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杂阿含经选集》讲记 第62集
文章来源: 宗瀅师
{返回 杂阿含经选集·讲记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629

《杂阿含经选集》讲记 第62集

第六十二集

  无我是生命与诸法的实相,是佛陀体证发现的真理,是佛法与外道、世俗不共的特质,离开无我也不是究竟了义的佛法。那云何为我?我何所为?何法是我?我于何住?杂阿含396经中,世尊已给我们做了精要的回答。

  依根缘境生识,三和触而生受想思,这样,五蕴就现起了。五蕴是依有情认识活动上说的,我们正是在这内外关涉的综合上建立一个我,把身心的功能作用合起来叫我。事实上五蕴是我们生命活动的全部,生命活动内外都没有一个单一独立的主体。我们的身心不可能单一独存,五蕴的现起必不离外在的存在,眼根不离色尘而存在,有情的心识(精神活动)依待于五蕴相对应的外界,内外接触,依各自经验不同而表现出千差万别的受想思。佛在经中说,此等法名为人。我们就是在这个相续活动中建立了人的概念,构成了人的差别,一个个的就产生了,每一个都相对独立于其他而存在。在以六处为本的身心活动中成立了我,这是我们每个人营造的世间。

  对自己来说,我是这样的真实,不知道这内外和合的假名我,是在息息流变中,必然流向老病死,自己对此不能知觉,反而执为单一、实有和可以常在的。六处功能作用形成现起了五蕴,五蕴和合安立了假名我,而这假名的诸行生灭,只是因缘的聚散,没有实在的生,没有实在的灭,欲求一个实在的主体是不可得的,欲求有所依住也是不可得的。佛陀教导我们观察眼非我,眼触因缘生受非我,这就是似趣向涅槃的道迹。所以,平常于自己执取时,认真观察把什么当成了我、我是如何形成的。师父常教导我们:不管起什么感受,不管多美味、多感动、多难忘,它能保留多久?从这里来体会受的虚幻、非实,对自己来说,这些都是需要努力实践的。


{返回 杂阿含经选集·讲记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杂阿含经选集》讲记 第63集
下一篇:《杂阿含经选集》讲记 第61集
 法句经 解说
 杂阿含经卷第四十四(一一八五)
 杂阿含经卷第十二(二九七)
 杂阿含经卷第四十九(一三一八)
 断无明、得解脱
 妙法莲华经 The Wonderful Dharma Lotus Fl..
 杂阿含经卷第十(二五七)
 杂阿含经白话译解(张西镇)
 量理宝藏论 第七品 观相违
 中部57经 守狗戒者经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 第一0二一卷[栏目: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第十一集]
 慧灯之光七《证成现象即佛论》释义(八)[栏目:慈诚罗珠堪布]
 相应58经 遍正觉者经[栏目:相应部 22.蕴相应]
 人生[栏目:佛子禅心·种德禅寺佛学苑学僧文选]
 悠然看人生[栏目:清心小语]
 昔日的修行甘苦[栏目:倾听弦外之音·阿姜查]
 我经常能发现自己身上有很多缺点,比如爱着急,但总也克服不了,法师能告诉我一些具体的方法吗?[栏目:法清法师·问答集]
 九十一、如何灭堕胎罪[栏目:现代因果实录]
 023 法演禅师语录(宋 才良 等编)[栏目:04 语录]
 如何挽救社会风气系列——佛教是什么(续篇)[栏目:净空法师·开示集十]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