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菩提道次第广论浅释 中士道 思惟集谛
日常法师
{返回 菩提道次第广论浅释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7046


中士道 - 思惟集谛
p. 169 (-1)

※﹝第二、由集谛门思惟流转生死次第分三:①烦恼发生之理,②彼集业之理,③死殁及结生之理。今初﹞

要找苦谛的因,也就是集谛,也是照着世尊告诉我们的道理,如理去思惟生死当中流转的次第。这里分几部分来说明,首先讲烦恼;因为有烦恼就自然会造业;造了业一定会感果,所感的果就是在生死当中轮回,所以怎么从造了业以后到感果,分这三部分。然后感了果以后,再对境的时候又因烦恼而造业,辗转不已。现在一一来说明。

【成办生死之因,虽俱须惑业,然以烦恼而为上首。若无烦恼,虽有宿业超诸量数,然如种子,若无润泽及其土等,定不发芽。如是诸业缺俱有缘,亦定不能发苦芽故。】

业跟烦恼是我们感生死最重要的因,这两者之中,烦恼是最主要的。为什么说烦恼是主要,业是其次呢?这里举喻说明。「虽有宿业,超诸数量」,过去的业多得不得了,无量无边,就像各式各样的种子一样。种子要生长发芽必须要很多条件:首先一定要种在土里,然后还需要水和阳光,假定没有这些东西,单单有种子,它不会发芽;同样的道理,虽然有无量无边的业,但是要感果还要有「俱有缘」,没有俱有缘的话,一定不会感果的,就像种子不会发芽一样。俱有缘是什么?「俱有」是俱时而有的意思,比如种子要发芽,一定需要水、土、阳光,这些就是种子发芽的俱有缘。

如同种子发芽需要水、土、阳光一般,业感果也同样需要这样的一个条件,我们称它为「俱有缘」,也就是烦恼,任何一个业感果的时候,一定还要烦恼作它的「俱有缘」。反过来说,虽然有业,如果没有烦恼,那这个业不会感果,这是第一个。反之,如果有烦恼而没有业,那情况如何呢?

【又若有烦恼,纵无宿业,无间新集,取后有故。】

当然,如果没有业,只有烦恼,它不会感果;可是只要有烦恼,一定会造业,造了业以后烦恼又滋润它,就会相续后有,这个果就出现了。这两种情况比较,我们就了解:成办生死的因之中,最重要的是烦恼。如果不修学佛法则已,若要修学佛法,这一点对于我们极其重要!我们常常怕周围的人说自己的坏话,怕人家的眼光,我们很注意这个果,实际上这是自己的业。真正重要的是认识这个因,其中最主要的就是烦恼。这里大家特别注意,平常人家说你什么等等,并没有什么关系,这是已经感果的,或者说只要有这个业,迟早会感果的。我们现在真正要重视的是自己的烦恼!世间人总是在意别人对我如何如何,为什么我们在表面上这么执着呢?

我曾经听见一个小孩子说:「他们给我贴了个标签!」好像很讨厌别人这样看待自己。世间的人在无明之中就会在意这些,我们修学了佛法,如果还忙这个,那是很颠倒的事情。贴不贴标签是他的事情,我是来修学佛法的,必须认识自己的烦恼;而且现在一时对一个人印象的好、坏,到后来可能就改变了,改变的原因就看他接下来的行为,好简单的一件事情。与其管他贴你标签,两个人吵架,倒不如好好提升自己,这才是对我们真正重要的。但愿各位真正讨论的时候,理论认识了,要回过头来反省自己。如果你不断地改善的话,人家来骂你,没有什么关系,你成了佛再来救他呀!这才是佛弟子真正重要的东西。所以,关于业和烦恼,特别是讲烦恼那一部分,但愿各位同学好好认真地努力去思惟、决择。

【如是亦如《释量论》云:「超度诸有爱,非余业能引,灭尽俱有故。」又云:「若有爱,仍当出生故。」是故开示烦恼对治极为重要,此复赖于先知烦恼,故于烦恼,应当善巧。】

假定我们能够超越了三有当中的爱──就是烦恼,那么其它任何的业,就没办法使你在生死轮回当中感果,因为已经把让业感果的俱有缘息灭了。反过来,有烦恼一定会引生后有,不断轮回生死。所以认识烦恼,然后去对治它,这是极其重要的,我们真正的学习重心就在这里。要想对治烦恼必须先要知道它,对于烦恼要有很正确地认识,下面「烦恼发生之理」这一科是分四部分来说明。

※﹝此中分四:①正明烦恼,②如何生起之次第,③烦恼之因,④烦恼过患。今初﹞

【烦恼总相者,如《集论》云:「若有法生,即便生起极不静相,由彼生故令心相续,极不静起,是烦恼相。」谓若何生,令心相续,极不寂静。】

第一个我们先认识烦恼的行相,分总、别两种,先看总相。任何一个法──这里是指心法,如果当它生起会使得我们内心当中产生不寂静、不安静的相,而且这个不安静的心会继续地辗转增上,令内心非常不寂静,这个就是烦恼相。这文字很容易懂,你必须要亲自见到它,但最难见到的就是我们的内心,这要透过比较才会察觉。譬如我们说东西的好坏、长短,这都是比较出来的,任何东西都是这样,现在这个静相也要比较一下才知道。不过,如果稍微仔细地观察,我们都能体会得到,因为我们内心的状况虽然并没有在定力当中,也并不是粗猛得像地狱那样根本没有机会。人道就有这样的好处,内心会有很大的起伏,虽然没有得到真正的宁静,可是在这个起伏之间,如果认真去比较的话,就很容易看得出这个不寂静相来,这是我们眼前真正重要的。诸位千万不要只把它当作研讨的论题,研讨中有的时候会辩论,本来无所谓输赢,可是你会不愿意输,实际上这就是烦恼相。

关于这个,其实有很多譬喻常常给我很大的警惕,其中最警惕我的一个,是我们历史上面非常有名的帝王──商纣的事迹。《历史感应统纪》上面特别把《史记》对他的评语写出来,我也愿意提供你们参考,如果我们脑筋很聪明,何不看看自己有没有犯这个毛病。修学佛法,脑筋灵活是一个非常大的助缘,但是如果你有了这个本事,却犯像这样的死症的话,那你是自己害自己。

书上对商纣的评语有四句话:「资辨捷疾」,资质好、辨别的能力又快,比谁都灵;「材力过人」,才华超卓,而且力量过人。打起架来你打不过他,谈起话来也总归输给他,脑筋非常灵活,不用说当时他是个帝王,这种人以现在来说也是一等一的吧!下面还有两句话:「智足以拒谏」,他脑筋很聪明,你怎么劝,他总有道理排除,事情总归他对;最后,「言足以饰非」,他会用脑筋为自己找理由,一开起口来,你也绝对找不到他的错误。

现在我们也鼓励大家用辩论的方式学习,真正原意是要透过这样的辨别,使自己对事实的真相越来越明白。但在辩论的过程当中很容易生起这个自我保护的心──不管你怎么说,我就是要赢你!如果这样的话,那我们是错到底了!在这种情况之下宁愿不学,还不至于毁掉佛法。我学了几十年,觉得最辛苦的就是这个,但最受用的,也就是从中学会的一点点。重点是你必须在这个境界当中认识自己的内心,当人家辩不倒你,你觉得自己一定对的时候,心里的相状是得意洋洋,这个就是烦恼的不寂静相;你就是不肯输,被这个烦恼绑得死死的。通常在这种情况之下,人家都很讨厌你,自己也晓得,可是就是低不下心来,我们的死症就在这里。以上是总相,在这里先说一下,下面一步一步再细细讲的时候,要拿每一部分来观照自己。别相就是把烦恼分出几种不同的状态,简单地分有十类。

【各别相中有十烦恼:贪者,谓缘内外可意净境,随逐耽着,如油着布难以洗除,此亦耽恋自所缘境,与彼所缘难以分离。】

这十烦恼,我们汉地又把它分成见惑、思惑两类,这里不细说。现在个别讲贪、瞋、痴、慢、疑,以及身见、边见、邪见、见取见、戒禁取见这十烦恼。先看贪的行相,当我们的内心缘着外面所有的境界,觉得这个东西好我想要,或者是对知见、名誉、身体这些内缘,觉得是「净境」,就是觉得它是很好的东西,内心「如油着布」,就像布上面着了油,怎么拿就是拿不掉。贪也是一样,我们内心当中一旦被这种贪染的烦恼沾上了,要拿掉它很难,就被它所染污了,所以贪就是对于自己欢喜的、执着的所缘境界难以分开。本来我们修习佛法是为了拿掉烦恼,可是当辩论的时候,自己就是放不下,就会在这个死角里面转,这也是贪爱的一种。

【瞋者,谓缘诸有情及苦苦具,谓刀杖荆刺等,发恚恼心,发粗猛心,于彼诸境思作无义。】

瞋与贪相反,它也是烦恼,但行相跟贪不一样。瞋是缘着人,以及痛苦或是会让人感觉痛苦的器具,就像刀、杖等,在心里面生起「恚恼」,就是我们一般所说的发火、发瞋心这样,非常粗猛,内心里强烈地排拒;「作无义」就是想要去伤害对方。

【慢者,谓依止萨迦耶见,缘内外之高下好恶,令心高举,高相随转。】

「萨迦耶见」又叫「坏聚见」、「有身见」,我们每个人觉得有一个「我」,实际上「我」就是五蕴的身心──色、受、想、行、识,简单地说,我们会拍拍胸脯觉得:「这个是我!」实际上这是一种错误的执着,由于对这个不认识而产生「我执」,所以自己当然好,别人当然不如「我」好。「内」就是自己,「外」就是别人,觉得自己好别人坏,所以心里面就高涨──「高相随转」。这是最难放下的,但却是我们学佛最重要且必须要去掉的,特别是脑筋好的人,很容易就犯这个毛病。所以前面一开头告诉我们:「我慢高坵,德水不入。」只要心一高举,自认为很了不起,人家没办法说服你,你懂得的比别人多,那么真正的佛法的功德之水就进不来了,其实就连世间的功德都谈不到,何况佛法?这是我们应该认识的一个极其重要的特点。

【无明者,谓于四谛、业果、三宝自性,心不明了,染污无知。】

后面还会解释无明。实际上,烦恼的根本是无明,对于一切事物的真相──四谛的真实性、由业感果的道理、以及三宝(佛、法、僧)的特征,心里不明了,弄不清楚,「染污无知」。这里的「染污」后面称为「染慧」,「慧」就是智能,是我们内心的一种功能。有很多人非常聪明,但是无明很重,所以「染污无知」并不是痴痴呆呆、钝得像畜牲一样,什么都不知道,说不定脑筋比谁都灵活,但是对事实的真相并不能很明确地认识。世间的真相也就是四谛、业果、三宝的特征。

【疑者,谓缘谛等三法,念其有耶无耶,是耶非耶。】

无明是对于四谛、业果、三宝不明了,「疑」是对于前面所说的四谛等三不相信,怀疑它到底是真的、假的?是对的、错的?贪、瞋、痴、慢、疑在汉地我们称为「五钝使」,或者叫「思惑」,是烦恼当中比较粗重一点的。下面五样烦恼属于「见惑」,或者称它为「利使」,「使」是烦恼的异名。有时候我们把十烦恼总说分为六种烦恼,就是把最后五种统称为「见烦恼」。

【坏聚见者,谓缘取蕴,计我我所,染慧为性,我我所见。】

以前我们传统的翻法叫「有身见」,现在《广论》上面翻为「坏聚见」,印度原文的音译则是「萨迦耶见」。「有身见」就是我们执着有一个实在的身体,实际上这个身体是色法的四大,加上心法的受、想、行、识所组成,我们称它为「五取蕴」。以前翻译为「五阴」,后来翻成「五蕴」。「蕴」是积聚义,就是很多东西聚在一块儿成为一样东西,譬如很多原子结成分子,分子结合成一个个体。你所看得见的,一定是它跟它同类的东西聚在一块形成的。又譬如说一碗饭,那是很多煮熟的米装在一起。所以不管是色法、心法,同类集聚而成为很明白的一个东西,这个叫蕴。

我们的身心原来就是色法和心法,心法最主要的又分成受、想、行、识,由这五类东西集聚而成。为什么又称它为「五阴」呢?「阴」就是阴暗、覆盖,因为它会覆盖真相使我们看不见。所以「萨迦耶见」所缘的这个东西,它具足两个特征──集聚为性,而且能够隐覆事实的真相。在这个五蕴之上,我们执着有一个实在的「我」,所以叫做「坏聚见」,或者「有身见」。坏聚见或有身见本身并不就是这个五蕴,而是以这个见解去缘这个五蕴,这点要清楚;就比如眼睛本身并不是眼睛所看的东西,而是以眼睛去看所看的东西。所谓「坏聚」就是这个见解所缘的,也就是我们的心所执取的对象,我们执取在五蕴上面有一个「我」跟「我所」,所以它不是五蕴,而是执这个五蕴以为我、我所的这个见解才是「坏聚见」。这个是心的一种作用,心的作用是能够去缘境,譬如我看见一样东西,被我看见的东西,并不是我能看见这个认识的功效,而是用我的眼睛去看我所看的对象。例如我前面有一个钟,这个钟当然不是我能认识这个钟的眼睛,这个很明白。所以我们能缘的这个心识去缘五蕴的蕴体,因为「染慧为性」,「慧」就是这个能缘的认识作用,可是这个慧错误了、颠倒了。这种错误、颠倒的认识作用,在五蕴上面执着有一个我、我所,这样的见解称它为「坏聚见」。下面就解释为什么称它为「坏聚」。

【其中坏是无常,聚是众多;为欲显此所见之事,唯是无常,非一之法,全无常一补特伽罗,故为立名曰坏聚见。】

「坏」是指无常,「聚」是众多;我们这个染慧所看见的这个东西实际上是无常的,也不是独一存在的,但是我们会以为有一个恒常不变的、独一无二的「我」,「补特伽罗」就是数取趣,所以这种见解称为「坏聚见」。这部分大家要花一点时间好好地去认识和了解。

下面会讲到「边执见」等,这些见解都是「染慧为性」;「慧」就是辨别、观察的一种能力,而这个能力被染污了。所谓「染污」就是指颠倒、把事情看错了,而这种心会相续不断。产生的功效是,明明错误的却以为正确、有害的却以为功德,反过来,有功德却以为有害,所以叫做「染慧」。

【边执见者,谓缘萨迦耶见所执之我,计为常恒,或见断灭,无从此没,结生当来,染慧为性。】

它也是染慧为性,由于这个染慧去缘萨迦耶见所执之我。执着这个五蕴上有个独立自主的我,这种见解称为萨迦耶见;有的人说这个我是恒常不变的,有的人说会断灭的,而它既不是恒常不变,也不会断灭,我们称这个为「中道」。真正的中道叫正见,如果你见到了正确的内涵──不常不断,那就是中道正见。如果看错了,不是偏到常的那一边,就是偏到断的那一面,这种见称为「边执见」。

边执见有它一定的内涵,对于能执的这个见是什么,所执的对象是什么,缘着这个对象你把它错误判断成什么,这三个要弄得很清楚。我们缘着萨迦耶见所执的这个在五取蕴上依蕴假立的「我」,认为它是断或常,这个就叫做「边执见」。佛出世是为了破除众生的无明、执着,大部分的人根本完全在无明当中,什么都不知道,要跟他讲他也不会管,这些先不谈。实际上如果要想解决生死问题的话,一定要学很多、知道得很多。印度当年很多大外道不是执常就是执断,像外道六师几乎都是执常边,认为人有个灵魂,这个灵魂是永远不变的,就像一栋房子坏了,但是房子里面的主人是不会坏的,房子坏了可以搬家,房子的形式是换了,住的人却不变。一般人对于生死轮回的看法就是这样,但以佛法来说,并没有灵魂这个东西。

但如果我们又完全否定掉前后世,认为人死了就算了,什么都没有了,这就叫「断灭见」。这个又错了!所以又不能说它没有,又不能说它有,那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的确事实上众生有它相续的一个特征,不能说它一成不变,但是也不能说它死的时候就断掉没有了。《宗义宝鬘》上面真正要讲的主要内涵就是这个,透过了这个认识,我们才能真正了解缘起性空的道理。因为缘起所以不能说它是断无;因为是性空,所以不能说是有,这是一般普通的解释。应成派的说法就恰恰相反,实际上,因为是缘起所以是空,如果不空它不能缘起而有,这里我们不细谈,只是简单地说明一下。对于边执见所执的内涵,但愿同学理论上先去认识,认识了以后进一步去思惟,把这个理论在我们生活当中去运用,这才是对我们最重要的。

【见取者,谓缘萨迦耶见、边见、邪见,三中随一,及彼所依见者之蕴,执为最胜,染慧为性。】

所谓的「见取」是指缘着萨迦耶见(就是有身见),或者是边见,或者是邪见,这三种错误见解的任何一个。以及「彼所依见者之蕴」,比如以萨迦耶见为例,就是同时缘萨迦耶见及此见之所缘有漏五蕴,把它看为最好、最殊胜。现在世间人都是把五蕴看成最重要(或者是五蕴全体,或者是五蕴的一部分),这个就是「见取」的一种。

【戒禁取者,谓缘坏戒,可舍之戒,及诸行状轨则,身语定转,所有邪禁及缘彼等所依之蕴,见为能净罪恶,能解烦恼,能出生死,染慧为性。】

「戒禁取」同样是染慧为性。凡是要修行都要照着戒条,不对的不要去做,对的应该去做,所制的这个戒有它一定的原因。戒禁取所执持的戒本身是错的,根本不可靠的,所以叫「坏戒」,是应该舍弃的。或者是根据这种戒条所引申出来很多细的法则,也都是错误的,可是我们却执着以为是对的,跟着它去做,所以叫「身语定转」。所有这些错误的禁戒以及「缘彼所依之蕴」,就是以为靠着这个身体持守这些错误的戒条,就能净除罪障、解脱烦恼,这是一个根本错误。

戒的内涵就是我们为了得到解脱生死殊胜的果报,所以要从因地上面下手,要学三无漏学,而三无漏学是从戒开始。这个可分两部分:不该做的不要做,该做的努力去做。但是戒不仅仅是这个形相,还要了解为什么要持戒,因为这个是解脱生死最究竟、最殊胜的正因。万一对解脱的因把握不准,而执着其它不正确的、应舍不应取的戒,这个才是「戒禁取」。其它一般各式各样的禁忌等等,如果不是为了解脱而立的,就不是戒禁取,而是属于和邪见相应的。见取跟戒禁取是针对解脱果位,及达到这个果的因来说的,见取是「非果计果」,「戒禁取」是「非因计因」。见取是执着这种见解跟这个见解所依的这个蕴体,以为它最正确、最对,实际上它并不是正确的果。佛法告诉我们什么才是真正该求的正确殊胜的果呢?至少要罗汉果以上。要达到这个果一定要修戒、定、慧三无漏学,这个是达到果的因。执取错误的因,以为是正确的、最殊胜的,这个就是戒禁取。

【邪见者,谓谤无前世后世及业果等,或计自在及胜性等为众生因,染慧为性。】

最后是「邪见」,广义来说,除了上面几种错误的见解以外,世间其它一切对事理不正确的认识,不管是对色法、心法,都属于邪见的范围,其中真正最重要的是这里所谈的几个特征。前面共下士讲十恶业的时候,也有提到邪见的内涵,就是谤因、谤果、谤作用。前世造作的业因,会感得未来的果报,所以前后世是相续的,有这样的业因,产生这样的功效,如果认为这些都没有,这是一个错误的见解。前世后世之间是有其必然的因果关系,这种错误的见解就是否定它、毁谤它。既然这样的话,那他们认为一切事物是怎么来的呢?有一些外道就说我们世间的一切东西是「自在」〈就是大自在天〉造的,另一些外道说一切事物是由「胜性」(或叫「自性」)变化而生成。或者还有一种说法,说万法本来就有这种特性,没有什么原因。如果我们推广去看,除了佛法以外,现在我们所有的各式各样的概念都是邪见,同样都是染慧为性。

【此十烦恼,是如《集论》、《瑜伽师地》、《释五蕴论》,所出而说。】

大师把烦恼分成十个各别的行相,是根据上面这几本论来说明的。认识烦恼的特征或者说体相,这个是对我们最最重要的。如果不认识烦恼,其它不用谈,因为将来我们真正要对治、要消灭的就是这个。就像我们要去消灭敌人,如果敌人什么样子都不知道,你怎么去消灭敌人呢?烦恼就是我们的起心动念,这也就是为什么佛法又叫内明的原因。

学习认识烦恼的体相时最重要的一点,是要了解这个绝对不是个文字!平常任何一个好东西,如果我画一个图,告诉你它的名字叫什么,你不一定能真正得到好处;你必须亲自尝到它的味道,而且能够吸收消化,对你产生真正的功效,这才重要。同样地,现在我们学这个文字名相,那是最粗浅的,只是引起我们的希望、好乐,知道原来有这样的好东西啊!实际上我们还没有得到,也不是真的知道了,这一点是我们应该认识的。世间的学问都是知道了文字以后,还需要实际去工作以获得经验,何况更深一层的佛法?因此,真正学佛的佛弟子,对于苦集二谛,必须透过所学的文字,进而一步一步深入。这时候师、友对我们极其重要,不依靠师友我们无法认识正确的佛法,这一点希望各位同学很认真地去思惟观察。

我们先认识烦恼的体相,了解它是错的。既然它是错的,怎么会生起?它有什么害处?我们怎么去对治它?这些就是这里所要表达的内涵。我们学佛最重要的,就是要了解烦恼的体相,对治自己的烦恼,这是「自利」;自己能够解决了,推己及人去帮助别人,这是「利他」。一旦离开了这个,那整个的佛法不管是小乘或大乘都没有了!所以在了解了烦恼的体性以后,再说它是怎么生起的。

【第二、如何生起次第者。如许萨迦耶见与无明异者,譬如盘绳,略降黑暗,于绳实体不能明了,于彼遂起执蛇之觉。如是障蔽明见蕴体,由无明暗误蕴为我,从此发生诸余烦恼。】

关于烦恼的生起次第有两种说法,这是因为有不同的传承,并不是是非好坏的问题,而是观察的角度,以及所帮助的众生类别不同,所以自然而然产生不同的说明,这个是我们修学佛法过程当中应该了解的。力量不够就先取其中相应的一种,渐渐从这个部分把握到根本,再进而广学所有不同的观择角度。有的人认为萨迦耶见与无明是同一个,有的人说这两个是不一样的。假定承许萨迦耶见跟无明是不一样的,「无明」就是对事实的真相看不清楚,「萨迦耶见」就是坏聚见。举一个比喻来说明,譬如说有一条绳子盘在地上,看起来有点像蛇,如果你眼睛很好,天光很亮,你可以看得很清楚;假定说天慢慢地黑了,那个时候你看不清楚,就会把它误以为是蛇,然后内心当中就起恐怖。这个例子要说明的是,由于无明而障蔽我们明见蕴体的实相,实际上这也是一种习气,现在先简单地说,深细的部分将来慢慢会有机会去观察。

前面曾经谈过一个贴标签的问题,其实我们想一想,除了你是佛以外,哪一位不贴人家标签的?你看见任何人、任何东西,会不会有个概念?这个概念不外三类:第一个你觉得很好;或者你觉得很不好;或者你也说不上来,脑筋当中对他就是一片模糊,这就是我们内心当中无始以来累积的习气,对事实的真相看不清楚,这种状态我们称它为「无明暗障」,这是我们要很清楚、很明白的。每一个众生都是被无明覆盖,我们所看见的一切,都是自己内心无明的投射,我们真正要了解的就是这个。平常我们常觉得在与人互动的过程中,被人家误解了,当时也许还不了解,但是如果真正肯去反省,发现原来自己对别人也是一样时,我们就有机会在这个地方转过来。

平常我们最亲爱的就是这个身体,由于对事实的真相看不清楚,这是无明,因而在这个五蕴身上面执着一个我,这是萨迦耶见。因为执着一个我,对于一切的境界,跟我相应的就欢喜,不相应的就不喜欢,一切的烦恼皆从这个根本上面产生。所以我执或有身见、无明,这些都是烦恼的根本,下面会从十二缘起门当中,更进一步地来讲这个对治,这里就不细说。

【如许彼二为一,即萨迦耶见为烦恼根本。此复由其萨迦耶见,执为我已,遂即分判自他差别。如是分已,贪着自党,瞋恚他品,缘我高举,执我常断,于我见等及彼相属所有恶行,执为第一。如是便于开示无我之大师,及师所说业果、四谛、三宝等法,邪见谓无,或复生疑︰为有、为无?是耶、非耶?】

如果说这两个东西一样,那么萨迦耶见即为烦恼的根本。萨迦耶见就是有身见,由于执着有我,也就有了他,这是相对而安立出来的。所以在任何情况之下,不管你怎么起心动念,这一点都很明显,这是平常我们真正要去观察的。讲道理容易,但是对境的时候就不灵光了,这个要下真功夫才观察得到,而且要很努力地皈依、祈求。一开头要想全部精神放在这个上面是不可能的,也许有的人一开头就能做到,那是已经修习了多少世的善根的原因。所以真正趣入修行的时候,要先使这个平常乱缘的心去皈依三宝,了解三宝的功德,这在共下士部分已讲过,这里不细说。既然有了自他这个分判以后,自然而然地对自己相应的就贪着难舍,对违背自己的就起瞋恼,此外,因为有我,自然会觉得自己比较好,这个就是慢。然后会产生认为这个我是常或断的这种边执见;而且「于我见等及彼相属所有恶行,执为第一」,这就是前面所说的「见取」跟「戒禁取」。

由于以上的错误,就会对佛告诉我们,实际上没有这个真我的真实相(无我)产生邪见而否定它,或者怀疑。不了解眼前所呈现的一切,都是由于前面造了业而感的果。这个因果相应、辗转流衍的状态,我们称它为流转的苦、集二谛,如果了解了道理,能够用正确的方法解决这个问题,这就是还灭的灭、道二谛。而且唯一能够如法地讲说一切实相的是大师,他所说的是正确的方法,如法修行的是僧,这就是三宝。对于以上这些,由于自己不相应所以就否定,而认为是邪见,或者对它生疑。

因此只要无明、萨迦耶见生起了,不管你是许此二者为一或为异,其它的贪、瞋、痴、慢等种种烦恼都会跟着生起来,这就是烦恼生起的次第。佛法真正最重要的中心讲的是苦、空,空并不是没有,而是性空缘起,它真正指出来的道理就是无我。对于我们学佛的佛弟子而言,这是最精要的部分,是我们必须应该认识的。在现在这个末法的时候,我们大家都忽视了这个道理,这是最遗憾,也可以说是最荒唐、可惜的一件事情。

【如《释量》云:「有我知有他,执瞋自他分,与此等系属,生一切过失。」】

除了以上的说明以外,大师还要引《释量论》来证成,虽然它是属于不同的派别,也有不同的解释方法,但是不管从哪一个传承来说,所诠释的内涵一定没有差别,而所修证的结果也是一样。所以一有了我(这个我里面有两样东西──无明、萨迦耶见),然后就产生自他的分别,对自己的就执着,对别人就瞋恼,因此次第而来的贪瞋等烦恼就生起来了。

了解了烦恼的特征和生起的次第,再下面讲它生起的原因。这里有一个问题,前面不是说生起的根本是我,那不就是原因吗?为什么还要说生起的原因?这里我们要知道,烦恼有粗、细之分,最细的根本是无明,而我们眼前真正要对治的则是从粗分下手,也就是从我们眼前观察得到的行相上面去了解,从这上面一步一步反推回去,我们就能够找到根本。这也是《广论》最殊胜的地方,我们并不是要一口气就能够了解最彻底、最究竟的内涵,但只要依着正确的次第,从眼前我们能够相应的地方,一步一步慢慢地反推回去,自然它的根本就可以解决。

【第三、能生烦恼之因分六︰所依者,谓烦恼之随眠。所缘者,谓顺生烦恼境界现前。】

能生烦恼之因分六点,当然这也是有不同的分法,比如说《瑜伽师地论》上是分三个原因:所依、所缘、助伴,除了所依、所缘以外,还有其它相关的、相应的,就列在助伴当中。而《华严经》上面则分为所依、所缘、串习、思惟四种。现在这里分得更详细,我们就一个一个来解释。「所依」就是说烦恼根本是从哪里开始的,也就是烦恼之随眠,有时又称它为种子;这是由于以前生起了烦恼以后,它会留下一种势力,一遇到相应的境界,它就像种子一样会再生起来。有时候我们也称随眠为业习气,这个如果不经过对治是无法解决的。任何一个人都一定是以自己习气相应的角度去看待事情,从小生下来就如此,比如小孩子刚刚出娘胎,他就会知道要吃奶,也没人教他啊!如果我们仔细去观察很多事情都是这样,原因就是这个业习气。又比如相同的父母所生的孩子,也受同样的教育,可是个性却不太一样,这就是因为宿生带来的随眠不一样的缘故。

会生起烦恼,单单这个随眠不够,还要有「所缘」,就是顺生烦恼的境界现前,这两个是最主要的因。其它相关的,就是《瑜伽师地论》上所说的助伴,关于这部分,下面分成四点来说明。

【猥杂者,谓随学恶友非善士夫。言教者,谓听闻邪法。】

心对境的时候影响我们的,除了直截了当所对的境之外,一般以整体来说,这一生从小长大,周围的环境、人、事等,对我们都有绝对的影响。从家庭当中的父母、兄弟姐妹开始到学校、社会,这些人在有意、无意之间,他们的行为以及所说的观念都会影响我们,所以就分成猥杂和言教两项。在这里要特别注意的是,如果真正想要修学佛法的下手处:这个随眠种子是宿生带来的,我们完全莫可奈何,也无从改变;而第二所缘的顺生烦恼境界,这是宿业感得的,我们也无从动起。因此真正重要的就是下面这两样东西──就是我们亲近的人、和他告诉我们的这些道理,真正能够选择的就是这一部分,这是从外在来说的。「言教」就是听闻的邪法,「猥杂」是所亲近的人不好。反过来说,我们应该亲近善知识、善友,这是修学佛法必须要的,因为这就不是生烦恼的因,而是生对治烦恼的因,这是我们应该了解的。所以我们要修学佛道,要谨慎决择所处的环境跟人,那是极端重要的一个基本要则,另外还要能分辨我们听到的言教,是顺生烦恼的邪法,还是能够对治烦恼的正法。

【串习者,谓增长烦恼昔串习力。作意者,谓妄增益爱非爱相,及于无常妄执常等非理作意。】

第五、六点则是属于自己这方面的造作。我们会生烦恼是由于平常一直在串习烦恼,已经太习惯了。但我们如果现在努力的话还来得及,只要不断地努力去如理思惟正法,这个串习的力量,那就不是生烦恼,而是对治烦恼了。所以我们现在的讲学、研讨、论辩,乃至所做的一切事情,都是为了要串习如法的力量。「作意」就是思惟,我们要如理去思惟而不是去妄增益。这些道理想起来比较简单,真正重要的是要把所学到的,在生活中实际去观察。例如说:平常除了研讨之外,有些同学欢喜看书,这也是一个习惯,可是我们要懂得选择对我们真正有帮助的书,看了以后好好地去思惟观察,反省自己然后能去皈依、忏悔。这样虽然看得少,但是对我们有绝对的好处;要不然看了很多的书,结果坏习惯是越来越多,那对我们没什么价值。

【第四、过患者。谓烦恼才生,先能令心杂染,倒取所缘,坚固随眠,同类烦恼,令不间断。于自于他于俱损害,于现于后于俱生罪,领受苦忧感生等苦。远离涅槃,退失善法,衰损受用,赴大众中,怯惧无乐及无无畏,一切方所恶名流布,大师护法圣者呵责,临终忧悔,死堕恶趣,不能获得自己义利。《庄严经论》云:「烦恼坏自坏他坏净戒,退损失利护法大师呵,斗诤恶名他世生难处,失得未得意获大忧苦。」】

烦恼一生起来,第一件事情会「令心杂染」,我们的心识,它本身就有一种认识的能力,无所谓好坏,通常我们会说它有自性分别的能力。本来这种思惟、分别的能力所观察出来的量,我们称它为「现量」,这是正确的。但是当我们在烦恼当中,所生起来的行相就是杂染的,所以烦恼一生起来,心就跟着染污掉了。而实际上这个杂染与前面说的不寂静相是连在一块儿的,就是这个心把所观察的对象看错了。这是因为我们以前有错误的习气,现在看错了,又把这个习气再增长,「坚固随眠」,辗转地恶性循环,永无了期,才是我们最需要认知而且努力对治的。这样也会使同类的烦恼不间断,所以我们平时不知不觉中都是在烦恼里面。

由于这样烦恼,那麻烦就来了,或者伤害自己,或者伤害别人,或者两方面都伤害,这是以广的来说;以时间而言,现在、后来两者都有罪;这个罪产生的效果,不但使我们身上感受到苦,而且心里面生忧恼,更糟糕的是,会感得生生相续,永远继续苦下去的果。苦、忧本身属于苦苦,另外还有坏苦和行苦,因此惑、业、苦就这样辗转地增上。我们真正希望得到的是能够息灭这些苦及苦因,灭的另外一个名字叫涅槃,但是烦恼一生就远离涅槃,退失善法;前面由于烦恼这个坏东西不断增长,接下来我们真正想要的好东西,不是远离,就是损害。另外,我们内心当中,常常会怕这个、怕那个,真正的原因还是烦恼,这是最主要的根本。这里文字容易懂,我们也不必细说。下面《庄严经论》这段文,就是说明上面这些。「失得未得」,就是已经得到的会失去,没有得到的也会得不到,这是对外面的物质而言,当然内心中也会生起很大的忧苦。

【《入行论》亦云:「瞋爱等怨敌,全无手足等,非勇智如何,彼令我如仆,安住我心中,欢乐反损我,于此忍不愤,忍非处应呵。一切天非天,设与我作敌,彼不能令入,无间大火中。此大力惑敌,若遇须弥峰,且不留灰尘,能刹那掷我。如我烦恼敌,长时无始终,余敌皆不能,至如是久远。若随顺承事,悉为作利乐,若亲诸烦恼,返作苦损恼。」此说过患,皆当了知。】

《入行论》也说「瞋爱等」(就是烦恼)是我们真正的怨敌,平常我们所看见的冤家都是人,现在这个冤家既没手又没有足,它什么都没有,谈不到勇敢,也谈不到智慧,可是却能够使得我们像一个下贱的佣人一样任它摆布。这几句话我们应该注意,烦恼在我们的内心当中,我们一天到晚为它忙,结果它却是在损害我们;想到了这里,你还愿意为了随顺自己的贪心,去做争名夺利等等的事情吗?

平常我们遇见小小的境界就不能忍耐,乃至晚上睡不着,这是忍错了!我们真正不该忍的是烦恼,这是真正苦的根本,所以经论上面总是会开示无我的道理。我们真正了解以后,别人来骂,我根本不在乎,我真正无法忍受而要对治的,就是我内心的烦恼,这是修学佛道的人和一般人不同的地方。世间的人如果被人家稍微有一点损害或者侵犯,内心就嘀嘀咕咕地抱怨,这是我们弄错了,所以这里说「忍非处应呵」。内心当中的烦恼,才是我们应该愤恨,要跟它战斗的!所以后面讲到持戒的时候,特别强调要与烦恼斗,世间人往往互相斗争、论是非,这是极其颠倒的行为。

如果我们了解业果以后,世间哪有敌人?都是自己的业嘛!就算有外在的敌人,他来伤害我,最多把我弄死,可是绝对不可能把我送到无间地狱去。而这个烦恼惑敌却具有非常大的力量,以世间来说最大的须弥山,都会被它毁掉,不留一点点,何况其它的?所以烦恼在很短的时间之内就能够把我们毁掉。它不但这么厉害,而且掌控的时间无始无终,这是所有其他的敌人所不能比的。就算我们不了解业感的道理,以敌人的大小来比的话,最大的敌人我们不去管,却只去管那些无关紧要的外敌,也是不合理啊!所以后面精进一度上面告诉我们,跟外在的敌人斗,就像杀死尸一样,一点用处都没有,因为他终究会死,真正的勇士要斗的是烦恼惑敌!此外一般世间的敌人,如果你去随顺、承事他,他多少还给我们一点好处;但是如果亲近随顺烦恼敌的话,反而会对我们作苦恼。

以上是从各个不同的角度来看,先说明烦恼的厉害,然后说它时间的长短,还有世间看得见的外在敌人,跟我们内在的烦恼敌两相比较等等,从这些不同的角度,我们去观察思惟,要能够真正地认识烦恼以及它的过患。理论上了解以后,进一步要把这个理论在对境的时候认清楚,然后再去努力思惟、忏悔。

【又如阿兰若师云:「断除烦恼,须知烦恼过患、体相、对治、生因。由知过患,观为过失,计为怨敌,若不知过患,则不知为怨敌,故如《庄严经论》及《入行论》所说思惟。」】

祖师告诉我们,现在知道了苦,要断掉苦的因,必须要先了解苦的因就是烦恼,它有什么害处,它的体相是什么,还要晓得它怎么生起,以及对治的方法。这里告诉我们要思惟它的过患,因为晓得它的害处,有种种的过失,所以内心才会真正地想要去对治它。譬如说某人做了对我不利的事,或者说了什么坏话损害了我,我会觉得这个人是我的冤家,心里老放不下。现在我们去思惟这个烦恼带给我们这么多伤害,如果内心当中,真正能将这个烦恼放下,一天到晚想要对治它,那就对了!这才是我们学佛的弟子最最重要的修持。

如果不知为怨敌,就不会想对治它,不知对治烦恼,尽管讲再多道理也没有用。譬如我们在这里听见别的地方发生灾祸,说不定还蛮高兴的,因为我们并没有受损害啊!假定发现这里的厨房起大火了,那我们就会马上去救,因为对我们有损害,如果不去救的话,中午就得饿肚子了。同样地,了解了烦恼对我们有非常强烈的过患,我们就会努力地找种种方法来解决它。这就是祖师阿兰若师告诉我们的,要照着前面的这些道理去思惟。

【又云:「知烦恼相者,亦须听《对法》,下至当听《五蕴差别论》,了知根本及随烦恼,于心相续,若贪瞋等,随一起时便能认识,此即是彼,他今生起,与烦恼斗。」须如是知。】

你真正要想了解烦恼,必须要听《对法论》,最起码也要听《五蕴差别论》,也就是《广五蕴论》。论就是详细地说明、解释佛经上的很多道理的书,例如说我们的色、受、想、行、识到底是什么,这个东西怎么来的,有什么害处等等,主要的内容就是这样。学了这个论以后,能够帮忙我们解决这些问题;现在我们不但是要学《五蕴论》,而且很认真地想学《菩提道次第广论》,都是这个道理。

当我们透过学习,了解了烦恼,烦恼又分为:根本烦恼和随烦恼,所谓根本烦恼就是最主要的烦恼,由于根本烦恼,其它次要的都跟着来了。这些烦恼都是来自我们内心当中,不是在外头,所以了解了以后,不管是哪一个烦恼生起,当下就能认识,然后真正重要的是要与烦恼斗。我们现在所作的努力,说来就去就是一句话,但愿能够学了以后好好地行持,我也愿意和同学一起策励。我自己感觉到最难斗的就是这个,因为我们无始以来没有串习过正法,串习的都是跟外面斗,人家眼睛稍为动一下,我内心当中就忙着去妄分别,可是这个对我们这么重要的,却很难做到。但愿我们不断努力去串习这个,这是对于真正修习佛法非常重要的部分。

要做这件事情,除了了解它的过患,决心去对治以外,还要精进!这到后面精进一度再细讲。精进的特征并不只是说很勤劳,有很多人做坏事也很勤劳啊!譬如一个强盗,抢了东西以后拼命逃,他不是很勤劳吗?这完全不是精进。精进的特征是要修善法,特别是如理的善法,不断策励自己的身心,真正很努力地去做,这才是精进。真正要修行,这是非常重要的。比如说平常感觉累的时候,你也可以休息一下,不过你也可以说:「这是我很难得的机会,应该努力用功!」前面在暇满人身这一段当中,有这么一段故事:祖师慬哦瓦修行很努力,他的老师就告诉他:「哎呀!你太辛苦了,休息一下。」结果他说:「老师,照理是应该休息的,可是一想到暇满人身实在难得,我内心当中就觉得无法停止,只有不断推进。」这是他已经修行产生了串习的力量。我们现在不是,稍微忙了一点,觉得今天已经很累了,一有机会就躺下来休息了!碰到一点小小的因缘,就跟人去聊天了!对非善法我们很容易沾上,对修善法我们总有借口挡住自己,这在后面讲精进一度的时候会说,这里随便提一下。但愿我们尽心尽力地能做多少就算多少。

又譬如说要小孩子学背书、写字,一开始有人会觉得很辛苦,那就只有靠外面的环境逼着他。如果他反抗、不愿意,就没办法进步,但如果环境保护得好,他也没办法出去,慢慢地也就习惯了,到后来他也能做到了。所以如果自己不能很强有力地串习,那时候周围的环境就很重要了。我们观察一下自己或者周围的同学就很明白,有些人懂得自律,这是宿生有善根;有些人就不一定,刚开始好像拖拖拉拉,可是因为这个环境就是这样,渐渐地也都一个个走上去了。所以我们也可以体会到为什么要皈依三宝,因为环境对我们是绝对地重要。

上面是科判烦恼发生之理当中的「正明烦恼」,说明了烦恼的体相、如何生起的次第,生起的原因以及它的过患。晓得了烦恼发生之理以后,现在进一步说明烦恼集业的道理。集就是四谛当中的集谛,我们因烦恼而造种种业,这些业累集起来,会使我们在生死当中相续,不断地轮回,这是集的特征。而这个业烦恼是怎么集业的呢?下面分两部分:「正明所集之业」以及「如何集业之理」来说明。

※﹝第二、彼集业之理分二:①正明所集之业,①如何集业之理。初中分二:①思业,①思已业。今初﹞

第一个是说业的自性(特征)是什么。业就是一种造作,在经论上面有这样的解说:「若发生时造作相起」,换句话说,它就是个造作的力量,而推动我们去造作的根本就是我们的思心所。

【如《集论》云:「云何为思,谓令心造作意业,于善不善及无记中,役策心为业。」谓令自相应心,于境转动之心所意业。第二者谓彼思发起身语之业,《俱舍论》云:「业谓思彼起,思即是意业,彼起身语业。」】

这是《集论》上面的话,心法中又分为心王跟心所,心王是心的本体,它有种种作用,这些作用就是心所,是跟它自己相应的。其中的思心所,它有一种力量会使得内心转动,然后造作种种的意业,这个就是思业。另一个是思已业,就是由于这个心本身的造作,身语也跟着会去造作。《俱舍论》上说:业是思彼起,「思」就是内心当中造作的力量,而「彼起」就是由于内心的造作而生起跟它相关的身语造作,所以「思」就是意业,「彼起」就是身语业。

根据思的作用,通常又把它分成三种:「审虑思」、「决定思」、「动发思」。「审虑思」就是心一触境的时候,它自己就动起来了,这个不必去讲文字,我们都体会得到,这纯粹是内心当中的思心所,换句话说它有个造作的力量;心里想了以后,下面就会决定应该怎么办。譬如说看见一个很好的东西,就动脑筋想要获得,如果觉得不好,就会想办法排斥,如果觉得无所谓好不好,就不在意,不外乎这几种状态。当审虑了以后,就会有所决定,想要取是贪,排斥是瞋,或者是痴,然后下面紧跟着就会动发身语了。所以这个审虑思通常是属于思业,决定跟动发属于思已业。我们不必拘泥在文字上面谈,它之所以要分类,是要让我们便于从不同的角度去观察自己的内心,这一点是最最重要的。

【于身语业分为二种,有表、无表。婆沙师许唯是有色,世亲论师破之,许为与身语表俱转之思,故二种业俱说为思。】

身业跟语业又分为有表、无表二种。「有表」就是可以表示的。比如说我现在脑筋当中随便想了一下,就决定要做一件什么事情了,或者我欢喜这个东西,就去把它拿来,我不欢喜这个东西,就把它丢掉,这个从外表就很明显看得出来的,这个就是有表。这个事情虽然已经过去了,在我们内心当中会留下一个影响力量,或者你还继续在想这件事情,或者你也就忘记掉了,可是以后你再跑到这个地方,或者看见这个东西,你会想起曾经做过这件事。事情明明已经过去了,为什么再碰到时你又会想起?因为它有一种业力,这个业叫无表,没办法表达的,也不是外表可以看得见的,但是只要你有行为就会留下这种力量。这是最简单的一种说明。

很多地方都提到无表。譬如说我们受戒的时候也是有表业和无表业,登坛作法等种种仪轨是有表业,作法之后内心当中留下来的戒体就是无表业,恶法、善法都是这样。对于无表业各个部派的说法不一样,有人说这个是色法,也有人说是心法,像婆沙师(小乘有部)说这是色法,而世亲论师不接受这个看法,认为它是「与身语表俱转之思」,应该是心法,所以这两种都是思业。

【总业有三,谓善、不善、无记,此说初二。善业有二,谓有漏、无漏,此明有漏。其中复二,谓圣人相续中有,及异生相续中有,此说后者。】

从另外一个角度而言,业可分善、不善、无记三种,这里只讲善业、不善业。因为现在最主要说明的是感流转生死之业,而无记业在流转生死当中并不是扮演一个重要的角色,所以我们先把握住最重要的那一部分,其次的再一步一步深入。善业又分有漏、无漏,无漏业不是流转生死的业,所以不谈,现在这里说明的是有漏善业。把有漏的去掉了,得到的就是无漏,这才是我们需要的。圣者和凡夫的相续当中都有有漏善业,但因为圣者的烦恼已断不会再感果,所以这里要说明的是凡夫的有漏业。

【其不善业者,谓非褔业;褔业者,谓欲界所摄善业。不动业者,谓色、无色地所摄有漏善业。如是亦如《俱舍论》云:「褔欲界善业,不动从上起。」何故名为不动业耶,谓如欲界中,应于天身成熟之业,有于人畜饿鬼之身,而得成熟,果是可动。如是上界,应于此地成熟之业,除此地外不于余熟,故名不动。《俱舍论》云:「由于彼地中,业熟不动故。」】

不善业就是恶业,或者叫非褔业。福业就是欲界所摄的善业,还有欲界以上的色界、无色界所摄的不动业,虽然是善业但仍是有漏的。这也就是《俱舍论》中所说的。在欲界当中造的业,有可能本来应该感得生天(这是指欲界天),最后会变成到人畜乃至饿鬼当中;而如果是感生上界(就是色界、无色界)的业,就不会在其它地方成熟,所以称它为不动业。

【第二、集业之理者。总诸圣者,于诸善业发生增长。预流一来,亦有造集不善业者,然诸圣者,定不积集善趣恶趣引生死业。】

上面让我们了解所集的业。现在这个地方讲的是轮回生死的业是怎么集聚起来的。圣者虽然还是有业,但是他不会再造集引入生死的业。我们回想一下,下士道中讲到业感果有一个条件:作增长业是会感果的,作而不增长业是不感果的。所以作而增长的业是集谛所摄,因为集谛最主要的内涵就是由于烦恼、业而让我们流转生死。这里说明这个集业的行相,哪些不属于这个范围,以及我们如何因此而流转生死,理论认识了以后,就从这个地方下手去对治,这才是它真实的用意。

所以真正要想照着《广论》去学,这个是最主要的原则,如果忽略了这个而去忙旁的事情的话,我们通常叫它戏论。在阿底峡尊者的传承中,特别强调这一点。在轮回当中,有暇身是非常难得,而生死是这么的痛苦,我们全心全意放进去努力朝正确的方向去做,还算勉强可以,如果不好好把握的话,即使有机会接触了佛法,对我们也没有什么益处。但愿每位同学常常用这个基本的概念来策励自己,否则遇到事情总是意见一大堆。请问这些意见到底对修行有没有帮助?不学佛则已,世间大家本来就是在空忙嘛!所以如果我们忘记了来这里的目标为何,对自己来说是对不起自己,对别人来说是破坏别人、伤害别人,那是自损损人的事情,辗转的果报是非常严重的。所以透过这些道理,但愿我们很认真地策励自己。

前面说过的,圣者也会造种种业,预流、一来就是小乘的初果、二果,三果是不还果,四果就是阿罗汉。初果、二果的圣者也有造不善业的,这是因为有的时候习气使然,但是他们一定不会集聚引到善趣、恶趣的生死之业。要了解引业是会使我们困在生死轮回当中的业,这种业圣者一定不造。因为造这个业的根本原因是无明,也就是对于事实的真相看不见,而产生「萨迦耶见」、「有身见」,执着有一个「我」;而圣人所证得的是正破这个东西,见到没有一个「我」,因此就不会再造集流转生死的引业。

【《中观论》云:「生死本为行,故智者不造,故愚为造者,非智见性故。」世亲论师亦云:「见谛无能引。」是故乃至自随补特伽罗我执而转,尔时容造能引之业。现证无我真实义已,虽于生死由业烦恼增上受生,然不新造能引之业。】

这里引《中观论》上面所说,生死的根本在行,也就是说所以在生死当中是因为行,行就是业,有了业,一定会感生死轮回的苦果,所以真正有智慧的人不会再造这个业。有的时候我们常常自以为聪明,看事情很清晰,真正的智者则是看重业果,所以只要还在造这个引生死业,那就是愚痴者,这是佛法中判别的标准,跟别的地方不一样。脑筋灵光、看事情很敏锐,这个是世间对智者的看法;而佛法的标准,根本在如何断行业上头。所以只要造这个引业就是愚者,因为他并没有正确的智慧,不能够见到事实的真相,也就是性空缘起的道理,佛法最主要的中心就是这个。

《中观论》是龙树菩萨所造,是深见派的传承,世亲菩萨则是广行派的传承,这里同样引用证明。不管是深见、广行,只要是正确的传承,对这个道理都是确定不移,不会有任何其它的意见。所以真正能够造引生死的业,这一定是凡夫。补特伽罗就是像我们这样具有五取蕴的凡夫,在生死轮回当中,从这一生转到下一生,因为无明在五取蕴上面执着以为有一个我,所以只要无明还没破,就会继续造引生死的业。一旦亲自现证无我的真实内涵,虽然还会因为业烦恼增上而受生,但不会再新造。所以预流果的圣者,还会在轮回当中再来七生;一来果的圣者,还会来一生,这是因为之前业烦恼的余势还在,所以还是会再来,但他不会新造能引生死的业。

【预流一来,亦能不忍断除我执,譬诸强力制伏羸劣,《瑜伽师地论》作此说故。是故造集能引生死业者,谓住大乘加行道上品,世第一法以下,一切异生。】

预流、一来的圣者,他的业还没有完全断掉,可是因为已经现证无我,这个业虽然有,可是他有能力制伏它,这是《瑜伽师地论》上面说的,因此在生死轮回当中造业的,一定是大乘加行道上品,世第一法以下的凡夫。也就是说在修道的过程当中,经过资粮道、加行道,到见道时才真正见到无我的真相。见道之前要如理去修持,先积聚资粮,所以叫资粮道;然后进入加行道,以定慧证空性。加行位上一共有四个位次:暖、顶、忍、世第一。「暖」就是还没有得到,可是已经渐渐有一个样子了;「顶」就是达到最高;「忍」是功夫加深;到最后是「世第一法」,就是以世间来说,再没有比这个更高的,下一刹那以后就见道了。换句话说,凡夫位上最高的就到这个地方,再往上就是圣者。所以圣者不会造引生死的业,而这以下的凡夫都还会造。

【如是若由染污无明萨迦耶见,他自在转,三门作行杀等不善,集非福业。若行舍施守护戒等欲界善法,是集褔业。若修静虑无色地摄奢摩他等,是为积集诸不动业。】

下面主要是讲集什么业,造集业是由于对事实的真相看不见,所谓的无明萨迦耶见,在补特伽罗上面执着一个我,被这个东西所自在,一天到晚被业烦恼习气所推动,透过身口意去造作种种的业,如果造种种杀等不善,这是造不善业,集的是非褔业。反过来如果行舍施、持戒等欲界的善法,集的是褔业。在这之上还有不动业,也就是「定」业,而学定也要有一定的资粮,这个资粮通常是由戒来含摄,如果以大乘而言,六度当中的布施、持戒、忍辱、精进都是资粮。

有些人的生活过得蛮愉快自在的,这是因为宿生集了很多善业,通常要有深厚的善根才能够感得这样一个人身,但要谈到暇满就是非常难得,因为世间一般的人大都非常忙碌。我因为很希望引导在家居士造去恶从善的业,所以建议他们如果从事的行业不合善法的话,在能够的范围之内改行,特别是可以从事有机无农药的事业,因为这个需要有很多人投入。原因是现在这个农药是遍地毒害,非常地严重,不但是杀生非常可怕,到后来会变成自杀而且毁灭大地,很多地在农药用久了之后就死掉了,长不出东西来。长不出东西来大家就会饿死,东西少了以后大家争斗就会打死等等,这么地可怕法。

很多同学刚开始种有机无农药的农产品时,周围所有的人乃至家里的人都笑他们。比较好听的是:「哎呀!那些人是学佛、念佛的,所以才做这种事情。」不好听一点的就是:「这一批傻瓜!」结果,经过了一番努力后他们居然种出来了,不但不像大家想像当中那样地绝对种不出来,而且种出来比其它用化学肥料、杀草剂、杀虫剂的还要好很多。一般种的玉蜀黍高度大概一米多一点,他们种出来的平均长得两米多高;还有平常都是一片叶子中间长一支玉米,偶而长两支,但是他们种的平均都长四支,而且每一支都非常饱满,这是使用有机无农药的方法种出来的结果。

另外有个同学是种芦笋,芦笋是经济作物,换句话说很值钱的,本来只有屏东能种,可是现在屏东种不出来了,因为长期使用农药、化肥以后,土地慢慢酸化了,只能勉强种其它的作物,但是经济价值不那么高,而且要花很大的努力才会长出来。下士道中说到邪见增上的时候,很多东西都是乍似清净、乍似安乐,而且要花很多的努力下去,得到的果报很少。但他们种有机无农药的芦笋,人家看到都说怎么可能,可是由于就有这么一群愿意做傻瓜的人去做,结果不但做成功了,而且长得比别人种得还好。后来周围的人都很羡慕,也都很高兴,想跟着做。

我去看了两个地方,当时看到非常地随喜,回来以后仔细一想,更对我有非常深刻的影响。他们是做成功了,但是所花下去的气力非常多,今天他们种好了以后,我们很高兴地说,这是有机无农药种出来的,又营养又不中毒,然后就吃下去;而他们是一天到晚在田里忙,非常地辛苦。别人只要杀草剂一喷,草就没有了,他们却是要自己不断地去拔,所以我去的时候,看到他们都戴着帽子,晒得黑黑的,整天在田里工作。我们现在是身在福中不知福,宿生积了很多资粮,假定不好好珍惜,继续努力提升的话,实在太可惜了。我们也可以像世间这些人,采取很多时下所谓很先进的办法,眼前好像省很多气力,最后造了非常可怕的毁灭大地及杀生之业,到后来现生不是饿死就是被杀死,将来还要到地狱、饿鬼当中受极大苦,这是非常实在的一个问题。所以每次有事出去,一方面固然也可以说是去给他们打一下气,但是对我来说,影响更深远的是,看到世间种种相状,我内心当中就非常地警惕:要得到这个暇满的人身,是这样的困难,现在我们不但有暇、脑筋又好,而且能够值遇佛法,假定在世间法上空转,而不好好学佛的话,天下还有什么东西比这个更可惜的!这个事情看起好像无关紧要,可是对我们是有策励的作用。真正懂得扼要的话,虽然是很简单的道理,你只要把握得住就不会走错;否则尽管你懂得很多,天花乱坠说了一大堆,那都是戏论,毫无用场。

【若尔于三有中一切盛事,见为过患,希求解脱欲乐,发起修众善业,又于无我义如理观察慧相应思诸善净业,是否集谛生死因耶?】

这是一个问题。当我们了解在生死轮回当中,所有的好事情都是引发生死的鱼饵,没有学佛之前,由于无始以来的习气,以为它是好的,不断地增长三毒;现在了解了过患以后,就不再要这东西,而是希望从三有当中解脱出来,因此要修种种善净之业,来对治以前的错误。要对治就要先了解真正的原凶就是这个「我」,所以去学习「无我」的道理,透过如理地思惟观察得到正确的了解,依此去造种种的善净之业。那么请问这个业,是不是也是集谛生死因呢?因为这个时候,我们还在生死轮回当中啊!下面接着回答。

【总资粮道、加行道者,虽集庸常能引之业,然由如斯意乐所起,及于无我观慧相应诸善净业,是后有爱能对治品,与生死本我执行相,相违而转,故非寻常真能引之集谛。然能随顺引后有集,故立为集摄。】

这一段话对我们是非常重要的。总之,在整个的五道中,资粮道、加行道的行者,在没见道之前一定会造集轮回生死的业,但是因为他内心当中所造作的是与无我慧相应的善净之业,而这是正对治生死轮回当中后有爱的,也就是说,跟我们流转生死的根本恰恰相反的业,所以这些业并不是真正的流转生死集谛所摄。不过因为还是在轮回当中,所以仍旧算是集谛所摄。

譬如说,我们要走高速公路北上,结果跑错了方向向南走,发现了以后回过头来向北走,这个时候方向跟之前完全相反,但是我们还在高速公路上。同样的道理,以前我们造轮转生死的业,现在我们了解了真相,开始往反方向走,当然结果是完全不一样的,可是眼前还是在轮回当中。这是现下我们修行最重要的一个原则。退一步来说,眼前即便做不到,但是心里要一直努力地策励自己,就能从看不到而渐渐能够看得到,进而渐渐能去做,到最后能够做得到,这有它一定的次第,我们整个的学习过程都是这样。

【如是亦如〈摄决择分〉云:「问:若世间诸法,厌患后有,能背后有,引出世道,彼等何故集谛所摄?答:虽彼自性,厌背后有,然能随顺后有身语意妙行,是故当知是集谛摄。」】

这是《瑜伽师地论.摄决择分》里面所说的问题,这跟前面的一样,当了解了世间的真相,对它生起厌患,不会像以前一样爱着,这跟以前引发后有的造业是完全相背的,它是引导我们走向出世道的,既然是出世道,为什么还是集谛所摄呢?答案是:虽然方向已经相反了,但是还在生死当中。以前的所造是恶的,越转离解脱越远,现在则是往相反的方向。所谓的后有,就是说造了会感得下一生继续生死轮回的业,既然轮回生死的业都是集谛,因此归类的时候,仍旧放在集谛当中。就像说有善人、恶人,善人当然不是恶人,但是就以人这个角度来看,他还是人啊!

【此说善思生死过患,厌离生死意乐所起,引出世道诸善净法,为随顺集。故当励力,引此意乐及无我慧。】

最后大师作出一个结论:如果我们能够善巧地去如理思惟生死的过患,对生死当中一切的盛事生起厌离,由于内心这种意乐,会引发我们种种的行为,这都是使得我们渐渐地走向出世的业,这是道谛所摄。虽然这种善净之法仍是集谛所摄,也就是说,的确我们还在生死轮回当中,但这是真正能够使我们渐次透脱出来的方法,所以正是我们真正要努力的。

【由是因缘,若未由多异门,观察修习生死过患,于生死盛事破除贪爱,获得对治。又未如理以正观慧观无我义,又离修习二菩提心。余诸善行,唯除少数依福田力,悉是庸常集摄,转生死轮。】

根据上面所讲的,我们必须要经过种种的听闻思惟,从很多方面如理地去观察修习,了解生死轮回的过患,才有可能破除对生死当中一切好事情的贪爱。要对治贪爱,这话很容易讲,但是我们应该去好好地观察、思惟,如果自己对很多东西放不下,那个放不下的根本原因就是贪,这是我们真正该反省的地方。

一般来说,正破贪爱最好的方法是修不净观,不一定要去观有我、无我。如果依着正确的观法观起来了以后,对于平常欢喜的东西,会产生非常强大的厌恶感。譬如说本来觉得美味无比的东西,一旦观起来,会觉得它又臭、又脏、又烂,内心当中非常强大的排斥感就来了,这不是一个道理,我们现在都是在道理上面转。我有一个朋友,他的恶业感果的时候,好好的一个境界,别人看的是青山绿水,他却看见一片枯黄。同样地,如果造了善业,也就是前面所说的思、思已业,当你很认真地去思惟观察,一旦观成的时候,眼前看见的这些东西,也会产生这样的效果。

我听说以前有一位大德,修白骨观成功了,看出去别人都是一具具的骷髅,就像我们好好地坐在这里,他看我们就都是骨头。但真正淫贪的对治并不是白骨观,白骨观是对治我们对身体的执着,有很多人对自己的身体就是放不下,那才应该修白骨观。如果要对治对男女饮食的贪欲,应该是修不净观,可能他有一点弄错了,结果虽然把别人看成白骨,欲心还是会生起来,因此他说了一句话:「纵然白骨也可爱!」所以如果不是正对治的话,这种非常严重的贪爱是拿不掉的。

观无我慧是专门对治我执、我所执,这跟前面所说是不一样的,我们现在如果不好好地善学深思,正对治稍微弄错一点点就没有用,修行就是这样。世间也是这样,民间有一句话「嘴上无毛,做事不牢」,又说「大器晚成」,就是说有些人虽然脑筋很好,自己有很多想法,但都不够成熟却自以为是。我自己的经验也是这样,我现在有一些认识、想法,年轻人都不同意,我也莫可奈何,我晓得自己吃过多少苦头才学会,他没吃过苦头是不可能了解的。修行亦复如是,所以前面一再说「信为能入」,在还没有真正体验过之前,如果你善根够,遇见够条件的师长教导,你就要相信他,没有第二条路好走,这是非常重要的一个原则。

由于观不净而破除贪爱,或由于观无我慧而破执着的这个我,乃至自己了解了以后,修习大乘法,发菩提心(有世俗及胜义两种),愿意帮助一切的人而希求无上菩提,如果离开了这些内涵,所有其它的善行,都是平常集谛所摄,转生死轮回的业。不过有一个例外,「唯除少数依福田力」,这是极少数,靠着一种特别的力量,也能够跳出生死轮回。前面所说的破除贪爱、观无我慧、修二菩提心,这三样实际上是一贯的。现在说不从这些,而是依福田力也能跳出生死轮回的,这是极少数,这种方法一般来说,就是净土法门,不过实际上到了净土以后还是要依着道次第走上去。真正要求生净土,心里面必须至诚恳切地皈依,所以一定要先了解一个事实:世间是一无可取,由此策发真正要跳出生死轮回的希求。不过修行的重点,不是放在观察生死过患,也不是观察生死的根本──我执,而是看见了过患以后,一心皈投阿弥陀佛,因为阿弥陀佛有愿力救他,所以他修行的主力是放在皈依。照理说单单皈依是不能跳出生死轮回的,但推动他皈依的力量,是因为感到三有的盛事一无是处,想要跳脱生死轮回,这是一个重要的原则。净土的经论当中也说得很清楚,虽然嘴巴拚命地念阿弥陀佛,如果脑筋当中对生死的盛事都放不下,临终的时候,他所希望的这些东西就会障碍,极乐世界是去不成的,这一点我们应该要知道。

【又增长业分为二类:一为乐受义故增长,二为舍受义故增长。】

【初中复二,一为受用色声等欲尘,所生诸乐。二于外乐,厌舍贪着,为定生乐受,而增长业。初复有二,一正缘未死以前现法乐故,造非褔业。二正缘来世诸欲乐故,增长褔业。正缘定生乐受者,谓集能生第三静虑,下至初禅诸不动业。若于诸欲舍离贪着,复由乐受令意厌患,为舍受故而作业者,谓集能生第四静虑,乃至有顶诸不动业。此是世亲论师意趣。由此正理,若普厌弃一切诸有,为解脱故三门行善,则能渐远生死,渐近涅槃。】

增长业是讲集谛所摄的轮回生死之业,分为两类,一个乐受义故增长,一个舍受义故增长。为乐受义故增长业有两种,一个是受用外面的色声等欲尘,还有一个是对外在这些东西所生的快乐厌离舍弃贪着,而受用在禅定中的乐,这定所生的乐又更高一层。前面第一个受用色声等欲尘又有两种,一种是只为今生短暂的现法乐,所造的都是非福业;平常我们凡夫就是在这上面转,不管你说多少道理,内心都是为了这个,这在下士当中已经说得很明白了。另外一种是想得到来世的好果报,所以眼前的乐受就愿意放掉一点,本来是处处为自己,现在会去帮助别人,乃至布施、持戒等等,这是为了将来的因缘,造作增长的是福业。正缘定生乐受的人,厌舍外在的快乐,追求禅定所生的乐受,这样所增长的是三禅、二禅下至初禅的不动业。

初禅是离生喜乐地,二禅是定生喜乐地,三禅是离喜妙乐地,四禅是舍念清净地。初禅、二禅、三禅都有乐受的感觉,到了四禅则是舍受相应,已经没有乐受了,所以说「复由乐受令意厌患」,虽然很快乐,可是他觉得这个乐受本身还是一个不好的事情,所以内心当中厌患它。从四禅以上乃至有顶,就是三界内最高的天,都是在舍受当中,这是前面说的「为舍受义故增长」的业。这个就是世亲菩萨讲的。

最后所说的这个就是修行人该做的,了解这个道理以后,就知道只要在三有当中,不管是乐受、舍受,都是在业的系缚当中,于是内心就会希望从三有解脱,因此推动身口意去造善净之业,这样就能渐渐远离生死,渐渐得到涅槃。这一部分就是说明集业的内涵。

由集谛门思惟流转生死次第总共分为三科,最后一科是死殁及结生之理,在正说之前,先复习一下几个最主要的重点。前面苦谛已经讲过了,现在这一科是思惟生死流转次第,这就是集谛所摄。苦谛有四个行相──无常、苦、空、无我;集谛的行相则是因、集、缘、生这四个。现在把这四个行相,配合烦恼发生之理、彼集业之理、死殁结生之理这三科简单地说明一下。

集谛的「谛」就是真实不虚、确定不移的意思,「集」就是聚集,或者说招集、招感,把这些东西聚起来,所集的实际上就是我们种种的烦恼跟所造的业。造恶业是因为我们跟烦恼相应,根本是无明萨迦耶见,不了解事实的真相,造了业以后,将来一定会感得流转生死的苦果,这整个的过程称为集。世间的真相就是如此,绝对不会变动的,所以叫集谛。

集谛分为四个行相──因、集、缘、生。我们在轮回生死当中,造了业以后,它有一种力量,能够引发我们后有的习气,这个就是「因」,相当于十二因缘中的无明、行、识,它有引生后有的力量,就好比种子一样。可是种子要感果还要有一个条件,这就是下面的集。这个「集」就是说当习气不断地增长以后,将来一定会感得跟所造的这个惑业相应的生死果报。譬如造了哪一道的业,将来就会感得哪一道的果,前面有这个因,但是果报还没现起,一旦这个集增长了以后,一定会感果的。这也就是前面共下士讲的,作已增长业一定会感果,只是时间早晚的问题。我们无始以来造了无穷无尽的业,先感果的业那就是「生」。所以说所集的业是各式各样的,每一道都有,但是下一生会到哪里去,还要一个「缘」,不断在前面推动你,当这一生的果报结束了,下一世就会现起,所以这个缘助使你感得下一生。真正细的地方,将来可以进一步深学,我们现在了解了这些道理,如果能够努力去做的话,已经足以让我们渐渐出离生死轮回,这是大家要把握住的。

现在把它跟前面讲的这三科连贯一下。第一科是烦恼发生之理,生死轮回的根本是烦恼跟业,可是这当中以烦恼为上首,如果没有烦恼,虽然有业不会感果;没有业有烦恼,马上就会造业,造了以后果报就会来,所以集谛当中最主要的因就是在烦恼。前面说十二因缘虽然是一个无穷的循环,可是也是从无明开始的。这个因有了之后,怎么去集业,然后因集了以后进一步怎么缘生,就是下面的这个科判,告诉我们前一生怎么结束,下一生怎么生起,所以这个苦集谛真正的行相就了解了。这里只是简单地说明,当我们平常研讨的时候,先了解概略的名相,也不必花太多的时间深入研究,最主要的是对治自己的惑业,这个比较重要。

※﹝第三、死殁及结生之理分五:①死缘,②死心,③从何摄暖,④死后成办中有之理,⑤次于生有受生道理。今初﹞

平常我们对死很恐怖,对生会很欢喜,实际上生死是一贯的,它辗转互为因果。眼前我们能体会得到、看得见的,就是生的那一部分,死的那一部分我们看不见,而佛法就是让我们也看见原来看不见的那一部分,当我们了解了生死轮回的因果相续以后,如果如理去做的话,自己就能够把握得准方向。所以,死实际上就是生的因,有了这个因,下面如果再继续增长就是集,当我们这一生寿尽了以后,这一生集的业一定会带我们到下一生去轮回,所以集谛也就是因集缘生。而这个死就是在下一生之前,也是我们这一生的最后。其实佛法中所有的道理都是告诉我们要怎么善用这一生,如果懂得好好地善巧运用的话,临终就不会后悔,这是对我们来说真正最重要的事情。

这里分五部分:由什么因缘而死叫「死缘」。「死心」是指死的时候的状态。第三「从何摄暖」,命跟暖是同时的,换句话说,在暖舍的时候,就是命离开的时候,这其中告诉我们它是从哪里离开身体的。第四是「死后成办中有之理」,死后到下一生中间,还经过一个阶段叫中有。圣人是没有中有的,凡夫则有。最后是「次于生有受生道理」,它是怎么从中有再去感得结生的道理。实际上整个过程当中,最主要的推动者,就是集谛所摄因集缘生当中的集,也就是烦恼跟业的力量。

【寿尽死者,谓如宿业所引寿量,一切罄尽而死,是为时死。福尽死者,谓如无资具死。未舍不平等死者,谓如经说,寿未穷尽,有九死因缘,谓食无度量,食所不宜,不消复食,生而不吐,熟而持之,不近医药,不知于己若损若益,非时非量,行非梵行。】

死有几种原因,一种叫寿尽死,一种叫非时死。我们所以有这样的寿命,一切都是宿业所感。业尽的时候,此生就到此为止,这是寿尽而死。实际上,跟这个寿命相应的业,还有我们宿世的福。以世间的工作来说,譬如你和老板签下一期三年的约,工资先给了你,那你在这段期间内必须量入为出,慢慢地去用所获得的钱,假定任意浪费,寅吃卯粮超支了以后,那就麻烦了。所以很多讲因果报应的书上,都有这种福尽而死的例子。其中有一个故事说:有两个人是同年同月同日生,但是一个早死,一个则很长寿。原因是早死的那个人一生都享很大的福,另外一个则过得很节俭。所以这个寿跟福是可以转换的,如果你福报很大又懂得节制,福可以转成寿。反过来,如果任意挥霍的话,不到寿尽就会死,因为福已经用完了,道理就是这样。

我建议大家,平常与其看很多的理论,倒不如多看这些实际的例子,不过不要当作故事看,否则就像看普通的小说一样,没有什么太大的意思。看完以后也应该心平气和地想一想,其中内涵对我们生命的意义。我常常会看《物犹如此》,里面就是讲有很多动物也晓得忠义的故事。每次看完了我就会想,这个畜牲尚且能够知道忠、义、孝、悌,身为一个人,我到底做到了些什么?如果能够认真地这样去看,那么读这个书就对我们很有好处了!

还有就是虽然福跟寿都还有,但是由于自己不知取舍而横死,这叫不平等死,这里举出了九种。世间也有一定的法则,如果违逆法则乱来的话,都是导致横死的因。经上说的是一个主要的大纲,像现在很多人喜欢去冒险、找刺激,觉得很好玩,一不小心就死掉了,这都是属于横死的因缘。

这里提到「食无度量」等,我们受用饮食有一定的量,如果贪心过分、暴饮暴食;或者吃不相宜的东西,那就会损害身体;或者还未消化完又再进食;还有就是,平常假定吃了不当的食物,没办法把它吐出来;或者消化了的废物留在身体里面排不出来,这都会变成死缘。还有如果生了病以后应该去看医生而没去看,乃至「不知于己若损若益」,通常是指对男女饮食这些事不知节制。其实广泛的说,就是对自己所做的事情是有损或有益都不清楚,这些都是横死之因。

所以死缘就是在什么条件之下他会死。我们平常造的这个业,透过集谛的滋长,形成十二缘起的「有」支,在下一生一定会感果,就是「生」。但是前面的生命没有舍去之前,后面的「生」还不会现起,所以是归在因、集、缘、生的「缘」当中。

至于下一生投生哪一道,和死时的死心有密切的关系,所以这里特别作个说明。平常我们心里不外乎三种状态:善、恶、无记,所以就会造集善业、恶业跟无记业﹔同样地,到临终的时候,这三种心不仅是造作善、恶、无记业,而且还会引导我们到善、恶道去,所以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关键所在。进一步来说,我们都不知道什么时候死,因此前面告诉我们随时要作好准备,而临终所呈现的一切,并不是莫名其妙而来的,它是由于生前经常串习,到临终的时候就自然而然会出现。

既然这对我们有这么深远的影响,我们也希望走增上生的话,岂不是在平常就应该要努力吗?我们所以修学研讨《广论》,做种种善行,无非都是在这个问题上面谈,因为「死心」对我们是非常重要的。所以不是等到死的时候才讲那个「死心」,平常一切时处,面对任何境界的时候,如果自己能够提起正念,都应该思惟:这一念就是引我们入善、恶趣的关键。因为这个心相续是念念向前推衍的,每一念生起的时候,前一念就可以看成是死心,就像无常有粗、细两种,深细去观的话,能从粗相进而看到细相,那就是刹那刹那的生灭。当我们了解了这个特征以后,就知道该如何策励自己了。

【第二、死心分三。善心死者,谓由自忆,或他令忆,乃至粗想现行以来,信等善法现行于心。】

第一个说明善心死的状态,当一个人临终的时候,或者他自己能够记起善事,或者旁边的人帮他记起来,使他内心当中缘着善法,一直到粗想现行为止,一旦进入细想,念头就不会再变了。所以临终之前最后的那个粗想,就是我们下一生到哪里去的关键,善、恶道就在这时决定了。这个善法特别是指信、精进、念、定、慧等等,是出自《百法明门论》当中。第一个是信根,如果我们仔细去观察会发现:平常欢喜讲道理的人,一般来说信根都不够。信有一个特点,就是对于自己不了解的,或者虽然理论上能够了解,实际上对真实的内涵并不了解的,但是愿意接受。这并不是叫我们盲目地信,佛法绝对不主张盲信,要经过如理地观察、思惟、决择的过程,不断增长净信。前面说的信善知识,信业果等等都是这样。而往往我们会觉得「让我了解了,我才能接受」,的确我们应该要了解,但是你坚持一定要先了解才愿意接受,这往往对自己有很大的伤害,所以这个特点我们要注意。平常我们最相信自己,而且找种种理由来证成自己,实际上这对我们是极大的伤害。

「等」就是讲下面的进、念、定、慧这些善法。由于相信,自然而然会启发好乐的心,所谓「信为欲依,欲为勤依」,那个时候会策励自己,不要随顺着自己的烦恼、业习气,而应该随顺着我们所信的道理去做,这往往是违背我们心意的,这是它的一个特点。当我们了解以后,在实践过程当中,自己会很明确地察觉是否在随顺、增长软暖习气。如果能够如理地依法对治我们的烦恼习气,这都是透由信根而启发的。在临终粗想现行的时候,如果这个先现起,叫做「善心死」。

【又行善不善补特伽罗将命终时,或自忆念,或他令忆,昔于何法多所串习彼便力强,由此令心于彼流注,余皆忘失。若于二事平等串习,先忆何法便不退舍,不起余心。】

通常情况之下,每个人的一生都是如此,有的时候做好事,有的时候做坏事。可是临终时现起最多的就是平常做习惯的,这时或者自己能忆念起来,或者透由别人提醒而忆起。这就是为什么临终需要助念的理由,对我们实在太重要了。不过这里有一个特点,自己生前有串习的,临终时别人提醒才有用;若是平常不习惯的,就算是听说过,但并没有努力去串习,别人来提醒也没有用!甚至别人提醒了,自己还会不欢喜,我们常常就是这样。

我曾经遇见过一个女居士,她先生才过世不久,之前夫妻两人都信佛,可是信的法门却不一样,譬如说一个欢喜念地藏菩萨的,另一个是念观世音菩萨的,结果很不幸,她先生临终的时候,她就以自己所好提醒先生,使得他很不欢喜,心里面非常混乱,她还觉得自己是一番好意。后来她听到《广论》以后非常难过,一直为这件事情忏悔。

像这件事情,我们可以在这里分两点来说明。第一点就是我们要懂得《法华经》中所说的意趣,佛了解众生的根性是尽管有更好的法门,如果他不能接受,也不必勉强他,所以《法华经》上佛应众生根器,分别说三乘。这又有两种说法,有一派说三乘究竟,例如唯识的随教行者,他们认为有一些人是只能证得罗汉就到此为止,不能成佛的。另外一派则认为最后一定会成佛,只是现在根性比较差,一口气还无法用大乘法来救度他,所以只好让他先证得空性以后,他自己一定会觉得不圆满而后悔,那时再来回小向大,虽然走得远一点,但是最后一定可以成佛,这个叫做究竟一佛乘。了解了这个道理以后,我们平常如果有机会也能随分随力帮忙人家,但对方不接受的话,也不必勉强。

进一步是对自己来说,这才是真正重要的,不要只想在临终的时候,多找几个朋友来提醒我们就可以了,如果生前不努力,到时候再多的人提醒,都没有用!我听见过几个平常也颇有修行的人,临终的时候别人来帮他助念,照理说如果这个人很有修行,应该就能提起来念佛,可是他却说:「我现在痛苦得要命,你还念什么佛,赶快去找医生来呀!」他平常都主张生了病不要找医生,应该赶快提醒念佛,但是临终的时候当别人告诉他要把佛号提起来,他却提不起来,反而极端痛苦。所以这个事情千万不要骗自己,说好听话,让人家觉得你这个人学问很大,到真正生死关头的时候,是一点都假不来的。

所以我们平常应该观察自己内心,平时「于何法多串习」,那个力量就强,自然而然内心也「于彼流注」,其它的都忘失掉了。如果善跟不善的串习都差不多,那么临终的时候只要有人提醒他,先提醒的,他就先提起来,因此真正重要的还是平常的串习。前面共下士已经很明确地说过:「诸业于生死,随重、近、串习。」其中的近就是讲这个。这里特别再说一遍,因为这个跟我们修行是有绝大关系的。

【又作善者如从暗处趣向光明,临命终时,犹如梦中,见有种种可意之色,非不可爱,安祥而逝。临死其身无重苦受。造妙业者,解肢节苦,亦极轻微。】

行善的人临终的时候,身体上也不会有很大的苦受。如果这个业越好,死的时候肢节分解的苦也越轻微,所以造善业,不但现在好,将来也好。不过要造业通常都不能随顺自己的习气,我们随顺习性造业的时候很痛快,临终就麻烦了,到将来更是极端痛苦。所以真正学佛的佛弟子,就要在这个地方下功夫,千万不要平常做任何事情都配自己的胃口,应该如理观察,依法行持,这个才是最最重要的。

【不善心死者,谓由自忆或他令忆,乃至粗想现行以来,追念贪等现行不善,临死其身受重苦受。造不善业当死之时,现受先造不善业果,所有前相,谓如梦中多怪色相,于彼显现,如从光明趣向暗处。诸造上品不善业者,由见彼等不可爱相,身毛恐竖手足纷乱,遂失便秽,扪摸虚空,翻睛咀沫,此等相现。】

不善心死跟善心死一样,都是我们平常的习惯,只是显现的境相不太一样。如果造上品不善业的话,死的时候就像做梦时梦见可怕的事情一样,会汗毛直竖、手脚乱挥,乃至于大小便失禁、眼睛翻白、口吐白沬等等。我曾经看见过一个小孩子,只有十岁上下,临终的时候就这样。当时也不太知道,学了佛以后,我也想过:这个小孩子哪有可能会造什么大的恶业呢?后来再想一想,的确有可能。一般来讲,十岁就死,表示这个人的业报非常糟糕,很可能前生从地狱里出来,这一生寿命还是很短,而且说不定还会再堕落。

我也曾经看见一个故事,不妨说一下。有一个人生前造了很多恶业,可是他也念过佛,死后下了地狱,阎罗王要把他送到油锅煎的时候,他忽然想起来了,拼命念佛,结果那油锅就炸掉了。阎罗王没办法可想,就让他投生到善道,但寿命很短,才出娘胎就夭折了。经过这样入胎、出胎,后来他这个佛号就统统忘失掉了,只得长劫在地狱受苦。所以论上说,有时是一个业感一生果报;有时是很多个业,感得一生果报;也有的是一个业会感多生的果报。所以造了恶业,果报是很可怕的。

我看见过几个人临终的景象,前面说的这个小孩是我唯一看见比较恐怖的现象。我也看过死得时候很安详的人,好像闭上眼睛,很平静地就走掉了,通常这都是生前勤修善业的结果。

【若造中品不善,彼诸相中有现不现,设有不俱。作恶业者,解肢节苦,最极尤重。又解肢节,除天、那落迦,所余生处,一切皆有。】

中品不善的话,前面所说的不可爱相,有的时候会现起,有的时候不现起,就算现起也不是全部都呈现,只有一部分。如果造恶业的话,将来固然是非常可怕,临死的时候,解肢节也极端痛苦,就像被人截割一般。这个苦,除了天界跟地狱以外,其它的各道当中都有。

【又一切人临命终时,乃至未到昏昧想位,长夜所习我爱现行,复由我爱增上力故,谓我当无,便爱自身,此即能成中有之因。此中预流及一来者,虽其我爱亦复现行,然慧观察制而不着,譬如强力制伏羸劣,诸不还者我爱不行。】

一个人临终的时候,先是进入粗想,接着是细想,到最后就完全昏迷了。在这个之前,由于无始以来一直串习强烈的「我爱」,死时会感觉到我好像快要失去了,自然而然生起非常强烈的执着,这就是感得中有的原因。这种情况只有凡夫才有,圣者不会,因为圣者已经真正见到无我。不过还是有程度的差别,小乘的预流果还会在生死轮回当中投生七次,一来果要来一次,不还果则不再来了,他会到天上去证得罗汉果,他的「我爱」不再现行。预流果和一来果的圣人,我爱的习气还在,但是他有智慧的观察可制住它,就像一个强壮有力的人制伏一个体力比较差的人一样。这个道理讲到「成办中有」时会再详细地说明,这对我们平常修行是非常重要的关键。

【无记心死者,谓行善不善者或未行者,自未能念此二种事,无他令忆。此临终时俱离苦乐。善心死者,是于有粗想时,若细想行时,善心即舍,住无记心。彼于尔时,于曾习善亦不能忆,他亦不能令其忆念,不善亦尔。故细想行时,一切死心,皆是无记。《俱舍释》说:「善不善心行相明了,不能随顺当断死心。」】

所谓无记心死者,就是不论有没有造善或不善,临终时自己没有想到,也没有人提醒他,只是糊里糊涂,所以心里既非善也非恶。这是指粗想阶段,不是指细想。真正到细想的时候,善恶心都没有,一定是无记心,所以这里讲的无记心,是指粗想的时候,没有善心或恶心。平常我们自己观察一下就可以了解,有时候坐在这里,脑筋还蛮清楚的,可是也并没有想什么,这就是一种无记的状态。临终的时候,脑筋也还蛮清楚的,可是想不出自己所做的好事或坏事来,就是这种状态。一旦进入细想,不管之前是善、不善、无记,都变成无记心。所以真正决定我们下一生的,是在粗想时候的善、不善、无记。这个都是根据《俱舍释》上说的。

【第三、从何摄暖者。造不善者,识于所依从上分舍,上分先冷乃至心处。造善业者,自下分舍,下分先冷,二者俱从心处识舍。识最初托精血之中,即为肉心;最后舍处即最初托。如是先从上身摄暖至心,或从下分收暖至心。次虽未说,从下或上,亦摄至心,然当类知。】

寿命舍的时候,体温会慢慢地消失掉。如果造了恶业死时识是从上分先舍离,慢慢地向下,暖跟识是一样的,所以造恶业者的身体从上面先冷,冷到心。造善业者是下分的脚先冷,冷到心,最后都从心这个地方离开。投生的时候,识也是从心脏的地方托生。所以从临终的相状,就可知下一生去的地方。有的时候我们会想知道这个人下一生到哪里去而摸摸他。千万摸不得!这是毫无意义的事情,而且会影响他的投生。说来说去真正重要的还是自己平常的时候要多锻练。要帮忙亡者,能够劝他固然好,就算他不听,如果你自己心力很强,能够代他观想、忆念的话,亡者也能受用,这一点对我们是非常重要的。

【第四、死后成办中有之理者。如前所说识从何舍,即于彼处,无间而成,死与中有,如秤低昂。依二种因︰谓我爱已生故,无始乐着戏论已熏习故。善不善业已熏习故。】

当暖收摄完毕,识就离开我们的报体,也就是死了。「无间」就是中间没间隔,死跟中有是同时现起的,就像秤一样,一边低的时候,正是另一边高的时候。而成办中有依两种因,这也就是我们修学佛法的重心所在。第一点是生死轮回当中的总相,只要在生死轮回当中的异生(就是凡夫),最主要的特征就是无明。也就是对于「我」是什么看不清楚,产生种种虚妄的分别执着,这个叫戏论,是我们无始以来所熏习的。不管投生哪一趣,这个一定都会现起。

由于有无明,所以有贪瞋痴等烦恼,因此而造种种业,前一生消失的时候,下面这个业就感果了。所以第二个原因是「善不善业已熏习故」,这个是在我们生死流转当中,感得哪一道的个别因。因此,我们修行第一个是先以善业取代恶业,进一步要净化所造的善业,使它变成净业。善业也并不是从外面的形式上面看善不善,而是从内心上面讲,如果只是为自己,不管做什么善事都是骗人的,为了利他,这个才是真正的善业。不要说佛法,就是像《了凡四训》、《俞净意公遇灶神记》等世间的书,也都很清楚明白地说明这一点──只要问问自己的内心就清楚了。

【又此中有,眼等诸根悉皆完具,当生何趣即彼身形,乃至未受生有以来,眼无障碍,犹如天眼。身无障碍,如具神通。《俱舍》亦云:「为当本有形,此谓死以前,生刹那以后,同类净眼见,具业神通力,根全无障碍,不转为寻香。」此说中有是同类见,及修所得离过天眼能见。】

因为无始以来对「我」的乐着,到死的时候这个强烈的我执,就是生中有的原因。中有的形相由他生前所造的业来决定,当中有现起来的时候就是他下一生的形相,「眼等诸根」都具足。而且中有身有业通,在还没有受生之前,他的眼睛可看见任何东西,只要有业缘的境,可以说是无远弗届。

接着引《俱舍》来说明,中有的形状就是下一生本有的形状。本有是指从出生刹那以后到死之前的这段期间。如果他下一生感得人道,那么中有就是人的形相;如果下一生是感得生天,中有就是天的形相;如果下一生感得地狱、饿鬼、畜生,就是地狱、饿鬼、畜生的形相。能看见中有的有两种,一个是同类的中有;还有一个是净眼,就是有修行的人的净天眼,平常普通的人看不见。

「不转」是说这个中有现起了就不会转变的。此外中有又叫做「寻香」,因为中有吃东西是以鼻子闻的,譬如我们点香,他闻到那个香味就受用了。或者供养他一些食物,他不像我们一口一口吃进去,而是闻那个香味,所以叫作「寻香」。

【成办何趣中有,次定不可转趣余生。《集论》中说容有转改。】

前面说不转,就是指不会转趣余生的这个状况。这是《俱舍》的说法,但是《集论》上面说还是可以转变的。原则上,宗大师的主张是后者,也就是说中有还是可能转变的。可是转变要什么条件呢?一般靠自力是不能转变的,如果外面有很大的加持力的话则有可能。所以在七七当中,做功德给亡者是非常有用的。不过若是普普通通随便做一下也是不行,第一他自己要有相应的福报,其次去超度他的人要有很深厚的功力,还有如果超度的人跟他的关系非常密切,这几个条件是真正能够帮助他的。所以善友对我们非常重要,这是死时真正能够帮助我们的。恶友可能平常跟你关系密切,但临终时却会把你拖下去。既然能转变的话,固然可以从坏的地方超度到好的地方;同样地也有可能把你从好的地方拉到坏的地方。我曾经看见很多这种典型的例子,有人死的时候还蛮好,结果家里面就给他超度,杀猪宰羊,造了很多恶业,反而使他受累了。所以生前与周围的人所造的业是何等的重要,这个因缘是永远辗转的。

【本有者,《俱舍论》中总说四有,死已未生是为中有,当正受生初一刹那是为生有,从此第二刹那乃至死有最后刹那以前,是为本有,临终最后刹那是为死有,此望将来受生之死有,是其本有。】

下面本论根据《俱舍》来说明本有的概念。死了以后到还没投生之间叫中有。中阴死亡时投生的第一刹那叫做生有。一旦生有现起,就是已投胎了,然后从此一直到死有现起之前叫作本有。临终最后刹那叫做死有,这就是四有。本有就是在他受生以后,还没死之前一向的状态。我们一直有一个心识,这个识是相续的,《西藏生死书》里叫做自然中阴,《俱舍论》上叫做本有,只是名字不同,我们要了解。

【有误解此说为前生身形,又有见说是后形故,说三日半为前生形,次三日半为后生形。此说全无清净依据,唯增益执,《瑜伽论》说识不住故,于前世身不起欲乐。故有说云,见前世身而生忧苦,亦属增益。】

我们先了解在生死相续当中,心识变化的几个状态。生有跟死有都是一刹那,中有只有四十九天,最长的就是本有。有人以为中阴身还是前生的身形,就是说人死了以后,那个中阴身所现的还是这一生的人形,其实不是的。又有人听说是跟着后生的身形,于是他就认为三天半的是这一生的身形,三天半是下一生的身形,因为七天一变。大师说这种说法毫无根据,完全是一种增益执。所谓「增益」,是说不是事实而是人加上去的一种错误的执着。根据《俱舍》所说,中有肯定不是前生的形状,而是当来生的本有的身形,也就是下一生的状态。另外《瑜伽论》上说,死时识不会停在此世,而完全是根据他造的业到下一生去,所以对前世身不会再起欲乐。因此有人说看见前世身还会生忧苦,这个也是增益之说。

不过有的时候,我们会看见像《来生》上所举的一些例子,有的人好像看见他前世的身体,这又是怎么一回事呀?其实,书中提到的这些人根本就没死。我们要知道这个特征,这个和真正死的时候情况不太一样。譬如有一个地方是你久已向往的,或者是你早已准备要去的,如果是十点出门,到了九点,你就会坐立不安了,大家有没有这个经验?就像这样,你心里面一天到晚想要到那个地方去,临终的时候,这个业相现起来,死心就跟着到下一道去,不会再回头看的。这是用很粗浅的例子来说明这个道理,了解了这个,我们自然晓得怎么把握住眼前这一念的心,如法如理去做,这个才是最重要的。

【造不善者所得中有,如黑羺光或阴暗夜。作善中有,如白衣光或晴明夜,见己同类中有,及见自等所当生处。】

中有的身形是什么样呢?如果造了不善的人,中阴是黑的,像黑羊的羊皮黑黑亮亮的,虽然有光,可是这个光是黑的,或者像阴天的夜晚一般幽暗。作了善业的话,中有就像白衣服所发出的白光,或晴天的夜晚,是很明亮的。这两个虽然都有光,可是一个是黑的,一个是白的,这是善业、不善业的差别。中有能够见到同类的中有及当生的处所,换句话说,他能看得见相应的情、器界。

【《入胎经》云:「地狱中有如烧杌木,旁生中有其色如烟,饿鬼中有色相如水,人天中有形如金色,色界中有其色鲜白。」此是显色差别。】

这是引《入胎经》上所说的,各类中有所显现出来不同颜色的差别。文字很容易懂,这里就不细说。

【从无色没生下二界则有中有,若从下二生无色者则无中有。于何处没,即于其处成无色蕴,堪为根据诸教典中除此而外,未说余无中有之例,故说上下无间,皆无中有,亦不应理。经中又说天之中有头便向上,人之中有横行而去,诸作恶业所有中有,目向下视倒掷而行,意似通说三恶趣者。《俱舍论》说,人鬼畜三,各如自行。】

这里特别说明一个特点:如果下一生是投生到无色界,则没有中有;反过来,无色界生到下二界则是有中有的。经典上并没有其它不经中有投生的情形,所以说「上下无间,皆无中有」的这种说法是不合理的,因此就是到地狱去,还是有中有的。此外,生天中的中有头是向上的;人中的中有是横着走的;作恶的中有头是向下,倒过来走的。这个行相大概通于三恶道。《俱舍论》则说,人道、鬼道、畜生道的中有,就像他在本有当中的状态。

【寿量者,若未得生缘,极七日住。若得生缘,则无决定。若仍未得则易其身,乃至七七以内而住,于此期内定得生缘,故于此后更无安住。堪依教典,悉未说有较彼更久,故说过此更能久住,不应道理。如天中有七日死已,或仍生为彼天中有,或转成办人等中有,谓由余业转变势用,能转中有诸种子故,余亦如是。】

中有的寿量,最多七天,七天一变,但是最多也只有七个七天。若得到生缘投胎了,中有就没有了。在转变的过程当中,如果有别的业力出现,例如有人超度他等等,则中有会转变,或者从下到上,或者从上到下。这是第四、成办中有之理的内涵。

【第五、次于生有结生之理者。若是胎生,则彼中有于当生处,见有自己同类有情,为欲看彼及戏笑等,遂愿往趣当生之处。】

这里讲生有──下一生怎么结生,也就是我们怎么从中有进入到下一生去的关键。我们在生死轮回当中一共有胎、卵、湿、化四种形态,现在以胎生为例来说明,其它的可以例知。在前面已经讲过中有有种业通,在他的业力范围之内,他能看得非常远,可说是无远弗届,不过必须是有缘的才看得见,否则也是看不见;而且他可以没有甚么障碍地去他要去的地方,但如果是神通,就不受这些限制。所以就中有的业通所看见的以及行动的能力来说,跟神通一样,但是范围完全不一样,中有是完全被他在轮回生死中所造的业所限制,这点我们先要了解。结生时,中有会看见自己同类的有情在他下一生该去的地方,这是因为他前一生造的业,看见了就觉得满欢喜就靠过去,于是就投生到他应该去的地方了。

中有的业通来自他造的业;这里所说的「结生」,也就是要去感下一生的果,它的因还是自己造的业。反观我们平日的现行:如果和自己习惯相应的境现起,你不知不觉就会欢喜地跑过去。每个人自己想想就可以很清楚地发现:如是因感如是果。所以学了佛法以后,如果了解这个是不应该做的,就要想办法断掉它,尽管你觉得很欢喜,可是假定你信得过佛法,愿意力争上游的话,那就不要去做自己不该做的,增长这个业习气。如果不断去增长,死了以后也是如此,在生前有理智可以去决择时都还挡不住,在中阴身的时候,你只有随顺习气一条路好走。

所以真正了解了这个特点以后,千万不要把它看成是一个理论。我自己觉得最辛苦的、也最惭愧的就是这个,话我会讲,碰到境界,就是跟着它转。不过如果了解佛法的话,虽然做不到,你会感到惭愧,但是不会失望,反而会更加努力。这个业习气本来不是这么容易对治的,而这又是唯一的一条路,所以必须靠着师友不断地策励,加上自己的努力,一定会产生我们希望的效果。

【次于父母精血,起颠倒见。尔时父母未行邪行,犹如幻变,见行邪行,便起贪爱。此复若当为女,欲令母离,贪与父会;若当生男,便欲父离,贪与母会。】

这就是入胎时的状况,对于有缘的父母的精血会生起颠倒见,这时父母还未正式交会,他就是看见好像幻变一般。然后看见父母交会的时候,会觉得自己是其中之一,如果是生为男的,就想排开父亲,自己跟母亲交合;如果是女的,会排开母亲,自己跟父亲来做这件事情,所以淫欲是生死中最主要牵引的力量。怎么说起颠倒见呢?就是自己看颠倒了,实际上这里面有几重颠倒,根本是我们的无明,接着是行──在投胎的时候,所见也是颠倒的。

【《瑜伽师地》是说非实见其父母,误于精血,见行邪行。生此欲已,如如渐近,如是如是渐渐不见,男女余分,唯见男女二根之相,于此发愤中有即没,而生其中。此复父母贪爱俱极,最后决定各出一滴浓厚精血。二滴和合住母胎中,犹如熟乳凝结之时,与此同时中有俱灭。与灭同时,即由阿赖耶识力故,有余微细诸根大种和合而生,及余有根同分精血和合抟生。尔时识住,即名结生。诸有不许阿赖耶者,许为意识结生相续。】

《瑜伽师地》上是说并不一定是真实看见父母在交合的时候,而是把精血看成父母交合的相状。这一点大小乘的说法不同,眼前我们只要把粗相认识了,以后自然而然会了解。眼前想深入地了解,不但困难,实际上是白费功夫,等到你各种条件具足,资粮够的时候,该明白的就自然会明白了。但并不是说眼前不管它,不是这个意思。举个例子来说,譬如我们现在念小学,结果小学该念的不念,想去认识大学的课程,这是个错误。我们只要确立了大学这个目标,把现在该念的念好了,就会一步一步升上去,到了大学自然就能了解更深的内涵了。

我也举一个我自己实际上的例子。后面会讲到十二因缘,很多经论譬如《稻秆经》、《瑜伽师地论》、《广论》、《俱舍》等,都讲十二缘起,而我所看过的讲得最详细的是《八十华严》中的〈十地品〉。其中第六地讲智慧,就是真正的正见──缘起性空的道理,其中对十二缘起讲得非常详细。我刚出家没多久,离开现在三十多年时,开始对阅读经典发生了兴趣,听说《华严经》是王中之王、非常殊胜,于是就把经本请来,从卷一开始看,字都认识,但意义不大懂。那时有因缘我师父又送了我一部《华严疏钞》,这是在汉地解释《华严经》的著作中最究竟、最完整的书。结果不看还好,看了更是不懂,虽然咬紧牙关苦苦地看下去,还是看不懂,而且那个时候根本没看见《华严》里有讲到十二因缘的部分。以前我看十二因缘通常都是依《俱舍》的讲法,譬喻说无明、行、识是什么,出生的名色又是什么,几岁的时候叫受,几岁的时候叫爱,就是分位的十二因缘。可是看了以后还是糊里糊涂,不甚了了,何况我们一般的习惯会说这个是小乘的经典,小乘之中钝根的人就讲四谛,利根的人讲十二因缘,我自己觉得是学大乘的,所以也不会去注意这个。

一直等到听校长讲过了以后,才确实了解佛法的中心在性空缘起,而我们下手处最精要的地方就是在这里。那时真的感觉到这么重要的东西,没有人讲根本不可能知道!也许我比较笨,脑筋聪明一点的人,可能也有其它办法,不过至少对我来说,这样的感受是非常明确的。以后再看到《华严经》上讲到的十二因缘,就很欢喜,很认真地看,最近又重新温习,觉得经上对于十二因缘讲得非常仔细,每个部分都交待非常清楚。我认真想一想,这次为什么会清楚呢?有几个原因。这几年校长为我们解说有关缘起的行相和无我的特点,也就是诸法缘起性空、一体两面的真相。了解了这个以后再去看经文,觉得所读的经文文字都好像立体起来,以前就像是看画一样,现在能够感受到很实际的内容。因此如果我们肯努力去净罪积资,感得善知识的摄受,得到有传承的教授,自己也如理去思惟,就能了解经论真实的内涵。这是我的个人经验。

因此我建议诸位,我们学法有几种方式,有一些人欢喜在文字上面转,没关系,这是各人的习性;但在我们学的这个传承中,阿底峡尊者一再警告我们,生命很有限,只在文字上面空转没有用,但是一开始也必须要从这个地方契入,我们要分得出本末来。我把自己这一段经验提供给各位参考,不过,我要说明的一点是,我是一个很笨的人才这样,如果你们自己觉得是利根,也可以走别的方法,不过我知道至少这个办法是非常安全的;至于利根的走法,因为我自己没有这个条件,所以就不知道了。

继续看下去。要投生时,我们会看见父母的交会,这是我们无始以来的业习气,看见了以后,你会生颠倒,觉得是你而趣入这个境,这个时候其它什么都看不见了,只有看见男女二根。这里我们不妨想一想,我们平常对境的时候,极大部分情况是无记心,也就是说,这个境界不会那么吸引你;但当这个境界非常强烈的时候,不管是贪或瞋,你会全部精神都贯注进去,所有其它的东西都看不见,完全被这个东西缚住了。这就是我们的行相,在无限生命的相续当中,我们经常都是在做这种事情,乃至结生的时候也是如此。

这里的「发愤」又是怎么一回事情呢?当碰到引发我们很强烈的贪爱境界时,自己会很强盛地想要占为己有,对障碍你的则会很强烈地排斥,不管是贪、瞋都是这样,有一种非常强烈的执取。前面说「生」的时候要有烦恼作为俱有缘,所以这个因位识要入胎的时候,就是借着这个非常强烈的执取力量,进入父母交会的父精母血中,这是生命结生过程当中最重要的一个关键所在。

由于心里非常强烈的这种烦恼,当父母的精血出现的时候,自己就执着在这上头,由于这样的一个执取而结生,同时中有就消失掉了。结生除了父母的精血以外,最重要的就是自己的识,然后有「余微细诸根大种和合而生」,这个生命就开始形成。除了诸根的大种以外,还有「余有根同分精血和合抟生」,这就是识住胎的情况,这叫做结生。

这里是根据大乘唯识宗的说法所以提到阿赖耶识,在各个部派当中,也有人不承认阿赖耶识,而主张结生中真正作用的是意识,并非其它的根识。

【若薄福者,当生下贱种,彼于死时及入胎时闻纷乱声,及自妄见入诸芦荻稠林等中。造善业者,当生尊贵族,闻有寂静美妙音声,及自妄见升于高阁宫殿等处。】

死亡以及入胎时的状况,就看他生前的福德因缘,如果福德薄,去的地方就比较下贱,死亡和入胎的时候,会听见很嘈杂的声音,会看见自己跑到芦荻稠林等中。没看过芦萩的话,可以想像甘蔗园,或者养牛场的牧草。「芦」有时候叫做芦苇,像竹子一样,不过很细,最粗的像手指头那样而已,中间是空的,通常长在河边;「荻」是跟芦类似,不过它的中间不空。总之就是钻到像牧草一样长得密密麻麻的草丛或者树林里面,这个是福薄的。假定你造了很多善业,就会生到高贵种族,会听到很安宁、美妙的声音,并且看到自己进入很美妙的宫殿。

下士道的业果中曾经讲过增上果,就是说因地当中做的,果上面就会呈现,不论是死亡、中阴身,乃至入胎的时候,这个业永远跟着。了解了这些,对我们会有很大的好处,平常我们即使不能了解无我,也还没发菩提心,但处处地方应该多代人着想,尽量帮人家忙,最后真正最受用的还是自己,所以说真正为自己着想,也是应该从这地方去看。有了这种正确的理念,我们的心量会放宽,也会策励我们渐渐去养成乐意帮忙别人的善净习气。

【又住胎者,凡经七日,有三十八,胎中圆满一切肢节。次经四日,当即降生。】

中有灭了就变成生有,这个生有只有一刹那,从住胎到死有之前叫做本有。在胎中的过程是以七日为一个时段来计算,总共有三十八个七日。住胎中有五个阶段,这在前面一百五十七页谈苦谛时曾经讲过生苦当中住胎的苦。「所有食味,从母腹中入自脐孔,而为资长」,我们会长大是来自母亲,「渐成羯罗蓝」是第一位,第二个叫頞部陀,第三个叫闭尸,第四叫健南,第五叫钵罗奢佉,这里说是「手足微动,体相渐现」,又叫肢节成位,就是肢节渐渐成形,有形状可见,能够分得出头、手、脚、身体等等了。当在羯罗蓝位的时候又叫凝滑,就像酸奶一像,浓稠地一小块,刚刚入胎的时候就是这样。经过二七十四天以后,渐渐变成固体的一个包包;再经过一个七以后,就有血肉出现,叫做闭尸;到了四七二十八天以后,那个血肉里就有骨头了,所以称为健南,就是坚肉,第五个钵罗奢佉位时,手足渐渐开始成形,以后这个肢节就慢慢地长大,经过三十八个七再过四天,总共二百七十天,就是九个月,那个时候就圆满长成了。

【如《入胎经》云:「此经九月或过九月,是极圆满,住八月者虽亦圆满,非极圆满。若经六月,或住七月,非为圆满,或复缺肢。」此等广说,如《入胎经》,应当了知。】

住胎二百七十天以上的长得最圆满,如果时间不够就生出来的话,就会长得不圆满,乃至肢节残缺等等。

【若于生处不欲趣赴,则必不往,若不往者定不应生。故作感那洛迦业及增长已,谓屠羊宰鸡,或贩猪等,诸非律仪中有,犹如梦中,于当生处见有羊等。由先所习憙乐驰趣。次由瞋恚生处之色,中有遂灭生有续起。】

这里先反过来说,你不想去的地方,就一定不会去,也就不会生到那里。所以假如你生前做了感到那洛迦(就是地狱)的业,而且做了以后还不断增长,那是一定会去的。例如杀羊、宰鸡、贩猪等,这些叫非律仪。换句话说,在各行各业都有个行规,我们现在出家,也有一定的规则要持守,这称为戒律仪,而世间的这些行规就叫非律仪。专门做这种杀生恶业的人,因为天天杀,一定会感地狱的果,死了以后,他的中有像在梦中,看见他欢喜的境界,如果是宰羊的,就看见羊,如果杀猪、宰鸡的便看见猪跟鸡,由于他先前所串习的关系,一看见就会跑过去,然后这个杀的习惯又来了,于是中有灭,生有续起,但这个生有很可怕,是生到地狱里去受苦的。

【如是于余似那洛迦瘿鬼等中,受生亦尔。若生旁生、饿鬼,人间、欲天、色天,便于生处,见己同类,可意有情。次由于彼起欣欲故,便往其所,瞋当生处,中有遂灭,生有续起,此乃《瑜伽师地论》说。若非宰鸡及贩猪等,不律仪者,生那洛迦,理同后说。】

地狱是这样,比地狱好一点的饿鬼道,乃至旁生、人、天都是一样的。在他该生的地方会看见有缘的人,心里一欢喜就去了,去了以后,因为对这个境界的执着,当发现喜欢的东西被人家占有,或者必须从别人那里夺取时,会起很大的瞋心,那便是中有结生的时候,这是《瑜伽师地论》上的讲法。如果不是因为杀猪、宰羊而堕地狱的话,结生的情况也是一样。

【《俱舍论》云:「余求香宅舍。」谓湿生欲香,化生求舍,而受生也。】

【复如释说,若是当生热那洛迦,希求暖热,生寒地狱,希求清凉,中有遂往。诸卵生者,《俱舍论》说亦同胎生,死没及结生之理,无特外者,皆如〈本地分〉说。】

《俱舍论》上面讲,有些众生是「求香宅舍」,湿生是求香,化生是求舍。前面说那洛迦是以杀猪宰羊者而言,其他造了堕地狱业的人,假定是要生到热地狱去的,他会感觉得很冷,想要找暖和的地方,结果到了热地狱,等他感觉不对已经来不及了,于是大发瞋心便投生下去了。寒地狱也是一样,他感觉很热,希望凉一点的地方,结果一去受不了,起了瞋心就投生。前面是讲胎生,至于卵生,根据《俱舍论》跟《瑜伽师地论》所说,都是跟胎生一样。胎卵湿化四生之中,卵生湿生与胎生相似,化生通常都是在它将投生的地方,忽然就现出来。

看了最后这一段以后,我们想一想「若于生处不欲趣赴,则必不往,若不往者定不应生。」这句话,平常我们要做什么事情,或者不做什么事情,都是根据自己无始以来的习气,欢喜的便去,不欢喜的就不去,无一众生例外,不论人、天、畜牲都是这样。学了佛以后,正确地了解什么是该做的事情,这往往是违背我们习性的。佛很清楚地告诉我们,生死轮回当中的苦乐,都是自己造的业所感得的,因此我们必须如理地去做,不要随顺自己的习气。

学了佛以后,第一件事情是皈依、业果、忏悔,当然前面说真正第一件事情是从依止善知识开始,听闻正确的方法,了解了以后,真正要行持就从忏悔开始。因为虽然现在我皈依了,愿意如法去行,可是无始劫来所造的业如果不忏悔的话,它是会感果的。在四力忏悔中第一个最重要的是破现行。什么叫破现行?这个现行就是我们平常习惯、爱好的,以前觉得它是好的,现在要破除它必须用正知见,所以深深追悔以前错误的所求,不断在佛前忏悔,才可能扭得过来。忏悔得力的话,这个业可以根本净除掉,不会再现起;就算还不做到这样,你真正努力地忏悔,再面对以前一向欢喜的境界,自己心里面会有正确的认识,乃至于会避之唯恐不及,所以它虽然现起了,你绝对不会再去,不去便不会生。这个一点是不是足以策励我们?

平常我们遇到好朋友,见了面大家便张三长、李四短,说一大堆闲话,现在晓得了就不要去。如果我们从这个地方认识了,一步一步去做,这就是戒行持犯!所以如果对业果的性质不了解,戒是无从持起的;了解了业果以后去持戒,第一件事情就是斗烦恼!这一部分后面会讲,等到学了以后,对我们真正想要好好做戒行持犯是有绝大帮助的。

菩提道次第广论卷六终

 


{返回 菩提道次第广论浅释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菩提道次第广论浅释 中士道 十二缘起
下一篇:菩提道次第广论浅释 中士道 思惟苦谛
 菩提道次第广论浅释 上士道 入大乘门
 菩提道次第广论浅释 道前基础 归敬颂
 菩提道次第广论浅释 上士道 菩提心次第
 菩提道次第广论浅释 道前基础 造者殊胜
 菩提道次第广论浅释 下士道 念死无常
 菩提道次第广论浅释 中士道 十二缘起
 菩提道次第广论浅释 上士道 布施波罗蜜
 菩提道次第广论浅释 道前基础 道次引导
 菩提道次第广论浅释 道前基础 完结轨理
 菩提道次第广论浅释 上士道 学菩萨行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 第一0六三卷[栏目: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第十一集]
 贤愚经白话 快目王眼施缘品第二十七[栏目:贤愚因缘经白话]
 265.问曰:魔何以欲破其意?[栏目:大智度论·四百问答]
 在修上师瑜伽时,是否可将莲花生大士观为根本上师?[栏目:索达吉堪布·问答释疑]
 安居第五十日(四):毕竟归于平等[栏目:慈法法师安居日授课·听课笔记]
 藏传佛教有宁玛、噶举、格鲁等宗派...佛学院老师在授课时,是怎么处理派系观点的冲突的?[栏目:索达吉堪布·问答释疑]
 净土大经解演义 第二八三集[栏目:净土大经解演义·净空法师]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