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贤愚经白话 梵志施佛纳衣得授记缘品第六十二
 
{返回 贤愚因缘经白话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4257

  贤愚经白话:梵志施佛纳衣得授记缘品第六十二   

  摘要:《佛说业报差别经》云:“若有众生,奉施衣服,得十种功德:何等为十?一者、面目端严;二者、肌肤细滑;三者、尘垢不着;四者、生便具足,上妙衣服;五者、微妙卧具,覆盖其身;六者、具惭愧服;七者、见者爱敬;八者、具大财宝;九者、命终生天;十者、速证涅槃。是名奉施衣服,得十种功德。”

  梵志施佛纳衣得授记缘品第六十二

  【白话】

  这样的经法我(阿难从佛亲自)听闻,讲法时,佛住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那时世尊带着侍者阿难到舍卫城中乞食,世尊身上所穿的衣服有少许破损,想通过这个因缘度化应度的众生。佛与阿难乞食后,正要回到精舍。

  当时有一个婆罗门来到佛前,向佛恭敬礼拜,看见佛陀容颜光相殊特,又见到佛身上衣服有少许破损,心中顿时想要布施。回到家中到处查找,找到少许白布,便拿来供养佛陀,恳请如来能接受这块布用来补衣服。佛随即接受了,婆罗门一见佛收下白布,心情欢喜,更加欢欣鼓舞。   

  佛怜悯此婆罗门,于是为他授记:“你将于来世二大阿僧祇百劫中当得成佛,神通自在,相好庄严,具足十种名号。”佛为他授记后,婆罗门就欢喜地离去了。舍卫国里的豪贤长者居士都产生一个想法:为何世尊接受了他一点小小的布施,就使其得到大功德。

  想到这里,他们都各自为如来翦裁上等布料,作成种种上好的衣服,拿来供养世尊。阿难问佛:“世尊在此以前种下什么样的善行,现在能够让大众供奉衣服?愿佛为我们宣说,使我们能了解其中因缘。”世尊对他说:“谛听,记在心中。我将为你宣说过去的因缘。”阿难答道:“是的,我会认真听闻。”

  佛告诉阿难:“在过去无量无数阿僧祇劫以前,当时有一位毗婆尸佛,出现世间,与他的随从弟子九万人在一起。当时有个国王名叫槃头,他下面有一位大臣,邀请(毗婆尸)佛及僧众作三个月的供养,(毗婆尸)佛随即接受了他的邀请。大臣得到了佛的许可后,就赶回家中,筹办所需要的供物。

  这时槃头国王也想供养佛与僧众。就前往佛的精舍,祈请佛说:“非常希望供养如来和比丘僧众三个月。” (毗婆尸)佛告诉槃头国王:“我已先接受了那位大臣的供养,有德行人的做法,是不应当中途改变承诺。”国王立即赶回宫中,对那位大臣说:“佛住在我的国家,我想作供养,佛说你已经邀请了。你现在能否先让我供养,待我供养后,你再请佛应供?”

  大臣回答国王:“如果大王能够保证我的生命不死,又能够保证如来恒常住在这里,又能使国家长久平安,无灾无难;如果您能够保证这些事,我就取消原来的打算,让大王先作供养。”大王心中思忖,这些事情不能办到,于是又对大臣说:“你可先供养一天,我再供养一天。”大臣同意了这种做法。接着大臣与国王轮流供养,各自都满足了心愿。

  那时大臣为毗婆尸佛置办三衣,供养都很丰足,他又为九万比丘僧众制作了七衣,每人一件。阿难!你应当知道,当时将上妙的衣服施与(毗婆尸)佛和僧众并作供养的大臣,并不是别人,就是现在的我。我在生生世世中,无有满足地种下福业,现在自己又全部获得(果报),终究不会白费。”这时阿难等人,听说此事后,欢喜勤修,造众福德之业,心怀喜悦,恭敬地奉行。

  附原经文:

  梵志施佛纳衣得授记缘品第六十二

  【古文】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尔时世尊。将侍者阿难。入城分卫。世尊身上所著之衣。有少穿坏。将欲以化应度众生。乞食周讫。欲还所止。

  有一婆罗门。来至佛所。为佛作礼。睹佛容颜光相殊特。见佛身衣有少破坏。心存惠施。割省家中。得少白氎。持用施佛。唯愿如来。当持此氎以用补衣。佛即受之。时婆罗门。见佛受已。心情欢喜。倍加踊跃。

  佛哀此人。即与授决。于当来世二阿僧祇百劫之中。当得作佛。神通相好。十号具足。佛授记已欢喜而去。国中豪贤长者居士。咸兴此心。云何世尊。受彼少施。酬以大报。

  作是念已。各为如来。破损好氎作种种衣。持用奉佛。阿难问佛。世尊先昔造何善行。能令一切奉施衣服。愿佛为说。令得开解。世尊告曰。谛听著心。当为汝说。过去因缘。阿难曰诺。我当善听。

  佛告阿难。乃往过去无量无数阿僧祇劫。尔时有佛。名毗婆尸。出现于世。与其徒众九万人俱。彼时有王。名曰槃头。有一大臣。请佛及僧。三月供养。佛即许可。既蒙可已。还至其家。办具所须。

  时槃头王。亦欲供养佛及众僧。往至佛所。而白佛言。愿得如来及比丘僧三月供养。佛告槃头。吾先已受彼大臣请。大人之法。不宜中违。王即还宫。告其臣曰。佛处我国。吾欲供养。云卿已请。今可避我。我供养讫。卿乃请之。

  臣答王言。若使大王保我身命。复保如来常住于此。复令国土常安无灾。若使能保此诸事者。我乃息意。放王先请。王自念言。斯事叵办。复更晓曰。卿请一日。我复一日。臣便可之。更互设会。各满所愿。

  尔时大王。为彼如来。办具三衣。皆悉丰足。复为九万诸比丘众。作七条衣。人与一领。阿难当知。尔时大臣。以上衣服。施佛及僧供养之者。岂异人乎。则我身是。我乃世世。植福无厌。今悉自得。终不唐捐。时阿难等。闻说是已。欢喜勤修。造诸福业。咸怀踊跃。顶戴奉行。


{返回 贤愚因缘经白话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贤愚经白话 坚誓师子缘品第六十一
下一篇:贤愚经白话 佛始起慈心缘品第六十三
 大佛顶首楞严经卷九(北京社科院宗教研究所 编译)
 杂阿含经卷第四十一(一一二四)
 那先比丘经 第六问 什么叫做慈悲?
 杂宝藏经白话 莲华夫人缘第八
 杂阿含经卷第二十八(七六二)
 总序
 量理宝藏论 第一品 观境
 杂阿含经卷第二十六(六九四)
 阿难七梦经(白话文参考)
 成实学派--弘扬《成实论》而得名(林子青)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在黑暗中求光明[栏目:清净法师·都市茅棚]
 重罪轻受和定业难转[栏目:法鼓钟声]
 如何对待杂念(陈音如)[栏目:佛教期刊文章选摘]
 孝道的真实意义[栏目:开愿法师]
 佛教丛林观 第二章 丛林法器 第五节 警策法器 五、竹篦[栏目:佛教丛林观]
 桂仑法师与七塔寺[栏目:黄夏年教授]
 肚量大天地宽,包容得多即是自在得多[栏目:心似莲花开]
 法句经讲记(七)[栏目:传道法师]
 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 第一二七七卷[栏目: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第十三集]
 噩耗 Devastating News[栏目:旅途脚印 Footprints on the Journey]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