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常见与断见
 
{返回 佛教徒信仰的是什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8339

常见与断见

  佛陀反对常见与断见这两个极端。

  要了解什么是见?首先必须先认识到「常见」和「断见」,这两个极端都是不完整和不正确的。

  「常见」,是一种认为生命或万物可以永恒存在的信仰。在佛陀降世之前,这是一种主流思想,认为宇宙有一种持久存在的本质,能导致万物永久的存在。因此,人类称这种思想为「常见」(Sassata diññhi)。「常见」,源于人类「永恒」的期望,即使在今天还是一样存在。

  为何佛陀要否定「常见」?当我们观察一般人认为真实的世间一切事物时,我们无法发现有任何事物是永恒的,一切事物都是「无常」的。导致事物不停的变化就是因缘条件。当我们分析事物到最后的单元或最后的真实性时,我们不难发现,根本无法找到任何持续性的本质或永恒的事物。因此,「常见」被认为是不完整和错误的。

  「断见」,就是指断灭论。有些人认为人死后就一了百了,这些是属于唯物哲学的错误观点。唯物哲学家们拒绝接受心智缘起的知识,以唯物观点来了解生命,因此,它们只说对了部分而不是全部。佛教重视心智缘起的部分,如果有人主张任何事物在停止或消失后,就不复存在,那么他等于在否定心智缘起。我们必须了解所有的缘起包括心识和物质两方面。当我们了解了心识与物质的缘起条件后,我们就不可能再说「死后就一了百了」了,或东西消失后就不复存在了。「断见」是错误的观点,因为它不全面。因此,佛陀否定「断见」。佛陀对业力的阐述,充分的证明了 「死」并非灭绝。佛教认为死后还存在,但不是永恒的灵魂,而是「识」的重新开始。

  佛陀在四十五年的弘法生涯里,遇到不少人提出有关生命的真相或缘起等问题,他都一一的把问题给解答了。在公元前五世纪,印度的文化空前的发达。出现了很多的学者、瑜伽行者、哲学家、国王,甚至一些普通的在家人,他们提出了有关人类存在的哲学问题,有些人甚至还带着嘲弄或刁难的心理。有些人花了很多时间在研究这些课题,可是它们的研究却远离了修行体证的范围。

  佛陀不愿回答宇宙缘起的问题。佛陀认为人类所面对的问题,不是过去,也不是未来,而是现在的问题。明了「常见」和「断见」,将能引导他破除各种烦恼与障碍,了解存在的真相,和各种因欲望得不到满足,而生起不满情绪的原因。佛陀声明要证悟涅槃,必需先要拥有「正见」。唯有拥有确知正见的人,才能证悟涅槃。


{返回 佛教徒信仰的是什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能知道第一因吗
下一篇:缘起法
 出家
 占卜与符咒
 功德与回向
 佛教徒信仰的是什么 第六章 佛教与其它思想
 四圣谛
 信心与治疗
 自我保护
 圆成佛道
 业力
 佛教与哲学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不能以常人的标准衡量他人的内心[栏目:达真堪布]
 04-023《菩萨所行法》[栏目:海涛法师弘法讲义-2004年]
 相应20经 给孤独经[栏目:相应部 2.天子相应]
 僧人在物欲横流的社会中,应该放开哪些,不该放开哪些?[栏目:济群法师新浪微访谈问答]
 想成佛,想向法师学法。[栏目:空谷回音·达照法师]
 修华严奥旨妄尽还源观 第一集[栏目:修华严奥旨妄尽还源观讲记·净空法师]
 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 第一二三九卷[栏目: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第十三集]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