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菩提道次第广论浅释 中士道 十二缘起
日常法师
{返回 菩提道次第广论浅释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8061


中士道 - 十二缘起
p. 181

※﹝第二、由十二缘起门中思惟分四:①支分差别,②支分略摄,③几世圆满,④此等摄义。今初﹞

缘起可以分内外两种,内就是我们自身生死流转的十二因缘;外是指外在的种种事物,比如稻苗,树木等等,这些也是缘起的,我们只要注意观察便能了解。这里最主要是说明前者。十二缘起有的时候叫十二有支,有就是三有,我们会在三有当中轮转,其中有重重无尽的因缘,大别可以分十二类来说明,所以叫十二有支。这里分四点来说明:第一个叫支分差别,就是这十二支各别的内涵;支分略摄是把这十二支依照一定的次第,简单扼要地归纳起来;第三几世圆满,是说明这十二有支从因到果需要多少时间;第四此等摄义,是把上面这三个项目没有说清楚的补足。这部分诸位如果有兴趣可以看《八十华严·十地品》第三十七卷,那是讲第六地的内涵,真正对般若智慧达到彻底认识的时候,看见性空缘起的真实相,就了解众生在生死轮回当中是如何流转,又如何还灭的,也就是十二缘起的内涵。

【十二缘起支中,初无明者,如《俱舍》云:「无明如非亲实等。」此亦如说怨敌虚诳,非唯遮无亲友谛实,及异亲实,是说亲友实语相违所对治品。】

首先引《俱舍》的文,无明是什么呢?就像非亲、非实等等。「非亲实」的「非」,不仅仅是遮止说不是亲、不是友、不实在的,或者跟亲实不相关的,而是与亲、实正相反的。如果我们把周围的人分类的话,大概不出三类,第一类是亲友,另一类是怨家对头,除此以外还有很多既不是怨家也不是亲友的一类。照刚才的分法,除了亲友以外,有怨家和不认识的两种,而这里的非亲实,「是说亲友实语相违所对治品」,这个范围就很确定了。怨家是来伤害我的,亲友则是来帮忙我的,这两个是正相反、针锋相对的,非亲所指的就是怨家,其他既不是怨家、也不是亲友的这一类人不算。现在我们讲的这个无明是什么也要确定,否则破了一些不相干的东西以后,还是无法脱离轮回。因为一切问题都是由无明产生,所以只要去除了无明,所有的问题就都能解决。

【如是无明,亦非仅遮能对之明及明所余,是明相违所对治品。此中能治明者,谓正明了补特伽罗无我之义,此相违者,谓补特伽罗我执萨迦耶见。此乃法称论师所许。无著论师兄弟,则许倒执实义、蒙昧实义二中后者,总谓邪解、未解二心之中,为未解心,然此相违能治上首,则同许为觉无我慧。】

现在所讲的无明是跟明正相违的,明是明见,确确实实的,丝亳无差的,只要无明在,这个确实明见的状态便消失掉了。反过来说,如果是这个明的状态现起来,便可以整个把无明拿掉。「对治」就是确定能够把这个问题解决的,现在正对着无明能够解决、克制它的就是明。这个明就是了解补特伽罗无我的智慧,补特伽罗就是每一个众生,我们在这个五蕴身心上面以为有一个我、我所,然而实际上并没有,对这件事情有正确的了解叫做明,这个能够对治十二有支当中的无明。相反的,补特伽罗我执就是在这个五蕴身上面执着有一个我,它又叫做萨迦耶见。而印度当初各部派的说法不太一样,这种说法是法称论师所讲的。  

无著论师兄弟就是无著和世亲菩萨,他们跟法称论师的说法不太一样。他们认为无明就是看不清楚事实的真相,就像在天色昏暗时,看不清楚绳的实相,以为是一条蛇;由于看不清楚事实,所以在五蕴上面执着有我、我所,这叫做蒙昧实义,总的来说,就是不能了解真相的心。虽然解释无明的行相不太一样,但是两者都承许,要解决这个无明,最主要的对治就是这个明见无我的智慧,也就是了解这个补特伽罗上面没有我们所执着的这个我在。

【又此愚蒙,《集论》中说略分二种,谓业果愚及真实义愚,初能招集堕恶趣行,后能招集往乐趣行。】

对事实的真相看不清楚的这个愚蒙的状态,根据《集论》中的说法,可以分成两点,一个叫业果愚,一个叫真实义愚。实际上一切法都是缘起性空,这可以分成两方面来讲,诸法真实的状态应该是性空,就是没有自性,正因为没有自性,就现出种种缘起的行相来,有了这样的因,一定感这样的果。对这个如是因感如是果的道理不认识叫业果愚,有的地方叫异熟愚。如果不了解正确的因果的话,就会造很多恶业。了解了业果,但是若不了解真实义,虽然能断恶行善,还是在善趣当中轮回。像「了凡四训」的作者袁了凡,他信得过由业感果的道理,但是并不了解真实义,所以还在生死轮回当中。这里所讲的这个明,或者说觉知无我的智慧,是要把这两点完全认识。  

这里有一个问题,我简单地说一下。为什么预流、一来,不会造引生死的业?这从十二因缘看就很清楚。因为有无明的因缘,所以会造种种的业行。无明是一种「邪执」,在补特伽罗上面起萨迦耶见,或者说因为不了解事实的真相,才执着有我、我所,有我就有贪,有贪就造业,造业的当下会熏习我们的识种,那个留下的种子叫「引」,就是能引支的「引」字,如果没有后面的爱取滋润,它是不会感果的。爱取滋润在十二因缘中叫做「能生」,我们以前造了无量无边的业,等到见道以后,这个识种子就不会感果了,而预流、一来是见了道的圣者。附带说明一点,烦恼有见道所断、修道所断;贪爱是修道所断,而萨迦耶见是见道所断的。真正修行是先见道,见了道以后还要修道,才能彻底地把问题整个解决。  

我们现在的见并不是见道,而是透过闻、思所得的见,大家听闻、研讨,如果不把这些文字,用在自己身心上观照的话,这种见解跟外道一样。真正的佛法是要见到自己的起心动念,在对境的时候是依佛法、还是不依佛法;皈依三宝的弟子应该如法行,这个才是真正的正见。它是与闻思相应的,并且进一步还要照着它去做,这样才能够真正一步一步深入到正破无明,也就是见道。见道了以后再根据所见而修道,才能够彻底地断尽习气。所以就现在的下手处来说,我们应该透过闻思去认识自己的烦恼,不过要注意,这是急不来的,通常当我们真正想去做的时候,就恨不得一天、两天就做到了,那是要经过锲而不舍、不断地在身心上面去历练的过程。真正能够这样去做,结果自然会出现。以上是十二缘起支的第一支。缘起是诸法的总相,也就是生灭相,其中又分外、内两部分,现在我们讲的是内缘起十二支,第一支无明,就是对事实的真相看不清楚而生起萨迦耶见我执,这在前面苦集门当中已经说过了,所以前面的内容都是学到后面必须要的条件。因为无明的因缘,所以会引发我们造业,这就是第二行支。

【行即是业,此有非福业能引恶趣及能引善趣业。后复有二,谓能引欲界善趣之福业及能引上界善趣之不动业。】

业有两种,有一种是会使我们堕落恶趣的非福业,还有一种是引生善趣的业,这其中又分福业跟不动业。造业的根本原因就是由于无明,其中又分业果愚和真实义愚;业果愚或者叫异熟愚,就是对如是因、如是果不太清楚。我们人人都希望快乐,如果清楚业果的必然性,就会去找正确的因,可是世间的人不了解,常从果上面去求,不知不觉当中为了自己而伤害别人,造作种种的恶业。以佛法上来说,不管你多能干、多聪明,如果是为了别人,这是善业,反之,为了自己,那就是恶业。了解了这个道理以后,就要努力把自己的习气拿掉,这个是要真功夫的,平常我们最不容易做的就是这一部份。进一步来说,这个业感果的道理为什么是这样呢?这里就讲到性空、第一义谛,一切法由于是缘起,所以是无自性,这部分后面会细讲。  

总结一下,就这个「行」的相状、作用来说,有善、恶、不动业,无记业不感果所以不谈。以「行」的本质来说,就是我们这个心体,真正造业的是思心所,或者说思、思已业,当造业的时候,自然而然它会熏习我们的心,会在心中留下一个影响力量,而且这个影响力量会继续地增长,就像世间的种子一样,所以说行下面就是识。

【识者,经说六识身,然此中主要,如许阿赖耶者,则为阿赖耶,如不许者,则为意识。此复若愚,从不善业起苦苦果,造作增长诸不善业,此业习气所熏,现法之识者,是因位识。由依此识,未来世中于恶趣处结生之识者,是果位识。如是由于无我真实义愚增上力故,未如实知善趣真苦,妄执为乐,即便造集福不动业,尔时之识是因位识。由依于此遂于欲界上界善趣结生之识,是果位识。】

广泛地说,眼、耳、鼻、舌、身、意六识身都是,这个地方是由无明、行所熏习的识的种子,那不是前五识,而是第六识。对于第六识,不但大小乘的认识不同,而且各个宗派也不同,有的人许阿赖耶识,有的人不许,那没有关系,这里主要的就是指这个「第六识」。下面这个「愚」是由于无明,相对的就是明见真实的智慧。前面说过这个愚分业果愚跟真实义愚两种,由于不了解业果,造作种种不善业,它会在我们心识当中留下一个识种子,这叫做因位识,假定再有爱、取滋润的话,它会感得下一生恶趣的果,这叫果位识。通常果位识就并到后面的名色一支当中。或者说这个果位识就是第十支的「有支」,后面会详细讲。同样地,由于不认识世间的真相(无我真实义愚),以无明相应的行去造种种有漏的善业,会感得将来在善趣结生的果位识。  

下面的「名色」支实际上就是「生」支,像我们人的生命,很清楚就是依着名色、六入、触、受……这样的过程生长的,这个等到把这十二支的支分一一解释清楚后再来讲。

【名色中名者,谓受想行识非色四蕴。色者若生无色,唯有色种而无实色,除此余位羯罗蓝等色,如应当知。】

「名色」支就是前面的因位识经过爱、取的滋润以后,变成果位识而结生相续。在母胎结生的时候有两样东西,一个是色法,一个是心法,色法是可以看得见的,有触、有对的,而心法是看不见的,无形无色,只能用名字表达,所以称为「名色」。这里的名包含受、想、行跟识,就是心和心所,如果是生到色界、欲界是有色蕴的,如果生在无色界,就没有色蕴。刚开始的这个「名色」,叫羯罗蓝位。在我们的六根眼、耳、鼻、舌、身、意当中,身根就是以一个总的「名色」来称呼,而在这个名色上,分别来讲就是六根或是叫六处。另一方面在我们生长的次第当中,先是名色这个羯罗蓝位,渐渐增长才会有六入,所以说名色缘六入或者叫六处。

【六处者,若是胎生,由其最初识入精血,为羯罗蓝,与名俱增,成眼等四处,身与意处,于羯罗蓝位而有。若是化生,结生之时,诸根顿起,无此渐次。卵生湿生唯除住胎,余者悉同。是〈本地分〉所说。由是因缘,成就名色得身自体,成就六处成身差别,是为成就能受用者,五有色处者,于无色中无。】

最初我们这个识结生的时候叫羯罗蓝位,只有一个心法跟色法互缘所成的小点,渐渐地慢慢增长,形成眼等四处,身处跟意处是羯罗蓝位就有了,这是生命的本体,其它的是它的差别。如果是化生,一结生就现起六根,胎生则是渐渐现起的,至于卵生跟湿生,除了住胎以外,其它的过程都一样。卵的生长需要暖气,像鸡、鸭等鸟类,或者像乌龟等都是卵生的,母亲会孵那个卵使它成熟。有一次我看见学校生物系的人做实验,他们用科学仪器控制温度,也可以把卵孵出来,为的是去观察它变化的过程。他们先把这个卵的上面很仔细地打一个洞,使里面的膜不破,如果膜破了,卵液流出来就会死掉的。然后他们用显微镜观察,刚开始的时候不会动,孵了几天以后开始动起来,最早是看见心脏在收缩,再过几天,就看得见头、脚等肢体渐次生起来。经论上也说:识入胎以后,一开始是心脏先动起来,然后识所摄持的这个色法,由于业力,自然而然就慢慢地长出其它肢体。这是〈本地分〉上面讲的。无色界天由于没有色法,所以没有前五处。  

有了六处以后,六识就托在这六处上面,而产生作用了,所以下面说「触」。

【触者,谓由根、境、识三种和合,取诸可意、非可意、中庸三境,说「六处缘」者,亦表境识。】

这个触是由六处,也就是六根去缘境而生起六识,例如我们坐在这里,也许不感觉到什么,或者会感觉到凳子很硬,或者会觉得很舒服等等。所以只要这个识依六根去缘境,三种和合就会生起触。这个境有三种:你喜欢的、不喜欢的、或者是说不上来的。由于六处的因缘,自然而然就有这个触。这里说「六处缘亦表境识」,就是对境界的认识作用。

【受者,谓触取三境顺生三受,谓苦乐舍。】

有了这个触以后,自然而然就有「受」。当触产生以后,内心上领纳到的第一刹那叫「触」,之后马上就会有感受,苦受、乐受、还有舍受,也由此而产生「爱」。

【爱者,谓于乐受起不离爱,于诸苦恼起乖离爱。说「由受缘生爱」者,是从无明和合触缘,所生之受而能生爱,若无无明,虽有诸受爱终不生。由是因缘,触是境界受用,受是生受用或异熟受用,若此二圆满,即为受用圆满。其中三界有三种爱。】

对于乐受我们会不离、舍不得,永远不能满足,这种状态,就是不离爱;对痛苦的事情我们会排斥它,这个排斥的心也是同样会不知满足地相续下去,叫乖离爱。所以不管是欢喜的、不欢喜的,这个心都会相续下去。不过「受」本身只是一种感受,不一定会生烦恼,要跟「无明」相应的「触受」才会生「爱」,假定没有无明的话,「爱」支不会生起,这样才是流转生死的因缘,这个无明是一直跟着我们走的。不过,前面一重因果是以「无明」支为主,后面一重因果则是以「爱」支为主,详细的内容后面会一步一步解释。从这个上面说触是「境界受用」,就是一碰到境界马上就生触。受是「生受用」或者叫「异熟受用」,这是从我们领受它的角度来看,这两个圆满的话叫「受用圆满」。「异熟」就是指我们感得的整个的果报,我们会受用这个境界,而触是碰到境界,自然而然就生起,这两个不一样。由于爱而执取不舍,不断地加深、加强,那就是取。

【取者,于四种境起四欲贪,谓欲着于色声等欲尘,及除萨迦耶见余诸恶见,恶见系属恶戒、恶禁及萨迦耶见,是为欲取、见取、戒禁取、我语取。】

「取」有四种,在不同的境之中生起贪爱,有欲取、见取、戒禁取和我语取。「欲取」是对于我们所触的境界,如眼对色、耳对声等,在这些欲尘上爱着不舍,不断地增长。「见取」是一种见解,是指除了萨迦耶见以外的余诸恶见;「戒禁取」是由恶见而来的恶戒、恶禁。通常说这个戒禁取是非因计因,特别是指外道执以为可以藉以得到涅槃果的那些轨则,实际上这绝对不是真实的乐因,他们却非常坚持。以印度的断见外道而言,他们觉得现世的快乐、享受就是涅槃了。或者我们不妨说:凡是执着只有这一生、没有来生的,这就是「断见」。他们只追求眼前的物质,以为唯有这样才是得到快乐的因,对这个很执着,这就是「戒禁取」。现在科学上有很多的禁忌,例如说讲究营养等等,一天到晚为了这个身体而忙,因为既然没有来世,那这个身体是最现实的,实际上这都是对我们最有伤害的。  

我语取就是萨迦耶见,有了我,所有的烦恼都紧跟着来了。有了爱、取这样强烈的执着,使得前面由无明、行而来的这个因位识的种子就慢慢地增长,造了以后增长的业那一定感果,实际上这个增长就是爱取的滋润。《华严经》中的第六地对这一点说得非常清楚。因为这样的增长,使得前面的因位识下一生一定会出生结果,这个叫做有支。

【有者,谓昔行于识,熏业习气,次由爱取之所润发,引生后有有大势力,是于因上,假立果名。】

前面由无明之行,不断熏习我们的心识,这个时候是因位识。造了这个业以后再不断地被爱、取滋润,它的力量就越来越大,大到下一生一定会感果,这时候叫「有」支。实际上这是在因上假立果名,在《俱舍》上面讲到十二有支中,九支是真实的,三支是假立的,这个有支就是假立的,它还是前面无明、行的这个识,不过这个识是一定会感果的,因为有这个爱取的滋润。所以为什么修学佛法的三十七道品中,四念处的前两个就是观身不净,观受是苦,因为我们最执着的就是身,为了这个身的感受而忙,然而我们以为是快乐的,其实都是苦的。普通世间的人觉得苦就会发瞋心,我们现在了解了佛法所说的苦,就不会执着眼前,可以去掉贪瞋,这是很不一样的。只要有支有了以后,当这一生的生命结束的时候,下面就会感「生」。

【生者,谓识于四生最初结生。】

实际上生支也可以说是假立的,也可以说总的,因为生出来的就是前面的识、名色、六入、触、受。这个识是经过爱取滋润以后的果位识,所以也可以说生支是假立的一个总相。一旦有了生,就一定会变化,渐渐衰退,到最后结果坏灭,所以生下面就是老死。

【老死中老者,谓诸蕴成熟转变余相,死谓弃舍同分诸蕴。】

老跟死并在一支是因为老支不一定人人有,而有生则一定有死。这里的生是指结生,所以在母胎当中就死的,还是有生有死。生了以后,在增长的过程当中,其实是刹那刹那在衰变,那就是老,所以经典中常讲到刹那生灭。以上就是整个十二支的支分差别。  

现在再简单地讲一下整个十二支的内涵。有一张十二因缘图,大家可以去看一下,总共有五圈,圈的最外面是阎罗王,表示只要在生死轮回当中,就决定永远在阎罗王的口中,他的力量非常的强大。这个图外圈的两边,一边是我们的世尊,另外一边是度母,表示实际上佛菩萨一直在救护我们。(有的图不大一样,一边是个太阳,一边是个月亮。)佛永远在为我们指出真实的道理,度母是行动来救我们。实际上,我们可以看到图上六道当中,佛是无所不在的,只是我们不知道而已,所以俗语说苦海无边,回头是岸。  

最外圈依顺时针方向,第一个图是一个瞎子,前面有一个小孩子带着路,我们无明就像这样,对事实的真相看不见,不了解世间所有的一切都是因果缘起。这个缘起又分内外两种,外在的比较简单,例如只要有水有土,把种子种下去,慢慢就长出那个芽,乃至开花结果,这就是外面的因果。现在最主要所说的是内在的因果,也就是十二因缘。由于无明,看不见所有的一切无非都是因缘,执着有一个我,以为这个我是可以自主的。实际上,我也是缘起,是观待种种因缘成就的,可是我们总觉得这个我是跟外面对立的,除了我以外,都叫做你或者他。然后我是永远恒常不变的,就算死掉了,还有一个灵魂的我到下一世去。事实上根本没有这个我,一切无非是由种种因缘而生。真正无明所指的内涵,前面已经说过了,后面还会更详细地说。 

由于看不见这个事实的真相,执着有一个我,为了保护这个我,造作种种的业,这就是第二支「行」,所以第二个图就是一个陶工在做陶器。做陶器需要几个条件:要土、要人工,还要用一个转盘;大概现在你们都没看见过了,以前做陶器的,都要把土堆在转盘上面转,在转的时候塑造出成品。譬如说制造圆的东西,像碗、瓶子,都是这样才形成一个陶器,也就是你怎么做,它就形成什么样子。所以因为我们无明,就有种种的造作,造了种种的业行以后,下面就有识。那个识在图上以一只猴子来表示,象征我们的心识永远是相续不停,像猴子一样。  

再下面名色的图是一艘船上载着两个人,名就是心,心理作用,这是无法看得见的,色就是物质方面的,这两个是分不开的。也就是说由心执着父精母血这个色法,两个互相为缘,从前一生经过中阴身到下一生。就像人要靠船渡过河去,而船要靠人指挥它,两者是互依的,这个是名色支。下一个六处就像一间房子,有六个窗户,我们也是透过六根去面对一切境界。再下面的触支是以男女交合来代表,这在欲界中是最强烈的一种境界。  

受支则是画成一个人眼睛中了一支箭,眼睛是最敏感的地方,以此象征我们内心的感受。爱是对领受难分难解、永无厌足的相状,图上画的是醇酒美人,一个人在喝酒,而旁边有一个女人陪着,对于这个他是永远不会厌足的,我们就是这种状态。取是一只猴子在摘树上的桃子,我们也是一样,看见欢喜的就想得到。也由于这样而产生有支,图上是一个孕妇,一旦怀了孕就会生,所以再下面就是出生的景象,最后是老死,画的是一个人背上背了一个死尸,这两个是永远相随的,只要有了生,这个老死就一直跟着你。  

现在看一下我们在六道当中流转的相状。最上面的是天,天的左边是修罗。修罗和天之间有个很有趣的现象,在天上的欢喜园当中,有一颗很大、很美的果树,可是果树的根是长在修罗的地方;就像说树根长在邻居家里,而果实都掉在我们这个院子里面,这完全是业力所感。修罗的福报很大,可是嫉妒心很强,一天到晚跟天战争。天的右边是人道,再下半圈的左边是畜牲,畜牲所处的世界跟人是共同的,有的在山上,有的在天空当中飞,也有在陆地上,而真正数量最多的是在水里面。右方是饿鬼,最下面是地狱,都是非常痛苦。  

再内圈是中阴身,右半边暗暗的代表向下堕,左半边亮亮的就是向上升。前面说过中阴身如果有福,是光明而且向上的,反之则黯淡而且是倒行的。最里边那一圈是指三毒──贪、瞋、痴,用鸡、蛇、猪来表示,这三者是辗转相生、不相舍离的。  

我现在把十二因缘怎么从因感果的过程简单说一下,了解了以后,我们再看下面的分支略摄、几世圆满就很清楚了。我们因为在无明当中,不了知事实上一切都是缘起而没有我、我所的存在,由于执着这个错误颠倒的我,而起种种的虚妄分别,造种种的妄行。反之,当我们了解了以后,如理地去思惟叫正分别,由正分别而起的是正行。妄分别及妄行是轮回生死的,正分别跟正行是从生死当中还灭的,这两者截然不同、背道而驰。  

妄行分三种,如果对于业果不了解,所造的是非福业,了解了业果而不了解真实义(也就是性空缘起,无我义),那这个时候所造的会是善业。不过我们在这里应该要策励自己,像袁了凡先生、俞净意公这些人,他们仅仅了解业果,尚且肯去做种种善事。特别是俞净意公,他起心动念都是为了别人,虽然别人看不见,但是他仍然会这样去做,《了凡四训》中所说的也是这样。我们现在学了佛了,所了解的比他们更多,但请问我们平日内心当中,起心动念的到底是为了什么?这是值得我们警惕的。

上面说由于妄分别,我们就造了种种的业,这些业都是与无明相应的行,包括恶业或者叫非福业,以及福业跟不动业。造了业以后,自然而然会熏染我们的内识,留下一个力量,这个力量叫识种,这是由无明萨迦耶见而来,如果继续增长,就会感生死轮回的果;但如果不增长它,就不会感果。它是怎么增长的呢?当我们对境的时候,自然而然会对这个境界生起不同的感受,如果是跟舍受相应的,既不是不离爱,也不是乖离爱;换句话说,既不是贪,也不是瞋,这种业它不会增长。如果是很强烈的执取──不离爱,或者是瞋──乖离爱,而且让它继续地增长,越来越强,那就是取。这两样东西都是一种跟心相应的行,会使得前面的这个因位识不断地增长而感果。所以在下士道我们曾经讲过,业有定业跟不定业,定业就是作已增长的业,这个增长也就是经由爱取的滋润而生的。  

理论上了解了,我们是不是能运用这个理论,对境的时候看看内心当中是不是老放不下这个贪心?比如说当我们跟人家辩论的时候,总觉得自己很有道理,争得面红耳赤,心里老放不下。拿世间来说,你很有道理,实际上拿佛法来说,在你内心当中的就是爱、取两样东西。虽然我们在凡夫位一定是会这样,但并不是因为这样就不去讨论它、注意它;因此我们是希望一方面努力修学,一方面注意反观自己内心,用种种办法不令烦恼滋长,这是顺便一提。  

经过爱取强烈地滋长以后,这一个识种就有非常强大的力量生起来了,原本的不定业就可能变成定业。定业又分顺现受、顺生受、顺后受这几种,假定这个业本身非常强(重业),或者是临终的时候有人在旁边提醒,使得它又现起(近业),那这个业一定会马上感果。这个业一定感果的状态就是有支。等到前一生的因缘结束,它自然就感得下一生结生相续。  

实际上这个生支是一个总相,是在名色、六入、触、受这几支当中所假立的。识结生相续的第一刹那开始就是名色,有了名色以后继续增长,就有六入或者叫六处,有了六处,一对境,触、受就跟着生起了。生了以后会不断变化,也就是老,到最后坏灭就是死。所以生跟老死整个的过程是一个总相,名色、六入、触、受是它的别相。我们在轮回当中生生死死都是依循着同样的十二支来转,所以只要将内因缘的十二支把握住了,整个生死流转的总相就把握住了。这个特点就是,只要还困在无明、行、识、名色、六入、触、受、爱、取、有、生、老死之中,那就是在阎罗王的控制之下。  

无明所感得的是生死的总报;爱、取是感得生死的别报。因为无明所执的是我执、萨迦耶见,它的行相很细微,爱取是跟着它来的,所以在生死中无明本身永远存在,其它所有的东西都会跟着来,这两个不一样。另外要说的是,在整个生死流转中,我们由于无明,始终被这个阎罗王所控制,而佛一直在旁边教导我们,两边所出现的日月有特别的意义,它代表真正的光明,遍照大地。而且佛不但是在理论上告诉我们,还以行动来救我们,可是我们执着难舍,所以不断在天、人、修罗、地狱、饿鬼、畜牲六道中轮回。这个生死的过程当中,还要经过中有阶段,上上下下轮转不息,其中根本的原因无非是贪瞋痴三毒,整个十二缘起支的真正内涵就是如此。

【第二支分略摄者。如《集论》云:「云何支分略摄?谓能引支,所引支,能生支,所生支。能引支者谓无明行识,所引支者谓名色六处触受,能生支者谓爱取有,所生支者谓生老死。」】

接下来引《集论》把这十二支概略、简化地归纳起来,分成「引」和「生」两重因果,能引跟能生是因,所引和所生是果,这样就把十二支分成四支了。能引支包括无明、行、识三支,所引支是名色、六处、触、受,能生支是爱、取、有,所生支是生、老死。能引支当中的识我们称它为因位识,所以说是两支半。这个识从因变成果位的时候,就变成所引支了,所以名色、六处、触、受,加上果位识,应该说是四支半。

【若尔引生两重因果,为显有情一重受生因果耶?抑显两重耶?若如初者,则已生起果位之识,乃至于受,后生爱等不应道理。若如第二,则后重因果中缺无明行及因位识,前因果中缺爱取有。】

照前面这样的说法,能引到所引是一重因果,能生到所生是一重因果,这十二有支就是我们一切有情轮回生死辗转相引的因果关系,从前世的因到这世的果,这一世造因再到下一世,在这上面说是两重,实际上到底是一重还是两重呢?假定是能引到所引说是一重因果的话,那只有无明、行、识、名色、六入、触、受七支,爱等五支又变成另外一重因果,那就不需要十二支了,只要这七支就好了。假定是两重因果受生的话,后面能生所生这重因果缺无明、行及因位识,这个是感生老死的因;能引到所引则缺爱取有,同样地也有问题,这个内容等到我们把整个三世两重因果的基本概念弄清楚了,再回过头来看才会了解。而且并不是我讲完了以后,诸位马上就能够清楚,除非你前面已经花了相当多的时间在这上面,那在我讲完后大概会有一点基本的概念。我自己也是花了很多年的时间研习,当然中间曾经停掉,并没有把全部精神放进去,一直到上次讲的时候,还是很模糊。但是我始终想要去认识,也不断地去找相关的经论研究,后来真正得到善知识的引导,听了好几次以后,脑筋当中才比较清楚一点。所以我自己是经过了很长一段时候,才大概把精要的地方弄清楚。  

也许你们当中有天份很高的人,像六祖大师一样,一听一看就马上开悟,这种人姑且不谈,而以我们一般凡夫来说,没有善知识的引导,是绝无可能了解的。佛的智慧叫无师智,这一世来的时候,他可以无师自通、了达一切,当然还有一种独觉,他也可以自己开悟,一般凡夫一定要依靠善知识。但是这个善知识之所以为善知识,并不是单单看师长这方面,弟子也要有足够的信心等种种条件,而且愿意很恭敬谦卑的去希求,还要努力地净除罪障、集聚资粮,那个时候再去听闻,就会比较容易懂。 

现在虽然我们很恭敬,也有信心,可是听了以后不一定马上能够懂,所以还要不断地祈求、净罪集资。这个就是《广论》上说过的三个要点:于师长、本尊或者佛菩萨殷重祈求;然后不断地应用我们所学过的东西,多方面去净罪集资;以及数数研阅无垢的经论。这样做下去,自然很多比较深奥的道理,就能够了解了。  

前面曾经提到《华严经》中所说第六地菩萨的内涵,因为目前大家普遍有个误解,认为小乘声闻讲四谛,缘觉讲十二因缘,而大乘讲六度万行,是不讲前面这些的。实际上不是这样的,六地菩萨真正见到的就是十二缘起的道理。在汉地来说,我们尊《华严》是最究竟圆满的王中之王,现在经上这样说,可见四谛十二缘起,其实是大小乘所共同要学习的。  

所以以下士道的角度去看业果,或者十二因缘,得到的就是下士,中士道的角度得到的就是中士,上士真正要了解的缘起性空,也还在这个里头,这是两者的差别。前面的说明,诸位不必急着希望讲过了马上懂,但是重要的意趣应该把握住。关于这部分你们有时间、有兴趣的话,我建议大家多花一点时间,好好地去观察、讨论以及思惟,这对我们是非常重要的。

【答:无过。谓能引因所引之法,即能生因之所生起,所引已生,即于此立生老死故。】

说:没什么问题。这个地方真正要说的是有情受生的两重因果──能引到所引是一重因果,能生到所生又是一重因果。实际上并不是这个能引支的因位识去感果,因位识到果位识,还必须要能生支的爱取去滋润,滋润了以后就有将来一定会感生的力量,这个力量还没生起之前我们称它为有支。这个有支是假立的──于因上假立果名,也就是由无明而造的行业,透过爱取的滋润以后就会感果,这个一定会感果的力量叫做「有」。所感的果就是前面名色、六入、触、受这几支,当这几支生起的时候,我们总称为「生」,这是总相。  

也就是能引因所引的法是名色、六入、触、受,由能生这个因感得所生的果就是「生」,在生支里面开出名色、六入、触、受,因此它并没有错误,也并不欠缺。反过来说,这个能生支当中的爱取本身,是去滋润前面的能引因中,由无明而起的行业熏习的因位识才感果的。所以整个从无明开始一直到老死为止,这里面是两重的因果关系。下面又问:

【若尔何为说两重因果耶?答:为显引果苦谛,与生果苦谛相各异故。前者于所引位唯有种子,自体未成是未来苦,后者已生苦位现法即苦。又为说明果之受生有二种因:谓能引因及此所引生起之因,故说二重因果。】

这个疑问是怕我们不懂而问,经过本论作者就是宗大师自立问答以后,使得我们对于大师要说明的内容更清楚。前面从因到果必须经过这两个次第,从能引因到所引果叫引果的苦谛,从能生因到所生果叫生果苦谛。「相各异故」,这两样东西不一样的。前者能引、所引是个种子位,因是埋伏在里头了,可是还没有真正显现出来,自体未成所以是未来苦。就像把一个种子放在这里,你看不出什么样子来的,一直到后来种子生起现形,它的内涵才充分地显发。后者能生、所生就是接续前面那个种子,经过爱取的滋润以后而感果了。就像我们把一个种子种在土里,经过水、阳光、肥料等滋润,它就会慢慢长出苗芽、枝叶、花朵等等,最后就结出果来了。所以前面在苦的因位当中时,不会感觉到苦,一直等到感果时,那个苦就呈现了。  

其次,在我们有情的生命当中,内因果的现起有两重因缘,一个是能引因,一个是能生因。那么这个能引跟能生之间的关系是:能引因再要经过能生因这一道因果滋润,才生出所引,所以说两重因果。大师下面引〈本地分〉说明,这些问答都是根据《瑜伽师地论》上〈本地分〉的内容。

【如〈本地分〉云:「问:识等至受及生老死,若是杂相,何故说为二种相耶?答:为显苦相异故,及显引生二差别故。」】

前面由无明、行所感得的识,再从识变成名色、六入、触、受,乃至到后面的生、老死,这些是属于杂相,杂相是对独相说的,因为这里面有几重关系,所以我们称它为杂相,不是单独的。若是杂相,那又为什么说二种相呢?「为显苦相异故」,一个是引果的苦谛,一个是生果的苦谛;引果苦谛是未来苦而现在不苦,生果苦谛是现在就苦,所以这两个苦相不太一样。还有就是「引」跟「生」是两重因果,这也不一样的。所以我们称这种内容为杂相,就是说明这不是单纯的一种行相,这里边还有细致的内涵,这里先不说。

【又云:「问:诸支中几苦谛摄及现法为苦?答:二谓生及老死。问:几苦谛摄当来为苦?答:识乃至受诸种子性。」】

这个问题就是前面说的:十二支当中哪几支是苦谛所摄,而现在就是苦的呢?答:生及老死就是苦谛所摄,现在就是苦,因为这是果位已经现起来了。又问:哪几支是苦谛所摄,可是以后才苦,眼前不苦?答:这个认识作用,以及名色、六入、触、受,这些是在种子位上,所以是苦谛所摄,但现在不苦,将来才苦。

【是故能生之爱与发爱之受,二者非是一重缘起,发爱之受,乃是余重缘起果位。】

所以能生的爱与发爱的受是两重因果,一个是生,一个是引。前面这个能引的因必须要经由爱的滋润才会生起,因此这个爱是能生的因,生出所引支中的四支半。但是爱又是由受而来的,所以能生的爱跟发爱的受这两个非是一重缘起。发爱之受是前面一重因果关系中的所引支,所以说是余重缘起的果位。  

现在讲支分略摄,就是把十二缘起支彼此的因果关系加以说明。这十二支个别地讲,前面每一支为因,会引发后面那一支的果,一重一重首尾相连永远没停。不过有个问题,这十二支从「无明」开始到「老死」不就完了,怎么会相连不停呢?实际上现在的老死,就变成将来的生起,这个在苦集谛当中曾经讲过,集谛的内涵是因、集、缘、生。这个因最主要的就是烦恼、惑,它会感得生死轮回的果。但是单单这个因不会感果,还需要集,也就是说,当惑跟业增长到足以感果的时候,就一定会感得来生的这个果。  

这个集放在十二有支当中,就相当于爱取滋润以后的「有」。换句话说,下一生一定是这个有支,也就是苦集所感的果。可是这个有支并不是马上生起,必须要死了以后才会生起。而这个死是怎么来的?一定是前面有个生,有生就有死,死下面紧跟着又生。这个轮回就是这样地死了以后又生,生了又死,不断地流转。或者说是能引所引、能生所生这样地流转,再不然可以把它分成十二因缘每一支前后因果关系这样地轮转,所以它是无头无尾的。  

假如简单地用两个字来表达的话,我们总是说「生死」,不说「死生」,因为生、死是我们看得见的,但从死到生的过程我们却看不见,所以习惯性地就从这样说。另外还有一个原因是:我们真正能把握住的,也是从生到死这个阶段,其中很多原因,这里就不细谈。所以,我们把它分成从因到果辗转的相因;或者说由惑(烦恼)而造业,这是一个因果,造了业以后感果,这是另外一个因果。这个果就是我们眼前所领受的,而它又是引生烦恼的因,然后再造业、再感果,重重无尽。这个里边只把生死流转从因到果最重要的一段把它取出来,就是这个十二支。  

十二缘起支中第一重因果从无明开始,这个无明是关键问题,由于我们对事实真相看不清楚,内心就起了执着,然后就会造种种的业。前面已经讲过烦恼生起的次第,就是从无明开始。世间的真相是性空缘起的,性空的那部分我们现在先不谈,一方面眼前不容易了解,还有一个原因就是:为了要了解性空,必定要从我们应该趣入的门渐次深入,这个入门就是缘起。因为缘起性空本来是一件事情的两面,我们只要从这个上面正确地一步一步走进去,一定会如理地了解性空的部分,这是一个重要的观念。  

我们对于事实的真相看不见,也就是不了解性空缘起的道理,《华严·十地品》中说:「斯因缘故集,无有集者。」就是说所有世间的一切,是有这样的缘起辗转相因,可是并没有一个主宰的「我」在里面。我们现在总感觉有一个我,所有的问题都是从这上面引起的。「我」的细相我们现在还没有办法认识,但是由于「我」所衍生出来的种种问题,透过了佛法的熏习,我们大概有个正确的了解。所以照着佛法去努力,渐渐把这个影响力量减轻,之后才有机会进一步真正地把那个根本拿掉。  

举一个比喻,譬如拔草,当然应该要把那个根拔掉,但现在有两种状况:有一种是小草,很简单,一拔就拔掉了;还有一种是在山上,长得满满的都是草,又高又蓬松,根在哪里你根本不知道,一定要先把很杂乱的枝叶拿掉,如果前面这些东西没拿掉的话,是不可能找到它的根,连根拔起来的。所以戒经上说:在修行的过程当中,必须先依戒把粗猛的烦恼拿掉,真正要去破「我」的时候,还要靠止的力量。我们现在是被粗猛的烦恼所缚,换句话说,本来是要去拔掉草根的,但你一看见满山遍野的草,就已经完全迷掉了,反而被它缠死,这就是平常要先从粗猛的地方慢慢把它拿掉的原因,也就是在缘起相上一步一步地渐次深入。  

由于无明不了解事实真相,所以会生起我执,合我意的便贪,不称心的便瞋,自己总是高高在上,不知不觉嫉妒、轻视人家,这是慢,然后由于这样的萨迦耶见造种种业,也就是行。这行就是造作,它之所以存在,是由于前面因果缘起法则运作的结果,也就是我们的习性,这是一种力量,它自然会推动我们去做。我们觉得这里边有一个作者,称它为「我」,实际上并没有一个作者,然而却有造作的能力,那是因为我们前面所习惯的力量,就是在无我当中执着一个我,所以要这个、要那个,这个力量会推着我们继续向前走。平常我们根本不需要想我不我,看见好吃的东西就想去吃了,不会想到为「我」吃,可是它自然而然会推动我们,这个就是业习气的力量。因此眼前有一个根本的问题,这个业习气不外是希望我们能得到一些快乐;可是现在佛告诉我们,这样去做不但得不到快乐,反而会跟快乐远离,受很大的痛苦,那我们当然不愿意,所以当了解了佛法告诉我们的事实真相以后,自然就能够逐渐转过来。  

现在再解释「无明故行」,因为做了这个行为以后,在内心上面就会留下一个影响力量,我们称它为熏心,或者叫识种子,而这个识种子不一定马上感果。譬如有个我很讨厌的外号,人家这样喊我,我就会发脾气;或者我有一个缺陷,很讨厌被人家揭发,每当人家谈论这个缺陷时,我也会发脾气。但是,当我这个外号第一次被人家提起时,我可能无所谓,只是觉得怪怪的:他怎么给我取这个外号!通常都不会马上就发脾气。为什么第一次不会发脾气,后面再提到就会发脾气?现在依十二缘起支的因果关系就知道:第一次是「无明、行、识」刚刚生起,我们会对没有的东西乐着戏论,执着为有,这是无明的特征,所以给人家取外号也好,被人家取外号也好,这都是无明的戏论,而在这个行为当中就有一个影响的力量,我们称它为识,这个识是种子位,还没生起现行。因此当你第一次听到人家给你取的外号时,听过了好像也无所谓,所以是在因位当中。但是这里边它有一种会滋长的力量,它如果经过爱取去滋润的话,就会感果。  

在支分略摄这一科中提到,爱取滋润叫做能生支;第一重因果中能引支的因已经有了,这个因要感果,就是所引支中果位识的半支,以及名色、六入、触、受这四支,必须要经过第二重因果能生支的爱取滋润以后才会感果。  

举个比喻来说,种子里有发芽、增长、最后结果的功能,可是还是需要加上一些外在的因缘才能够发芽、增长、开花、结果。相对于现在所说的,这个种子发芽在经上称为名色芽,名色就相当于我们有情在母胎中刚刚结生时,什么形状都没有的一团东西;然后在芽增长的过程中,叶瓣会渐渐生起;在有情身上就是六处的渐次生起,六处生起后就有触、受这些所引支当中所包含的四支半,不过这个时候是在因位当中,力量都处于潜在状态,果位还没有显发。  

我们在这个地方会有疑问:既然是因位当中,力量是隐伏的话,照理说不会现起,不应该有机会去显发才对呀!实际上前面说过:引果苦谛之所引位是唯有种子,自体未成,是未来苦的道理。因果是无穷无尽的,我们此生的报体就是前面因果关系当中生支的整个显现,先有名色、后有六处、触、受等。而我们一生都在这个受支当中,这是从它的作用上面来说的,受支所依的体就是我们每一个人所执的这个我,名色是它的本体,六处是它的各个支分。它本身就具有这个能力,如果再以爱取去滋润它,则第一重因果──惑、业所感得的苦果,也就是后面生支当中的别相。当这个受的果报现起的时候,无明的力量永远在,不过它显出两种力量,一种是细的执着「我」而已,另外粗的,就会由于执着这个永远存在的「我」的关系,而产生强烈的爱取滋润,经过爱取的滋润的话,就有发作的力量,下面「生」就起来了。  

就刚才那个取外号的比喻来讲,实际上取外号是一种嘲笑作用,因为觉得很有趣,所以给别人取外号。当第一次听见的时候,通常只是傻傻地楞在那里,大家有没有这个经验?因为那时无明、行、识刚刚生起;到后来又不断地有人再来嘲笑你的时候,你心里就不会像第一次那样平稳,心想他怎么又这样说我!而且由于再嘲笑的时候,你内心当中的烦恼会增长,单单这个烦恼(就是爱)还不至于发作,但它继续地跟随着。这实际上都是内在的,所以它第一次听过了也觉得不大对劲,第二次来的时候,这个心就不会像第一次那么细,会呈现粗一点;如果是你欢喜的,就会执着它,比如说有人捧捧你、赞成你,你就很高兴。如果你觉得那是不好的东西,心里面就排拒。不管是贪或者是瞋,这两个都是爱支。而这个爱的继续增长叫取,就是你心里越想越不对:「这个家伙怎么给我取外号,背面一定还在到处宣传,跟我过不去……」当你这样想的话,心里面就觉得受不了了,下次他再说的时候,你就决定:「这个家伙我要跟他吵一架,要向他报复!」不知不觉当中就有这种力量。这个就是「有」,它下面只要有因缘一现起,那就感果了。  

或者举个更实在的事实,譬如我们上课时谈论到一件不好的事情,在座的甲同学就指着乙同学说:「那就是他!」乙同学听了会不大舒服。等一下又有因缘甲同学又提到乙同学的事,乙同学心里面就会很不高兴,但是他并没有发作,等到下课一出教室他就跟甲大吵一架!你们想一想:为什么上课不闹起来,要下了课才闹起来?因为上课没有让他闹起来的缘。我们在讲集谛时说到有四个行相──因、集、缘、生。如果因已经强到一定会感果了,这个叫集,但是这个集之所以生起,还要其它的条件,如果条件不具足,它不会现起。拿这个例子来说,你第一次给他取个外号或者说他坏话、当面嘲笑他,他听的时候感受不太好,如果继续不断地嘲笑他,透过爱取的滋润,他就无法忍受了,那个是「有」。前面是因,后面是集,但这个集的生起还要有一个缘,这个缘就是前面的结果,譬如说现在下课了,或者在生死当中,你造了感得下一世的因以后,要等你死掉了这个因才感果。当然也有很多因是顺现受的,但通常是顺后受,所以下课表示这一堂课结束了,对我们人的生命来说就是这一生结束了,下一世这个东西马上又会现起。  

在前面讲业的感果次第,是随重、近、串习、先,如果对这个概念简单了解以后,从所举的比喻中,对于十二因缘的能引所引第一重因果,到能生所生第二重因果的基本概念,大概就了解了。所以你们先把十二有支,每支的特征,以及前一支引发后面一支的因果关系弄清楚,再进一步了解支分略摄,把十二支前后的因果关系,简单地分成两重因果──能引所引、能生所生;然后再把这两重因果简化成惑、业、苦的辗转关系。第一重因果的苦就是能引支引出来的所引,就是从果位识到受这些都是苦;从苦又起惑,这个惑在十二支当中叫爱,实际上这个爱是由无明乃至触相应的受才有爱,所以无明在第两重因果中也有的。支分略摄前面问难说:两重因果当中前因果缺了什么,后因果缺了什么,现在就清楚了,并不缺!由苦起惑,由惑造业,就是说由爱取这个惑又造有支的业;而有支的业,就是能生因,再感得所生的「苦果」──生、老死,所以这里就把引跟生四支再归并为惑、业、苦。总之,永远是这样的一个因果关系,显出来的行相简单地说就是生死、死生……永远没头没尾地转。  

以上是先把支分略摄的内容概要地讲述一下。下面再看文。支分略摄当中,包含「四相」、「三相」,就是在引、生过程当中,怎么从第一重因果到第二重因果辗转的关系。

【四相当知能引所引:一、何为所引,谓果位识乃至其受,共四支半。二、以何而引,谓依无明之行。三、如何而引,谓于因位识中熏业习气之理。四、所引之义,谓若遇爱等能生,堪能转成如是诸果。】

在能引所引这重因果当中,一共有四个辗转的次第行相。第一个,什么是所引?就是果位识、名色、六处、触、受这四支半。前面所引的因就是能引,也就是无明、行。  

从能引的因到所引生的果是怎么引法呢?因位识就是从无明、行所感得的半支,在这个因位识中熏业习气。当我们去做任何一件事情的时候,所做的这个行为──业,有一种影响力量,它自然而然会存在我们的心识当中,我们称它为熏;就好像点燃一支蜡烛,然后上面放一张纸,蜡烛的烟会把纸熏黄一样,我们做任何一件事情的这个行为,在心里留下影响力,这就叫在因位识中熏习业习气。  

怎么引法呢?能引因还要遇见能生,就是爱等滋润,然后能引这个因位识的业习气就感果了!以上就是能引、所引当中,有这样四个辗转的行相。  

再下面是能生所生这一重因果当中,只有三种状态。我们先看文,再比较这两者的差别。

【三相当知能生所生︰一、以何而生,谓以爱缘取。二、何为所生,谓生老死。三、如何而生,谓由行于识,所熏业习润此堪能令有大力之理。】

能生也可以说是拿什么东西去生,就是爱、取,所生的就是生、老死。怎么从能生到所生呢?就是由于前面无明之行,在识田当中熏习一个感生下一世的种子,称为因位识,经过能生──爱取滋润前面累积下来的业习气,就会慢慢变成强而有力,到最后这股力量强到下一世一定会感果,这是从能生转变到所生的过程。  

现在我们看能引所引,跟能生所生的关系,两者都是从因到果的过程。在能引所引的四相中,「第三、如何而引,谓于因位识中熏业习气之理,第四、所引之义,谓若遇爱等能生,堪能转成如是诸果」,所以感生所引之果的条件是若遇爱等能生,可是在能引当中,还没有爱等这些东西,它之所以能感果,还是要遇到能生的爱,而在能生所生当中,就是以爱取来生的。  

关于四相、三相的差别,首先要了解两重因果的整个过程,在这个之前又先要认识十二支当中各支所处的位置和内涵然后再将这两个作对比,渐渐就能够理解文字的内涵。或者从日常生活中举一些例子,透过这两个角度多去思惟观察的话,我们就会确实地了解一切所生起的现象,无非是「如是因感如是果」。而且对于这个因转变到这个果的整个过程和一定的次第,就会了解得清清楚楚。

【《缘起经释》中,以生一支为所生支,老死则为彼等过患。】

经过能生滋润以后,所生──生支起来了,一有了生,老死就跟着来。有很多人根本没有经过老这一关,有的在胎里面就死了、有的刚出生就死了,所以不立老为专门的一支。但是老的确是一般人都能看得见的,所以把老跟死连在一块儿,有了生以后,马上就有老死的过患。

【由是由愚业果无明起不善行,于识熏建恶业习气,令其堪成三恶趣中果时之识乃至于受。次以爱取数数润发,令彼业习渐有势力,于当来世恶趣之中感生老死。】

了解了整个的十二因缘怎么从无明一直到老死的流转过程后,在这里边还是有差别的,虽然同样地轮转生死,有的人在恶道,有的人到善道,这是因为无明本身有两种,一个是不了解由业感果这个因果缘起的必然道理,这叫「业果愚」;进一步,对于所有的万事万物的本质都是性空缘起不了解,也就是我们眼前的好坏、苦乐等,都是以前所造作的业因,在因缘具足时所感得的果,而实际上这一切都是自性空,对这个不了解叫做「真实义愚」。  

业果愚是由于对业果不了解,所以会造种种恶的事情。任何一个行为皆是由我们的心所推动,但是反过头来,所造的业行也会在我们心里留下一个影响,就是在心识当中熏成的一种习气,也称它为种子。这个熏恶业的习气,就是将来会生在三恶趣中,感得三恶趣的识、名色、六处、触、受的果。这个是未来会感果的力量,但是它还没有感果。前面在共下士的时候讲到,造的业有很多种,比如说:有一些业将来一定会感果,但什么时候感果却不知道,也就是这个果没有正式现起来之前,是在因位当中,但它一定会有这个果。所以说,造了恶业以后,感得三恶趣当中的这个因就有了,如果再用爱取来滋润它,使得前面造的业习气──唯识中称它为种子,产生一种势力,这个势力有力量感召后有,下一生一定会感果,所以当来世就再轮回到恶道当中。

【又由愚无我真实义无明,起欲界摄戒等福行,及上界摄奢摩他等诸不动行,于识熏习妙业习气,令其堪成欲界善趣及上界天果位之识乃至其受。次以爱取数数润发,令其业习渐有势力,于当来世诸善趣中,生起生等。】

对真实义愚昧的众生,知道有因果的必然关系,可是并不了解实际上所有的东西都是性空、是不真实的,如果知道它不真实,他就会停止去追求欲界中的快乐,但因为不了解,所以还是要去追求,于是就造善业,就是这里所指的「福行」。欲界所摄的是福行,而上界就是色界、无色界,所追求的是定乐,所以所造的是不动业。这道理跟造恶业时是一样的,不同的是,以我们人道来看,一个是向下堕落到恶趣;一个是向上投生善趣。至于说怎么从无明、行、识熏习到生起生支的辗转轮回,两者都一样。

【如是十二有支,复于烦恼业苦三道,悉皆摄尽。如龙猛菩萨云:「初八九烦恼,二及十为业,余七者是苦。」《稻秆经》说十二有支摄为四因,谓无明种者,于业田中下识种子,润以爱水,遂于母胎生名色芽。】

支分略摄也就是把十二支再简单扼要地浓缩起来,上面是用能引、能生,所引、所生这四支两重因果来简略地含摄十二支;下面再另外以烦恼、业、苦三道把十二支总括起来,由于烦恼造业,造了业就感苦,当苦现起的时候,就是我们的这个果报体。当然,这是以佛法的角度来看;拿世间的标准来说,果报体也有乐在其中。所以惑业苦又称为惑业报,就是造了业一定会感得报体,这个报体面对境界现起的时候,因为不了解无我真实义,所以又起烦恼,又造业,又感果,辗转地轮回下去,所以这三样东西可以把十二缘起含摄无余。  

这样的分类方法是龙猛菩萨讲的,初是无明,八、九是爱、取,这三支都是烦恼,不过初──无明是能引支当中的,八、九是能生支所摄,两者不一样;二跟十都是业,二是行,十就是有,分别在前后的两重因果当中。「余七者是苦」,在前面所引支当中的是识、名色、六入、触、受五支,在所生支里边的是生、老死两支,这其余的七支都是苦。  

另外一种说法,根据专门讲十二因缘的《稻秆经》中,把十二有支分成四个因。这四因中的第一个是无明,无明就像一个种者,一切都是从这地方开始的,假定没有无明,所有的问题都没有了,这是一个根本问题。就像种田一样,如果没有种的人,作物就不会产生。现在把种的人比作无明,因为我们对事情的真相看不清楚,误以为有,才会产生下面重重无尽的问题。所以每一个人,因为无明的关系,而种下生死轮回的种子。种在那里?「于业田下识种子」,平常我们讲识田,这地方讲业田,我想大家不会有什么疑问,文字就是用来表达我们要表达的东西,使得对方认识;或者透过文字认识它要表达的内涵,它是可以转变的。我另外听见一位藏系的老师讲,以前藏地格鲁派一个最有成就的前辈帕绷喀大师,他的讲法就跟这里不太一样。  

我之所以讲这段因缘,是因为诸位将来也会遇见类似的情况,一下把这个作为田、一下把那个作为田,到底那一个是田啊?你们不要从这上面去着眼,否则会弄糊涂的。我举一个简单的比喻让大家比较容易了解。比如说在台湾我们用的制度有好几种,有公制、台制、市制,还有英制。现在大家同样讲一尺,但所指的一尺很可能有差异,因为你讲的一尺是台尺;我讲的一尺是公尺;他讲的一尺是英尺,这就麻烦了,同样的一尺,代表的内涵不一样。反过来说,同样的内涵,使用的名词也可能不一样。了解了这一点,在这里我们真正重要的是认识它的内涵。现在就是用不同的名词,不同的表达方式,一下十二支;一下能、所两重因果;一下又惑业苦三道;一下又四因,总是希望把这个因果缘起的运作法则,怎么样辗转相应的关系充分说明,使得我们完全了解轮回在生死当中真正的行相。  

我们再看「于业田中下识种子」的意思。关于识种的概念,小乘的看法在《俱舍》上说得最完整;而大乘唯识也是专门讲这个内涵。根据唯识上的说法:种子有两种,有一种叫名言种子,另一种叫业种子。从因感果的过程中,要靠种种的助缘,譬如亲因缘、增上缘、俱有缘、等无间缘等等,从无明为因辗转感果的过程中,真正最重要的是亲因缘。举一个实际的比喻来说,现在我们要在田里边种稻,它需要很多条件:稻种、水、土、阳光等等,这都是使得这个稻子发芽、增长的主要因缘。其中水、土、阳光等是共通的条件,只有一样东西是不共的,那就是如果要得到稻子的话,种下去的种子一定要是稻种;如果你种麦的种子、苹果的种子或红萝卜的种子,它就长不出稻来了。所以我们称这种子为亲因缘,其它的都是增长的助缘。所以在十二因缘里,无明所种下去的种子是识种,唯识称这个识种为名言种子,这是真正感果的亲因缘。  

在共下士道中曾经谈过,当业感果的时候,有三种果相:异熟、等流、增上。在等流果当中,有一个叫领受等流,有一个叫造作等流,领受等流是假等流,造作等流是真等流。为什么称造作等流为真等流?因为当初造业的时候,就是以这种心理状态造业的,现在感果的时候,这个心理状态跟当初造业时一模一样,这才是最真实的、实在的。所以现在说的名言种子就是真等流,也就是说,它是像它因地造业当中的状态,感果的时候这种心态就会出现。不过,单单这个东西它不一定感果,虽然有种子,可是它本身没有感果的力量,还要有外面的助缘,这个助缘我们称它为业种子。名言种子通于善、恶、无记;业种只有善恶,没有无记的,因为它这种强有力的力量,会推动名言种子感果。因此在这个过程当中,业本身是真正助成亲因缘感果的一个条件,或者我们称它为增上缘。  

也就是说这个稻种种在土里以后,还要以水不断地去灌溉滋润,所以土和水是帮助它成长的一个助缘,这个助缘我们称它为增上缘。同样地,真正主要的是名言种子的亲因缘,也就是识种子;而这个业种子是一个助成的力量。既然是助成的力量,所以这里称它为田,其实称它是什么没有多大的关系,只要在业田中种下了识种,它一定会感果的。一定会感果是事实,但是不是马上会感果,还需要一个用水来滋润的条件;这个水在十二因缘当中所指的就是爱取,所以说「润以爱水」。文中虽然只说「爱」,实际上「取」也包括在里头,因为取就是爱的不舍、加强。「遂于母胎生名色芽」,前面无明、业、识种、爱水,这四个因都具足后,下面就感得「生」这个果报。以上就是《稻秆经》所讲十二有支中的四个因,以及感得果的因果关系。  

下面我们看几世圆满。在正讲之前,我想先不要直接看文,直接看文大家可能会越弄越糊涂。一般来讲,十二有支又叫做十二缘起,可分为四种,一种叫刹那缘起;另外一种叫分位缘起;第三个叫连缚缘起;还有一个叫远续缘起,就是恒久、长远地在连续着。我们一般常讲的的是分位缘起,它出自《俱舍》,而《俱舍》主要是根据一切有部的说法。  

现在把分位缘起简单地说一下,十二有支当中,无明、行是前世的,因为无明造了行以后感得了果,这是从这一生的识开始的,这个识就是指结生相续在投生时那一刹那的果位识开始;而识下面就是名色,也就是有情所得的身自体,六入就是这个自体上面的各个分位──眼、耳、鼻、舌、身、意等等。有了六入以后,就有触、受。这是前面一重的缘起,从无明、行为因,到识、名色、六入、触、受果位的现起。这个受也就是我们所对的境界,是从前面无明行等的烦恼造业感的果,当这个果也就是境界现起的时候,我们一样的是依无明辗转地相应,因为不了解事实真相就起烦恼,这个烦恼叫爱、取;因为不断地执取,会使得以前所造无穷无尽无明行的这个识种,慢慢得到滋润,而感生下一世的生命。所以我们眼前看得见的这一生,包括识、名色、六入、触、受、爱、取、有这八支,再到下一生就是生、老死。这就是十二缘起的分位缘起,在很多经论上面,就是用这样的方式说明。  

从分位缘起可以很明显地看得出来,个别之间有一定的位次存在,现在根据《俱舍》上的时间顺序说明此间的位次关系。第一个是无明,由于看不见事实的真相,而造了各式各样的业,这个业有福业、非福业、不动业,所以感得今生的果报。这个果报感果的时候,就相当于结胎时果位识的刹那出现。无明和行是前世的,识是这一世的,对这结生相续的一刹那我们叫做「生有」。下面名色就现起,名色就是在我们一入胎时所谓的羯罗蓝位,什么都还分不出来,时间大概是五个礼拜之内。经过了五个礼拜以后,眼、耳、鼻、舌、身慢慢地生长出来,这个时候叫六入或者叫六处。从第五个礼拜以后到出娘胎,乃至一直到二、三岁,这个时段叫触。因为两、三岁的小孩他眼睛看得见,耳朵也听得见,你喊他,他会看你一下,这就是根、境、识三合和的相状,但是他不像我们能辨别很多东西。  

从四、五岁以上到十四、五岁,接触境界以后,会感觉到好、坏、或者不好不坏,这是「受」。可是在这个年龄的小孩,对男女的贪淫之爱还没有现起,到了十六、七岁以后,自然而然对男女的贪爱就生起来,之后很多世间的欲望就跟着都来了,所以在种种境界上面,觉得好的就想要,因为这样的爱,就产生一种非常强而有力的执取,这个叫取。整个的一生,因为不断地由爱取滋润以前留下来的识种子,又会感得未来的有支,死了以后就感得下一世的生、老死。以上就是一般较常见的十二缘起的解释,这个分位是根据《俱舍》来讲的。其实十二支中每一支都含有其它支的内涵,以这样的分位来说明是因为在这个阶段,这一支特别地强盛,譬如「触」支,当然两、三岁的小孩子还是有受的,可是小孩子对这个境界不大会真正地辨别。  

我们不妨这样讲,假如有一件事情是你从来没接触过的,往往在第一次接触之时,也说不上来是好是坏。譬如有的人欢喜吃辣椒,有的人欢喜吃苦瓜,但辣椒对一个不欢喜吃辣椒的人来说,它辣得要命,一点也不好吃;苦瓜也很苦,第一次吃的时候不一定欢喜。或者另外有很多东西,吃下去根本没什么味道。他之所以不欢喜,还是因为以前的习气。但不管是辣椒也好、苦瓜也好,乃至于毫无味道的东西,慢慢地吃久了,养成习惯、嗜好以后,就会对这个东西很欢喜,有没有这个经验?  

如果我们仔细去观察,有很多东西都是这样子来的。这说明了我们所以对某个东西有成见,是从不断地累积经验来的。由于无明、行,你心目当中就有一个认识作用,可是这个认识作用本身不会有强烈的喜好,更不会有强烈的执取。可是如果不断去接触、熏习的话,到后来苦瓜你也会欢喜、辣椒你也会欢喜。现在很多人欢喜抽烟,我年轻的时候也试着抽过,一抽之下觉得它苦得要命,直呛喉咙,觉得这烟实在没什么好抽的。可是如果继续抽下去的话,你也会上瘾,太多的东西都是这样。  

透过这些比喻,我们知道刚刚开始对到某个境界的时候,会有一种感触,可是心里并没有好坏的感受,我要说明的就是这一点。如果仔细去观察的话,触就是自己的身体──身根碰到这个境界时候的心识状态;受是后面来的,等到有了领受以后,觉得欢喜的就接纳它,不欢喜的就排斥它,这种心理你可以马上分得出来。在四、五岁以前的小孩,他对境界看起来是懵懵懂懂,而这个时候最强盛的是触,但领受这个境界好坏的受则不明显。然而小孩子也是会有他欢喜玩或吃的东西,可是使得我们在轮回生死当中的这种强烈的贪爱,这时他还没有。现在《俱舍》上说十五、六岁以后才会有,这也是大约,有的人早一点、有的人比较晚一点。  

所以这个分位缘起是说:无明、行是前世的,识、名色、六入、触、受一直到爱、取、有是这一世的,生、老死是下一世的,这个跟前面我们说过的十二缘起又有些不同。我们提到由于无明、行而产生因位识,这个因位识经过爱取滋润后就感果,感果的生支当中,总的叫做生,细的包括果位识、名色、六入、触、受﹔然后有了生就有老死,好像全部从这一生中开始讲起的,这两个并没有矛盾,因为从因感果会有几种可能性,现在这里所谈的几世圆满,就是讲怎么种因,种了因怎么感果,有可能是两世,也有可能是三世才会成熟。

【第三、几世圆满者,能引所引支之中间,容有无量劫所间隔,或于二世即能生起无余世隔。其能生支与所生支二无间隔,速者二生即能圆满。】

因果关系当中有两重,一重是能引、所引,一重是能生、所生。从能引到所引中间从因感果的时间差别很大。有可能种了能引的因,要经过无量世以后才感得所引的果,也有可能下一世就感得所引的果。而下面能生、所生这一重因果当中没有间隔,只要有能生,第二世所生一定出现。因为整个生死轮回的过程当中不外这两重因果,所以先说明两者个别的时间间隔。

【如于现法新造天中顺生受业,即于现法满二支半,谓无明行及因位识,临终以前圆满爱取及有三支,于当来世圆满所引四支及半,并圆所生二支分故。】

什么是两生圆满?就是说前世造了这一个业,今生就感果,或今生造了这个业,下一生就感果,这就是两世圆满。如果这一生当中,造了天中顺生受业,这个一定是从无明开始,而行、而因位识,就是「即于现法满二支半」。这个业的种子,就是前面说的「无明种者,于业田中下识种子」。造了以后,在没有死之前,又继续不断以爱取滋润,引生一个极大的力量,将来一定会结生的,这个力量我们称为有支,这一世死了,下面一世就是这个感果。感生的时候,所引跟所生是并在一起的,所生的这个生,实际上就是所引的果位识,乃至于名色、六入、触、受,生了以后一定会死,这个是最快感果的情况。

【迟久亦定不过三生,谓其能生及二所生并三能引各须一生,诸所引支于所生支摄故,能引能生中间,纵为多世间隔,然是其余缘起之世,非此缘起之世故。此未别算中有之寿。】

任何一因感果,最晚也不会超过三生。这里有趣的问题来了,前面讲:慢一点可以无量劫,现在说:最快两生,最慢只有三生,不是有矛盾吗?  

我们来解释一下这段文,就会知道为什么说最慢还是三生。因为现在是说能生、所生、及能引各需要一生,所以一共要三生。刚刚讲分位缘起的时候,无明、行是能引,是前一世的,经过爱取的滋润以后,能引的因就会感生这一生,从果位识、名色、六入、触、受,然后到爱、取、有,这是这一生的;再下面生、老死是第三生的。所以从因到果,快者两生就圆满,慢者三世圆满,一定不出两生跟三生。实际上能引能生中间可能会有很多世的间隔,这是因为中间被其它因缘岔开了,而原来的那个因没有动,原来的因一定是在那一世又被触发了以后才会感果,所以一定只有三世。  

不管是二世、三世,实际上从因感果是头尾永远相连的。而这里面中有的寿没有算入,因为中有现起的时候已经算在下一世当中去了。以前我们讲过,这个结生的中有现起来,就已经是下一生的相续了,不必另外计算,所以因感果的时间不出两生或三生。了解这个以后,下面这几句话对我们就很重要了。

【如是已生诸果支时,然而全无实作业者,及受果者,补特伽罗之我。】

从十二缘起支当中的每一支来看,都是所现起的果相,这是前面的因所感得的。生死流转的过程就是这样因感果地辗转,其中并没有实作业者,没有谁去造作;而这个果现起的时候,也没有谁去受,就是这样缘起的因果关系而已!没有我们觉得的「我」这个补特伽罗,有的只是因感果的过程当中所现起来的相状,但是我们总是执着有一个我。

【如前所说从唯法因支,起唯法果支,由不了知生死道理,于彼愚蒙妄执有我,求我安乐,故造三门善不善业仍复流转。】

其实这个从因到果的关系,都只是一个缘起之法,但是因为我们凡夫不了解生死的特征,愚痴无明妄执有一个我,然后为了我求得安乐,造作身口意的各种善业、恶业,于是流转不息。  

或许有人会问,从因感果过程中,有没有苦乐的感觉?如果说没有那是骗人,我们学了佛以后会回答没有,但这是书上的道理讲的,如果问我的感受,我有呀!那这怎么讲呢?正是因为有这个苦乐的感觉,所以我要去解决它,要解决就要造正确的因,我们平常用「我」来解决是不能解决的!因为「我」本来就是虚假的,不能真正解决问题。当我们真正了解了这个道理,才有机会进一步解决苦乐问题;不但自己解决而且帮助一切人解决,佛法真正珍贵的地方就是如此。了解了这个概念,才能认同世间真正有价值的只有一件事情,那就是学佛,不但是为了自利,这是与小乘共的,大乘道推己及人、帮助别人,也都是靠这个。世间人说要报父母恩,这才是真正的报父母恩,否则那都是空话。这么说是有它非常重要的基本原因,各位要非常认真地去研讨,先认识文字所指的内涵,然后不断地去思惟观察。

【故从三惑起二支业及从彼业出生七苦,复从七苦而起烦恼,又从烦恼如前而转,故三有轮流转不息。】

在惑、业、苦三道中,三惑是指初无明、八、九的爱、取,二支业是第二支的行,以及第十支的有,然后感得七苦,包括果位识的名色、六入、触、受到生、老死。这个苦现起的时候,我们又起烦恼,起了烦恼又造业,由此流转不息。所以说苦乐是有的,但是我们应该认识这个苦乐的因,不要被烦恼转,烦恼的另一个名字是惑──对事情的真相看不清楚,如果能看清楚了如理去做,就能渐次出离。平常我一再强调,我们在这里真正要学的就是这个。要是学了以后,大家还是增长烦恼,请问你要拿什么东西来解决?没有学时,至少还有一样东西──佛法,来帮忙我们解决。学了佛以后,居然不拿佛法来解决自己的问题,这就是死症,再没有东西可以救治我们了!所以佛菩萨都曾经告诉我们,在这种情况之下我们不是弘法,而是在毁法,把唯一能救自己、救他人的方法用错了。就像把唯一能救我们的药用错、毁掉了,那被救的机会就没有了,这是我们学佛的弟子应该要把握住最重要的根本。

【龙猛菩萨云:「从三出生二,从二而生七,从七复生三,数转三有轮。」若正思惟由如是理,漂流生死,即是最胜厌离方便。从无量劫造集能引善不善业,异熟未出,对治未坏,今以爱取而为滋养,由此增上,则当漂流善趣恶趣。】

假定能够如理、正确地思惟前面这个道理,了解我们永远在生死当中漂流,这时就会对眼前的状态生起极大的厌恶心。所以在正领受眼前的境界时,要观受是苦,了解这是无明所感得的苦果,对此感觉极大的痛苦,生起极大的厌离。可是我们因为不了解,以及自己习气的缘故所以贪爱难舍,这才是我们真正要对治的。  

我们无量劫以来,不晓得造作了多少善业、不善业,这都是能引的业,只要能引的业造了,将来一定会感果,除非经过如法对治。现在只是因为善恶业的「异熟未出」,果报还没呈现,而我们不但没有透过修习去破坏以前的业,反而还以爱取去滋润,使得前面造的业继续不断地增长,于是感果而漂流生死,在善、恶趣中轮转,这是我们应该了解的。

【诸阿罗汉昔异生时,虽造无数能引之业,然无烦恼解脱生死,若于是理获决定解,则于烦恼执为怨敌,于灭烦恼能发精进。】

那么应该怎么解决这个问题呢?阿罗汉不会轮回生死,他虽然以前造了很多能引的业,但是他已经把烦恼断除了,因为感生死的俱有缘就是爱取,现在烦恼断除了,所以他不再有生死。了解这个道理以后,才懂得真正的冤家是自己的烦恼。我们常常随便看见人家一点过失,心里总觉得他如何如何。我们曾谈过所谓「贴标签」的问题,其实人家贴标签没有什么关系,真正麻烦的是自己的内心。反过来想想,你们哪一个能够不贴人家标签?你看人家是不是都有你的看法,这就是以前累积的。所以真正的冤家是我们的烦恼,烦恼的根本是无明,这才是我们要对治的。佛法最了不起的地方就是真正地指出这个东西来,使我们了解以后进一步对于灭除烦恼能发精进,更加努力地学习。

【此中朴穷瓦大善知识,专于十二缘起有支,净修其心,思惟缘起流转还灭,著道次第。此复是说,思惟恶趣十二有支流转还灭为下士类。次进思惟二善趣中十二有支流转还灭为中士类。如是比度自心,推想曾经为母有情,亦皆由其十二支门漂流生死发生慈悲,为利彼故,愿当成佛,学习佛道为大士类。】

当年阿底峡尊者到了西藏以后,传承下来的最主要的一个弟子就是噶当的大祖师敦巴尊者,敦巴尊者有三个最重要的弟子:博朵瓦、慬哦瓦,还有一个就是朴穷瓦。这位朴穷瓦的修行是专门以十二有支去思惟。文中提到的十二缘起有支是广义的,就是指这十二支的全部,并不是单指第十支的有支。在我们汉地习惯上会认为这十二有支是小乘当中利根(也就是缘觉)的思惟方法,实际上不是,整个佛法的中心主要就是讲性空缘起。这个缘起是指我们有情生命在轮回当中的相状,既然是性空,又怎么会产生生死流转呢?就是由于缘起,这个缘就是无明、行、识以至老死等这样十二有支的流转,整个的佛法都在这上面讲。  

通常我们会把佛法分类,或者分为三乘共法,或者分为五乘,再广一点,就是大乘不共法,所有的分类里边,没有哪一部分少得了这十二缘起。如果单单以十二有支的道理去思惟恶趣的苦时,因为了解这是由于恶业感的果,而让我们避免造恶业,那就不会堕落恶趣,这是下士类的修法。其次,虽然能够得到人、天的果报,比起恶趣是高明,但实际上还没有透脱出行苦,最终还是要堕落。更深一层去看,这个行苦本身就是一切痛苦的根本,从这个角度上面推动去思惟十二有支流转还灭的道理,就能够解脱生死,这个是中士类。  

由于了解一切有情都在生死轮回当中,推己及人,就是「比度自心,推想曾经为母有情」,而想到所有众生都曾经做过我的父母亲,怎么可以单单自己解决,不帮人家呢?从思惟这个道理引发大慈悲心,要救一切人,而这只有成佛才能成办。这还是经过思惟十二缘起,观察生死轮回当中,没头没尾、永远沉沦的痛苦,而策发自己想要出离,并且帮一切众生解决这个问题,那是大菩提心,这就是上士类的。所以三士道真正的根本都是在十二有支当中。  

关于几世圆满的内涵,概要地说明一下,由于在生死轮回中的凡夫都被无明所使,一天到晚造各式各样的业,自然而然在我们识田当中就种下很多识种子,将来遇缘就会感果。主要的缘就是爱取,爱取又分里面和外面:里面是并不了解这个烦恼的特点;外面是对境界的真相不了解,心对境时,内外两个都在错误当中。因为贪爱就会执取,从而感果,由于有无量无边的种子,所以会引发无量的生死。至于哪一个识种先感果,那要看有无爱取的滋润,当这个识种没有受到相应的、同一的爱取滋润,而是别的先感得爱取的滋润,这就是三世圆满的状况,感果的时间可能要多生多劫以后。如果是两世圆满,就是无明造了这个业以后,识种子当生就有爱取的滋润,于是下一生马上感果。  

这也就是在共下士的时候曾经提到的:「假令百千劫,所作业不亡,因缘合会时,果报还自受。」造了这个业,除非经过对治,它才不会感果,否则就算是百千万劫,一旦遇缘一定会感果的。要想真正解决这个问题,唯一的方法是修行。  

再下面就是第四部分「此等摄义」。就是作一个总结,还有大师其它特别要告诉我们的内涵。

【第四、此等摄义者:如前所说,由业惑集增上力故,生起苦蕴生死道理,及特由其十二有支转三有轮。于斯道理善了知已,正修习者,能坏一切衰损根本极重愚暗,】

中士道分两部分:一个是由苦集门辗转的增上中,思惟生死流转的痛苦;或是由十二缘起有支来思惟流转生死的痛苦。由于透过正确的认识,而且更进一步如理思惟、修习的话,就能够解决生死轮回的痛苦。因为我们并不了解生死轮回的真相,处在一种非常严重的愚痴当中,必须透过正确地思惟,才能把这个根本的错误破除,所以说「能坏一切衰损根本极重愚暗」,这一点对我们非常重要!  

有很多人脑筋很好,若是善巧利用、如理思惟的话,的确可以破除内心的「极重愚痴」,那才是真正的智慧。但是平常很多人由于并不了解这个真相,不能善巧运用自己伶俐的脑筋,学错了反而自以为聪明,实际上就佛法来说,这并不是智慧。要想学佛的确需要好脑筋作为方便,脑筋灵也不是坏事,但是它并不是智慧,这是我们特别要注意的。所以脑筋好的同学不要生起骄慢,反过来说,脑筋不好的人也不必觉得不如人家,它只是策发智慧的一个方便而已,并不是智慧,这对我们都有很正面的策励。

【除遣妄执内外诸行从无因生,及邪因生一切邪见,增盛佛语宝藏珍财,如实了知生死体相,便能发起猛利厌离,于解脱道策发其意。是能醒觉诸先修者,能得圣位微妙习气最胜方便。】

平常我们由于愚痴,并不了解事实的真相,以为眼前看见的一切是这样或那样来的,但都并不是正确的原因,所以说是「邪因」;乃至有的人根本认为是「无因」。印度当年的外道六师当中有一个「顺世外道」,就是主张「无因生」。他说:乌鸦是黑的,孔雀是花的,这没有什么原因,就是自然来的,这叫「无因生」。「邪因生」则例如有很多人说世间一切是梵天创造的;印度有一派外道说人是天上的天人创造的,这些都是错误的见解。当错误的见解都能被破除掉,就能够把佛告诉我们的最珍贵的正法宝藏好好地弘扬,进而真正了知生死轮回的真相,晓得原来痛苦是有它的原因的,一般人不了解业感缘起的道理,都只欢喜求好的果,现在了解了以后,应该努力的是种正确的因;否则都会对眼前世间的好事情很贪爱,实际上这无非是增长生死轮回。 

从十二缘起有支当中,我们晓得任何一个业要感果都是经过爱、取两支的滋润。那么为什么会爱取呢?我们在面对境界的时候会有感受,在感受上面又生起烦恼,事实上眼前一切的东西都是以前造了因所感得的果,在十二有支当中说为「受支」。当果报现起的时候,我们应该认识:以前由于不了解事实的真相,对世间种种起贪爱,因此一直沉沦生死苦海。我常比喻说这个是鱼饵,诱惑我们、让我们吞下去,而这件事情偏偏又是我们自作自受,了解后会对此生起非常强烈的厌恶。对世间的人来说,看到有害的事一定责备人家,现在我们应该反过来责备自己,这是极端重要的。透过这样生起猛利的厌离,要想真正地解脱,还是一定要照正确的方法去做,也就是解脱道。解脱道的修行次第是由于苦,所以想要了解原因──集,进而为了证灭而要修道。证灭就是能够灭除生死轮回当中一切的痛苦之因,这一定要透过努力修学「正道」,才能真正离苦得乐,而不是忙着追求眼前错误的这种快乐。

以上所讲就是能使我们从生死轮回的无明大梦中觉醒过来最正确的方法。过去所有的祖师,乃至于佛菩萨都是这样修习解脱道而成就的,没有一个例外。它是一个殊胜的方便,透过这个正确的方法去修习,能够得到佛菩萨、圣人的位次,就不再是在生死轮回当中辗转相应的凡夫。下面再引用经、论来证明。

【如是亦如《妙臂请问经》云:「于愚痴者,以缘起道。」《稻秆经》说:「善见缘起,则能遮除缘前后际,及缘现在一切恶见。」】

《妙臂请问经》说:很多人因为愚痴而不了解轮回真相,那就告诉他缘起的道理。初修行的行者,通常先修学「五停心观」,因为在凡夫位上一般来说,最重的毛病在于贪、瞋、痴、慢、疑。凡是贪心重的人,就叫他修不净观。贪是贪眼前的境界,觉得它美妙,透过不净观,看见它一无是处,贪心就息灭了,息灭了粗猛的贪心,修行才可以真正地深入。有很多人瞋心很重,那要修慈悲观,拿掉粗猛的瞋心,才有机会深入佛法。又有很多人脑筋非常愚痴,这并不是指脑筋不伶俐,而是对错误的概念非常执着;这不管是在家、出家都会,往往有时候出家人还会执着得比在家人更厉害!这种愚痴的人,就要了解一切都有它正确的因果,不要在这个无关紧要的事上面去坚持。  

好比说我们现在出了家,有很多人对于戒律上的条文死死地执着,实际上戒是要戒除我们的烦恼,把握不住根本时,反而增长烦恼。倓虚大师在《影尘回忆录》里面提到一段公案。在他们念书的时候,有一个同学吃饭时一定要用钵,如果没有钵他绝不吃饭。这本来是佛在世就有的一个方便,如果现在没有钵可用,难道就不能吃饭了吗?反之,用钵吃了饭,就能得到罗汉果吗?不用钵吃饭的人是不是修行都没有用呢?我并不是说用钵不好,而是特别从这个故事当中,说明在家、出家都会有很奇怪的、错误的执着:非因计因、非果计果,这个是愚痴极重的行相。这时候应该告诉他缘起的道理,正确的因会感正确的果,而眼前这个果之所以这样,一定要从因果的法则来了解当下的缘起,那么这种愚痴的罪障就能破除掉了。  

《稻秆经》上说:「善见缘起,则能遮除缘前后际,及缘现在一切恶见。」如是因感如是果,这种前后因果的推衍,在任何缘起当中,有它一定的原因,我们不了解的话,会以为本来就是这样,这即是恶见。广义地来说,就是除了正知见以外的见解,像边执见、邪见、戒禁取见、见取见以及萨迦耶见都是属于恶见,这是因为不了解缘起的结果。若能了解整个的缘起,这五种恶见全部会消除掉。

【龙猛菩萨云:「此缘起甚深,是佛语藏宝。」】

佛所讲的真正最重要的法就是缘起!平常我们会觉得好像空性才是佛法最重要的部分,其实很多祖师都告诉我们,性空缘起是一件事情的两面,性空不是那么容易懂,但是如果你从缘起较浅的地方,一步一步地下手,就能究竟了解缘起的真相──性空,所以缘起跟性空是分不开的。真正讲起来,缘起是非常甚深,我们不要从名相上面误解,然后躐等而修,最后什么都没有学到。

【毗奈耶教中说第一双(即舍利弗与目犍连)所有现行,谓时时中游观五趣,游观之后还赡部洲,为诸四众宣说彼等所有众苦。】

这是戒经上面告诉我们的故事。毗奈耶教就是戒;佛在世的时候,有很多实际的公案,第一双就是舍利弗和目犍连,他们是佛最重要的两位大弟子,一个是智慧第一,一个是神通第一。他们平常的现行,就是时时在五趣当中(也就是在生死轮回当中)游观。这不是以我们凡夫的眼光来看,好像是去观光、去游玩,他们游观回来,就会对着四众弟子──比丘、比丘尼、沙弥、沙弥尼(佛法留传在世界,主要是在四众游行的地方,就是靠这些人为主来弘扬的),把他们在六趣当中看见的告诉大家,真正重要的是「宣说彼等所有众苦」,这一点对我们很重要!我们也会去游玩、观光,回来以后都是说乐,哪个地方多么快乐、多么好!人家本来好好地在这里,听见你讲快乐的事,心里会想:「我也要去看一看!」佛法却完全不一样,他们两位上首弟子也去游玩,回来以后就告诉大众,所有世间一切的盛事是这样的苦,千万不要再忙这些!大家听到这个,就会策励自己:「不要再浪费时间,赶快好好地努力!」如果听见以后了解了,能照着佛宣说的道理──宗、因,再加上第一双,也就是两位尊者所看见实际上的例子──喻,不断思惟观察的话,对我们会有很强大的策励性。可是,有很多人还是做不到,怎么办呢?

【诸有共住近住弟子,不乐梵行,即便引彼付第一双,请为教诲。二人受已教诲彼等,得教授已,爱乐梵行便能证得殊胜上德。】

比较好的四众弟子,经过了佛上首的两位弟子,用种种实际上看见的譬喻教诫,他们就能很认真努力修行。可是另外还有一些「共住、近住弟子」,那个「共住」是指出家众,「近住」是指在家居士,这个四众实际上是包括七众,最主要的当然还是以出家为主。他们听见了上面的道理,还是有人「不乐梵行」,就是不喜欢去修行──净化烦恼业的行为,于是就把他们交给两位尊者,专门针对他们的问题给予最正确的教授教诫,使他们得到了教授以后能够「爱乐梵行」,由于爱乐欢喜如法修行,就能够证超越生死轮回的殊胜「上德」。  

大家还记得前面共下士中,有一段观三恶道苦的公案。就是阿难尊者有两个外甥,出了家以后不想修行,因为他们是富贵的王室家庭出生(阿难尊者是佛陀的堂弟),因为受了阿难尊者的影响而出了家,但生活却还是像在家一样,忘不了王宫舒适的生活,于是就交给目犍连尊者。尊者就带他们先后去看了天堂和地狱,这一看完以后,他们发觉原来生死轮回当中的真相是这样,于是就拼命努力修行,最后证果了!

【大师见此问阿难陀启白其事,佛曰:一切时处,不能遍有如第一双,应于门房画生死轮,分为五分,周围当画十二缘起流转还灭,其次乃兴画生死轮。】

大师是指佛,当然佛没有什么事不知道的,之所以明知故问,就是要启发、利益我们。这个话怎么讲呢?本来有一些人出了家以后,马马虎虎、懒惰,又不好好修行,这些事情大家都看见了,当然佛陀也看见,而忽然之间,有这么两个人很快就修行成就了,原因是由于被舍利弗尊者、目犍连尊者引导的结果。但实际上,不可能在一切时处都有他们两位尊者的亲自引导,那怎么办呢?所以,佛故意透过跟阿难尊者的问答,来对大家作正确的指示。佛说他们两位的确是很了不起,但是不可能所有的人都由他们带,所以应该画十二缘起、生死轮回图,贴在住处的门上。因为门口是天天要经过的,天天看见它,自然而然就会策发,所以虽然没有舍利弗尊者跟目犍连尊者引导,但透过常常看见这张图,就会帮助大家去思惟,这样问题就解决了。  

那么这个图怎么画呢?它分为五圈,最外一圈海阔天空,上面有佛陀和度母。有的版本画得不一样,上面两个都是佛陀,有时候是一个佛、一个菩萨,他们指着天空,万里晴空中有日、月悬挂着,它本来就是清净、光明遍照。另外四圈就是被阎罗王用双手双脚抱着的这个生死轮回,两支大獠牙,眼睛瞪得很大,张开大口吞噬一切。除非我们了解佛陀的指示并照着去做,否则没有可能跳出生死轮回以外。第二圈就是被阎罗王控制的十二缘起──无明、行、识、名色、六入、触、受、爱、取、有、生、老、死;第三圈是六道流转──天、人、修罗、地狱、饿鬼、畜生。第四圈是中阴,在轮回当中如果是上升的,就是白的部分,是向上的;而向下堕落倒行的是黑的部分。最内一圈就是真正重要的根本──贪、瞋、痴。因为不了解性空缘起的道理,所以执着一个萨迦耶见,由此引发贪、瞋、痴而造业,这是轮回的根本!所以说分为五分,周围画十二缘起流转的相状,而流转反过来就变成还灭。「其次乃兴画生死轮」主要的就是讲这个。

【又为仙道大王寄佛像时,于下绘写十二缘起流转还灭而为寄之。大王受已,至天晓时,结跏趺坐,端正其身,住对面念,善观缘起二种道理而证圣果。】

这是个故事,仙道大王是位国王,有人寄给他一张佛像,下面就画这个十二缘起的流转还灭,他看见了这个图以后,就对着它结跏趺坐缘念直到天亮,因为他很认真地善巧思惟:这样做是流转,永远沉沦苦海;这样做则是还灭,能够跳出生死轮回。深刻地了解这个缘起的道理之后,他就证得出世的圣果,就是预流果见无我,乃至于证得罗汉果。  

佛在世的时候,印度并不是一个统一的国家,中国在春秋战国的时候,虽然分出很多小邦林立,但还有一个周朝是统一的中央政府,由周天子之下分封出许多诸侯。但印度当年不是这样,在那个区域就是很多国家,其中有大有小,彼此间有时候互相战争、敌对;也有很多维持友善的关系,国与国家之间,常常礼尚往来,他们的习惯总要把最好的东西送给人家。其中就有一个国家的国王,送给另一个国王一份很好的礼物,而照他们的习惯,回礼的时候总希望送更好的东西。结果国王发现收到的这个礼物太好了,再怎么找都找不到更好的回礼。可是如果不能用更好的去回报的话,这是很没面子的事情,这是当时的人都很讲究的礼节。大家正愁想不出办法来时,一位有智慧的大臣说:「佛陀出世,他是真正的一切智人,所有的问题没有不能解决的,何不去问他呢?」大家都觉得有道理,所以就去问佛陀,结果佛陀就教他们画这个十二缘起的生死轮回图作为回礼,大家好高兴,因为这是佛陀说的,再没有比这个更好的礼物了。  

国王就依佛陀所教,画了生死轮回图,派一位大臣和一位出家僧人一齐送去,还先通报另外那个国家的国王,特别说明这件礼物的珍贵,举世无双!对方的国王听说了以后,觉得非常地欢喜,就像是迎接圣旨一样,很慎重地去迎接,然后就很高兴地要把它打开来。它包装得非常好,因为这是佛陀指示的特别礼物。可是,这里就有一个问题,世间人想像中的好礼物,跟佛陀告诉我们的礼物是不一样的。所以对方的国王绝对没想到会是这样一张图,他也不懂得这张图是什么意思,在他想像当中是高贵得不得了的东西,又包装得这么好,而且,送者还一再跟他强调说:「这个珍贵无比!珍贵无比!」结果打开来一看是一张图,而且画得怪怪的,因为有阎罗王的大牙,还有地狱等种种奇怪的东西。国王看了莫名其妙,他忽然生了一个恶念﹕「好家伙!这个家伙在作弄我、嘲笑我!我把最好的东西送给了他们,他们居然……」他自己往坏的一方面去想。   

我也曾经看见过作弄别人的一件小事情。譬如说有奖征答或者是特别的活动,送给得奖人一个奖品,包装得很好,然后叫他拆开来,结果一层一层地拆了很多,最后里面是一句嘲笑的话,或者一个什么无关紧要的东西;原来,他被作弄了!世间的确可能有这种事情。所以这个国王看见那张图就大为愤怒地说﹕「我把这么好的东西送给他,居然是这种结果,以前对他的友善都错了!一定要去跟他打仗!」所以决定要跟对方打仗。大臣们也觉得非常地愤慨﹕「怎么可以这样!」正当那时候,就有一位有智慧的大臣起来说话﹕「大家再稍微想一想,平常两国一向来往蛮友善的,他们没有理由来伤害我们,何况我们国力也比他们强,这是很明显的事实,何不先去问问原因呢?」本来国王暴跳如雷,后来仔细想一想﹕「对啊!可能有其它理由。何不去问一下送来的大臣呢?」他们商量的结果,就是请那两位护送十二缘起图的大臣跟出家人来问﹕「这个图到底是怎么一回事情啊?」那位大臣就说﹕「哦!这个非常珍贵,我也不懂,只有佛派来的这位出家圣者才了解,你们请他讲吧!」然后这位出家人就非常慎重其事地告诉他们﹕「大家不能用世俗的眼光去看,否则这个图对你没有意义。它绝对不是世间的宝物,而是超越所有世间一切物品这么地珍贵!」他们一听,原来是这样,知道先前的想法错了,所以就怀着很忏悔、很虔诚的心情,听他解释图上所示生死轮回的真相。那位国王一听﹕「原来这个东西真地这么好!」当然他是非常有善根的人才会这样,所以一整晚他就对这张图很认真地去缘念及思惟,结果天没亮他就证果了。这个图的公案就是这样来的。  

我们也一天到晚说故事、听故事,但愿这个故事讲完了以后,同学们多多少少也能够透过这样的思惟,生起一点相应的觉受。实际上,这绝对可以做到的!前面这个故事,我自己还有一个体会﹕同样的一张图,同样的一个人──国王,之前看见这张图他会生起愤怒,之后因为转变态度,却可以使他超越生死成为圣者。我们常常讲境没有好坏,看你以什么样的见解去面对那个境。假定说随顺着无明习气,再好的东西放在面前也没有用,说不定还引发更强盛的贪、瞋、痴。反过来说,一张世间以为很普通的图,如果能如理地拿佛菩萨的概念去观察、思惟的话,就能够跳出生死轮回。所以真正重要的是在于我们自己能不能从内心反省决择,观察自己当下一念是随顺佛陀的正知见,还是随顺着世间的无明习气,这才是真正重要的!  

最近,很多藏系的书一窝蜂地翻译出来,我偶然看见这么一本书,作者是位法国的知名之士,他告诉法王﹕「现在这个世界上充满着种种问题,大的有国家之间的事情,小的是社会、家庭当中的问题,更大的则是整个地球的问题。譬如说由于臭氧层的破裂,产生了奇奇怪怪的反应,例如温室效应等等,眼看着这样下去,我们会毁掉我们自己的地球。照理说这个世界最重要的就是各国的政府官员,可是他们多数都是短视的政客,所以大家都充满着失望及灰心。」他问法王怎么看待这件事情,结果法王的回答,令我觉得他是位真正的圣者!他说﹕「充满着无限希望!」  

诸位!如果是你,你会怎么想?可能你会觉得﹕「唉!那都是讲讲而已。」因为很多政府官吏,他们都是说了一大堆话,也说无限希望什么的,实际上还不都是骗人!现在这个人也不过是如此而已,你可能这样想。但是我因为得到了三宝的加持,多多少少能够体会到一点很肤浅的法味,就深深地感觉到,如果真正能够如法去做的话,「希望无穷,无限希望」,这是千真万确的事实。  

而且,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基本关键。拿世间来说,譬如大家想好好念书,希望以后能赚大钱、升高位、得到美满的家庭,这是自己的利益;乃至于进一步说要造福社会,这种人也可以说是有一个崇高的理想及深远的目标这样去做的。实际上,这都不可靠!以世间来说,好像一切成果都可以靠自已努力得来,但是万一战争来了、地震来了怎么办?就算你非常地努力,忽然之间天灾人祸立刻就把你整个美梦毁掉了,有没有这种可能?我们眼前看得见太多、太多这种情况。现在世界上大家都做这些莫名其妙的事情,你会觉得即使一个人努力,然而世界上几十亿人口大家这样破坏,又有什么作用?不管怎么说无限希望,岂不是空话?因为有太多的因素完全无法控制,所谓的「无限希望」,那只是给自己一个美梦而已。  

但佛法并不是如此。佛法中最重要的一个基本原则,就是所有好、坏的现象,都有一定的因果,如是因一定感如是果!小的来说是个人的别业,而实际上,这个别业是离不开共业的,我们大家一定有共同的因缘。然而不管是总或别,主要都是自己造的。如果不了解这点就叫做无明,造下来的结果自己却无法控制,反而毁灭了自己。反过来,假定了解好坏的结果都是自己造的,当然没有人愿意毁灭自己,所以必须照着正确的方法去做,如是因、如是果,你只要做一分,一定有这样的结果出现。  

学完了十二缘起,应该了解无明之行这个识种,将来只要爱取滋润,它一定会感恶的果。而无明的正对治是明,就是了解补特伽罗无我。平常我们一天到晚都是为了求自己的快乐,.现在终于了解了这个真相,原来是无我!由于明行,不再随顺无明之行,虽然还在苦集谛当中轮回生死,可是因为这个行相是跟无明相反的正对治,朝这个方向去努力的话,也一定会留在识种当中,这是善净的种子。  

以前恶的、染的种子是要爱取滋润,现在善净的种子要拿什么东西滋润它?善法欲──我要努力去修行!虽然这也可以说算是一种贪,它在内心作用的行相是一样的,不过方向却相反,一个是为我,一个是净除我,还要帮助一切人净除我。因着善法欲而不断地努力就是勤精进,它的结果是能够真正解决这个问题!前面说过你虽然努力,可是有很多外在因素无法掌控,现在这个努力的因果等于完全控制在你自己手上,既然如此,当你认真去做的时候,会感觉到:「对!我做对了!」而不断地增长希望,因为完全在你。何况我们现在很清楚一个事实:大师外支已成!佛哪有不救我们、不加持我们的?只是我们不做!这个理论很清楚。  

更重要的是,如果你不认真去做,弄到后来你会觉得﹕「唉!天天都讲这个东西,老生常谈!完全只是挂在嘴巴上的。」「老生常谈」是好听一点的说法,不好听的则是八股、喊口号,就是说了半天,实际上的行为却不符合,反而总拿这个口号来骗人。的确,如果你不去实践,你会觉得天天喊一个口号,到最后疲掉了,谁都讨厌这种事情。问题并不在于口号不口号,而是你内心当中是不是能够如实地把握、如实地了知。其实道理认识了以后,去实践也是一个问题。我自己觉得:前面的了解固然是相当困难,但更困难的是了解了以后,你要对境确实地去做。我们往往碰到很多小事情时,理论上晓得该怎么做,可是习惯上心里面就会随顺着烦恼而转;这个时候就要不断地策励、提醒自己,不管你用什么话,譬如说「境无好坏」等等,努力去遮止现行。当你真的把握住了,自己会感觉到:「对!希望无穷!」因为这个希望是完全在你内心上去控制的。当你真的去实践的时候,内心会感觉到快乐,因为是透过你自己的努力,如法对治烦恼;而且,你会感觉到一次有一次对治的效果,渐渐这种善法的力量就会增长!  

在这里,我也讲一个小例子。昨天晚上我们回来时下雨,在高速公路上面车子很多,常常碰见大卡车──特别是砂石车,在经过的时候会溅起很大的水花。那时开车的是在我们这里开车非常精彩的一个人:好的方面来说是胆大心细,坏的来说就是莽撞无比。昨天的情况是我们无法避免不让砂石车经过,挡在前面,结果他也不管那个水花就冲了过去,当时我就感觉﹕「这个好危险啊!」要是以前我一定是在旁边观过,会这样想:「这个家伙胆大妄为!」现在虽然这种念头还是有,可是渐渐地心情改过来以后,我觉得他真是一个很高明的人。就在这个同样的境界上,前后两个想法比较了以后,心里面就会非常地高兴、非常地舒服。他到底开得好不好是一回事,可是我选择好的那一面去看,内心随顺着法在改善,我当下就很高兴,就是这样。  

之后我就闭上眼睛慢慢休息,一路上就一直这样开,我心想这是让我增长善法。你们好好去观察,在很多时候,因为面对的境界力量非常强盛,如果你真正努力,心里面会很清楚地感觉到自己是往哪个方向造业,内心就在这个地方作拔河比赛。如果你真正在任何一个境界上不断地努力去做的话,一定会感觉到﹕「希望无穷!」我们眼前第一步去做的就是持戒。戒些什么?就是当你心对境的时候,能够觉得﹕我要随顺着正知见走,不要随无明习气走,这个才是戒!另外,因为我们是凡夫,所以不可能马上跑到世间去就能把握得住。凡夫修行需要很多保护,尤其外在好的环境,对我们的修学而言,也是必要的条件。有了好的环境,内心中对无明的了解及改善才是真正重要的!  

所以,从这个十二缘起图上,我们自己去反观,就懂得怎么去决择,才不辜负大师在「此等摄义」中对我们的叮嘱,但愿每位同学在这地方自我策励。

(以下为广论录音带旧版第一百卷~一○二卷之部分内涵,由于与十二因缘有直接之关联,故节录于此,助同学作总复习。)  

上一次有一个关于十二因缘的题目,现在温习一下。本来十二因缘从能生支切断,所谓受缘爱,因为受是前面一重因果;从能引到所引,能引的因会感果,是经过爱取有三支引发以后,才结生感得下一期的生死。所以一般来说,从爱断起。我们真正修行重要的次第,从前面共下士一直到上士,虽然说上士的不共处在发菩提心,但是真正关于灭除生死的方便来说,重点还在这个地方,所以今天就关于这个道理补充说明一下。在一百八十五页倒数第六行,这段谈到几世圆满,从因感果最快两世,最慢三世。最快两世我们容易了解,但最慢怎会三世呢?实际上它是一个因摆在这里,可能经过无量劫才感果。生死流转是由于无明而行,当你有任何一个行的时候(行就是业),这个业(行)一定会熏「识」,也就是我们做任何一件事情,这个影响力量一定会落在我们的识田当中。比如说当你看到一样东西,虽然事情过去了,或者又做了其它的事情,但这个印象已经留下了。这种情形的专门名词叫「熏」。就好像点了一根香,然后在上面摆了一张纸,这香的烟就自然而然地熏在那张纸上一样。所以任何一个身口的造作,或者动脑筋想了一下什么,就有个影响力落在识田当中;可是这个影响力会不会很快感果,这要看之后我们是不是不断地把它再加强。  

下一生是怎么样我们不知道,但是下一念如何我们人人感受得到。下一生跟下一念之间的差别在哪里呢?每一念是刹那的生灭;前一念灭,后一念生,这个就是刹那的生灭。现在把刹那的生灭总结起来,到时候结一个总帐,就是一期的生灭。同样地,从前一念到后一念扩大,也就是将刹那的生灭扩大到一期的生灭。譬如说,在这里大家都正在上课、听课,所以自然而然你会全神贯注在做这件事上面。但等到下了课,你下一步要做什么事情呢?有的人听完了课以后,虽然出去了,但他的心还是缘着上课的内容;有的人却不是这样,他听完了课以后就去做另一件事情。这个情况我们很容易看得到,假定有一件对你来说非常重大的事情摆在那里,你在做完了眼前这件事情以后,一定会马上去忙那件事情。还有一种就是没有什么事情,到临下课的时候你才想:「下面有什么事情该做?」所以自然而然临下课的时候,哪件事先现起来,你下了课就会去做那件事情。如果第二个条件也没有的话,下了课以后,你平常习惯性地会去做什么,你就会去做。如果连这个都没有的话,就看下课后先碰到什么事再说。  

前面引《俱舍论》说业在生死当中感发的次第是随重、近、串习、先。在生死当中重业一定第一个最先引发;第二是近,就是你前一生临终的时候,什么在心识当中先现起来,那个业就先引发。如果这个都没有,就看你的习惯,习惯性愈强的就愈先现起。如果这个也没有,那就是先造的业先感发。一生固然如此,一件事情也是如此,我们若能体会到这一点,那就很清楚了。虽然我们还没有死,也忘记前一生怎么到这里来,但是因为眼前的事情也同样是这个道理,所以我们就能明白,真正感果的就是这个业的力量。  

这点了解了以后,进一步我们再问为什么是三世圆满?上面告诉我们,当前一个因位识成就了以后,不一定马上感果。譬如说我们承担很多事情,下课以后,你也许忙这个、忙那个,但是一次只有做一样事情而已。这一样事就是你以前在因位识当中所种下的种子之一,也许就是上课这件事情本身,或者是在上课以前所种下的。如果上完课以后,你对这个课的印象很深,下了课以后,你继续想着上课的事情,虽然课结束了,但这个心识还在继续,所以上课时落下去的这个识,下了课马上又接着继续下去,这就好像第二生就结果了。  

另一种情况,你下面做的那件事情,不是上课当中听的或者讲的东西,而是上课以前就已经落在识田当中的因位识,于是就有一种特别的影响力量,这一堂课一结束,你马上就会去做这件事情;其它次要的事情并没有因缘去引发它,就没有现起来。  

所以前面告诉我们,从因到果中间可能有无量世的间隔,那都是余重因果。就是说原来这个因位识并没有被熏发,只是落在那里并没有动。因位识要感果,一定还需要爱取的滋润、熏发以后才会现起。在能生、所生的关系当中,一旦能生支熏发了以后,它下一期就一定会感果的。如果没有感果,原因是被其它的因位识抢先在前。所以对原来这个因位识来说,它并没有动,而其它的因位识被它相应的爱取滋润先感果,所以对原来的因位识而言,这个不算是自己的因果,而是「余重因果」,也因为这个理由而说原来的因位识是三世圆满。  

虽然前一生到后一生,我们不一定把握得住;但是从前一刹那到后一刹那,从前一件事到后一件事,我们就很容易明白了。明白这个对我们有什么好处呢?平常我们想努力去做的事情,就会一直继续做下去,或者会去做下面一件事情,这个力量就是前面所说怎么样使得因感果的道理,完全是同样的。

【如是已生诸果支时,然而全无实作业者,及受果者,补特伽罗之我。】

不管两生也好、三生也好,在整个生死流转过程当中,只是「如是因感如是果」。整个从因到果分十二支,三世两重因果这样辗转。以感果的时间而言,快者两世圆满,慢者三世圆满;但是以因果的先后来说,它一定是能引、所引,能生、所生。所以说是三个时段两重因果。有这样的原因,必然感得这样的果,这里边实际上并没有谁在主宰,当无明没有消灭之前,只要和无明相应了,就会有行。无明就是惑,有了惑,自然而然就会造作种种身口意的业。造了业以后,就把识种子熏染在识田当中,有了识以后,下面就一支一支来了。  

譬如我们现在感受到痛苦,在感受痛苦之前一定先有个「触」──就是根、境、识三者和合所生触。例如我们眼睛看见颜色,会有一个认识作用;耳朵听见、身体碰到也是如此。感果有两种:一个是内在的叫异熟果,一个是外在的,就是增上果。平常内因果是纯粹就我们自己内身上面来说,外因果就是器世间。造业的时候也一定是这样有内有外,外包括了跟我相应的情、器世间,而内因果纯粹是我;所以感果的时候,一定是内外因缘又重新配合起来呈现。这个时候,如果我们顺着无明流转生死的次第,当内外的因缘又碰在一起,因为无明缘生的触,下面一定就是感受。如果以前造的是善业,现在所感得的是乐受,是你欢喜的,那就会生贪爱;如果造的是恶业,感受就是痛苦的,所生起的这个心,还是属于爱支当中,叫乖离爱,这是你不愿意的。如果说你造的业不是善也不是恶,是中庸性质的话,在受的时候说不上快乐不快乐,那叫舍受;这时内心不是强烈的贪或者强烈的瞋,而是与痴相应的。  

在不懂得十二因缘流转生死的道理之前,我们必然如此。碰到苦的事情,你就是痛苦,觉得受不了,乃至因此会发脾气,不能忍耐;同样地,如果看见好的东西,自然就欢喜、贪着,这是千真万确的事实,一点都没有错,就是很直接的感受。但是是谁在感受呢?是由于这样的无明、行、识而感得名色、六入、触、受,而受的后面一定是爱、取、有,接着继续地流转生死。所以这个受,并没有真实的能受者,就仅仅是这个受而已。所以下面告诉我们:

【如前所说从唯法因支,起唯法果支,由不了知生死道理,于彼愚蒙妄执有我,求我安乐,故造三门善不善业仍复流转。】

只是前面有这样的一个法作为因,例如之前造了无明、行、识等等因,然后感得名色、六入、触、受的果,这个果也是个法。这里面实际上并没有「你」这个东西,所以你不必想「它痛了」,也不必想「是不是我在痛」,痛就是痛,快乐就是快乐。平常我们造业通常都是因为当感受到了以后,就执着「我」的这个感受而造种种业。了解这个道理以后,如果不愿意痛苦,那就要把这个痛苦的因净除,现在已经结了果的,那是无可奈何;但只要在因上面净除它,那个果也就自然消除掉了。  

所以当你了解,这一切只是唯有法的因,而必然感得法的果;你不要受这个果,那只有一个办法,就是在因地当中净除它,苦果自然没有。当乐受现起的时候,你晓得这是前面的乐因所感得的;同时,当这个受现起时,你面对又会再造一个因,这是将来会感果的。所以前面一直告诉我们,所有的受都是苦的,乐受眼前虽然是乐的,但究竟来说还是苦的,而苦受当然也是苦的。当认识了这一点以后,对苦受就不会引发瞋,乐受不会引发贪,舍受也不会再像以前在痴当中。你就能够看得清清楚楚,不会再为这个「我」而忙。否则人家打你一下,你就想:「这个家伙为什么打我啊?」就发脾气了,处处都绕着「我」在转。所以造一切业的真正问题都是因为在「我」上转。现在你了解了所有的一切,无非都是「从唯法因支,起唯法果支」,没有你,也没有我,而这个法之所以产生眼前这个情况,完全是如是因感如是果。面对这个法,透过如理听闻、如理思惟、如理作意以后,还是顺着这个缘起去还灭。找到它的根源之后,正知见就生起来了,进一步照着它去修持,智慧也生起来了;智慧生起,无明就破了。结果是无明灭则行灭,行灭则识灭,乃至下面整个统统灭掉了,生死的流转也就切断了。  

前面所说的非常重要,如果我们能够在这上面深入观察,就能了解生死流转原来就是因为前面有了这样的因,必然会感得这样的结果。由于我们不了解,于是妄执有一个我,为了「我的」种种事情,也就是「我所」等等空忙,所做的事情都是不合理的,这叫无明。正因为把握不住因果的本质,自然而然一直跟着「我」在转,永远跳不出来。了解十二有支的道理以后,烦恼就无从生起了。因为眼前之所以有种种苦乐等的感受,无非说明一个事情──这是以前造业感得的因果流转,而且这个流转是永远这样下去的,假定不了解这个道理,流转就没有停止的时候。这之中苦的当然是苦的,而快乐虽然眼前是快乐,但是它保持不住,到最后的结果它还是要坏、还是要受苦,这都能策发你想切断它的决心,同时你也了解,所以有生死流转的根本原因,是因为不了解它必然的因果关系,妄执一个错误的概念,引发种种烦恼而造业。  

在中士道告诉我们,真正系缚生死的是业跟烦恼,这两者中以烦恼为上首。如果没有烦恼(惑),虽然有业,它不会感果;反之虽然没有业,因为有惑、无明的关系,随时就会造业,造了业就一定会感果,因此就要更进一步切断惑(烦恼)。前面在烦恼生起的次第中也告诉我们,烦恼生起的中心在无明。因为我们不了解事情的真象,在明明没有「我」的五取蕴上,执着有一个我,这就是烦恼的根本,拿掉它问题就解决了。现在十二因缘也告诉我们,本来流转生死的过程当中,只有唯法因支感得唯法果支,并没有「你」这个东西,也没有「我」这个东西。我们所妄执的那个「我」,找了半天原来找不到,但偏偏生起烦恼的中心就在这里。所以,当对十二因缘流转次第能够如理了解的话,会发现原来「我」找不到,换句话说,烦恼的根没有了,生死当然到此为止。这个概念要清楚,这是第一步。  

第二步,谈到「有」支。先不谈大乘,声闻、缘觉二者修学的方法不同,声闻乘一定是听从他人的言教,就是依着佛陀所开示的教诫去做,所以叫声闻。而通常这个教法一定是四圣谛──苦、集、灭、道的内涵,所以三十七道品的一开头是「观身不净,观受是苦」,也就是从这上面观的。他先要强烈地感受到眼前的一切都是痛苦的,然后一心一意对于现世所有的东西都要排除掉;这个痛苦是从感受上来说的。  

佛陀为我们作种种开示,真正重要的目的,就是要让我们去除贪爱。所以凡是贪爱强的人,佛陀就说「不净观」来正对治他的贪爱;瞋心强的人就要先修「慈悲观」,正对治瞋心,先把粗猛的烦恼拿掉,然后进一步,就是直接从断贪爱下手。平常我们讲了半天的道理,讲完了,这个贪爱就是拿不掉,因为没有真实用过功。假定有非常强烈的意志,一心一意要求解脱,什么东西都不管了,那时不会想走大乘的路,只想解决自己的问题。因为非常强烈地感受到生死的痛苦,佛也告诉我们方法,只要照着这个方法努力去做,问题就解决了。这时候第一步一定是修「四念处」。四念处的第一个是「观身不净」,因为凡夫最难断的是贪爱,而贪爱的中心就是萨迦耶见或称我执、有身见、坏聚见。现在既然对于生死感到这么可怕,有着强烈的厌恶,只要照着佛所指示的正确方法深入地去观照,找找你的身体到底是些什么,原来是一无是处,这样地可厌!等到你对它产生强烈可厌的心情,强盛的贪就对治掉了;当贪彻底拿掉后,这惑也就没有了,爱支断了,问题就解决了。  

但是对于利根的缘觉,则不是用四谛法,而是用十二缘起。这不一定是经过佛陀的教示,缘觉行者自己能够透过观察世间的各种现象来断生死。现在我们就谈谈「有」支的内涵,首先要把定义弄清楚。请看一百八十三页第四行。

【有者,谓昔行于识,熏业习气,次由爱取之所润发,引生后有有大势力,是于因上,假立果名。】

首先我们要认识「有」是什么,有就是业,十二支当中行、有两支是业。凡是我们的任何一个行为都是在造业,造业以后在识田当中一定会落下一个影子,所以说「行于识熏业习气」。行了以后由于业的熏发,在识田当中就产生了影响的力量。虽然有影响却不一定感果,所以前面的无明、行,只是产生一个因摆在识田里。这个因是不是能感果,还要看有没有继续不断地熏习,也就是滋润它。如果又经由爱取不断地滋润,这个业的力量会愈来愈强大,到最后下一生一定会感果;换句话说,这个果下面就要跟着来了,所以叫「后有」。所以同样是「业」,不叫「行」而叫「有」,因为这个由爱取而滋长的业,将来必然会感得下一生的果,所以叫做「有」支。  

业感果必须要经过增长广大,像前面说过的造作已增长业,这种业将来一定会感果。所以当业刚开始造作的时候,它只是因位,不一定感果,要再经过增长它,也就是再造同样的业;由于不断地再作、再作,也就是爱、取的滋润。如果这个地方不明白的话,只要把下士道业增长决定的道理再温习一下就能了解了。在思总业果当中告诉我们有几样东西不会感果:梦里所作、无心所作、不利不数所作等十种;乃至于虽然业增长了,假定经过忏悔或者对治损坏了以后,它也不会感果。除了这十种不增长以外,其它的都是会增长的;反过来说,业之所以会感果的原因是因为它增长了。这个增长在这里不叫增长,而是用另外一个名词表示──「次由爱取之所润发」,润是滋润,让它再发作起来,这个润发就是增长。  

所以实际上「有」还是业。它经过了爱、取的滋润或者增长以后,这个力量就很强、很有力,所以下面一定会感果;但是它现在还没感果,还在因位当中,所以叫做因上假立果名。这里把每一个定义都下得非常严密。那么,它什么时候感果呢?前面的一生结束之后,下一生来的一定是它。  

在十二因缘中讲流转生死时,是用以上的次第来说明,而在苦集灭道四谛当中,集谛就是讲流转生死的道理。集谛一共有四个行相:因、集、缘、生,现在这里解释一下。你们把这个概念弄清楚了,整个的生死流转相就会非常清楚。  

「因」就是前面说的无明、行、识中的因位识。单是因位识不一定会感果,还需要有「集」,集就是增长,所以集一定包含惑、业两样,它会继续不断地把这个力量增加。有了集以后,也不是马上就感果,下面还必须要有缘,就是前面这一生舍掉的这个「缘」;紧接着下面的一生就「生」了。  

因就是十二缘起当中由于无明、行而感得因位识,这是在因位当中,因此在集谛叫「因」。然后再不断透过爱、取滋润到有,这个就是集谛当中第二支「集」的行相。经过集了以后,它下面一定要感果,因为这个力量很大了。可是前面这一生还没命终,所以这个缘不会来,要感果还需要前面一生的命舍掉的这个「缘」,然后就感得「生」。  

细说起来,这里还有其它的内涵。比如说,当生命舍掉的时候,下面再继续执取的是「心、色」这两方面,我们一生无非是这两样东西,或者说名、色两者。色是指有色部分,也就是四大;前面的四大没有舍,后面的四大就没有来的机会。名的部分,在四缘当中有一个叫「等无间缘」,或者叫无间灭;也就是前面的一个心识消失的时候,那个位置让开了,后面的识就生起来了。所以前面的四大舍掉的时候,后面新的四大跟着来,前一生的识舍掉时,后一生的识马上来。前面的识舍掉叫等无间缘,无间灭已,后面的识就跟着来。在这里我只是随便提一下,等诸位真正深入的时候,每个地方都有非常细致的行相,而现在讲的这一点暂时不懂也没关系。  

现在这里真正要了解的是有支的内涵。凡是前面落在识田当中的因位识,经过爱取滋润增长以后,产生一个强大的力量,等到前面这件事或前面这一生过去了,它一定会引发下面一生或下面一件事情。在生死流转当中,从这一生到下一生我们感觉不到,但是眼前从这一件事情到下一件事情,却是人人体会得到的。大家再回想一下刚才举的譬喻,这堂课下课以后,你下面接着要做的事情是由谁来决定的?就是「有」。所以既然你现在想修行,当然你会选择下面要往哪里去,那就要看看决定你去的是什么力量;所以如果你注意这件事情的话,就会发现原来这一生舍掉了,要到下一生去的关键就在「有」支。如果能够认得,修行就把握在你手上了,所以要在这个上头去观察。  

这个理路清楚了,我们可以更进一步去观察。比如说我们常常在眼前的境界上,明明晓得不要贪,但就是挡不住,明晓得不要瞋,就是不灵光。这是因为前面已经造了业,这个业积在识田当中,经过爱取滋润已经变成强而有力,所以当前面的事情舍掉时,这件事情必然跟着来,我们无可奈何。所以平常如果在很多事情上观察、思惟的话,就会发现:这个「有」的力量是决定我们下一步的因素。  

为了让大家容易了解,这里再更深细地说明一下。假定我们现在上完课准备要睡觉了,偏偏下面还有事情不让你去睡,你会觉得苦恼不堪;或者到了时候不让你吃饭,你真受不了,心里直嘀咕时间到了怎么还不打板;或者打了板以后,居然今天的饭还没烧好,那时你心里面就瞋火大发。再不然,今天煮的这个东西非常好吃,你就非常高兴,所以贪、瞋这种烦恼就一定都跟着来了。为什么会是这样呢?现在不妨从我们的心识上面检查,这不是要讲理论,理论的主要目的是在举出我们心理的行相,我们学这理论的原因,也就是为了认得它,认得了之后才告诉你怎么拿掉它,这就是修行。  

现在举个喻来说明。例如有人拿一杯咖啡来给你,也许你觉得蛮好喝,也许你觉得苦苦的,但喝过就喝过了,不一定还想再喝,但是在识田当中已经落下去这个种子,下次是不是会再喝,那不一定。但如果后来不断用爱、取滋润,它会增长的。如果每天一到那时候你就去喝,明天到了时候,你就觉得应该要喝了。其它还有什么因缘呢?本论也告诉我们,烦恼的生因有六种:第一是烦恼的随眠,就是你内心当中的识种子。第二是所对的境界,这是总的,这当中分成四部分,第一个是人,第二是法。人就是你周围有猥杂的朋友,这属于恶知识。他对你还蛮好的,你见到他也很高兴,如果他每天一到时间就说:「来来来,我们来喝一杯。」本来你喝过也就算了,第二天他又让你再喝。再不然就是由于言教,你听到有关喝咖啡对人体有什么好处等等,或者你想睡觉的时候,它可让你清醒一下脑筋,你就被这个概念所支配。当然还有串习,如果你习惯了,到那时候你一定要去喝它;还有一个是非理作意。总之,生起烦恼的因缘,不外乎这几种,你碰上了,又会去做。第一次喝的时候,你也许只是认得它是咖啡而已;喝了一段时间,养成习惯以后,到了时候,你不喝咖啡就是不行;抽香烟同样也是如此。  

大部分的人都有这个经验,我们的嗜好就是这样建立起来的。做任何事情,只要你不断地去做,慢慢地串习,到时候自然它就现起来了。做这件事情是「业」,第二次再做,就增长了前面那个因位识。会增长之前一定有些条件:你欢喜它,觉得它蛮不错;而所以策发你欢喜,当然还要有其它的原因配合起来。到这里我们就了解到,把我们带到下一步去的力量是「有」,可是这个「有」前面一定还有这些过程。既然现在想要切断它,但又无法把握得住,所以就必须倒推回去找到它的原因何在。既然整个生死轮回就是十二因缘在流转,那就把十二因缘当中每一支的关系认得清清楚楚,认清楚了以后,就了解佛陀告诉我们的:「你要修道,这个道就是这样的。我自己修道就是这样修,告诉你们的也是这样,照着这个次第去做,问题就解决了。」缘觉就是以修十二缘起来解脱生死,比前面的声闻要利根,因为他是从根本上找到清清楚楚的原因,这是两者的差别。以十二缘起的还灭而言,真正断的时候,还是在爱支上面。对声闻行者而言,是由于晓得了爱的结果是苦,所以在这上面断掉它。缘觉则是真正对理路很清楚,了解了生死流转的事实,经过这样的思惟观察而断除,这是因为他的根机比较利。  

现在不管是四谛或十二因缘这两种方法,如果都能完整的认识、了解,然后处处体会的话,自然而然就不易造恶业,这还是因为我们如理听闻了正确的言教,然后如理思惟,晓得它前后的必然次第,以及如是因感得如是果的道理。如果因为无明不了解的话,那么必然要感得引发生死流转的果。智慧是无明的正对治,它们两者之间的关系是:有一个就没有另一个,所以听闻了正法后,要能够如理思惟,内心生起正知见,然后按次第修习;正智现前的时候,无明就破了。无明灭则行灭,行灭则识灭,识灭了下面整个就没有了,生死就断了。  

十二因缘的内涵在《瑜伽师地论·本地分》上面讲得很清楚,不过我的经验是在没有经过老师指点以前,我看《瑜伽师地论》如同天书,怎么看也看不懂;后来透过我的老师为我讲解了一下,而我自己之前也看过,于是就能把握住重点,然后再回过头去看,才知道一点都没错,它说得清清楚楚,流转是怎样流转,还灭是如何还灭。今天我也只是把我所听见的告诉你们,单单听过了以后,如果不认真地思惟观察,你对它的重点还是把握不住。所以一定要认真地先将文字弄懂,还要把文字所指的心理行相用在事相上面,到那时候就会处处地方感觉到,只要心里起了一个念头,下面所有的习惯就都来了,一一无不跟它相应的。可能大部分同学对这个概念还不大清楚,那没关系,你们好好回过头再把十二因缘看一遍。当然有的同修条件够的话,在这里就可以深入,力量不够的可以先退回去,这在最前面已经告诉我们了。所以我们一定要依照这个教法的次第一步步学,凡是前面的东西都是后面的基础,我们只要跟着这个次第上来,自然走每一步都有正确的认识。  

有同修问:「这个『爱』要如何断法呢?我们现在断不了啊!」对!所以佛陀告诉我们的教诫中,三十七道品真正最重要的就是四念处──观身不净、观受是苦、观心无常、观法无我。蕅益大师也说:「不明念处慧,徒诵木叉篇。」这个「念处慧」是指智慧,可以破除生死根本的就是智慧,如果这个不明白,那讲持戒是没有用的。「木叉篇」就是戒,戒的真正目的就是这个!现在之所以放不下,是因为觉得快乐所以会贪着;或因为怕苦所以生瞋,目的都是为了求乐。现在由于观察到所有的「受」都是苦的,那贪着自然就生不起来,乃至对眼前的一切感受都会厌恶。  

会有这些执着,最主要的还是因为「有身见」,这个东西最难根除,观身不净就是要把这个身看得一无是处。它有一个完整的修持方法叫白骨观,这是一种大不净观,真正观起来的话,对身体会感到无比的厌恶,当然这里面还要有非常善巧的方便。佛世时有个公案,就是有些人修大不净观观起来了,结果不但对身体、饮食乃至于男女及所有的东西都无比讨厌,弄得每个人实在都受不了,不知如何是好。所以策发大厌离心以后,那时爱自然没有了,但是单单这样还不够,还要一层一层地深细观下去,这有它特别的方法在。所以说正断的时候,就从「爱」支断起。  

更进一步去看,当欢喜的境界生起来的时候,叫你不贪也做不到;苦来的时候,不起瞋也很难,这两者不管是不离爱,或者乖离爱,都是会让你感觉不寂静的。现在懂得了道理以后,知道一切都是「唯法因支感得唯法果支」,也就是前面的法必然感得后面的果。既然现在这个情况是你不欢喜的,要断的话,一定还要在因地当中去断掉它。真正去追究它的因,结果发现原来放不掉的关键,就是总为了一个「我」,因为有一个「很实在的我」存在,所以就放不掉。现在就了解在十二因缘当中原来没有一个「我」,如果真正去观察的话,「我」就找不到了。比如人家打你、骂你,你就受不了,这是因为你觉得:「他在骂我」,现在我没有了,骂由他骂。就像听见路上几个人在骂人,他骂他的,你最多只觉得很吵,不会发脾气,这个道理很简单。  

何况现在不仅如此,你了解问题的中心在执着这个「我」有自性,更进一步又从十二因缘当中确认没有「我」,那根本拿掉了以后,问题就解决了。所以,真正的断还是从「我」断起的。平常所以会「爱」是因为有我在、我欢喜的,所以会瞋是因为我受到伤害。现在既然找不到我,能受的我就没有了。其次是眼前所对的境界,晓得了这个法是这样的因必然感得这样的果,要拿掉它的话,就只要在因地当中努力就可以了。所以拿不掉是因为有一个我,既然我找不到,那问题就解决了,所以根本还在我执。  

整个问题的现起,都是由于因感果的必然关系,而它的关键就在这个我,当认识到我是无自性的,问题就能解决了。所以说无明的原因就是执取有这个我,由此后面这些东西都跟着来了。所感得的就是十二因缘的流转。我们可以说是由前一支感得后一支,这是就一支一支的关系来说的,而实际上整个十二支的本质就是五蕴身,只要我执拿掉了,这个蕴的相续就断掉了,也就没有生死了。  

我们由于无明所使而产生了「因位识」,这个因位识无量劫来是无量无边,根本没办法数。现在我们幸运地了解了,因位识之所以将来必然感果的原因就在爱、取、有三支上面,所以如果积极地要求解脱的话,必须赶快从这上面断起。当我们真正体验到了有支的力量以后,就发现下一生固然是这个力量引导我们去,就是眼前的任何一件事情,下一个步骤怎么个做法,也都是这个力量在推动,所以叫「引生后有,有大势力。」「后有」就是从现在向后去你的行为,它主要的就是有支的力量在推动。所以要避免苦,就要先找到苦因,现在把你推向苦的是这个;你要快乐,推你向乐的也是这个。当你观察到有支这个力量的存在以后,对于为什么会转向流转生死的这个方向,或者转向还灭生死的方向,就了解它的因由:顺着无明相应的爱取就流转,顺着正知见相应的精进、善法欲就还灭。当观察到这些以后,对自己的起心动念等,就会看得非常清楚,就能在因地上防止它。所以我们对这整个的概念平常要多熏习,否则事情临头就没有力量,也没有办法挡得住。  

昨天有一位同学离开这里。走前他跟我说,自从来了以后,他非常欢喜,觉得非常好。还说听了这《广论》实在好。既然实在好,为什么要走呢?因为在他没来之前已经接触了另外一个地方,那时他非常羡慕那里,心心念念一直想去,但是后来有其它的因缘就岔开了。后来又有人告诉他这里很好,他就来了,来了以后他也觉得很好,所以就决定留下来。偏偏他父亲生病了,而且非常严重,他回去看了两次。一般人对于自己的儿子出家,都是很难接受的。何况他家里的人不信佛,所以就会很担心。他是因为孝心所使而决定离开这里的。虽然这里有这么好的学习环境他也未尝不欢喜,但是最后就在他正徘徊不定的时候,前面这力量就来了,这就是「有」,很简单、很明白。本来他心中就有非常强盛的力量一直想到那里去,却被其它的因缘岔到这里来,等到又有其它的因缘影响他的时候,他就又回去了。这是一个很实际的例子。  

现在我们非常幸运地能够遇见这圆满的教法,也了解成佛的中心在什么地方,自然而然会全部精神贯注在这里头。尽管如此,但是因为以前造很多业,这些力量会影响我们。所以要想办法在这中心问题上面加强,这是集聚资粮﹔以前跟它不相应的障碍力量,想办法把它消除,这叫做净除业障。净除业障的方法,前面告诉我们有两二种,就是「悔所损」、「对治所损」,这就是我们为什么一定要忏悔的原因。即使世间法也不例外,像《了凡四训》中也说「谈积善之前,先要改过」,原因就在这里。否则,可能一个因缘来打闲岔的话,就又轮回去了。所以我们第一件重要的事,就是要把这些教授的重点一再地串习。在讲完了以后,大家应该多思惟、观察﹔如果有时间,更应该多去看看经论,让我们在心里把这力量加强,这就是「业」,这就是「有」。  

启发我们的正知见之后,由正知见策发正精进,就是所谓的善法欲,把这力量提得很强,把在没有正确认识之前所犯的错误、习性等等改掉。习惯是很不容易改的,「习惯」实际上就是透过行为不断熏习,在识田当中留下的影响。所以虽然是小地方,但真正修行的人,就应该从这些地方注意起。  

我们初修行的人,在很多关键上,往往有模棱两可的困惑,应该不要让这种模棱两可的情况,空费了岁月。我们往往在不知取舍、不晓得怎么办当中,无可奈何地就停在那里,一停短则几天、几年,长则多生多劫,就这样浪费掉了。所以道之根本要先亲近善知识,对于应取、应舍要认识,认识以后要照着它努力地如理思惟,使内心产生决定不疑的见解。  

如果我们有某种强有力的习性,那有两种可能,一种是这个习性的力量很强,你就被它牵着走了﹔还有一种是虽然眼前没有被它牵走,万一碰到其它的因缘,你又跟着那因缘跑掉了,刚才我说那位走掉的同学,就是这样。虽然遇到了这么殊胜的内涵,却无法拥有它,所以我们一定要努力在这一点上把握住。

(以上为十二因缘复习)

【第二、生此意乐之量者︰如是由于苦集二谛及其十二缘起支门,详细了知生死体相,欲舍生死,欲彼寂灭及欲证得。虽才生此,亦是出离意乐,然唯尔许犹非止足,如《六十正理论释》云:「处于无常炽然大火三地之中,如入火宅决欲超出。」又云:「如囚欲脱狱」等。】

我们从苦集二谛或者十二缘起门当中去思惟,透过思惟才能了解生死轮回的真实行相。这里要注意一下,苦跟苦谛二者不太一样,我们平常很容易误解。苦跟苦谛有它共同的那一面,也有它截然不同的地方。对于很多事情的观察,我们必须要从它们的同异两方面来作比较。苦是一种实际上的感受,身、心上一种苦迫的感觉,只是深浅程度的不一样。但对生死所感一切为苦,这个真实不变的道理,平常一般人苦苦可以感受得到,但乐苦往往感受不到,当然行苦更感受不到了;好一点的人,乐苦或许还可以稍微感受得到,行苦根本感受不到,而实际上不论感受不感受得到的都是苦谛。所以苦受和苦谛的差别我们一定要了解,佛法里面告诉我们的是苦谛,这是非常重要的一个基本原则。  

会有苦谛的原因就是集谛,而十二因缘就是整个从因到果,圆满地说明其中的差别。不但是认识理论,而且要去思惟,透过认真如理地思惟,感觉到在生死轮回当中是这么可怕,就会决心要舍弃生死,这就是通常所说的厌离心。厌离以后我们会想求真正的解决,所以说「欲彼寂灭」,要求解脱就要有正确的方法,之后才能证得,这彼此间有一定的因果相连的必然关系。总之,苦跟苦谛的内涵不能弄错;其次,整个次第不能弄错。  

在经过如理思惟会生起想出离的感受,「才生此」是指只要刚刚生起感受也算是,但是单单这个感受生起还不够。那么要到什么程度呢?透过前面真正对苦谛认识以后,会感受到就好像身处在无常盛火中。这个平常我们一般凡夫不可能感受得到的,因为现在我们真正害怕的是苦,并不是苦谛;因为我们只怕苦,所以专门去求乐,结果是「以苦欲舍苦」。差一点的,就追求物质上的快乐,好一点的,则追求名闻上的快乐,内心当中都受了这个无始以来的错误习性所使,这才是根本问题,如果仔细去检查,大家会检查得到。  

我们虽然透过了理论了解到这是个问题,可是内心当中就是会保护自己,一碰到就会痛,因为这是习性,不经过严密地思惟,我们不会真正痛下决心愿意去改,而且单单有心去改还不够,要依循着正确的次第。就像我们为了治病,愿意忍受动手术的痛苦,因为感觉到如果不痛下针砭来治它的话,是会送命的。这时候对于自己修行的痛苦,才有力量能挡得住,否则讲了再多道理都没有用。平常我们真正最大的缺点是讲道理很容易,所以古人有句话﹕「吃得酒肉饱,来寻僧说禅。」大家坐在沙发椅上面,茶一喝,讲道理可以头头是道,感觉轻飘飘的,但叫你真正去做的时候,就不灵光了。不要说别的,单说这几天我们搭那个帐棚,就感觉弄得汗流浃背,要付出很大的努力,在身心上是极重的负担和痛苦。平常我们称这是文人的习气,致命伤就在这个地方,往往讲讲可以,真正去做的时候,做一做就油掉了。并不是方法不对,而是因为我们已经习惯了这种文人习气,稍微去做一下就觉得不灵光了。  

我衡量衡量自己也是一样,我常常说:「老了!老了!」假定我开始有一点老的迹象时,自己就以老是死因而努力策励,不要给自己一点借口,在渐渐老化过程当中,透过这个训练不断地提升,今天虽然老了,这个精神还在;可是在这个过程当中,自己总是会给自己找一点借口,久而久之,养成习性以后就来不及了,我们平常的死症就在这里。所以我一直策励自己,也但愿在座的每一位同学,你们至少没有我这个毛病,千万不要遇到一点小小的问题马上就找借口,这就是我们的业习气。当业习气来的时候,你要抵挡它是会有痛苦的,但千万不要给它找借口,这是自己能否突破的极端重要的关键。但是也不是硬来,硬来没有用,无益的苦行毫无价值,而是如理、正确的在我们该努力的地方用功,不要轻轻易易地找一个借口来掩饰保护它,这样就对了!  

所以我们要想办法挡得住苦苦,要认得清楚乐苦,然后再深入了解,真正的苦是无常炽然苦。认识了以后,内心当中时时刻刻因为感受到无常的盛火永远存在,必须达到「三地之中」不管在天上、地上、地下,都一心求出离的程度。这个三地有不同的解释,像在地狱里或其它有很多地方,根本没有时间、没有能力去思惟;在我们现在的人身状态有能力去思惟;假定修行习气很好的话,将来上了天或许还有机会能够修行,否则上了天是绝对没机会的。所以机会就是眼前,千万不要浪费这个人身努力修行,必须就像身处火宅中一样,心中一分一秒都无法忍受,这样才是出离心的量;或者像死囚关在监牢里面,一天到晚真正想的就是逃出去,做其它的事都没有心,要像这样。

【如前所引,谓如误入炽然火宅及堕牢狱,不乐彼处,能生几许欲脱之心,即当发生如彼心量,次后更须令渐增长。】

有了这个心以后还不够,还要使得它不断地增长,因为唯有这样才能够挡得住无始的习气。所以古人形容就像在急流当中,或者以世间俗语来说「为学如逆水行舟」,你这一篙子不用力的话,它就退下去了,我们必须每一篙子都不断地接续下去,努力地用功。

【又此意乐如霞惹瓦说,若仅口面漂浮少许,如酸酒上所掷粉面,则于集谛生死之因,见不可欲亦仅尔许。若如是者,则于灭除苦集之灭,求解脱心亦复同尔,故欲正修解脱道心,亦唯虚言。】

这里引祖师的话。前面的这个理论,如果只是嘴巴上面讲讲,那没有用,就像在酸酒上洒一点面粉,通常我们也说像水面上浮一点油花,这是没有用的。比如你要点灯就必须要全部都是油,或者要煮东西需要很多油,浮在水上的一点油花是没有什么用的,就是这个意思。我们所说的集谛,是生死的根本因,既然要想脱离苦谛的话,一定要解决集谛的生死之因。集谛主要是「我」,以及由我而引生出来的贪、嗔、痴。我们现在的状况,是对自己保护得很好,对所要的东西起贪嗔痴,不会感觉到这些东西不是我们该要的。因此必须如实地去思惟,不能只停在嘴巴上或文字上的认识,这样才有希望。否则的话,没有推动自己出离生死的力量,所谓的希求解脱也都是空话,为求解脱而修道当然也不要了,何况为了修道,要做很多苦的事情,那更是根本谈不到。  

除了我们学《广论》以外,时下汉地学佛最普遍的是,利一点根性的人参禅,其次的就是念佛法门;不管是什么,若是真正为佛法而参禅、念佛的话,这个出离心都是必须要的。近代的印光大师非常强调,假定你没有求解脱生死的心,随便地念几句佛是没有什么用场的,参禅更是如此。所以不管是佛门当中哪一个法门,如果你真正希望要解脱生死,出离心都是必须要的。同样地,因为看见其他人也很痛苦,流落在生死轮回的无常盛火之中,由于了解这个,才会推己及人,策发慈悲心要救人。现在自己对这件事情都不认识,却乐此不疲,你说救人,到底救什么?那不是空话吗?所以没有出离心,所谓救人的大乘,也是不切实际。

【见他有情漂流生死,所受众苦不忍之悲,亦无从起,亦不能生有大势力策发心意无上真菩提心,故云大乘,亦唯随言知名而已。故当取此中士法类,以为教授之中心而善修习。】

所以,要自己感受到才能推己及人,因为看见别人有同样的问题,于是一心一意要救自他一起跳出生死轮回。要救自己要有正确的方法,同样要救别人也要有正确的方法,唯一的方法就是成就佛道,这才是菩提心的根本原因。因此如果前面必须具备的出离心没有的话,以佛法来讲的自利、利他也都没有了。在这种状态下,所谓大乘都是讲讲空话,如此而已。我们现在真正犯的死症就在这个地方!最可惜的就是做佛弟子的人犯了这个毛病,由于别人不一定懂得佛法是什么,就向学佛的佛弟子看齐,结果是大家一起走上这条路!所以学佛的佛弟子──特别是出家人,如果不能好好走的话,我们不是弘法,而是在毁法!因为他们看见了跟着我们学,以为佛法就是这样,那佛法还有什么希望?这一点是我们特别应该深深警惕的。但愿在座的每一位同学都能自己策励,彼此互相劝勉,再把自己失败的经验,随分随力地告诉别人,希望大家互相勉励提升,那我们将来是大有希望。  

最后是说这个中士法类不但要修习,而且还要善修习,把它当作教授的中心。前面是关于共中士道的第二大科,修习希求解脱之心,要到这样的量。

 


{返回 菩提道次第广论浅释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菩提道次第广论浅释 中士道 除邪分别
下一篇:菩提道次第广论浅释 中士道 思惟集谛
 菩提道次第广论浅释 上士道 附录
 菩提道次第广论浅释 下士道 三恶趣苦
 菩提道次第广论浅释 中士道 思惟集谛
 菩提道次第广论浅释 上士道 入大乘门
 菩提道次第广论浅释 上士道 静虑波罗蜜
 菩提道次第广论浅释 下士道 念死无常
 菩提道次第广论浅释 上士道 仪轨受法
 菩提道次第广论浅释 中士道 思惟苦谛
 菩提道次第广论浅释 下士道 深信业果
 菩提道次第广论浅释 中士道 希求解脱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