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慈悲心
 
{返回 佛教徒信仰的是什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4315

慈悲心

  今天的世界,缺少的就是慈悲心。

  今天的世界,拥有充足的物质资源、拥有先进的知识、拥有才华横溢的作家、能言善辩的演说家、高明的医生、哲学家、心理学家、科学家、宗教顾问、诗人、有才干的政治领导人物等等。虽然这世间拥有这么许多有才干的人,可是这世间并不因此而获得幸福与和平。这世间一定是缺少了某些东西,是的,就是缺少了对他人的慈悲心。

  物质不能带来永恒的幸福与和平。和平必须奠基于人类的心,唯有自己的心识,才能带来和平,进而扩展到他人以及全世界。要获得真正的和平,唯一的道路就是依据佛陀的教义而行。

  要修持慈悲心,首先必须培养非暴戾的崇高原则,克服贪欲、嗔恚、愚痴,以正道处事待人。殴斗并非我们的身体的个别作用,而是我们的「心」以不正确或不正当的「念」引导我们身体的作用。非暴戾的慈悲心,远比以暴力的行动来报复更为有效,报复只会助长邪恶。

  要修持慈悲心,必须抛开个人自私的「爱」。这世界太多的「爱」是以个人为出发点,人们只爱个别的自我。

  「爱丈夫,并非出自对丈夫的爱,而是出自对自己的爱。爱儿女,并非出自对儿女的爱,而是出自对自己的爱。爱上帝,并非出自对上帝的爱,而是出自对自己的爱。到头来,所有被爱的人,都得不到真正的爱,而是他人自己对自己的爱。这就是以自我为中心的爱。」

  人们应该了解修持无我的慈悲心,能获得自我解脱。自杀能终止身体的活动,自私却阻碍了心灵的进展。今日世间所缺少的就是无我的慈悲心。慈悲心在佛教里不是情绪化,也不是自私的。慈悲心是根除贪、嗔、痴、嫉妒、暴戾和根除一切污染的最有效的方法。

  「慈爱」涵盖的范围很广,包括了对一切动物的爱。佛陀说,爱的动机有很多种,首先是自私的爱和无我的爱,自私的爱,只是在满足于个人对同伴的感受,嫉妒就是自私的爱的另一种表现。无我的爱,是指一个人完全放弃自我的感受,全心全意的去善待他人,如:父母对子女无私的爱。通常,人类对「自私的爱」和「无我的爱」混淆不清,譬如:父母对子女的慈爱,通常都还有要求回报的因素存在。

  另一种与「慈爱」很接近的就是「友爱」。「友爱」也有一定的局限性,它只作用于少部份的人。还有就是「性爱」,「性爱」是一切成长的众生,缔结伴侣,繁衍后代的一种必然程序,「性爱」也造成了成人之间的最密切关系──夫妻关系。

  超越种种「爱」的就是「慈悲心」(Metta),这是佛陀极力推荐的。佛陀抛弃家庭、王位、荣华富贵,为的就是由于他多世实践慈悲心。佛陀的慈悲心不仅仅对于人类,也普及一切众生。佛陀的慈悲心没有动机也不自私,是一种无欲无求的奉献。世间的爱,往往以失望为收场,就是因为有所求。慈悲心却能带来更大的幸福和满足。

  一个人如果发展这种宇宙性的慈悲心,不仅为他带来快乐,也提升了他个人的境界。

  在《佛陀的古道》(The Buddha’s Ancent Path)一书中,作者毗亚达息尊者( Ven. Pyadass)说:

  「慈悲心是一种活跃的力量,由意识的引导而作用,导致一切支援、振奋、简化、消除烦恼的正面力量,从而获得更高的幸福。」

  「发展慈悲心,要断除邪恶和嗔恚。根据真性,根据业力而加以发展。嗔恚是一种愚蠢的行径,导致无明与黑暗,唯有通过正知加以消除。慈悲心增长,嗔恚心减退,慈悲心圆满,嗔恚心消遁。通过正确的方法以精进对治嗔恚,当慈悲心获得发展时,也就能获得慈悲心所带来的利益。」

  佛陀在《慈经》(Metta Sutta)中说道:

  「有如母亲在危急的环境中保护她唯一的子女一般,我们以类似的心,去培养无边无际,一视同仁对待众生的慈悲心。我们把这无边无际的慈悲心,推广普及于世间,乃至天下,横遍十万方广,没有障碍、没有嗔恚、没有敌意。」


{返回 佛教徒信仰的是什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布施
下一篇:八戒
 不灭的灵魂存在吗
 佛教徒信仰的是什么 第三章 佛陀入灭之后
 出家
 佛教徒信仰的是什么 第十七章 占星与解梦
 正信的宗教
 自我囚禁
 宗教自由
 自我保护
 佛教徒信仰的是什么 第九章 佛法与皈依
 通过阿拉汉道度化世人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