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佛教的道德价值奠基于意图与意志力
 
{返回 佛教徒信仰的是什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256

佛教的道德价值奠基于意图与意志力:

  佛陀说:「业就是意志力的作用」。行为本身并没有所谓的善与恶,善与恶是我们思维的造作。但是,佛教的道德观并不同意,当一个人犯了传统的罪行时,同时又认为他的出发点是基于善意。如果佛教采取这种立场,将受到心理的困扰,同时也使佛教的道德观失去意义,解脱也变成没有价值了。思想和行为紧密的联系在一起,身和心的一切行为都是思想的延续。一个人不可能带着善心去犯谋杀罪,因为杀害生命是以内心嗔恚为主导的外在表现。行为是思想的压缩,就好像雨水是蒸汽压缩而成一样。行为表现思想的造作,一切行为的表现,其实在内心已经酝酿很久了。

  当一个人有不道德行为的造作,等于宣布他无法摆脱不健全的心智。同样的,当一个人拥有纯净和明晰的心智,断除了一切污染的意念和感受,他就不可能犯下任何不道德的行为。

  佛教的道德范围,同时也包含了客观的道德价值。换句话说,果报的产生是按照自然业力的作用,不关系到个人或社会对这行为的态度。举个例子来说明,醉酒有它一定的业力果报,这是一种罪行,它助长了个人的不愉快,也导致他人不愉快。不管醉酒者或社会对喝酒的看法是如何,对佛教来说,喝酒就是一种恶行。流行的观念和态度,无法改变喝酒就是恶行的客观性。这种不道德的行为,无论在社会、心理或业力,都与判断的心态无关。佛教的道德观,虽然不是绝对的,但是,无损于佛教道德价值的客观性。


{返回 佛教徒信仰的是什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戒律
下一篇:佛教徒信仰的是什么 第八章 佛教的道德规范与修持
 容忍
 佛教徒信仰的是什么 第十五章 战争与和平
 戒律
 信心与治疗
 佛教与女性
 佛教的两大部派
 佛教与政治
 偶像崇拜
 佛教徒信仰的是什么 前言 目录
 节育.堕胎和自杀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法雨道场 诗对[栏目:明法尊者]
 转化为幸福[栏目:慈诚罗珠堪布·微教言]
 彻悟人生 第三个故事[栏目:觉真法师]
 中兴西藏佛教的阿底峡祖师[栏目:阿底峡尊者]
 修施时意化身受用善根等,无尽施与有情,有何意义?[栏目:广论学习问答360则]
 唯识三十论讲记[栏目:济群法师]
 法华特论 第四 三车喻品---譬喻品(下)[栏目:冯达庵居士]
 清净修法,就是对我最好的供养![栏目:洛桑陀美仁波切]
 佛教与当代社会学术研讨会综述[栏目:道坚法师]
 元音老人文集菁华录 第四章 修道 17 翻种子[栏目:元音老人]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