生绝不罢手。现在我们所学的也是同样的道理,相应的量现起来了以后,你一定会步步深入,不到成佛绝不罢手。  

所以简单来说,了解了这个真正的关键所在,照着前面说的次第,从依止师长、净罪集资一步一步走上去。第一步走上去了,紧跟着会靠着第一步的力量,很强有力地推动你走上第二步;跨上了第二步以后,又跨上第三步。所以道的总体建立是一个完整的次第,为了要达到上面的,必须要有前面的准备,一步一步地向下反推;反过来说,从下面的走上去,有了下面的基础,你必定会一步一步向上跨,一直跨到最究竟。  

所以总的次第相当于一张蓝图,例如要造一栋大楼,照着次第应该准备哪些东西,你能够根据着这个总的次第一步一步去做,最后就能把我们要的这栋大楼建立起来!所以「道总建立」与「正于彼道取心要」这两者之中有这样的关系。刚开始修行时这两个基本的原则就要把握住。

※﹝初中分二:①三士道中总摄一切至言之理,②显示由三士门如次引导之因相。今初﹞

道的整体分成下、中、上三个次第,这三士道把世尊所讲的一切教法都完全含摄在里头了,这是第一个。第二个是显示必须照着三士道的次第一步一步走上来的原因是什么。现在看第一部分:

【佛初发心,中集资粮,最后现证圆满正觉,一切皆是为利有情,故所说法一切亦唯为利有情。】

我们修学佛道的人,真正的目标是成佛,要想成佛必须经过几个步骤:第一个先要发心,发了心以后集聚资粮,集聚了资粮以后去修行,亲自证得圆满的菩提,这是佛走过的路,所以他成佛以后所说的法也都是为了利益有情。  

我们要学佛,发心利益一切有情,但是自己没有这个能力,唯有成佛才有能力帮助一切众生,因此要真正满这个愿必须成佛,这是佛因地发心基本的条件。我们现在虽然没有很深入地学《广论》,不过对佛法多多少少已经有一些基本的了解,最重要的是要认识一切的苦乐都是业力所感得的,而造业最关键的是动机,不同的动机所造的业,感的果也不一样。  

我平时常建议大家看《了凡四训》,上面提到:为了利益别人做的,虽然表面上看起来这件事情不好,但是结果是好的;反过来说,为了自己的利益,表面上看起来好像做得很好,实际上结果并不好。所以《华严经》说:「忘失菩提心,修诸善法是名魔业。」你做很多好事情,可是内心当中忘失菩提心,这是指已经发了菩提心,但是做这件事情的时候忘掉了。为什么原因不一定,不过我们凡夫很容易就这样。除了这个以外,实际上要去体会一件事情:我们无始以来都是为了这个我,这个习气非常强大,除非你发的心很强大,念念都能推动你,否则一旦这个心忘失掉了,不知不觉还是都为我。「我」是无明的根本,现在你做这件事情是以错误的动机去做,会有好结果吗?这是一个很现实的问题!  

所以我们既然要学佛,第一件事情是要发心。实际上以《广论》而言,发菩提心在很后面,前面要先学下士、中士,这都是发菩提心的基础。前面告诉我们,不管学到哪里,跟我们相应的部分,就要随分随力照着去做。现在这部分,根据我所学到的师长们的教诫,先发一个假的菩提心,这个「假」不是欺骗的意思,而是说要常提醒自己:我为了利益一切众生,要学佛成就无上菩提。  

实际上我们内心当中会有两种力量,一个还是「我」这个习气,因为它是无始以来很强盛的相续,如果不发心去扭转它,它是不会动的。因此虽然我不懂什么是佛、怎么去学,可是我确实晓得唯一该走的路是学佛,当「我要学佛」这个心发起来的时候,就可以把以前随顺着我的这个习气改变。因为我要学佛所以要学《广论》,因为我要学佛所以不忙世间的事情,这一念对我们就非常有用。所以要常常提醒自己:「我是个学佛之人,我不应该做以前那种事情!而是要朝正确的方向,照着次第步步地上进!」于是推动我们想学《菩提道次第广论》的心力就会加强。  

什么是集资粮?做任何一件事情都不是那么容易学会的,举个简单的例子,譬如学写字,老师在黑板上告诉我们这个字怎么写、怎么念、什么意思,认知上大概三、五分钟就会了,但写出来的字就像狗爬的一样;或者看到一篇文章很美,叫我们去写,想了个半天却写不出来。可是跟人家吵架、要吃、要睡,不要学都会,因为我们无始以来都有很强盛的习气,也可以说是一直在累积做坏事的资粮,所以对做坏事我们就非常习惯、非常善巧,好事则不习惯、不善巧。养成了习惯的事情是不用学的,而我们无始以来最习惯的是在轮回生死中做坏事,学佛这一条路都不习惯,因此势必要很努力去练习,这整个学习过程就叫做积资粮。  

世间人为了谋生活,想得到较好的工作都要念书,从幼儿园念到研究所要二十年的时间。现在我们要修学无上菩提,总希望师父赶快教,我们学一下就会了。如果这样,不是佛来教我们,而应该是我们去教佛!佛要学三大阿僧祇劫,我们居然一下子就学会了,有这种事情吗?所以实际上佛道是很长远的路,所以必须要积很深厚的资粮。如果单就成佛的难度来讲,天下没有一个人愿意学佛的,因为太难了!但是对于学佛的利益和不学佛的过患,了解得越清楚、越彻底的话,天下没有一个人不愿意学佛的,因为这是唯一的一条路。 

从凡夫到成佛中间,要发心、集资粮,最后现证圆满佛果,所有一切都是为了利益有情,所以佛说的法也统统是为利益一切有情。

【如是所成有情利义,略有二种,谓现前增上生及毕竟决定胜。】

要利益一切有情,要了解众生需要些什么。利益的方式很多,总摄起来略有两种:现前增上生及毕竟决定胜,这是对我们真正有利的事。大家都希望生活越来越好,就这一点来说叫做增上生;苦渐渐减少,快乐渐渐增加,所以叫做增上生。然而,即使生生增上,从地狱慢慢地向上到饿鬼道、畜生道、人道、天,可是终究还是会再掉下来,所以单单这个增上是不究竟的,还要另外一样东西──毕竟决定胜,最究竟要达到的目标,希望能够维持在最高的情况,而且是真正的利益,永远不会再退堕,这个叫决定胜。

【其中依于成办现前增上生事,尽其所说,一切皆悉摄入下士,或共下士所有法类。】

凡是只求改善现前增上生的种种方便,统统含摄在下士或共下士当中。下士跟共下士有什么差别呢?譬如有人希望能得到博士学位,但是并不能马上进入博士班,而是必须从小学、中学、大学一步一步念上来,另外一个人小学毕业后就不再升学。这两个人在小学的时候,念的课程是一样的,但是动机、目标却不一样,对想要读博士的人,这叫作共小学。我们为了求佛道,同样地也必须透过求现前增上生这个过程,这一部分跟世间一般人求生生增上是一样的,这个叫共下士。

【殊胜下士者,是于现世不以为重,希求后世善趣圆满,以集能往善趣因故。】

下士有两种,一种是普通的,一种是殊胜的。我们曾经介绍过《了凡四训》,袁了凡先生是个典型的下士,算命先生算他只能考取秀才,其它没份,后来云谷禅师告诉他命是自己立的,于是他发愿要考中举人、进士,为此而去做了许多善事以求福报,后来也终于考取进士,这叫普通下士。殊胜下士则不是要这些,他不会忙现世之事,他所希望的是下世更好,所以会努力去造很多使自己下一世不但能得到善趣,而且更好的因,这种叫殊胜下士。一个要的是现世福报,一个要的是下一世比这一世好,这两个不一样噢!为什么修行人需要求下一世好呢?因为修行必须要凭借暇满人身,为了要积这个因,所以去忙这些事情,这个叫殊胜下士。

【《道炬论》云:「若以诸方便,唯于生死乐,希求自利义,知彼为下士。」】

《道炬论》是《菩提道次第论》所根据的重要蓝图。宗大师的师承是阿底峡尊者,阿底峡尊者一生的著作中最精要的就是《菩提道炬论》。他把整个成佛的大纲(也就是菩提道的次第),非常简单扼要而且丝毫无漏地把它写成此论。论上说:假定所忙的都是「生死乐」(就是世间的快乐),那就是下士。我们都是为自己的利益而忙,利益有两种,一种是只求生死轮回当中的乐,一种是要跳出生死的。如果只为了在生死轮回当中的快乐,这就是下士,这一部分是指现前增上生。

【决定胜中,略有二种,谓证解脱仅出生死及一切种智位。其中若依诸声闻乘及独觉乘,尽其所说一切皆悉摄入中士,或共中士所有法类。】

我们所求的义利,除了增上生之外,还有决定胜。决定胜是超脱生死轮回的,这个才是究竟的。这又有两种,一种是超出生死得到解脱,另外一种是一切种智位,就是成佛。声闻、独觉虽然不是忙生死中的利益,但是只为自己跳出生死,佛所说有关出离生死这一类的法都属于中士或者共中士的法类。中士与共中士的差别就像下士与共下士一样,单单为自己而跳出生死的叫中士,为求无上菩提也必须修学中士的法,这个叫共中士。

【中士夫者,谓发厌患一切诸有,为求自利,欲得度出三有解脱,以趣解脱方便之道三种学故。《道炬论》云:「背弃诸有乐,遮恶业为性,若惟求自静,说名中士夫。」】

中士是指对一切诸有发厌离心。在轮回当中造了有漏之业,一定会感后有。欲有、色有、无色有,我们称为三有,或者可以再更细分,总之统称为「一切诸有」。凡是有漏就有苦,所以佛说的四法印中,第四法印就叫「有漏皆苦」,三界之中都是苦的,哪怕生到天上也没用。如果对三有生起很强的厌离心希求自己解脱,这就是中士。趣入的方便就是戒定慧三学。「背弃」就是厌离,三有当中也有一些虚假的乐趣,但真正了解之后就不再忙这个,他忙的是为了要跳出生死轮回而努力遮止恶业,但是所求的只是自己的寂静,这个叫中士。

【如觉口窝 所造《摄行炬论》云:「尊长佛说依,密咒度彼岸,能办菩提故,此当书彼义。」谓修种智方便有二,谓密咒大乘及波罗蜜多大乘。此二摄入上士法类。上士夫者,谓由大悲自在而转,为尽有情一切苦故,希得成佛学习六度及二次第等故。《道炬论》云:「由达自身苦,若欲正尽除他一切苦者,是为胜士夫。」此士所修菩提方便,谓波罗蜜多及咒,下当广说。】

此处的「觉口窝」是西藏人对阿底峡尊者的尊称。尊者所造的《摄行炬论》说:师长佛说,依密咒、度彼岸(也就是显、密两种大乘)都能够成就无上菩提。意思就是说,我们要成就一切种智的佛果位,走上去的道路有两条,一条是密咒大乘──密教,一条是波罗蜜多大乘──显教,这两种都含摄在上士里边。  

上士有个特点──由大悲自在而转,他内心当中最重要的就是大悲心,而且这个大悲心永远任运而起。我们现在是随着烦恼、我执而转,上士则是经过了修行以后,内心当中只有大悲心。悲的特点是要拔除一切众生的苦,一般我们对自己的朋友、亲人等,会想帮助他们把痛苦拿掉,这些都可以说为悲心,但不能说是大悲。大悲是绝对的,也就是说对象没有任何限制,所有一切有情的痛苦都要为他们拔除。他是我的亲人固然要救,跟我没有关系的,乃至是伤害我的冤家,我都要救他;不管是哪一道的有情我都要救他,而且要救他到成佛。所以不管质或量都是无与伦比、最究竟的,这个才是真正的大悲。虽然有悲心想救人家的苦,可是普通人是做不到的,只有佛才有这个能力,因此会希求成佛,为了成佛必须学习六度、四摄及二次第;六度是波罗蜜多显教大乘必须学的,密教除了这六度以外,还要修学生起次第、圆满次第。

【三士之名,〈摄决择〉曰:「复有三士,谓有成就正受非律仪非非律仪所摄净戒律仪,亦有成就正受声闻相应净戒律仪,亦有成就正受菩萨净戒律仪。其中初者为下,第二为中,第三为胜。」与此义同,复说多种上中下士建立道理。如《道炬》所说,世亲阿阇黎于《俱舍释》中,亦说三士之相。】

关于三士的名称,《瑜伽师地论摄决择分》有另外一种分类方法,就是把世尊所说的教法依照律仪的次第分成三种。第一种是「成就正受非律仪非非律仪所摄净戒律仪」,律仪就是戒。这个戒很有意思叫「非律仪非非律仪」,简单地说就是在家戒。佛制的戒不是徒具形式而已,佛法真正的中心是透过戒、定、慧三学的修持,净除我们的烦恼。彻底拔除烦恼根本的是慧,慧需要定相应,定的前行必须要有戒。对境的时候,由于对佛法正确的了解,就可以观察得到身心上起了烦恼,靠着戒的力量把它净除。所以戒真正的用意完全是为了断除苦的根本──不善之业,而业是因烦恼而造的,所以净化烦恼才是戒的真正中心。而在家居士的中心不在这里,所以在家戒不能算是律仪,但又不能说它不是,因此就称它为「非律仪非非律仪」。在家戒所含摄的净戒律仪就相当于前面所说的下士部分,这是就下士所追求的内涵来讲,为了要达到这个标准所应有的行持。  

第二种是「成就正受声闻相应净戒律仪」,声闻为了要跳脱生死轮回,所行持的就是戒、定、慧当中的戒学,这是声闻相应的戒。从这个上面再提升的话,就是「成就正受菩萨律仪」,菩萨不仅要解决自己的问题,还要帮助一切人解决问题。这里所说的三士,跟前面《道炬论》说的内涵是一样的。除了这个以外,还有其它不同的分类,但是内容大致都依照这个。像《俱舍论》是世亲菩萨总摄小乘各派而作的,在小乘论典当中称为「聪明论」,也同样说到三士。这里引用菩萨、祖师的多种论典,无非为说明一件事──世尊所讲的一切教法,都可以总摄在三士道当中。

【下士夫中,虽有二类,谓乐现法及乐后世。此是第二,复须趣入增上生无谬方便。】

下士有两种:一种是忙着现世乐,一种是为了后世更增上,现在这里讲的是后者。前面曾经谈过下士与共下士的区别,也举了袁了凡居士的例子来说明。本来他只能当小官,后来他依佛法去行善以求更大的官,果然得到了;本来命中注定没有儿子,后来也得到了儿子,但这个是下士。我们现在需要的是共下士,行为上跟下士是一样的,可是目标不一样,不是为了现在这一生。这一点我们要非常注意,讲起来非常容易,要做到它需要下一番苦功夫,还要有正确的方法;如果得到了正确的方法,不好好努力也是没有用的。  

有很多同学常常会觉得:「道理懂了,也有心想做,可是对境时就是不听话。」这是习气使然,真正的问题还是在自己的决心不够,如果决心够的话,这个情况应该可以改善。通常我们常常会宽宥自己:「这是佛菩萨的境界啊!我现在还是个凡夫,怎么可能做到呢!」我当年就犯这个毛病,我出家不久的时候,依止阿阇黎常常纠正我,乃至于喝斥我,我不敢回嘴,可是心里想:「法师啊!你讲的道理没错,可是那么高的标准,我是凡夫啊!」当时自己觉得很有道理,但是过了若干年以后,自己想一想,真正的关键就在这上头。仗还没打,你已经先喊:「不行啊!这个仗我是打不赢的!」已经准备要逃走了,这个仗怎么打呢?  

当然并不是决心要做就一定能做到,但是如果你决心去做,就算失败了,你也绝不服输。那时会静下心来仔细检点失败的原因,也会去请教师长、善友,或者会从经论上去找答案,或到佛菩萨面前忏悔、祈求。如果我们真的有这样的意志力,没有做不到的。所以千万不要自己找退路,但也不要把自己逼得很紧哦!要给自己一股推动的力量,保持恒常不断地向上。这是三士道总摄一切圣教的内涵。

※﹝第二、显示由三士门如次引导之因相分二:①显示何为由三士道引导之义,②如是次第引导之因相。今初﹞

接着说明以三士道这样的次第来引导的理由。这分两部分:第一部分,佛所说的整个圣教分成上中下三士,那么到底什么是以三士道引导?第二部分,为什么要这样引导?

【如是虽说三士,然于上士道次第中,亦能摄纳余二士道无所缺少,故彼二种是大乘道或分或支。马鸣阿阇黎所造,《修世俗菩提心论》云:「无害与谛实,与取及梵行,舍一切所执,此是善趣行。遍观生死苦,断故修谛道,断除二种罪,此是寂静行。亦应取此等,是出离道支。由达诸法空,生悲众生流,无边巧便行,是胜出离行。」】

虽然说是三士,但真正要引导的目标是上士,上士道也能够把中、下士道的内涵都含摄在其中,因此中士道和下士道都是上士道(大乘道)的一部分。《修世俗菩提心论》是马鸣菩萨造的。菩提心有两种:世俗菩提心和胜义菩提心。论上说:无害(就是不杀)、谛实(就是不妄)、与取(就是不盗)、梵行(就是不淫)、舍一切所执(就是布施),这五种是「善趣行」,也就是能够脱离三恶道、得到人天善趣的根本,实际上就是前面所说的下士。虽然从恶道中出来得到人天身,但是还在生死轮回当中,所以须「遍观生死苦」,因为生死的总苦尚未解决;进一步更希望断除生死轮回,而这必须修行真实的道,也就是苦、集、灭、道四谛当中的道谛,所以说「断故修谛道」。我们在生死轮回当中,一切都是业感缘起,造了业一定会感果,造业是因为有烦恼,修了道谛可以断除业和烦恼这两种罪,这就是「寂静行」,共二乘的部分。前面所讲这两个内涵虽然是下士、中士,我们现在修菩提心也同样要修这个,因为它是出离道的支分。  

我们要断除烦恼,而烦恼的根本是无明,对事实的真相看不清楚,明明无我却执着有一个我。我们最常犯的一个错误,是误解无我所要遮的内涵。我们都觉得这个身心就是我,如果没有这个「我」,那我这个身心算什么?事实上佛法讲的无我,不是没有这个身体或认识的精神作用,而是说现在的这个「我」是因缘条件和合所现起的,这个叫做假有或者世俗有,以世俗的标准来看不能说没有,而且要肯定它有,可是这个东西是由种种因缘条件组成的。  

这个身心的存在有两个条件:一个是父母所生之身,这个是物质的肉体部分;一个是自己的神识、业,是前生带来的,由这样的因缘条件而现起。有了身体以后就要吃东西,要各式各样的条件,吃得好就长得胖一点,吃得差就没气力,饮食不当就生病,这个身体的存在都跟周围这些因缘有关;至于心理方面,我们从小接受了什么教育,就建立起什么概念,自然就会这样想,但如果接受另一种教育,则又是另外一种想法。所以会呈现出什么样的一个有,完全要看组成的这些因缘条件。这个「有」是肯定的,正是在这个缘起有之上才说它性空。现在这里说「由达诸法空」,就是了解一切法的本性、本质都是缘起的,没有一个真实的存在,这才是佛法讲的空(就是空性)。因为它是性空,所以它的存在一定是由种种因缘而呈现,这叫缘起的有。  

讲这个有什么好处呢?我们现在这样的「有」都是由因缘而呈现,这个因缘也就是业,所以这个缘起有的存在,完全是看你造了什么业因而定的。了解了这个道理以后,我们就会非常积极努力地造善业,也会非常仔细地注意自己所造之业将来会感什么果,这才是讲性空的根本原因。  

有些人认为:「既然是性空,一切都是空的,你何必去管它呢!」最糟糕的莫过于此,这是不了解佛法,这样的空叫「断灭空」。所以佛告诉我们「空」很难学,实际上空和有是分不开的,宗大师、阿底峡尊者都非常强调真空和缘有两者绝对分不开,是一件事情的两面,而我们应该从「有」趣入。执着「有」虽然可能一时对空的真义不太清楚,但它还比较安全;如果直接从空趣入,学得不好就会落入「断灭空」,如此则一定堕落,最可怕的就是这个。真正了解了空性以后,一切的行为会很小心,因为这就是将来感果的业因;所以对空了解得越多,他的行为就越谨慎,一点都不敢马虎。  

当我们讲「我」的时候,在潜意识里就觉得我是真实的,是可以作主的。大家都希望作主,你要听我的,我要如何如何……。我们仔细想一想,是不是内心都有这个感觉?稍微不称心就觉得「我受处置了,你为什么要伤害我,我要报复!」真正痛苦的原因都在这里。当我们了解了性空的道理以后,就知道原来一切都是业力所感得的,没有能够真正作得了主的「我」存在;因为任何东西都是由各种因缘组成的,而因缘随时在变化,我们怎么可能作主?所以「我可以作主」这个概念是错误的。既然这个东西是依因缘而存在的,所以「实在的」这个概念也是错误的,可是我们偏偏对这一点很执着。菩萨看见这个事实,了达了诸法的空性以后生起悲心,觉得众生真可怜,明明不实在的东西他却很执着,想想自己就是这样子苦过来的,于是推己及人想帮忙别人,所以「生悲众生流」。  

就像我们小时候喜欢玩泥巴,长大后看见小孩子也欢喜玩泥巴,会觉得这东西又臭又脏,摸它干什么!我们会很怜悯他,想要帮他的忙。菩萨也是看到众生在无明中受苦,发起了悲悯的心,于是愿意把所有的人都救出来。但救这些人要有种种的善巧方便,就像要帮助这些小孩子要有很多善巧方便,否则直接了当告诉他,他会哭会闹,不一定听你的。现在菩萨救我们这些沉溺在生死轮回当中执实的众生也是这样,要种种的善巧方便,所以说:「无边巧便行。」这就是菩萨最最殊胜的出离心。同样的出离,只求自己出离是声闻罗汉的出离心,而帮助一切众生出离、成佛,就是菩萨殊胜的出离心。要修这个,必须取下士、中士的法类作为菩萨殊胜出离心的支分。这是马鸣阿阇黎《修世俗菩提心论》上说的。

【是故此中非导令趣,唯以三有之乐,为所欲得下士夫道,及为自利唯脱生死,为所欲得中士夫道,是将少许共彼二道,作上士道引导前行,为修上士道之支分。】

所以三士道并不是要引导我们走只求获得三有之乐的下士道,因为在三有当中还是凡夫,也不是只为了要跳出生死轮回(这是中士),而是要把下士、中士当中与上士道相顺的部分挑出来,作为引导我们走上上士的前行,因此下、中士可以说就是上士道的支分。

【是故若发如前所说取心要欲,取心要之法,如《中观心论》云:「谁不将无坚,如蕉沫之身,由行利他缘,修须弥坚实。上士具悲故,将刹那老死,病根本之身,为他安乐本。具正法炬时,断八无暇暇,应以上士行,令其有果利。」】

现在我们了解了,原来三士道真正要引导的中心就是上士,那么我们要发上士的心,如何摄取心要呢?《中观心论》说:真正了解佛法的人,哪一个不会这样做呢?换句话说了解了正法以后,谁都会这样做的。由于透过佛法了解了这个身体是不实在的、不坚固的,现在就要藉它来行如须弥山般坚实的利他事。平常我们都认为自己是可以作主的,因为有一个「我」在,所以总觉得自己最了不起,高高在上;当我受到损害的时候,就会对别人发起瞋心。其根本原因,都是因为不了解本来就没有这样一个实质的我存在,而是因缘和合所现起的。所以当自己了解得很多之后,就觉得自己很了不起,这个了不起的感觉平常可能不会察觉,可是对境一比较,这个心就起来了。实际上你所有的这些知识也是从缘起而来的,你在这个环境当中受这些教育就会这样想,换一个环境你就改变想法,如此而已!所以内心的感觉是不实在、不坚固的,它一直在转变。  

日子还没有过去之前,好像一天一天过得很慢,假定你回过头来看,就会感觉时间过得很快。我快七十岁了,看见你们,就想起自己十几岁时的种种,好像就是眼前的事情;同样地,你们到这里来或者两年、或者三年,你仔细想想,两年就这样一眨眼而已,一下子就过去了!二十年、两百年乃至于两大阿僧祇劫,等到你回想的时候也都像眼前的事一样。如果两大阿僧祇劫是一眨眼,我们这一生岂不更短啊!我们这个身就像泡沫一样随时在变化,随时会破灭。既然了解了这个身心这样作不了主,在因缘当中转变,而且绝大部分的时间都是在受苦,这个痛苦也不是我们希望的,所以一定要好好地利用这个不坚实的身体做最有价值的事,而最有价值的事就是「上士行」,就是「为利有情愿成佛」,所以你自然愿意做这件事情。而这样的作法跟我们的习性是不一样的,因此要照着世尊告诉我们的教法去修改自己的习性。如果能够照这样去修,那就不再是虚假的,而是真实坚固得像须弥山一样,所以说「修须弥坚实」,「须弥」就是佛经中所说最坚固、最大的山。  

既然我们了解上士是三士道所要引导的,应该要常常思惟:我们这个身体是因缘和合而有,是虚假不坚固的,千万不要再跟随着以前无知、无明的业习气走,而是要利用这个身体好好修行,获得真正坚固、实在的东西,这个行为就是上士的行为。上士有一个特点──因为悲心而发愿要救一切众生,所以他自然会利用这个身体去利他。  

我们的身体是刹那、刹那一直在变化的,其变化之快速是无法想像的。以前对于刹那好像很难感受得到,现在的科学给了我们很大的帮助,科学提出一个实质上强有力的论证,证明一切都在变化当中,都是一群「能」在变化,变化的程度是刹那、刹那地从来没停止过。刹那是我们人类能够想像到的最短的时间,实际上刹那这个东西根本没有,因为它永远在变,在变化过程当中产生了生老病死。所以上士具有悲心,了解了诸法性空后,悲悯一切有情,愿意利用现在这个缘起剎那变化、生老病死的身体来救一切众生,希望众生也了解这个道理而得到真正的安乐,所以说「为他安乐本」。  

做这件事情必须有正确的方法,正法就像火炬一样,有无比的光明,能照见我们所看不见的。我们得到正法以后,第一个要修行,要修行首先要断八无暇,实际上这就是下士的部分。因为我们要修行必需要有暇满人身,因此必须先把八无暇断除,才能得到暇满的人身,然后以上士(这个上士包括中下士)作为我们的目标,努力去做就会有真实的结果,这个才是我们真正要的大利益。

【谓应念云:我身无实,如蕉如沫,众病巢穴,老等众苦所出生处,应以上士所有现行度诸昼夜,令其不空而趣大乘。】

当我们身体好、年轻有气力的时候,总是说现在还早,慢慢再说,但等到病了、老了就已经来不及了。我现在就是这样,又老又病,稍微做一点事情精神就很差。所以我一直在后悔,也很羡慕你们。眼前尽管我扮演老师、师父,好像懂得很多,其实我自己最清楚,你们的善根都比我足。我像你们这个年龄的时候,痴痴呆呆什么都不懂,不像你们居然能够到这里来,把全部精神放进去学习。所以我愿意把一生错误的经验供养给各位,告诉你们我失败的原因;你们把握住了,好好走上去,将来可以得到好的结果,不会像我这样空而无果。不过尽管这样,我并不会自叹年老,反而会觉得正因为老了,所以要更努力;老是死因,我快要死了,现在不努力更待何时!你们现在有的是机会,如果轻轻放过,对得起自己吗?这是大家要非常注意的事情,所以内心当中这个力量最重要。  

我亲近过几位老师,仁法师是我最敬仰、最钦佩的老师之一,我前后跟了他十年,原先是在台湾,后来到美国。有时候人家称他为老法师,在中国的传统习惯当中,老法师是一个很尊敬的称呼,不像现在凡是出了家都被称为法师,连沙弥刚剃头也称法师。以前就算受戒了,都是称某某师,能登台说法才称他为法师,法师之中很有成就的才称得上老法师。有人看见仁法师是老派的,所以尊称他为老法师。他一听见马上举起手来说:「不对!不对!我不老,我比你们年纪还要轻。」那时候我觉得很奇怪,心想:「人家对你很好、很尊敬,你怎么这样呢?」慢慢才了解,他并不是跟人家争论,而是说明他内心处于经常警惕自己的状态,这个只有自己努力了才会感受到。  

仁法师平常就是一个非常努力警策自己的人,内心当中一直觉得「我要努力!我要努力!」他绝对不会说「我很差啊!我是个凡夫啊!」反而会告诉我们:「圣人尚且这么努力,何况我是个凡夫!正因为我们是凡夫,再不努力更待何时!」他是这样策励的,所以他一直觉得身体可以老,心永远不能老,而且要越来越年轻。我将这个故事告诉各位,是希望每一位同学以他为榜样。前面讲修学佛法的根本在亲近善知识,我一生当中不管跟哪一位师长,多多少少都能够从他们身上体会到是什么力量、是什么方式使他增上。刚才我讲的就是策励我们内心非常重要的一个特点。

【若尔理应先从上士引导,云何令修共下中耶?谓修此二所共之道,即上士道发起前行,此中道理后当宣说。】

前面说三士道真正要引导我们的是上士,既然我们的目标是无上菩提,那应该先以上士来引导才对,为什么要修共下、共中呢?回答是:修与下士、中士所共之道,这个共道是为了达到上士而做的准备工作。

※﹝第二、如是次第引导之因相分二:①正明因相,②所为义。今初﹞

【转趣大乘能入之门者,谓即发心于胜菩提。若于相续中生起此心,如《入行论》云:「若发大心刹那顷,系生死狱诸苦恼,应说是诸善逝子。」谓即获得佛子之名,或菩萨名,其身即入大乘之数。若退此心,亦从大乘还退出故。】

以下、中、上这样的次第来引导的原因分两部分来讲:第一是正确地告诉我们,为什么由下、中引导到上士的原因;第二是这样引导的目的。凡夫都在轮回生死之中,能使我们转变趣向大乘,真正根本的原因在哪里呢?在发心,要发殊胜菩提之心。菩提是印度话,翻成中文叫做觉。觉有几种,二乘也叫觉,譬如独觉(又叫缘觉),现在这个觉叫胜觉或者大觉,是最殊胜的觉悟,也就是佛。  

发无上菩提心是要「为利有情愿成佛」,誓愿自己要利益一切有情,要救他们出生死,这只有成佛才能做得到,发这样的心,才是无上菩提心。内心真实地生起这样的心,就可称为菩萨。所以下面引《入行论》说,如果能够发起这样的大心,哪怕才一刹那,尽管我们还系缚在生死轮回当中受种种苦恼,但是因为发了这个心,此时就成为佛子,就进入大乘之数,算是菩萨。善逝就是佛,善逝子就是菩萨。如果这个心退掉了,你也就离开了大乘,不再是菩萨。

【是故诸欲入大乘者,须以众多方便励力令发,然发此心须先修习发心胜利。令于胜利,由于至心勇悍增广,及须皈依七支愿行,是能开示菩萨道次最胜教典,《集学处论》及《入行论》中所说。】

趣入大乘的门就在发无上菩提心,发了这个心就是菩萨,什么时候这个心退失了,就不是菩萨。因此,我们真正要想趣入大乘,应该以种种的方便,努力策励自己想办法去发这个心。发菩提心有它一定的方法,要先修发心的利益,先去了解发心有什么好处,了解了发心有非常大的殊胜利益以后,自然就推动我们不断地去修,这个心就发起来了。譬如我们要到美国去,去之前如果先了解到美国有种种的好处,心里不断地去思惟,那想去的心就会很强盛。又比如我们听说藏系还保留着最好的佛法,不断地谈藏系佛法的好处,我们心里就会很希望去学,这是同一个道理。对于想得到发心胜利的这个渴求之心,要全心全意使它勇悍、增广。如果只有一点点的话,是不灵光的,遇见一点小挫折就想退了,所以要把它加强。勇是勇猛,悍是强悍,内心有了这样的力量才经得起挫折。所以想得到发菩提心胜利的这个心有了以后,还要继续修,一方面使它增长勇悍,一方面把它增广扩大。除此之外,还要修皈依、七支愿行等,这些就是集聚资粮。  

简单地说,先生起发心的欲乐,为了策发欲乐,要了解它的好处;想得到发菩提心好处的这个心,还要令它增长勇悍、加深加广。此外,还必须净罪积资,皈依和七支行愿就是净罪积资的殊胜方便。这整个内涵是引导我们进入菩萨道最殊胜的教典《集学》、《入行》两部论上所说的。

【如是所说胜利略有二种,谓诸现前及毕竟胜利。初中复二,谓不堕恶趣及生善趣。若发此心能净宿造众多恶趣之因,能断当来相续积集。】

发菩提心的胜利有两种,一种是现前增上生,一种是毕竟决定胜。对现前增上生的好处分两方面:一方面能净除过去所造要堕落恶道的业,而且在善趣中能不断增上、改善。比如说,我们现在已经得到善趣乃至出家了,可是十圆满中有很多还不圆满,当然,我们绝对不希望退堕到三恶道,退堕固然不可以,还应该不断增上改善。我们眼前所有的修行,重点都放在这个上头。现在这里说,发了菩提心就能够净除很多以前造的堕落恶趣的因,也可以遮止将来再造恶业,发菩提心有这么大的好处,这是从断恶方面来说的。

【诸善趣因,先已作者,由此摄故,增长广大,诸新作者,亦由此心为等起故,无穷尽际。】

另一方面,我们修行除了断恶,还要积聚资粮,发菩提心对于积集资粮也有极大的好处。以前已经造的种种善业,由于发了菩提心,在菩提心的摄持之下,它会增长广大。没有发菩提心以前所造的善业,感了果就没有了,不会增长广大的;现在发了这个心以后,它不但不会消失,还会继续增广。而且将来新造的善业,由于发了这个心,也会无穷无尽地增长,发心的利益是这么地大。我们整个的修行无非是净罪集资,一旦发了这个心以后,净罪方面,过去已经造的罪自然会消失,未来不应该造的恶业就不会再造;集资方面,过去已经造的善自然会增广,而未来应该做的善事,因为菩提心的等起,它自然会增长无尽。为什么会这样?因为造业时内心的意乐、动机最重要;我现在发心要救一切众生,而且要救到他成佛,这个心是何等地广大,再也没有比这个更大的了,如果任何事都以这样的心情去做,当然这个功德就会非常大。而我们现在平常的心,仔细检查都是无明相应的贪瞋痴之心,相对之下这是为什么发菩提心会产生这么强大力量的原因,这才是真正重要的。

【毕竟利义者,谓诸解脱及一切种智,亦依此心易于成办。】

毕竟利义是指解脱(就是二乘)以及一切种智(成佛),这也是有了菩提心就容易成办。

【若于现时毕竟胜利,先无真实欲得乐故,虽作是言,此诸胜利从发心生,故应励力发起此心,亦唯空言,观自相续,极明易了。若于增上生及决定胜,二种胜利发欲得者,故须先修共中下士所有意乐。】

对于现前增上生或者毕竟决定胜(成就无上菩提),假定没有从内心发起真实的希求心,只是嘴巴上说:「这个好!我要发菩提心!」那都是空话。是不是真心希求,观察自己的内心就很清楚。真正修行的人要看自己,所以佛法称为内明。如果外表做得很好但内心不一样,这不是修行人。修学佛法骗得了别人,骗不了自己;进一步来说,骗得了自己,骗不了因果,这是修行人必须认识的。所以现在我们了解了,真正的利益就是增上生和决定胜,而要得到这两种殊胜利益,就必须先修共中、共下的意乐。

【如是若于二种胜利,发欲得已,趣修具有胜利之心者,则须发起此心根本大慈大悲。】

发菩提心的根本因是慈悲,慈悲的特点是与乐拔苦,也就是所有的好处都要给他,而且由我亲自给他,他的痛苦由我来帮他拿掉。因为大慈大悲要解救一切众生,只有佛才办得到,由于我现在做不到,于是内心当中必然会一心一意想成佛。这种心必须是真实的,现在我们虽然不是真实有这种心,可是理论上这个次第是应该这样走的。

【此复若思,自于生死安乐匮乏,众苦逼恼,流转道理,身毛全无,若动若转,则于其它有情流转生死之时,乐乏苦逼,定无不忍。《入行论》云:「于诸有情先,如是思自利。梦中尚未梦,何能生利他。」】

这一点很重要!我们现在有一个很普遍而且非常严重的错误,认为怕生死流转是二乘行,大乘菩萨不怕生死,所以我们应该在生死当中流转,不需要希求解脱。实际上错了!真正的大慈悲是要救一切众生,因为感觉到世间没有真正的快乐,只有痛苦。这个感觉你要自己先亲身感受,假定自己在生死轮回当中,明明是众苦逼迫,生老病死,作不得主,而且永远流转,可是你根本不知道,没有感觉,还说要救人,那不是很荒唐吗?必须是自己感觉到非常痛苦,一想到生死流转的痛苦就汗毛直竖,无法忍受,一心一意只想跳出来,想到别人也是这样,要帮助别人跳出来,这是大慈大悲发起的根本。  

现在我们根本不晓得世间苦,还乐此不疲放不下,却借口说:「厌患生死苦是小乘行,你不要去学它。我是大乘行者,是为了救别人啊!」这简直是骗自己,可是我们普遍都犯这个毛病。所以自己必须对生死中的痛苦无法忍受,假定「身毛全无若动若转」,内心对轮回之苦没有感觉,却说我要救别人离苦,那不是开玩笑吗?所以必须修共中(就是专门对生死轮回之苦产生很深刻的感受)而策发菩提心。这一点我们要很明确地认识。 

发菩提心的根本是大慈大悲,慈是给与快乐、愿意帮忙别人,悲是拔除痛苦,希望帮别人解除痛苦,所以这里一定牵涉到一个根本问题──苦、乐。慈悲是大乘菩提心最主要的根本,这根本从哪里来?一定要先知道苦乐问题;生死轮回当中的真相终究是痛苦的,要对这个有正确的认识,自己才愿意从痛苦里跳出来,求真实的安乐之处。如果自己都感受不到,还说要帮别人脱离痛苦,岂不荒唐?所以一定是自己感受到生死轮回是极端痛苦的事情,进一步还愿意帮忙别人,因此才由中士进入上士。《入行论》说,我们假定对于生死轮回的痛苦感受不到,尚且不能自利,何况利他!也就是说,必须了解轮回生死的痛苦,自己决定要解决这个问题,这才是对自己有真实利益的。现在连这个都不知道,连作梦都没梦到,还说我要救别人,那不是很荒唐吗?

【故于下士之时,思惟自于诸恶趣中,受苦道理,及于中士之时,思惟善趣,无寂静乐,唯苦道理。次于亲属诸有情所,比度自心,而善修习,即是发生慈悲之因,菩提之心从此发生。故修共同中下心者,即是生起真菩提心所有方便,非是引导令趣余途。】

所以,我们必须要遵照着下士、中士的次第上来。在下士当中,了解造了恶业以后会在恶趣受种种痛苦的道理,了解了以后一定会想脱离这个痛苦,因此进一步找痛苦的原因是由造恶业而来,就不愿意、也不敢再造恶业,而要造善业,这就是下士的内涵。进一步想:虽然我造了善业,可以从极端痛苦的三恶道当中跳出来,人、天比之于三恶道是好,可是实际上还是在轮回当中,问题毕竟还没有解决,迟早还要掉下去。寂静就是息灭了烦恼,不会再造跟烦恼相应的流落生死之业。息灭了烦恼即使还有业,也不会感果,就可以得到寂静的快乐。也就是说,如果不能从生死轮回当中跳出来的话,就算生到善趣,还是在痛苦之中。透过这样的思惟,才真正感觉到只要在生死轮回当中,绝对是痛苦的,于是自己一心一意想跳出生死轮回。  

我们了解了三有的真相是绝对的痛苦,因此一心想跳出来,有了这样的心情,进一步推己及人,比度自心:我自己要跳出来,当然也愿意帮助我周围最亲近的人,从父母开始,乃至一切人。慈悲是希望周围的人也同样得到快乐、解决痛苦。这个心有了以后,怎么样才能够真地帮助别人解决苦乐问题呢?这个我们凡夫是做不到的,只有究竟成佛。一心一意为了究竟解救一切众生,使他们脱离生死轮回,我只有成佛,发这个心就叫菩提心。  

透过前面这样的依次第一步一步推进,了解下、中士道是上士必须共同经过的,是生起菩提心必要的条件,我们称它为方便;因此并不是要我们停在前面的共中或共下,只为了后世安乐或出离生死,而是为了发真实菩提心,所以必须经过这样的方便及次第。

【如是又于彼二时中,思惟皈依及业果等,多门励力,集福净罪,如其所应,即菩提心之前行,修治相续之方便,七支行愿及皈依等。故应了知此等即是发心方便。】

下、中士是整个修行根本的必要条件,对于其中所讲的道理,如思惟皈依,为什么要皈依、皈依有什么好处、如何皈依等等,而正皈依是法,法主要的内容就是说明业果缘起的必然法则,对于这些道理都要好好去思惟。并要多方面努力去集福、净罪。无始以来由于对事实的真相不清楚,根据错误的认知造了种种的恶业,必须要把它净除,这称为净罪;罪净除之后走我们该走的路,这条路我们非常陌生,所以要在这方面多努力,这就是集福。  

就像小时候一天到晚都在玩,父母叫我们去读书,心里面实在不想读只想玩,但是为父母所逼,或者自己了解这样下去不好,必定有逼迫自己转弯走到正确方向的一种力量;进一步要去读书的时候,由于习惯使然,心里还是觉得读书实在很痛苦而喜欢玩。想做这种不相应事情的心,这是我们以前集聚的,要净除它,现在我们在生死轮回中要净的罪就是指这一点,也就是把跟法不相应的心除掉。去读书的时候,老师告诉我们怎么写字,看起来很轻松,自己拿起笔来写,就是不成字,原因就是我们对该做的事情还不习惯,因此要不断地努力去做,这就是集聚资粮。  

净罪集资这两件事情并不是轻易就可以做到,也不是随便做一下就行,要从各方面去做,所以说「多门励力集福净罪」。配合前面修的根本去做,并不是想做什么就做什么,还是要依照《广论》这个诸佛的心要所引导我们的去做,这都是修菩提心之前必须的准备工作。治就是对治错误,修是修改,不断去集聚资粮,使得我们身心渐渐生起跟菩提心相应的效果,所以前面的皈依、七支行愿,这些都是发菩提心的前方便。

【此中下中法类,即是发无上菩提心支分之道理,尊重亦当善为晓喻,弟子于此应获定解。每次修时当念此义,修菩提心发生支分,极应爱重。】

下士、中士都是发无上菩提心的支分,是前面必须要的次第、步骤,对这一点做老师的人也应该非常善巧地说明,让弟子对于这件事情能获得定解。「定解」并不是看书看懂了,或听了以后听懂了,这只是依稀彷佛有了一个新的概念而已。比如藏系的辩经,因为要经过非常严密的思辨,才能把正确的理论理清楚,不让它有杂染的成分在内,把正确的知见建立起来。理路经过思辨清楚以后,还要照着一定的次第不断地深入去思惟观察。这样很认真去思惟,才能够对《广论》告诉我们的这些道理产生决定的认识而不会变动。平常我们听见一个人说这样好,就被人家讲的话左右掉了,这个不是定解。定解是对这件事情有了决定的认识以后,不管人家怎么说,我决不动摇,这样才是真正的定解,这对修行是非常重要的。  

总而言之,就是对于道的总建立--为什么整体这样建立,这个整体建立的必然关系,应配合的各种条件,如何依次第一步一步增上而达到最完整的内涵,这些应该作为我们生命中最重要的中心,在内心当中真正最好乐的方向。身心当中生起这种念力,才会推动我们尽心尽力朝这个方向去走。我们也可以检查一下,平常我们内心中最欢喜的无非是吃喝玩乐,当你内心有了这种定解的力量,就会推动你一心一意朝这个方向走。一方面决不被其它错误的概念或任何的隐忧引动而走偏;一方面还要产生一种强大的推动力量,使自己步步深入。如果只是不被别人引走,而没有一个力量推动你深入的话,还是无法策励自己向上的。

【若不尔者,则此诸道与上士道别别无关。乃至未至实上士道,于菩提心未得定解,而成此心发生障碍,或于此间失大利义,故于此事应殷重修。】

假定不了解前面这个道理,不能遵照着去做的话,那么就会产生一种错误,以为上中下是各别各别的,没什么关系,乃至于对发菩提心还没有正确的认识、生起定解之前,由于不认识前面这个道理而误解了,结果明明中下是发菩提心必须的条件,却反而变成自己发心的障碍。  

我举一个例子,大家会更容易了解。譬如现在是末法了,虽然法的形相还在,《藏经》也很多,可是却不知道《藏经》里到底说些什么。翻开来看,文字一个个都认识,可是文字所指的义理不懂。有的人还「依文解义」,依自己的想法去解释经文的道理,结果产生的错误越来越大,使得这个正确的方法渐渐地隐没,所以叫做末法。这是末法时期普遍的现象。  

下士纯粹是一个方便;佛法真正告诉我们的是要解脱生死轮回,这又分两部分:一个是只求自利,即所谓的中士,一个是还要帮助别人,即上士。中士主要的是一心一意很强盛地要解决自己的问题,上士是要帮助一切人解决问题,以一般凡夫的概念来看,这是两件事情,一个是完全为自己,一个是舍己为人。如果根据《菩提道次第广论》,依照着次第一步一步提升,就会很清楚地了解上士必须透过中士,也就是说上士也必须修跟中士共同的法,所以叫共中。了解世间轮回的痛苦,决心跳出来,从这样的认知当中,进一步去推己及人,那时才谈得到帮助别人,所以共中是发菩提心必要的条件;绝对不是依文解义,误认为中士只是管自己的,而我是要救别人的。现在世间有很多人,因为对菩提道整个的内涵、道谛为什么必须这样建立根本不清楚,就说:「中士只求自利、只管自己,我是学菩萨、学佛,发菩提心要救别人的,这两个恰恰相反,所以我不应该学它。」这是现在普遍存在的一种误解。不信佛、排斥佛法的人先不谈,很多佛弟子也都有这种误解。  

当初我刚学佛的时候也听见这种说法,大家都说:「中国是大乘佛法之地,南传都是小乘,小乘不对,我们要去救别人!」以为中士那部分都不要了。如果误解了这一点,以为共中、共下跟上士道是别别无关的,结果没有共中、共下的基础,我们也发不起菩提心,而且反而变成发菩提心的障碍。本来是唯一的透过它来帮我们发菩提心的方法,结果误解了,反而变成障碍,那救我们的办法就没有啦!佛法整个也就毁掉了。了解了这一点,才知道在这里所说的道的总建立,对我们正确的认知上是何等的重要。  

「或于此间失大利义」,大有两种,一种是相对的大,对比出来的,比如我手上这个闹钟跟挂在墙上的钟相比,是挂在墙上的大,这是对比出来的。另一种是绝对的,没有东西能够超越它,是究竟的。这里所说的大利义,是指后者,是绝对的。假定不了解这个道理的话,应该得到的这个最究竟的好处会被障碍掉,我们就得不到。所以关于这个道理,不但应该认识而且应该很殷重恳切地修,心心念念在这上头,把它看成最重要的。

【如是修习中下之道及善修习,如上士时所说道已,于相续中,随力令生真菩提心。次为此心极坚固故,应以不共皈依为先而受愿轨,由愿仪轨正受持已,于诸学处应励力学。次应多修欲学之心,谓欲学习六度四摄菩萨行等。若由至心起欲学已,定受行心清净律仪。次应舍命莫令根本罪犯染着,余中下缠及诸恶作,亦应励力莫令有染,设若有犯,亦应由于如所宣说,出犯门中,善为净治。次应总学六到彼岸,特为令心于善所缘,堪能随欲而安住故,应善学习止体静虑。《道炬论》说,为发通故,修奢摩他者,仅是一例,觉口窝 于余处亦说为发毗钵舍那,故为生观亦应修止。】

了解了这个道理,知道要发菩提心必须先修前面中、下士的共道,照着次第修了以后,「随力」是随自己的力量尽心去做,让内心发起真实菩提心。  

菩提心不是发了就算了,还要使它产生强有力的力量,使这个心非常坚固。因为菩提心是整个大乘的根本,也可以说是整个佛道的根本,像种子一样,别的可以马虎,这个必定要非常坚固。发了菩提心以后,要受发菩提心的愿心仪轨。比如皈依、受戒都有仪轨,现在这里是指发愿菩提心的仪轨。所有这些都是以皈依为基础,不过此处这个皈依叫做不共皈依。皈依有下、中、上三种,下士皈依是了解世间一切的事物,皆有其因果关系的必然性,而真正对这个内涵彻底圆满究竟知道、做到的只有佛陀,所以皈依佛、佛指出来的法以及依法修行的僧,照着法去做,就能够真正造善业得善果,这样才可以改善我们生活在世间的质量,这样的皈依是下士的皈依。进一步要跳出生死轮回,这是中士的皈依。不仅仅为自己出离,还要帮助一切众生解决这个问题,这一种皈依的内涵跟下士、中士不一样,所以叫不共皈依。以这样的不共皈依,发愿为利一切众生求无上菩提,这个叫愿菩提心。  

受了愿心仪轨,发了愿以后,应该随分随力照着愿心学处去学。就像皈依学处是皈依以后应该照着去做的,否则的话这皈依是没有内涵的。皈依之中正皈依的是法,也就是说以前不知道佛法,所做的都是随顺着世间,正式皈依三宝了以后,一定要改变我们原来的方法,照佛告诉我们该走的方向去做,这叫做学处。学处又分成几个等级,现在这地方的学处是指大乘愿菩提心的学处而言。  

努力学愿心学处以后,虽然已经发了菩提心,还要行菩萨道,这样才能成佛,单单发心是不够的。所以要不断地策励自己,至心愿意去学菩萨学处。菩萨学的学处就是六度四摄,六度是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六度主要是为了调伏自己,真正利他是四摄:布施、爱语、利行、同事。由六度而完全把自己调好,调好了进一步去利益别人是四摄,这才是菩萨应该行的。当心里生起了这种要学的决心,这个时候才进一步受菩萨戒。之前受的叫愿菩提心,就是发愿一定要学菩萨,但行为不一定马上能相应,所以不能一开头就受菩萨戒,应该先受愿菩提心,在内心当中种下菩萨的种子。那时候因为你没受戒,所以万一做不到,不会犯戒。我们受了愿菩提心以后,经过前面这样的次第去努力,当内心当中有更强盛的认识跟力量之时,再去受菩萨戒。愿只是内心这样去想;行是要站起来去做,这两个不一样,必须要照着次第修的。  

对我们汉地来说,大家很轻易就去受菩萨戒,实际上菩萨戒的内涵很多都不清楚。我当初也是一样,觉得菩萨好了不起,所以我要受戒;到底菩萨学习什么、什么叫菩萨,我一窍不通,现在太多的人都是犯这个错误。不过尽管如此,我们对别人还是赞叹、随喜,因为还是有些人可能是了解的,就算不了解,在末法的时候种一个善根种子也好啊!所以对别人要用这种心情去想。而我们有机会了解了以后,要努力想办法把这个误解改正过来,这对我们是很重要的。千万不要任意批评别人,这不是别人的过失,是我们自己恶业所感的,批评别人,于己、于人都没有好处。自己改善了以后,把经验告诉别人,那自己、别人都真实得到利益,这是我们应该了解的。  

受戒有绝大的功德,可是犯戒也是有很大的过患的。所以受了戒以后决定要持守,乃至于把命舍掉,也一定要把戒保护好,特别是根本罪绝对不可以犯,一犯就完了。在菩萨戒当中分成几种,有一种叫根本堕,就像一棵树,伤害了树根,那棵树就死掉了,这种罪是绝对不可以犯的;还有一种叫「余中下缠及诸恶作」,就是比较小的损害。现在这里告诉我们,根本罪绝对不可以犯,因为我们的生命本来是无始无终的,如果我今天为了守好戒,即便是损失了生命,因为把戒持好了,下生来一定会更好。本来在生死轮回当中,这个身体是一无是处,终将弃舍,我现在守了戒步步增上,那不正是我们要的吗!如果贪着眼前的身体而犯戒,将来一定堕落。假定犯了戒以后,这个身体永远不坏,这也不错呀!但实际上这个身体一定会坏,而你破了戒,死后一定堕落。如果堕落的话,不要说救不了别人,佛菩萨要救我们还救不起来!所以了解了这个道理以后,绝对不要犯。这不是空话哦!理论上面了解了以后,会觉得一心要去做,决不愿意犯,可是每个人都有自己很强盛的习气,因此要能做到,一定要照着次第一步一步地走,浅的有把握做到了,再做深的。总是在每一个层次当中有了一点基础以后,又有一个强大的力量推动自己一步一步深入,这个是很重要的原则。  

根本罪固然不可以犯,其它次要的也要努力,千万不要沾上。一方面沾上了总归不好,还有另外一点,我们总以为好像小罪无关紧要,可是如果说小罪不防范的话,大的就容易出毛病。举一个简单的比喻,不必讲菩萨戒,就以普通在家居士的五戒来说,那是下士最起码的根本,其中有不杀这一条,杀人也是杀,杀一只小虫也是杀;发了很大的瞋心,专门去谋杀也是杀,无心而把人家弄死了也是杀,这些罪是不一样的。如果说内心当中有意要杀这个人,然后真地把他杀死了,这个是犯了根本罪。若是无心地走过去,一脚就把蚂蚁踩死了,这个原则上不算犯戒。可是如果你事先看见了,觉得这个蚂蚁很讨厌,把它捏死了,这个也是犯杀,但是比较轻,并不是犯根本罪。现在想想看,一般普通人会不会犯根本罪啊?根本罪是很重,但是不容易犯。不要说我们佛弟子,就是一般的人,纵然起瞋心不高兴的时候,会不会真的拿刀去杀人?很少吧!所以根本罪的确是很重,但是不太容易犯。我们往往觉得根本罪当然要去防,次要的罪就不去防,其实根本罪你不用太努力防,也不太会犯;反而是次要的罪你不努力防的话,它一天到晚犯,犯到后来会把根本戒体也失掉的。譬如一棵树,你一下把它的根破坏掉,它固然会死;如果你今天剥掉一点皮,明天砍一下树干,天天去弄它,弄久了,这棵树也会死,我们必定要懂得这个道理。  

如果我们了解了受戒的殊胜利益,以及犯戒真正的严重性的话,当然对于根本罪固然不可以犯,其它的小罪也要努力地防。以我们这么重的习气,拚命努力地防还勉强可以持守,假使不去管它的话,那一定犯,犯了以后,就要堕落了,与其这样不如不受。所以戒经以及论上面都告诉我们,学戒要从小地方去谨慎防范,慢慢地就会产生比较好的效果。这一点,我但愿在座的诸位好好去思惟一下,对自己平常很容易轻忽的,觉得无关紧要的地方,应该有所警觉。所以真正持戒持得好的人,一定是轻重等持;我们现在即使做不到,至少内心当中应该有惭愧心,不要原谅自己。现在虽然条件不够,要策励自己不断地努力,这样渐渐地就会做得越来越好。  

前面是告诉我们根本罪不可以犯,乃至于其它次要的也不要犯。万一犯了怎么办?实际上对初修行的人来说,很难不犯,因为无始以来的习气太强盛了,所以万一犯了,千万不要说犯了就犯了,要马上去忏悔。忏悔有它一定的方法,要照着正确的方法不断地去对治,使自己所犯的错误彻底净化,这样才能够渐次提升。其实我们学任何一件事都是这样,自己能够勤勤恳恳好好去做的话,效果自然会产生;刚开始你做不到,继续不断努力的话,以前的毛病慢慢就改掉了;该学的渐渐地也学会了。  

整个道次最后的目标就是要学大乘,前面说由愿心而行心,受了行心以后主要的要学六度,六度里边特别有一样非常重要的,就是学定,「令心于善所缘堪能随欲而安住」,这个就是定。平常我们的心是心猿意马,像猴子一样到处乱动。我们也未尝不希望去做好事,可是内心一天到晚变来变去,固然有境界现起的时候跟着境界转,就是没有境界现起,闭上眼睛坐在那里,因为无始来的习惯,它还是动个不停。不要说学无上菩提,就是眼前做一件小事情,如果心不能贯注的话也不行。学定能使我们的心听话,要它安住在善的所缘境上,它就能做到。所以说「应善学习止体静虑」,就是六度当中的第五度。本论是根据阿底峡尊者的《道炬论》,《道炬论》上面说学了定可以发神通,实际上发神通只是功效之一,真正重要的是,有了定才能够生慧。这个慧不是世间上说的脑筋聪明,学佛法虽然也需要伶俐的脑筋,但真正的智慧是对整个一切事实的真相彻底地看清楚,也就是缘起性空的道理,这不是那么容易懂的。  

我跟大家介绍过三法印,三法印的中心是诸法无我。一切法(就是所有的一切现象)都没有一个真实自性的「我」。并不是说没有这个五蕴和合缘起的我,这个缘起的行相是有的,但是就它真实的自性来说是没有的,对于这一点彻底了解才叫智慧。这个智慧又分闻、思、修:第一个是透过善知识的说明,听懂了;接着自己如理思惟,确定了解这个道理;再透过前面所说的戒定去修学,乃至亲自证得。的确在现证真实的智慧的时候,我们这个五蕴身心都不见了,那个时候才晓得原来我们眼前所感受到的这个东西是假的。这样的智慧,了知所有的万法没有真实自性(这个叫做性空),一切的事相都是透由缘起而呈现,这个智慧的特点就是这样。六度的前四度主要是积集福德资粮,有了福德资粮再去学定,才能够产生真实的智慧,有了真实的智慧,才能够真正解决生死轮回。这必须从前面的下士一步一步深入。

【次为断执二我缚故,以见决定无我空义。次应将护无谬修法,成办慧体毗钵舍那。】

最后应该断除人、法这二种我执,这是生死轮回的根本,我们普通的凡夫都被这个东西绑得死死的。要解决这个问题分两部分,首先要有正确的知见,也就是对无我性空的道理要有正确的认识。这要透过依止善知识,听闻正法,善知识告诉我们最中心的问题就是这个,世间所有一切现象的本质就是二无我,可是我们觉得世间的一切法都有一个真实的自性,这个叫「我」。并不是没有这些法,而是它有的方式是幻有、缘起有,在本论后面最重要的毗钵舍那,就是专门介绍这个,这不是三言两句说得清楚的。所以空就是缘起无自性的意义,透过闻思,理论上面了解了,得到了正确的知见,这还只是比量。进一步透过了闻思所得的正见去修,必须是正确无谬的修法,这一点非常重要,现在有太多人虽然努力去修,但是得不到正确的方法,这个没有用。所以要透过正确的修法,才能够真实地成办、证得真正的智慧的根本,也就是毗钵舍那。

【如《道炬释》说,除修止观,学习律仪学处以下,是为戒学;奢摩他者,是三摩地,或为心学;毗钵舍那,是为慧学。复次奢摩他下是方便分,福德资粮,依世俗谛所有之道,广大道次,发起三种殊胜慧者,是般若分,智慧资粮,依胜义谛甚深道次。应于此等次第决定、数量决定、智慧方便,仅以一分不成菩提,发大定解。】

这里总结上面的次第:如同《道炬释》所说,除了最后的止跟观,前面从皈依一直到学习律仪学处之前都是属于戒学的范围;奢摩他就是定,又叫心学;毗婆舍那是慧,整个的道次都包括在三学里头。此外,这个内涵我们又可以分为福德以及智慧两种资粮:定学以下的这些都是方便分,是福德资粮,这是属于世俗谛方面的道次第;修习闻、思、修三种殊胜的智慧,这个是般若分,属于智慧资粮,这个是依胜义谛(或者称为第一义谛)的甚深道次;这两样东西是相辅相成互相增上的。  

上面这个层层深进必然的次第,是绝对不能紊乱的,此外,它的数量也同样有确定的内涵。平常我们往往容易误解,总以为佛法专门是重视空性的,这个地方特别告诉我们,属于性空的部分要以智慧去观照,其它的福德是方便分。如果智慧跟方便两种资粮不能互相配合、相辅相成,而只有其中的一部分的话,是不可能真正成就无上菩提的。关于这个道理应该要发大定解,这个「大」也是绝对的,绝对不能动摇、绝对不能欠缺。有了这个正确的见解,才会策励自己照着正确的认识去走。  

大家都可以体验到,平常我们对于没有经验过的事情,听人家讲时心里觉得我一定要这样做,真正去做遇到困难的时候,对于所听见的道理往往不能坚持;这是因为对于所学的道理没有产生殊胜的定解,心里有自己的很多主见、习性,乃至于跟着外面的环境跑掉了。如果这样,要学佛法是不可能的。所以在学习的时候,对自己平常的知见、习惯要去衡量,这样才会对大师特别教诫我们的道理有正确的把握。否则尽管它极端重要,大师也强调,我也一再策励大家,但是真正对境的时候,即使脑筋当中能记起来,真正做的时候还是被习气所转。而道本身真正主要的就是要克服、净化自己的习气,这点大家要清楚。

【由如是理,欲过诸佛功德大海,佛子鹅王是由双展,广大方便,圆满无缺,世俗谛翅,善达二种,无我真实胜义谛翅,乃能超过。非是仅取道中一分,如折翅鸟所能飞越。】

首先从正面来说,由上面这个道理,我们要想从凡夫的此岸达到彼岸去,或者说超越生死轮回的苦海,就要学佛的种种功德,当功德圆满的时候,就到了佛地啦!所以说「欲过诸佛功德大海」,也就是以佛的功德来超越生死轮回的苦海。所以你可以从佛方面来说,他是圆满的功德海;从我们眼前的障碍来说,那就是生死的烦恼海。要想超越这个海的人同时要学世俗方便分以及胜义智慧分这两样。这样的人称为菩萨或者佛子。鹅王是一个比喻,有的时候指佛,有时是称菩萨,这里指菩萨。佛经里面有一个故事叫作「鹅王择乳」,把水跟奶混合在一起的话,我们根本分不清楚,但是鹅王来饮时,牠可以把水里的奶吃掉,水还留在那里,这是我们办不到的。  

这个比喻告诉我们,实际上胜义谛离不开世俗谛,我们凡夫在这个上面根本混淆不清,只有菩萨有能力决择这个是非,把不对的部分删除,把正确的部分善巧地运用,这才真正能称为佛子。所以学佛的菩萨要超越生死大海,就像鹅王振翅而飞需要两只翅膀,一只是世俗谛的翅膀,方便分要圆满无缺,一只是胜义谛的翅膀,甚深义要究竟圆满。从反面来说,不可能只取其中的一部分,就像鸟如果只有一只翅膀,那怎么飞得过去呢?这是同一个道理。

【如《入中论》云:「真俗白广翅圆满,鹅王列众生鹅前,承善风力而超过,诸佛德海第一岸。」】

这个颂是在《入中论》当中的。「鹅王」以广义的来说是指菩萨,这个颂里是特别指六地菩萨。六地菩萨对真俗二谛的两种资粮,都能够积得又深广、又清净,「广」就是广大,「白」就是清净无垢,达到圆满的程度,所以他能够在我们这些轮回生死的众生鹅当中引导我们。「承善风力而超过」,要飞过去不但要有两只翅膀,而且要有很好的善风。这个善风力是指他发的愿心,以及成就的行心的功德;发了愿以后还要受菩萨戒,受了菩萨戒以后,行菩萨道,到六地的时间要一个半阿僧祇劫以上,这样大的功德就是六地菩萨的善风力,凭此才能够超越(才能够达到)诸佛的彼岸。所以这里是特别告诉我们,真俗二谛互相辅助才能辗转增上,分开了以后不可能有所成就。

【如是以诸共道净相续已,决定应须趣入密咒。以若入密速能圆满二资粮故。设若过此非所能堪,或由种性功能羸劣,不乐趣者,则应唯将此道次第,渐次增广。】

这一点就是宗大师对我们的最殊胜的加持,也是宗大师最不共的功德。密法是整个佛法当中最深的精要,因为普通一般人条件都不够,所以根本不可能传出来,传出来大家又误解。现在我们也看见许多人对密法有很严重的误解,有很多人条件不够学密却去灌顶,觉得灌了顶好像就差不多成了佛。而这最多只是对于佛法的了解不够,现在有很多外道也假借密法,这很容易使人家对于我们世尊最究竟圆满的教法产生很大的误解。  

所以此处宗大师把这个理路理得非常清楚,让我们了解了以后,照着次第步步深入。真正学密要达到什么条件呢?前面的下士、中士固然是共道,显教部分对密教来说也是共道;也就是说如果要学密的话,必须对大乘当中的发菩提心,以及行菩萨道这两点正确无误地认识,而且要修行有得,能确实以三士道清净自己的相续,具备这个条件才可以趣入密咒乘。像我们就算把《广论》花上十年功夫,理论上面了解了,还是不能学密。不过有一个好处,真正了解了以后,至少晓得现在只是理论的认识,不会生增上慢以为自己可以学密了;至于假借密法骗人的外道,我们很容易就清清楚楚地了解那根本都是骗人。对我们而言,正确的了解能策励大家步步深入。  

为什么一定要学密呢?有一个原因:真正要修学佛法,最主要的就是要圆满福德智慧两种资粮,入密可以以最快速的方式圆满这两种资粮,这是密最殊胜之处。密的内涵非常深广,在本论并没有讲,所以大师另外写了一本《密宗道次第广论》。将来如果条件够,但愿我们也有机会去学。假定超过显教的范围(道前基础、下士、中士、上士),学习能力不够了,或者种性功能羸劣(就是自己的习性太差),对于密教没有兴趣,那也没关系,就不妨把本论的内涵,照着次第步步加深、加广。如果要学密的话,下面就把学密的次第跟内容也简单扼要的介绍出来。

【若入密咒者,则依知识法胜出前者,依咒所说应当随行,以总一切乘,特密咒中,珍重宣说故。次以根源清净续部,所出灌顶成熟身心。尔时所得一切三昧耶及律仪,应宁舍命如理护持。特若受其根本罪染,虽可重受,然相续已坏,功德难生,故应励力,莫令根本罪犯染着。】

拿前面的共道净化了自己的身心相续以后,如果决定要学密,这时依善知识更是极其重要。本论之所以在进入修习三士道之前有个道前基础,就是因为你必定要有这个前面的准备工作,否则根本连下士都进不来。同样地,当下中上三士都已经学好,净化相续了,真正要进入密乘的时候,前行当中最最重要的就是依善知识,密教依善知识的条件要求得远比显教来得高。所以声闻乘、缘觉乘、菩萨乘、乃至密乘等一切乘,特别是密乘当中,依善知识非常重要,所以珍重宣说。  

这里有很多基本的原因,显教另外一个名词叫因位乘,这是因为显教说种因,密教叫果位乘,因为学密法可以马上感果。因位是从种种子、集资粮慢慢来;当修习的弟子们已具足了结果的条件,也就是说不但真正的种子(指菩提心)已经种下,而且福德以及智慧两种资粮已经集得够到可以结果,在这种情况之下,感得的师长一定是果位的果人,也就是佛;当然这个是密教的佛,跟显教的佛稍微有一点差别。既然是佛来摄受,我们依止时能够差上一点点吗?这是我们必须要了解的特点,差一点点绝对无法成就,所以我们现在从下面的次第一步一步练习这个。  

亲近了善知识以后,要以根源清净续部所出灌顶成熟身心,这是真正成就的根本。密教中灌顶是非常重要的,就是把成佛的种子,透过师长的加持跟仪轨灌注到你身心当中。灌顶时一定要受三昧耶,就是密宗的戒,它比之于显教的戒更难、更严密。受菩萨戒以后,宁愿舍命不可以犯戒,受密宗戒更是要求得严格,所以一定要如理去护持。万一犯了虽然还可以重受,可是你这个相续(身心)已经坏掉了,换句话说,一旦破了戒,你前面积的很多包括灌顶的功德,整个就毁掉了。尽管可以重受,但是功德很难生起。这里所指的功德是指感果,你学这个法本身是可以成佛的,这一点我们要了解噢!现在很多人学了密法以后,念个咒很有感应,就说密法好,那实在是不了解密法,学了这个法是应该证果位的,所以特别告诉我们千千万万不要犯根本罪。

【又应励防诸支罪染,设受染者,亦应悔除,防止令净,以三昧耶及诸律仪,是道本故。】

除了这根本罪染以外,其它次要的,同样要努力防护,若有一点染着,要立刻忏悔,千万不要让它染污,因为三昧耶以及其它种种的戒是道的根本。《阿底峡尊者传》中告诉我们,阿底峡尊者受了比丘戒以后就不犯,这对我们来说是无法想像的。他受了菩萨戒偶然还有犯,受了密宗戒以后他经常犯,这是真正的大菩萨、佛陀示现出来的。我们凡夫往往觉得比丘戒最难守,菩萨戒好像容易点,密宗戒好像不会犯,那是根本不了解密宗戒的内涵。密宗戒根本的戒一共只有十四条,从文字上面去看好像很简单,这是因为根本不知道内涵的缘故。

【次于续部,若是下部有相瑜伽,若是上部生次瑜伽,随其一种善导修学。此坚固已,若是下部无相瑜伽,或是上部满次瑜伽,随于其一应善修学。】

受了灌顶,能够把戒持好了,下面正式进入密教,续部就是密教部分。密教有四部──事部、行部、瑜伽部、无上瑜伽部。前面事、行、瑜伽部称为下部,有相、无相瑜伽是下部所修的,最上面的无上瑜伽当中分成生起次第跟圆满次第。学密的话,如果是下三部,先是有相瑜伽;如果无上瑜伽则先学生起次第。修得坚固了以后,进一步,也是最后的道次,如果是下三部的,修无相瑜伽;如果是修无上瑜伽的就修圆满次第。这两种当中随便修一个,如果修成就了,所成就的是佛果。这也就是密教真正最殊胜的地方,显教需要以阿僧祇劫计,密教的确能够一生成就。不过这一生成就,不是我们现在这样一动都没有动所能够成就的;要对《菩提道次第广论》前面的道前基础、下士、中士、上士,不但理论能够认识,而且要发决定解,按照着定解如理去修持,如法地以戒定慧清净自己的相续,有了这个条件才可以作为学密的基础,那个时候一生就可以圆成佛道。而前面显教的基础要花相当长的时候,通常我们说多生乃至于多劫,这一点我们要清楚。

【《道炬论》说,如是建立道之正体,故道次第亦如是导,大觉口窝  师,于余论中亦尝宣说。】

阿底峡尊者造的《道炬论》上,就是这样建立整个道的最主要的正体。《菩提道次第论》就是依照着《道炬论》为蓝本,所以这里也是照着这样圆满无缺的次第步步引导。关于这个内涵,大觉口窝  师(就是阿底峡尊者)在其它的很多论典当中亦常说明。

【《摄修大乘道方便论》云:「欲得不思议,胜无上菩提,赖修菩提故,乐修为心要。已得极难得,圆满暇满身,后极难获故,勤修令不空。」又云:「如犯从牢狱,若有能逃时,与余事非等,速从彼处逃。此大生死海,若有能度时,与余事非等,应当出有宅。」】

下面是引证祖师的论,我们要想得到不可思议最殊胜的无上菩提,必须如法去修菩提道,内心当中一心一意好乐修佛菩萨所引导我们的精要。特别是现在得到了难得的暇满人身,怎么可以马马虎虎随便浪费掉呢?如果对暇满难得的体会真实建立起来的话,其它的事情都不愿意做了。又说:就像囚犯被关在监牢里,总希望快逃出来,当有机会能逃出来之时,却不逃还要忙别的,那是不可能的。同样地,现在我们在生死大海当中,有机会超越的时候,居然还要忙无关紧要的小事情,那怎么可以!我们现在得到了暇满人身,最重要的应该是逃出这个三有轮回的火宅。火宅是《法华经》上的比喻,三有像着了火的房子一样。那为什么我们却好像安然无事呢?因为我们无知的恶业所感,不了解事实的真相,才会犯这种毛病。

【又云:「皈依增上戒,及住愿根本,应受菩萨律,渐随力如理,修行六度等,菩萨一切行。」又云:「方便慧心要,修止观瑜伽。」】

我们皈依了以后学增上戒。通常我们说增上戒学、增上定学、增上慧学,也就是这个戒定慧不是共世间的,而是为了求无上菩提的。以戒为根本,再下面要发愿菩提心;受了愿心以后,受菩萨戒,菩萨戒就是菩萨律仪;然后随自己的力量如理地修六度行,实际上不单单指这六度,而是广行一切菩萨行。而我们真正要学的是这两样东西──一个是广大的世俗谛,福德资粮,方便分;一个是胜义谛智慧资粮。而且要得到真实不虚的止观双运,才能够真正破人、法二种我执。

【《定资粮品》亦云:「先固悲力生,正等菩提心,不着有报乐,背弃诸摄持。圆满信等财,敬师等于佛,具师教律仪,善勤于修习。瓶密诸灌顶,由尊重恩得,行者身语心,清净成就器。由圆满定支,所生资粮故,速当得成就,是住密咒规。」】

最后引〈定资粮品〉。佛道最重要的根本是菩提心,菩提心从悲心而生,所以要先坚固悲心,然后再发菩提心。发了菩提心以后要有智慧,不贪着轮回生死当中三有的果报。对于眼前所有的东西,我们是贪着难舍的,真正有了智慧以后,会觉得弃舍都来不及。「信等财」指信、戒、闻、惭、愧、舍、慧等七圣财,这是圣人所学的圣法,这才是我们真正要积聚的财,而不是世俗看得见的这种钱财,世俗的钱财都是把我们死死地绑在生死轮回当中的。  

下面说「敬师等于佛」,具足这个条件之后,真正重要的就是要好好地学,无论显教或密教都是以善知识为第一,要把老师看成佛,依照师长所传授的教诫好好地修习,清净自己的相续,渐渐地显教的基础具足了,再学密法,最后进入前面所说的止观或者生起次第、圆满次第。显教的这些资粮圆满以后才可以学密。  

以上就是叙述为什么要这样引导的原因,并把修道的次第一步一步层层相扣的道理作了详细的说明,必须由下面一步,再跨到上面一步,这就是正明因相。

【第二所为义者。若中下士诸法品类,悉是上士前加行者,作为上士道次足矣,何须别立共中下士道次名耶?别分三士而引导者,有二大义:一为摧伏增上我慢,谓尚未起共同中下士夫之心,即便自许我是大士。】

第二说明为什么要这样安立,如前面所说的,所谓下士、中士无非都是为了引导到上士而作的准备,是上士的前行,既然如此,只要把共下和共中的法类纳入上士的道次第就可以了,何必再分别安立「共中」和「共下」这些名称呢?分别以三士来引导佛弟子有两个非常重要的目的。第一个是整个道次第虽然是引向上士,但假定不把次第很清楚地分上、中、下几个等级,就会有一种可能──有很多人条件不够,内涵也不懂,生起增上慢。人因为有这个「我」就有慢,总觉得我是最了不起的,连下士、中士都做不到,就以为自己是上士了。这样对我们会有很大的伤害。现在安立了三士这样的次第、内涵,我们依此去衡量就会知道,原来自己连下士都还不是,这种增上慢就可以摧伏。这是第一个非常重要的目的。

【二为广益上中下心,广饶益之理者,谓上二士夫,亦须希求得增上生及其解脱。故于所导上中二类补特伽罗,教令修习此二意乐,无有过失,起功能故。若是下品补特伽罗,虽令修上,既不能发上品意乐,又弃下品俱无成故。】

第二个目的是分成上中下士,可以使这个菩提道次第的涵盖面更广,能广泛地利益所有上、中、下各种条件的人;因为上士跟中士也需要增上生及解脱。譬如读小学、中学、大学,读小学有两类,有一类是为读小学而读小学,有一类是为读大学而读小学,读的内容一样,可是心情有别。这说明分成这样的次第,对两类条件的人都有利益,因为要学上士的人对下士的法一样要学,所以这样层层修学并没有过失。不但没有过失,而且可以避免增上慢,因为他本来就要学,如果不如此安立的话,他可能反而会产生增上慢,所以对上品的人来说没有影响。  

更进一步,万一这个人的条件不够,你一开始就告诉他只有一个上士道,他一看自己的条件不够,就不学了。就像我们如果不办小学只办大学,不想读大学的人,就只好不读了!对大部分的人来说,不具足这个条件;反之,正因为他可以在下士慢慢地学习、增上,条件够了就有机会渐渐地深入。所以安立三士道,能使佛的教法加持到更多的众生,使众生受益的层面扩大。这个就是分三士引导的目的。

【复次为具上善根者,开示共道,令其修习,此诸功德,或先已生,若先未生,速当生起。若生下下,可导上上,故于自道非为迂缓。须以次第引导心者,《陀罗尼自在王请问经》中,以黠慧宝师渐磨摩尼法喻合说,恐文太繁,故不多录。】

再说对上根利器的人,如果这共道的功德他以前已经生起的话,现在一修就起来了;如果还未生起,由于修习共下、共中的法,也很快就能生起。真正重要的是从下面的基础做起,有了下面的基础之后才能引导向上。所以对自己该走的路,也没有因为从下面走起而变远了,这一点是我们要了解的。《陀罗尼自在王请问经》这一段,就像前面破除邪执中所说的「数数水洗、数数火烧」的道理一样。

【龙猛依怙亦云:「先增上生法,决定胜后起,以得增上生,渐得决定胜。」此说增上生道及决定胜道,次第引导。圣者无着亦云:「又诸菩萨为令渐次集善品故,于诸有情,先审观察。知劣慧者,为说浅法,随转粗近教授教诫。知中慧者,为说中法,随转处中教授教诫。知广慧者,为说深法,随转幽微教授教诫。是名菩萨于诸有情次第利行。」】

讲完了以后,再引两大传承的开派祖师龙树菩萨、无著菩萨这两位圣者的教诫。龙树菩萨说:我们必须要先得增上生,生生增上,得到暇满人身,渐次渐次地把福德、智能两种资粮增长,借着世俗谛增上,后面这个决定胜才能真正地生起,所以说「以得增上生,渐得决定胜」。也就是告诉我们引导的次第,必须是先增上生(统摄在下士),然后决定胜(从中士到上士)。  

无著菩萨说:诸菩萨要想引导众生修集善品,应该好好地观察众生的条件,是下劣的、中等的,还是广慧的。如果是下劣的就告诉他跟他相应的,最浅近的那一部分,要是中慧的就为他讲中等的一部分,是广慧能深广地学习的,才告诉他最幽微、最深奥的教授。这就是菩萨引导一般有情的次第,是我们该学的。这两段无非是证成《广论》三士道如次引导的原因。

【圣天亦于《摄行炬论》,成立先须修习到彼岸乘意乐,次趣密咒渐次道理。摄此义云:「诸初业有情,转趣于胜义,正等觉说此,方便如梯级。」《四百论》中,亦说道次极为决定:「先遮止非福,中间破除我,后断一切见,若知为善巧。」此说道有决定次第。敬母善巧阿阇黎亦云:「如净衣染色,先以施等语,善法动其心,次令修诸法。」月称大阿阇黎,亦引此教为所根据,成立道之次第决定。】

除了三士道以外,还有显密道次第。圣天菩萨是龙树菩萨的心子,在二胜六庄严当中,最主要的就是龙树、圣天两位大菩萨。他特别说先要把到彼岸乘(也称为波罗蜜乘,就是显教)修好,这是建立基础,然后渐次进入密乘。所以在三士道之后,加上密乘。他统摄这个内涵说:「为了引导我们刚刚开始学佛修行的人,慢慢地转化趣向于胜义,世尊告诉我们,这走上去的方便就像阶梯一样。」  

《四百论》也说道的次第是非常确定的:「先遮止非福(这是共下士的),中间破除我(这是共中士的),后断一切见(是上士的),如果这样,那就是正确善巧的引导方法。」敬母阿阇黎也说:「就像我们的衣服要染颜色一样,首先要把衣服洗干净,再染上颜色。修行的次第也是一样,先以施等善法慢慢地转动净化他的内心,然后渐次引导他步步深入。」  

月称阿阇黎也引用这些教授为根据而成立道次第。我们汉地认识月称阿阇黎的人不太多,实际上他是非常重要的祖师。在《宗大师传》里有一段文说,宗大师因为要学最究竟的空正见,而怎么学也学不到,所以他想到印度去学。而当时各宗各派对空性有不同的说法,他也不晓得哪一种见解才是究竟的。后来见到本尊,本尊告诉他:「如果到印度去,你将来会有成就,可是你的很多弟子都是加行位、资粮位的菩萨,西藏很冷,印度非常热,从很冷的地方到很热的地方,他们会受不了,会丧失生命,因此不如留在这里。你留在这里,虽然暂时不能通达空性,将来一定可以得到。」  

本尊还特别告诉他:「月称论师是上方世界的一位八地(不动地)菩萨,也是真正对真俗二谛达到圆满的圣者,为了摄受这里的众生,所以投生到这个世界来。关于龙树菩萨对于空正见的决择,有很多不同的传承,而以月称菩萨所引导的为最究竟。」所以现在藏地不管哪一派,都是持月称的见解。(佛所说真正的中心教授是空,这个空是空性而不是没有,我们千万不要误解。)关于空性的决择,由于大家都是依龙树菩萨、圣天菩萨,这没什么争论,但下面的弟子有各种不同的论点、说法,所以宗大师见到本尊的时候,本尊告诉他月称菩萨讲的才是最究竟的。

【现见于道引导次第,诸修行者,极应珍贵,故于此理,应当获得坚固定解。】

关于道总建立,大体上已作了文字上的简单说明,最后再作个简单的总结。前面已经说过,如果你的修行是碰到什么就去修的话,不但会出差错,而且「一生善行终成过失」,一番好心很认真去做,做到后来反而变成过失。应该对这条菩提道整个的次第,当中的每一部分有什么内涵、特征是什么、要达到什么样的量、为什么要安立这样的次第,都要把握清楚,得到定解。然后照着这个定解去做,既不可以增多,也不可以减少,那才会有所成就。  

整个菩提道的次第,这里叫做道总建立,我们对于这个道体的全部要有基本的概念。理论如果你们认真听,也许还可以记得一段时间,否则过两天就忘记了。怎么办呢?这条菩提道我们尽管没有走过,可是可以从平常生活中的很多事情去观察,对于你真正要追求的目标,去思惟为什么要追求这个、要如何步步深入去圆满它,对这些内涵如果事前没有正确认识的话,真正去做的时候一定会有障碍。我们常常说「总别」,总与别是分不开的,总就是整体的大目标,要达到这个大目标,必须依次第层层深入,这个次第跟大目标之间是紧紧相扣的,这观念非常重要。  

比如要举行一个法会,如果能够一开头就对法会的整体认识清楚,晓得怎么配合去做,当发生问题的时候,不但不会争论,而且会觉得本来就是这样。因为事先规划了,还没有实际上去实践,并不晓得会有什么问题,因此一旦发生问题,你心里就很清楚,你前面的准备是对的,就可以根据这个规划去步步解决,万一做不到,再回来检讨。假定事先没有这个概念,匆匆忙忙就去做,做的时候果然各方面不能配合,那会发生什么现象?我们可以用自己的经验好好去思惟观察,这个时候就会对于道总建立发决定解有很深刻的认识;认识了以后,照着这个方法不断地去思惟观察,把它建立起来。  

甲四当中先是道之根本──亲近善知识,之后进入修心。修心先于有暇身劝取心要;正式取心要分两部分:第一部分是道的总体建立,第二部分是根据总的去正取心要。这个总的跟下面的次第关系,就是整个道体最重要的部分。简单地说,道的总建立就是一个总纲,正取心要就是根据这个总纲再分出细目。譬如我们要建一栋大楼,首先请建筑师画设计图。我们去看这图的时候,翻开第一张,是一张透视图,你一看这张图,就可以把整栋大楼的全貌把握住;下面就是总平面图,各部分怎么配置,透过平面跟立体彼此间的对照,就能把整个大楼的内涵看清楚;然后下面一张一张,怎么从基础一层一层地到屋顶,每一层里边细部的配置等等都很清楚。  

或者用另外一个比喻,比如要从基隆到高雄,如果你路线很熟悉,那么你根本不用担心;如果你路线不熟悉,就要藉地图来引导。通常完整的地图会先有一张总地图,把整个台湾地图画出来,基隆是北端的一个圈圈。从基隆要到高雄去,依次第必须经过台北、桃园、新竹、苗栗、台中……一步一步下来。实际上基隆是圈圈吗?当然不是,但是你必须透过这个,才能把次第看得清楚。道的总建立也是一样,第一步应该依止老师,这是前面的准备;之后要学习下士,这是必经的过程,相当于地图上的一个圈圈;然后是中士。为什么要这样走,必须在这张总地图上面才看得清楚。正式要走的时候,你只看那圈圈会走吗?当然不会,所以还需要一张详细的地图,从基隆出发经过台北,那张详细地图把整个台北画得很清楚。因此在总表上面的圈圈就变成画得很仔细的一张可以指导进入细部的地图,你根据这张地图,按图索骥走下去就对了。  

通常我们把这个概念叫做「总别」,其实事无大小都不离总别。这句话老同学听了何止千百遍,始终都是在谈这个概念,问题是听过后是不是真正触动你的心,能够去应用,这是主要的关键。《广论》处处告诉我们,听的时候要听清楚,听后遇境如理观察思惟,才会对我们所学的内涵有进一步的认识。那个认识跟闻、思相应的,我们称之为比量。现在引导我们正确地解决无明愚痴的就是比量之智,这是我们修道必须了解的。总别之间的关系非常重要,科判次第实际上就等于刚才所说的总地图,用圈点表示彼此的关系与距离,以及经过时有可能遇到的叉路,所以它对我们非常重要。

 


{返回 菩提道次第广论浅释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菩提道次第广论浅释 下士道 念死无常
下一篇:菩提道次第广论浅释 道前基础 暇满
 菩提道次第广论浅释 中士道 十二缘起
 菩提道次第广论浅释 中士道 思惟集谛
 菩提道次第广论浅释 上士道 菩提心次第
 菩提道次第广论浅释 道前基础 归敬颂
 菩提道次第广论浅释 上士道 精进波罗蜜
 菩提道次第广论浅释 道前基础 听闻轨理
 菩提道次第广论浅释 道前基础 说法轨理
 菩提道次第广论浅释 下士道 深信业果
 菩提道次第广论浅释 下士道 皈依三宝
 菩提道次第广论浅释 前言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五戒[栏目:佛教词汇小百科]
 《法华经》的基本架构(释心皓)[栏目:天台宗文集]
 大手印浅释 第四讲 大手印之行 四、修习大手印的要点及有可能出现的几种歧路[栏目:元音老人]
 福德日记8月26日-善用对治法门(上)[栏目:福德日记]
 圣者言教 第四课(八)圆满清净正行离不开善巧[栏目:圣者言教]
 2011《佛子行三十七颂》讲记(二)[栏目:佛子行三十七颂讲记]
 慈航大师全集 菩提心影(二)人生篇 三一、因果的研究[栏目:慈航法师]
 如何才能培养自己的大悲心?[栏目:济群法师新浪微访谈问答]
 唐高僧传 10 兴福[栏目:唐高僧传·白话文]
 198.法云法秀禅师悟道因缘[栏目:480位禅宗大德悟道因缘]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